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绝密★考试结束前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学批评的首要功能当然是“批评”,但“批评”不是“批判”,不只是对作品局限、不足的否定和质疑,也包含着对文学价值的发现与肯定。“批评”两个字的内涵同时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无法割裂开来单独强调哪一面,否则就容易形成误导。很多人似乎觉得对这个时代文学的否定比肯定更重要、更难,这其实是一个最大的误会。事实上,否定的前提是肯定,离开了这个前提,为否定而否定,否定就失去了力量。今天的批评家最缺乏的恐怕还是正常的肯定和发现的能力,他们首先应学会的其实是如何理直气壮地肯定一部文学作品,如何第一时间令人信服地发现一部作品的价值。我认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最主要的功能,仍然是对这个时代文学价值的正面发现和阐释。批评应行使的使命,是要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价值在哪里,并把这种价值发现和阐释出来。如果说文学创作要追求真、善、美,那么文学批评就要发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并阐释其何以为真、何以为善、何以为美。文学批评应该在作家和读者之间、作品和文学史之间搭起桥梁,以推动文学走进读者和文学的经典化。面对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汹涌而来的海量的文学文本,批评家应该有能力告诉读者哪些值得阅读,哪些是具有经典价值并可以进入文学史的。现在文学界有些人将“剜烂苹果”污名化了,使得“剜烂苹果”成了充满敌意的批评行为。无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是鲁迅所希望的“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果的工作”,其前提都是对“烂苹果”价值的肯定,正因为“烂苹果”有价值,所以即使有“烂”的地方也要去“剜”。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实在有三点:一,指出坏的;二,奖励好的;三,倘没有,则较好的也可以”。因此,对批评家来说,“剜烂苹果”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需要有精准的技艺才不会误伤了“苹果” 甚至错杀、毁坏了“苹果”。(摘自吴义勤《文学批评如何才能成为“利器”》)材料二:如果批评家的行为很难有效地影响读者的阅读,他的真知灼见对作家的影响作用也就淡化很多。由于无原则的吹捧泛滥,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似乎只有“酷评”“骂派批评”才能见出真诚。难道批评的第一要义不是欣赏么?鲁迅曾经把批评家的工作比喻为“剜烂苹果”,但他不是强调批评家面对的作品是毫不足取的烂苹果,而是强调,要从别人以为不屑的烂苹果中剜掉坏的,留下好的,“倘没有(好的——引者注),则较好的也可以”。事实上,批评家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作品的价值,而不是为了显示果敢,把棒喝视作良药。其实,批评家的职责就在于发现,要从漫无边际的大量作品中发现好的、较好的作品,从“烂苹果”中剜出仍然可以留下的部分。就今天的文学而言,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数量都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文学批评何为?我以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从这些海量作品中向读者推荐好的、优秀的、风格突出的、题材独特的、叙述特别的作品。批评是一种阐释。在批评家眼里,作家作品有如一枚硬币。它有两面,批评家应当坦然甚至兴奋地激赏那好的一面,也有权利和自信指出它存在不足的另一面。而这两面有时并不能够剥离,它们经常是一体的,是作家作品风格的组成部分。批评的难点正在这里。研究和评论一部作品,既要重视文本,也要留心并知悉作家创作的背景、环境、情感状态,还要适度了解作品的发表、改编以及读者接受等传播史。做到这种立体的观察,一定有助于提高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很多时候,批评家在评价一部作品时并没有做到完整阅读。在文学批评里,能够比较充分体现批评家的能力、对作家创作也颇有帮助的,我认为是关于作家创作的综合论述,也即通常所说的“作家论”。能够在一篇文章里系统梳理某一作家的创作历程、背景、成就、特点和风格,又能够指出其创作中存在的局限、不足和可能上升的空间与路径,那是批评之责,也是作家之幸。(摘自阎晶明《期待内部的、立体的批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批评”不是“批判”,不只是对作品局限、不足的否定和质疑,也包含着对文学价值的发现与肯定,而前者更重要。B.文学批评是向读者推荐好的作家作品,而作家作品中好的一面与不足的一面经常是剥离的,这是批评的难点。C.研究和评论一部作品,如果能够做到立体的观察,一定有助于提高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助益文学创作。D.由于无原则的吹捧泛滥,批评家的行为很难有效影响读者的阅读,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 2.对文中“剜烂苹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剜烂苹果”要有批评的锐气和勇气,拒绝无原则的吹捧,多用“酷评”“骂派批评”。B.“剜”的前提是对作品价值的肯定,肯定其好的一面,最大限度地保留作品的价值。C.“剜烂苹果”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因为有时“烂”的部分和好的部分是一体的。D.“烂苹果”不是形容文学作品毫不足取、一无是处,而是指作品本身有问题或缺陷。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创作家大抵憎恶批评家的七嘴八舌B.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C.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D.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4.两位作者对文学批评功能的评述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述。5.假如你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批评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述,每条不超过10个字。【答案】1.C2.A3.B4.(1)材料一:正面发现和阐释作品价值,发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推动文学走进读者和文学经典化。(2)材料二:通过立体的观察,发现好的、优秀的、风格突出的、题材独特的、叙述特别的作品。5.(1)要有肯定和发现的能力(2)要熟悉作品(3)要有立体的观察(4)能够做综合论述【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前者更重要”错,由“事实上,否定的前提是肯定,离开了这个前提,为否定而否定,否定就失去了力量”“难道批评的第一要义不是欣赏么?”可知,应该是“后者更重要”。B.“经常是剥离的”错,作家作品中好的一面与不足的一面经常是一体的,无法剥离。D.强加因果。原文的表述是“如果批评家的行为很难有效地影响读者的阅读,他的真知灼见对作家的影响作用也就淡化很多。由于无原则的吹捧泛滥,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可见“无原则的吹捧泛滥”造成的结果是“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而“批评家的行为很难有效影响读者的阅读”不是其结果,够不成因果关系。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含义的能力。A.“多用‘酷评’‘骂派批评’”错误,依据“由于无原则的吹捧泛滥,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 感受也产生了怀疑。似乎只有‘酷评’‘骂派批评’才能见出真诚。难道批评的第一要义不是欣赏么?”,可见“多用‘酷评’‘骂派批评’”无中生有。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文学批评在客观地发现作品的好与不好,而且要重点发现好。ACD都只说了一面,只有B兼顾了两面。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比较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批评’不是‘批判’,不只是对作品局限、不足的否定和质疑,也包含着对文学价值的发现与肯定。‘批评’两个字的内涵同时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无法割裂开来单独强调哪一面,否则就容易形成误导”“批评应行使的使命,是要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价值在哪里,并把这种价值发现和阐释出来”“如果说文学创作要追求真、善、美,那么文学批评就要发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并阐释其何以为真、何以为善、何以为美。文学批评应该在作家和读者之间、作品和文学史之间搭起桥梁,以推动文学走进读者和文学的经典化”可知,材料一认为文学批评应正面发现和阐释作品价值,发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推动文学走进读者和文学经典化。依据材料二“批评家的职责就在于发现,要从漫无边际的大量作品中发现好的、较好的作品”“文学批评何为?我以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从这些海量作品中向读者推荐好的、优秀的、风格突出的、题材独特的、叙述特别的作品”可概括为:材料二认为文学批评应通过立体的观察,发现好的、优秀的、风格突出的、题材独特的、叙述特别的作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依据“‘批评’两个字的内涵同时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可概括为:要有肯定和发现的能力。依据“研究和评论一部作品,既要重视文本,也要留心并知悉作家创作的背景、环境、情感状态,还要适度了解作品的发表、改编以及读者接受等传播史。做到这种立体的观察,一定有助于提高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可概括为:要有立体的观察。依据“很多时候,批评家在评价一部作品时并没有做到完整阅读”可概括为:要熟悉作品。依据“在文学批评里,能够比较充分体现批评家的能力、对作家创作也颇有帮助的,我认为是关于作家创作的综合论述,也即通常所说的‘作家论’”可概括为:能够做综合论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菊英的出嫁王鲁彦菊英离开她整整十年了。这十年中她不知道滴了多少眼泪,瘦了多少斤肉了,为了菊英,为了她的心肝儿。人家的女儿都在自己的娘身边长大,时时刻刻倚傍着自己的娘,“阿姆阿姆”的喊。只有她的菊英,她的心肝儿,不在她的身边长大,不在她的身边倚傍着喊“阿姆阿姆”。她能知道她的菊英现在的情形吗?菊英的口角露着微笑?菊英的眼边留着泪痕?菊英的世界是光明的?是黑暗的?有神在保佑菊英?有恶鬼在捉弄菊英?菊英胖了?菊英瘦了?或者病了?——这种种,只有天知道!但是菊英长得高了,发育成熟了,到了十八岁的时候想要一个老公,她相信是必然的。他会给菊英许多温和的安慰和许多的快乐。菊英灵魂有了依附,便会快活起来,不至于再陷入危险的地方去了。于是菊英的娘把女儿的责任照着向来的风俗放在自己的肩上了。为这事,她已经耗费了许多心血。五六年前,一听见媒人来说某人要给儿子讨一个老婆,她便要冒风冒雨,跋山涉水的去打听。于今,她心满意足了,她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女婿。因了媒人的说合,她已和他的爹娘订了婚约。他的家里很有钱,聘金的多少是用不着开口的。四百元大洋已做一次送来。她现在正忙着办嫁妆,她的力量能好到什么地步,她便好到什么地步。这样,她才心安,才觉得对得住女儿。菊英的爹是一个商人,手头已有数千元的积蓄。菊英的娘对于穿吃,非常的俭省。虽然菊英的爹不时一百元二百元的从远处带来给她,但她总是不肯做一件好的衣服,买一点好的小菜。她虽然多病,但总是不肯雇一个女工。她以为自己是不要紧的,不论多病或不寿。她以为要紧的是,赶快给女儿嫁一个老公,而且都要热热闹闹阔阔绰绰的举办,尽她所有的力给菊英预备嫁妆。这是她的责任,又是她十分的心愿。哈,这样好的嫁妆,菊英还会不喜欢吗?人家还会不称赞吗?你看,哪一种不完备?哪一种不漂亮?哪一种不值钱?大略的说一说:金簪二枚,银簪珠簪各一枚。金银发钗各二枚。金戒指四枚,又钻石的两枚。手镯三对。四季衣服粗穿的三套四套,细穿的各二套。吉期近了,有许多嫁妆都须在前几天送到男家去,菊英的娘愈加一天比一天忙碌起来。一切的事情都要经过她的考虑。尽管日夜的忙碌,她总是不觉得容易疲倦,她的身体反而比平时强健了数倍。她心中非常的快活。人家都由“阿姆”而至“丈姆”,由“丈姆”而至“外婆”,她以前看着好不难过,现在她可也轮到了!邻居亲戚们知道罢,菊英的娘不是一个没有福气的人!“是的呀,喜期近了呢,我的心肝儿!”她暗暗的对菊英说,“你到他的家里去,做‘他的人’去!让你日日夜夜跟着他,守着他!”菊英羞着抱住了头想逃走了。 “好好的服侍他,”她又庄重的训导菊英说:“依从他,不要使他不高兴。欢欢喜喜的明年就给他生一个儿子!对于公婆要孝顺,要周到。对于其他的长者要恭敬,幼者要和蔼。不要被人家说半句坏话,给娘争气,给自己争气,牢牢的记着!……”音乐热闹的奏着,渐渐由远而近了。住在街上的人家都晓得菊英的轿子出了门。菊英的出嫁比别人要热闹,要阔绰,他们都知道。他们都预先扶老携幼的在街上等候着观看。最先走过的是两个送嫂。她们的背上各斜披着一幅大红绫子,送嫂约过去有半里远近,队伍就到了。为首的是两盏红字的大灯笼。灯笼后八面旗子,八个吹手。随后便是各色纸童,纸婢,纸马,纸轿以及许多纸做的器具。后面才是菊英的轿子,轿后十几个人抬着一口小小的棺材,四面结着彩。后面跟送着两个坐轿的,和许多预备在中途折回的,步行的孩子。看的人都说菊英的娘办得好,称赞她平日能吃苦耐劳。她们又谈到菊英的聪明和新郎生前的漂亮,都说配合得得当。这时,菊英的娘在家里哭得昏去了。娘的心中是这样的悲苦,娘从此连心肝儿的棺材也要永久看不见了。菊英幼时是何等的好看,何等的聪明,又是何等的听娘话!那时她的爹不走运,跑到千里迢迢的云南去做生意,半年六个月没有家信,四年没有回家,也没有边烂钱寄回来。娘和她的祖母千辛万苦的给人家做粗做细,赚来养她,她六岁时自己学磨纸,七岁绣花,学做小脚娘子的衣裤,八岁便能帮娘磨纸,挑花边了。但是,天呵!为什么不留心肝儿在娘的身边呢?那时虽是娘不小心,但也是为的她苦得太可怜了,所以娘才要她跟着祖母到表兄弟那里去吃喜酒,好趁此热闹热闹,开开心。谁能够晓得反而害了她呢?去了八日回来,她咳嗽了几声,娘没有留意。谁知过了一天,她咳嗽厉害了,声音有点哑了,娘很担忧,忙去摸她的头,她的头发烧了。娘连忙喊了一只划船,带她到四里远的一个喉科医生那里去。医生的话,骇死了娘,他说这是白喉,这是一个可怕的名字!娘听见许多人说,生这病的人都是一礼拜就死的!娘虽然不大相信西医,但是眼见得中医医不好,也就不得不去试一试。首善医院是在万邱山那边,娘想顺路去求药,便带了香烛和香灰去。但是,命运注定了,还有什么用处呢!咳,娘是该要这样可怜的!下半天,她的呼吸渐渐透不转来,就在夜间十一点钟……天呀!(选自《柚子》,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讲述了一个农村母亲为已去世女儿办了一场冥婚的故事,体现了当时乡村文化的愚昧、落后,也看出了作者对冥婚这一陋习的抨击。B.菊英娘在菊英婚前反复叮嘱“做‘他的人’去”“依从他,不要使他不高兴”“对于公婆要孝顺,要周到”,体现的是父权阴影笼罩着奴役着她们。C.菊英是个懂事的姑娘,六岁学磨纸,七岁绣花,学做衣裤,八岁磨纸、挑花边,这些举动不仅是对母 亲的孝顺,也隐含着对父亲缺席的不满。D.菊英娘看到中西医对菊英的喉病都没有效果,于是就带香烛香灰去庙里求“药”,这体现了封建迷信对当时民众影响之深。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倒叙的叙述手法,由18岁的菊英出嫁回忆8岁的菊英的夭亡,营造了一种悲剧性的艺术效果。B.作者善于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如文章第三段通过十个问句,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美好生活的期许和现实生活的无奈。C.小说中“菊英离开她整整十年”“轿后十几个人抬着一口小小的棺材”暗示了菊英的婚姻是一场冥婚,显示出作者构思的匠心。D.小说中写看的人都夸菊英的娘,称赞菊英婚事登对,这一社会环境描写展现了当地风俗的普遍性。8.结合菊英出嫁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菊英娘的形象特点。9.茅盾认为,乡土文学应不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请结合小说,对此加以分析。【答案】6.C7.B8.①十分慈爱,极度思念心疼女儿,为女儿张罗婚事极尽细微;②勤劳节俭,丈夫寄回来的钱舍不得用,把钱留下来为女儿操办婚事;③思想落后,精神愚昧,相信灵魂不死,为死去的女儿办冥婚,到庙里为女儿求医问药。9.“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的意思是:乡土文学要对农民命运有所关注,对乡村世界有所批判。①菊英娘作为一个传统女性,生存空间狭小,不能轻易接触社会。这也使菊英娘精神空虚观念更为传统。作为一个女人,她生命意义是悲凉的。②通过菊英娘为死去女儿操办冥婚以及女儿得病却求助封建迷信的故事,显示了古老的宗法制下的中国农业社会的落后情状。【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也隐含着对父亲缺席的不满”错误。原文“那时她的爹不走运,跑到千里迢迢的云南去做生意,半年六个月没有家信,四年没有回家,也没有边烂钱寄回来”可知,是因为生活贫穷,父亲被迫远走他乡做生意,并没有对父亲缺席不满的意思。故选C。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美好生活的期许及现实生活的无奈”错,小说一开始对菊英娘的心理描写就已经显示菊英十年前就死了。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结合“菊英离开她整整十年了。这十年中她不知道滴了多少眼泪,瘦了多少斤肉了,为了菊英,为了她的心肝儿”“她能知道她的菊英现在的情形吗?菊英的口角露着微笑?菊英的眼边留着泪痕?菊英的世界是光明的?是黑暗的?有神在保佑菊英?有恶鬼在捉弄菊英?菊英胖了?菊英瘦了?或者病了?——这种种,只有天知道”“哈,这样好的嫁妆,菊英还会不喜欢吗?人家还会不称赞吗?你看,哪一种不完备?哪一种不漂亮?哪一种不值钱?大略的说一说:金簪二枚,银簪珠簪各一枚。金银发钗各二枚。金戒指四枚,又钻石的两枚。手镯三对。四季衣服粗穿的三套四套,细穿的各二套”分析可知,菊英娘十分慈爱,极度思念心疼女儿,为女儿张罗婚事极尽细微;结合“虽然菊英的爹不时一百元二百元的从远处带来给她,但她总是不肯做一件好的衣服,买一点好的小菜”分析可知,菊英娘勤劳节俭,丈夫寄回来的钱舍不得用,把钱留下来为女儿操办婚事;结合“但是菊英长得高了,发育成熟了,到了十八岁的时候想要一个老公,她相信是必然的”“随后便是各色纸童,纸婢,纸马,纸轿以及许多纸做的器具。后面才是菊英的轿子,轿后十几个人抬着一口小小的棺材,四面结着彩”“娘虽然不大相信西医,但是眼见得中医医不好,也就不得不去试一试。首善医院是在万邱山那边,娘想顺路去求药,便带了香烛和香灰去”分析可知,菊英娘思想落后,精神愚昧,相信灵魂不死,为死去的女儿办冥婚,到庙里为女儿求医问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由原文“但是菊英长得高了,发育成熟了,到了十八岁的时候想要一个老公,她相信是必然的”“五六年前,一听见媒人来说某人要给儿子讨一个老婆,她便要冒风冒雨,跋山涉水的去打听。于今,她心满意足了,她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女婿”“‘好好的服侍他,’她又庄重的训导菊英说:‘依从他,不要使他不高兴。欢欢喜喜的明年就给他生一个儿子!对于公婆要孝顺,要周到。对于其他的长者要恭敬,幼者要和 蔼。不要被人家说半句坏话,给娘争气,给自己争气,牢牢的记着!……’”可知,菊英娘作为一个传统女性,生存空间狭小,不能轻易接触社会。这也使菊英娘精神空虚,观念更为传统。作为一个女人,她生命意义是悲凉的。由原文“她以为要紧的是,赶快给女儿嫁一个老公,而且都要热热闹闹阔阔绰绰的举办,尽她所有的力给菊英预备嫁妆。这是她的责任,又是她十分的心愿”“他们都预先扶老携幼的在街上等候着观看”“首善医院是在万邱山那边,娘想顺路去求药,便带了香烛和香灰去”可知,通过菊英娘为死去女儿操办冥婚以及女儿得病却求助封建迷信的故事,显示了古老的宗法制下的中国农业社会的落后情状。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一)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二)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而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①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 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②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注:①即文与可,北宋画家,善画山水,尤善画竹。②筼筜谷:山谷名,在今陕西洋县西北,以盛产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著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B.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C.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D.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丑:干支之一,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来作为纪年的一种方法。B.适:“适”字在古文中有多个义项,此处与“始适还家门”中均为“到”的意思。C.轮扁:古人的一种称谓方式,可以将身份置于名之前,类似的还有庖丁、师襄。D.缣素:丝织品,带黄色称为“缣”,洁白的则称为“素”,后统而言之称为“绢”。12.下列对两段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一)中着力描写了阴森恐怖的石钟山夜景,渲染凄清冷厉的气氛,衬托了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士大夫“不肯夜泊”的行为埋下了伏笔。B.选文(一)中运用了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方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或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C.选文(二)先引述总结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意在陈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来表达对文与可的推崇和怀念。 D.两段选文均属于“记”,这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叙述、写景、状物、抒情,但不用于议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14.《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重在表现苏轼与文与可两人深厚的情谊,文章语言朴素,叙事真实自然,请结合选文(二)第二段概括作者所记的趣事。【答案】10.C11.B12.D13.(1)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2)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14.第一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二件: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三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与可夫妇为之喷饭。【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心手不相应”与前文“内外不一”意思相近,“相应”是偏正结构,不能断开,应在“应”后断开,排除BD;“了然”作“自视”的补语,其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原文的“适”意为“到”;“始适还家门”的“适”意为“出嫁”。句意: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故选B。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但不用于议论”错误。“记”可以用于议论,阐述某些观点。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方”,正;“心动”,心惊;“钟鼓”,敲钟击鼓。(2)“是日”,那天;“发”,打开;“失笑”,禁不住大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由原文“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可知,第一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由原文“予谓与可:……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可知,第二件: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由原文“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可知,第三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与可夫妇为之喷饭。参考译文:(一)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 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二)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说:“庖丁,是宰牛的,可是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却被读书人所运用。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的人们拿着丝绢,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跟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买田还乡养老了。”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1】岑参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旧家富春【2】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3】。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注释:【1】公元740年,51岁的王昌龄被更为江宁县丞。江宁,在今江苏南京。作者在长安与他饮酒道别。【2】富春:富春江,即浙江流经桐庐至富阳的那一段。下句的卧江楼是指富春江畔的楼。【3】南徐州:在今江苏镇江。作者父亲曾在当地为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泽国”句是说王昌龄将奔波千里赴江宁水乡任一小职,“群公”句中作者使用“独”字寄予的情感沉重。B.“旧家”句是说作者由江宁联想到岑氏旧家所在,“北风”句中作者回忆曾与王昌龄在南徐州、风雪夜抱被长谈之事。C.“君行”句诗人想象王昌龄到达京口时正是人间三月,定会见到桃花盛开;“舟中”句则是写诗人因而趁景赋新诗以消解朋友旅途中的苦闷。D.“潜虬”句诗人赞扬王昌龄是从云侍风的龙,在江宁必将如“黄鹄”高飞;末句叮嘱则更显示作者与朋友之间情深意切。16.《历代诗评注读本》中评此诗“先用悲同,后作慰语”,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案】15.B16.①诗中前半部分是作者描写王昌龄的生平,王昌龄虽然才学深厚,但仕途不顺,虽然年龄已经不小,还要被派遣到边远之地担任小官。作者满怀悲情为王昌龄送行,为王昌龄的不幸感到悲伤和不平。②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王昌龄的安慰,想象他到达京口正是桃花盛开之时,见到如此美景,他一定会做出许多好诗。而如今虽然仕途不顺,但不要悲观,一定要保重身体,将来王昌龄一定会青云直上,宏图再展。【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北风’句中作者回忆曾与王昌龄在南徐州、风雪夜抱被长谈之事”理解错误。“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是作者期待与王昌龄一起同宿的情景,还没有发生,并非作者回忆曾与王昌龄在南徐州、风雪夜 抱被长谈之事。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历代诗评注读本》中评此诗“先用悲同,后作慰语”,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评价是中肯的。首先,在诗的前半部分,从“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几句可以看出,作者为将赴贬所的王昌龄饯行,而悲凉忧郁的气氛笼罩着大家。诗人叹息王昌龄徒有生花之诗笔和可干青云的文章,却得不到朝廷重用,以展自己的经世才华。叹惋朝廷官员济济,独君被“明主弃”,流落异地,寂寞孤独。诗句中充满作者对王昌龄仕途不顺、才华等不到施展的惋惜和不平。符合评论中所说的“悲同”。接着,在诗的后半部分,从“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可知,作者通过想象王昌龄赴任途中的景象,想象王昌龄南行至京口时,当是桃花烂漫的季节。虽然孤舟孑行,无人做伴,见此桃花纷纭、春意盎然之景也必当诗兴大发,佳篇连成,精神焕发起来。同时赞赏王昌龄的高才大器,虽不得明君赏识,一时重用,亦当如葆真之潜龙,待举之黄鹄,终有一日青云直上,鸿图再展。诗句间充满着对老友的安慰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陈情表》中为了再一次使武帝放心,李密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保证,这比“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更显降臣的殷勤。(3)历代诗人引鸟入诗的佳作不胜枚举,而以鸟作喻也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连峰去天不盈尺②.枯松倒挂倚绝壁③.(臣)生当陨首④.死当结草⑤.云无心以出岫⑥.鸟倦飞而知还(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盈”“陨”“岫”“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在教育领域,ChatGPT在辅助学习、辅助教学和辅助科研方面的带来的冲击,但也带来学术不端、冲击既有教育体系等诸多问题。它运用于教育领域,()。尽管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冲击,但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前瞻性研究,提出相应的伦理法律规制措施,建立预见与引导、干预、控制并举的教育治理新局面,开创规制效果即时持续反馈、迅速调整的机制。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即使将之引入课堂和智慧教学平台,也无法与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体系转变等紧密关联起来。B.不可将之引入课堂和智慧教学平台,而应与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体系转变等紧密关联起来。C.若非将之引入课堂和智慧教学平台,则与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体系转变等无法紧密关联起来。D.不只将之引入课堂和智慧教学平台,更应与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体系转变等紧密关联起来。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提出相应的伦理法律规制措施,建立规制效果即时持续反馈、迅速调整的机制,开创预见与引导、干预、控制并举的教育治理新局面。B.提出相应的伦理法律规制措施,开创规制效果即时持续反馈、迅速调整的教育治理新局面,建立预见与引导、干预、控制并举的机制。C.提出相应的伦理法律规制措施,开创预见与引导、干预、控制并举的机制,建立规制效果即时持续反馈、迅速调整的教育治理新局面。D.提出相应的伦理法律规制措施,建立规制效果即时持续反馈、迅速调整的教育治理新局面,开创预见与引导、干预、控制并举的机制。【答案】18.措手不及初露端倪不可预料19.D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根据由“并不令人意外”到“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的转折可知,此处是说人类一时之间不知怎么应付,可填“措手不及”措手不及: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②此处是说ChatGPT在教育领域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可填“初露端倪”。初露端倪:刚好表现出一些不易察觉的现象。。③由后文“但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前瞻性研究……”的转折可知,此处是说冲击是预测不到的,可填“不可预料”。不可预料:形容事先预测不到。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结合语境,“将之引入课堂和智慧教学平台”与“应与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体系转变等紧密关联起来”应为递进关系。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搭配不当,“建立”与“局面”搭配不当,“开创”与“机制”搭配不当,“建立”与“开创”应互换;二是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建……机制”,再创……局面”。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21.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睡眠,是一种医学现象,__________。我们可能高估了自己对睡觉这件事的掌控权,相应地,也低估了社会文化在塑造我们如何睡觉这件事上的渗透力。在社交媒体上,“你见过凌晨4点钟的图书馆吗”这类帖子总是能获得病毒式的广泛传播,记录早起生活的短视频成为众多人效仿的模板。在这套话语中,_____,睡眠自由在一些时候却被成为失败或者无所事事的佐证。没有人否认,在睡眠这件事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最适宜模式,而灵活安排睡眠也是个人自由。但面对可以说是无孔不入的文化等影响,_________。不少人明明可以早睡,也要主动选择熬夜或学习或工作,美其名曰拿回对时间的掌控权,但实际上也是对社会流行的“睡眠正确”的妥协。【答案】①.但更是一种文化现象②.抱怨忙碌似乎是成功者的标配③.个人似乎根本难以抵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前文“是一种医学现象”的句式及后文“低估了社会文化在塑造我们如何睡觉这件事上的渗透力”的内容可知,此处强调“文化现象”,故可填:但更是一种文化现象。②此处应与“睡眠自由在一些时候却被成为失败或者无所事事的佐证”内容相反,且句式大致相同,结合“在社交媒体上,‘你见过凌晨4点钟的图书馆吗’ 这类帖子总是能获得病毒式的广泛传播,记录早起生活的短视频成为众多人效仿的模板”的语境可知,此处应说忙碌与成功者之间的关系,可填:抱怨忙碌似乎是成功者的标配。③此处是说人们面对无孔不入的文化的影响的态度,结合后文“不少人明明可以早睡,也要主动选择熬夜或学习或工作,美其名曰拿回对时间的掌控权”的内容可知,此处可填:个人似乎根本难以抵挡。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花儿开在林间、原野、山崖、水边”“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从语义上看两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在故乡的春夏,要问什么店铺的生意最清冷,无疑是花店了。因为这时节大自然开着豪气十足的花店,谁能与它争芳菲呢。花儿开在林间,开在原野,开在山崖,开在水边,当然,这样的花儿都是野花,达子香、白头翁、蒲公英、百合、芍药、铃兰、鸢尾、绣线菊等,它们仿佛彩虹的儿女,红红白白,紫紫黄黄的,绚丽极了。【答案】①原句运用排比修辞,一气呵成,极力渲染春天百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增强了语势。而改句虽也能表现遍地花开,但语言平淡,缺少气势。②原文运用了叠词,突出了鲜花色彩的丰富绚丽,叠音词的使用使语言富有音乐美。而改句“红的白的,紫的黄的”虽也能表现花儿的颜色,但表达平淡,缺乏韵律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原文“花儿开在林间,开在原野,开在山崖,开在水边”连用四个“开在……”构成排比,渲染春天百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增强了语势。而“花儿开在林间、原野、山崖、水边”仅只罗列了地方名词,在表现花儿漫山遍野的意境上不如原句连用四个动词“开在”有动感和节奏,语言平淡,缺少气势。原文“红红白白,紫紫黄黄的”运用了叠词,突出了鲜花色彩的丰富绚丽。叠词可以让所描绘的景色特征更具有形象性,还能使文章更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而“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以陈述句的形式里列举了花儿的颜色,和原文比起来虽言简意赅,但表达效果却不如原文。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乐观是生活的态度,悲观是人生的远见。你怎么看?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提到“乐观是生活的态度,悲观是人生的远见”,意在表明乐观是一种智慧,悲观是一种长远的眼光。可以让人联想到“知足常乐”“活在当下”等乐观心态。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把握珍惜今天,珍惜拥有的;也让人联想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等理性的预见,认识到预想未来,作长远打算的重要性。立意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进行阐释,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即既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又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要有人生的远见,如果认识到生活的底色是遗憾,知道生活的真相,就会让我们珍惜当下的日子,然后乐观地生活,发现人生的美好之处。行文思路上,可先提出既要活好当下又要未雨绸缪的观点。首先要先明确二者的内涵,然后针对“乐观”“悲观”展开辩证分析,没有远见的乐观是盲目的,没有洞察世事的达观而一味伤感则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可使用因果分析法,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分析。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对未来有理性的正确预期,才可能乐观地生活,平静达观地处理未来生活的风风雨雨,因此乐观的把握好当下,又对未来保持清醒的认知,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勇往向前。立意:1.知足常乐,活在当下。2.居安思危,有备无患。3.学会清醒而又智慧的生活。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11:24: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1.6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