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十堰市2023年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媒介。《礼记》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因为土地的重要性,对土地的依恋也成为人类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心理情结。尽管“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也都有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现象,但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恋土情结”却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传统中国就是乡土社会,如《乡土中国》一书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底色。可以说,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作为一种物质和元素,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共识和集体记忆。早在先秦流行的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土就是居中的,最为尊贵也最为重要。中国人不仅把土地看作是一切生命的母体,也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选择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护佑整个家族。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中国人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在汉语和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乡土”“风土人情”“土生土长”等词语都体现了对土地的依恋。中国古代常常用“社稷”来代表国家,“社”,即土地神,“稷”则是谷神。在中国文化中,土地及其所生的谷物成为“国家”的代表,这当中体现的即是农业民族的土地崇拜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土地庙,里面伺奉着“土地公公”或“土地奶奶”。在乡民的眼里,土地神是一方乡土的保护神。“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对土地的崇拜观念和祭祀仪式,日复一日,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社会”。可以说,中国文化饱含了对土地的历史记忆,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我们的语言词汇,处处可见“恋土情结”的印记。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伴随了中国文化的始终,并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不论游子、战士还是商人或移民,他们都会带一包家乡的泥土在身边。“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土地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种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土地给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财富,也是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正是千百年来对土地的辛勤耕耘,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影响到了士人的价值观,“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向是中国圣贤先哲所倡导的一种精神。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个文化基因,那就是平和。固守土地使中国人变得十分温和,乐天知命,安土重迁,这样的民族本能地反对暴力和侵略,追求和平。“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更是把“安土”和“修身”联系在一起,如《礼记》中所言:“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土地与“乡土”情结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交往观念。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人的社交圈子往 往局限在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地上,“乡土情谊”在中国人的交往观念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乡谊网络”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的温州人就用“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的方法,把很多同乡和产业带到了世界各地。“乡土文化资本”“乡谊关系”成为华人交往实践和交往理念的重要特色。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这种观念无疑是一种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极富启示价值。立足新时代,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地建立“文化自信”,并在社会层面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发展。(摘编自潘祥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恋土情结”及其扬弃》)材料二: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也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因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这是由我们的历史文化决定的。余光中经历了“双重放逐”,先是到因政治因素与大陆相隔的宝岛台湾,后来又赴美留学,在另一个不同文化的海外生活,他先是接受台湾另一种政治形态的熏陶,后又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也曾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但是思维中固存的“落叶归根”的想法让多愁善感的诗人的乡土情结尤为浓重,以致后来他意识到他的西化是苍白和空虚的,然后清醒地回归并坚定传统文化的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一种乡愁情结中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坚守。余光中对于乡愁的看法是:“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层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一镇。地理当然不能搬家,民族何曾可以改种,文化同样换不了心,历史同样整不了容。乡愁并不限于地理,他应该是立体的,还包含时间。一个人的乡愁如果一乡一镇就可以解,那恐怕只停留在同乡会的层次。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段话映射出他认为乡愁中应包含的“文化回归”和对中华民族血脉的认同。“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投射于他的诗中,更是表现出余光中对故园的渴念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摘编自傅天虹《诗国的游子—论余光中诗歌的原乡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但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B.中国人对土地的依恋在语言文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土地的崇拜观念。C.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表现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余光中的经历生动地体现这一点。D.余光中认为乡愁不是系于某人出生地的具体的那个乡镇,而是立体多层次的,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多处引经据典,不仅分析了“恋土情结”在中国文化中的表征,同时也阐释了其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的影响,论证精当有力。B.在中国传统社会,人在死后也会选择“风水宝地”作为归宿,这既体现了中国人把土地 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的理念,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C.中国古代有“春祈秋报”的祭祀仪式,即春耕前举行祭祀,祈祷土地神保佑丰收,秋收后举行仪式报答土地神的恩德,这是“恋土情结”的一种体现。D.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如能对其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必然会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一项是(3分)()A.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宋)陆游《寓叹》B.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C.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D.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乡思》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恋土情结”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5.为建设好“美丽乡村”,某地拟“乡情为骨,乡韵为魂”为主题的座谈活动,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他们提两点建议。(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秦岭记.二十六贾平凹之所以叫云盖寺,是云常常就把寺盖了。其实,云来了,不但盖了寺,也盖了整个小镇。一夜的寂静无声,天亮的时候,偶尔从寺后的河面上吹来一阵风,北街口的那棵娑罗树被云隔成了三截,树根已经清晰了,坐着老和尚。老和尚每日黎明拿竹帚扫从寺门口一直到村前的六百二十八级台阶。他扫的不是尘,是云。石板铺成的街道逐渐出现,上面一层冰,冷冷地发光。深山里的小镇贫瘠得安静,日子就这么堆积着,过去了月,也过去了年,一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了故事,如同中街客栈旁榆树上的老鸹①窝被戳了一扁担,纷乱和嘈吵了一阵。那天是阴历十月初二,照常的一个早上,云刚刚从街道上散去,秃子推着卖甑糕的独轮车到了豆腐坊门口,前边的路上仰面躺着一个人,以为是豆腐坊的老刘,就大声哇哇起来。哑巴的话没有节奏,别人听不懂,但他的意思是你老婆又不让你在炕上睡啦?一抬头,老刘竟从店里出来,问:你说啥?秃子忙停下车子就去扶躺着的人,认得是后巷的任秋针,身上穿着蓝布棉袄、黑棉裤、旧胶鞋,后脑勺一个窟窿,血流出来结了冰,人早就已经死了,变得僵硬。任秋针五十出头,家里有老母亲还有两个孩子,因为住在后巷,没有门面房开店做买卖,就饲养了十几只羊。小镇上几十年从未发生过非正常死亡,本分老实的任秋针怎么就横死在街头?这事惊慌了整个小镇,议论纷纷。派出所的人很快到了现场,排除了他杀和自杀,经尸检,也排除了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但任秋针的家属不行,太平社会,好端端一个人,说死就死了,真相到底是什么?停着尸不肯埋葬。镇派出所是全县评比中的模范派出所,也有心要给小镇个交代,于是进行详细调查。据家属讲,头两天任秋针在黑沟放羊时丢失一只羊,回来自己给自己生气,喝了一瓶白干。事发的前一天黄昏,得到消息,黑沟村捡到了那只羊,任秋针就给家人说要去黑沟村呀,出门时还在怀里揣了一盒纸烟。黑沟村村主任承认黑沟村是捡到了一只羊,也承认任秋针那天黄昏来过黑沟村。黑沟村是个穷村,那天集体在山脚下修水渠。捡到羊,原本想杀了给各家分肉的,羊太小,村里户数多,村主任提议杀羊熬汤吧,让全村老少都能沾上腥,天这么冷驱驱寒。而任秋针到村时羊汤已经在熬,支了三个大筒子锅。任秋针和村人论理,村人说,羊是村人捡的,杀羊也是 本分,这就像雨下到谁家田里那就长谁家的庄稼呀!任秋针论不过,捶胸顿足地哭。村人见他可怜,安慰他,让他也喝羊汤。全村老少是各喝了一碗两碗的,他喝了三碗。天黑后任秋针返回,村主任还把他送到寺后的青莲河滩。黑沟村人熬了羊汤喝是能说得过去的,并且全村百十多人都喝了汤,能说谁不对呢?任秋针若那天黄昏不去黑沟村或许回来不至于死在街头,可那是任秋针自己去的黑沟村呀!那么,任秋针从河滩到镇上还发生了什么事吗?糍粑店的孙掌柜主动来报告:任秋针脚上的旧胶鞋是他给的。那天晚上,他在店里蒸土豆,因为第二天有人给孩子过满月,订下的糍粑多,夜里两三点了,任秋针就经过门前。那时街道上都是云,店里灯光照出去,只能照出簸箕大一片亮,任秋针经过时在咳嗽,他说:打牌才回呀?任秋针说:我啥时打过牌?就站到了店门口。他是看到了任秋针一只脚上穿着鞋,一只脚竟然光着。他问天这么冷,你光脚?任秋针说是从黑沟村回来,过青莲河上列石时绊了一下,一只鞋被水冲走了。他见任秋针寒碜,就把他的一双胶鞋让任秋针穿,胶鞋是旧的,鞋底都磨成平板了。任秋针穿了鞋,说:明日我还你。或许,就是这双底磨成平板的旧胶鞋,任秋针穿了在街上石板路上走过时,云大,石板上又结了冰,滑倒了后脑勺着地而死的?可孙掌柜是一片好意,哪能是他的责任呢?再调查石板街道结冰的事,确实是如果石板上不结冰,旧胶鞋再是底子磨成平板也不会滑跤的。但是,小镇上自有了这条主街道,以前住家和以后做门面店铺,大家都习惯着把洗脸水、洗衣洗菜水、淘米水,顺手就泼到街道上。这怎么认定是谁的错呢,有错那是家家户户都错。街道上的人争辩,哪个冬季里街道上不是层冰,是摔过人,可都是跌个屁股蹲儿,他任秋针一摔就死了!派出所调查之后,结论任秋针确实死有其因,但又无法认定谁有责任。任秋针家属还是不行,镇政府补助五千元。任秋针埋葬后,过五七,家人在寺里做了一场焰口②超度。那天晚上依然是云盖了寺也盖了小镇,寺后的河面上没有吹来风,云不是如碌碡滚③,也不是如席筒卷,而是弥漫成糊状,混混沌沌,完全看不见北街口那棵娑罗树,看不见那六百二十八级寺门前的台阶。【注】①老鸹,北方方言,指乌鸦。②焰口,一种佛教修行仪式。③碌碡滚,即碌碡(陕西发音l________uzh________u),中国农业生产用具,是一种用以碾压的畜力农具。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天早上,卖甑糕的哑巴秃子发现一个人躺在地上,他以为是豆腐坊的老刘睡在大街上。B.本分老实的任秋针讨羊无果,回来时能见度低,石板台阶结冰湿滑,不慎摔破后脑勺而死。C.任秋针的死打破了小镇的宁静,使小镇“纷乱和嘈吵了一阵”,使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恐慌。D.小说利用排除法,排除了黑沟村人、孙掌柜、在街上泼水的家家户户对任秋针之死的嫌疑。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细致地描写了石板铺成的街道上一层冷冷发光的冰,为下文任秋针的死埋下了伏笔。B.小说运用了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交代了秃子发现横死街头的任秋针的过程。C.“像雨下到谁家田里那就长谁家的庄稼”运用比喻,将原本无理的逻辑说得看似有道理。D.“老鸹”“碌碡滚”等方言俗语不事雕琢的使用,突出了小说作者语言运用技能的高超。8.小说对云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9.《人民文学》对贾平凹的《秦岭记》进行了评价:“(作品)隐约可见山地深处的人生底细 和生活况味。”结合文本,谈谈本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晁错者,颍川人也。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选自《史记.晁错传》,有删改)文本二: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选自苏轼《晁错论》,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B.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C.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D.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卿,官名合称,指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具体所指历代各有不同。B.宗庙,帝王或诸侯供奉祖先牌位、祭祀祖先的场所。也可以用来代指国家。C.“计画始行”与“始速祸焉”(《六国论》)两句中“始”字含义不同。D.“可得而间哉”与“谗人间之”(《屈原列传》)两句中“间”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晁错升迁为御史大夫后,建议就诸侯的罪过削减其封地,收取他们的近旁诸郡,商议时遭到窦婴的反对,其后晁错又更改律令,引来了诸侯的忌恨。B.晁错的父亲从颍川赶来劝说晁错放弃削藩,晁错向父亲解释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安定,晁错的父亲担心祸患降临到自己身上,饮药自尽。C.景帝为了平息吴、楚七国的叛乱,下令在东市斩了晁错,但吴、楚七国并未停止叛乱,于是让谒者仆射邓公担任将领带兵攻打吴、楚叛军。D.在苏轼看来,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因为汉景帝并不认同晁错控制诸侯强大、削弱诸侯势力的做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4分)(2)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4分)14.仆射邓公与苏轼对晁错的评价有何异同?请概括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水调歌头.多景楼①陆游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②。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③。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④独千载,名与汉江流。【注】①这首词作于陆游镇江通判任上,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宴游,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徐州:这里指镇江,东晋南渡,曾以徐州治镇江。③貔貅:猛兽,喻指勇猛的战士。④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由“江左”而“古徐州”,由“连山”而“危楼”,词人的笔触由近到远,最后点题。B.下片用风露草木点明季节时令,词人从历史过渡到了现实的生活情景,叙写这次宴游。C.“古愁”启“襄阳登览”,“今愁”慨言当前。古今之愁纷至,词人心有不平却并不灰心。D.词人借羊祜的典故劝勉同来登楼的镇江知府,希望他及早为北伐做好部署,建万世之功勋。16.本词与姜夔《扬州慢》开篇同样是从地理形势写起的,但两首词在气象和情韵上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西汉贾谊《过秦论》中,写出蒙恬领兵北逐匈奴并修筑长城带来的影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诗人在日落时分流连孤松的画面,体现出诗人的耿介之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3)三国时期,英雄人物辈出,对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赞美在古诗文中也频繁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两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6 月是传统的旅游旺季,然而反复不断的疫情却让今年的旅游市场冷清了不少。为激发人们的出游意愿,促进旅游市场恢复生机,不少景区开启“免费模式”,敞开大门迎接游客。游客的增加,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旅游业低潮之困,但对于一些严重依赖门票的景区,实行免费政策后收入但未显著提高,还需额外增加管理运维方面的投入。应该看到,旅游业发展多年,市场实际形势和游客心理预期都发生了①的变化,伴随国内外景区陆续推行低票价甚至免票入园,过度依靠门票收入已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告别“门票经济”不只是做“减法”,客流的快速攀升,也对旅游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软实力”的旅游服务是否趋于完善和人性化日显重要。经历了疫情的冲击,部分景区可能存在着急的心态,希望尽快将损失补回来,这②,但无论如何都应意识到,不能以降低服务质量为代价,换取一时的虚假繁荣。新一轮门票免费已一触即发,各大景区转型③,务必利用好这一“时间窗口”,积蓄能量,真正迎来属于行业的春天。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绊脚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回到学校时,看到校门紧闭,他“灵机一动”,翻墙而入。B.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C.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障壁”太难了。D.务必利用好这一“时间窗口”,积蓄能量,真正迎来属于行业的春天。(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高妙的语言大师,曹雪芹的巨作《红楼梦》不仅在文学界竖立起一座历史丰碑,①。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之中,谐音艺术贯穿全书,每每读之,令人拍案叫绝。《红楼梦》中的谐音广泛地运用在人名、地名之中,其中,②。比如,贾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人合在一起谐音“原应叹息”,暗示四人命运遭际令人叹息。又如,娇杏谐音“侥幸”,她从甄家的丫鬟一跃成为贾雨村的正夫人,可见其“侥幸”;甄家千金甄英莲的名字也暗含谐音,谐音“真应怜”。谐音还是作者表达讽刺与批判的重要方式。比如,书中贾宝玉的父亲腐朽陈旧,表面上道貌岸然,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其名“贾政”谐音“假正”,正是作者对其辛辣的嘲讽,讽刺他为人表面正经,③。谐音艺术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广泛大量的使用,咀嚼其中含义,每个谐音都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如此成功的对谐音艺术的广泛使用在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这不仅展现出作者高妙的艺术技巧,更展现出作者对于语言驾轻就熟的把控与运用。21.近来,一些政务服务平台利用“谐音”取名走红,如重庆市政务服务平台取名“渝快办”,广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取名为“粤省事”,请任选一例咀嚼其中含义及妙趣。(4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 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十堰市2023年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不是系于某人出生地的具体的那个乡镇”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一镇”)2.B(“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于文无据,原文并没有这是迷信落后的依据)3.C(主要表达了诗人的抱负)4.①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特别重视故乡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②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③造就了中国人“平和”的文化基因;④影响了中国人“乡土情谊”的交往观念。(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5.①宣传好“乡土情结”,留住本地人建设家乡;②利用好“乡谊网络”吸引在外地发展成功的老乡回乡投资;③挖掘好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天、地、人”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环境。(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赋分)6.C(“使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恐慌”错误。从小说文本来看,任秋针的死打破了小镇的宁静,给小镇平淡无奇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新奇,但没有使人们的生活陷入恐慌的状态。选项对事件做了过度解读)7.B(“小说运用了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错误。小说第四段交代了秃子发现横死街头的任秋针的过程,此段中没有使用“神态”描写)8.①小说开头、中间、结尾都写到云,互相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②小说通过对云这个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凄迷伤感的氛围。(每点3分)9.①小说交代了山村村民任秋针因寻找丢失的山羊不幸摔破后脑勺而死的事,并对其死因展开了推理,借此展现了山村村民贫穷、安静、平凡的人生状态。②小镇上百姓的生活,是秦岭一带山地深处人民生活的写照,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和生活的平凡。③小说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宏大的主题,更接近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10.A(原文标点: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11.C(两句中“始”字含义相同,都是“刚,才”之意)12.D(“因为汉景帝并不认同晁错控制诸侯强大、削弱诸侯势力的做法”说法错误,文中“而天子不以察”是说景帝没有洞察到诸侯的别有用心)13.(1)你从军中回来,听到晁错死后,吴、楚罢兵没有?(译出大意给1分;“来”“闻”“罢”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译出大意给1分;“乃”“全”“居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同:都肯定了晁错忠君爱国。(1分)异:仆射邓公称赞了晁错的远见卓识,苏轼批评了晁错 缺乏临危不惧的精神。(2分)【参考译文】文本一:晁错,颍川人。景帝登基,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曾多次请求单独谈论政事,皇上总会听取,他备受宠爱,超过了九卿。晁错升迁做了御史大夫,奏报诸侯所犯罪过,削夺他们的封地,收回他们的近旁诸郡。奏书上报,皇上便诏令公卿、列侯及皇族宗室集中计议,没人敢有非难,唯独窦婴争辩此事。晁错修改了律令有三十章,诸侯们众口喧哗,忌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闻此事,便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刚即位,你执政掌权,侵害、削夺诸侯的势力,疏远人家的骨肉至亲,人们众口议论,大多埋怨你,这是为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的话,天子之位就得不到尊崇,国家宗庙社稷也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又说:“刘氏天下安宁了,可晁氏一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去了!”于是便饮服毒药而死,并说道:“我不忍心眼见大祸殃及于我。”他死后十多天,吴、楚七国果然就反叛了,而把诛杀晁错当做名义。待到窦婴、袁盎进言劝说,皇上便诏令晁错身穿朝服在东市被处斩。晁错已被处死,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攻击吴、楚叛军时,担任将领。他回朝来,上书奏明军中之事,进见皇上。皇上问:“你从军中回来,听到晁错死后,吴、楚罢兵没有?”邓公答道:“吴王谋反有几十年了,因被削夺封地而怒气发作,以诛杀晁错为名义,而他的意图并非在晁错身上。况且我还担心天下的士人会闭口,不敢再进言了!”皇上就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是忧虑诸侯强大起来而不能控制住他们,故此请求削夺他们的封地来尊崇朝廷,这本是功及万世的事情。而计划才开始实行,竟然蒙受杀戮之灾,对内便杜绝了忠臣的谏言,对外则为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足取的。”这时,景帝沉默了许久,说道:“您说得很对,我也为这件事感到悔恨。”文本二: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山东诸侯各国共同起兵,借着杀晁错的名义;可是景帝没有洞察到他们的用心,就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其中有部分原因是晁错自己造成的。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想削弱它,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晁错不在这个时候豁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从而控制吴、楚等国的命运,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说那挑起七国之乱的是谁呢?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为什么呢?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的能够得逞。假若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向东边严阵以待,让自己的君主不至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充分依靠他而不觉得七国叛乱有什么可怕,纵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15.A(“词人的笔触由近到远”分析不当,不是“由近到远”,应是“由远到近”)16.①本词开篇由广阔空间着笔,滚滚长江,莽莽群山,一片苍莽,气象宏大;《扬州慢》开篇用笔从容平缓,追溯扬州昔日的盛况。②本词勾勒眼前江山,意在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昂扬慷慨;《扬州慢》则用扬州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的凄凉,萦绕着伤悲气息。③本词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在悲壮中蕴含着雄健之气;而《扬州慢》通过今昔盛衰的对比表达了黍离之悲。(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17.(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3)示例:①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字、漏字该空不给分,第(3)小题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亦可给分】18.①翻天覆地②无可厚非③迫在眉睫(每处1分,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给分)19.实行免费政策后,虽客流量有所上升,但收入并未显著提高。(每处2分,“客流量”与“增强”搭配不当,“但”字语序不当。如有其他修改方法,修改后无语病、符合要求即可给满分)20.C(文中“绊脚石”表示特殊含义,与C项中引号作用相同。A项引号表示讽刺、反语。B项表示特定称谓,C项“厚障壁”表示特殊含义,D项“时间窗口”表示突出强调)21.参考示例:①广东省简称“粤”,“粤省事”有“省时省力”“越来越好”之意,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政务服务平台让大家轻松享受到各种政务服务的决心。②重庆市简称“渝”,“渝快办”有“愉快办理”“快速办理”之意,生动形象地诠释了重庆市政务服务平台的办事效率及为民服务的暖心态度。(含义2分,妙趣2分,大意相同即可)22.①而且构建了一座修辞艺术的殿堂②在人名上的运用更普遍③实则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每处2分)23.【写作指导】(一)素材解读1.审材料本次作文材料围绕“冲浪”这项运动项目,提及两个对象:海浪和冲浪者,并对冲浪者完成冲浪提出了需要具备的要求(条件)。“冲浪”明显带有比喻特征,暗含“由此及彼”的启示要求,是“启示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1)分层理解材料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第一层:冲浪的定义和定位。第二层:冲浪者冲浪需要具备的条件。一是客观条件:海浪大,可驾驭;冲浪板合适,可操控。二是主观条件:冲浪者良好的意志(勇气)和身体素质。(2)概括材料内容冲浪者想要完成精彩的冲浪需要具备客观和主观的条件,尤其是强大的勇气和过硬的身体素质。而客观条件海浪大和冲浪板合适,也需要通过冲浪者的主观因素才能发挥作用:即冲浪者熟练的驾驭能力和灵活的操控能力。2.审导语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理解比喻对象:(1)海浪(大)—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际局势: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发展和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 国内形势:一方面,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中国青年提供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机遇。(2)冲浪者—我们(新时代青年)(3)具体条件一如何做注意:阐释清楚主客观条件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海”:是施展才华的平台,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是获得成功的机遇;“板”:是冲浪必不可少的凭借,是“君子善假于物”的“物”,是更应作为有效的工具、科学的方法、外部的辅助;“人”两方面:“勇气”指向意志层面,“身体”指向技能层面(冲浪时身体素质就是一切技能的基础)。(4)明关系海、板、人三者互相影响,相互联动,形成修己身,借外物,抓机遇的内在联系—三者既有先后,以修己身为前提,以借外物为过程,以抓机遇为目的;又有互动,内在修炼有益于外部之用,外部之用亦可增进内在修炼。3.审清写作任务导语部分提出了“主题”写作任务“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写作重心是“如何做”。因此写作中要紧扣时代背景,结合新时代青年的身份,谈如何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得出启示意义材料:冲浪者想要完成精彩的冲浪需要具备客观和主观的条件,尤其是强大的勇气和过硬的身体素质。而客观条件(海浪大和冲浪板合适)也需要通过冲浪者的主观因素才能发挥作用:即冲浪者熟练的驾驭能力和灵活的操控能力,这是专业素养的要求。启示:我们新时代青年修己身,借外物,抓机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二)参考立意1.做一名有勇有谋的时代“冲浪者”;2.站在时代的浪尖起舞;3.练好“冲浪”本领,实现民族复兴;4.勇立潮头,答好人生答卷;5.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6.无惧风雨,冲浪未来;7.争当主角,勇立潮头;等等。(三)题意评分解说(四)补充说明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5-22 08:57:03 页数:11
价格:¥3 大小:39.3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