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2023届高三下期2月入学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近年来,随着网络数据交换量的爆炸式增长,一些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心纷纷向高纬度、高海拔和海底转移。国际互联网巨头M公司在苏格兰北部奥克尼群岛布局了海底服务器,国内互联网企业A公司在浙江省千岛湖附近建设了云计算中心,引千岛湖水对服务器进行冷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上山下海”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建设成本大B.能源消耗C.技术难度D.数据安全2.与“上山下海”相比,A公司千岛湖云计算中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A.地价更低廉B.劳动力丰富C.传输延时短D.生态更友好3.A公司千岛湖云计算中心的冷却水流经城市水景后再流回千岛湖,主要考虑()A.减轻生态破坏B.避免环境污染C.循环利用水源D.营造城市景观【答案】1.B2.C3.A【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一些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心纷纷向高纬度、高海拔和海底转移”可知,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运行时,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机器运行时会产生高热,因此设备需要冷却,因此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上山下海”,向温度较低的地区转移,有利于设备散热,减少能源消耗,B正确;上山下海在建设过程中成本较大,A错误;数据中心建设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向高纬度、高海拔和海底转移,只是建设空间移动,与技术需求无关,C错误;与数据安全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2题详解】与上山下海“相比,A公司千岛湖云计算中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距离浙江省等东部发达地区,信息传输距离短,传输延时短,C正确;相较来讲,位于浙江省千岛湖,地价更高,A错误;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力数量关系不大,考虑的主要是劳动力的素质,B错误;同样会对生态带来影响,D错误。故选C。【3题详解】A公司千岛湖云计算中心的冷却水流经城市水景后再流回千岛湖,主要考虑的是冷却水会变热,直接排回到千岛湖,会对千岛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所以需要经过城市水景冷却后,再流回千岛湖,因此主要考虑的是减轻生态破坏,A正确;流经城市水景时,会加剧水污染,B错误;题干内容与水循环利用无关,C错误;流经城市水景,而不是新造城市水景,所以不是为了营造城市景观,D错误。故选A。 【点睛】数据中心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而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通常认为是网络核心机房的关键设备。关键设备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如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机柜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通常被认为是关键物理基础设施。科其喀尔冰川位于新疆托木尔峰南部,其末端表层普遍覆盖有厚厚的表碛物。随着冰川的消融,这些表碛物最终进入科其喀尔河。下图反映科其喀尔河5~9月平均气温、降水、泥沙含量和径流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科其喀尔冰川末端厚厚的表碛物()A.形成于流水堆积作用B.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C.呈现出较好的磨圆度D.颗粒物分布大小不分5.科其喀尔河泥沙含量的月变化主要取决于()A.气温高低B.径流量大小C.降水强度D.流域地形6.与7月份相比,8月份科其喀尔河泥沙含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覆盖度较高B.冰川侵蚀较弱C.表碛物供给较少D.降水强度较小【答案】4.D5.A6.C【解析】【4题详解】科其喀尔冰川末端厚层的表碛物来源于冰舌对地面的刨蚀物质,冰川融化后使其暴露于冰川表面而覆盖冰体表面,而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其表碛物基本上很少有互相摩擦的现象,多为棱角分明、大小不分的砾石,D正确。因此A、C错误,砾石肥力较低,排除B,故选D。【5题详解】科其喀尔河位于新疆,通过图表信息,其降水量极少,因此科其喀尔河主要依靠夏季冰雪融水补给,排除 C,且图表中泥沙含量的变化与径流量的变化关系不明显,尤其8月份径流量大,但泥沙含量较少,排除B。流域地形不会呈现月变化规律,排除D。随着气温升高,冰川退缩,丰富的表碛物成为该河流含沙量的来源之一,此外,同时气温升高,冰雪消融使土壤变得松散,抗侵蚀能力下降,径流量增大,对土壤的侵蚀、搬运能力也会增强,故选A。【6题详解】7、8月份降水强度差异较小,排除D;7、8月份冰川以消融为主,侵蚀强度相差不大,排除B;地处西北地区,7、8月份植被差异不大,排除A。由于科其喀尔河的泥沙部分来自表碛物,7月份由于冰川大量融合,表碛物已经大量进入喀尔河而导致河流含沙量最高,8月份冰川基本融化殆尽,冰川末端的表碛物已经很少了,导致河流含沙量减少,故选C。【点睛】科其喀尔巴西冰川的海拔上限达到6342米,下限3020米,雪线分布在约海拔4300米处。冰川总长25.1公里,面积83.56平方公里(其中消融区面积约30.6平方公里,长度19.0公里),冰储量15.7928立方公里。本区处于副热带急流控制范围之内,影响本区的气流有:西风急流、西北和北方气流、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西南气流以及塔里木盆地的局地环流。街道活力具体表征为街道上的人数或人群活动强度的时空分布。下图为深圳市福田区街道活力强度分级占比逐时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与生活街道相比,商业街道()A.高活力值波动幅度更小B.高活力峰值出现早C.白天中等活力比例略高D.活力持续时间更长8.提高城市街道活力最有效的措施是()A.统一沿街设施的营业时间B.增加夜间商业活动的种类C.扩大生活街道的步行空间D.在商业街道中间设置围栏【答案】7.D8.B【解析】【分析】 【7题详解】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商业街道和生活街道相比,高活力值出现时间都是从早上6:00开始,夜晚22:00消失,浮动相差不大,最高是百分之六十左右,最低也就是0,故AB答案不选;从中等活力值上看,商业街道活力低于生活街道,因为生活街道已经无限接近百分之百,故C不选;生活街道在图中显示,凌晨4点到6点没有活力,但是商业街道的活力值随时都是有的,所以持续时间更长,故D正确,选择D答案。【8题详解】根据题意,要提高街道的活力,结合题1和生活知识,商业街到的持续能力更强,生活街道夜晚非常弱,所以主要是改变夜晚商业活动,最好的办法是开设出更多的夜晚商业活动种类,故B正确;统一沿街设施的营业时间是错误的方式,因为商业性质的不一样,营业时间也不一样,且有些商业种类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营业,不能完全统一,且不利于活力的增加,故A错误;生活街道的活力凌晨很弱,扩大步行空间,人员分散,只会促使活力减弱,故C错;商业街道设置围栏是阻碍商业的发展,故D错误。答案选择B。【点睛】该题要认真分析图中信息,进行逐一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思考选择答案。城市功能分区:中心商务区(CBD)、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仓储区、文教区、风景区、综合区、卫星城(卫星城镇)、开发区。高山流石滩是高山地区植被生存的极限,为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植被通常保持独特的形状及生长特征,如植株匍匐贴地生长,地上部分紧贴地面丛生成半球状或莲座状突起;一生只开一次花,散播一次种实等。高山植被特有性高,同时演化出新物种的概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为干扰的加剧,很多植被进入濒危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推测高山流石滩地区的气候特征为()A.干热B.干冷C.湿热D.湿冷10.高山植物特有性高、同时演化出新物种概率也较高。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山地区()A.高差大,垂直交流难B.面积小,生存空间小C.距离远,水平交流难D.积雪多,生长季极短11.对于处于濒危状态的高山流石滩植被,应该()A.自然演化B.人工培植C.异地引种D.异地移植【答案】9.B10.C11.A【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高山流石滩是高山地区植被生存的极限,海拔高,气温低,排除AC;由“植株匍匐贴地生长, 地上部分紧贴地面丛生成半球状或莲座状突起;一生只开一次花,散播一次种实”可知该地区水分条件不好,因此高山流石滩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干冷,排除C,故选B。【10题详解】高山地区,植被稀疏,植物彼此之间距离较远,植被单个生长演化,水平交流难度大,使得每个植被演化发展呈现不同的状态和方向,出现新物种的概率高,C正确;山地高差大,植被呈垂直分布,不同海拔的植物种类不同,垂直交流困难且演化概率低,排除A;高山地区面积小,生存空间小,积雪多,不利于植被生长,降低物种的演化概率,排除BD;故选C。【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地区物种处于濒危的原因是人为的干扰,因此为保护植被,应设立自然保护区,依靠自然演化,有效拯救濒危物种,故选D;人工培植、异地引种、异地移植不仅成本高,而且还会加剧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原有植被,排除BCD,故选A。【点睛】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地表景观随海拔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复杂。(4)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5)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套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在种植业中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金沙江干热河谷光照充足、气温高。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当地积极开展葡萄与蜜瓜的复合种植模式(葡萄套种,蜜瓜间作)。下图示意葡萄“T”形高架稀植。 (1)简述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2)推测该地葡萄种植采用高架稀植原因。(3)分析该地葡萄套种、蜜瓜间作的优势。(4)政府对当地农户采取了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贷款扶持、技能培训、定向收购等措施,试指出这些引导措施的意义。【答案】(1)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冬季气温较高,适宜农作物过冬;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2)高架稀植为葡萄根系伸展和枝叶生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提高结果能力和质量:光合效率高.叶幕分布合理,新梢和果实都集中在植株上部,下部通风条件好,减轻了葡萄病虫害;大大节省了人工和架材,便于操作和机械化管理,降低了果园的生产成本。(3)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综合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总产出;错开农忙时间,利于农事安排。(4)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维护农业安全。【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金沙江干热河谷葡萄与蜜瓜的复合种植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特定农业生产模式的原因及其优势、政府政策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热量、气温、昼夜温差等分析。根据材料,该地区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光照充足,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山高谷深,有利于阻挡冷空气的进入,冬季气温较高,适宜农作物过冬;地势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小问2详解】葡萄采用高架稀植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葡萄的生长习性,一方面是高架稀植的优势。葡萄属于藤本植物,高架适应葡萄的攀援习性,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有利于提高挂果率和葡萄质量;此外,葡萄攀援高架,架顶受光率高,叶幕分布空间充足,而下部通风条件良好,有利于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而稀植则可以为葡萄的根部生长提供充足的土壤空间,避免相近植株间的过分争水争地,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作业空间,便于操作和机械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节省人工和架材,降低果园的生产成本。【小问3详解】分析该地葡萄套种、蜜瓜间作的优势,首先需要明确套种、间作的概念,其次再分析套种间作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套种,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植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指在一作物生育期间,于该作物植株行间栽培另一种或多种作物的方式。从套种和间作的概念以及材料即可得出,间 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此外,葡萄为藤本植物,蜜瓜为匍匐或攀援草本,二者植株高低错位,生长的空间不重叠,有利于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总产出;同时二者的生长周期不同,可以错开农忙时间,利于农事安排。【小问4详解】政府政策的强力有效引导,可以促进地区农业的发展,其具体的意义需结合具体的政策来进行作答。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方面可以农民的农业收入,同时也可以调动和提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税收减免、贷款扶持,可以降低农业发展的内部交易成本;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尤其是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养;再者,地区农业经济的综合发展,也可以保障地区的农业安全。点睛】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演变在沙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左图为科尔沁沙地中教来河河谷中沙丘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在河流和风力共同作用下,河谷中先形成沙丘,再演变成沙丘群,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同时,在河流演变过程中,也会夷平一部分已成沙丘。但由于沙丘群本身的障碍作用、植被的积极作用和河流改道的不均匀性,本区的地表过程以沙丘群的形成为主。河流的部位及其与风向的对应关系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会有很大差异。右图为教来河横断面地貌示意图。(1)根据材料推测该河谷地区沙地的形成过程。 (2)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和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在演变过程中都形成了线状沙带,但形成过程有所不同,请分析两地沙带形成过程的差异。(3)分析部分沙丘被夷平的原因。【答案】(1)丰水期时,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在河谷中沉积,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形成沙丘;沙丘因风力作用和河流的阻隔作用,在相对宽阔区域形成小范围沙丘群;随着河流的演变,裁弯取直,原本被分割的小沙丘群慢慢连成一体,风沙逐渐将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的牛轭湖掩埋,使之连成一片;最后,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2)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线状沙带形成过程: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迎风坡。枯水期,河流泥沙出露,在盛行风作用下,泥沙上扬,在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沙带随风继续上扬形成爬坡沙丘。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线状沙带形成过程: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背风坡,泥沙被盛行风带到此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沙带。(3)河流在侧向摆动的过程中,不断对凹岸进行侵蚀,引起河岸后退崩塌,使得凹岸的沙丘被夷平;强降雨过程形成强大的坡面侵蚀,促进了河岸的后退崩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演变在沙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河谷地区沙地的形成过程。材料中提到“在河流和风力共同作用下,河谷中先形成沙丘,再演变成沙丘群,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再结合科尔沁沙地中教来河河谷中沙丘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分析:丰水期时,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在河谷中沉积,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形成沙丘;沙丘在风力作用下不断移动延伸连接形成沙丘群,但由于河流的阻隔作用,仅在相对宽阔区域形成小范围沙丘群;根据材料“但由于沙丘群本身的障碍作用、植被的积极作用和河流改道的不均匀性,本区的地表过程以沙丘群的形成为主”可知,随着河流的演变,裁弯取直,原本被分割的小沙丘群慢慢连成一体,风沙逐渐将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的牛轭湖掩埋,小沙丘群连成一片;最后,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在迎风坡和背风坡沙带形成过程差异。在盛行风的迎风坡,泥沙随风上扬形成沙带,后期还会发育成爬坡沙丘;在盛行风的背风坡,盛行风带来的泥沙不断下沉堆积,形成沙丘。读图可知,AB断面中在河流右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原因是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迎风坡。枯水期,河流泥沙出露,在盛行风作用下,泥沙上扬,在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沙带随风继续上扬形成爬坡沙丘。在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主要原因是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背风 坡,泥沙被盛行风带到此处,泥沙不断下沉堆积,形成沙带。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沙丘被夷平的影响因素。读图可知,河流在该地区由于河谷比降较小,河曲发育,河流在侧向摆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对凹岸进行侵蚀,引起河岸后退崩塌,使得凹岸的沙丘被夷平;同时强降雨过程形成强大的坡面侵蚀,河流对大量松散物质不断进行再侵蚀,再搬运,再堆积,有些河曲发生了裁弯取直,促进了河岸的后退崩塌,河岸坍塌的同时,如果遇大雨或暴雨而发生强烈的坡面侵蚀过程,加速河岸后退并夷平前缘的沙丘群或沙带。【点睛】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岔道村东距八达岭长城景区入口处1.5千米,曾被评为“北京市最美的乡村”。2006年,在八达岭长城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背景下,岔道村社区居民实施了整体搬迁。近10年的搬迁使得岔道村从热闹非凡的旅游社区伊然成为“空城”,民居普遍失修破损,村内岔道古城城墙日渐破败,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停滞。从2017年开始,岔道村居民陆续回迁,修缮自家民居,重新参与八达岭长城旅游。至此,岔道村旅游重新起步但仍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从居民参与价值的角度分析岔道村居民回迁对当地旅游发展和遗产保护的积极作用,并为今后岔道村旅游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案】积极作用:岔道村居民回迁可以积极参与当地旅游开发,促进岔道村旅游社区发展;居民通过旅游收益反哺遗产保护,增强民居、古城等日常管理与维护,协调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关系。合理建议:科学规划岔道村旅游业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确保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并重。【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作答即可。【详解】从居民参与的角度来说,2017年开始,岔道村居民陆续回迁,修缮自家民居,重新参与八达岭长城旅游。居民的回迁可以积极参与到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当地旅游社区的发展,为其重新恢复到当年热闹非凡的旅游社区的状态成为可能。同时,居民回迁修缮自家民居,修复古城墙,加强遗产保护,而这种对民居的修缮,又有利于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通过旅游收益反哺遗产保护,从而增强对民居古城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很好的协调了当地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今后岔道村旅游发展的建议,根据材料可知,虽然村民陆续回迁,但岔道村旅游重新起步,仍然处于无序发展状态,所以需要当地政府科学规划岔道村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既要注重当地遗产保护,也要注重当地旅游开发,协调两者之间的有序发展。15.[地理一一选修6:环境保护] 2022年6月5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施行,其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交通噪声是指交通工具运行时所产生的妨害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声音。对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有助于评估城市交通噪声污染水平,帮助公众了解身边环境噪声状况,提高噪声防治意识,促进防治工作的实施。某路段监测结果显示高速公路旁边建筑二层的噪声等效声级高于建筑一层。简析高速公路旁边建筑二层的噪声等效声级高于该建筑一层的原因,列举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答案】原因:高速公路路面的水平高度高于建筑一层而与建筑二层相近,当声源一致时,噪声传播到达建筑二层的路径距离小于一层措施:推广选用低噪声路面;推广隔音屏障:合理种植绿化林带:普及使用静音轮胎:实施城市交通管制、禁鸣等措施。【解析】【分析】该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一个问题,涉及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环境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人地协调观。【详解】观察图中信息可知,高速公路的路面水平高于建筑一层的高度,与建筑二层几乎平行,因此当汽车发出声源时,距离二层建筑最短,故噪声影响最大的是二层建筑。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可以采用绿化带的方式,在公路与建筑物之间铺设绿化带,种植树种,降低噪声的污染;也可以选用噪声低的路面材料铺设公路,降低轮胎的噪声;城市交通部门可以进行交通管制,设立禁止鸣笛的交通信号,阻止交通车辆鸣笛;建筑物可以选择隔音较好的建筑材料,同时安装隔音玻璃等。【点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8-02 04:48:01 页数:10
价格:¥2 大小:764.1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