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黄金卷8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广东专用)(解析版)
黄金卷8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广东专用)(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5
2
/25
剩余2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黄金卷8(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俗语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正说出了性格的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由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因此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刘再复认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这种两极包括动物性和社会性,肯定性和否定性,有善有恶,有真有假,有美有丑,有悲有喜,有刚有柔,有粗有细……任何性格或心理状态都是两极性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的表现。文学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性格既有美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缺陷,难以界定好坏,无法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殆尽。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两极性的元素简单相加,而是“杂多归一”,具有整体性。这种两极性的元素并不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不断转化,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人的性格并不是静态性的,而是通过两极性的元素不断斗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仅仅存在一组两极性的内容,而是存在一组或多组由具体的性格元素构成的对立统一的内容。由于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二重组合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组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结构层次,使性格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不管如何组合,性格中都有一个决定其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说到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指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美有丑,有善有恶,不可能完全单一。然而这只是表层的、狭隘的理解,只能简单揭示性格中存在两重内容。这种表层意义上的二重组合很容易被庸俗化,或作为一种公式照搬套用。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而二重组合的深层意义,则是指性格内部深层结构中,即人的内心世界中的矛盾搏斗,以及这种拼搏引起的不安、动荡、痛苦等复杂情感,强调多种性格元素在性格内部世界中的复杂动态过程。文学史上有很多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哈姆莱特等,从表象上看,他们的性格是杂多的,从本质意义上看,都是二重组合性格。人物性格深处的动荡、不安、痛苦、挣扎,深深地矛盾和斗争正是人物魅力所在。正如歌德评价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奥赛罗等人物形象难以说尽,深不可测,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是因为从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的忧郁与延宕中可以听见他内心世界的挣扎,深沉的思索以及对人类灵魂的拷问,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颤动,才能产生各种不尽相同、常读赏断的强烈审美体验。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的一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丰富的个性,具备了人类某些普遍性的情感和特征,因而往往被称为艺术典型。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所寻找的道路正是通向个性丰富性的道路,也是通向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塑造的道路。优秀的创作者也许不能完全界定什么是典型,但他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追求人物个性的丰富性。(摘编自王琪《高中语文教学中二重组合性格人物教学研究》,有删减)材料二: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意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宝钗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形象,这是她真实的社会欲求,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她不能摆脱生命赋予的本性;于是两种欲求便在心灵深处发尘冲突!一方面,作为一个少女,面对着神采飘逸的富贵公子宝玉,产生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又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在探望宝玉时,她“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忙又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感情与理性两股潜流在内心冲突,使人们看到人物心灵深处。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宝黛之间的爱情,可谓心心相印,刻骨铭心。然而,他们却爱得那样痛苦,那样哀怨:欲得真心,却瞒真心,以假意试探,结果求近之心,反成疏远之意,求爱之意,反成生怨之因。如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等都是描写心理活动的杰作。四十五回,宝玉冒着雨去探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说:“哪里来的一个渔翁!”宝玉说将来也送黛玉一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表演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想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而“宝玉却不留心”。这里的黛玉说错了话当然是“无心”,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后来宝玉要走了,她劝他拿自己的玻璃绣球灯,千般叮嘱宝玉要小心,不要摔了,表现了对宝玉的“关心”,联系上面的描写,表现她的无心,又是平时“有心”的流露。宝玉走后,当夜深人静时,听到窗外的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想到自己没有父母兄长,婚姻大事无人主张,又不觉滴下泪来,感到伤心。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摘编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任何人的性格都是由两极性的元素,如善与恶、刚与柔、粗与细等,按照一定的力工入组合和排列而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独特的系统。B.性格的二重组合结构,有一组或多组两极性的元素,这些元素并不是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互相融合、不断转化,使人的性格具有了动态性。C.薛宝钗在探望宝玉时“不觉的就红了脸”与第四十五回林黛玉“羞的脸飞红”《都是因为她们说的话不小心流露出了、心疼宝玉的情感。D.《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的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真切的心理流程体现了她纯真可爱又敏感多情的二重组合性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林黛玉说的话“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表演的的渔婆”并没有流露出对宝玉心疼的情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两个人的性格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他们呈现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也是一致的。B.因为人的性格是由两极相反的元素排列组合而成的,所以,性格是复杂和分裂的。C.宝钗、黛玉等这些二重组合性格的艺术典型,可以使人产生常读常新的审美体验。D.个性丰富的文学形象往往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作家应该摒弃性格单一的文学形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项与原文“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不符;B项“分裂”错,原文认为两极性的元素杂多归一,具有整体性;D项“摒弃”一句过度推断,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复杂性,也与原文倒数第一段第一句“一些”的表述不符。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冷酷的周朴园面对曾经的恋人,面对自己的儿女,有时候也会流露出那么一丝温情。B.《水浒》里的林冲,是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也是嫉恶如仇、极富正义的人。C.阿Q既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既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既憎恶权势却又趋炎附势。D.在京剧里,红脸的关羽忠义、耿直、英勇,白脸的曹操奸诈、多疑,两人忠奸分明。【答案】D【解析】题目考查考生综合利用信息进行实证、推理的能力和思维方法。主要是对材料一的理解,能力层级为C级。D项的人物忠奸分明,是脸谱化的,形象单一,不复杂,不符合性格二重组合原理。性格二重组合是从一个人自身上体现出的忧郁与延宕中可以听见其内心世界的挣扎,深沉的思索以及对人类灵魂的拷问,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颤动,才能产生各种不尽相同、常读赏断的强烈审美体验。4.薛宝钗是《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宝钗成为富有魅力的艺术典型的原因。(4分)【答案】①艺术典型是具有丰富的个性,具备了人类某些普遍性的情感和特征的人物形象。(1分)宝钗具有丰富的个性,是一个有自己真实的社会欲求和少女情怀的艺术典型。(1分)②性格深处的不安、挣扎,深深的矛盾和斗争是人物魅力所在。(1分)《红楼梦》写出了宝钗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使宝钗的人物形象极富魅力。(1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信息筛选和信息整合能力。第①点,考生写到“具有丰富的个性”或“具备了人类某些普遍性的情感和特征”即可得1分;写到宝钗的真实社会欲求与生命本性的矛盾,可得1分。第②点,性格深处的不安、挣扎,深深的矛盾和斗争是人物魅力所在,可得1分。宝钗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可得1分。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西方有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这句话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丁请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答案】①这句话的合理性在于它说明人的性格不是单一的,魔鬼和仙子正是性格中两极相反的元素,它们构成了性格的二重组合。②这句话的局限性在于它只简单揭示性格中存在两重内容,其实两极性元素并不是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通过不断斗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用文本理论阐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即着眼于此,通过情境化的试题设置,鼓励考生利用知识储备和文本信息,富有逻辑、例证恰当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用生动、简练、准确的语言阐明事理。1、只答二重组合得1分。2、只答动态性得1分。3、照抄原文,没有结合魔鬼和仙子的分析,也没有指出合理性和局限性的内容最多给2分。4、没有分析例子,回答了合理性和局限性的内容最多给3分。5、结合了示例回答了合理性和局限性的内容又能分点概括可给满分。6、没有分点概括的适当扣1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过封锁线茅盾昨夜朦胧的月光下只觉得这大房子像个堡垒,今天白昼再进来一看,嘿,这简直可以说是一座要塞。那一圈围墙,团团四周全是上下两层枪眼,门楼顶上居然雉堞式,而且是平顶,必要时这就是机关枪阵地。说它像一座城,实在不嫌夸大。现在这“城”中就住了十几家老百姓。他们腾出一间招待那五个客人——逃难的外江佬。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五个客人洗过脸,都坐在阔大的木板铺上,看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而那大孩子是被派来招呼他们的。他们要问的话很多。最要紧的一件事是今晚能不能走。他们还想多知道一点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过去两个晚上的夜行的经验,特别是行列常常脱节,走不快的人急得要命——这一些不大好的秩序,使得他们想起了就满心不安,问话就多了。但是这大孩子只能说客家话。客人中的老徐能说半生不熟的广府话。和这大孩子双方都半懂不懂地攀谈了好一会儿,仿佛弄明白了:今晚走的路要通过敌人在公路上的两道封锁线。一个年青人带着个墨水瓶走进房来,就在靠近窗洞的桌旁坐下,在一本笔记簿上写起什么来。客人们认识这面孔。昨夜在半山松林里,他是彻夜担任警卫的。虽然看样子他并不有闲,可是五个客人不肯放过他,谈话就开始了。这青年懂得国语,也能说几句,虽然十分生硬。他告诉他们:今晚能走,不过要通过两道封锁线。“是不是你送我们去?”“现在还没晓得。”“我们希望你能去。因为你能说国语,我们路上方便些。”他点一下头,不说什么,谈话暂时中断。他拿出一本相当厚的书,很用心地读着,时时在笔记簿上记下些什么。客人们瞥见了这书名是《论民族民主革命》,话题又来了。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南洋华侨,在新加坡做机器工人,广州失陷以后和许多热血的华侨子弟跑回祖国来,参加了抗战的阵营,他姓张。……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胸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调和。“你也去吗?”客人之一好奇地问了一句。他笑嘻嘻点着头。“还有谁是去的?阿张呢?”又问。他很快的说着客家话。“他说什么?”客人之一问他的同伴。“他说,路上如果碰到了敌人,就请他们吃手榴弹。”勉强能听懂的老徐回答。“不要只顾快走,以至失了联系⋯⋯”这是客人们向姓张的青年提出的要求。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阿张都答应了。可是他再三叮嘱:“不可以打手电,不可以吸烟,不可以谈话。昨晚我们看见远远有火光,还当是敌人呢!”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他撮口吹了一声,这一行人就在夕照中移动。第一次休息以后,月亮已经高挂天空,照的田野里一片苍白。这对于通过封锁线,是一种威胁。“不要作声,不要吸烟”的叮咛又重复了一次,“不要太走快”的要求也重复了一次,于是又上路了。一片树林横在前方,疏疏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穿过这树林,又走过一大片旷野,猛看见远处有像高墙一般的东西,却是连绵的山冈。一行人和这遥远的山冈平行而进,又走了若干时,便见白森森地横在前面的像是一条河。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客人们跟着,不多会儿,已经走近那“河”边,这才知道原来是一条公路,“这该就是所谓封锁线罢?”客人们心里这样想。然而队伍还是不停地走,而且还是急急地走,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刚才走过的就是封锁线罢?”客人们问。“不是,下去才是封锁线。不过这里两边山上全有敌人的哨位,这里是危险区域。”神情又紧张起来了。可是不慌。因为客人们最怕在这陌生地方掉了队,可是今晚的秩序很好,整然是行军的姿态,就增加了他们不少勇气。上路的时候,客人们又看见他们这休息的地点原来也是经过选择的;不但有树木隐蔽,而且还是个洼地。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一小时以后,所谓的封锁线也平安通过了,然而队伍忽在旷野中停止。阿张和其他的队员聚在一处,悄悄地说了一些话,便又发令再走。大概十多分钟以后,队伍又停止了。这回是在平坦的旷野里,远远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树。他们采了些松枝,插在白色的衣包上,阿张将他的手电筒也藏在衣襟里。“前面的山头,就有敌人的哨位,”阿张悄悄地对客人们说,“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这是第二道封锁线了。月光很好。前面那山头看的很清楚。队伍靠紧着走,不太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当人们躺在树下休息时,树荫外的斜坡上,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客人想起出发以前这大孩子说的,要是遭遇了敌人,就请他们吃手榴弹,都不禁微笑。“今晚过封锁线,然而没有昨晚路上那样慌乱,无秩序。”客人之一自言自语地,“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写于1942年11月,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客人所谈及的“秩序”“调度”等相关细节,从侧面衬托了革命战士们的沉着。B.本文善设悬念,五名客人身份不明,去向不明,得到护送,激发读者的思考与想象。C.本文主要从客人的视角来描写革命战士们过封锁线时的语言、动作,小说真实可信。D.“队伍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用比喻手法,突出队伍行进迅速与敏捷。【答案】A【解析】A不是为了衬托革命战士们的沉着,这些细节反映客人善于吸取经验,及时改进的态度,更是在反复强调秩序和调度的重要性。7.关于那个大孩子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孩子在文中多次出现,并且担任不同的工作,可见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战士”。B.大孩子只会说客家话,合乎地域特征,突出了众志成城,共同反击外敌入侵的主题。C.开头擦步枪的是这个大孩子,结尾他又担任瞭望哨,形成了首尾的呼应,结构圆合。D.他和《百合花》的小通讯员年龄相差无几,而且都是细心体贴又朝气蓬勃的好青年。【答案】D【解析】D大孩子并没有体现细心体贴又朝气蓬勃的特征。8.文中没有写与敌人的正面交锋,但笼罩着紧张的氛围,这种氛围的逐步强化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①节奏紧凑,层层推进。从出发前的全副武装、周全部署,到行军过程的快慢行止,最后一道封锁线的严阵以待,叙事节奏加快。②突出人物形象。封锁线上,遍布敌人哨位,战士们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可见训练有素,能力出色。③突显主题。护送任务困难重重,更能突出队伍久经历练的强大,表达了作者的崇高敬意。④紧张的氛围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带给读者惊心刺激的阅读体验。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首先确定题干透露的信息(小说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小说的紧张氛围是逐步强化的;不断强化的氛围带来了文学效果);然后回到文本寻找体现氛围的“内容”(词语、意象、修辞、环境、物件、语言……);接着分析其带来的艺术效果。评分细则:第①点:答出“情节节奏紧凑,层层推进”、“情节张弛有致”等给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第②点:答“突出人物形象”给1分,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给1分,除参考答案外,答到勇敢机智、富有斗争经验等都可给分;第③点:答出“突显主题”得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第④点:答“紧张的氛围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带给读者惊心刺激的阅读体验”给2分,其他跟读者阅读体验有关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答到任意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过封锁线》如同《荷花淀》,小说也没有交代革命者的具体姓名。《过封锁线》塑造了哪些革命者?请结合文本分别赏析革命者群像特征。(6分)【答案】①大孩子(1分),在残酷的战争中快速成长的革命战士,代表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身份界定1分)。②阿张(1分),在广州沦陷后毅然参加革命的南洋华侨,代表有召必回、赤诚肝胆的爱国侨胞(身份界定1分)。③五位客人(1分),需要被保护、善于观察反思的外江佬,是身肩特殊任务的知识分子,也是革命的重要力量(身份界定1分)。④群像特征:文中人物都没有具体姓名(1分),但都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细心体贴、勇敢无畏、丰富的作战经验、强烈的家国情怀、保家卫国的志向等特点(只要答到其中一个形容词都给1分),他们是无数普通革命战士的缩影。【解析】思路点拨:先分别确定革命者,再确定他们的身份特征,最后总括他们作为革命者的总体形象特征。关键在于对“群像”“革命者群像”等概念的理解,如“群像”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群人物的形象;“革命者群像”则指文本中所表现的一群革命者的形象。“群像文”一般有小说人物多,而不突出主要人物;时代背景强,人物个体在时代潮流中有各自的命运特征的特点。在此小说中的革命者有大孩子、年青人和客人,而如果学生对革命作品阅读不多,对革命文化认识不够,最容易忽略或根本没有意识到“客人”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也是革命。小说没有交代他们的身份,所以需要读者去理解概括。从年龄角度看,他们属于青年革命者,大孩子属于革命者的继承人;从语境对人物经历的交代角度看,大孩子来自普通家庭,年青人属于有知识有文化的热血爱国侨胞;从小说革命者对客人的态度“招待”“被派来招呼”“过去两个晚上的夜行”“护送”中可以推测“客人”应该是有特殊任务的革命者。评分细则:前三点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得4分。第四点2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存亡祸福.甚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独也。”谚曰:“诚无垢,思无辱。”夫不诫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夫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齐顷公是也。齐顷公,桓公之子孙也,地广民众,兵强国富,又得霸者之余尊,骄蹇怠傲,未尝肯出会同诸侯,乃兴师伐鲁,反败卫师于新筑。轻小嫚大之行甚。俄而晋、鲁往聘,以使者戏。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逢丑父。于是慢然大恐,赖逢丑父之欺,奔逃得归。吊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丝竹之声,远妇女之色,出会与盟,卑下诸侯。国家内得行义,声问震乎诸侯。所亡之地,弗求而自为来,尊宠不武而得之,可谓能诎免变化以致之。故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此得失之效也。好战之臣,不可不察也。羞小耻以构大怨,贪小利以亡大众。《春秋》有其戒,晋先轸是也。先轸欲要功获名,则以秦不假道之敌,请要秦师。襄公曰:“不可,夫秦伯与吾先君有结。先君一日薨而兴师击之,是孤之负吾先君,败邻国之交而失孝子之行也。”先轸曰:“先君薨而不吊赠,是无哀吾丧也。兴师径吾地而不假道,是弱吾孤也。且柩毕尚薄屋,无哀吾丧也,兴师。”卜曰:“大国师将至,请击之。”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戮击之匹马支伦无脱者太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麋烂国家十有余年,卒丧其师众,祸及大夫,忧累后世。故好战之臣,不可不察也。(节选自《说苑·敬慎》)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殽/击之匹马/支轮无脱者/大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麋烂国家/B.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殽/击之/匹马支轮无脱者/大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麋烂国家/C.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殽/击之/匹马支轮无脱者/大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麋烂国家/D.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殽/击之匹马/支轮无脱者/大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麋烂国家/【答案】C【解析】“击之”中的“之”是代词,指秦军,先轸发兵攻击秦军,语意完整,“匹马支轮无脱者”意为“一匹马一个车轮都没有逃脱”,由此排除A、D两项;“大结怨构祸于秦”的意思是“跟秦国结下深仇大恨”,“于秦”是介宾短语做状语,故“大结怨构祸于秦”中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B项。故选C。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庸》原属《礼记》,作者尚无定论,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孟子》合编为“四书”。B.会同,文中指会见,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如会同”的“会同”相同。C.“请要秦师”的“要”意思是拦截,与《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的“要”意思不同。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之死为“薨”。文中“先君薨”,“先君”指晋文公,是诸侯王,用“薨”。【答案】B【解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如会同’的‘会同’相同”错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如会同”的“会同”是“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的生死存亡,灾祸幸福,关键在于自己。多警搬自己多思考就不会有耻辱、受欺侮,如果不这样的话,是难以保全自身和国家的。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齐顷公虽坐拥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强大的军队,又继承了霸主余威,但他骄横乖戾,肆意轻视小国欺侮大国,因此被四国打败。C.因为齐顷公能够谦卑退让、屈己下人,所以他在战败时丢失的土地,没有刻意索取,别国就主动送来;丧失的尊宠没有使用武力就能获得。D.晋襄公认为,秦穆公与晋文公结有盟约,晋文公刚去世就发兵攻打秦国既破坏邻国邦交,又丧失孝子品行,最终他没有同意先轸攻打秦军。【答案】D【解析】“最终他没有同意先轸攻打秦军”错。原文“卜曰:‘大国师将至,请击之’”“先轸兴兵……击之”,意思是晋襄公听到占卜的人说“秦国的军队就要到来,请求攻打他们”“后就听任先轸发兵,拦截秦军,攻击秦军”,由此可知,晋襄公最后还是同意了先轸攻打秦军的计划。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齐顷公是也。【答案】福运在困厄时生长,而灾祸在志得意满时发生,齐顷公就是这样。【解析】“福生于隐约”“祸生于得意”,状语后置;“是”,这样;每点各1分,大意2分。1.大意分落在“福”“隐约”“祸”“得意”四词的翻译和句子的通顺上:(1)“福”译为“福气”“福泽”,“隐约”译为“穷困”“不得志”“俭约”,可给大意分1分;“福”译为“幸福”“福利”“成功”,“隐约”译为“隐忍”“谦虚/卑”“隐隐约约”等不给大意分1分。(2)“祸”译为“祸患”“祸乱”,“得意”译为“得意忘形”“得意洋洋”,可给大意分1分;“祸”译为“失败”,“得意”译为“骄傲自满”或直接不译抄“得意”不给大意分1分。2.句式,“于隐约”“于得意”为状语后置,能调整位置,放到“生”字之前翻译就给1分。3.“是”应译为指示代词“这样”,如译为判断动词“是”,如“这说的是齐顷公啊”不给分。(2)羞小耻以构大怨,贪小利以亡大众。【答案】对小的耻辱感到羞耻就会结成大的仇恨,贪图小利就会损失更多的人。【解析】“羞”,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羞耻;“亡”,损失;每点各1分,大意2分。1.大意分落在“构”“怨”“大众”三词的翻译和句子的通顺上。“构”可译为“结成”“构成”,“怨”可译为“怨恨、仇恨”,得句意分1分;“大众”译为“更多的人”,直接抄“大众”,扣1分句意分。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羞”,翻译为“羞耻”不得分,可给句意分1分,翻译为“以小的耻辱为羞”得1分。3.“亡”翻译为“失去”得1分;翻译为“死亡、灭亡”不得分,句意扣一半。14.齐顷公在战败奔逃回国后却能“声问震乎诸侯”,他的具体做法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①顷公回国后吊唁死者,慰问疾苦。②摒除声乐,远离酒肉和女色。③外出参与会盟,卑下结交诸侯。④国家内部推行仁义。【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一点1分,答对任意三点得满分。1.答到不喝酒,不吃肉可得1分;2.答到不听音乐,不近美色得1分;3.答到外出参加会议,尊敬诸侯得1分;4.答到行正义得1分。参考译文:人的生死存亡灾祸幸福,那关键全在自己。圣人特别注重警诫自己在恭敬谨慎方面所忽略的事。《中庸》上说:“没有什么不在阴暗处发现,没有什么不在细微中显现。所以君子在独处时能够谨慎自律。”俗话说:“警诫自己就不会有耻辱,多思考就不会受欺侮。”不警诫、不思考,而能保存自身、保全国家,也是很难啊。福运在困厄时生长,灾祸在志得意满时发生,齐顷公就是这样。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国土广阔,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国家富有,又继承了霸主的余威,骄横乖戾怠惰傲慢,从不肯外出会见诸侯,于是发动军队攻打鲁国,回师时又在新筑击败卫国军队。他轻视小国,欺侮大国的行径非常过分。不久,晋、鲁两国派人前来通问修好,齐顷公又戏弄这两国的使者。晋、鲁两国使者大怒,回国后寻求同党给予帮助,找到了卫国与曹国。四国结成联盟,与齐国在鞍地会战,大败齐国的军队,擒获齐顷公,砍伤逄丑父。这时齐顷公才大为震惊和害怕,他依靠逄丑父欺骗了敌军,才得逃脱回国。齐顷公回国后吊唁死者,慰问疾苦,七年不饮酒不吃肉,摒除声乐,远离女色,外出参与会盟,自甘卑下结交诸侯。国家内部能推行仁义,他的声望震动了诸侯。所丢失的土地,不用索取别国就主动归还,不用武力就受到尊宠,可以说得上是能够委曲求全善于变化而得到这些的。所以福运在困厄时生长,而灾祸在志得意满时发生,这就是得与失的效果。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对好战的臣子,不能不加以考察。对小的耻辱感到羞耻就会结成大的仇恨,贪图小利就会损失更多的人。《春秋》上有这种鉴戒,晋国的先轸就是这样。先轸想邀功获取名声,就以秦军不向晋国借路为由,要求拦截秦军。晋襄公说:“不可以。秦伯与我先君有过盟约。先君刚一去世就发兵攻击他,我这就是辜负先君,败坏邻国邦交,又丧失了孝子的品行。”先轸说:“先君去世秦国不来吊唁送礼,这是不为我国的丧事而哀悼。(秦国)发兵经过我国境地却不向我们借道,这是认为我国弱小。再说灵柩还在灵堂中,秦国不为我国丧事致哀,可以举兵。”占卜的人说:“大国的军队马上到来,请拦击它。”晋襄公就听任先轸发兵,在殽山拦截秦军,攻击秦军,(秦军全军覆没)一匹马一个车轮都没有逃脱,(由此)跟秦国结下深仇大恨,经常交战流血,尸骨遍野倒伏暴露,使国家分崩离析,这样有十多年,最终损兵折将,祸患延及大夫,忧患连累到后人。因此对好战的臣子,不能不加以考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①邓剡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羸,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注]①邓剡,文天祥同乡好友。1279年,与兵败被俘的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元都。到金陵时,邓剡因病留下。临别之际,邓剡作词赠天祥,为好友壮行。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长江,词人感叹上天不借东风给好友文天祥,致使他抗元失败,沦为俘虏。B.这首词写金陵风物时融情于景,蜀鸟吴花、荒城颓壁,都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情感。C.友人离别后只有孤月相伴,让词人无法入眠,蕴含了深深的朋友之情,家国之悲。D.这首词擅长运用典故,如借嬴政和司马懿的典故,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企盼之情。【答案】D【解析】D项“借嬴政和司马懿的典故”错误,“赢”并非嬴政,“写出了对建功立业的企盼”也不够准确。应为借蔺相如身立秦廷,持璧睨柱,气吞秦王的气魄和诸葛亮死了以后还能把司马懿吓退的那种威严写出了对好友的赞许与期望。其它三项均正确,故选D。16.清代王奕清《历代词话》卷八引明陈子龙语盛赞这首词,说它“气冲斗牛,无一毫萎靡之色”。你觉得这一评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①意象选择雄壮,气势雄浑(1分)。水天空阔、剑气冲天、扁舟齐发、涛生云灭,给人以振奋之感;(1分)②典故运用豪壮,突显豪气(1分)。借蔺相如和诸葛亮的胆识与才华写出了对好友的赞许与期望,豪气十足;(1分)③情感抒发悲壮,气冲斗牛(1分)。虽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但仍期盼有人能够雪恨,本词是为好友壮行之词,言辞悲壮,令人动容。(1分)【解析】这一题考查理解、鉴赏能力。题干给出“评价”,学生需要做的是:①先理解“评价语”的内涵,“气冲斗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怒气或气势很盛。那么这首词中的“气”是指怒气还是气势?便要分析理解,显然既有激昂悲愤的情感,又有磅礴开合的气势;“无一毫萎靡之色”指没有一点“颓废”神色,即情感饱满,态度乐观积极。②到诗歌中找情感激昂饱满的词句;能体现磅礴气势、开阔意境的词句。如此,便能回答“在那些方面”(情感、意境、选词用语等方面)的问题,也能对特征有初步的了解。诗词大意:题目:定风波,词牌名,即“念奴娇”。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驿中言别:此词一说为文天祥所作,题作“驿中言别友人”。驿中言别,即在驿站之中同友人话别。词作背景:此词作于邓剡和文天祥被押送燕京途中。南宋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为虏。次年南宋最后的厓山行朝覆灭,邓剡跳海未死也被俘。邓剡和文天祥是同乡好友,被俘后同被囚禁在一起,又一同被押解北上元朝京都。到金陵时,邓剡因病留下就医,文天祥将继续北上。临别之际,感触良多,作此词赠友人,为之壮行。文天祥集中有《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一词,当为此词唱和之作。析上阙:“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感叹金陵的水阔天空。“世间英物”,指的是文天祥。面对长江,不禁令人心思神往:长江险阻,能拒曹兵,为何不能拒元兵。英雄没有天的帮助,只能遭人怜惜。“东风”如此不公平,可恨之极。这两句,凌空而来,磅礴的气势之中,蕴含着无限悲痛。随即引出许多感叹。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译文:同是水天相连的长江天险,为什么当年东吴能凭它抗曹而现在我们不能据敌于国门之外呢?我恨老天不肯帮忙,竟让元军打败了我们。“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写金陵城中残垣断壁的惨象。“蜀鸟”,指产于四川的杜鹃鸟,相传为蜀亡国之君杜宇的灵魂托身。在残阳夕照中听到这种鸟的叫声,令人顿觉特别感到凄切。“吴花”,即曾生长在吴国宫中的花,现在在残阳中开放,有过亡国之苦,好像也蒙上了一层惨淡的色彩。凄惨的景象,使人不忍目睹;蜀鸟的叫声,更叫人耳不忍闻。译文:春天来了,杜鹃鸟在哀啼,夕阳斜照着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军摧毁了的南京城呵。“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杜牧曾写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这本是一个大胆的历史的假设,现在居然成了现实。借历史故事,描写江山易主的悲哀。三年前元军已把谢、全二太后掳去。“金人秋泪”典出自魏明帝时,曾派人到长安把汉朝建章宫前的铜人搬至洛阳,传说铜人在被拆卸时流下了眼泪。但宋朝亡国,国亡数被迁移,此恨难消。“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宝剑是力量的象征,奇杰是胆略的化身,所向披靡。可如今,却空有精气上冲斗牛的宝剑和文天祥这样的人物。对文天祥的失败,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译文:想到我们的妇女和珍贵文物被敌人掳掠一空,连我自己也当了俘虏,真不知道靠谁才能报仇。可惜如今大厦已倾,空有精气上冲斗牛的宝剑和你这样壮志凌云的奇杰了。析下阙:“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颂扬文天祥与元人作斗争的胆略与勇气。几年前文天祥被元军扣留,乘机逃脱,绕道海上,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南方。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邓剡前面跳海未死,这次又病而求医,为的是“留醉眼”,等文天祥东山再起,再起复宋大业。译文:当时谁能相信你能从虎口中逃脱,托身扁舟江海,经过九死一生又重振旗鼓呢?我正是为了能看到你这位抗元盟友再有作为,使局势来一番变化,我才想苟活下去。“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睨柱吞嬴”,赵国丞相蔺相如身立秦庭,持璧睨柱,气吞秦王的那种气魄:“回旗走懿”指的是蜀国丞相诸葛亮死了以后还能把司马懿吓退的那种威严。用典故写出对文天祥的期望之情。这自然是赞许,也是期望。“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最后再转到惜别上来,孤月意喻好友的分离、各人将形单影只了。作者虽然因病不能随之北上,但将在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中为友人祈盼。这句话虽然普遍,但朋友之情,家国之悲深蕴其中。译文:蔺相如气吞秦王的那种气魄、诸葛亮吓退司马懿的那种威严,你同样具备。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能与你同生死共患难应该是一种幸福,可是我再不能跟你一道北上了,今后我的每一个不眠之夜,只有秦淮河上的孤月与我作伴了。小结:此词上片的主旋律是亡国之痛。上片情景交融。金陵风物是历代词人咏叹颇多的。但此词把其作为感情的附着物融入感情之中,别有一番风韵。蜀鸟、吴花、残垣断壁,是一种惨象,但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下片主要写情,回顾救国斗争的艰苦经历,并向友人表示誓不屈服的决心,表达对文天祥的倾慕、期望和惜别之情。全词写情写景较为融洽,用典颇多,借历史人物,抒发自己胸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孔子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让弟子们各言其志,子路表示有信心可以达到的目标是“ , ”。(2)在《蜀道难》中,李白借用“猛虎”“长蛇”极写蜀地的凶险。同样,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借用两种动物的声音,描写登山途中惊骇之景的两句是“ , ”。(3)乐器不仅是演奏音乐的工具,也是文人表情达意的载体。“乐器在边塞诗词中多有出现,如“ ”,又如“ 。【答案】(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3)①角声满天秋色里(出自李贺《雁门太守行》)②霜重鼓寒声不起(出自李贺《雁门太守行》)③羌笛何须怨杨柳(出自王之涣《凉州词其一》)④胡琴琵琶与羌笛(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更吹羌笛关山月(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⑥欲饮琵琶马上催(出自王翰《凉州词其一》)⑦不知何处吹芦管(出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⑧四面边声连角起(出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⑨笛中闻折柳(出自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⑩晓战随金鼓(出自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⑪枞金伐鼓下榆关(出自高适《燕歌行》)⑫羌管悠悠霜满地(出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每空1分,错、漏、多1字,该空不得分,共6分)【解析】易错字:殷、栗、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1967年,拉丁美洲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版《百年孤独》,短短三四十年间,《百年孤独》在中国掀起了一股世纪狂潮。《百年孤独》采用人们鲜以为见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让作品在追求虚幻与现实中达到了一个高度的契合。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这一手法的选择与作者的成长环境是 ① 的。马尔克斯从小就在外祖父家里长大,外祖父的家时时处处充满着魔幻色彩,那里的祭坛供着众多神像,它们的眼睛在黑暗中熠熠发光,使人觉得它们都活了起来。童年时奇特的生活环境、亲人 ② 的影响,使马尔克斯认识到,虚构与真实之间、幻想与感知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但作者的文字并不是狭隘的,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人类历史、移民文化、生命宿命的赤裸裸的整个世界的世纪孤独。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2分)【答案】①息息相关(密不可分)②潜移默化【解析】息息相关: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符合文章“这一手法的选择与其成长环境”的关系。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潜移默化:潜,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符合文章“童年的生活环境、亲人的影响”的情景。19.“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发展等级有四项“特征”,共计16点:(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⑫见解新⑬材料新鲜⑭构思精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特征请从16点中任选2点对文段突出特点进行评价。要求:所选2点不属于同一项特征。(不超过100字)(5分)【答案】(1)“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拉丁美洲被现代文明排斥现象看到了——“人类历史、移民文化、生命宿命的整个世界的世纪孤独”的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百年孤独》采用人们鲜以为见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其原因在于作者成长环境的影响。(3)“意境深远”:作品透析了“人类历史、移民文化、生命宿命的赤裸裸的整个世界的世纪孤独”。(4)“用词贴切”:“浸淫”一词精准地展现了孤独在字里行间的弥漫状态。(选择其他词语分析亦可)(5)“见解新颖”:对“孤独”的认知由浅入深,由点及面,新颖独特。(任写两点满分)【解析】选择不同特征的2点各得1分;抓住文段“突出特点”分析得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评分细则:选择一个等级的一点分析得3分,两点得5分。选择同一等级的两点分析,最多得3分。只选择不同特征,不分析,得0分。选择的特征与分析不匹配,一点的1分,两点的2分。除上述答案示例外,按照题干要求,言之成理亦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地衣非常小,常栖息在户外的裸石之上, ① 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很容易忽视它们的存在。然而,就是这微小冷门的物种,却有人甘愿终生以此为志业。这就是中国地衣学科的开创者魏江春。有人不理解, ② ,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去研究?在2005年的时候,欧洲宇航局就做了一个地衣的太空试验,把地衣带到太空上之后,经过了十五天的真空、失重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让科学家特别惊讶的是, ③ ,而且还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眼下,魏江春也在向国家积极申请,把地衣带到太空去,做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试验。魏江春指出,地衣有防风固沙的作用,他还提出了沙漠生物地毯工程的概念。用地衣来治理沙漠,这无疑是给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无穷尽的想象。地衣研究是一条漫长的路,是需要几代人去接力的一项任务,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培养更多的接班人。好在当下中国的地衣学,不再是魏江春一个人的孤勇探索。我们有了专业的科研团队,有了更多敢于攻坚克难的后生加入,并在多个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魏江春用一辈子的时间,将一个荒芜的学科培育成硕果累累的良田。焕发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回首一生,他凝缩的不过这样一句寻常话:“人要与人为善诚信在,平等待人和为先;做学问要勤于思考多实践,勇于探索求发现。”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答案】1.如果不细心观察2.地衣这么寻常的生物3.地衣不仅存活下来了【解析】第一句,表假设的关联词“如果”,“细心观察”以否定形式且与后文“忽略”相对。第二句,写“微小”“冷门”“寻常”“普通”可以得分,但应与“耗费大精力”形成照应。“生物”“物种”都可以得分。第三句,应包含递进关系关联词“不仅”,且应与下文“光合作用”呈递进关系。21.下列句子中,与文中波浪线句子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B.福林路工房的两千个左右的包身工人,隶属在五十个以上的带工头手下,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夏衍《包身工》)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D.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孙犁《荷花淀》)【答案】B【解析】原文中是比喻。把“学科”比喻成“良田”,“学科成果”比喻成“硕果”。A选项,“花白胡子”属于借代。B选项比喻,把“包身工”比喻成“机器”。C选项,“伟绩”“武功”是反语。D选项,“长在水里”,属于比拟。22.文中划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分)【答案】①语序不当。应把“一项”提到“需要”之前。②成分赘余。“目前的当务之急”语义重复,应把“目前的”删去。【解析】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该把数词“一项”置于动词“需要”之前。“目前的当务之急”有重复,可删去“目前的”。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入世、出世、遁世”是人生的三种姿态。“入世”是积极进取、当仁不让,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世”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保持一种心灵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让自己回身审视,从而生活得淡泊超脱、从容自在;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出世”的“度”,就会陷入“遁世”的境地,从而心灰意冷、消极逃避。人生奋斗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千世界,就显得至关重要。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审读材料:三者的内涵材料中包含三个关键词“入世、出世、遁世”入世,意为投身到社会中。强调精神上积极进取,有责任心、使命感、担当意识胸怀家国,致力民族复兴,并愿为敢为,付诸行动。儒家倡导积极入世,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个人的意义与价值,此观点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方面,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哲学财富。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出世,意为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即不被时代洪流裹挟,不被私利欲望绑架,不被困难挫折吓到,保持独立自主意识和鉴别分析能力,能修心、自省,学会淡泊与超脱。以“出世”的态度审视自我,既不汲汲于成功和荣耀,也不戚戚于失败和挫折,而是获得成长和升华,具有一定的精神境界。遁世,意为逃避人世。此处是指面对时代使命缺乏担当精神,袖手旁观,甘当看客;面对时代挑战缺乏进取精神,畏惧逃避。总之,遁世是不可取的人生姿态。审读材料:三者的关系这三者并不是一个截然对立的关系。在人生中,我们需要积极进取,当仁不让,以天下为己任,实现理想抱负。这是青年人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惟有如此,当下青年才能有蓬勃的朝气、活力、冲劲和闯劲,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但正如材料中所说,人生奋斗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在面对失败时,我们该有怎样的心态和做法呢?再比如,有的努力可以立刻得到回报,有的却姗姗来迟。比如今年的“球王”梅西,在没有冠军的日子里,梅西就要躺平遁世吗?这里涉及到对待名利、成功失败的看法。不是因为确定了成功的结果,才积极入世;也并非只为了名利和成功而入世。入世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惧失败的一往无前,于自己而言,是一场实现梦想、超越自我的挑战,于国家而言,是一种责任担当。而“出世”是秉持初心,坚守自我。不被时代洪流裹挟,不为名利所累。通过自省,独处,回身审视,保持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清醒,从而淡薄名利,从容自在,享“入世”的过程,感受成功名利以外的幸福和美好。所以出世和入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总结:“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近些年,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学业压力大,在种种压力之下,很多人出现了避世消极的想法。类似于“只要我们没有梦想,生活就会变得幸福”,“只要肯躺平,就没有谁能压迫我”,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很多人面对难以消解的压力,被迫采用的一种“与自我和解”的方式,虽然实际上很多人只是口头说说,以此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并不能真的“遁世”。“遁世”是一种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消极应对方式,是对现实的逃避,容易让人丧失斗志和进取心,容易造成精神的懈怠,消极避世,虚度光阴。“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这是一种正确的对待生活的态度。要知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能因为它们的存在就否认生活美好、阳光的一面。所以“出世”要把握好度,避免陷入“遁世”的境地。“遁世”不可取。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所以“入世、出世、遁世”看似三元的关系,实则为二元关系,“入世、出世”为对立统一的关系,“遁世”要结合当下的背景,谈产生的原因,本质危害。行文思路:1、最简单的行文思路,也是最清晰的是,先分别谈“入世”“出世”“遁世”,最后谈三者的关系。比如,谈“入世”的原因、意义、必要性“出世”的必要性、意义“遁世”的原因、本质和危害三者的关系2、直接谈关系比如,入世是出世的前提,没有入世之心,出世之态只能沦为“一己之修身”。出世是为了更好地入世。没有出世之心,容易被时代裹挟,被名利所累,迷失自我,丧失本心。出世要把握好度,避免陷入“遁世”境地。出世是找到保持自我和世界良性沟通的方式,既不丧失自我,也不丧失斗志。遁世则是割断自我与世界的联系…3、当然如果有其他思路清晰,符合逻辑的且能展现思维深度的行文思路也很好。参考立意:怀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心怀出世行入世,不陷遁世致远行以出世心行入世事,弃遁世念成大精彩“入”则奋斗兴天下,“出”而不“遁”守本心躬身入世创光明,出世有度淡泊行积极入世勇担当,适度出世避遁世入于世间击长空,出而不遁留从容入世进取济天下,出世清心不逃避。优秀范文入世以有担当,出世可得从容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敢为天下先是一种昂扬的姿态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常常反躬自省是一种从容的姿态。大千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会有功名利禄的诱惑,也会有挫折磨难的考验。我辈学子,须有入世的姿态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也须有出世的姿态提升内心的精神境界。生活并非一番风顺,遭遇逆境时,出世自省可帮助我们查找问题根源,也可减少精神内耗,减少执念偏激,得以从容洒脱地度过困难时期,更好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入世奋斗当中。但需小心,不可沉湎其中,不能自拔,长时间处于“出世”的状态,容易造成精神的懈怠,丧失更高的追求,堕入“遁世”的境地,消极避世,虚度光阴。要有鱼跃龙门的勇气,要有任重道远的自觉,我们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前辈们一代人吃了几代人的苦,浴血沙场,马革裹尸,冰雪之下有英魂,高山之上留骸骨,才换来如今的和平安定。如今我们走到了时代的前台,又该如何做出我们的回答?科研团队用空间站九天巡游、探测器五洋捉鳖交出了答案,奥运健儿用赛场上挥洒汗水、国旗下摘得奖牌交出了答案,扶贫志愿者们用走进田间地头、脱掉贫困帽子交出了答案,是这样一批批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拼搏进取的年轻人,用智慧、用汗水、用担当让这个时变更加美好。要有回身审视的智慧,要有超然从容的境界,我们才能走到更远的地方。诸葛亮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诫子孙,孔子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作为目标,苏轼登超然台感慨“无所往而不乐”的原因在于“游于物之外”。在某段时间内,将自我与时代社会保持心灵的距离,可以让我们面对功名利禄时淡定从容,面对人生苦难时不会惶惶不安。航天员邓清明“备份”二十四年,不曾想过放弃;老英雄张富清隐姓埋名,不曾想过邀功;高材生黄文秀投身大山,不曾想过私利。这是何等高尚的人格,又是多么从容自在的境界,唯有此,方能不惑于外界诱惑,不惧于一时困顿,从而攀上人生精神的高峰。莫要生发心灰意冷的情绪,莫要跌入消极避世的陷阱。面对生活的压力,面对人生的困境,总有人号召“躺平”“摆烂”,开启“佛系”生活,表面上看这种人生态度似乎能帮我们消解焦虑,但实质上这不过是做将头埋进沙予的鸵岛,困境依然存在,问题并未解决,而消极遁世反而大大损耗我们的精神力。正所谓“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精神强大了,困难才会变小,才能克服。人生有不同姿态,而我们的选择则让我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也看到了不同的风景。王安石有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看到这人世间与众不同的瑰丽风景,须得攀上常人不曾到过的高山,渡过常人不曾走过的险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人有志向、有担当,国家和民族就有前途、有希望。广大青年学子当以昂扬的姿态,畅游知识的海洋,让人生走得更高更远。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黄金卷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广东专用)(原卷版)
黄金卷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广东专用) ( 解析版)
黄金卷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广东专用)(原卷版)
黄金卷4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广东专用) (原卷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3-07-25 00:06:02
页数:25
价格:¥3
大小:73.48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