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叙州区一中2023年春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国,属于姜姓国,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屈于姬姓国。齐鲁两国世代通婚,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A.进一步发展了周的宗法体系B.说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C.强化了部落血缘宗族统治D.加速了周王室统治的衰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通过宗法血缘强化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因此“甥舅之国”反映的是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A项正确;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排除B项;西周是奴隶制国家,非血缘宗族,排除C项;宗法制有利于维护周王室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2.电视剧《狂飙》中的主角高启强凭借《孙子兵法》叱咤京海市,被称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产生的背景是()①铁犁牛耕开始出现②君主专制集权形成③私学兴起学术下移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孙子兵法》是春秋孙武所著,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发生于与春秋时期,①项正确;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创制了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君主专制制度),②项错误;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了私学,推动了学术下移,③项正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属于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④项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3.《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首建封建朝廷,实行郡县制,这就构建了从朝廷到地方,从三公诸卿到乡里什伍的一套庞大的、多梯级的统治机构。”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从各级官员缺乏监督机制B.形成层层分封的等级秩序C.垂直管理的集权官僚体制D.权力分配合理且办事高效【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秦始皇首建封建朝廷,实行郡县制,这就构建了从朝廷到地方,从三公诸卿到乡里拾伍的一套庞大的、多梯级的统治结构。”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王朝从中央到地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的实行构建了从朝廷到地方,从三公诸卿到乡里什伍的一套庞大的、多梯级的统治结构,郡守县令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说明为垂直管理的集权官僚体制,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各级官员的监督管理,排除A项;形成层层分封的等级秩序属于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特点,而不是其作用、评价,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推断题。时空是北朝至唐中期(中国)。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北朝时期,北方人嘲笑南方的喝茶习俗,但是到唐中期时,在北方城市中,出现了多个茶铺,说明北朝至唐中期,南方经济文化对北方影响力在提升,C项正确;“开始”,表述错误,无法得出确切的开始时间,排除A项;“趋同”,表述绝对,排除B项;唐中期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D项。故选C项。5.19世纪初,英国从中国大量输入茶叶和生丝,而销往中国市场的棉纺织品有限,对华贸易出现逆差,英国便借助鸦片走私寻求贸易平衡。这说明了()A.鸦片战争只是贸易争端B.中国工业生产实力较强C.英国棉纺织品质量低劣D.英国蓄谋抢占中国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对华贸易出现逆差,英国便借助鸦片走私寻求贸易平衡”可知,英国企图通过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获取暴利,进而抢占中国市场,D项正确;鸦片战争属于侵略战争,不只是贸易争端,排除A项;19世纪初中国还未开始工业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鸦片贸易,与英国棉纺织品质量无关,且英国棉纺织品销量有限并不是因为质量低劣,排除C项。故选D项。 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告诫国人:中国并非“东洋之冠”,“倘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呼吁学习英美,“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度势行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由此可见,洪仁玕()A.预见到天京变乱不可避免趋势B.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C.观点体现了当时时代发展潮流D.挽救了太平天国后期政治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根据材料“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告诫国人……呼吁学习英美,‘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度势行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及所学可知,《资政新篇》是近代先进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顺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天京变乱的信息,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的信息,排除B项;《资政新篇》并未真正实施,也没有起到挽救太平天国后期政治危机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7.《辛丑条约》规定,清朝地方官对于反帝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这说明()A.清朝封建统治极端腐败B.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C.中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D.中外和好局面已然呈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清朝地方官对于反帝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可知,清政府要帮助列强镇压反帝事件,说明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并不能说明清朝封建统治极端腐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没有体现出中国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没有体现中外和好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8.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开展土地改革。这些举措()A.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国际声誉B.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C.使党和政府赢得了人民信任D.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保障【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党和政府赢得了人民信任,C项正确;这是国内政策,与国际声誉无关,排除A项;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的是一五计划,排除B项;这是经济措施,无法奠定制度保障,排除D项。故选C项。9.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公报的发表直接推动()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中美双方发表公报直接推动了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C项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1971年,排除A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排除B项;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排除D项。故选C项。10.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发起创办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A.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B.主导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秩序C.侧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D.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的合作【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表明当今中国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A项正确;中国并不是要主导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秩序,而是倡导构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侧重于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或与周边国家邻国的合作,而是体现中国愿意同世界上所有国家一起,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排除CD项。故选A项。11.考古学家分别在伊拉克北部耶莫地区、秘鲁、墨西哥、中国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河姆渡等地发现大量农作物遗迹,比如大麦、小麦、扁豆、粟类粮食、菜豆、玉米、马铃薯、南瓜、辣椒等,时间都在公元前1万年到6000年的期间内。这说明()A.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多元特点B.世界文明发展具有规律性C.中国文明的起源具有独特性D.当时人类普遍进入国家时代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万年到6000年(伊拉克北部耶莫地区、秘鲁、墨西哥、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伊拉克北部耶莫地区、秘鲁、墨西哥、中国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河姆渡等地的农作物遗迹,时间都在公元前1万年到6000年的期间内,说明世界文明发展具有规律性,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文明的相同点,不是多元特点,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农作物遗迹时间与伊拉克北部耶莫地区、秘鲁、墨西哥的时间大体一致,说明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其他文明有共性,而不是“独特性”,排除C项;“普遍进入国家时代”的表述过于绝对,材料只涉及了部分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12.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是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战争促进了金融体制的创新B.反映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C.政府垄断严重破坏金融秩序D.金融手段并不适合古代中国文明【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和拜占庭帝国。南宋和威尼斯政府的金融措施从根本上反映的是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B项正确;南宋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推行公田法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不是金融创新,排除A项;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是金融创新稳定了金融秩序,排除C项;南宋通过金融手段解决财政困难的失败,不能说明古代中国文明不适合金融手段,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3.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臣于同月向二位陛下呈上了关于印度地区和一个叫作大可汗的君主的奏书……二位陛下即令臣率一支装备充足的船队前往印度各地,并令臣一改寻常的路径,不由陆路东行,而是跨海而西。”这段日记可用于研究的问题是()A.传统商路的中西交流B.新航路开辟的动机C.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D.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世界。据材料“二位陛下即令臣一改寻常的路径,不由陆路东行,而是跨海而 西”可知,哥伦布奉命去寻找一条新的通往东方的道路,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探索新的航路,未体现传统商路,也未涉及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排除A、C项;仅由“不由陆路东行,而是跨海而西”得不出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排除D项。故选B项。14.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企业家韦奇伍德对他的陶瓷厂进行了新的管理调整。他发明了原始的计时上班系统,用铃声召集工人,工人必须准时时上班。他还雇用专门的生产主管提前上班并分配好工人的工作。这些举措()A.推动了工业生产管理规范化B.提高了工人的技术水平C.有利于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化D.使生产分工更专业高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根据材料“韦奇伍德对他的陶瓷厂进行了新的管理调整”可知本题涉及的是工厂主对工厂工人的管理,涉及上班时间、工人召集、分配工作等,这些举措推动了工业生产管理的规范化,A项正确;规范管理工人和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否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材料涉及对工人上班时间和工作的管理,这有利于推动工业生产规范化,但不一定形成了科学的管理理论,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让生产主管提前分配好工人工作,这和生产分工并无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15.据学者研究,17世纪以来,原产自南美洲的金鸡纳的抗疟作用被欧洲人发现后,引发了欧洲各国对金鸡纳的竞相争夺,造成南美地区金鸡纳树皮的日益稀缺以及森林的严重破坏。这一观点()A.强调医学进步的负面作用B.从生态角度看待欧洲海外扩张C.忽视了金鸡纳的医学价值D.体现了物种交换带来的局限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7世纪以来的南美洲。根据材料“17世纪以来,原产自南美洲的金鸡纳的抗疟作用被欧洲人发现后,引发了欧洲各国对金鸡纳的竞相争夺,造成南美地区金鸡纳树皮的日益稀缺以及森林的严重破坏”可知,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殖民地对对南美洲的金鸡纳树皮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严重破坏了南美洲的自然生态环境,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医学进步对南美洲自然环境产生了破坏影响,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金鸡纳的医学价值,而是强调欧洲国家的掠夺破坏了南美地区的生态环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物种交换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一战爆发助推了中国日益觉醒的、参与国际化的民族主义。梁士诒、顾维钧等人力主参战,强调参战可以使列强重视中国,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且一旦协约国获胜,中国也将以战胜国身份收回战败国德国等在华特权。在他们的推动下,北洋政府于1914~1915年三度向英法表态希望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但未获支持。1916年索姆河战役打响,协约国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英法态度转变,希望中国派遣劳工赴欧洲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为此,梁士诒为北洋政府谋划了一个“以工代兵”的良方:“中国财力兵备,不足以遣兵赴欧,如以工代兵,则中国可省海陆运输饷械之巨额费用。而参战工人,反得列国所给工资,中国政府不费分文,可获战胜后之种种权利。”——摘编自王平贞、赵俊杰《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材料二有关史料记载,中国自1864年到1913年的50年中,共计输出695.5亿两,输入932.4亿两,入超数达236.9亿两。国内实业不兴,失业人数日益增多,社会动荡。此时华工赴欧计划的提出,一方面为协约国提供了丰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缓解国内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摘编自姚娜《一战期间中国政府派遣华工赴欧动因析》材料三首先,华工赴欧参战,既充当了北洋政府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载体,又为中国后来参战创造了条件,进而为战后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提供了良机。其二,华工成为百年前中国的政治精英们实现国际化战略以及国家认同理念的重要环节。华工在参战之余,接触到了欧洲先进的文明及科学技术,也受到西方自由民主法治思想的熏陶,他们开始自珍自爱、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回国后,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其三,华工爱国自强、勇于献身的情操,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后来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的知识精英们,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邓小平,均在留法期间确立了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革命理想。1919年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以及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兴起的新式工人运动,皆同一战赴欧华工有密切的关联性。——摘编自王平贞、赵俊杰《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赴欧的背景。(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工赴欧的影响。【答案】(1)背景:民族主义的日益觉醒;一战爆发,欧洲战场劳工短缺;中国先进分子的推动;北洋政府的推动;国内实业不兴,失业人数多,社会动荡;英法在中国的招募活动。(任答三点)(2)影响:增强了协约国集团力量,推动了一战进程;推动了中国参战的进程;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人的关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战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促使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增强,推动了社会进步;缓解了国内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开阔了视野,回国后推动西方先进科技和民主法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任答三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4——1918年(欧洲、中国)。 背景:根据材料“一战爆发助推了中国日益觉醒的、参与国际化的民族主义。”可知,民族主义的日益觉醒;根据材料“1916年索姆河战役打响,协约国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英法态度转变,希望中国派遣劳工赴欧洲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可知,一战爆发,欧洲战场劳工短缺;根据材料“梁士诒、顾维钧等人力主参战,强调参战可以使列强重视中国,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且一旦协约国获胜,中国也将以战胜国身份收回战败国德国等在华特权。”可知,中国先进分子的推动;根据材料“梁士诒为北洋政府谋划了一个‘以工代兵’的良方”可知,北洋政府的推动;根据材料“中国自1864年到1913年的50年中,共计输出695.5亿两,输入932.4亿两,入超数达236.9亿两。国内实业不兴,失业人数日益增多,社会动荡。”可知,国内实业不兴,失业人数多,社会动荡;根据材料“此时华工赴欧计划的提出,一方面为协约国提供了丰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缓解国内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可知,英法在中国的招募活动。【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4——1918年(欧洲、中国)。影响:根据材料“首先,华工赴欧参战,既充当了北洋政府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载体,又为中国后来参战创造了条件,进而为战后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提供了良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力量,推动了一战进程,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参战的进程,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人的关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战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根据材料“华工成为百年前中国的政治精英们实现国际化战略以及国家认同理念的重要环节。华工在参战之余,接触到了欧洲先进的文明及科学技术,也受到西方自由民主法治思想的熏陶,他们开始自珍自爱、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回国后,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使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增强,推动了社会进步,缓解了国内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开阔了视野,回国后推动西方先进科技和民主法治思想的传播;根据材料“华工爱国自强、勇于献身的情操,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后来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的知识精英们,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邓小平,均在留法期间确立了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革命理想。1919年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以及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兴起的新式工人运动,皆同一战赴欧华工有密切的关联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上,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为了满足粮食税条件下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苏俄政府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法令,国家除直接管理约4500家最重要的大型企业,其余企业都可以出租给合作社或私人经营。1921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还原业主经营,实际上使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材料二从党的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正确地汲取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曾多次论及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他主张:要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定要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适当的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1952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二战后,国有化被认定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面对满目疮痍的法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戴高乐政府选择了一条与西德自由经济政策不同的道路。1944年,成立法国电力公司、法国天然气公司、原子能最高委员会等组织。1945年,规定法国航空公司的股票所有权移交给国家,对金融行业也实施了国有化。1946年底,法国政府在企业的股权已经超过了一半,国有企业在能源领域的比重高迭90%,在金融领域的比重接近50%。“国有化”形成了规模优势,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当时,法国重点发展的汽车、航空、通讯、原子能等产业,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它们的规模和实力,在国际上都居领先地位。……为了减少原资本家的损失和安抚资本家的心理,法国政府规定给予国有化企业原资本家补偿金,并将企业管理权交给资本家。——摘编自唐逸如《国际金融报》(2015年08月24日第22版)(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有何异同。(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调整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并概括法国的调整与苏俄、中国有何不同。【答案】(1)相同点:都把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都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都注意调整劳资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时间都较短。(任意三点)不同点:苏俄经过了先全部国有化,后适当利用发展,再逐步转化为国有的过程;而新中国先是进行合理调整,再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化为公有制经济。苏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包括引进外国资本和发展国内私人资本;而新中国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主要侧重于对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调整。(2)背景:二战对法国经济的创伤;受罗斯福新政新模式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指导;政府的积极推动;历史传统。(任意三点)不同:目的不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举措不同: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相结合,推行国有化;影响不同:增强了经济实力,提高了国际影响;金融、能源、原子能等行业不同程度地发展国有化。(任意三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苏俄)、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小问相同点,由材料一中“工业上,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和材料二中“毛泽东正确地汲取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经 验教训,曾多次论及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并提出“一定要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适当的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的主张,可知两国都把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都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由材料二中“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1952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结合所学,1921年苏联实行部分中小企业非国有化之后,也调整了劳资关系,可见两国都注意调整劳资关系;由材料二“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1952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可知,新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从1950-1952年,结合所学,苏联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由此可见,两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时间都较短。第二小问不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态度,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经过了先全部国有化,后适当利用发展,再全部转化为国有的过程,而新中国,据材料二“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出新中国先是进行合理调整,再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化为公有制经济。据材料一“为了满足粮食税条件下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苏俄政府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由此可知,苏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引进外国资本和发展国内私人资本。结合所学,新中国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则主要侧重于对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调整。【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法国)。第一小问背景,由材料三“二战后,国有化被认定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面对满目疮痍的法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戴高乐政府选择了一条与西德自由经济政策不同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调整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是二战冲击了法国的经济,而国有化随着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被认定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此时政府的选择,也体现了政府的力量,积极推动经济政策的挑战。第二小问对比不同,则可以从目的、举措、影响等方面展开说明。目的方面,由于法国和中苏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因此决定了目的必然不同,法国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措施方面,由材料三中戴高乐政府的选择,让“‘国有化’形成了规模优势”,同时,“为了减少原资本家的损失和安抚资本家的心理,法国政府规定给予国有化企业原资本家补偿金,并将企业管理权交给资本家”,可知法国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相结合,推行国有化。由材料中“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当时,法国重点发展的汽车、航空、通讯、原子能等产业,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它们的规模和实力,在国际上都居领先地位”,可知增强了经济实力,提高了国际影响;金融、能源、原子能等行业不同程度地发展国有化。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各个国家 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还带来了某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和不利因素。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这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生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效率。另一方面,世界发展不平衡,各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基础有着明显差异,导致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弊端和矛盾。——摘编自张芷寻《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视角的经济全球化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答案】示例论题: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并存。阐述: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各个地区的生产要素在更广泛的范围流动并不断优化,从而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资本的流动,有力地刺激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完善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经济的繁荣。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家政治经济秩序中的话语权不断扩大竞争优势,从而获取了大部分利益,加剧了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平等,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此外,经济全球化给社会环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导致跨国犯罪、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关于文化同质化问题,威胁着各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总之,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并将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示列”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20世纪——21世纪(世界)。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首先,根据设问信息,围绕“经济全球化”并结合材料提炼论题,根据材料“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还带来了某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和不利因素。”可知,经济全球化具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所以可以提炼论题为: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并存。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并存”,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信息,从积极性与消极性两个角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如: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各个地区的生产要素在更广泛的范围流动并不断优化,从而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资本的流动,有力地刺激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完善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经济的繁荣。但与 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家政治经济秩序中的话语权不断扩大竞争优势,从而获取了大部分利益,加剧了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平等,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此外,经济全球化给社会环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导致跨国犯罪、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关于文化同质化问题,威胁着各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最后,对论题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提炼论题的准确性,如:总之,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并将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7-05 12:09:02 页数:12
价格:¥2 大小:38.0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