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家族社会和睦B.贵族王位世袭C.宗法观念浓厚D.分封等级森严【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是宗法制的影响,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浓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家庭和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是宗法制的影响,和王位世袭制以及分封制无关,故BD错误。【详解】2.在商代,各方国的臣民都是为各地方伯所有,并不为商王所拥有,商王要想征召方国臣民必须通过方伯。西周分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受(授)民受(授)疆土”,这就打破了诸侯、贵族所有不为商王所有的局限,使得诸侯之臣也成了周王之臣。这表明,分封制的推行A.瓦解了诸侯国的宗法秩序B.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C.拓展了西周王朝统治疆域D.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商代各方国的臣民不能直接属于商王,方国首领对本国拥有较大的统治权。而随着分封制的推行,周天子对诸侯“受(授)民受(授)疆土”,诸侯统治的臣民就是周天子的臣民,扩大了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D项正确;在西周诸侯国内部统治结构仍按照宗法制构建,宗族关系是基本的政治关系,排除A项;当时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排除B项;拓展西周疆域是指西周在原有统治区域上的扩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3.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正好体现的是宗法制度,排除C。商周时期的文字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A。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用,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青铜器的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抓住关键信息“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正好体现了历史传承的作用。选B。【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4.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8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1%;寒门出身的只有6人,占8.2%。这反映出当时A.与察举制的选官方式相同B.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1%;寒门出身的只有6人,占8.2%。”可得出,在唐朝的科举制度之下,上层社会的成员,具有入仕优势,而下层的平民并没有太多的优势,B项正确;科举依据考试,察举依据品德推荐,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名额的限制,排除C项;从材料可得出科举之下仍然有阶级差别,排除D项。故选B项。5.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状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项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D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的所说的首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6.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其意是指 A.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B.军机处处理一般文书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军机处决策重大事务【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对军机处和南书房进行了比较,指出军机处“是皇帝御用的秘书”,起上传下达的作用,完全秉承皇帝的旨意,军机处的设置直接加强了君主专制。故答案为C项。A项,军机处是在中央帮助皇帝处理事务的“御用的秘书”,不管理地方事务,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强弱不能由此得出,排除;B项,军机处帮助皇帝处理机要文书,但不直接参与行政;内阁处理一般文书,排除;D项,军机处参与机要事务,但并不具有最终决策权,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上,排除。7.兴隆洼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该遗址有3万多平方米的环壕聚落,内有成排的房屋百余间,中心位置的大型房屋内有人猪合葬墓,玉器成为标志身份的饰品,并出现石器集中生产的迹象。无论是平底筒形罐和晚期出现的之字纹,还是以猪崇拜为重要内容的早期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都奠定了这一地区“宗教取向”的社会发展传统。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长江流域开始形成原始村落B.农业是推动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C.兴隆洼遗址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D.兴隆洼遗址是穴居时代的典型【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兴隆洼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该遗址有3万多平方米的环壕聚落,内有成排的房屋百余间,中心位置的大型房屋内有人猪合葬墓,玉器成为标志身份的饰品,并出现石器集中生产的迹象。无论是平底筒形罐和晚期出现的之字纹,还是以猪崇拜为重要内容的早期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都奠定了这一地区‘宗教取向’的社会发展传统”可知,兴隆洼遗址中的房屋建筑、装饰品的出现及以猪崇拜为重要内容的早期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反映了兴隆洼遗址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C项正确;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3千米丘陵西缘,不属于长江流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发展的影响,排除B项;据材料“该遗址有3万多平方米的环壕聚落,内有成排的房屋百余间,中心位置的大型房屋内有人猪合葬墓”可知,兴隆洼遗址的房屋不属于地穴式,排除D项。故选C项。8.1970年在陕西出土的唐代一枚银饼有铭文:“洊安县(属广州南海郡)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新唐书》亦载:“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二者可用于佐证当时()A.地方政府拥有铸币权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白银承担部分赋役职能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洊安县(属广州南海郡)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新唐书》亦载:“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代开元年间租庸调制度,尤其是“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可知当时白银承担部分赋役职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铸币权”问题,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白银当时并非主要流通货币,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D项。故选C项。9.2007年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远洋贸易船。它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宋代船只,现已经打捞出水的文物达6000多件。从上述材料中可推断出的历史信息有()①泉州是南宋时期重要的港口②南宋的造船业比较发达③南宋时期,纸币已是全国范围内的主货币④精美的瓷器是当时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2007年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远洋贸易船。……”可知,“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远洋贸易船,说明南宋时期泉州是重要的港口,①正确;据材料“它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宋代船只……”可知,南宋的造船业比较发达,能造较大的海船,②正确;据材料未涉及纸币的使用情况,③错误;据材料“它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宋代船只,现已经打捞出水的文物达6000多件”并结合所学可知,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的文物达6000多件,其中主要是瓷器,因此精美的瓷器是当时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④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0.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答案】C【解析】 【详解】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是唐朝时期的铜官窑,把书画与瓷器相结合,故C符合题意。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A.统一货币“半两钱”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C.出现了纸币“交子”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时间限定词“宋朝”,A是在秦朝时期,B是在明清时期,D是在明朝时期,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选C。【名师点睛】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它的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12.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A.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B.明代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及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反映了清代盛浙镇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盛泽镇是在当地绫绸业发展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一个市镇的。故D符合题意。AB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该信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镇的发展【详解】13.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此。而到了唐代,每逢礼部放榜之后,新科进士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是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史载"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闻塞,莫可殚述。”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 A.庶族地主取代了士族地主B.社会向平民化的方向发展C.社会思想价值取向的转变D.封建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此。而到了唐代,每逢礼部放榜之后,新科进士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是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可知,南北朝时期婚姻受门第观念的影响,并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而唐朝时期新科进士(无论出身)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是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社会思想价值取向的转变,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唐朝的择婿目标的变化,未涉及阶级关系的变化,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的发展方向,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择婿目标(婚姻观)的变化,与封建等级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这一观点表面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从而进一步提出了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并不是强调改朝换代,排除B;三大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而不是反对君主专制,同时没有提出民主思想,排除C;材料反映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排斥夷狄的思想,并非反对排斥夷狄,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共同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15.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A错在“全部”;C、D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16.广东省新会县城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僧,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A.忠恕孝梯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B.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D.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等,题干的核心,牵涉到婆媳关系,儿子与宗亲等关系,可知,实际上即在强调家庭关系的和睦。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核心意思无关,不正确,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维护家庭和睦的社会责任17.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东亚文明A取决于儒家学说B.来源于西方发展模式C.借鉴了东西方文明D.照搬了欧美发展模式【答案】C【解析】【详解】“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说明东亚文化是东西文明结合产物,故C正确;儒家思想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故A项错误;“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说明不是照搬和来源于西方模式,故B项和D项错误。18.东晋南朝戴逵父子在中原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吸收江南地区的“吴声”和“西曲”,形成“新声变曲”。这说明魏晋以来() A.中原文化日渐消亡B.江南文化成为主流C.各地文化不断交融D.市民文化悄然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东晋南朝戴逵父子在中原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吸收江南地区的“吴声”和“西曲”,形成“新声变曲”,这体现了当时各地文化交融不断,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中原音乐的基础上吸收江南地区‘吴声’‘西曲’”,而不是中原文化日渐消亡,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哪一地区成为主流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市民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9.下图为刊印于1472年的小说《包龙图断歪乌盆传》书页及其插图,这反映了()A.宋代印刷出版业水平领先世界B.明清时期文人画凸显个性C.宋代司法审判中渗透儒家伦理D.明清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下图为刊印于1472年的小说《包龙图断歪乌盆传》书页及其插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反映市民阶层的世俗文学发展,如词、小说等,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印刷出版业水平领先世界”,排除A项;文人画的特点是注重“意境”,而材料中的插图反映的是包龙图断歪乌盆案的场景,与文人画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儒家伦理”,排除C项。故选D项。20.所谓史料实证,就是依据可靠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推理和论证。下列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A.《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用于战争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C.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A【解析】 【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史料实证,就是依据可靠的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推理和论证”,《金史》是记载金朝兴亡的一部封建史书,书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用于战争,是依据可靠的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推理和论证,A项正确;AD项属于史论,排除;C项属于史实,排除C。故选A项。【点睛】21.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据此可以推知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提炼材料关键信息,秦防金属腐蚀技术失传、元代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在清代终止,归纳其共性,均在于由于王朝更迭,导致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故选A。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和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都说明这些技术并没有被严格保密B错。C、D表述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手工业发展•兵器发展【名师点睛】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线索3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22.对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公元15世纪后,由于文艺复兴等因素的推动,西方科技获得较大发展,此时与中国科技科技出现逆转,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并非一直领先,排除A项;中国在公元后至10世纪科技发展有所下降,而不是衰落,此时仍领先西方,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公元前后并非中国科技的最高峰,最高峰在15世纪前的一段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23.明代杭州人张瀚,官至吏部尚书,他在笔记《松窗梦语》中记载,其先祖得神人授金,因此得以购织机一台织布,“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遂发家致富。这可用于说明()A.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明中期工商业市镇兴起C.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D.明代江南手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松窗梦语》记载了明代杭州人张瀚家靠经营纺织业而发家致富的故事,反映了明代江南手工业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雇佣关系,不能断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材料反映纺织业发展而非商业市镇兴起,排除B项;明代小农经济和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传统观念颠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4.“内边防务”“外边防务”是研究古代中国边疆问题时使用的概念。明朝中期以前,中国的边疆政策以“内边防务”为主,而到明清时期则是以“外边防务”为主。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②中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世界领先③中华民族以融合成密不可分的整体④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边疆地区。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属于皇权专制的表现,与材料并无关系,①项错误;“中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世界领先”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清中国已经开始落后,②项错误;明清时期中华民 族以融合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明清时期则是以“外边防务”为主,③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倭寇为患,清朝遇到新的问题即西方殖民侵略,因此明清时期是以“外边防务”为主,④项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25.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近四十年来……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以及这一制度的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2)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相权的牵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解析】【小问1详解】 职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太尉主管全国军务,这会威胁到皇帝权力与地位,所以才会出现理应有的职位,但却始终无人担任的局面。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复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但相权分散;另一方面三省之间存在相互牵制和监督的关系。作用: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且相互牵制,故其作用是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的权力。【小问2详解】表现: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可从政治制度上的权力牵制和思想上的限制入手分析。政治上是宰相制度的牵制,思想上的限制主要是儒家思想中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和“伦理道德”等。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朝,居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先有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沟通,后有西方传教士东来扣启闭关自守大门;明代又是一个极中央集权的朝代,明太祖建立起庞大的农村集团,使得后继者不得不一次次采取内向、紧缩的政策,以应对从内、从外纷至沓来的问题。……晚明的士绅官僚,习惯于一切维持原状,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形成了内思的宇宙观,使今人看来,晚明时代显得停滞而无生气。——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论题:明朝时期,社会开始转型。明朝废氶相、设内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文化专制、理学统治禁锢思想;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早期民主思潮;出现总结性的科学巨著;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呈现出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自郑和下西洋以后,政府实行"海禁",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同时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综上所述,明朝时期,社会开始转型。 【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论题方向可以就材料一个角度,也可是多个角度,相对而言从多个角度更能展开分析。根据材料中“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沟通,后有西方传教士东来扣启闭关自守大门”说明自郑和下西洋以后,政府实行"海禁";根据材料“明代又是一个极中央集权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氶相、设内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形成了内思的宇宙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新的变化,文化专制、理学统治禁锢思想;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早期民主思潮;出现总结性的科学巨著;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呈现出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由此可以得出论题是明朝时期,社会开始转型。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囚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以了解地方的户口和财政状况。秦朝户口登记更加严密,内容更加详尽,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等行为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并办理更籍手续等现定,户籍制度至此正式形成。汉承秦制,户籍管理又有发展。汉丞相萧何编制《九章律》,其中的“户律”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实行编户齐民,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此后,秦汉户籍制度一直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摘编自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答案】(1)趋势:制度日益周密,对百姓控制日益严密。特点:出理时间早,历史悠久;与刑法、征发徭役、赋税紧密联系;对后世影响深远(2)意义: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课取赋税,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赋税收入;成为古代国家进行政治控制(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解析】【详解】(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发展趋势:根据材料“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纷纷建立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以了解地方的户口和财政状况”“秦朝户口登记更加严密”“汉承秦制,实行编户齐民”可归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趋势。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可知起源早;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囚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可知与刑法、征发徭役、赋税紧密联系;根据材料“秦汉户籍制度一直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可知影响深远。(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关于中 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可从政治:(政治统治、控制人口流动)和经济(国家财政收入)两方面考虑,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步骤(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一般采取带着问题对材料的方法。第一明确问题内容“户籍制度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影响”;第二根据问题读材料。(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明确材料关键信息“秦朝户口登记更加严密”“汉承秦制,实行编户齐民”等。(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户籍制度的发展角度考查了户籍制度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影响等内容,难度适中。尤其注意,户籍制度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常考内容之一。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6-26 09:36:02 页数:15
价格:¥2 大小:206.3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