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招远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的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即知识拥有者将知识进行筛选和系统整理之后,通过平台向受众传播,而知识接收者则通过支付资金获得知识。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知识付费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氛围,一个知识共同体正在形成。知识传授可转化为市场行为并按市场逻辑进行交易,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运作有悖于传统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逻辑。就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分享模式来说,这也很难与传统模式相媲美。从本质上说,知识付费就是消费社会中资本操弄的一种商业现象。它成功地吸引了传统出版机构、新媒体、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涌入这片“红海”,展开激烈的厮杀。(摘编自陈龙《现代性进程中的“规定情境”:作为文化奇观的知识付费》)材料二: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人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孔子就愿意收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23-,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公众的现实经验。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果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的,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将会崩塌,公众的知情权将受到损害。在这场关于知识付费现象的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一味相信媒介,将其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摘编自《光明日报》《“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材料三: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付费的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就: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为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了一起。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23-,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力发展。知识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提供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就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摘编自《光明日报》《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知识付费迎合了文化市场需求,传播手段的进步及用户的知识焦虑则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B.新媒体想在眼球经济时代获取利益,显然违背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C.当前,在中国,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D.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导致知识付费的到来,并且这种付费范围还会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费社会中,资本运作可使知识传授成为获利来源,而资本逐利的本质将会使这种竞争更加残酷。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C.《从小镇青年到月入十万》这类文章充斥网络,是新媒体在知识付费时代为谋取利益设置的营销景观。D.在低收入阶段,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衣食住行,因而一般不会有更多的钱用于知识付费领域。3.以下哪个例子符合材料三中关于“知识服务业态”的论述()A.电视剧《庆余年》因制作精良而火爆-一时,随着剧集热播,视频网站开启“超前点映”的付费模式。B.某软件在其官网提供免费下载服务,用户可付费加入聊天群获取该软件的素材、教程、后续升级服务。C.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付费阅读、知乎提供付费解锁的后续内容以及百度文库提供的文章付费下载。-23-,D.小王在喜马拉雅FM上兼职做主播,通过有偿分享课程、付费回答问题、制作付费节目来获取报酬。4.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5.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及应对知识付费时代?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答案】1.D2.B3.B4.首先提出目前中国处于知识付费与不付费的两难处境;接着论述知识付费的必然性(或原因);再论述知识产品收费到知识服务收费的发展潮流及给中国带来的两难处境;最后论述在当前国情下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5.知识付费时代可能带来知识传授的碎片化,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认清社会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认可知识付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待媒介提供的资讯,不跟风、不盲从;充分利用知识免费与付费的各自优势,利用知识,享受服务。【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理解材料相关内容能力。A.原因不全面。根据材料一“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可知,知识付费的产生是“多方合力”的结果。B.“新媒体想在眼球经济时代获取利益,显然违背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说法不符合原文,根据材料二“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果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的”可知,新媒体违背职业规范的前提条件是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C.“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分析不当,根据原文材料三“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可以得出结论。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辨析材料中信息能力。B.“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分析不当,由材料二“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可知,这样做是因为部分新媒体为了获得关注而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噱头、迎合受众。故选B。-23-,【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B.知识产品免费而后续服务收费的做法,符合材料三关于获取知识的更高阶段,即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的说法。而其他三项属于知识产品付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题目要求学生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仔细阅读材料三,材料三第一段,首先“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提出问题;接着以“首先”“其次”引领两个段落,从“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论述知识付费的必然性(或原因),从“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论述知识产品免费到知识服务收费的发展潮流及给中国带来的两难处境;然后以“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过渡到下一问题的分析,从“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两个方面论述在当前国情下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文中内容要点能力。题目要求学生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及应对知识付费时代。仔细阅读上面三则材料,根据材料一“知识传授可转化为市场行为并按市场逻辑进行交易,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运作有悖于传统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逻辑。就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分享模式来说,也很难与传统模式相媲美”概括出知识付费时代可能带来知识传授的碎片化,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模式;根据材料一“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知识付费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氛围,一个知识共同体正在形成”概括出认清社会发展方向,一定程度上认可知识付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概括材料二“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概括出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待媒介提供的资讯,不跟风、不盲从;根据材料三“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概括出充分利用知识免费与付费的各自优势,利用知识,享受服务。-23-,(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酒楼上鲁迅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城圈本不大,寻访了几个以为可以会见的旧同事,一个也不在。我所住的旅馆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我没有可以消遣的事情,便想到先前有一家很熟识的小酒楼。我于是立即出街向那酒楼去。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坐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转脸向饭桌,斟出酒来。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也只能算是一个客子。我看着废园,渐渐的感到孤独,但又不愿别的酒客上来。我竟不料在这里意外的遇见朋友了。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阿,——纬甫,是你么?我万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你。”“阿阿,是你?我也万想不到……”我就邀他同坐,但他似乎略略踌躇之后,方才坐下来。我起先很以为奇,接着便有些悲伤,而且不快了。细看他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我们,”我高兴的,然而颇不自然的说,“我们这一别,怕有十年了罢。我早知道你在济南,可是实在懒得太难,终于没有写一封信。…”“彼此都一样。可是现在我在太原了,已经两年多,和我的母亲。我回来接她的时候,知道你早搬走了,搬得很干净。”“你在太原做什么呢?”我问。“教书,在一个同乡的家里。”-23-,“这以前呢?”“这以前么?”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我一回来,就想到我可笑。”他一手擎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这难说,大约也不外乎绕点小圈子罢。”我也似笑非笑的说。“但是你为什么飞回来的呢?”“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他一口喝干了一杯酒,吸几口烟,眼睛略为张大了。“无聊的。——但是我们就谈谈罢。”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的下。“你也许本来知道,”他接着说,“我曾经有一个小兄弟,是三岁上死掉的,就葬在这乡下。今年春天,一个堂兄就来了一封信,说他的坟边已经渐渐的浸了水,不久怕要陷入河里去了。母亲一知道就很着急。然而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没有钱,没有工夫。”“一直挨到现在,趁着年假的闲空,我才得回南给他来迁葬。我在城里买了一口小棺材,雇了四个土工,下乡迁葬去。到得坟地,果然,河水离坟已不到二尺远。我的心颤动着,要看一看我的小兄弟,然而出乎意外!被褥,衣服,骨骼,什么也没有。我想,这些都消尽了,向来听说最难烂的是头发,也许还有罢。我便伏下去,在该是枕头所在的泥土里仔仔细细的看,也没有。踪影全无!”“其实,这本已可以不必再迁,只要平了土,卖掉棺材,就此完事了的。但我不这样,我仍然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他先前身体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运到我父亲坟旁埋掉了。但这样总算完结了一件事,足够去骗骗我的母亲,使她安心些。——阿阿,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是这样子,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胡胡。模模胡胡的过了新年,仍旧教我的‘子曰诗云’去。”-23-,“你教的是‘子曰诗云’么?”我觉得奇异,便问。“自然。你还以为教的是ABCD么?我先是两个学生,一个读《诗经》,一个读《孟子》。新近又添了一个,女的,读《女儿经》。连算学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我实在料不到你倒去教这类的书,……”“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那么,你以后准备怎么办呢?”“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预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一九二四年二月一六日(选自《彷徨》,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纬甫把自己的人生比喻为“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自嘲中流露出无奈之情。B.吕纬甫为亡弟迁“踪影全无”的坟,教“子曰诗云”,常把“无聊”挂嘴边,麻木愚昧而不自知,与孔乙己、祥林嫂一样可悲。C.小说情节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写朋友相遇后对酌言谈,把较大笔墨放在吕纬甫讲述的迁坟经过上,故事淡而有味。D.文中写“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的下”既营造悲凉气氛,也暗示情节发展。7.关于文中对废园里“老梅”“山茶树”描写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梅”“山茶树”是“废园”里的魂魄,也是小说中颓败、暗淡、压抑的家乡氛围里最不和谐的亮色。B.老梅斗雪开花,不以深冬为意;山茶红花如火,愤怒而傲慢。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其坚强不屈的品格。C.满树梅花,如火山茶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图画,以乐景衬哀情,更体现“我”懒散怀旧的心绪。D.吕纬甫看到废园后那“失了精彩”的眼睛闪出射人的光,是因为老梅、山茶勾起了他对青春激-23-,情岁月的回忆。8.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体现了鲁迅简练传神的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处简要分析。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中的叙述者“我”代表了鲁迅的立场;也有人认为“我”和“吕纬甫”都带有鲁迅自己的影子。你同意哪一个观点?请根据你的理解说明理由。【答案】6.B7.C8.①此处寥寥数字就准确捕捉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且让人联想他的内在变化。②“也”字说明吕纬甫的须发一直是这样,但前后的“乱蓬蓬”却体现人物不同的精神状态。③过去“乱莲蓬”是因为他参与变革而无暇顾及小节,可看出青春活力。现在“乱蓬蓬”是因为他百无聊赖而无心顾及小节,可看出消极颓唐。9.观点一:“我”代表了鲁迅的立场。①“我”是一个抱有希望和热情的革命者,最后仍然选择在风雪中前进。②“我”否定吕纬甫颓唐的人生态度,对逃避革命甚至妥协的态度加以否定。③“我”代表了作者的立场,号召革命人士要坚持奋进;而吕纬甫是作者批判的对象,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观点二:“我”和“吕纬甫”都带有鲁迅自己的影子。①“我”是孤独的追梦者,是鲁迅坚持革命理想的一面。②吕纬甫回归现实,不再追梦,是鲁迅犹豫彷徨的一面。③“我”与吕纬甫的对话可看作鲁迅自我的心灵对话与思想剖析,作者其实想借小说中两个人的对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反思。【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麻木愚昧而不自知,与孔乙己、祥林嫂一样可悲”错误。吕纬甫曾经“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是深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热血知识分子,随着“五四运动”落潮后,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灵魂,变得颓唐、顺从甚至麻木,但他并不愚昧而不自知——他自嘲“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当中含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变化,认识到这种变化的荒唐可笑却又难以避免;他自责“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这种对自我悲剧人生的清醒认识更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吕纬甫跟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一样可悲,但彼此的形象是不同的,吕纬甫的人生悲剧是那个时代许多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代表,值得同情,可悲可叹,-23-,更需反思与警醒。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以乐景衬哀情,更体现‘我’懒散怀旧的心绪”错误。此处环境描写与小说整体阴沉的环境气氛形成鲜明对照,“老梅”、“山茶树”象征着不屈的精神,不灭的希望,“我”看到它们感到震撼,激起昂扬的精神。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这篇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一如既往地体现出鲁迅简练传神的特色。所谓简练,就是用寥寥几笔就把人物的鲜明特征刻画出来;所谓传神,就是通过外在的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的特征,意蕴丰富,耐人咀嚼。我们可以勾连《祝福》中描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来理解鲁迅刻画人物简练传神的特色。划线句子是“我”初见吕纬甫时的一小段肖像描写,其中一句“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便可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寥寥数字就准确捕捉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且让人联想他的内在变化;既然用“也”字,说明现在乱蓬蓬,过去也一样,然而同样的乱蓬蓬却有不同的原因,再联系文本后面吕纬甫的回忆,“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可以想到过去须发“乱蓬篷”是“敏捷精悍”的青年无暇顾及小节的结果,可看出积极进取、参与变革的青春活力、意气风发;反观现在的吕纬甫“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自言“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可见如今须发“乱莲蓬”是“模模胡胡”“敷敷衍衍”的吕纬甫无心顾及小节的结果,可看出吕纬甫现在百无聊赖、人生失意的消极颓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这道题,前提是要对鲁迅本人及《彷徨》的创作背景有一些基本认识。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开始分化,曾经参加过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而鲁迅却像散兵游勇一样孤独和彷徨。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23-,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文《祝福》是《彷徨》的首篇,第二篇即是《在酒楼上》。这本小说集隐遁了《呐喊》的锋芒,增强了批判的厚重,表现了一个启蒙思想者在徘徊和彷徨中对社会人生的深邃思考。与《祝福》一样,《在酒楼上》是以“归乡”为主题的小说系列,不同的是,小说以“五四运动”落潮后不久为背景,刻画了一个由向往革命到消极颓唐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里,这篇小说在叙事技巧上是有开创性的,而对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题目所提供的两种观点,这就给我们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提供了空间。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但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以及对小说内涵主旨的理解来分析。观点一认为小说中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从“但是你为什么飞回来的呢?”“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可知,“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作者批判的是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文章结尾写“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我”冒着风雪前行感觉到爽快,表现了对革命保有希望和热情,这些都能印证“我”代表鲁迅的立场,可见,“我”代表了作者的立场,号召革命人士要坚持奋进,而吕纬甫是作者批判的对象,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观点二认为“我”和“吕纬甫”都带有鲁迅自己的影子。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值得我们关注,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为什么要花大力气不厌其烦地让主人公讲这故事?当我们暂时忘掉叙事者潜在的审视的目光,只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此时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更是一个审视者,从“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但是你为什么飞回来的呢?”“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等处可知,“我”与吕纬甫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可看作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的冲突,是自我的心灵对话与思想剖析。“我”是孤独的追梦者,是鲁迅坚-23-,持革命理想的一面;吕纬甫回归现实,不再追梦,是鲁迅犹豫彷徨的一面。作者其实想借小说中两个人的对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反思,这符合“五四”落潮期作为“孤勇者”的鲁迅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复杂心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小说,我们不能把文中的人物直接等同于真实的作者,所以题干的表述是“‘我’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或“‘我’和‘吕纬甫’都带有鲁迅自己的影子”,这样表达是比较严谨的。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之伐北匈奴也,使假司马班超出使西域。超行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曰:“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曰:“到已三日,去此三十里。”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初夜,超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超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告以汉威德,自今以后,勿复与北虏通。广叩头,“愿属汉,无二心”,遂纳子为质。还白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汉章帝建初)元年,诏征还班超。超将发还,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弇曰:“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因以刀自刭。超还至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超亦欲遂其本志,乃更还疏勒。疏勒两城已降龟兹,而与尉头连兵。超捕斩反者,击破尉头,杀六百余人,疏勒复安。(汉和帝永元)十四年,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书乞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息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朝廷久之未报,超妹曹大家上书,帝感其言,乃征超还。八月,超至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九月,卒。(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注:文中“部善”“疏勒”“龟兹”“于阗”“尉头”“安息”均为古西域国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23-,会天大风/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B.会天大风/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C.会天大风/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D.会天大风/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司马,旧时官名的“假”字有代理、非正式之意,假司马即代理司马、非正式的司马。B.卿曹,是“君等”“你们”的意思。卿,古代也用于表示对人的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C.纳子为质,质即质子,指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的外交使节,多为王子等出身贵族之人。D.大家,古时可用来尊称学识高、品德好的妇女,班超妹妹的丈夫姓曹,故她被称为“曹大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鄯善王广原来对待班超恭敬有礼,但后来突然疏远,班超敏锐地洞察出是北匈奴使者的到来致使鄯善王广改变了态度。B.班超向随从们仔细分析形势,将他们当时的危险处境比喻为虎穴,提出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化险为夷,使出使取得成功。C.匈奴使者被杀一事震惊整个鄯善国,班超借机告知汉朝的国威与恩德,鄯善王广叩头谢罪,表示臣服汉朝,不再有二心。D.疏勒国两城归降龟兹,并且和尉头国连兵,班超逮捕斩杀了叛变者,还打败了尉头国,使疏勒国恢复了安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豺狼食矣,为之奈何?(2)还白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14.班超为什么“久在绝域”,最后才回到中原地区?请简要说明。【答案】10.A11.C12.B13.(1)如果让鄯善王逮捕我们送交匈奴,那我们的尸骨就会永远被豺狼吞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2)班超回来,向窦固禀告了出使经过,窦固十分高兴,上书朝廷详细报告班超的功劳,并请求另行选派使者出使西域。-23-,14.①当时边疆尚不稳定;②班超想要实现原来的志向;③西域民众多相挽留;④朝廷没有及时召回。(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正赶上刮大风,班超于就顺风放火,(营帐)前后鼓声齐鸣,喊声震天,匈奴众人惊慌失措,班超亲手格杀三人,手下官兵杀死北匈奴使者及随从共三十多人,其余一百多人全被烧死。“吏兵”做“斩其使……”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虏众”是“惊乱”的主语,“虏众”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指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的外交使节”错误。质子,指作抵押的人质,不是外交使节。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将他们当时的危险处境比喻为虎穴”分析错误。“虎穴”不是比喻他们当时的危险处境,而是比喻匈奴使者的住地。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收”,逮捕;“骸骨长为豺狼食矣”,被动句,“为”表被动;“长”,永远;“奈何”,怎么办。(2)“白”,禀告;“具”,详细地;“功效”,功劳;“更”,另行。【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由原文“疏勒两城已降龟兹,而与尉头连兵。超捕斩反者,击破尉头,杀六百余人,疏勒复安”可知,这时疏勒已有两城归降了龟兹,并与尉头国联合兵力。班超逮捕斩杀叛变者,击败了尉头国,杀了六百多人,疏勒又恢复安定了。由此可知,当时边疆尚不稳定;-23-,由原文“超亦欲遂其本志,乃更还疏勒”可知,班超也想完成他原来的志向,于是更改路线回到疏勒。由此可知,班超想要实现原来的志向;由原文“超还至于阗,王候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可知,班超在归途中经过于阗,王侯以下的人都哭号着说:“我们依赖汉朝使者,就像依赖父母一样,您确实不能离开啊!”他们相互抱住班超的马脚,使他无法前行。由此可知,西域民众多相挽留;由原文“朝廷久之未报,超妹曹大家上书,帝感其言,乃征超还”可知,奏书呈上,朝廷久不答复,班超妹妹曹大家上书,皇帝被班昭的奏书感动,于是征召班超回国。由此可知,朝廷没有及时召回。参考译文:(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讨伐北匈奴,派假司马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鄯善王广用十分周到的贵宾礼仪待班超,后来忽然改变了态度,疏远怠慢班超等人。班超说:“这一定是有北匈奴的使者来到,(而鄯善王)犹豫不知归附谁的缘故。明智的人会看到事情没发生时的迹象,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于是他召来侍胡,假装已知实情,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如今在哪里呢?”侍胡惊慌地说:“已经来了三天,距离此地三十里。”班超就把侍胡禁闭起来,把自己带来的三十六个官员全都会集起来,与他们一起饮酒,饮到酣畅之时,趁机激怒大家说:“你们与我都在绝远荒域,现在北匈奴使者才来了几天,鄯善王广对我们的礼敬立即停止了,如果让鄯善王逮捕我们送交匈奴,那我们的尸骨就会永远被豺狼吞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官员都说:“现在我们身处危亡境地,愿跟从司马您同生共死。”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的计策,只有乘夜用火攻匈奴使者,使对方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马,他们一定非常震惊恐惧,这样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消灭了北匈奴使者,那么鄯善人就会胆战心惊,我们的事情就会办成也可以建立大功。”刚入夜,班超就率领官兵奔向北匈奴使者的营帐。正赶上刮大风,班超于是就顺风放火,(营帐)前后鼓声齐鸣,喊声震天,匈奴众人惊慌失措,班超亲手格杀三人,手下官兵杀死北匈奴使者及随从共三十多人,其余一百多人全被烧死。第二天,班超叫来鄯善王广,拿出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全国震恐。班超将汉朝的国威和恩德告诉鄯善王,让他从今以后,不要再跟北匈奴交往。广叩头,“我愿归属汉朝,没有二心”,于是把王子送到汉朝做人质。班超回来,向窦固禀告了出使经过,窦固十分高兴,上书朝廷详细报告班超的功劳,并请求另行选派使者出使西域。明帝说:“像班超这样的官员,为什么不派遣,却另选他人呢?现任命班超为军司马,命他完成先前的功业。”(汉章帝建初)元年,皇帝下诏召回班超。班超将要动身返回,疏勒全国忧虑恐慌;疏勒都尉黎弇说:“汉朝使者抛弃了我们,我们必定再次被龟兹灭亡,-23-,实在不忍心看汉朝使者离去。”于是拔刀刎颈自杀。班超在归途中经过于阗,王侯以下的人都哭号着说:“我们依赖汉朝使者,就像依赖父母一样,您确实不能离开啊!”他们相互抱住班超的马脚,使他无法前行。班超也想完成他原来的志向,于是更改路线回到疏勒。这时疏勒已有两城归降了龟兹,并与尉头国联合兵力。班超逮捕斩杀叛变者,击败了尉头国,杀了六百多人,疏勒又恢复安定了。(汉和帝永元)十四年,班超久在绝远荒域,因年老思念故土,上书请求回国,奏书说:“我不敢企望回到酒泉郡,只愿能活着进入玉门关。现在我恭敬地派遣我的儿子班勇随同安息国的进贡使者入塞,趁我尚在人世,让班勇能亲眼见到中原的风土。”奏书呈上,朝廷久不答复,班超妹妹曹大家上书,皇帝被班昭的奏书感动,于是征召班超回国。八月,班超到了洛阳,被任命为射声校尉。九月,班超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在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得非常艰苦。C.尾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16.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案】15.D16.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这样写的用意是:①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②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23-,【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由注释可知,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杜甫为叛军羁押,又听到唐军新败的消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的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愁苦之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二联选用的意象中,“云”是乱云,“雪”是急雪,“风”是旋风,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乱云低压、急急下落的雪花在风中回旋的景象。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这两句先写云后写雪,层次清楚,暗示诗人独坐斗室,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坐到急雪回风,这样就通过写景,借景抒情,表达出诗人身处战乱之世内心的悲凉。从结构上看,第二联所写之景是诗人看到的景象,照应了标题中的“对雪”二字,而雪急风大也意味着天气寒冷,因此就需要取暖的物品,也使诗人更加思念亲人,因此这两句为下文写酒器、酒、炉火等室内景象及抒发感情做了铺垫。【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主题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2)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湍急的水流和滚动的石头发出雷鸣一般的响声描绘了蜀道险要的地势。(3)《扬州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反衬荒凉衰败。【答案】①.惟草木之零落兮②.恐美人之迟暮③.飞湍瀑流争喧豗④.砯崖转石万壑雷⑤.过春风十里⑥.尽荠麦青青-23-,【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字:惟、暮、豗、砯、壑、荠、青。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增广贤文》云: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每个华夏儿女的心目中,都有一份乡土情。乡土,是我们养精蓄锐、重获力量再出发的不二选择。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压力也随之而来。人们渴望精神的满足和充盈,渴望紧张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渴望田园生活的开阔与闲适。于是,很多人奔赴乡村,感受乡村那一壶清茶般质朴和清闲的生活。平日里无人问津的黄河湿地成为周末①的旅游热点;乡村的油泼辣子、燃面、锅盔、野菜也让人②。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在加大、加快:一些古镇的重建、古村落的复兴、古集市的开张也蓬勃兴起,体验式的乡村旅游异军突起,祖国的东南西北各尽其能,各领风骚。每每捧读费老先生的《乡土中国》,萦绕在心头的都是一份亲切。因为曾经有过那样的日子:五月在金灿灿的油菜花田里捉蝴蝶,六月麦地割过后有麦穗可以捡,七月村子中间的池塘里还会有可以捞的蝌蚪,九月在秋风扫尽落叶后的核桃树下捡核桃⋯⋯乡间的一切,美好得令人难忘!乡土中国,乡土情!她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涤荡着花草的清香,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割舍不断。身处其中,那是一份执着的坚守;漂泊在外,那是一份③的浓浓乡愁。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和上下句相同的句式,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18.①熙来攘往②垂涎三尺③魂牵梦萦19.六月在割过的麦地里捡麦穗,七月在村子中间的池塘里捞蝌蚪20.①比喻。②将乡村的质朴和清闲生活比喻成一壶清茶,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人们对回归乡村的向往。【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23-,第一空,结合前文“平日里无人问津的黄河湿地”和后文“旅游热点”可知,此处是说黄河湿地在周末变得非常热闹,故可填“熙来攘往”。“熙来攘往”的意思是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第二空,结合原文“村的油泼辣子、燃面、锅盔、野菜”可知,此处是说这些食物让人看了以后,非常想吃,故可填“垂涎三尺”。“垂涎三尺”的意思是口水流下来有三尺长。形容非常贪馋的样子。也形容见到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的丑态。第三空,结合前文“身处其中,那是一份执着的坚守;漂泊在外”和后文“浓浓乡愁”可知,此处是说远离家乡,漂泊在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可填“魂牵梦萦”。“魂牵梦萦”的意思是形容思念情切。【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结合“九月在秋风扫尽落叶后的核桃树下捡核桃”可知,此处要仿写的句式是“X月+在……的……+……(动宾)”,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故“六月麦地割过后有麦穗可以捡,七月村子中间的池塘里还会有可以捞的蝌蚪”改写为“六月在割过的麦地里捡麦穗,七月在村子中间的池塘里捞蝌蚪”。【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结合原句“很多人奔赴乡村,感受乡村那一壶清茶般质朴和清闲的生活”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乡村的质朴和清闲生活比喻成一壶清茶,生动形象地写了乡村生活的惬意悠闲,表达了人们对乡村的美好生活和回归乡村的向往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灵活,可拉伸的计算芯片,该芯片通过模仿人脑来处理信息。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工作将可穿戴技术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功能强大的设备,可直接分析人体的健康数据。目前,人们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①。在未来,人们的健康可通过可穿戴电子设备持续追踪,甚至可在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到疾病。研究团队新设计的芯片可通过多个生物传感器收集数据,并使用尖端的机器学习方法,得出关于一个人健康状况的结论。重要的是,它可以穿戴在身上并与皮肤无缝融合。研究人员找列了一种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可用于制造半导体和电化学晶体管,而且具有拉伸和弯曲的能力。他们利用这种聚合物制成一种芯片设备,这种芯片设备可基于人工智能对健康数据进行分析。该芯片称为神经形态计算芯片,不像典型的计算机那样工作,②-23-,,能够以集成的方式存储和分析数据。为了③,研究团队用它来分析代表人类心脏电活动的心电图数据。结果表明,无论芯片是拉伸还是弯曲,都能准确地对心跳进行分类。21.下列句子中的“尖端”和文中加点处的“尖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树枝的尖端上,一朵漂亮的小花迎着阳光绽放了。B.攻不下尖端技术,拿不出国家急需的产品,就是失败!C.文学是语言艺术,在语言艺术的阶梯上,诗站在尖端。D.剑的尖端十分锋利,能够刺伤身穿盔甲的士兵的身体。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B22.①需要前往医院或诊所②其功能更像人脑③测试新设备的实用性【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加点处的“尖端”指发展水平高。A.指树枝的末梢;B.指发展水平高;C.指顶端;D.指尖锐的末梢;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由后文“在未来,人们的健康可通过可穿戴电子设备持续追踪,甚至可在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到疾病”可知,此处要填写目前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的途径,故可填写“需要前往医院或诊所”之类的句子。第②空,根据后文“能够以集成的方式存储和分析数据”可知,其功能已经接近大脑,故可填写“其功能更像人脑”之类的句子。第③空,此处填写表目的的句子,根据后文“研究团队用它来分析代表人类心脏电活动的心电图数据。结果表明,无论芯片是拉伸还是弯曲,都能准确地对心跳进行分类”分析可知,应是测试新设备的实用性,故可填写“测试新设备的实用性”之类的句子。-23-,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上世纪60年代,全民崇拜雷锋,人人做好事不留名。进入新世纪,《感动中国》成为国民年度精神盛典。感动中国人物,既有钱学森、袁隆平、钟南山等名动天下的大人物,也有洪战辉、黄文秀、江梦南等生活中平凡的普通人;有载人航天英雄、抗疫英雄、建设新中国的奋斗者集体。一个时代的偶像深深影响着这个时代的精神,不同时代的偶像象征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学校举办“每月文化讲坛”活动,邀请你给全校同学做一次演讲,谈一谈“当代青年的偶像观”。请综合以上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时代偶像绽芳华,理性追随共成长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时代偶像绽芳华,理性追随共成长”。“哪有什么现世安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这句话说的多好呀!所谓偶像,不在虚拟的舞台和屏幕上,在这个火热的时代,真正的偶像,应该是那些具有家国情怀,用全力保护人民利益的人!屠呦呦身着紫色礼服长裙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那一刻,她是中国人心中最闪亮的偶像,因为她发现的“中国神草”挽救了六百多万人的生命;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他们是最值得追寻的时代偶像,因为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人民的战士,他们筑起了“战疫”的钢铁长城;“魔稻祖师”袁隆平院士逝世,年轻人哭泣着追着他的灵车送他最后一程,因为他的成就让他成为世界偶像,他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因此,何为“偶像”?他们才是永远的“偶像”。大爱大义有担当,把人民的利益担在肩上,人民就把他们永远记在心里,这是真正的偶像风范。纵观古今,历史上有雷锋、黄继光、焦裕禄等无数的英雄模范,我们追而赞之;而今抗疫的-23-,医护人员舍生忘死保家守国,我们追而赞之。追星本无错,关键在于追什么样的偶像?怎样去理性追星偶像应是时代的风向标,是时代精神文明的缩影,更应该是我们追随的身影。但反观当下,有些“流量主播”“人气偶像”以自身人气向粉丝传播负能量的东西,不仅没有起到引领作用,还可能会带坏一些未成年人。可见,偶像要发挥传播正能量的作用,以自身为模范影响教育他人,像昼夜不息献身祖国事业的王进喜;舍生忘死抗击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感动中国人物中普通却不平凡的每一位英雄。他们都是时代的偶像,是中国的“领头羊”,是真正的时代偶像。时代偶像绽芳华,我们要以理性的态度去追随偶像。现在有些未成年人打赏自己喜欢的主播花光家中积蓄,究其根源就是没有用理性思维去追星。我们生活在健康和谐的社会,应该用理性的态度去追随偶像的脚步,学习其长处,发扬其精神,这样优良的精神风貌就会蔚然而成。比如,某省以“水门”之礼迎接驰援武汉的抗疫战士,以表赞赏之意;亦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钟南山院士颁发荣誉勋章,国家已经给予时代偶像充分的认可和赞赏!如今我们的社会已经形成学习英雄献身祖国、学习偶像报效中华的热烈氛围,吾辈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追随社会的偶像,学习其精神品格,以吾辈青年之力量,勇敢地助力中华复兴,无私地助力中华腾飞!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不管是上世纪60年代的雷锋,还是新世纪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时代偶像”,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独特的、优秀的精神气质,如无私奉献、救国救民等,令人崇拜,堪为楷模;同时,他的精神气质又与时代相契合,能满足时代所需,代表时代整体精神风貌,又能引领时代潮流。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当今的时代,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全面、辩证地审视“时代偶像”,思考何为当代青年正确的“偶像观”:怎样的偶像才是真正值得崇拜的时代偶像,如何审慎地选择时代偶像,应以怎样的方式、态度向时代偶像学习。-23-,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可讨论择“偶”观的问题,对此要对时代偶像的内涵作出界定,把时代偶像与流量偶像区别开来。当然,偶像中也有品行高洁、演艺精湛的精神楷模,不可一概而论,重在看这个人的人格力量。接下来,可以打开视野,把寻找偶像的视线投向各种身份、各种岗位、各个阶层的人群,寻找那些有着优秀的品格、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有着开拓进取的意识、有着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的时代楷模。其次,可以指出这些时代偶像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思考我们为何要以这些偶像为榜样的问题:他们是一座座精神的指向标,为个人发展指明奋斗方向;他们也是时代精神的水位尺,向社会昭示时代精神的高度。然后,在怎样向偶像学习环节,可以辩证分析:崇拜时代偶像,向楷模学习,是崇拜、学习他们的精神气质,以鼓舞、激励自己,让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有精神参照,而不是对偶像的简单模仿或盲目崇拜。另外,也可以指出崇拜时代偶像,关键在行动,不能止于崇拜,赞而不学,学而不行。写作时注意演讲稿的格式要求。立意:1.精神有高度,偶像有价值。2.接过偶像的旗帜,吹响前进的号角。3.向时代偶像学习,做时代的弄潮儿。-2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