首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教学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3/22

4/22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阿长的形象。2.梳理、揣摩重要语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复杂情感的变化。学习目标 青年时期1933年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走近作者 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被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即写于这一动荡时期,本文是其中第二篇。背景链接 鲁迅听长妈妈讲故事的雕塑 阿长阿长(?—1899),后来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是做裁缝的,她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羊癫疯,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故。”鲁迅听长妈妈讲故事的雕塑人物介绍 幼年的鲁迅为什么对《山海经》如此着迷?“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鲁迅曾怒批反对白话文的卫道士:“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课前质疑 整体感知 图三:《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ɡōu)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图二:《山海经·海内经》:“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图一:《山海经·海外西经》:“西方蓐(rù)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通读全文,完成下列任务:(1)圈出文中的易错生字,对于易误读的生字注上拼音。(2)理解文中重要的词义。(3)用“长妈妈是一个_______的人”的句式说说读完一遍课文后你对长妈妈的印象。整体感知 憎恶()絮说()烦琐()掳去()粗拙()霹雳()颈子()诘问()惧惮()疮疤()震悚()画舫()惶急()孤孀()读准字音 憎恶()絮说()烦琐()掳去()粗拙()霹雳()颈子()诘问()惧惮()疮疤()震悚()画舫()惶急()孤孀()zēnɡwùxùlǔpīlìzhuōjǐnɡjiédànchuānɡsǒnɡfǎnɡhuánɡshuānɡsuǒ读准字音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渴慕】非常思慕。【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情有可原】在情理上有可以被原谅的地方。【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惶急】恐惧着急。【诘问】追问;责问。词语解释 请同学们用“长妈妈是一个_______的人”的句式说说读完一遍课文后你对长妈妈的印象。黄胖而矮迷信无知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讲究繁文缛节向母亲告状热心善良整体感知 2.喜欢切切察察3.喜欢向母亲告状5.元旦的古怪仪式1.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名字6.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18第三部分19-31地位卑微粗俗率性礼节规矩烦琐之至迷信可笑善良热心,关心“我”4.摆成“大”字的睡相7.讲长毛的故事8.谋害隐鼠9.买《山海经》“隐鼠”之典故在《狗·猫·鼠》一文中,说到隐鼠:“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这种隐鼠“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检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有一回,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梳理结构 第31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第13段: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第17段: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第18段: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第26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怀念)第3段: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第6段: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整体感知 1.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2.围绕着写作线索,作者是如何安排材料的?思考探究 2.喜欢切切察察3.喜欢向母亲告状4.摆成“大”字的睡相5.元旦的古怪仪式7.讲长毛的故事8.谋害隐鼠9.买《山海经》1.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名字6.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18第三部分19-31(详写)(详写)(详写)地位卑微粗俗率性不大佩服(详写)礼节规矩烦琐之至很不耐烦迷信可笑善良热心,关心“我”空前的敬意新的敬意感激怀念敬意消失抑扬梳理结构情感态度 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是指为肯定某物、人、事,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写作方法。先对写作的对象从侧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贬低,即“抑”;而后着重描写所要赞扬的方面,此为“扬”,通过对比,突出要描写的事物特点。用这种方法,形成波澜起伏的情节变化,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的道理。1.“抑”“扬”对照2.先“抑”蓄势,重在后“扬”3.“抑”少“扬”多,“扬”能压“抑”欲扬先抑定义用法效果技巧写法探究 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先抑后扬写法探究欲扬先抑范例 好事粗俗、迷信可笑朴实善良、仁厚慈爱同情、愧疚感激、思念先抑后扬写法探究本文中的欲扬先抑 课外翻阅绘图版《山海经》,试着查找关于“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一脚的牛”等的文字或配图,看看这些“怪物”究竟是什么。也可以去了解一下这本书里的其他内容。课后作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08 23:51:01 页数:22
价格:¥2 大小:3.6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