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6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3

2/33

3/33

4/33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我经常听到同学们抱怨:上学真苦啊!难道不上学就不苦吗?又有多少人因为上不了学而痛苦。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曾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经坎坷和挫折。快乐和痛苦本来就是双胞胎。那么究竟什么事情最痛苦、什么事情最快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看看他是怎么认为的。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 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初读课文04精读课文05CONTENTS教学目录 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2.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领会作者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3.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人生的苦乐观,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学习目标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其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走近作者必备知识 创作背景必备知识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此,哲人志土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已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文学常识必备知识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其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地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议论文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揽()契约()监督()循环()曾孙()悲天悯人()卸却()恩惠()qìzēngxúndūmǐn字音字形必记字词lǎnxièhuì (jiě)解除(jiè)押解(xiè)浑身解数解得(dé)得罪(de)过得去(děi)得亏背(bēi)背负(bèi)背景(yīng)应该(yìng)答应应 扛(káng)扛着扛(gàng)杠铃缸(gāng)水缸抵(dǐ)抵挡邸(dǐ)官邸诋(dǐ)诋毁契(qì)契约锲(qiè)锲而不舍赔(péi)赔偿焙(bèi)烘焙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词义理解必记字词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思考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进行逐层论证的。1.划分文章层次。2.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4-5):第三部分(6):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论述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第一部分(1-3):划分层次初读课文 最苦与最乐自主探究初读课文1.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什么? (1)人生什么事最苦?(2)人生什么事最乐?(3)最苦与最乐之间有什么关系?2.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主要讲了三个问题,是哪三个问题? 本文的第一个分论点: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1.细读第1-3段,思考下列问题。精读课文分析讨论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第2段通过与贫穷、失意、死亡进行对比,阐述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唯有责任未了的苦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提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2)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作者先指出责任“未解除”的种种情况(承诺未办、欠钱未还、恩惠未报答、得罪人未赔礼)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然后将这种痛苦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论述更加深入。(3)第3段中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论述“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从“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可以看出,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完成了责任。2.细读第4段,思考: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这也就提出了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3.细读第6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4.依据课文内容,归纳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5.试着梳理全文的论证思路。“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苦中的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6.本文标题是“最苦与最乐”,为什么用了3个段落论述什么是“最苦”,而后只用1个段落论述什么是“最乐”? 文章标题是并列短语,全文的论点是一对姊妹命题:背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作者认为快乐与痛苦是密不可分的,快乐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甚至认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所以将论证的重点放在“最苦”上面,先用3段落论证什么是痛苦、痛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从多角度摆事实 来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这个观点。第4段再在此基础上引用古语、俗语和孔子、孟子、曾子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论述层层深入,水到渠成,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7.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拥有责任感和责任感缺失的种种表现,并以“责任是”的句式畅谈自己对责任的理解。 责任是灯下完成作业的坚持;责任是在教室打扫卫生的坚守;责任是为父母主动做事的孝心;责任是学业上创造佳绩的心愿…… 责任是科研人员的尊重科学,求真务实责任是警务人员的惩治犯罪,维护治安 责任是医护人员的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责任是教育工作者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最苦与最乐》的文化品位首先表现在文章的价值取向。作者提出的快乐和幸福是“尽责任”,这一立意不同凡响,高尚、深刻、朴实、永恒,具有极强的普适性。在当今的时代,作者的思想,他所倡导的责任感,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意义,反而愈益显示出它的光彩和魅力。8.《最苦与最乐》所论述的有关责任的观点,如今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呢?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节选自《少年中国说》请同学们齐声诵读: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23:10:01 页数:33
价格:¥2 大小:2.9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