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9审题技巧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重要知识点手册:审题技巧审题过程,就是破解题意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通过审题分析,能在头脑里形成生动而清晰的物理情景,找到解决问题的简捷办法,才能顺利地、准确地完成解题的全过程。在未寻求到解题方法之前,要审题不止,而且题目愈难,愈要在审题上下功夫,以寻求突破;即使题目容易,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也会导致错误。在审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第一、题中给出什么;第二、题中要求什么;第三、题中隐含什么;第四、题中考查什么;第五、规律是什么;高考试卷中物理计算题约占物理总分的60%,(共90分左右)综观近几年的高考,高考计算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物理计算题做得好坏直接影响物理的成绩及总成绩,影响升学。所以,如何在考场中迅速破解题意,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许多学生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给同学们总结了几条破解题意的具体方法,希望给同学们带来可观的物理成绩。1.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在读题时不能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的显形条件,而应扣住物理题中常用一些关键用语,如:“最多”、“至少”、“刚好”、“缓慢”、“瞬间”等。充分理解其内涵和外延。2.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物理问题的条件,不少是间接或隐含的,需要经过分析把它们挖掘出来。隐含条件在题设中有时候就是一句话或几个词,甚至是几个字,如“刚好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下滑的分力;“恰好到某点”意味着到该点时速率变为零;“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体“恰好滑到木板边缘处且具有了与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还有些隐含条件埋藏较深,挖掘起来有一定困难。而有些问题看似一筹莫展,但一旦寻找出隐含条件,问题就会应刃而解。3.审题过程要注意画好情景示意图,展示物理图景画好分析图形,是审题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确立物理量间的关系,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分析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等等。4.审题过程应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基本形式有“对象模型”和“过程模型”。“对象模型”是:7\n实际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与抽象,如质点、光滑平面、理想气体、理想电表等;“过程模型”是:理想化了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有些题目所设物理模型是不清晰的,不宜直接处理,但只要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恰当的将复杂的对象或过程向隐含的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解决。5.审题过程要重视对基本过程的分析①力学部分涉及到的过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机械振动等。除了这些运动过程外还有两类重要的过程,一个是碰撞过程,另一个是先变加速最终匀速过程(如恒定功率汽车的启动问题)。②电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等。以上的这些基本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必须进行认真分析,掌握每个过程的特点和每个过程遵循的基本规律。6.在审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临界条件问题1.所谓临界问题:是指一种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的时候,存在着分界限的现象。还有些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遵循不同的变化规律,处在不同规律交点处的取值即是临界值。临界现象是量变到质变规律在物理学中的生动表现。这种界限,通常以临界状态或临界值的形式表现出来。2.物理学中的临界条件有:⑴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零。⑵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作用力达到最大值,绳子弯曲与不弯曲的临界条件为:作用力为零⑶靠摩擦力连接的物体间发生与不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⑷追及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为: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条件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V1≤V2⑸两物体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损失最大即动能最小的临界条件为:两物体的速度相等。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或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加速度等于零。⑺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条件为: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临界角。3.解决临界问题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以定理、定律作为依据,首先求出所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解,然后分析、讨论其特殊规律和特殊解。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分析讨论临界状态和相应的临界条件,求解出研究的问题。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1、力的观点(牛顿定律结合运动学);7\n2、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3、能量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一般来说,若考查有关物理学量的瞬时对应关系,需用牛顿运动定律;若研究对象为单一物体,可优先考虑两大定理,特别是涉及时间问题时应优先考虑动量定理;涉及功和位移问题时,就优先考虑动能定理。若研究对象为一系统,应优先考虑两大守恒定律。物理审题核心词汇中的隐含条件一.物理模型(16个)中的隐含条件1质点:物体只有质量,不考虑体积和形状。2点电荷:物体只有质量、电荷量,不考虑体积和形状3轻绳:不计质量,力只能沿绳子收缩的方向,绳子上各点的张力相等4轻杆:不计质量的硬杆,可以提供各个方向的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5轻弹簧:不计质量,各点弹力相等,可以提供压力和拉力,满足胡克定律6光滑表面:动摩擦因数为零,没有摩擦力7单摆:悬点固定,细线不会伸缩,质量不计,摆球大小忽略,秒摆;周期为2s的单摆8通讯卫星或同步卫星:运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周期等与地球自转周期,即24h9理性气体:不计分子力,分子势能为零;满足气体实验定律PV/T=C(C为恒量)10绝热容器: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11理想变压器:忽略本身能量损耗(功率P输入=P输出),磁感线被封闭在铁芯内(磁通量φ1=φ2)12理想安培表:内阻为零13理想电压表:内阻为无穷大14理想电源:内阻为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15理想导线:不计电阻,可以任意伸长或缩短16静电平衡的导体:必是等势体,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表面场强的方向和表面垂直二.运动模型中的隐含条件1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作用,V0=0,a=g2竖直上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a=g,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3平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a=g,初速度方向水平4碰撞,爆炸,动量守恒;弹性碰撞,动能,动量都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大5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后者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垂直于速度方向上的合力为零6相对静止:两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7简谐运动:机械能守恒,回复力满足F=-kx8用轻绳系小球绕固定点在竖直平面内恰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在最高点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只有重力提供,此时绳中张力为零,最高点速度为V=(R为半径)9用皮带传动装置(皮带不打滑);皮带轮轮圆上各点线速度相等;绕同一固定转轴的各点角速度相等10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SⅠ:SⅡ:SⅢ:SⅣ…=1:3:5:7…②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需时间之比:t1:t2:t3:…=1:(√2-1):(√3-√2)…三.物理现象和过程中的隐含条件1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悬挂物体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2一个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态;三个力是共点力7\n3物体在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F合=04物体恰能沿斜面下滑;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5机动车在水平里面上以额定功率行驶:P额=F牵引力V当F牵引力=f阻力,Vmax=P额/f阻力6平行板电容器接上电源,电压不变;电容器断开电源,电量不变7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中掉下来的物体;做平抛运动8从竖直上升的气球中掉出来的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9带电粒子能沿直线穿过速度选择器:F洛仑兹力=F电场力,出来的各粒子速度相同10导体接地;电势比为零(带电荷量不一定为零)高中物理中的习题“定理”1、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若这时仍未追上,则不会追上。2、质点做简谐运动,靠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加;离开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增加而速度减小。3、两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轻弹簧A、B串联的等效系数K串与K1、K2满足,并联后的等效劲度系数K并=K1+K2。4、欲推动放在粗糙平面上的物体,物体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推力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tanθ=μ时最省力,。若平面换成倾角为α的斜面后,推力与斜面夹角满足关系tanθ=μ时,。5、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A和B,质量为m1、m2,放在同一光滑平面上,当A受到水平推力F作用后,A对B的作用力为。平面虽不光滑,但A、B与平面间存在相同的摩擦因数时上述结论成立,斜面取代平面。只要推力F与斜面平行,F大于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分力之和时同样成立。6、若由质量为m1、m2、m3……加速度分别是a1、a2、a3……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则合外力F=m1a1+m2a2+m3a3+……7、支持面对支持物的支持力随系统的加速度而变化。若系统具有向上的加速度a,则支持力N为m(g+a);若系统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则支持力N为m(g-a)(要求a≤g),8、系在绳上的物体在竖直面上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是:,绳改成杆后,则均可,在最高点时,杆拉物体;时杆支持物体。9、卫星绕行星运转时,其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同轨道半径r存在下列关系①v2∝1/r②ω2∝1/r3③T2∝r3由于地球的半径R=6400Km,卫星的周期不低于84分钟。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T一定,它只能在赤道上空运行,且发射的高度,线速度是固定的。10、太空中两个靠近的天体叫“双星”。它们由于万有引力而绕连线上一点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环绕速度与质量成反比。11、质点若先受力F1作用,后受反方向F2作用,其前进位移S后恰好又停下来,则运动的时间t7\n同质量m,作用力F1、F2,位移S之间存在关系12、质点若先受力F1作用一段时间后,后又在反方向的力F2作用相同时间后恰返回出发点,则F2=3F1。13、由质量为m质点和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组成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弹簧振子平放,竖放没有关系。14、单摆的周期,与摆角θ和质量m无关。若单摆在加速度为a的系统中,式中g应改为g和a的矢量和。若摆球带电荷q置于匀强电场中,则(g由重力和电场力的矢量和与摆球的质量m比值代替);若单摆处于由位于单摆悬点处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或磁场中,周期不变。四、动量和机械能中的习题“定理”15、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若其中一个力做正功,则另一个力做负功,且总功代数和为零,若相互作用力是一对滑动摩擦力,也可以对其中一个物体做正功,另一个可不做功,但总功代数和一定小于零,且 W总=-FS相对。16、人造卫星的动能EK,势能EP,总机械能E之间存在E=-EK,EP=-2EK;当它由近地轨道到远地轨道时,总能量增加,但动能减小。17、物体由斜面上高为h的位置滑下来,滑到平面上的另一点停下来,若L是释放点到停止点的水平总距离,则物体的与滑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μ与L,h之间存在关系μ=h/L,如图7所示。18、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后,相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也可以说两物体的速度之和保持不变,即。19、两物体m1、m2以速度v1、v2发生弹性碰撞之后的速度分别变为:若m1=m2,则,交换速度。m1>>m2,则。m1<<m2,则若v2=0,m1=m2时,。m1>>m2时,。m1<<m2时,。20、两物体m1、m27\n碰撞之后,总动量必须和碰前大小方向都相同,总动能小于或等于碰前总动能,碰后在没有其他物体的情况下,保证不再发生碰撞。六、静电学中的习题“定理”α1α2q1q2图921、若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电荷因相互作用均平衡,(两同夹异、两大夹小,且中间的电量值最小)22、两同种带电小球分别用等长细绳系住,相互作用平衡后,摆角α与质量m存在,23、电场强度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在等差等势面分布图中,等势面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七、电路问题中的习题“定理”24、在闭合电路里,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或减小),一定会导致总电阻的增大(或减小),总电流的减小(或增大),路端电压的增大(或减小)25、伏安法测电阻时,若Rx<<RV,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Rx>>RA时,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待测电阻阻值范围未知时,可用试探法。电压表明显变化,外接法;电流表明显变化,用内接法。26、闭合电路里,当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多,且Pmax=E2/4r。八、磁场和电磁感应中的习题“定律”27、两条通电直导线相互作用问题:平行时同向电流吸引,反向电流排斥。不平行时有转到平行且同向的趋势。28、在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区域,当电场力和磁场力方向相反,若V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速度,且满足V=E/B时,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若B、E的方向使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和磁场力方向相同时,将B、E、v中任意一个方向反向既可,粒子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与粒子的带电正负、质量均无关。29、在各种电磁感应现象中,电磁感应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电磁感应的原因,若是由相对运动引起的,则阻碍相对运动;若是由电流变化引起的,则阻碍电流变化的趋势。30、导体棒一端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BL2ω/2,31、闭合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产生正弦交变电动势ε=NBSωsinωt.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时Ε=0,平行于磁场时ε=NBSω。且与线圈形状,转轴位置无关。九、光学中的习题“定理”32、紧靠点光源向对面墙平抛的物体,在对面墙上的影子的运动是匀速运动。33、光线由真空射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时,如果入射角θ满足tgθ=n,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垂直。34、由水面上看水下光源时,视深;若由水面下看水上物体时,视高。35、光线以入射角I斜射入一块两面平行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h的玻璃砖后,出射光线仍与入射光线平行,但存在侧移量△36、双缝干涉的条纹间离即△x=Lλ/d。十、原子物理学中的习题“定律”37、氢原子的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与核外电子轨道半径间的关系是:Εn=E1/n2,rn=n2r1,其中E1=-13.6eV,r1=5.3×10-10m,由n激发态跃迁到基态的所有方式共有n(n-1)/2种。38、氢原子在n能级的动能、势能,总能量的关系是:EP=-2EK,E=EK+EP=-EK。由高能级到低能级时,动能增加,势能降低,且势能的降低量是动能增加量的2倍,故总能量降低。39、静止的原子核在匀强磁场里发生α衰变时,会形成外切圆径迹,发生β衰变时会形成内切圆径迹,且大圆径迹分别是由α、β粒子形成的。7\n40、放射性元素经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成,则m=(M-MM’)/4,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45:56 页数:7
价格:¥3 大小:55.5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