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3届高三年级五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时限:150分钟满分:150分命审题:高三语文备课组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楼梦》不好读。正因不好读,才需要“讲”。那么,既为小说,就原是写给一般人看的,为什么《红楼梦》就这么特别,惟独它不好读呢?这问题提得好。《红楼梦》是有点儿特别,它有很多与众不同。头一个与众不同,是它的思想内涵,和传统的小说不太一样。从最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这“不太一样",它才受到了二百多年来普天下人的注意,引起了他们莫大的阅读和探索的兴趣,愈钻研愈发现其广博精深。次一个与众不同,是它的笔法艺术,独具特点特色,也与传统的小说不可同日而语。它令人耳目一新,它的魅力能让你反复地一读再读,以至百读不厌,而且每读必有更新鲜的感觉和更丰富的收获,才明白过去根本没有读懂。有了这两大特别之处,已经比读别的小说难多了,不幸又加上了它的原来的整体给破坏了,现在是被别人硬按上了一个假“原本”的后半截—-试想,这部书,内中竟有多达三分之一的部分是伪托的,而且这一部分位居最后,是收煞全书的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么一来,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文字,都是一个真伪搅在一起的混杂体。这样的一部书,说它与众各别,很不好读,大约不是耸人听闻的吧?《红楼梦》的本名《石头记》告诉我们,它是一块石头的故事。书的开头有个序幕,内中叙的是这块石头的来历,它如何出现,如何下凡的一切经过。所以曹雪芹的原文说的本是“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这就明白确切地向读者宣说了这部小说的主题、本旨。可是,伪全本却首先把这几句关键性的话改成了:“原来就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读者务必细心留意体察识别那原文与改笔之间的重大差异。曹雪芹十年辛苦,字字是血,本是托石头以写“炎凉世态”的。这四个宇,无比重要,这是眼目,是精神。你可以想起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是以“人情小说”来正式标目《红楼梦》的。“世态”“人情”,岂不就是我们的成语中所显示的一种“是一非二”的关系?用今天的常用语来说,就是曹雪芹写的本是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但是,伪续和篡改者程、高等人却说,不行,那不对头!应当是“引登彼岸”才算合乎他们的心意。什么叫“引登彼岸”呢?它和“红尘”(人生现实世界)相对立,是指佛教思想中的“看破红尘”“空诸色相”“大觉彻悟”,最后成佛作祖,超凡入圣。所以你看百廿回《红楼梦》,给贾宝玉安排好了的,正是这么一条道路。那原本就是要“首尾呼应”的。若照此而论,那么有人说一部《红楼梦》宣扬的是“色空观念”(世界万物,都非真实,一切皆是幻是空),就不为全错了。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批判这种对《红楼梦》的歪曲解释呢?其实问题原是在于先要审辨什么才是原著的主题本旨,端正最基本的认识,那才不至于混搅一气,否则结果只能愈搅愈乱,给这部本已难读的小说又加上了人为后起的“难读性”。
我读到一册研究专著,撰者梁归智先生说自己读《红楼梦》后四十回时觉得“不对味儿”。我愿在此提醒读者:你莫小看这个“不对味儿”。它虽然在一开始还只是一种印象或感觉,可是已然说明了他对文艺作品具有敏锐的鉴别赏析能力,而这种识力,正是我们需要好好培养的本领。特别是为了读懂曹雪芹的这部小说。(摘编自周汝昌《红楼小讲·第二讲〈红楼梦>不好读》)材料二:作者宋浩庆在文章中先列举了六条根据来反驳高鹗“续书”说,认为“曹雪芹大体上写完了《红楼梦》全书"。然后对后四十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了研究分析之后,认定“高鹗无能续《红楼梦》后四十回之作"。他还在文章中还采用了统计学的方法:“《红楼梦》后四十回中受高鸮指染的有十三回,占后四十回的百分之三十三,其中高鸮的伪笔约占两万字。若后四十回总数以四十万字计,只占百分之五,即使再把高鹗所补的零碎笔墨加上,也超不过百分之六。”“仅就上述所言,也完全可以说明:《红楼梦》后四十回百分之九十四五的笔墨属于曹雪芹的原著。”由以上分析,作者得出如下结论:程伟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说的是实话;高鹗除了妄加兰桂齐芳、家道复初这些笔墨外,基本上也只作了“细加厘剔,截长补短”这类“略为修辑”的工作,删去高鸮的补笔,再略加修辑,就可以基本上恢复曹雪芹原稿的风貌。《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一个有机体,这是《红楼梦探》的主论基础。例如在第六章通过对司棋、妙玉、贾母三人性格发展的分析,来说明《红楼梦》前八十回刻划的一些主要人物,到后四十回都有了了结。其中有些人的性格基本未变,有些有所发展。我认为宋浩庆同志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如果去掉个人某些成见,不难看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有曹雪芹的真笔的,虽然其中也掺进了高鸮等人的补笔,但补笔是极为有限,而且也是较容易辨识的。虽然《红楼梦》因其中夹杂高鹗等人的补笔而略有逊色,但它并没有失去作为一部世界名著的光彩。(摘编自胡文彬《红楼梦探·序》)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出自《红楼小讲》,虽然名为“小讲”,但实际上周汝昌在文中讲的是与《红楼梦》相关的大问题,如主题思想等。B.第三段中“和传统的小说不太一样”一句,是说《红楼梦》的思想内涵比传统小说显得更加复杂深奥、耐人寻味。C.“是一非二”指周汝昌认为鲁迅对《红楼梦》的理解与曹雪芹叙写社会现实,反映“炎凉世态”的原意相反。D.“引登彼岸”在文中指一种佛家的思想观念,即引导人脱离现实生活,到达觉悟的境界。这也是续写本的主题思想。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汝昌认为,程、高不只续写了《红楼梦》后四十回,还改动了曹雪芹的写作意图,以迎合一般读者的审美需求。B.梁归智初读程、高本《红楼梦》时感到“不对味儿”,是因为他为了读懂《红楼梦》,培养了个人的鉴赏能力。C.宋浩庆用统计学方法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但仅凭这种“量”的分析,无法驳倒周汝昌关于程、高改写《红楼梦》本“质”的论断。D.两则材料都论述了程、高的改笔,虽侧重点不同,但都认为原稿胜于今天通行的一百
二十回本《红楼梦》。3.下列内容,最可能出现在《红楼梦探》中的是(3分)A.后四十回延续前八十回,完成了《红楼梦》“一主线四辅线”的网状结构。B.《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另有其人,有证据表明是清代文学家张宜泉。C.考证今天五个流传于世的《红楼梦》版本,并比较其异同。D.李纨在《红楼梦》中不仅是一个坚守贞操的传统女性,也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4.材料一摘自“大家小书”丛书,丛书序言说:“书的作者是大家……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大家小书”的理解。(4分)5.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两则材料各持什么态度?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城防图(节选)陈刚宜昌城俨然变成了一个晃荡不安的世界:大街上不耐烦的汽车喇叭声,江面上惊慌失措的轮船鸣笛声,码头边慌不择路的逃难者,连低垂的鸟云也仿佛杀机四伏。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的指挥部里灯火通明,大家把头转向墙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型城防地图,上面标注的各种符号,代表了火力凶猛的暗堡部署情况,守备兵员人数和策应位置,各种火炮布控点和防控区间,还有沿江密布的堑壕、碉堡和地雷。宽阔的指挥部里,全是守备部队团长以上的军官和谋报部门的负责人,大家围坐在宽大的会议桌边,像围棋竞边逐界后即将收官的几粒棋子。124军军长赵援在城防地图前不停地比画,把之前确定的“以守为攻”作战方案,调整成了“以攻为守”,火力防控部署更加机动,江面上新增多艘军舰、炮船巡弋助守,与江岸的炮兵阵地两相呼应。只听了几句,胡文胜的精神就开始高度紧张起来。这与十天前传送给上级的城防情报发生了巨大变化。胡文胜不禁忧心如焚,这事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如果根据以前提供的情报部署攻城战略,无疑将牺牲更多的同志。他刚翻开笔记本,准备趁机记点儿什么,负责会场保密纪律的一名卫兵走过来,敬了个礼,很礼貌地附在他耳边说,请长官配合,只能用心记,不准记录。声音很轻,但透出一股威厉。会议持续开到凌晨,胡文胜才回到办公室。他绵软无力地躺靠在椅子上,用双手按住太阳穴,让回忆以倒退的方式次第往后,偶尔在犹疑处进进退退,但最后的结果,只有八成数据敢肯定无误。这没有把握的两成,可能挟裹着数百上千人的鲜血和生命。胡文胜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坐在镜子面前。他对着镜子和自己干杯。人生的重要决定往往是突然发生的,没有啜饮美酒那么漫长、优雅的过程,甚至来不及细细品味,就是那么一下子,如同他手中的酒杯碎掉在地上一样干脆。此刻,他已经做好决定: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迅速拿到这张最新的城防地图。胡文胜心中充满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神秘的力量让他的步子变得轻盈。太阳已偏西,像一只蛋黄斜挂在屋檐。仿佛轻轻一戳就会淌下一地金黄,失真般构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危险幻境。拐上楼梯,胡文胜就看到两个身影静立在夕阳下的走道里,守护着作战指挥部。他刻意向卫兵迎面走去,半仰起脸,老远拿着文件晃了晃。一个卫兵赶紧向他伸出巴掌,示意止步。
胡文胜眯起眼笑了笑,语气中饱含着挑衅与不屑,紧急情报,谁敢耽误?他说得慢条斯理,又无懈可击。对不起,司令例行巡防去了。卫兵的口气坚决。胡文胜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迅速转身离去。刚走几步,又定住,满脸焦虑地拐了回来,口气严肃地命令道,重要军机,耽误不得,打开会议室,我等长官回来。两个卫兵迟疑地对视一眼,很不情愿地打开了会议室的门。会议室是个大套间,里面还有一扇紧闭的防弹铁门,那是指挥部的作战会议室。城防图就挂在里面。胡文胜坐下来,跷起二郎腿,为自己点了一支烟。点火的瞬间,他顺势从舌头下吐出钥匙,滑落到掌心。他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对着门口叫了声,喂,倒杯茶。一个卫兵满脸不悦地走了进来。胡文胜在皮鞋后跟按了一下,一只注射器悄无声息地弹出来,里面有能快速致人昏迷的麻醉剂。他对着魁伟背影的腰椎部位迅猛扎进去,卫兵晃了晃,就歪倒在地。门外的卫兵刚探头进来,胡文胜就像出膛的炮弹,猛扑上去,奋力用胳膊箍紧他的脖子,卫兵很快疲软下来。胡文胜脸涨得通红,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他的手颤抖得厉害,用钥匙捅了好几次,才打开指挥部的铁门。一幅巨大的城防地图悬挂在墙上,他赶紧地按下相机快门。胡文胜刚走出院门,三辆黑色的别克车呼啸着迎面开来,马达轰鸣声在他身后戛然而止。司令率众巡防回来了。胡文胜的脑子和脚步一起急速地运转起来。从二楼窗户望过去,可以清晰地看到胡文胜从大街匆匆拐进墨池巷的背影,蝗虫一样密集的追捕者从后面扑了过去。他已经被蜂拥而至的敌人围困在巷道里。稻香阁、小桃园、醉贤楼……那些巷道两旁的门面楼在他的脑海里急速后退,他知道只要朝前再跑三十米,就是“同德元”大药房的后窗——那是组织上安排的一处秘密联络点。他朝后打完了最后一粒子弹,将枪扔了出去。身体朝前一个雀跃,手里的相机像小鸟一样,顺着两指宽的窗棱,钻进了药房的窗洞。与此同时,他还听到身体深处传来两声闷响,一颗子弹从后背钻进了他的胸膛,一颗子弹洞穿了他的右腿。倒地的瞬间,他看到胸前绽开了一朵红艳艳的杜鹃花。(有删改)文本二:巧取智送城防图——天津解放前夕的一段斗争经历(节选)子千王文源找到麦璇现,与他商量如何搜集敌人城防工事的资料,如何绘制成图纸。麦璇琨说:“我只负责一段城防工事的工程监理,这一段好办,我有资料,其他几段很难。”王文源说:“要搞成一张完整的城防图,一段资料肯定是不够的,其他几段你有办法搞到吗?”对党忠心不二的麦璇现,想了想又坚定地对王文源说:“老王,你放心,其它几段也有办法摘到。”听了麦的表态,王文源心里踏实多了。麦璇琨接受任务后,利用他担任一个工段总监工的身份,在几个熟人的帮助下,搜集到敌人全部城防工事的资料,并经过实地观测,掌握了第一线的情况。他利用中午、晚上别人下班的时间,自己在办公室绘图。有一天中午,他正在绘图时,突然进来一个人,把他吓了一跳。一看,原来是个熟识的同事。那人说:“这么忙啦,中午也不休息?”麦璇琨解释说:“有点紧急事没有完成,急等着用,中午加加班。”几句话搪塞了过去。在十几天的时间里,他冒着危险,利用各种关系和时机,及时巧妙地把一份标有城防外围线、护城河宽度、深度和坡度、行人道、交通壕等详细数据;还有碉堡的位置、形状、出入口、厚度、高度及碉堡
枪眼位置和尺寸的详图,绘在一张硫酸纸上,城防图总算弄出来了。【注】本文来自作者对天津地下党负责人王文源的采访。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详细交代城防图上标注的内容,突出其重要价值,同时为后文故事的展开提供缘由。B.“像围棋竞边逐界后即将收官的几粒棋子”运用比喻,预示战争会很快结束,敌军必将被打败。C.胡文胜在解决掉守卫士兵后,“脸涨得通红”“手颤抖得厉害”,表明此时他内心的紧张害怕。D.敌人临时更改作战方案,又在指挥部前安排卫兵警戒,构成了小说情节发展中的“突发事件"。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是小说,注重用紧张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读者;文本二是纪实文学,注重事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B.文本一中描写太阳偏西,“像一只蛋黄”“失真般构成危险幻境”,既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同时也体现出小说虚构的特点。C.文本一运用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语言绵密细腻;文本二简述了“智取城防图”的过程,语言通俗平实。D.两个文本都以获取“城防图”为核心事件,突显了英雄们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使人获得崇高的精神力量。8.请结合文本一,谈谈小说是怎样塑造胡文胜这一英雄形象的。(6分)9.《城防图》和茹志娟的《百合花》都写到了人物英勇牺牲的过程,但作者叙述的视角和详略的安排并不相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始A吾B幼C且D少E为F文G章H以I辞J为K工L及M长N乃O知P文Q者R以S明T道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见,文中表被动,与“燕国见陵之耻”“君既若见录”中的“见”意思相同。B.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均属这一文体。C.矜,文中为骄傲自满,与《陈情表》中“不矜名节”的“矜”意思不同。D.亟,文中为屡次,与“亟不可待”的“亟”意思不同,读音也不同。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晋以来,世风日下,人们耻于言师。而韩愈却不顾流俗,收召后学,抗颜为师,结果招致众人笑骂,被当做狂人。B.柳宗元亲见庸、蜀之犬吠日,以此为喻,既讽刺那些聚骂并反对从师的流俗之辈,也表达了自己的苦衷和怕连累后学的心情。C.柳宗元向韦中立讲述了自己的为文之道,强调要去除“轻心”“怠心”“昏气”“矜气”,使文章含蓄而明快,流畅而凝练,清雅而庄重。D.文章围绕“取其实而去其名”的论点,分两部分展开论述,前部分论尊师重道,后部分谈写作理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4分)(2)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4分)14.面对韦中立“欲相师”的请求,柳宗元表明了怎样的态度并提出了怎样的做法?(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15—16题。文本一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陆游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文本二观书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15.下列对第一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自叹为“腐儒”,有才不见赏之慨,和黄庭坚《登快阁》中自称“痴儿”的谐趣不同。B.颔联诗人写自己头有“白发”,逼近“老境”,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回忆,诗人不免悲戚伤怀。C.颈联写室外秋天深夜的情景。风摇动高高的梧桐树,传来阵阵寒意;咚咚敲打的更鼓报过二更,诗人也到了睡觉的时间。D.尾联写诗人入睡前感到有些饥饿,便把山药煮成羹粥来吃,感到像琼浆一样甘美,表现诗人安贫乐道、好学不倦的情怀。16.这两首诗对你的读书生活有何启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青灯有味似儿时”蕴含陆游对儿时读书的回忆;《书愤》中“__________,”两句是他对抗金历史的追忆。(2)《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柳宗元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样。(3)樽是古代盛酒器具,古人常以之代酒,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一尊还酹江月”表示祭奠,在《赤壁赋》中用“_”表示朋友相邀对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此项研究,但都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带来的压力。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他决心①地坚持研究。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中,由此有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②,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现了水稻具有杂交优势,因为“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袁隆平坚信杂交水稻
研究③,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将改后的句子写出来。(4分)20.2023年5月22日,是袁隆平先生逝世两周年的日子,某文学社团撰写了一副挽联表达敬意,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补写下联。(3分)上联:心系家国,情牵华夏,筑牢粮食安全最底线下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想象力是影响科幻创作的重要因素,①,因为科幻创作不是天马行空的单纯幻想。无论是科幻文学,还是科幻影视,它们都诞生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这一现实基础之上。纵观两百年世界科幻文艺发展史,不难看出,科幻文艺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科幻作品中的科幻理念多是②,比如《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与现实中的费米悖论、进化论、霍金宇宙预言等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另一方面,真实存在的科技成果为科幻想象提供了现实依托,比如《迦太基玫瑰》《奇点遗民》中的克隆人、新智人、虚拟生命体现了前沿生物技术的运用。如果说想象力为科幻文艺插上朝翔之翼,那么科学技术则为科幻文艺提供了硬核支撑,助力科幻文艺“异想成真”。因为科幻电影等科幻作品的创作,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提供支持。比如影片《流浪地球2》中无处不在的移动机器人③;影片中穿上就能变身“大力士”的炫酷机甲,是已经进入现实应用的“外骨骼机器人”。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科幻创作者有素材可写、有灵感可用,同时也为科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让科幻世界变得更加可“触”可“感”。目前,以人工智能、量子工程、基因工程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浪潮正在兴起。在本轮科技浪潮中,我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嫦娥”探月、“查父”逐日,这些都为中国科幻创作者放飞想象提供了不竭动力。我们相信,有技术的支撑和创作者的努力,中国科幻必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结合文段,分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长跑者的赛道上,我们不会始终以冲刺的速度前进,而是心怀最终的目标,保持全力以赴的状态,稳步前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奔跑中到达终点。上述材料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新时代征程和青年人自身的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C(文中鲁迅标目《红楼梦》为“人情小说”,符合曹雪芹“炎凉世态”的本意。)2.C(A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未分析程、高改动《红楼梦》的原因,更没有谈及“迎合读者审美需求”;B项强加因果,材料一中说我们需要培养敏锐的鉴赏力,特别是为了读懂《红楼梦》;D项文本二重点论述的是程高的“补笔”。)3.A(材料二重点写后四十回对前八十回的延续性,A项最能体现这一观点。)4.①大家:作者是学养深厚的专家,且作品思想深刻、层次分明;作品面向的读者群体是普通人。②小书:作品篇幅短小、观点集中,语言通俗易懂,说理深入浅出,适合普通人阅读。(每点2分,共4分)5.①周汝昌认为后四十回中程、高宣扬“色空观念”的虚幻旨意,与原稿“炎凉世态”的现实性旨意不同,对其取批判的态度。②胡文彬(宋浩庆)认为后四十回并非程高所续,较贴合、延续了原稿,对其取肯定的态度。(每点2分,共4分)6.A(B项,“预示战争很快会结束”有误;C项“内心紧张害怕”理解错误;D项““在指挥部前安排卫兵警戒”是正常行为,不是突发事件。)7.B(失真是指太阳的形态和颜色让人产生危险的感觉,映衬了紧张的形势;而虚构是指小说对人物和情节的创造。)8.①用典型的环境烘托人物。如用嘈杂混乱的宜昌城、守备森严的指挥部,烘托地下党员身处环境的险恶。(答景物描写对人物的烘托也可以)②用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凸显人物。如他“眯起眼笑了笑”,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迅速转身离开又定住等描写,展现出他与敌人斗争的机智巧妙。③用波澜起伏的情节刻画人物。原本拿到了城防图,敌人却临时更改部署,再次拿到城防图,却又被巡防回来的司令率众堵截。一波三折的情节刻画出他临危不乱和奉献牺牲的精神。④运用衬托表现人物。如用敌人的狡猾凶狠,布防秘密衬托出地下党员机智无畏的革命精神。(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9.①叙述视角不同:《城防图》采用全知视角,从正面叙述了胡文胜牺牲前后的经过。(1分)《百合花》采用有限视角,借助担架员之口侧面讲述了通讯员的牺牲。(1分)②详略不同:《城防图》详写胡文胜牺牲的经过,突出他用生命获取情报的壮烈;(2分)《百合花》略写通讯员牺牲的经过,表现战士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新媳妇善良的人性美。(2分)10.ELN11.A(“君既若见录”的“见”不表被动,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12.B(作者亲见的是南越之犬吠雪。)13.(1)住在长安,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因为被外放)匆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不暇:没时间,来不及。1分挈挈:匆忙,急切地。1分大意2分)(2)这就是我用(文章)来辅佐道的方法。凡是类似上面所说的这些作法,到底是对呢,还是不对呢?(羽翼:辅佐。1分果:到底,究竟。1分大意2分)14.态度:委婉拒绝,不敢为人师(1分)做法:取其实而去其名。不拘泥老师的称呼,而就老师的实质;把心中知道的都讲出来,供对方选择、采纳。(2分)15.B(颔联表现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16.①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陆游自少至老,都好学不倦,感到读书“有味”。②读书应勤奋刻苦、乐在其中。陆游深夜苦读,以山药粥充饥,“二更”时刻才睡觉。于谦将书卷比作多情的“故人”,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相亲”相随。③读书可以让人心灵纯净。“全无一点尘”,写书本知识荡涤心胸,让人心无杂念。④读书要专心致志。“眼前直下三千字”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入迷情态。((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17.(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3)举匏樽以相属18.①义无反顾②亦步亦趋③大有可为(每空1分,共3分)
19,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明了水稻具有杂交优势,所以(或因而)“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表现”改成“表明”,“因为”改成“所以”或“因而”。)(每处2分,共4分)20.示例:尊重科学,挑战权威,开启杂交水稻新篇章(3分)21.①但是它绝不是唯一的因素②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建构出来的③皆为现实中的机器人产品(每句2分,共6分)22.①运用了化用典故、比拟等手法,②化用嫦娥奔月、神父逐日等典故,将我国近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与古代神话联系起来,蕴含着自豪喜悦之情;把想象力比拟成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科技的发展能极大地激发科幻作家的想象力这一观点。③为下文展望中国科幻的美好未来作了铺垫。(手法1分,分析2分,结构1分)23.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您的品行敦厚,文辞高深,即使我敢做您的老师,对您又有什么帮助呢?假如是因为我的年纪比您大,闻道著书的时间不比你晚,果真想彼此往来谈谈所了解的学问,那我当然愿意把我心中所知道的全都讲出来。您自己随便加以选择,就可以了。如果要我判定是非来教您,我的才能不够,而且又顾忌前面所说的那些情况,我不敢做您的老师是肯定的。当初我年轻又不懂事,写文章时把文辞漂亮当作工巧。到了年纪大一些,才知道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的。凡是我所呈给您看的文章,都自认为接近于道,但不晓得果真离道近呢,还是远呢?所以,我每当写文章的时候,从来不敢漫不经心地随便写作,恐怕文章浮滑而不深刻;从来不敢偷懒取巧地写作,恐怕文章松散而不严谨;从来不敢用糊涂不清的态度去写作,恐怕文章晦涩而又杂乱;从来不敢用骄傲的心理去写作,恐怕文章盛气凌人而又狂妄。加以抑制是希望文章含蓄,进行发挥是希望文章明快;加以疏导是希望文气流畅,进行精简是希望文辞凝炼;剔除污浊是希望语言清雅不俗,凝聚保存文气是希望风格庄重不浮。这就是我用文章来辅佐道的方法。凡是上面所说的这些,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有可取的地方呢,还是没有可取的地方呢?希望您看看,进行选择,有空就来信告诉我。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即使您不因我的帮助有什么收获,我却因为您的帮助而有所收获,又何必以老师来称呼这种关系呢?采取老师的实质,去掉老师的义,不要招致越地和蜀地的狗的惊怪狂叫,或者(像孙昌胤举行冠礼那样)被朝臣嘲笑,那就万幸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