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三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三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5页审校人:秦凤云陈静)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之后,正在迎来崭新的生物经济时代。生物经济时代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可能将远远超过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对人类影响的总和。未来生物技术将推动第四次医学科技革命,将大幅度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病死率,降低医疗成本,延长人类预期寿命。一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得到控制甚至被消灭;基因编辑等技术有望对1000多种单基因控制的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治疗:干细胞技术则可定向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器官等。未来30年,由于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人类对衰老的认识与控制水平会大幅度提高。生物技术推动农业新一轮“绿色革命”,人类有望彻底告别饥饿。未来,生物技术将推动农业新一轮“绿色革命”,有望最终解决困扰人类数千年的粮食安全、食物安全问题。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既能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与食物的污染,又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人们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动物新品种,提高动物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甚至可以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生长调节剂等,使人类有望彻底告别饥饿。工业技术经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之后,正在向绿色化、“生物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生物催化正在逐步取代化学催化,能够大幅度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利用发酵技术以生物质为原料研发的新型材料,如手术线、人工骨骼等高端材料,加速工业材料进入生物时代。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生物恐怖风险陡然上升,人类面临更大的生物安全威胁,保障生命安全、生态安全,亟待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广泛使用。基因组大幅度提升了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水平,如新型冠状病毒的任何变异都不能逃脱人类的眼睛;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将大幅度提升人类改造生物的能力。当然,这些技术也是“双面技术”,要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防止技术滥用、误用对人类与环境造成损失。未来世界,科学家将不断揭示生命规律,对人类自身与生物世界的了解、调控能力将不断提升。总之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来临,生物经济将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专家们尽管对新的科技革命、生物经济来临的时间还存在分歧,但关于生物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则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生物经济的世纪,谁引领生物经济的发展,谁就能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摘编自“人民论坛”王宏广《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研判》,2022年9月23日) 材料二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规划》明确,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合作共赢、造福人民、风险可控”的基本原则,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于发展壮大生物经济来说,“创新”就是“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为此,《规划》将“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十四五”发展生物经济的五个原则之首,强调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一是科技突破不断涌现。青蒿素实现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目前在研的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超级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二是产业创新持续活跃。近年来,生物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生物制造体量进一步扩大,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全球70%以上份额。三是区域集聚效应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成为全国生物经济创新高地。同时,生物技术有力支撑新冠疫情防控。当然,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原始创析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百年疫情冲击国际开放合作等不利因素。接下来,各地方和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共同推动生物经济发展壮大,确保《规划》目标和整体战略任务落地落实。(摘编自《凤凰网财经》《中国首次提出“生物经济”五年规划!》,2022年5月10日)材料三3月3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出台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两个文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物经济发展,强调要“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对黑龙江省振兴发展也作出了“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等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规划》和《支持政策》的编制工作,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把握生物科技进步和生物产业变革新机遇,迎头赶上生物经济发展新浪潮,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当前,生物经济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一个具有创新活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更加突出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新经济形态正在加快成长,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把发展生物经济作为黑龙江省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产业、构筑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对于黑龙江省实现换道超车,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增长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意义。黑龙江省具备发展生物经济的资源、创新、产业、应用场景等优势,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极大的发展潜力。龙江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生物质资源全国第一。汇集了一批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哈兽研专业研究全国领先。具备深厚的生物产业基础,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黑龙江省还是全国最大生物发酵氨基酸和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发展生物经济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摘编自《黑龙江日报》,2023年3月30日)1.下列对材料中“生物技术”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技术将推动第四次医学科技革命,基因编辑技术使目前人类对衰老的认识与控制水平大幅度提高。B.生物技术推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可逐渐减少对环境与食物的污染,提高动物产品质量。C.生物安全是人类未来安全短板之一,亟待生物技术上能有重大突破与广泛使用来保障生命和生态安全。D.专家们虽然对新科技革命能否到来见解不一,但都一致认可引领生物经济发展是把握未来发展的关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生物催化取代化学催化后,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加速工业材料进入生物时代,使人类有望告别饥饿。B.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会使人类消灭一些疾病,降低人类的病死率,大幅提高对衰老的认识和控制水平。C.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将提升人类改造生物的能力。在未来世界,生命的规律将被科学家不断揭示。D.“创新”就是“牛鼻子”,比喻形象生动,突出“创新”在生物经济抓发展、谋未来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Agriloop项目开发可持续工艺,将农业食品残渣转化为高附加值且环保产品,广泛应用于词料和生物基材料产业。B.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的“高VC生菜长势喜人,其维生素C含里 可媲美猕猴桃。C.2022年9月9日,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出炉,全国古树名木资源超过500万株,其中云南省最丰富。D.科学家利用基因改造过的细菌做数据记录器,获取了不同饮食和疾病背景下小鼠肠道内微生物群的基因活动信息。4.作为龙江人,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黑龙江在生物经济发展中“必有可为”的底气有哪些?5.中国人民大学刘玉书说:“生物经济的价值就如同月球上的珍贵矿产资源一样,是巨大机遇。”请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并分析我国未来如何在创新上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答案】1.C2.A3.C4.①中央有指示。②政府有部署。③市场有前景。④黑龙江有优势。5.①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②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体系(具有国际有竞争力的企业)。③优化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④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A.“基因编辑技术使目前人类对衰老的认识与控制水平大幅度提高”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未来30年,由于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人类对衰老的认识与控制水平会大幅度提高”,选项变未然为已然。B.“生物技术推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既能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与食物的污染……”,没有说“生物技术推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D.“但都一致认可引领生物经济发展是把握未来发展的关键”错误。原文“但关于生物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则有比较一致的看法”,选项过于绝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使人类有望告别饥饿”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现代生物催化正在逐步取代化学催化,能够大幅度减少 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减少资源消耗”,选项把“减少资源消耗”变为“使人类有望告别饥饿”,偷梁换柱。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主要阐述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研判。C.“古树名木资源”不属于生物经济。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物经济发展,强调要‘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对黑龙江省振兴发展也作出了‘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等重要指示”可概括为:中央有指示。由“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规划》和《支持政策》的编制工作,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把握生物科技进步和生物产业变革新机遇,迎头赶上生物经济发展新浪潮,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可概括为:政府有部署。由“当前,生物经济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一个具有创新活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更加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经济形态正在加快成长,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概括为:市场有前景。由“黑龙江省具备发展生物经济的资源、创新、产业、应用场景等优势,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极大的发展潜力”可概括为:黑龙江有优势。【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由“当然,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可概括为: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可概括为: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体系(具有国际有竞争力的企业)。由“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可概括为:优化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由“百年疫情冲击国际开放合作等不利因素”可概括为: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二)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沙原隐泉余秋雨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不禁恼怒。然而,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要“腾腾腾”地快步登山,那就不要到这儿来。有的是栈道,有的是石阶,千万人走过了的,还会有千万人走。只是,那儿不给你留下脚印,属于你自己的脚印。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不为那越来越高的山顶,只为这已经画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宽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于是,满眼皆是畅快。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登上山脊,发现山脚下有异象,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葬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藏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或者,来一个大一点的湖泊,但它是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这里可曾出没过强盗的足迹,借它的甘泉赖以为生?这里可曾蜂聚过匪帮的马队,在它身边留下一片污浊?我胡乱想着,随即又愁云满面。怎么走近它呢?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咬一咬牙,狠一狠心。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的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 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出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再稍用力,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那么艰难地爬了几个时辰,下来只是几步!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康德说滑稽是预期与后果的严重失衡,正恰是这种情景。来不及多想康德了,亟亟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真不知它们如何飞越万里关山,找到这儿。水边有树,不少已虬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已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树后有一陋屋,正迟疑,步出一位老尼。手持悬项佛珠,满脸皱纹布得细密而宁静。她告诉我,这儿本来有寺,毁于二十年前。我不能想象她的生活来源,讷讷地问,她指了指屋后一路,淡淡说:“会有人送来。”我想问她的事情自然很多,例如为何孤身一人,长守此地?什么年岁初来这里?终是觉得对于佛家,这种追问过于钝拙,掩口作罢。目光又转向这脉静池。答案应该都在这里。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器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因此,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当地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时,明晨,即可借明净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即可望望灿烂的沙壁。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选自《文化苦旅》有删改)文本二: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在对于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以及关怀,对于人类所遗留留下的种种精神文化现象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以浓厚的书卷气息,只身一人,从朔风凛冽的咸阳古道、阳关雨雪到春花烟雨的苏州小巷、三秋西湖,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途中有着山水各一程的坎坷,也有着风雨交加的寒冷,途中不断寻求着古老民族的新生力量。文化是一场苦旅,更是一场修行,余秋雨带着读者走遍世界,边观景边悟情,从中感受历史文化的变迁,深刻挖掘人文精神。 (选自《试析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人文精神》,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表现爬沙原观隐泉的感受,描写了鸣沙山的壮美、月牙泉的静美、老尼的淡美,表达了“我”对人生世相的思考。B.因为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选中了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所以这些地方才倍显圣洁和崇高。C.登临沙山项端,“我”发现这里只不过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由此陷入了是“享一时俯视之乐”还是“长久驻足安坐”的彷徨之中。D.静与淡是老尼生活的集中体现,她能抵住风沙惊心动魄的呼啸,她能借助明净水色涤荡外界的喧嚣,在沙壁与泉水中寻求内心的最大平和。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借助“我”的视角描写了沙原隐泉的奇特景象,但又不独立写景,而是融情、景、理于一体,形成一种深邃高远的艺术境界。B.作者写鸣沙山,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山的整体风貌和山顶的壮美风光,更侧重于对登山的艰难情状和行走的轨迹进行细致描写。C.下山时,“我”咬咬牙,狠狠心,缩紧脖子,歪扭着脸,把脚伸下去,整个骨骼都做好了被重重摔打的准备,细节描写生动形象。D.文章结尾,作者用简洁的语句交代了鸣沙山和月牙泉的地理位置,淡淡的笔调引人遐思,恰到好处地勾起了读者体验美景的冲动。8.作者说“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但他笔下的“隐泉”却有奇特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9.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沙原隐泉》中的“我”在攀爬沙山过程中所悟到的人文精神。【答案】6.D7.B8.①貌奇:它存在于大漠风沙之中,清澈宁谧,婉约纤瘦。②品奇:滋养万物,荡涤人的内心。9.①人在前进的路上要讲求方法,不能只靠蛮力。②人要有开创精神,不能蹈袭他人。③人要永不停歇地攀登,注重奋斗的过程。④人在困境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解析】【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A.“本文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错误。作者以旅行的心情为线索。B.“因为……,所以这些地方才倍显圣洁和崇高”错误。从原文“于是,满眼皆是畅快。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来看,选项因果倒置。C.“由此陷入了是‘享一时俯视之乐’还是‘长久驻足安坐’的彷徨之中”错误。作者彷徨的原因是“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山的整体风貌和山顶的壮美风光”错误。作者对山的整体风貌和山顶的描写较为简略,谈不上“浓墨重彩”。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或者,来一个大一点的湖泊,但它是这样的纤瘦和婉约”可知,貌奇:它存在于大漠风沙之中,清澈宁谧,婉约纤瘦。由“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已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可知,品奇:滋养万物,荡涤人的内心。【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由“然而,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可知,人在前进的路上要讲求方法,不能只靠蛮力。由“有的是栈道,有的是石阶,千万人走过了的,还会有千万人走。只是,那儿不给你留下脚印,属于你自己的脚印”可知,人要有开创精神,不能蹈袭他人。由“不为那越来越高的山顶,只为这已经画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可知,人要永不停歇地攀登,注重奋斗的过程。由“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可知,人在困境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尝试问之矣:若夫神农、尧、舜、禹、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五圣观之,则莫得无为,明矣。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尝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舜作室,筑墙茨屋,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禹沐浴霪雨,栉扶风,决江疏河,随山刊木,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国。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穷,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乃整兵鸣条①,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此五圣者天下之盛主劳形尽虑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又况赢天下之忧而任海内之事者乎?圣人忧民,如此其明也,而称以无为,岂不悖哉!且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也。为天下强掩弱,众暴寡,诈欺愚,勇侵怯,怀知而不以相教,积财而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为一人聪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绝国珠俗、僻远幽间之处,不能被德承泽,故立诸侯以教诲之。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观之,则伊尹负鼎而千汤,吕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转鬻,管仲束缚,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蒙耻辱以干世主,非以贪禄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万民之害。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权自然之势,而曲敌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若夫以火㷬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节选自《淮南子·修务》)【注】①鸣条:地名。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此A五B圣C者D天E下F之G盛H主I劳J形K尽L虑MN民O兴P利Q除R害S而T不U懈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致聪明”与“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两句中的“致”字含义不同。B.石,古代容里单位,常用容里单位有升、斗、斛等,学者通常认为斛和石相通。C.“又况赢天下之忧”与“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两句中的“赢”含义不同。D.“积财而不以相分”与“不耻相师”(《师说》)两句中的“相”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写了圣人忧民的表现,第二段写得较为详细,第四段写得简略,二者详略有所不同,目的也不一样。 B.古代拥立帝王除了要满足他们的欲望外,还因为天下出现一些以强凌弱、以多欺少等不好的现象,拥立帝王来使天下团结平等。C.作者认为用火去烘烤井水,将淮水引上山岗浇灌,这些都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违背的是自然规律,这可以称之为人为做作。D.本文立论方式先破后立,第一段引述他人对“无为”的看法,作者对此表示反对,最后一段明确提出了自己对“无为”看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2)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蒙耻辱以干世主。14.同是忧民,神农、尧、舜分别忧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答案】10.DIM11.C12.B13.(1)商汤于是在鸣条整治军队,把夏桀围困在南巢,斥责夏桀的罪刑,(随后)把他放逐到历山。(2)因此圣人们不怕山高河宽,甘愿吃苦蒙受耻辱来求取君王的信用。14.①神农:在饮食方面。②尧:在教化方面。③舜:在居住方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五位圣王,都是天下威望很高的君王,他们劳累身体,绞尽脑汁思虑国事,为人民兴利除害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此五圣者/天下之盛主”判断句,“者”“主”后断开;“劳形尽虑”,省略主语,作“五圣”的谓语,其后应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以及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以致聪明”的“致”,尽;句意:用尽智慧思考国家大事。/“以致天下之士”的“致”,招致;句意: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C.“含义不同”错误。“又况赢天下之忧”的“赢”,承担;句意:更何况现在是承担天下的忧虑、担负海内外的事情呢?/“赢粮而影从”的“赢”,挑着,承担;句意:人们挑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D.正确。“积财而不以相分”的“相”,互相;句意:积财满堂不肯给济别人的现象。/“不耻相师”的“相”,互相;句意: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与赏析的能力。B.“古代拥立帝王除了要满足他们的欲望外”错误。原文“且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意思是:古代拥立帝王,不是为了奉养其物欲。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整兵”,整治军队;“整兵鸣条”,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鸣条整兵”;“困夏南巢”,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南巢困夏”;“谯”,斥责。(2)“是以”,因此;“高山”,怕高山;“干”,求取。【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由“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尝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可知神农:在饮食方面。由“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可知尧:在教化方面。由“舜作室,筑墙茨屋,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可知舜:在居住方面。参考译文:有人说:“所谓无为,就是寂然无声,漠然不动,拉他他不来,推他他不去。像这样子,才叫把握道的原则。”我则不是这样认为。试问:“像那神农、尧、舜、禹、汤,可以称圣人了吧?明白道理的人肯定不会作否定的回答。从这五位圣人身上,可以看出他们不可能是“无为”的,这是十分清楚的。远古时候,人民吃野菜、喝生水,采树上的果实充饥。当时经常得疾病和受到有毒食物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神农便开始教导人民播种五谷,品尝泉水的甜苦,让人民知道怎样避开有害的东西、趋就有益的事物。尧帝确立奉行孝慈仁爱,对待人民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女。舜帝建造了房屋,修筑了土墙,用茅草、芦苇盖屋顶,使人民不再住野外穴洞,都有了房屋家室。夏禹冒着暴雨、顶着狂风,疏导江河,随着山势砍削树木作记号,平整土地、治理水域,这样安定了一千八百个国家。商汤起早摸黑,用尽智慧思考国家大事,减轻赋税,使人民能过得宽松富裕;布施德惠,以救济贫困;凭吊死者,又宽慰病人,供养孤儿寡妇。因此人民亲附汤王,使政令能顺利执行,汤王在鸣条整治军队,把夏桀围困在南巢,谴责夏桀的罪行,然后把他流放到历山。这五位圣王,都是天下威望很高的君王,他们劳累身体,绞尽脑汁思虑国事,为人民兴利除害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捧一爵酒,脸上不会显出吃力的样子,但要提起一石重的酒樽,就非得出汗不可,更何况现在是承担天下的忧虑、担负海内外的事情呢?圣人忧虑人民的疾苦的事明摆在那里,还要说他们“无为”,这难道不荒谬吗? 且说古代拥立帝王,不是为了奉养其物欲;圣人登上君位,也不是为了自身的安逸享乐。这是因为天下出现以强凌弱、以多欺少、以诈骗愚、以勇侵怯、满腹经伦不肯指导别人、积财满堂不肯给济别人的现象,所以才拥立帝王来使天下团结平等。又因为天子帝王的聪明才智不足以普及遍照天下海内,所以又设置三公、九卿来辅佐帝王天子。还因为遥远异邦、偏僻地区无法承受到帝王天子的德泽,所以又分封诸侯来教诲那里的民众。如果再从平民百姓出身的人来观察,可以发现:伊尹曾以烹调技术取得商汤的重用,吕望是由操刀屠牛入仕周朝,百里奚曾多次被转卖为奴,管仲曾被捆绑拘捕过,孔子长年周游列国,家中的烟灶也没熏黑过,墨子四处奔走,炕席都从没坐暖过。因此圣人们不怕山高河宽,甘愿吃苦蒙受耻辱来谋得君王的信用,他们并不是为了贪图利禄、羡慕地位,而是一心想要为民谋利、为民除害。由此看来,圣人君王为百姓忧虑劳累也实在厉害。像我说的无为,指的是偏私的念头不能够进入公道之中,嗜欲爱好不能使正道歪曲,根据道理而行事,按照资用而建立功劳,推究自然的规律,那么巧诈便没有容身之地了,事业成功而自己不夸耀,功名建立而不成说有功,并不是说感触你也毫无反应,有压力也无动于衷。而那种用火去烘烤井水,将淮河水引上山岗浇灌,这些都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违背的是自然规律,所以这也被称之为人为做作。(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点绛唇·试灯夜①初晴吴文英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注】①试灯夜:元宵节前一夜为试灯夜。宋俗,农历十二月下旬即开始试灯,直至正月十四日。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卷尽”二句写试灯夜雨散云收之景,以“素娥”喻指月亮,以“新梳洗”形容月色明净。B.“凌波”语出《洛神赋》“凌波微步”,本指洛神亭亭玉立的姿态,此处指女子步履轻盈。C.“辇路”两句写词人故地重游,陷入回忆之中,“仿佛”一词感今怀昔,含物是人非之感。D.“小楼”“春梦”二句虚实相生,形成了惝恍迷离的意境,可谓“咳唾珠玉”余音袅袅。16.本词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都描写了灯市盛况,但角度不同,请结合两首词上阕加以赏析【答案】15.A16.①吴词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烘托),以雨散云收,天晴月明,酥雨乍润,街市无尘的清洁明净之景,烘托出雨后灯月交辉,佳人(或游人)游玩赏灯的盛况。 ②辛词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灯彩似火树银花,乱落如雨,街上车马如织,笙声萦耳,载歌载舞,描绘了繁华热闹,万民同乐之灯节盛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A.“‘卷尽’二句写试灯夜雨散云收之景”错误。“卷尽”二句写写试灯日遇雨,而入夜雨收云散,天青月朗之景。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吴词:“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意思是:天上的乌云都被风吹走了,刚下过雨时天空姣洁的明月,就像刚刚梳洗的嫦娥一样光彩照人。街上没有一点飞尘,在光润如如酥的大地上,往来着身姿轻盈的美丽女子。此词写灯节之事,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而是以试灯夜的景象作陪衬。以雨散云收,天晴月明,酥雨乍润,街市无尘的清洁明净之景,烘托出雨后灯月交辉,佳人(或游人)游玩赏灯的盛况。辛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描绘了繁华热闹,万民同乐之灯节盛景。(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月色的皎洁、玉宇的澄明,同时也是为了承上启下,由江天月色引发对人生的思索。(2)《陈情表》中,李密先从幼年坎坷不幸的遭遇说起,以激起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起,高度概括,是全文陈述苦情的开始。(3)长城既是中国的地理坐标,又是中华的文化坐标。长城承载着文人的家国情怀和政治理想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江天一色无纤尘②.皎皎空中孤月轮③.臣以险衅④.夙遭闵凶⑤.塞上长城空自许⑥.镜中衰鬓已先斑(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皎”“衅”“夙”“闵”“鬓”“斑”“莽”“屈”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想知道啄木鸟为何用力啄树却不伤大脑,目前一种看法是,它们的头骨应该像减震头盔一样。①近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驳斥了这一观点,计算表明,任何“减震功能”都会阻碍啄木鸟的啄食能力,实际上啄木鸟的头部更像是硬锤。科学家通过分析3段啄木鸟的高速视频,发现啄木鸟其实不会吸收与树木撞击带来的冲击。通过量化3种啄木鸟啄树过程中的冲击减速,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的生物力学模型,从而得出结论,头骨的任何减震都会对鸟类不利。但如果它们的头骨不起到减震器的作用,那么强烈的啄树动作为何不伤大脑?研究证明,②虽然每次啄树的冲击超过了猴子和人类脑震荡的已知阈值,但啄木鸟较小的大脑却可以承担它。没有减震并不意味着啄木鸟的大脑在看似猛烈的撞击中处于危险之中。即使是超过100次的最强烈啄树冲击,③对啄木鸟的大脑仍然是安全的——计算显示啄木鸟当时大脑的负荷依然低于遭受脑震荡的人类。这些发现驳斥了长期以来在媒体、书籍、动物园中经常普及给大众的减震理论,即它们的头部装有“减震器”。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或在标点符号或在语言表达上存在错误,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并将完整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9.文中驳斥啄木鸟的减震理论有两点依据,请找出并加以概括,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18.①《当代生物学》杂志②虽然每次啄树的冲击超过了猴子和人类脑震荡的已知阈值,但啄木鸟较小的大脑却可以承受它。③对啄木鸟的大脑来说仍然是安全的/啄木鸟的大脑仍然是安全的19.①头骨减震对鸟不利②啄木鸟脑负荷低于人【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当代生物学”是杂志,应用书名号,改为《当代生物学》。②搭配不当。“承担”改为“承受”。 ③成分残缺。“对啄木鸟的大脑”改为“对啄木鸟的大脑来说”或者“啄木鸟的大脑仍然是安全的”。【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头骨任何减震都会对鸟类不利”可概括为:头骨减震对鸟不利。由“计算显示啄木鸟当时大脑的负荷依然低于遭受脑震荡的人类”可概括为:啄木鸟脑负荷低于人。(二)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人们对①司空见惯的应用程序不再陌生,对花样百出的应用程序乱象同样也不陌生。观察当代人的生活,应用程序的触角几乎随处可见。从购物消费、旅游出行,到办公学习、休闲娱乐……不夸张地说,截至目前,数百万款应用程序已经成为人们进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入口。也正因为如此,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条“流量爆表”的网络主干道,各种明着暗着的不规范行为,对用户隐私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也给信息时代的“指尖精彩”蒙上一层阴影。②方兴未艾的应用程序市场,决不能被野蛮生长的违规App搞乱套。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目的就在于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全链条管理,全面规范移动应用程序在搜索、下载、使用等环节的运营行为。步步为营、③紧锣密鼓,才能挤压不法分子的牟利空间、生存空间。应用程序的本质是追求快捷、舒心、高效的体验,而不是成为风险、糟心、焦虑的源头。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我们才能在尺寸之间尽享风清气正、安全无碍的网络世界。20.文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请进行修改。2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变换成以“信息时代的‘指尖精彩’”为主语的单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22.针对网络乱象,我校团委组织同学们为“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行动设计海报。下图为海报设计比赛一等奖作品,请从主题、风格、构图和配色四个角度阐述该海报的获奖理由。 (该海报底色为蓝色,文字颜色为白色)【答案】20.①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层出不穷)②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如火如荼)③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井然有序)21.信息时代的“指尖精彩”被各种明着暗着的、对用户隐私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不规范行为蒙上了一层阴影。22.1.主题:该海报主题突出,凸显清朗专项行动,并配以“进一步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净化网络”的文字。2.风格:该海报风格简约,有雷厉风行,凛然不可犯之感。3.构图:该海报构图清晰明了,主体为“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行动名称,背景为能代表地球、互联网的图案,符合行动内容。4.配色:该海报以蓝色、白色为配色,寓意本次行动可以让网络环境变得更纯净、明朗。【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此处语境是指应用程序花样繁多,应该用成语“五花八门”,或者“各式各样”“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变幻多端或比喻花样繁多。“各式各样”,指许多不同的样式或方式。“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第二空,“方兴未艾”,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会很快终止。此处语境是指应用程序市场生命力旺盛,没 有要终止的意思,所以应该用成语“欣欣向荣”,或者“生机勃勃”“如火如荼”。“欣欣向荣”,原形容草木生长得茂盛。现多比喻事业蓬勃发展,繁荣兴旺。“生机勃勃”,形容充满生气活力,生命力旺盛。“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花)一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在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第三空,“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根据上句“步步为营”可知,此处语境是指有次序,一点也不混乱,所以应该用成语“环环相扣”,或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环环相扣”,是一环扣一环,比喻若干事物之间密切相关。“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井然有序”,形容整齐有次序,一点也不混乱。【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题目要求变换成以“信息时代的‘指尖精彩’”为主语的单句,那么首先选取“也给信息时代的‘指尖精彩’蒙上一层阴影”为主干句,然后变换句式,以“信息时代的‘指尖精彩’”为主语,改为“信息时代的‘指尖精彩’被蒙上了一层阴影”,然后把句子“各种明着暗着的不规范行为”和“对用户隐私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作为修饰成分,放到主干句里面,“对用户隐私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可修饰“不规范行为”,改成“各种明着暗着的、对用户隐私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不规范行为”,最后把改好的句子放在“被”后面,得出答案:信息时代的“指尖精彩”被各种明着暗着的、对用户隐私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不规范行为蒙上了一层阴影。【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主题:根据题干“针对网络乱象,我校团委组织同学们为‘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行动设计海报”可知,该海报主题为“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海报中的大字突出主题,凸显清朗专项行动,并配以“进一步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净化网络”的文字。风格:该海报只有能代表地球、互联网的图案和文字,风格简约,有雷厉风行,凛然不可犯之感。构图:该海报构图清晰明了,主体为大字,是突出主题“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的行动名称,背景为能代表地球、互联网的图案,符合行动内容。配色:该海报以蓝色、白色为配色,“蓝色、白色”纯净、明朗,寓意本次行动可以让网络环境变得更纯净、明朗。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眼前有苟且,眼前有芬芳;远方或是美丽的幻想,或是梦想和追求的光芒。请以“眼前与远方”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心怀梦想,奋力前行生命中,有眼前的苟且,也有想要的诗和远方,二者其实缺一不可。而我们的生命,也是由梦想与现实构成的。于梦想中,我们能够汲取到激励现实的力量;于现实中,我们亦能够通过步步前行实现梦想。惟有心怀梦想之期盼,肩负现实之责任,才能行稳致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们要心怀梦想,感受生命之美丽。梦想不是虚无缥缈、毫无意义,它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未来前行的激励。司马迁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身陷囹圄的现实之辱,发愤著书而就《史记》;曹雪芹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现实之饥寒,呕心沥血而就《红楼梦》;一代代革命志士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战争的残酷、岁月的艰辛,开辟中国之新生道路。梦想,是漫漫黑夜中的一点亮光,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方向,让人于现实的磨难中体味到生命的美好,获得奋进的力量。但解决不了眼前的苟且,诗与远方永远遥不可及,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实,承担生命之责任。梦想虽美好,但若脱离现实,一切只是空想。只有准确认清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一步步脚踏实地,才能到达星辰之高度。“Fast”天眼望远镜之父南仁东,用双脚走遍山村泥土为望远镜选址,用日复一日的潜心钻研造就望远镜的诞生。这样伟大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他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他对现实的付出最终成就了他的梦想、国家的愿望。现实或许没有梦想中的绚烂美丽,但它是通往梦想的唯一途径,如同英雄志士们不断付出汗水与热血才造就新中国的诞生,一代代科学家夜以继日的钻研与奋斗才造就中国不断的科技创新,我们惟有勇敢地担起责任、在现实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走进梦想深处。没有梦想的希望与激励,我们难以在现实奋斗中明确方向、获取力量;没有现实的付出与前行,我们难以最终走上梦想之巅。梦想是对现实的指引与激励,现实是对梦想的实践与奠基。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更要把握好现实与梦想的关系,作为新青年一代,心怀民族梦想、坚定个人信仰,以脚踏实地、进取付出的努力铸就新征程上的圆梦之路。低头是现实的责任,努力承担;抬头是美好的未来,追梦前行。梦想因现实的努力而更有价值,现实因梦想的激励而拥有希望。无论是过往还是当下,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惟有心怀梦想与希望,于现实中承担责任、勇于前行,才能铸就更加美好的未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眼前与远方”,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写作时,首先要弄清楚“眼前”和“远方”各自的含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眼前”代表着我们当下的“现实”,而“远方”则是我们的脚步还难以到达、心中却无限向往的“梦想”。而材料前半句对“眼前”的阐述,则说明一方面对我们而言,“眼前”似乎总是充斥着平淡、平凡,甚至“苟且”;但另一方面,若是我们能脚踏实地,过好“眼前”,那么在苟且的生活里,我们也能找到乐趣的真味,诗和远方也同样在眼前。而对于“远方”而言,它充满诗意和美好,是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美好希望。有时候,“远方”对我们来说只是美好幻想,不切实际;有的时候,对“远方”的美好想象也能鼓舞我们前进,让我们朝着梦想奋勇向前,勇敢追求。那么,“眼前与远方”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材料告诉我们,“眼前”再平淡无奇,那也是我们驻足的地方,我们无法抛掉它,离开它;而有了“远方”,“眼前”的一切我们都能忍受,有多少坎坷我们都能跨越;而有了“眼前”,“远方”变得不再遥远,可以企及。没有“眼前”,“远方”永远是空中楼阁;没有“远方”,“眼前”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由此,我们既要有“眼前”,也要有“远方”,这样才是完整的人生。写作时,可以结合自己当下的生活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可先适当认可现实的意义。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每天为生活而奔波,为柴米油盐操劳,为吃喝拉撒忙碌,为孩子上学费神,为缝补衣服寻针线,为牛奶洒了心痛一宿,为多挣了二百块而兴奋半天——所谓的“苟且”就是指平凡的生活,当然包括平凡的出身、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甚至有些落魄的处境。然后由此指出梦想的意义。生活很平凡,人生很普通,但人不能失去对“远方”的期待,对梦想的坚持。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然,也可以针对材料中“眼前有芬芳”这一点,引用约翰·洛克菲勒“人们梦想远方迷人的玫瑰园,却不去欣赏盛开在窗前的玫瑰花”的名言论证不能只为了追求“诗与远方”,而忽略了身边的诗意,使论证更全面。在论据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论据,着眼于社会热点话题,如不少“空想家”空喊“诗与远方”的口号,却一味“躺平”“摆烂”,从反面论证其危害,使文章更深刻。立意:1.用心书写梦想与生活。3.以远方之梦想,活世俗之人生。4.生活在此,心怀远方。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三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三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英语下学期三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三模试卷(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3-06-02 18:48:02
页数:21
价格:¥3
大小:559.9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