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一轮复习
>
人文地理专题-【口袋书】2023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手册
人文地理专题-【口袋书】2023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手册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43
2
/43
剩余4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专题01人口与环境『课标呈现』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结合史料,结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基础知识』知识点1:人口分布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举例气候气温温暖的气候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世界上约半数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这一地带降水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往往较为集中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水源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土壤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大多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影响人口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分布区农业比较发达,人口密度也较大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从而影响人口分布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区崛起为一座新城市2.人文因素人文因素影响及实例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 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政治因素战争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如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版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政策鼓励或限制政策能够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如二战后,日本先后制定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有计划地开发落后地区和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和产业,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文化因素婚育习俗等影响人口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盛行早婚早育,增加了出生人口;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盛行晚婚晚育甚至不育,减少了出生人口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布区原因区域性人口密集区亚洲东部与南部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西欧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人口稀疏区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大陆区地带性纬度分布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海陆分布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垂直分布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知识点2: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城市的拉力:就业机会多,薪资待遇高;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好;教育水平高;社会地位高;等等。农村的推力:自然灾害多;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差;就业机会少;教育水平低;社会地位低;等等。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案例 自然因素气候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水源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人口向河流上游移动土壤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矿产资源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生态恶化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经济因素经济水平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致大量人口迁入交通和通讯的发展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社会因素政治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战争波黑战争引起200多万难民逃离家乡婚姻军人家属的从军3.人口迁移的影响项目正面影响负面影响迁入地①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②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紧缺的状况;③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②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迁出地①减轻迁出地的压力,缓解人地矛盾②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集中管理生产)①劳动力减少,人才外流知识点3:人口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某区域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极限人口)。一个地区的最少的资源(影响生存的,如土地、淡水、能源等)的环境承载力就是该区的环境人口容量。2.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3.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资源丰富程度正相关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4.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占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通常情况下男女比例为105∶100。性别比失衡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男女不平等现象、人为的技术干预因素等性别比失衡的影响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性别比失衡的对策加强非法性别选择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等『难点辨析』易错点1: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它包括常住该地而临时外出的人口,不包括临时寄住的人口。常住人口是国际上进行人口普查时常用的统计口径之一。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居住半年以上作为判别常住人口的时间标准。【户籍人口】 户籍人口是指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计算】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籍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户口待定人口。易错点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问题解决措施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人口素质较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流动规模大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本地就业机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本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素养深化』素养能力1: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如下图所示:(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素养能力2:人口模式图判读1.人口金字塔的判读 (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人口金字塔可以读取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增长模式。(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高低高模式或过渡模式)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高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下降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三低模式)的人口增长模式。(3)析变化①正常变化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②特殊变化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专题02乡村与城镇『课标呈现』1.结合实例,结束城镇与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2.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3.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基础知识』知识点1:乡村空间结构1.概念:通常是指从事广义农业的人口为主的聚落,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即: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2.乡村的功能分区(1)居住区:规模较小,点缀于农业生产区间(2)农业生产区:规模较大,几乎遍布整个乡村(3)公共用地区:规模相对较小(4)商业用地:规模较小、等级较低知识点2: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区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行政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向城市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CBD的特点: ①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为地租水平,而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②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2)政策因素(3)文化因素(4)环境因素知识点3:城市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分析举例自然因素气候水热条件良好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我国东部城市热带地区城市建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山高原上巴西利亚地形地形平坦,地势较高的沿海(河、湖)平原地带长江沿岸城市 地形有可能会限制城市发展兰州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可能会摧毁某些城市,但不一定能改变区位选择希腊克里特文明的毁灭,东京大地震之后的重建矿产资源工业革命后,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会吸引工业集聚从而形成矿业城市,但这些城市容易因资源枯竭而衰落煤矿匹兹堡、大同铁矿鞍山、攀枝花石油大庆、克拉玛依金矿南非约翰内斯堡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政治政治中心北京宗教伊斯兰教耶路撒冷基督教耶路撒冷佛教五台山军事军事重镇、驻军基地、边防城市等圣迭戈历史文化保存历史文化的古城,属于文化遗产大理古城旅游旅游资源具有特色,旅游业发达三亚科技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密集,科技力量发达旧金山知识点4:城镇化1.城镇化概念:是一个地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的驱动力(原动力)是工业化。2.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城市化的主要标志)。(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市人口数量增加。3.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1)时间差异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中期加速阶段:速度加快,出现郊区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趋缓甚至停滞(2)空间差异①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变慢发达国家部分城市进入逆城市化阶段,个别出现了再城市化。②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水平较低,发展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城市处于城市化阶段,部分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4.城镇化进程(发展)的阶段城镇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人口、产业向郊区迁移人口、产业由市中心区迁往周边的乡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市中心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示5.辩证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合理城市化的影响:①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③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④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2)过快城市化的影响:①资源问题。②污染问题。③交通拥堵问题。④社会问题。6.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产业。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3)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能力。知识点5: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市建筑表现原因建筑格局美国城市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城市发展历史短,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欧洲城市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更为少见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建筑风格杭州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建筑结构中国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西方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直率敞朗、和盘托出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难点辨析』易错点1: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一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二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三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四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五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六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易错点2: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的思路 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原则:①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并充分满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②不同功能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又要避免相互干扰;③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的需要。(1)工业区(2)居住区一般居住区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既可对居住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环境。(3)商业区原则布局要求人口指向集中于人口密集区,市中心会形成中心商务区交通指向布局于人流集中区,如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配套服务功能指向商业服务功能在旅游地、学校、政府机关、大型企业附近相对齐全(4)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思路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居住区的布局,如通过距城市中心的远近、常年的风向、河流流向等来判断。①根据材料信息、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中的指向标等判断风向。②根据图中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③注意高级居住区一般和风景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5.常见功能区的布局原则一般布局原则具体要求与污染举例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垃圾污染、大气污染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水污染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噪声污染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布局在河流上游要求水源清洁自来水厂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需要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开发区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要求客流量大商贸中心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用地多,交通方便仓库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市场奶牛场、蛋鸡场『素养深化』素养能力1:城市区位分析原则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某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素养能力2:评价城乡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布局,如距城市中心的远近、常年的风向、河流流向等来判断。(1)根据材料信息、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中的指向标等判断风向。(2)根据图中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3)注意高级住宅区一般和风景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素养能力3: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五步分析法”1.确定景观的基本功能2.找到景观的位置和占地范围3.确定景观所在的地域范围4.确定景观所在的文化区或文化功能区5.判断景观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意义属于那些人素养能力4:模式图判读1.坐标图的判读 2.立体图的判读3.等值线图的判读 专题03农业区位选择『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基础知识』知识点1:农业1.概念: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2.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耕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②按投入产出分为密集农业(集约农业)、粗放农业,③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知识点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光照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降水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农产品品质优良。气象灾害寒潮、低温冷害、台风、洪涝、干旱等制约农业发展地形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土壤土壤的肥力、厚度、酸碱度、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水源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2.社会经济条件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价格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农业技术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化肥提高农业的产量良种使单位产量提高冷藏技术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历史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知识点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知识点4: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农业地域的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3.常见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区位条件生产特点解决措施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南亚、东南亚、东亚等的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粮食需求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集约经营;控制人口数量;加快机械化发展;大力投资,兴修水利;加大科技投入。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主要是温带大陆气候平原地形广阔;土壤肥沃;夏季气候温和湿润;灌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均土地数量多;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商品率高降低能耗 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价低;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温带大陆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既利于谷物生长又可种植牧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交通便利;人口稀少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乳畜业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城市周围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培育良种乳牛;注重动物疫病的防治『难点辨析』易错点1:影响农业品质的因素昼夜温差;生育(长)期长;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水质好;土壤肥沃;土壤富含**元素;**品种优良;**(某特殊气候或技术),品质好;……(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区域特征和特定的农作物作答)。易错点2: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判断农业区位分析,核心有两点:其一,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是全面分析、主导因素分析还是对比分析;其二,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如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以及水源等;人文因素,市场、交通、资源、劳动力、科技和政策法规等。对于此类试.要明确影响农作物的主导因素,并能区分限制性因素,结合试题提取相关图文信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每个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同。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断思路如下。(1)看农业生产的类型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导因素为市场。(2)看农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 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如,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3)看农业生产特色例如,沙漠地区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为水源;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主导因素为热量;横断山区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为地形等。(4)看优势因素或限制性因素例如,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优势因素;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高纬寒冷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规律总结]易错点3: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区位选择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根据区域范围大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农业的合理布局,并获得最大的效益。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农业类型区位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素养深化』素养能力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思维流程(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其思维流程为 (2)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其思维流程为素养能力2: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的规范答题术语①地形:****(地形区名称),地形平坦。②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③****(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或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干旱地区可答光照充足。④靠近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⑤劳动力丰富(或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⑥市场广阔。⑦靠近***(交通线)(或**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⑧科技发达。⑨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持。素养能力3:不同设问方式的答题思路设问方式不同,答题思路也不同。农业区位分析主要有下列答题思路。(1)综合分析,要全面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既包括有利的方面,又包括不利的方面。(2)主导因素分析,要在限制性因素和优势因素之间选择决定性因素,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降水少,优势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有河流和地下水的地区发展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3)比较分析,要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进行比较,发现异同。(4)辩证分析,同一区位因素,可能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必须全面分析,一分为二看待,如河流中下游地区,农业灌溉水源充足,但也可能洪涝灾害频繁等。(5)开放性问题答题思路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赞成】从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生长阐述;××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促进当地人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当地政府税收;兴修道路、桥梁、水电、港口工程等,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有利条件+有利影响)【反对】主要从发展的不利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不利于生态环境、人类发展)的角度作答,角度要多样化。专题04工业的区位选择『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基础知识』知识点1: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自然因素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人文因素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交通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市场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其他因素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知识点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工业部门类型主导区位因素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区位选择理由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接近原料产地(原料>产品)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和废弃物市场导向型工业市场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炼油厂等接近消费市场(产品≥原料,体积增大)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动力导向型工业能源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降低能源支出费用,保证能源充足供应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廉价劳动力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减少工人工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技术导向型工业知识、技术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及时获取新技术,便于技术交流,利于开发新产品知识点3: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1.工业联系(1)生产上的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②相对独立的零部件之间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关系:如开发区。(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2.工业集聚原因企业之间的关系工业联系的类型工业集聚的好处/目的/优势/原因上下游企业(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专业化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零部件企业与组装企业专业化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分厂-总厂)产品生产企业与配套企业(手套生产厂与包装厂、专业营销企业)专业化的生产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扩大市场份额,创立区域品牌工厂之间无关联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3.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与工业类型类型原因目的案例传统工业发展中的工业分散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新兴工业发展中的工业分散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适宜空运“硅谷”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分厂4.工业地域(1)形成类型:①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②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2)性质分类:①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②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难点辨析』易错点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 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区。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1)运输环节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或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成品油)或产品不便于运输(如玻璃制品)或产品需快速上市(如食品厂),则布局于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2)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3.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判断如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科研技术力量强大,以电子产业为主,则该类型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大兴安岭发展实木家具工业、大庆市发展石化工业都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北京市发展实木家具工业、上海市发展石化工业都属于市场导向型。各地的区位优势不同。4.几种易错的工业导向型判断(1)电子装配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而电子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2)普遍服装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而高级时装制造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3)根据分布地区判断:①石油加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但若建在原料丰富的地方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②家具厂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但黑龙江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易错点2:从环境因素看工业区位选择(1)具有大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①布局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处。②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故具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A处。③布局在与常年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具有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应布局在图中A、B两处。 ④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具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如下图中的A、B处。(2)具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因此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3)地形影响: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山谷与盆地中,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4)与城市的距离:占地少、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如服装厂、玩具厂;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的近郊区,如机械厂、仓库;污染严重的工业必须布局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如钢铁厂、火电厂。易错点3:对比工业集聚和分散原因表现形式结果优缺点工业集聚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①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②新兴产业集聚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优点: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缺点: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工业分散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费价格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①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②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形成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优点: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缺点:增加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效应『素养深化』素养能力1: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思维流程(1)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其思维流程为(2)区域工业发展条件的评价,其思维流程为素养能力2: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素养能力3: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的规范答题术语思考方向答题术语自然因素原料临近原料地,原料充足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经济因素动力临近某能源产地,能源充足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科技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社会因素政策优惠的政策环境因素大气污染盛行风下风向、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上风向水污染远离河流上游和水源地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农田和居民区专题05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基础知识』知识点1: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服务业是指生产服务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2.分类(1)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商务等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如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科技服务等。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产业关联性强、服务范围广的特点。(2)生活性服务业: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品及服务的行业,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文化娱乐等。服务对象以家族和居民为主,行业各类繁多。(3)公共服务业:政府或公共组织为服务社会大众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包括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遍在性等特点。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如公立学校、医院的布局主要是根据人口分布来确定。知识点2: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①看人口规模。投资少、成本低、营利所需顾客少→布局在居住区;投资大、成本高、营利所需顾客多→布局在城区中心②看人口平均消费水平。消费水平低,多靠近居住区;消费水平高,多靠近城区中心③看居民消费偏好。服务业多选择在消费偏好较高的区域交通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扩大消费市场,也便于商品物资的集散劳动力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同 集聚一方面可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于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其他因素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因素对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也有影响,且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强知识点3: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出现了新的服务行业:软件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科技咨询、文化创意等。(2)出现了新的服务模式:远程医疗、电子商务、共享单车、现代物流、个性订制服务等(3)区位因素也发生了变化:网络信息技术成为影响新兴服务业区位因素选择的主要因素;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地理空间限制逐渐减弱;更多考虑通信、网络、科技、劳动力素质、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难点辨析』易错点:各类型服务业的一般区位特征(1)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日常服务的服务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到靠近消费者,一般档次服务业主要趋向居住区分布,高档服务业趋向购物中心。(2)以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运营活动产生的服务性需求的服务业,其区位特征是接近服务对象,高度集中于大城市。(3)具有办公机构性质职能的服务业,具有趋向中心区布局的特征。『素养深化』素养能力: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交通条件的要求存在差异①消费服务型服务业如零售业需要在布局上能够使客户方便决捷到达,主要布局在市中心和片区中心;②生产型服务业靠近高速路、快速路布局,主要考虑到方便就业者通勤,易于联系制造企业;③交易管理型服务业需要方便决捷的面对面交流,多布局在市中心外围或交通枢纽;④后台支撑型服务业对交通条件的要求较低,一般布置在低成本的近郊区。 专题06交通与区域发展『课标呈现』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基础知识』知识点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原则内容案例依据运输需求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便准,以及交通运输网密度等,都应根据运输需求而定。我国根据运输需求把普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不同级别。适度超前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机场,其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预计到2022年旅客吞吐量为4500万人次,并预留了2050年1.3亿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成为各项指标位居全球前列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因地制宜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为了减缓坡度,公路盘山而建,呈“之”字型分布。尽量少占土地原则交通线、站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高速铁路的建设一般都采用高架的形式进行建设,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除了飞机外,还集合了多种交通工具替换中心将公路,高铁,公交,以及地铁全部归纳在一起。形成一张世界上最为高效的地下交通运输网络。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中国国家统一、巩固边疆稳定的需要,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知识点2:交通运输方式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运输货物 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大量、笨重、长途运输。如矿石、牲畜、金属等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大量、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物等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贵重、急需、时间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流体状货物知识点3: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限制因素)角度参考术语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山丘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工程量大,造价高;山区“之”字形线路营运里程长、成本高地质稳定的地质可降低施工难度,保障运营安全气候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酷热的干旱区;多雨的湿润区,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水文河网稀疏的地区,桥涵长度小,利于施工,造价低;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设交通线,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造价高生态环境生态脆弱、野生动物侵袭、蚊虫侵袭、生态保护压力大(2)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性因素) 区位因素影响分析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其通过城市时多从城市边缘通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3)科学技术条件(保障因素)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知识点4:交通运输布局项目选址要求航空港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飞;坡度适当,以利于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有利于飞机逆风起降;不应布局在雾日和低云较多的盆地和低地;航空港噪音较大,应与城市有一段距离,并与快速交通干线连接。海港水域条件【航道】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避风】位于海湾,背风、避浪【结冰】终年不冻(冻结时间较短等)陆域条件【地形】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港口规划建设;【经济腹地】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联运条件】海陆联运或河海联运;【政策】政策支持(自由贸易港);河港要求河宽水深(河流凹岸),位于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知识点5: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1)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2)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一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难点辨析』易错点1: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考虑运价、运量、时效性(速度),短途运输公路占优势,长途运输水运成本最低,急需或贵重的货物用航空运输,大宗笨重货物选水运或铁路。易错点2:交通线区位条件答题模板思考方向评价用语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占用耕地少)水文避开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工程量小地质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气候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冻土少、受风雪影响小生物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适用于国道和高速公路)经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腹地,带动经济发展;减少耕地占用;促进旅游业发展线网线路短,工程量小,节省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合理布局交通网社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资、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政治政策支持;社会不安定,不利于修建技术解决冻土(地基不稳)等技术难题易错点3:各种运输方式的评价 运输方式特点运量运价运速灵活性连续性投资水路运输大小低高慢差差成本低铁路运输较快较好好投资大、占地广公路运输较慢好好成本较高航空运输快较差差投资大、成本高管道运输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差好投资大易错点4: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①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②本身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工业发达。③腹地广阔,经济发达。『素养深化』素养能力1: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交通建设的意义应从交通意义(增加便捷交通通道、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经济意义(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带动沿线商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对外贸易等)、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国防意义(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等方面分析。素养能力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多、快、好、省)―→―→―→―→―→ 素养能力3: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运输成本通常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主要有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货物的密度、包装方式、转运次数、服务水平等。(1)运输量是运输成本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运输量越大,单位运输成本越低。(2)运输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运输距离的增加,会使运输总成本上升,因为它直接影响燃料费、维修保养费和运输人员的补贴费等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会降低。(3)不同的运输方式对运输成本影响很大。总的来说,空运成本最高,海运成本最低。这与每种运输方式的固定成本、管理费用和载重量有关。素养能力4:现在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1)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2)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储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3)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4)综合化、网络化。专题07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课标呈现』1.以某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等资料,说明其地理背景。2.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3.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4.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基础知识』知识点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角度具体表现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横贯东、中、西三大地带,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的格局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輸通道“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4.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效成效内容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増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知识点2: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1.认识我国的海洋国情(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3)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还有可转化为动力的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4)海洋灾害种类多(5)海洋生态系统多样(6)海洋环境不容乐观2.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1)概念: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是属于主权性质的权利和由此衍生的部分利益。(2)范围:(3)分类: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安全利益、科学利益、文化利益。3.我国的海洋权益(1)范围近海包括内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等外海包括公海、国际海底以及极地海峡国际航行的海峡,我国船舶享有过境通行权 岛屿我国的岛屿也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2)南海诸岛①范围: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以及岛、礁、沙、滩等。②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一系列重要权利。(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①范围: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②中国的神圣领土历史证据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地质依据钓鱼岛地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冲绳海槽相隔3.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1)含义:指沿海国通过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海上航行安全等,以获取最大海洋利益的指导性纲领。(2)地位: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主要内容: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知识点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概念: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可再生速度,就会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2)实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3)主要的环境问题①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表现形式资源耗竭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态破坏森林和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②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典型地区西欧、北美、日本和我国南方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洞全球性问题原因封闭的地形不利于酸性气体扩散;逆温或静风不利于酸性气体扩散;降雨多,大量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地面扩散。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2、NO等。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目前地球处于温暖期。工厂、交通工具、居民生活大量燃烧化石能源,排放大量的CO2;砍伐森林,吸收CO2的能力削弱。危害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损害人的免疫力,危及海洋生物。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降水分布格局,洪涝和干旱灾害加剧;改变热量带和水分状况,影响农业生产。治理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研究煤和油燃烧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国际合作。控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如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加大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适应气候变暖变化(培育农业新品种,建防护堤坝应对海平面上升);政策手段(直接控制,经济手段,公众参与);技术手段(节能技术、生物能技术、CO2固定技术)。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1)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2)基本内涵: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代际之间、同代人之间、全球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 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发达国家须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3.可持续发展战略:愿景与行动(1)主要途径:技术途径、制度途径、经济途径、教育途径等。(2)国际合作: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大会。(3)国家战略:中国政府针对本国国情提出“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并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4)公众参与:倡导绿色消费方式,鼓励公众参与,有利于形成关心、爱护环境的社会风尚。(5)个人行为: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难点辨析』易错点1:各类海域的划分及相关权益名称划分相关权益内水领海基线向陆的一面海域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领海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其海岸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不超过12海里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包括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大陆架大陆架包括沿海国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公海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国际海底区域指国家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易错点2:我国的海洋国情和海洋权益海洋国情现状海洋大国,但人均海域、人均海洋资源不足 海洋污染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临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赤潮等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海洋生态破坏加剧海洋划界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有争议海洋权益维护解决海洋争端的主张友好协商,公平合理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①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②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③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④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易错点3: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主要战略基本内容海洋战略意识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把我国建设成为新型海洋强国海洋经济战略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及远洋开发能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政治战略一是友好协商,以协议的方式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坚决反对别国侵占我们海洋权益的行为『素养深化』素养能力1:环境问题的解答思路①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②分析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③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偏颇。④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素养能力2: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的一般思维方法: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结合具体考题可有所侧重或删减。 (1)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2)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与生态农业。(3)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体系。(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和消费观。(5)加强国际合作,明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素养能力3:循环经济的措施和意义(1)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及影响措施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及影响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延长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素养能力4: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技巧在循环经济关联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关键环节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1)关键环节法第一,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第二,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第三,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第四,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快问题的解决;第五,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2)代入尝试法第一,要把握关联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第二,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对相关环节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 第三,关联图中若有填空,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的越少就越容易填,填时最好采用试填法;第四,完成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读的正确性。2.循环经济关联图的读图流程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1)把握主题,梳理过程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图中展示了该生产模式的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部过程。(2)分析演变,寻找突破图中①与水源、技术同属于作物种植的区位条件,②是种植业为畜禽养殖提供的饲料,③④分别是农业对沼气和沼渣的利用,⑤是沼气生产的原料来源。因此,此图的突破点是按照箭头顺序理清循环经济“投入—产出”的过程。(3)增添信息,验证关系把要添加的信息依次填入该循环经济模式图中,重新理顺一遍,按照“资源—产品—再生产”的流程验证物质和能量在循环经济中的合理性。(4)联系理论,表述意义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因其以资源减量化、再生化为原则,以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的,所以对于此类循环经济模式图的意义分析,可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进行:①生态上,节约资源,减轻生态环境问题;②经济上,减少成本,增加产出,提高收入;③社会上,安排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9审题技巧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8现行高考常用公式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7知识分类举要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6典型物理模型及方法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4光学与物理学史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3磁场电磁感应与交流电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2静电场与恒定电流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1力与运动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10“二级结论”集
区域地理专题-【口袋书】2023年高考必背知识手册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3-08-03 00:57:01
页数:43
价格:¥3
大小:2.27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