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海兴中学、南皮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6月份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男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至第六单元13课"古诗词诵读。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为人生而艺术”与“为艺术而艺术”经过五四学人的引进与讨论,成为当时文学界的核心命题。前者强调文学的实用性及其与社会人生的关联。后者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与自我抒发。徐复观以其对中西文化深刻的理解与比照,敏感地意识到“为人生”还是“为艺术”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中国已经讨论了一千多年的“文以载道”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徐复观尝试用传统话语来说明这个问题;世界文学,可分为两大流派,一为“为文学而文学”的流派,专讲形式之美而不重视内容,此正有似于刘彦和所遭遇到的“言贵浮诡,饰羽尚画”的文学,另一为“为人生而文学”的流派,注重内容,注重人性的发掘,人生、社会的批评,以文学为人生教养的资具。用中国的方式来表达,即是文必载有人生之道的“文以载道”。徐复观对“文以载道”与“为艺术而艺术”关系的思考,主要是借道庄子艺术精神的阐释来完成的。他曾尝试用“为艺术而艺术”的流行名词概括庄子的艺术精神,但自觉“西方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常指的是带有贵族气味,特别注重形式之美的这一系列”,与庄子着眼于人生,以人格所流出的艺术精神,并不相符合。他认为庄子艺术精神所折射的个性与社会性的融合,开辟出的是另一种形态的“为人生而艺术”,这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最后,他总结道;“为人生而艺术,及为艺术而艺术,只是相对地便宜性的分别。真正伟大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对人生社会,必能提供某一方面的贡献。”这样实际上又回到了“文以载道”的框架内。“为人生而艺术”与“文以载道”之间的互释,一方面由于前者在现代社会是一个未及界定的自明性术语,“人生”内涵的模糊性,使它本身具有足够的阐释空间。另一方面,“文以载道”所指向的道德理 性本身具有尊重生命、关注现实的人文品格,如果不局限于历史语境,它也是一个具有极强包容性的理论话语。这就为徐复观在二者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提供了可能。“为人生而艺术”本身可以看作“文以载道”为适应新的语境而经过调整和转换后的面貌,它们的内在精神高度一致。无独有偶,李泽厚也指出,现代知识分子并没有背离古代士人传统,所以他认为“为人生而艺术”在现代获得提倡离不开“文以载道”这一古典传统的潜在支持。基于“文以载道”与当时文学创作之间的通约性,徐复观对近代以来的“反载道”倾向进行了反思,他指出:几十年来我国谈文学的人,常常以为道德是与文学不相容的;为了提倡文学,便须反对道德……殊不知道德的教条、说教固然不能成为文学,但文学中最高的动机和最大的感动力,必是来自作者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意识。道德意识与艺术精神,是同住在一个人的情性深处。徐复观在这里指出了新文学“反载道”的症结所在,乃在于对“道”本身的狭隘化理解,不能突破刻板的印象而发现文学的普遍规律。他对“载道”观的辩护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他认为道德意识与艺术精神在心性根源之地,常融合而不可分,是对近现代普遍存在的“审美”与“功利”二元对立态度的超离。这正如朱光潜所说的“因为‘美感’的人,和‘伦理’的人,共有一个生命”,倘若“承认人生为有机体,便不能不否认艺术活动可以孤立绝缘,便不能不承认文艺与道德有密切的关系”。第二,道德所成就的文学层次和文学境界是“伟大”。徐复观多次使用“伟大”一词以指称践行儒家思想的作家及其作品,这应当是可以与西方的“崇高”对举的一个范畴。徐复观认为通过“道德心”的培养来扩充生命的容量,由此激发无限的责任意识和悲悯情怀,进而生成卓然的感动能力和创作动机。这便能够突破常人的种种局限,拓宽文学的视野和疆域,提高文学的素质和境界,最终超越个体而联结全体,成就阔大而深厚的文学气象。思想性、群体性、担当精神是这种“伟大”不可或缺的品质。(摘编自秦维《徐复观对“文以载道”的现代疏通》)材料二:首先,“文以载道”中“文”与“道”的关系,远非将“文”看作是“道”的工具和手段那么简单。中国的“文”从诞生之初,便有着与“道”二而实一、不可分离的这样一种相伴相生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对“文以载道”作出简单的文学工具论的推理,不能将其视为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路障元凶。其次,“道”的含义相当宽泛复杂,几乎包含符合一切传统文化精神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如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刚柔相济、和而不同等。中国文论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时时上征,时时反顾”之上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细化到“文以载道”这个命题,我们既要摒弃“文以载道”在宋儒明儒口中的唯工具化倾向,又要深入民族文化传统,探索其中的文化积淀。对于在五千年文明基础上形成的那些民族之大道、达道、宏道,我们要真正切实地了解、科学合理地定位、真诚坚定地信任,并且以“文”明之,以“文”贯之,以“文”载之。如此才能使“文以载道”这样的古代文论命题“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 (摘编自赵玉敏《“文以载道”理论的语义溯源及当代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五四学人提出的“为人生而艺术”以及“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观,成为文学界的核心命题。B.徐复观认为“为人生而文学”流派注重内容、人性发掘等,与中国的“文以载道”有相似之处。C.对“文以载道”的界定虽然不明确,但“文以载道”与“为人生而艺术”的内在精神高度一致。D.“文以载道”中“文”不单纯是“道”的工具和手段,是因为“道”的含义相当宽泛复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复观主要借助庄子艺术精神来思考“文以载道”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关系,也意识到西方的“为艺术而艺术”与庄子的艺术精神有所不同。B.“文以载道”经过调整和转换后可以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这与李泽厚提出在现代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离不开“文以载道”的观念有相似之处。C.文学创作需要作者具有崇高的道德意识,新文学的“反载道”是由于狭隘化地把“道”理解为道德的教条、说教,忽视了文学的普遍规律。D.材料二重点分析了“文”“道”的内涵以及“文以载道”的当代意义,并批评了宋、明时期一些儒者将“文以载道”唯工具化的倾向。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二“文”与“道”相伴相生关系的一项是()A.李汉在《昌黎先生集(序》中云:“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B.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道言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C.周敦颐在《周子通书》中说:“文辞,艺也;道德,实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D.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提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5.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当下我们应如何发扬“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答案】1.B2.D3.B4.①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先论述徐复观对“文以载道”和“为人生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再分析徐复观对“反载道”倾向的反思及其值得注意的几点观点;②综合运用对比、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将中西方的一些文学观点进行对比,论述中国艺术的正统;引用徐复观、朱光潜的言论来阐述对应的观点。5.①培养“道德心”,扩充生命容量;②拓宽文学的视野和疆域,提高文学的素质和境界;③提升思想性、群体性、担当精神; ④深入民族文化传统,探索其中的文化积淀;⑤建立文化自信,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古代文论命题。【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五四学人提出的”曲解文意,五四学人只是引进并讨论了“为人生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成为文学界的核心命题”扩大范围,应是“当时文学界”。C.“对‘文以载道’的界定虽然不明确”张冠李戴,原文表述是“为人生而艺术’与“文以载道’之间的互释,一方面由于前者在现代社会是一个未及界定的自明性术语”,这里的“前者”指的是“为人生而艺术”。D.“是因为……”强加因果,原文是“首先,‘文以载道’中‘文’与‘道’的关系,远非将‘文’看作是‘道’的工具和手段那么简单……其次,‘道’的含义相当宽泛复杂”,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材料二重点分析了‘文’‘道’的内涵以及‘文以载道’的当代意义”错误,材料二“‘道’的含义相当宽泛复杂,几乎包含符合一切传统文化精神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如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刚柔相济、和而不同等”分析了“道”的内涵,但没有分析“文”的内涵;根据“对于在五千年文明基础上形成的那些民族之大道、达道、宏道,我们要……如此才能使‘文以载道’这样的古代文论命题‘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可知,“当代意义”体现得不明显。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这两句话表述的是“道”与“圣”的相互依赖关系,意为古代圣人根据道来写文章,道通过古代圣人的文章得到阐明。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和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结构: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第一至四段论述徐复观对“文以载道”和“为人生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 第五、六段分析徐复观对“反载道”倾向的反思及其值得注意的几点观点;论证方法:综合运用对比、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如“‘西方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常指的是带有贵族气味,特别注重形式之美的这一系列’,与庄子着眼于人生,以人格所流出的艺术精神,并不相符合。他认为庄子艺术精神所折射的个性与社会性的融合,开辟出的是另一种形态的‘’为人生而艺术’,这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将中西方的一些文学观点进行对比,论述中国艺术的正统;“他总结道:……”“这正如朱光潜所说的……”引用徐复观、朱光潜的言论来阐述对应的观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徐复观认为通过‘道德心’的培养来扩充生命的容量,由此激发无限的责任意识和悲悯情怀,进而生成卓然的感动能力和创作动机……”可知,培养“道德心”,扩充生命容量;根据“这便能够突破常人种种局限,拓宽文学的视野和疆域,提高文学的素质和境界,最终超越个体而联结全体,成就阔大而深厚的文学气象。思想性、群体性、担当精神是这种‘伟大’不可或缺的品质”可知,拓宽文学的视野和疆域,提高文学的素质和境界;提升思想性、群体性、担当精神;根据“我们既要摒弃‘文以载道’在宋儒明儒口中的唯工具化倾向,又要深入民族文化传统,探索其中的文化积淀”可知,深入民族文化传统,探索其中的文化积淀;根据“对于在五千年文明基础上形成的那些民族之大道、达道、宏道,我们要真正切实地了解、科学合理地定位、真诚坚定地信任,并且以‘文’明之,以‘文’贯之,以‘文’载之。如此才能使‘文以载道’这样的古代文论命题‘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可知,建立文化自信,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古代文论命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离婚鲁迅庄木三和他的女儿——爱姑——从木莲桥头跨下航船去,庄木三一面招呼,一面就坐,将长烟管倚在船边;爱姑便坐在他左边,将两只钩刀样的脚正对着八三摆成一个“八”字。“木公公上城去?”一个蟹壳脸的问。“不上城,就是到庞庄去走一遭。”“也还是为了爱姑的事么?”好一会,八三质问了。“还是为她。这真是烦死我了,已经闹了整三年,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这回还是到慰老爷家里去?”“还是到他家,连城里的七大人也在……” “七大人?”八三的眼睛睁大了。“他老人家也出来说话了么?那是……其实呢,去年我们将他们的灶都拆掉了,总算已经出了一口恶气……”他于是顺下眼睛去。爱姑愤愤地昂起头,说:“小畜生,出轨了小寡妇,就不要我,事情有这么容易的?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也不要我,好容易呀!七大人怎样?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了么?他不能像慰老爷似的不通,只说是‘走散好走散好。’我倒要对他说说我这几年的艰难,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八三被说服了,再开不得口。只有潺潺的船头激水声;船里很静寂。庄木三伸手去摸烟管,装上烟。“对对。”木三点头说。“要撇掉我,是不行的。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总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慰老爷不是劝过我四回么?连爹也看得赔贴的钱有点头昏眼热了……”“可是我听说去年年底施家送给慰老爷一桌酒席哩,八公公。”蟹壳脸道。“那不碍事。”船上一人说,“酒席能塞得人发昏么?酒席如果能塞得人发昏,送大菜又怎样?他们知书识理的人是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譬如,一个人受众人欺侮,他们就出来讲公道话,倒不在乎有没有酒喝。”船便在新的静寂中继续前进;水声又很听得出了,潺潺的。前舱中的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她们撷着念珠,又都看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庄木三的烟早已吸到底,火逼得斗底里的烟油吱吱地叫了,还吸着。庞庄,他到过许多回,不足道的,以及慰老爷。他还记得女儿的哭回来,他的亲家和女婿的可恶,后来给他们怎样地吃亏。想到这里,过去的情景便在眼前展开,一到惩治他亲家这一局,他向来是要冷冷地微笑的,但这回却不,不知怎的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局面挤得摆不整齐了。船在继续的静寂中继续前进;独有念佛声却宏大起来;此外一切,都似乎陪着木叔和爱姑一同浸在沉思里。“木叔,你老上岸罢,庞庄到了。”木三跳上岸,爱姑跟着,向着慰老爷家走。他们跨进黑油大门时,便被邀进门房去;大门后已经坐满着两桌船夫和长年。当工人搬出年糕汤来时,爱姑不由得越加局促不安起来了,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么?”她想。“知书识理的人是讲公道话的。我要细细地对七大人说一说,从十五岁嫁过去做媳妇的时候起……”她喝完年糕汤;知道时机将到。果然,不一会,她已经跟着一个长年,和她父亲经过大厅,又一弯,跨进客厅的门槛去了。在这些中间爱姑第一眼就看见一个人,这一定是七大人了。虽然也是团头团脑,却比慰老爷魁梧得多;大的圆脸上长着两条细眼和漆黑的细胡须;头顶是秃的,可是那脑壳和脸都很红润,油光光地发亮。 她偷空向四处一看望,只见她后面,紧挨着门旁的墙壁,正站着“老畜生”和“小畜生”。慰老爷向庄木三说话。“本来新年正月又何必来劳动你们。但是,还是只为那件事……我想,你们也闹得够了。不是已经有两年多了么?我想,冤仇是宜解不宜结的。爱姑既然丈夫不对,公婆不喜欢……也还是照先前说过那样:走散的好。我没有这么大面子,说不通。七大人是最爱讲公道话的,你们也知道。现在七大人的意思也这样:和我一样。可是七大人说,两面都认点晦气罢,叫施家再添十块钱:九十元!”“……”“九十元!你就是打官司打到皇帝伯伯跟前,也没有这么便宜。这话只有我们的七大人肯说。”七大人睁起细眼,看着庄木三,点点头。爱姑觉得事情有些危急了,“七大人是知书识理,顶明白的,”她勇敢起来了,“不像我们乡下人。我是有冤无处诉,倒正要找七大人讲讲。自从我嫁过去,真是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尴。那年的黄鼠狼咬死了那匹大公鸡,哪里是我没有关好吗?那是那只杀头癞皮狗偷吃糠拌饭,拱开了鸡橱门。那小畜生,不分青红皂白,就夹脸一嘴巴……”七大人对她看了一眼。“我知道那是有缘故的。这也逃不出七大人的明鉴,知书识理的人什么都知道。他就是着了那小寡妇的迷,要赶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呵!那么容易吗?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颜色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紧。县里不行,还有府里呢。”七大人慢慢地说了。“年纪轻轻。一个人总要和气些,和气生财,对不对?我一添就是十块,那简直已经是天外道理了。”爱姑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爹不说话,弟兄不敢来,慰老爷是原本帮他们的,七大人又不可靠。但她在糊里糊涂的脑中,还仿佛决定要作一回最后的奋斗。“怎么连七大人……”她满眼发了惊疑和失望的光。爱姑知道意外的事情就要到来,那事情是万料不到,也防不了的。她这时才又知道七大人实在威严,她非常后悔,说:“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全客厅里是“鸦雀无声”。她的话虽然微细得如丝,慰老爷却像听到霹雳似的了,他跳了起来。“对呀!七大人也真公平;爱姑也真明白!”他夸赞着,便向庄木三,“老木,她自己已经答应,事情是圆功了。我想你红绿帖是一定已经带来了的,大家都拿出来……”两方面各将红绿帖子收起,大家的腰骨都似乎直得多,原先收紧着的脸相也宽懈下来,全客厅顿然见得一团和气了。(节选自鲁迅《呐喊》,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离婚”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爱姑为与丈夫离婚已经闹了整整三年也没个结果,最后夫家请出了有权势的七大人出面调停。B.人物对话中常用省略号,如“连爹也看得赔贴的钱有点头昏眼热了……”,让人感受到爱姑对父亲的埋怨,言有尽而意无穷。C.“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七大人是知书识理,顶明白的”可见爱姑刚见七大人时心存幻想,认为七大人能主持公道。D.“微细得如丝”与“听到霹雳似的”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体现出七大人做出判决后,爱姑和慰老爷的不同心理。7.下列关于文本中各个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三与庄木三、爱姑的对话,交代了部分情节,如爱姑离婚的原因,慰老爷“和稀泥”式的解决方式。B.两个老女人看似对爱姑的事情漠不关心,但通过“互视,努嘴,点头”等动作描写,可见她们对爱姑的同情、关心。C.文本主要运用外貌、语言描写来刻画七大人的形象,如“团头团脑”“脑壳和脸都很红润”“慢慢地说了”。D.“七大人也真公平”“事情是圆功了”等,体现出慰老爷阿谀奉承、拉偏架、假惺惺等形象特征。8.文本中有三处写到了船的“静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各自的作用。9.爱姑的形象与《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第一处:爱姑严词控诉,大家意见不同,导致对话难以为继而“静寂”,凸显人物形象;②第二处:在船上人安慰之下,爱姑对七大人抱着很大的希望,而庄木三感到了不安。“静寂”反衬出人物心理的不平静;③第三处:“宏大的念佛声”和船行的“静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爱姑最后的失败,与夫家激烈的矛盾归于平和。9.①相同点:都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都以失败告终。面对不忠的丈夫和不公正的判决,爱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讨个公道,但最终又迫于威势,选择妥协;祥林嫂在丈夫死后被迫改嫁时反抗了,但还是被她的婆婆压倒。②不同点:爱姑性格中还有泼辣、强悍、粗鲁的一面,她宣称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直接称呼丈夫、公公为“小畜生”“老畜生”。祥林嫂则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勤劳、质朴、坚强的品性,处于受剥削、压迫地位。她“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经历丧夫丧子打击仍千辛万苦积钱捐门槛。 【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可见爱姑刚见七大人时心存幻想”错误。爱姑说“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时,还未见到七大人。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B.“可见她们对爱姑的同情、关心”错误。两个老女人应是一种“看客”心理,“同情、关心”体现不明显。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第一处:结合“爱姑愤愤地昂起头,说:‘小畜生,出轨了小寡妇,就不要我,事情有这么容易的?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也不要我,好容易呀!七大人怎样?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了么?……我倒要对他说说我这几年的艰难,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八三被说服了,再开不得口”可知,爱姑严词控诉,大家意见不同,导致对话难以为继而“静寂”,凸显人物形象;第二处:结合“‘那不碍事。’船上一人说,‘酒席能塞得人发昏么?酒席如果能塞得人发昏,送大菜又怎样?他们知书识理的人是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譬如,一个人受众人欺侮,他们就出来讲公道话,倒不在乎有没有酒喝’”可知,船上人安慰爱姑说那不碍事,爱姑对七大人抱着很大的希望;结合“想到这里,过去的情景便在眼前展开,一到惩治他亲家这一局,他向来是要冷冷地微笑的,但这回却不,不知怎的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局面挤得摆不整齐了”可知,这回不知怎的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局面挤得摆不整齐了,庄木三感到了不安。“静寂”反衬出人物心理的不平静;第三处:结合“独有念佛声却宏大起来;此外一切,都似乎陪着木叔和爱姑一同浸在沉思里”可知,“宏大的念佛声”和船行的“静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爱姑最后的失败,与夫家激烈的矛盾归于平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相同点:都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都以失败告终。结合“爱姑愤愤地昂起头,说:‘小畜生,出轨了小寡妇,就不要我,事情有这么容易的?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也不要我,好容易呀!七大人怎样?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了么?他不能像慰老 爷似的不通,……我倒要对他说说我这几年的艰难,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爱姑知道意外的事情就要到来,那事情是万料不到,也防不了的。她这时才又知道七大人实在威严,她非常后悔,说:‘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可知,面对不忠的丈夫和不公正的判决,爱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讨个公道,但最终又迫于威势,选择妥协。祥林嫂死了当家人后,不堪忍受婆婆的严厉,从婆家逃了出来,逃到了鲁镇四叔家做女工,这是祥林嫂的反抗,三十六计走为上,惹不起躲得起。尽管抗争得有点消极,对一个弱女子来说却也难能可贵。改嫁时她出格地闹,以至于“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祥林嫂在丈夫死后被迫改嫁时反抗了,但还是被她的婆婆压倒。不同点:爱姑性格中还有泼辣、强悍、粗鲁的一面,结合“我知道那是有缘故的。这也逃不出七大人的明鉴,知书识理的人什么都知道。他就是着了那小寡妇的迷,要赶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呵!那么容易吗?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颜色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紧。县里不行,还有府里呢”“她偷空向四处一看望,只见她后面,紧挨着门旁的墙壁,正站着‘老畜生’和‘小畜生’”可知,她宣称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直接称呼丈夫、公公为“小畜生”“老畜生”。祥林嫂则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勤劳、质朴、坚强的品性,处于受剥削、压迫地位。结合“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可知,她“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体现她勤劳、质朴、坚强的品性;人们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经历丧夫丧子打击仍千辛万苦积钱捐门槛,体现她处于受剥削、压迫地位。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楚王死,太子在齐质。苏泰谓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东国。”薛公①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则是我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苏泰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谓其新王曰:‘与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吾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下东国必可得也。”苏秦谓薛公曰:“臣闻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今君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非亟得下东国者,则楚之计变,变则是君抱空质而负名于天下也。”薛公曰:“善。为之奈何?”对曰:“臣请为君之楚,使亟入下东国之地。楚与成,则君无败矣。”薛公曰:“善。”因遣之。谓楚王曰:齐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今王不亟入下东国则太子且倍王之割而使齐奉己楚王曰谨受命因献下东国。谓薛公曰:“楚之势,可多割也。”薛公曰:“奈何?”请告太子其故,使太子谒之君,以忠太子, 使楚王闻之,可以益入地。谓太子曰:“齐奉太子而立之,楚王请割地以留太子,齐少其地。太子何不倍楚之割地而资齐?齐必奉太子。”太子曰:“善。”倍楚之割而延齐。楚王闻之恐,益割地而献之,尚恐事不成。谓楚王曰:“齐之所以敢多割地者,挟太子也。今已得地而求不止者,以太子权王也。故臣能去太子。太子去,齐无辞,必不倍于王也。王因驰强齐而为交。然则是王去仇而得齐交也。”楚王大悦,曰:“请以国因。”谓太子曰:“夫制楚者王也,以空名市者,太子也,齐未必信太子之言也,而楚功见矣。楚交成,太子必危矣。太子其图之。”太子曰:“谨受命。”乃约车而暮去。苏秦使人请薛公曰:“夫劝留太子者,苏秦也。苏秦非诚以为君也,且以便楚也。苏秦恐君之知之,故多割楚以灭迹也。今劝太子者,又苏秦也,而君弗知,臣窃为君疑之。”薛公大怒于苏秦。(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三》)【注】①薛公:即孟尝君。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齐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今王不亟人下东国/则太子且倍王之割而使齐奉己/楚王曰/谨受命/B.齐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今王不亟人下东国/则太子且倍王之割而使齐奉己/楚王曰/谨受命/C.齐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今王不亟人下东国/则太子且倍王之割而/使齐奉己/楚王曰/谨受命/D.齐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今王不亟人下东国/则太子且倍王之割而/使齐奉己/楚王曰/谨受命/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文中是做人质的意思,古时派往别国做人质的人,多为王子或诸侯之子,如燕太子丹曾质于秦国。B.“君何不留楚太子”中“何”指为什么,与《谏逐客书》“客何负于秦哉”中的“何”含义相同。C.“君因谓其新王曰”中的“因”指趁机,与《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的“因”含义相同。D.“以太子权王也”的“权”指胁迫、要挟,与《齐桓晋文之事》“权,然后知轻重”的“权”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秦建议孟尝君扣留太子,以获得下东国之地,孟尝君担心这样做会让自己落下不义之名。B.苏秦建议孟尝君亲自去楚国,劝楚王尽快割让下东国之地,孟尝君采纳了苏秦的建议。 C.苏秦让楚太子用更多的土地贿赂齐国,以获得齐国支持,此举使楚王割让了更多土地。D.苏秦在齐、楚两国间来回游说,看似是扮演了个传令兵的角色,却巧妙地达成了其目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请告太子其故,使太子谒之君,以忠太子,使楚王闻之,可以益入地。(2)苏秦非诚以为君也,且以便楚也。苏秦恐君之知之,故多割楚以灭迹也。14.苏秦游说成功的秘诀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10.A11.B12.B13.(1)请让我把原因告诉太子,使他前来见您,您表示支持他,然后让楚王知道,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2)苏秦并不是诚心替您打算,他是为了楚国的利益。苏秦惟恐您察觉此事,便通过多割楚地的做法以掩饰形迹。14.①高瞻远瞩的谋略;②过人的胆识;③逻辑缜密的论辩才能;④善于揣摩对方心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齐人想立太子为王,我观察孟尝君图谋利用太子,交换贵国的下东国之地。现今大王如果不尽快割让下东国给齐,太子便会用比大王多出一倍的土地换取齐人对自己的支持。”楚王赶紧恭敬地回答:“寡人一定遵照办!”“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臣”为“观”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BD;“而”连接“倍王之割”与“使齐奉己”,中间不断开,排除C。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B.两个“何”含义不同,“客何负于秦哉”的“何”指哪里、什么地方。句意:阁下为什么不扣留楚太子/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C.句意:阁下可以趁机对新主说/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对待他D.胁迫、要挟;称量。句意:这还是有太子作要挟的缘故/称量过后才知道物品的轻重。 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苏秦建议孟尝君亲自去楚国”理解有误,原文“臣请为君之楚”意思是“我愿意为您出使楚国”,不是让孟尝君出使楚国。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故”,原因;“谒”,拜见;“益”,更加。(2)“诚”,诚心;“便楚”,有利于楚国;“灭迹”,掩饰形迹。【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东国”“臣请为君之楚,使亟入下东国之地。楚与成,则君无败矣”可知,为孟尝君谋划图谋楚国的下东国,并且主动要求去楚国游说,说明他有谋划、胆识和勇气。结合“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则是我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谓其新王曰……然则下东国必可得也”,孟尝君犹豫,苏秦最终说服了他,可知他有较强的论辩才能。结合“谓楚王……因献下东国”“谓薛公曰:‘楚之势,可多割也。’”“谓太子曰……太子曰:‘善。’倍楚之割而延齐。楚王闻之恐,益割地而献之,尚恐事不成”,可知他善于揣摩各方的想法,善于利用各方的关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考译文:楚王死,太子还在齐国充当人质。苏秦就对担任齐相的孟尝君说:“阁下为什么不扣留楚太子,用他与楚国交换下东国之地呢?”孟尝君说:“不能这样做。假如我扣留楚太子,而楚国另立新君,那么人质便失去了挟持的价值,反而使我落得不义之名。”苏秦说:“不对。楚国一旦另立新君,阁下可以趁机对新主说:‘如果楚能割下东国之地,我就替大王杀掉太子。不这样的话,我将联合秦、韩、魏三国共拥太子为君。’这样下东国之地必定能到手。”苏秦对孟尝君说:“我听说计谋泄露不会成功,遇事不决难以成名,如今阁下扣留太子,是为了得到下东国之地,如果不尽快行动,恐怕楚人会另有算计,阁下便会处于空有人质而身负不义之名的处境。”孟尝君:“先生说得很对。但是我该怎么办?”苏秦回答说:“我愿意为您出使楚国,使您尽快获取下东国之地。一旦得地,那么您便成功了。”孟尝君说:“好”。于是派他前往。苏秦对新立的楚王说:“齐人想立太子为王,我观察孟尝君图谋利用太子,交换贵国的下东国之地。现今大王如果不尽快割让下东国给齐,太子便会用比大王多出一倍的土地换取齐人对自己的支持。”楚王 赶紧恭敬地回答:“寡人一定遵照办!”于是献出下东国之地。苏秦对孟尝君说:“看楚王的样子,还可以多割占土地。”孟尝君问:“有什么办法?”苏秦答道:“请让我把原因告诉太子,使他前来见您,您表示支持他,然后让楚王知道,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于是苏秦对楚太子说:“齐国拥立太子为楚王,可是新立的楚王却以土地贿赂齐国来扣留太子,齐国嫌得到的土地太小。太子为什么不用更多倍数的土地许诺给齐呢?若能如此,齐人一定会支持您。”太子说:“好。”就把比楚王割让的多出一倍的土地许诺给齐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惊慌,便割让更多的土地给齐国,还害怕事情不能成功。苏秦又跑到楚王那里说:“齐人之所以胆敢多割楚地,是因为他们以太子相要挟。如今虽已得到土地,可仍然纠缠不休,这还是有太子作要挟的缘故。臣愿意设法赶走太子。太子一走,齐国无人质为由,必然再不敢向大王索要土地。大王趁机与齐达成一致协议,与之结交。这样一来,既消灭了令大王寝食难安的仇敌,又结交到了强大的齐国。”楚王听了十分高兴,说:“寡人把楚国托付给先生了。”(于是)苏秦对太子说:“现今专制一国的是楚王,太子您不过空具虚名,齐人未必相信太子的许诺,而新楚王业已割地给齐。一旦齐、楚结交,太子就有可能成为其中的牺牲品。请太子早作良策。”太子说:“恭谨地听从先生之命。”于是整治车辆,乘马连夜逃去。这时苏秦又派人到薛公那里说:“劝您扣留太子的是苏秦。苏秦并不是诚心替您打算,他是为了楚国的利益。苏秦惟恐您察觉此事,便通过多割楚地的做法以掩饰形迹。这次劝太子连夜逃奔的也是苏秦,可您并不知晓,我私下里替您怀疑他的用心。”薛公对苏秦非常生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喜雨杜甫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①。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注】①南国:古代指荆楚地区。史载,唐代宗永泰元年,自春不雨,四月己巳乃雨。《礼记》载:“天降时雨,山川出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的诗大多沉郁顿挫,抒忧国忧民之情,被称为“诗史”,本诗也寄寓着他的“忧民”意识。B.诗歌颔联描写的是初雨之景,“漠漠”写出了雨云的密布,“纷纷”写出了雨点的密集。C.颈联中,诗人选取巢燕和林花两个意象,并运用视听结合手法,表现了迷人的春色。 D.“夜深闻”侧面烘托下雨时间之久,到了晚上雨声仍然不断,与前文“旱无雨”形成对照。16.本诗标题为“喜雨”,诗中体现了哪些“喜”?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久旱逢雨之惊喜:南国久旱无雨,今朝诗人忽见乌云密布,内心充满惊喜之情。②雨水丰沛之欣喜:天空乌云堆积,大雨迅疾而至,绵绵不绝,心系百姓的诗人自是欣喜万分。③春意勃勃之欢喜:燕子啄泥筑巢,林花经雨润泽鲜艳,雨后大自然一片勃勃生机,春色撩人,诗人的喜悦更进一层。【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C.“视听结合”错误,这里只有视觉描写,没有听觉描写。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从本诗的首联“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可知,当时南国久旱无雨,作者忽然看到乌云密布,内心充满久旱逢甘霖的惊喜之情。从颔联“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可知,当时乌云堆积、大雨迅疾而至,心忧百姓生活的诗人自是欣喜万分,诗人为农夫们感到无比高兴。尾联“晚来声不绝”,表现了大雨一直到深夜都没有停下来,而“应得夜深闻”是说作者在深夜还听着雨声,表现了作者对这次雨水丰沛之欣喜,诗人禁不住吟诗赞美。颈联通过写“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描绘了燕子飞出巢去啄泥筑巢,林花经雨更加鲜艳润泽的美景,描绘了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含蓄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发对前代的不满之情。(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表达的意思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相近。【答案】①.吴楚东南坼②.乾坤日夜浮③.千古凭高对此④.谩嗟荣辱⑤.悠然心会⑥.妙处难与君说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坼、乾坤、谩嗟、悠。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文字是世界古文字中至今唯一不间断地使用和发展的文字,汉字的艺术魅力,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科技①的今天,更应守正创新,对书法文化资源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系统梳理和探寻书法资源的当代价值。我们不仅要在学术领域取得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更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让群众②的书法通识类读物,并要注重新媒体的运用推广,让优秀的书法文化资源在当代多元立体化地展现与传播。一些书法文化资源丰厚的省份,可以③,利用好相关资源,推出特色文旅项目,在提升文旅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彰显地域厚重的历史文化形象。书法文创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文房四宝相关产业,应结合新形式和数字化思维,推出承载着中华文明符号的文化产品不断问世,通过继承、升华、转化,精心提炼书法文化的经典元素,赐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传播载体,进一步增强书法文化的影响力,让中国书法充分展现中国符号,传播中华文明,彰显中国精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加点字词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20.文中第三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并进行修改,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日新月异②.喜闻乐见③.因地制宜19.“至今唯一不间断”强调了在世界古文字中,只有中国文字是一直到今天仍然使用和发展的文字,而且从古代到今天,中国文字的使用和发展从未中断。20.①“推出承载着中华文明符号的文化产品不断问世”应改为“推出承载着中华文明符号的文化产品”或“让承载着中华文明符号的文化产品不断问世”;②“继承、升华、转化”应改为“继承、转化、升华”;③“赐予”应改为“赋予”④“传播中华文明,彰显中国精神”应改为“彰显中国精神,传播中华文明”【解析】【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此处修饰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极快的特点,可用“日新月异”。日新月异:指发展、进步极快,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②处,根据空前“群众”和空后“书法通识类读物”可知,此空是说应该推出让群众乐意看的书法通识类读物,所以可以填“喜闻乐见”。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③处,根据空后句“利用好相关资源,推出特色文旅项目”可知,此空是说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利用好相关资源,所以可填“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行之适当的措施。【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字词表达效果的能力。“至今”意思是一直到现在;“唯一”意思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不间断”意思是一直没有中断,连续的发生。这三个词语连用说明中国文字是世界古文字中一直到现在仅有的一个没有中断使用和发展的文字,强调了中国文字历史悠久,使用时间之长,价值之高,为后文说明“汉字的艺术魅力,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做了强有力的铺垫,增强了表达效果。【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三段四处语病如下:一、“推出承载着中华文明符号的文化产品不断问世”“推出……”和“让……不断问世”杂糅,应改为“推出承载着中华文明符号的文化产品”或“让承载着中华文明符号的文化产品不断问世”;二、“继承、升华、转化”语序不当,应改为“继承、转化、升华”;三、“赐予”与“新的时代内涵和传播载体”搭配不当,应把“赐予”改为“赋予”;四、“传播中华文明,彰显中国精神”语序不当,应改为“彰显中国精神,传播中华文明”。(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究竟什么样的歌是好歌好词?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今天很多人未必能全部认识《诗经》里的文字,但这不妨碍《诗经》与今人心灵相通,因为其中许多篇目表达的是纯粹美好的情感。歌词不论文学化还是口语化,写得好,都可以流传,关键是要跟旋律匹配得当。填词人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①。所填的词应跟旋律相协调,旋律上升时,如果词是降的,②。乔羽等老一代作词人,都严格地遵循这些基本美学原则。依我看,好的歌词③,搭配旋律后又高于文本。有一种观点认为,歌曲以音律为要,只要填的词能唱出来就可以。这当然没错,但还远远不够。能够传之久远、历久弥新的歌曲一定是反映人性的善 和美。文学追求、歌者表述和听众立场,相互之间并不矛盾。21.下列各项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掩着耳朵去盗铃,这法子太“巧妙”了,“巧妙”极了。B.今天,我和几个同学去登泰山,泰山的“表现”不错。C.大家都说“‘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是病句”。D.月色荷塘的小煤屑路旁挂着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C22.①对旋律也要通晓②词与曲就会矛盾③单看文本就很出色【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双引号表直接引用。A.表否定或讽刺;B.表特殊含义;C.表直接引用;D.表示着重强调的对象。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对填词人的要求,“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还(也)要……”,下句“应跟旋律相协调”强调要通晓旋律,可填:对旋律也要通晓。②处,语境强调所填的词应跟旋律相协调,“旋律上升时,如果词是降的”就会不协调,不协调就会产生矛盾,可填:词与曲就会矛盾。③处,下句“搭配旋律后又高于文本”说明前句强调文本出色,可填:单看文本就很出色。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苏轼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屈原的初心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的初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初心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现如今,许多中国人秉持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奋战在新时 代的最前线。材料二:史铁生说:“初心,能让我们保持纯净﹔能否我们即使身陷泥淖,仍洁白无瑕。来时是赤子,归时莫忘仍怀一颗初心。”罗曼·罗兰说:“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在人生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苦难,“初心”就是那支持你我努力走下去,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人生。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第一则材料强调了初心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初心”;第二则材料强调了初心的价值并针对我们每一个个体指出“那支持你我努力走下去,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人生”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初的发自内心深处的信念和坚守。写作时围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一主题展开即可,同时要注意“写一篇演讲稿”这一写作任务。“初心”是什么?是孔子“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是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当然也是我们年少时笔记本扉页上写下的人生理想。初心纯洁、热烈、美好,它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是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是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是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它在向真向善向美的追寻中,在升迁进退的守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要铭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警惕“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初心”既是原点,又是目标,回望的是过去,指向的是未来,在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存在着太多的诱惑和阻碍。很多人在启程时信心满满,却在路途中迷失了方向,唯有谨记初心,经常回望来时的路,才会明白自己当初为何出发;唯有谨记初心,经常给自己加油鼓劲,才能始终保持前行的勇气;唯有谨记初心,经常擦拭心灯,找准前行的方向,才不会偏离梦想的航道。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不忘初心,逐梦前行。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个人唯有坚守初心,才能在逐梦道路上不惧险阻,越是艰难越向前。二、一个政党唯有不忘初心,才能担当使命,永葆青春。三、一个国家唯有不忘初心,才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最后总结,时代青年应当在初心引领下,逐梦前行,实现梦想,成就价值。立意: 1.初心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我们当砥砺前行,勿忘初心。2.愿将初心同筑梦,且以实干共践行。3.初心是人生旅途中的指路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04 09:54:02 页数:21
价格:¥2 大小:53.5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