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金丽衢十二校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降水和蒸发是水循环的两种方式B.水分蒸发需要形成氢键,因此出汗能有效降低体温C.水资源不足和水质污染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D.渗透方向是水分子从溶液中溶质浓度低的一侧进入浓度高的一侧【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氢键使水分蒸发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热,因为水分蒸发时要破坏氢键,因此出汗能有效的降低体温,水温的升高也需要较多的热,因为先要破坏氢键才能促进分子的运动,反之,水温的降低会形成较多的氢键,而氢键的形成又会释放热量,这就使得细胞内的温度变化比较缓和。【详解】A、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进行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因此降水和蒸发是水循环的两种方式,A正确;B、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氢键使水分蒸发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热,因为水分蒸发时要破坏氢键,因此出汗能有效的降低体温,B错误;C、资源性短缺、水质性短缺和生态工程性短缺是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水资源不足和水质污染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C正确;D、水常用作为溶质,渗透作用的方向是从水分子数相对较的一侧进入水分子数相对较的一侧,也就是从溶液中溶质浓度高的一侧进入浓度低的一侧,D正确。故选B。2.关于下列几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皮质激素属于固醇类B.dATP和ATP彻底水解的产物相同C.酵母细胞产生ATP的过程中一定有[H]的合成D.RNA聚合酶、核酶、DNA连接酶、TaqDNA聚合酶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答案】A【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详解】A、肾上腺皮质可分泌糖皮质激素,该激素属于固醇类,A正确;B、dATP中“d”的意思时“脱氧”,因此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腺嘌呤,而ATP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腺嘌呤,B错误;C、酵母细胞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呼吸的第一阶段都能产生ATP,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ATP时,没有[H]的合成,C错误;D、RNA聚合酶、DNA连接酶、TaqDNA聚合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但核酶化学本质是RNA,元素组成为C、H、O、N、P,D错误。故选A。3.下列有关实验研究与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和二苯胺鉴定DNA实验中均需水浴加热B.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基本相同C.减数分裂的模拟活动和果蝇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均运用了模型建构法D.在探究乙烯利对水果催熟作用的活动中,用乙烯利代替乙烯的原因是其在植物体内不易被分解【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比植物激素更容易在实践中应用。但在使用生长调节剂时,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残留、药物毒性等。【详解】A、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50-60度水浴加热,二苯胺鉴定DNA实验中需要沸水浴,因此均需水浴加热,A正确;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S型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以证明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因此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B正确;C、减数分裂的模拟活动和果蝇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均用到了模型建构法,前者构建的是物理模型,后者是数学模型,C正确;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工业品为液 体,当溶液pH<3.5时,它比较稳定,但随着溶液pH升高,它会分解释放出乙烯,植物体内没有分解乙烯利的酶,因此用乙烯利代替乙烯的原因是其在植物体内不能被分解,效果稳定,且容易合成、原料广泛,D错误。故选D。4.下列有关遗传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观遗传是基因序列改变所致B.自然选择对种群内的各种可遗传变异均能发挥作用C.物种间的竞争、互助互利会影响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可以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表观遗传的DNA序列不发生变化,即碱基序列并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B、只有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才可能发生作用,B错误;C、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会使适应环境的个体保存下来,不适应的个体被淘汰,因而会影响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D、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遗传漂变是由于群体太小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增减甚至丢失的现象,不会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D错误;故选C。5.清华大学某科研团队新近发现迁移体是细胞向外释放的一种囊泡结构,富含多种蛋白质和mRNA。当细胞迁移时,迁移体会继续留在原地,直到破裂或被其他细胞吞噬,从而进行细胞间物质传递。细胞在迁移的过程中,迁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迁移体叙述错误的是()A.迁移体的形成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B.细胞产生迁移体的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C.迁移体可作为一种在细胞间进行mRNA转运的新方式D.人体内免疫反应和肿瘤转移等,可能是迁移体发挥作用的重要过程【答案】B【解析】 【分析】据题意可知,迁移体是细胞向外释放的一种囊泡结构,迁移体能起到细胞间物质传递的作用,细胞在迁移的过程中,迁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详解】A、高尔基体能够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又能形成囊泡,迁移体是细胞向外释放的一种囊泡结构,推测迁移体的形成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B、迁移体是细胞向外释放的一种囊泡结构,细胞产生迁移体的过程属于胞吐过程,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B错误;C、迁移体富含多种蛋白质和mRNA,当细胞迁移时,迁移体会继续留在原地,直到破裂或被其他细胞吞噬,从而进行细胞间物质传递,推测迁移体可作为一种在细胞间进行mRNA转运的新方式,C正确;D、细胞迁移指细胞接收到迁移信号或感受到某些物质的浓度梯度后产生移动,细胞在迁移的过程中,迁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内免疫反应和肿瘤转移等,即发生细胞迁移过程,可能是迁移体发挥作用的重要过程,D正确。故选B。6.高原鼠、兔在青藏高原上“泛滥成灾”,引起高山草甸退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原鼠、兔的净次级生产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B.高原鼠、兔及其他食草动物的种间竞争加剧,抑制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C.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青藏高原分解者较少,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D.高原鼠、兔能灵敏地听到鹰的声音,及时躲避到洞穴中,体现物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同一生境中不同种生物共同利用某一种环境资源时,就因生态位重叠而产生种间竞争,可能有三种基本情况:(1)生态位完全重叠,结果是竞争力强的将竞争力弱的种类排除;(2)两个种的生态位只有部分重叠,各自占有一部分无竞争的生态位空间,在这种状况下两个种可能共存,但竞争优势种终将占有那部分重叠的生态位空间;(3)两个种的生态位基本不重叠,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已经回避竞争的结果。【详解】A、净次级生产量是指消费者的个体或种群所形成的有机物质总量扣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量,其所剩余的有机物质的总量,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出,因此高原鼠、兔的净次级生产量是鼠、兔同化的有机物中去除呼吸作用消耗的那一部分,即指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A正确;B、生态位的分化是自然条件下种间竞争的结果,高原鼠、兔及其他食草动物的种间竞争加剧,促进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B错误;C、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青藏高原分解者较少,温度较低,有机物分解较少,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C正确; D、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高原鼠、兔能灵敏地听到鹰的声音,及时躲避到洞穴中,体现物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D正确。故选B。7.如图为人体肝细胞及内环境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中的浓度不可能比②中的高B.②表示血浆、③表示淋巴、④表示组织液C.②中存在氨基酸、葡萄糖、、、血浆蛋白等成分D.A中内皮细胞形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动的瓣膜,阻止③流向②【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表示淋巴,④表示组织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合称细胞外液,也叫内环境(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详解】A、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血浆中的氧气进入细胞内部,方式为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血浆中氧气浓度高于细胞,A正确;B、②表示血浆(血细胞生活的环境)、③表示淋巴(淋巴细胞等生活的环境)、④表示组织液(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三者合称内环境或细胞外液,B正确;C、②表示血浆(血细胞生活的环境),血浆中存在氨基酸、葡萄糖、K+、O2、血浆蛋白等成分,C正确;D、A为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中内皮细胞形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动的瓣膜,阻止淋巴回流入组织液,即阻止③流向④,D错误。故选D。8.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β-hcg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抗β-hcg单克隆抗体可以应用于医学诊断 B.聚乙二醇可以诱导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C.小鼠注射β-hcg后,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D.制备抗β-hcg单克隆抗体,可以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动物体内【答案】C【解析】【分析】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诱导过程有:正常小鼠免疫处理、动物细胞的融合(物、化、生法)、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培养、抗体检验阳性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的提纯。【详解】A、制备抗β-hcg单克隆抗体可以应用于医学诊断,广泛运用于早孕的诊断,快速方便,A正确;B、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常用聚乙二醇)和灭活的病毒诱导,B正确;C、单克隆抗体是指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C错误;D、制备抗β-hcg单克隆抗体,可以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动物体内,属于体内培养,成本低,D正确。故选C。9.酸性磷酸酯酶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中,是生物中磷代谢的重要酶类。某实验室对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注:OD420是指在波长420nm时被检测物吸收的光密度,通常OD值越大,酶活力越高)A.该实验说明酶促反应速率越大酶活力越高B.重金属离子对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C.探究温度对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需维持在pH4.5左右D.据图2推测,45℃以后,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再次提高该酶活性【答案】A【解析】【分析】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详解】A、图中三个图分别研究pH、温度和重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没有体现酶促反应速率高低,不能说明酶促反应速率越大酶活力越高,A错误; B、据图3可知,几种重金属离子处理后,酸性磷酸酯酶活性都在下降,推测重金属离子对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B正确;C、据图1可知,酸性磷酸酯酶最适pH在4.5左右,探究温度对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属于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因此pH需维持在pH4.5左右,C正确;D、据图2,40℃时酶活力最高,超过40℃后,酶活力下降,但在45℃以后,酶活力有所上升,因此45℃以后,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再次提高该酶活性,D正确。故选A。10.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手段或化学手段杀灭病原体的方式制得。如图为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其对机体的免疫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为主动免疫B.抗原—MHC复合体可被细胞A、B、C、D、E识别C.细胞B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再次接种同种灭活疫苗,对应的细胞C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细胞E【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为抗原呈递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D为B淋巴细胞,C为记忆B细胞,E为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详解】A、主动免疫也称自动免疫,是指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也可用于治疗,结合题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为主动免疫,机体启动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和记忆细胞,A正确;B、分析题图:A为抗原呈递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D为B淋巴细胞,C为记忆B细胞,E为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其中E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无识别抗原的作用,B错误;C、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正确; D、细胞C为记忆B细胞,再次接种同种灭活疫苗,对应的细胞C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细胞E(浆细胞),分泌抗体,D正确。故选B。11.某科研团队利用离体的大脑皮层神经元以探究白介素1β(IL-1β)对其动作电位的作用(阈值代表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膜电位),结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经过IL-1β处理后的大脑皮层神经元更容易兴奋B.适当提高培养液中的K+浓度能降低动作电位的峰值C.大脑皮层神经元经过IL-1β处理后动作电位的峰值和阈值均显著降低D.实验中IL-1β可能通过减少大脑皮层神经元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数量来影响动作电位【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IL-1β处理组与对照组阈值相等,但IL-1β处理组动作电位峰值降低,对两组给相同太刺激,IL-1β处理后的大脑皮层神经元兴奋性更低。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详解】A、经过IL-1β处理后的大脑皮层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降低,更不容易兴奋,A错误;B、动作电位形成与Na+内流有关(与钾离子浓度无关),适当降低培养液中的Na+浓度能降低动作电位的峰值,B错误;C、大脑皮层神经元经过IL-1β处理后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和阈值不变,C错误;D、实验中经过IL-1β处理后的大脑皮层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降低,可能是IL-1β通过减少大脑皮层神经元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数量来影响动作电位,D正确。故选D。12.桑树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桑叶和桑果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下图是不同种生长素处理对菜桑硬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CK为空白对照组)A.是ABT-1溶液诱导菜桑硬枝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B.随着质量浓度提高,3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均为先促进后抑制C.在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属于自由扩散D.在浓度下,ABT-1处理效果优于IAA处理组和IBA处理组【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的种类和所用生长素的浓度,因变量为菜桑硬枝扦插生根率。【详解】A、从图中只能看出,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生长素即不同的浓度,1000mg⋅L−1ABT-1溶液诱导菜桑硬枝扦插生根的效果最好,但是实验设置组数少,浓度梯度大,故无法确定1000mg⋅L−1是ABT-1溶液诱导菜桑硬枝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A错误;B、对于ABT-1溶液溶液来说,均为促进作用(与CK组对比),对于IAA和IBA溶液来说,作用效果为先促进后抑制,B错误;C、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主要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在500mg⋅L−1浓度下,ABT-1处理组菜桑硬枝扦插生根率高于于IAA处理组和IBA处理组,故在500mg⋅L−1浓度下,ABT-1处理效果优于IAA处理组和IBA处理组,D正确。故选D。13.香水稻具有香味浓郁(DD)、高产(EE)等优良性状,但是不抗除草剂(gg),三种性状独立遗传, 为培育香味浓郁,高产、抗除草剂(DDEEGG)的优良品种,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B.④和⑤过程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③过程使用的化学物质作用于间期,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由成熟的花粉细胞培养成幼苗(DEG、DEg)的过程中,会涉及基因重组【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①表示诱变育种,②③表示单倍体育种,④⑤表示杂交育种。【详解】A、①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B、④和⑤为杂交育种,其过程不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是花药离体培养,该过程形成花药时可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③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于前期,可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D、由成熟的花粉细胞培养成幼苗(DEG、DEg)的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不涉及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A。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野生型p53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抑制细胞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冠以“基因组卫士”称号。在临床上口服药物二甲双胍能促进患者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但不能促进脂肪合成,从而起到降血糖的效果,此外,它还可影响p53基因的表达以抑制某些癌症的发生。1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p53基因可能一种抑癌基因B.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以治疗恶性肿瘤C.p53蛋白可能通过激活某凋亡基因表达,启动细胞凋亡,阻止癌变D.当细胞受电离辐射等作用导致DNA损伤(若p53基因正常)时,p53基因表达水平可能迅速下降15.口服二甲双胍引起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将消化酶和胰岛素分泌到内环境B.胰岛素分子在体内代谢不能作为反应物 C.血糖浓度高时,副交感神经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D.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相同,两者的化学本质也相似【答案】14.D15.C【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14题详解】A、p53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抑制细胞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则p53基因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A正确;B、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则人体内可表达p53蛋白,抑制细胞的增殖,则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以治疗恶性肿瘤,B正确;C、p53蛋白能抑制细胞增殖,则p53蛋白可能是通过激活某凋亡基因表达,启动细胞凋亡,阻止癌变,C正确;D、当细胞受电离辐射等作用导致DNA损伤(若p53基因正常)时,由于该基因正常,p53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不受影响,D错误。故选D。【15题详解】A、胰腺将胰岛素分泌到内环境,将消化酶分泌到外环境(消化道),A错误;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体内能作为反应物被分解,B错误;C、血糖升高,副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血糖降低,交感神经抑制胰岛素的分泌,C正确;D、二甲双胍能促进患者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胰岛素作用类似,二甲双胍能口服,二甲双胍不是蛋白质,而胰岛素是蛋白质,故两者的化学本质不同,D错误。故选C。16.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自今年2月份以来,甲型HIN1流感流行,其为单股负链RNA(-RNA)病毒,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病毒中的RNA具有mRNA功能B.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含血清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繁殖C.甲型HIN1流感病毒与劳氏肉瘤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相同D.①、③过程代表复制,催化①、③过程的物质N是RNA复制酶【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过程①、③过程代表复制,过程②表示翻译。【详解】A、据图可知,子代病毒中的RNA是-RNA,以-RNA为模板复制形成的RNA才具有mRNA的供能,翻译出结构N(RNA复制酶)和结构蛋白,A错误;B、甲型H1N1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不可在含血清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繁殖,B错误;C、甲型HIN1流感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RNA复制和翻译,劳氏肉瘤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逆转录、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两者遗传信息传递方向并不完全相同,C错误;D、过程①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mRNA,过程③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RNA,都表示复制,因此催化①、③过程的物质N是RNA复制酶,D正确。故选D。17.英国纯血马是世界顶级马术比赛的常用马种,其数量少,生育力低。现代生物技术能有效提高优质马的生育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取囊胚滋养层细胞可用于胚胎性别鉴定及遗传检测B.注射外源的促性腺激素可使子宫超数排卵C.未成熟的卵细胞需体外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用于受精D.由于无法进行全体外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成为胚胎工程获得后代的唯一方法【答案】B【解析】【分析】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囊胚:细胞开始出现分 化(该时期细胞的全能性仍比较高)。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中间的空腔称为囊胚腔,滋养层细胞主要发育成胎盘和胎膜。【详解】A、滋养层细胞主要发育成胎盘和胎膜,取囊胚中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及遗传检测,这样不会破坏胚胎,A正确;B、卵子是由卵巢排出的,注射外源的促性腺激素可使卵巢超数排卵,B错误;C、卵巢中获取的卵细胞必需在体外进行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获能精子融合即可得到受精卵,C正确;D、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由于无法进行全体外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成为胚胎工程获得后代的唯一方法,D正确。故选B。18.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这就是“温室效应”。为探究温度和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大豆做了3组对比实验,各组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图(注: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可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比值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温室气体(主要指)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B.与实验a相比,实验b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有可能提高C.与实验b相比,实验c中植物的抗旱能力下降D.推测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广泛应用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 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A、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温室气体(主要指CO2)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A正确;B、与实验a相比,实验b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实验b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有可能提高,呼吸速率可能提高得更多,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B正确;C、与实验b相比,实验c的蒸腾作用下降,蒸腾作用越低,植物越不容易失水,因此实验c中植物的抗旱能力增强,C错误;D、对比实验a、实验b、实验c可知,未来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广泛应用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故选C。19.研究者对某地区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相关研究,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甲、乙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B、C点分别代表甲、乙两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B.若甲、乙两种生物为捕食关系,可通过负反馈调节种群数量关系C.低于A点,与甲种生物相比,乙种生物更有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甚至灭绝D.该地区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的改变一般不会影响其所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答案】C【解析】【分析】曲线分析:虚线表示:Nt+1=Nt,即位于虚线上的点指该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没发生变化,低于虚线上的点指该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在减少,高于虚线的点指该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在增加。 【详解】A、环境容纳量指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由曲线可知,B点、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Nt+1=Nt,分别是甲、乙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B、若甲、乙两种生物为捕食关系,当捕食者的量增多时会导致被捕食者的数量降低,而被捕食数量的减少会使捕食者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B正确;C、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与乙生物相比,在甲生物对应的曲线中,当Nt小于A点时,Nt+1与Nt比值小于1,说明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年下降,甚至灭绝,C错误;D、物种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该地区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的改变一般不会影响其所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正确。故选C。20.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形成如图所示的1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它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有4种B.若形成图示细胞只经历过一次有丝分裂,则该细胞中含32P的核DNA有4个C.图示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形成图示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畸变【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题干可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结合图中染色体上基因分布的情况可知,a所在的姐妹染色体与b所在的妹染色体发生了交换,二者为非同源染色体,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详解】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C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其基因型为AAaaBBbbCCcc,由题干可知,基因a所在染色单体与b所在的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则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Aabcc(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b在姐妹染色单体上)和 abBBCC(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与C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故图示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有4种,分别为Abc、Aac、aBC、BbC,A正确;B、亲代DNA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4个核DNA分子,共8条带标记的单链,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若形成图示细胞只经历过一次有丝分裂,则该细胞中含32P的核DNA有8个,B错误;C、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已经发生复制,1条染色体上2个DNA分子,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正确;D、结合题干可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结合图中染色体上基因分布的情况可知,a所在的染色体与a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二者为非同源染色体,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21.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引起机体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呼吸加深,其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剧烈运动时,人体肌细胞中能产生的场所是______。(2)据图可知,细胞外液中增多会导致______,直接刺激化学感受器,使膜对______离子通透性增大,从而引发动作电位,最终导致肺通气量增加。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其中延髓具有______作用。从作用的结果看,上述过程是一种______(填“正反馈”“负反馈”)调节,对于肺及内环境的意义在于______。(3)人体呼吸存在自主呼吸和有意识呼吸,前者不受任何心理和意识控制,由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控制,二者一般具有______作用;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会存在有意识的呼吸,这是______对脑干中延髓的调控,说明神经系统也存在______调节。【答案】(1)线粒体##线粒体基质(2)①.H+浓度增加②.钠③.神经、体液调节④.感受器和神经中枢##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及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⑤.负反馈⑥.防止肺扩张过度,保持内环境稳态(3)①.拮抗②.大脑皮层③.分级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通过反射进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如脊髓、脑干、下丘脑和大脑),都存在着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内脏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小问1详解】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部分肌肉细胞会进行厌氧呼吸,终产物只有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肌细胞产生代谢终产物CO2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当肌细胞内CO2内浓度增加,通过体液传送,导致血浆、脑脊液中CO2浓度增加,导致细胞外液中H+浓度增加,直接刺激外周和延髓中化学感受器,使其对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引发动作电位,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延髓呼吸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膈肌、肋间外肌收缩加强,导致肺通气量增加,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延髓中有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因此其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及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该过程中首先时CO2浓度增加,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过程,最终使CO2浓度减少,从而维持CO2保持相对稳定,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该负反馈调节对于肺及内环境的意义在于防止肺扩张过度,保持内环境稳态。【小问3详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比如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呼吸中枢位于延髓,有意识呼吸说明有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会存在有意识的呼吸,这是大脑皮层对脑干中延髓的调控,说明神经系统也存在分级调节。22.甜叶菊的叶片甜度高、热量低,具备降血糖、降血压等作用,已引起了人们关注和重视。为了研究红蓝光间断暗期处理(LED红蓝混合光在暗期每天打断1h)对幼苗期甜叶菊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浓度叶绿素含量对照组(CK)9.250.21610.451.74暗期间断处理组(L)12.380.48708.471.62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若要定性分析不同组叶绿素含量高低可通过______ 方法分离色素,然后比较各组滤纸条从上至下的第三、四条带的______;定量分析则常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推测选择红光区域吸收峰波长检测叶绿素含量的原因是______。(2)表格中L组叶绿素含量低于CK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L组净光合速率增大的同时气孔导度也明显提高,推断该实验中影响甜叶菊幼苗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说明气孔导度的增大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叶绿素不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科研人员还对甜叶菊幼苗的茎秆长势及干物质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1可知,红蓝光间断暗期处理对甜叶菊茎秆长势及花芽形成分别具有______作用,推测甜叶菊属于______(长日照、短日照)植物。光合产物在叶绿体中合成后,常以______的形式运至植物各器官并用于细胞呼吸和生长,由图2结果推测,红蓝光间断暗期处理导致L组植株矮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纸层析②.宽度及颜色深浅③.排除类胡萝卜素在蓝紫光区域的干扰(2)①.红蓝光间断暗期降低了叶绿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或抑制了叶绿素合成过程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或提高了叶绿素分解相关酶的活性)②.二氧化碳浓度(3)①.抑制、抑制②.短日照③.蔗糖④.增加光合产物在叶片分配率,减少了有机物向茎秆中的运输,(或提高叶分配率,降低茎分配率)【解析】【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体有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有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光合作用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主要发生水的光解,其产物是氧气、[H],同时合成ATP,其中[H]和ATP可以参与暗反应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小问1详解】 可通过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然后分析不同组叶绿素含量高低,叶绿素在滤纸条从上至下的第三、四条带分别是叶绿体a和叶绿素b,根据第三、四条带的宽度及颜色深浅可分析含量的多少。定性分析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在蓝紫光区域的干扰,应该选择红光区域吸收峰波长检测叶绿素含量。【小问2详解】红蓝光间断暗期降低了叶绿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或抑制了叶绿素合成过程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或提高了叶绿素分解相关酶的活性,所以L组叶绿素含量低于CK组。L组收到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净光合速率增大的同时气孔导度也明显提高。【小问3详解】由图1可知,红蓝光间断暗期处理对甜叶菊茎秆长势具有抑制作用,对花芽的形成也具有抑制作用,推测甜叶菊属于短日照植物。蔗糖是非还原糖,性质稳定,则光合产物在叶绿体中合成后,常以蔗糖的形式运至植物各器官并用于细胞呼吸和生长。由图2结果推测,增加光合产物在叶片分配率,减少了有机物向茎秆中的运输,或提高叶分配率,降低茎分配率,则红蓝光间断暗期处理导致L组植株矮小。2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华南梅花鹿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区域内还分布有黑麂和小麂等鹿科动物,植被类型多样,高海拔地区以针阔混交林为主,针叶林为辅,低海拔地区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回答下列问题。(1)清凉峰保护区华南梅花鹿是我国陆地上分布最东、最南的野生种群,是国家极为珍贵的______多样性宝库。其数量由保护区建立前的80头左右增加为约300头,说明______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非常有效的措施。若要预测若干年后野生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的变化,可通过调查该种群的______。(2)黑麂和小麂同为麂属,亲缘关系相近,都喜食蔷薇科、百合科和杜鹃花科等灌丛植物,黑麂在春、夏、秋三季主要偏好针阔混交林,冬季选择落叶阔叶林;小麂则全年偏好落叶阔叶林,说明同一区域分布两者可通过______等生态位分化方式实现共存。落叶阔叶林群落中乔木冬天完全落叶,春季萌发新叶,夏季形成郁闭林冠,秋季叶片枯黄,该现象说明______可随时间的改变而形成时间结构。(3)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可在______两个层次上进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特点。下图为清凉峰涉及华南梅花鹿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代表相应环节的能量。华南梅花鹿的同化量为______(用字母表示),“未利用d”中的能量包括下列哪几项______(A流向分解者B.暂未利用C.流向其他植食性动物D.华南梅花鹿呼吸消耗)。【答案】(1)①.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②.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③.年龄结构 (2)①.划分活动范围##错开活动时间②.群落的外貌##群落的外貌和组成(3)①.食物链和生态系统②.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③.e##c-d##a-b-d④.ABC【解析】【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小问1详解】清凉峰保护区中所有华南梅花鹿,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建立清凉峰保护区是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非常有效的措施;年龄结构能预测若干年后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若要预测若干年后野生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的变化,可通过调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小问2详解】黑麂和小麂两个种群若要实现在同一区域共存,则需要划分活动范围、错开活动时间等方式分化生态位实现在同一区域共存;群落的外貌/群落的外貌和组成可随季节、时间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群落的时间结构。【小问3详解】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等特点,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进行研究时,需要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题图:总初级生产量a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净初级生产量c是生产者去除呼吸作用消耗剩余的能量,未利用d是指未被华南梅花鹿同化的量,包括流向分解者、暂未利用和流向其他植食性动物,华南梅花鹿的同化量可用e表示,或者c-d表示以及a-b-d表示。24.低温冻害是草莓冬季生产关键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为了培育出抗冻草莓,研究人员获得了青稞的抗冻物质脱水素的编码序列,构建重组DNA后,以农杆菌转化法介导最终培育得到抗冻草莓。下图是基因表达载体,下表是几种常见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注:T-DNA区内的基因表达调控序列与真核生物类似。抗生素种类抗生素作用机理 潮霉素作用于细菌、动植物细胞,抑制核糖体作用卡那霉素链霉素羧苄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杀死细菌;分解产物是生长素和萘乙酸,可以刺激愈伤组织的增殖请回答相关问题:(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根据脱水素的编码序列,先通过______方法获得脱水素基因,该方法得到的基因与青稞基因组文库中的脱水素基因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______;然后将该基因通过______技术大量扩增并与农杆菌Ti质粒重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为了提高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效率,从目的基因的角度分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举2例)。(2)受体细胞的转化与筛选。将重组Ti质粒导入处于______的农杆菌后,需要先用含有______的选择培养基对其进行筛选,然后将阳性农杆菌与草莓叶片共培养。完成转化后,需要先后使用______和______作为除菌剂和筛选剂,前者既能及时杀死农杆菌,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刚转化形成的受体细胞的影响,后者可实现对______的筛选。(3)转基因植株的再生和检测。含有目的基因的草莓叶片经过______,叶片边缘形成愈伤组织,该组织经后续处理能够得到抗冻草莓幼苗,根本原因是由于愈伤组织细胞中含有______和______。从分子水平看,抗冻草莓转基因成功的标志是______。【答案】(1)①.化学合成②.无启动子、内含子等序列③.PCR④.提高浓度、两端形成不同黏性末端或目的基因两端有不同种限制性酶识别序列(2)①.感受态②.卡那霉素③.羧苄青霉素④.潮霉素⑤.转基因受体(植物)细胞/含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3)①.脱分化②.草莓全套的遗传物质③.脱水素基因(抗冻基因)④.草莓细胞中合成了脱水素【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若抑制脱水素的编码序列,则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脱水素基因;该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只具有编码序列,故与青稞基因组文库中的脱水素基因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无启动子、内含子等非编码序列;PCR是一项体外扩增DNA分子的技术,可对该目的基因进行大量扩增;为了提高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效率,从目的基因的角度分析,可以采取提高浓度、两端形成不同黏性末端或目的基因两端有不同种限制性酶识别序列等措施。【小问2详解】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等微生物细胞之前,需要先将微生物用钙离子等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为进行初步筛选,可先将农杆菌置于卡那霉素培养基上进行筛选,由于卡那霉素能够作用于细菌、动植物细胞,抑制核糖体作用,而质粒上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可据此筛选阳性的质粒;分析题意,此后加入的抗生素需要及时杀死农杆菌,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刚转化形成的受体细胞的影响,则需要加入的是羧苄青霉素;据图分析可知,重组质粒的T-DNA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故需要再用潮霉素作为作为除菌剂,由于农杆菌已经不含潮霉素抗性基因,故实现对转基因受体(植物)细胞/含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的筛选。【小问3详解】由草莓叶片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过程;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根本原因是愈伤组织细胞中含有草莓全套的遗传物质和脱水素基因(抗冻基因);从分子水平看,抗冻草莓转基因成功的标志是草莓细胞中合成了脱水素。25.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其花色(红花和白花)和叶形(宽叶和狭叶)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甲、乙、丙三株表型相同的个体,将丙的花粉分别授给甲和乙,收获两株亲本上的种子并分别种植得M、N,发现仅M中出现狭叶个体且均为雄株,仅N中出现白花个体。已知杂交过程中未发生变异,且基因均不在Y上。对于两对基因位置关系存在两种推测:①两对基因分布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两对基因分布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若推测①成立,叶形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M中的狭叶个体均为雄株的原因是______。将M中红花宽叶雌株与N中红花宽叶雄株随机杂交,所得子代中白花狭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2)若推测②成立,丙能产生______种基因型配子,请写出乙与丙杂交产生子代的遗传图解______。(3)若要准确判断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可以对______个体进行性别鉴定,若______,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1)①.X②.AAXBXb、AaXBXB③.母本能产生Xb的配子,父本(丙)不能产生的花粉/仅母本能产生Xb的配子④.1/96 (2)①.2②.(3)①.N中的白花个体②.存在雌雄两种性别(雌性∶雄性=1∶1)【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小问1详解】据题意可知,甲、乙、丙三株植物表型相同,只考虑叶形,丙与甲杂交,后代出现狭叶个体且均为雄株,说明狭叶为隐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代基因型为XBXb、XBY;只考虑花色,丙与乙杂交,后代出现出现白花个体,说明白花为隐性,若两对基因分布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代基因型为Aa和Aa;因此丙的基因型为AaXBY,丙与甲杂交后代没有白色,因此甲的基因型为AAXBXb,丙与乙杂交后代没有狭叶,因此乙的基因型为AaXBXB。甲的基因型为AAXBXb,丙的基因型为AaXBY,母本能产生Xb的配子,父本(丙)不能产生的花粉或者仅母本能产生Xb的配子,因此M中的狭叶个体均为雄株。M中红花宽叶雌株基因型为1/2AA、1/2Aa;1/2XBXB、1/2XBXb;N中红花宽叶雄株基因型为1/3AA、2/3Aa;XBY,两者随机交配,所得子代中白花狭叶个体(aaXbY)所占的比例为1/2×2/3×1/4×1/2×1/4=1/96。【小问2详解】据题意可知,甲、乙、丙三株植物表型相同,只考虑叶形,丙与甲杂交,后代出现狭叶个体且均为雄株,说明狭叶为隐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代基因型为XBXb、XBY;只考虑花色,丙与乙杂交,后代出现出现白花个体,说明白花为隐性,若两对基因分布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代基因型为XAXa、XAY;因此丙的基因型为XABY,丙能产生2种基因型配子,为XAB、Y。丙与乙杂交后代没有狭叶,因此乙的基因型为XABXaB,因此乙与丙杂交产生子代的遗传图解: 【小问3详解】据上两问分析可知,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花色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者X染色体上,可以对N中的白色个体进行性别鉴定,若白色只在雄性中出现,那么花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分布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若白色个体雌雄中都有,那么花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5-23 16:36:03 页数:25
价格:¥3 大小:1.0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