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因剧烈腹泻或呕吐,医生为患者开具了富含NaCl、KCl的“口服补液盐散”。其主要作用是()A.维持血浆酸碱平衡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为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D.维持体液的正常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剧烈腹泻或呕吐会使机体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故开具富含NaCl、KCl的“口服补液盐散是为了维持体液的正常浓度。【详解】A、维持血浆酸碱平衡主要与HCO3-/H2CO3有关,A错误;B、NaCl、KCl为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C、NaCl、KCl能为为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但医生为患者开具富含NaCl、KCl的“口服补液盐散”是为了维持体液的正常浓度,C错误;D、医生为患者开具了富含NaCl、KCl的“口服补液盐散”是为了维持体液的正常浓度,D正确。故选D。2.甘露糖是一种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露糖可以再水解为更简单的糖B.1g甘露糖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远多于1g油脂C.甘露糖和油脂的元素组成相同D.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甘露糖是否具有还原性【答案】C【解析】【分析】1、单糖不能水解,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2、与糖类相比,等质量脂质中含有的C、H含量高,氧的含量低,因而在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更多,释放的能量也更多。3、斐林试剂可用于检验糖类是否具有还原性。【详解】A、由题干知,甘露糖是一种单糖,单糖不能再水解,A错误;B、与糖类相比,等质量脂质中含有的C、H含量高,氧的含量低,因而在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更多,释放的能量也更多,B错误; C、甘露糖和油脂的元素组成都是C、H、O,C正确;D、可用斐林试剂检验甘露糖是否具有还原性,D错误。故选C。3.动物细胞膜中不具有的成分是()A.蛋白质B.RNAC.磷脂D.胆固醇【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详解】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多糖分子在细胞外侧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胆固醇使动物细胞膜保持一定的形态,ACD错误,B正确。故选B。4.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空心菜的叶表皮细胞,其中一个视野中的图像如下图所示。若要将箭头所示结构移至视野中央,则装片应移动的方向是()A.右上方B.左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如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详解】箭头所示结构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实际位置在右上方,要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C正确。故选C。5.以下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A.B.C.D. 【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为线粒体,B为高尔基体,C为叶绿体,D为核糖体。【详解】分析题图可知,A为线粒体,B为高尔基体,C为叶绿体,D为核糖体,其中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含有核酸,高尔基体中不含有核酸。故选B。6.下列科学家的发现或观点中,不能为细胞学说提供证据或支持的是()A.Bawden和Pirie等人发现病毒的成分为蛋白质和核酸B.Milbel认为植物的每一部分都有细胞存在C.Lamark认为只有具有细胞的机体才有生命D.Nageli观察发现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为细胞学说提供证据或支持,A正确;B、植物的每一部分都有细胞存在,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错误;C、只有具有细胞的机体才有生命,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结构,C错误;D、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即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D错误。故选A。7.科学家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物质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然后分别在不同时间获得细胞并观察不同结构所含放射性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带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是蛋白质B.该过程导致内质网膜面积增大C.该过程将有利于细胞膜成分的更新D.该过程不需要线粒体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物质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然后分别在不同时间获得细胞并观察不同结构所含放射性的情况,观察的过程应是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详解】A、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物质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观察分泌蛋白合成及分泌的途径,培养基中带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是氨基酸,A错误;B、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产生分泌蛋白的过程,内质网会出芽形成囊泡,故面积会减小,B错误;C、分泌蛋白分泌的过程,经过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加工后,高尔基体会形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蛋白运出细胞外,有利于细胞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D、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8.霍乱弧菌是一种能够引起人体产生霍乱病症的细菌。其细胞中一定含有下列哪种结构或成分()A.染色体B.核糖体C.纤维素D.核仁【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只有无核膜包被的拟核,具有细胞膜和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详解】结合题干“霍乱弧菌是一种能够引起人体产生霍乱病症的细菌”可知,霍乱弧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一定含有的是核糖体(原核生物唯一具有的细胞器),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核仁和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故选B。9.2016年,科学家发现了在细胞核中合成ATP的反应途径:腺苷二磷酸核糖(ADP-ribose)中的ADP组分可以在细胞核中的酶NUDIX5的作用下产生AT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途径中NUDIX5为ATP的合成供能B.该途径每生成1个ATP新形成3个高能磷酸键C.该途径的存在使胞内ATP与ADP无法保持动态平衡D.该途径产生的ATP可为核内发生的吸能反应供能【答案】D【解析】 【分析】ATP是细胞中能量的“通货”,一分子的A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详解】A、NUDIX5是酶,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NUDIX5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B、该途径每生成1个ATP新形成1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C、对细胞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细胞中的ATP和ADP保持动态平衡,C错误;D、吸能反应需要能量,ATP可以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故该途径产生的ATP可为核内发生的吸能反应供能,D正确。故选D。10.如下图所示,心肌细胞膜上存在着诸如钙泵、钠钙交换体和钠钾泵等多种离子转运载体,共同维持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钙泵对Ca2+的运输属于主动转运B.钠钙交换体对Ca2+的运输属于易化扩散C.钠钙交换体对Na+的运输属于易化扩散D.钠钾泵对K+的运输属于主动转运【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钙离子借助钙泵从胞内低浓度运输到胞外高浓度,需要消耗能量,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钠离子借助钠钾泵逆浓度梯度从胞内运输到胞外,需要消耗能量,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钾离子借助钠钾泵逆浓度梯度从胞外运输到胞内,需要消耗能量,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钠离子借助钠钙交换体顺浓度梯度进入胞内,其跨膜方式为易化扩散。钙离子借助钠钙交换体逆浓度梯度运至胞外,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详解】A、钙泵对Ca2+的运输需要ATP,需要载体蛋白,并且为逆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转运,A正确;B、由图可知,钠钙交换体对Ca2+的运输为逆浓度梯度,故为主动转运,B错误;C、钠钙交换体对Na+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属于易化扩散,C正确;D、钠钾泵对K+的运输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并且为逆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B。 11.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能够分泌碱性蛋白酶的细菌,该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洗涤剂、制革和丝绸工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酶分泌的过程需要高尔基体发挥作用B.该酶可水解多种蛋白质,故不具有专一性C.该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D.该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详解】A、枯草芽孢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高尔基体,A错误;B、酶的专一性是指酶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该酶可水解多种蛋白质,具有专一性,B错误;C、酶在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时候,首先通过结合部位与底物相连,在催化底物反应的同时,酶自身结构和性质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C正确;D、酶在体外也能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C。12.下图为癌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主要物质变化,①~③为生理过程。研究发现,即使氧气充足,癌细胞也主要通过糖酵解产生ATP,这一特点称为Warburg效应。下列叙述错误是()A.①过程无论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能顺利进行B.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包括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C.③过程中丙酮酸被[H]还原为乳酸,不产生ATPD.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产生的ATP多于正常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1)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2)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 (3)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2、无氧呼吸全过程:(1)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2)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详解】A、①过程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属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故无论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能顺利进行,A正确;B、过程②是有氧呼吸二、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B正确;C、③过程中丙酮酸被[H]还原为乳酸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由于无氧呼吸不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癌细胞消耗等量葡萄糖产生的ATP较少,D错误。故选D。13.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具有带状叶绿体)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的局部区域,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好氧细菌将大量聚集的区域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分析】1、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说明氧气的释放需要光照、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2、黑暗环境下,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则含有叶绿体的部位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好氧细菌的生存需要氧气,因而会集中在氧气含量高的部位,故好氧细菌会聚集在①部位。【详解】A、①处由极细光束和叶绿体,因而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故好氧细菌会集中在该部位,A正确;B、②处无光照,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好氧细菌不会集中,B错误; C、③处有光照,但无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好氧细菌不会集中,C错误;D、④处既无光照也无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好氧细菌不会集中,D错误。故选A。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植物通气组织是薄壁组织中一些气室及围绕气室的细胞的集合,主要包括裂生型和溶生型2类。裂生型通气组织中细胞间的空腔,是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与邻近细胞分离的结果;溶生型通气组织中细胞间的空腔则源于一些活细胞的编程性死亡和溶解。14.下列关于裂生型通气组织形成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遗传物质的种类通常不变B.该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通常不变C.该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通常不变D.该过程中细胞的分裂能力通常不变15.下列案例中涉及的细胞死亡方式,与溶生型通气组织形成过程活细胞死亡方式不同的是()A.蝌蚪发育过程中尾巴消失B.秀丽隐杆线虫细胞在固定时间和位置消失C.单性植物的花器官的退化D.10%盐酸处理使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答案】14.A15.D【解析】【分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分化和分裂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14题详解】A、裂生型通气组织形成过程涉及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但遗传物质不变,包括核遗传物质和质遗传物质,A正确;B、裂生型通气组织形成过程涉及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不变,但蛋白质种类改变,B错误;C、该过程涉及细胞分化,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越低,C错误;D、该过程涉及细胞分化,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低甚至不分裂,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 A、蝌蚪发育过程中尾巴消失属于细胞凋亡,溶生型通气组织中活细胞的编程性死亡也是细胞凋亡,两者死亡方式相同,A不符合题意;B、秀丽隐杆线虫细胞在固定时间和位置消失属于细胞凋亡,溶生型通气组织形成过程活细胞死亡也属于细胞凋亡,两者死亡方式相同,B不符合题意;C、单性植物的花器官的退化属于细胞凋亡,溶生型通气组织形成过程活细胞死亡也属于细胞凋亡,两者死亡方式相同,C不符合题意;D、10%盐酸处理使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是酸性物质杀死细胞,属于细胞坏死,与溶生型通气组织形成过程活细胞死亡方式不同,D符合题意。故选D。16.百合为两性花植物(一朵花内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玉米为单性花植物(一朵花内只具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A.对百合进行杂交时,父本无需进行去除雌蕊的操作B.对玉米进行杂交时,母本需在花粉未成熟时去除雄蕊C.无论百合还是玉米,人工授粉后都需对母本花朵套袋处理D.无论百合还是玉米,人工授粉后都应挂上标签以方便识别【答案】B【解析】【分析】单性花植物(一朵花内只具有雄蕊或雌蕊)进行杂交实验时无需对母本进行去雄操作,需要的是在母本需在花粉未成熟时进行套袋处理,但是两性花植物(一朵花内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需要进行母本的去雄操作处理,无论是单性花植物(一朵花内只具有雄蕊或雌蕊)还是两性花植物(一朵花内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人工授粉后都需对母本花朵套袋处理,防止杂交外来花粉的干扰,保证是实验所需的杂交组合。【详解】A、结合题干可知百合为两性花,为防止自身花粉的干扰,母本需要进行去雄操作,而父本无需进行去除雌蕊的操作(能够提供花粉即可),A正确;B、玉米为单性花植物(一朵花内只具有雄蕊或雌蕊),对玉米进行杂交时,为防止同一株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进行自交,需要在母本需在花粉未成熟时进行套袋(避免自身花粉的干扰),无需去雄,B错误;C、无论百合还是玉米,人工授粉后都需对母本花朵套袋处理,防止杂交外来花粉干扰,保证是实验所需的杂交组合,C正确;D、无论百合还是玉米,人工授粉后都应挂上标签以方便识别,这样不仅能确认已经授粉,还能防止重复授粉,D正确。故选B。 17.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活动中,若要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下列装置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至少要有两对等位基因,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小桶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每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故每个小桶中有两种球,从每个桶中拿出一个球组合到一起,就是在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过程,ABD错误,C正确。故选C。18.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利用颜色相同、长短相同的两条橡皮泥制作姐妹染色单体B.利用颜色相同、长短不同的两条橡皮泥模拟非同源染色体C.利用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两条橡皮泥模拟非同源染色体D.白纸上绘制第二次分裂的纺锤体应与第一次分裂的纺锤体平行【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姐妹染色单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形成的,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颜色、长短都相同,A正确;BC、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相似,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前期能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其颜色不同,长短相同,因而非同源染色体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非同源染色体大小一般不同,故BC正确;D、白纸上绘制第二次分裂的纺锤体应与第一次分裂的纺锤体垂直,D错误。故选D。19.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以下人体细胞中,一定不存在2条X染色体的是()A.初级卵母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初级卵母细胞含有2条X染色体,A正确;B、初级精母细胞含有1条X染色体和l条Y染色体,B错误;C、次级卵母细胞含有l条或2条X染色体,C正确;D、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D正确。故选B。20.Hotchkiss在S型肺炎链球菌中发现了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能产生分解青霉素的酶),提取出它的 DNA并与不抗青霉素的R型细菌共同培养。结果发现,某些R型细菌被转化为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并能稳定遗传。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本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不影响细菌转化效率B.本实验表明S型细菌的DNA不只是与荚膜的形成有关C.可在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来检验肺炎链球菌是否获得抗性D.提取出的DNA经DNA酶处理则难以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某些R型细菌被转化为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并能稳定遗传”以及“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能产生分解青霉素的酶)”可知,可在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来检验肺炎链球菌是否获得抗性,若肺炎链球菌获得抗性,则在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够正常生长,若没有获得抗性,则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转化率与所提取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关,DNA纯度越高转化的效率也越高。【详解】A、转化率与所提取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关,DNA纯度越高转化的效率也越高,A错误;B、结合题意可知突变型的S型肺炎链球菌还能产生分解青霉素的酶,意味着突变型的S型肺炎链球菌含有合成青霉素的酶的基因,从而抗青霉素,即本实验表明S型细菌的DNA不只是与荚膜的形成有关,B正确;C、结合题干“某些R型细菌被转化为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并能稳定遗传”以及“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能产生分解青霉素的酶)”可知,可在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来检验肺炎链球菌是否获得抗性,若肺炎链球菌获得抗性,则在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够正常生长,若没有获得抗性,则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C正确;D、DNA(实现R型菌转化为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的关键物质)经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DNA分子的完整性被破坏,故提取出的DNA经DNA酶处理则难以出现上述实验结果,D正确。故选A。21.从下面四组实验中选择两组,以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则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①35S标记的T2噬菌体、3H标记的大肠杆菌②32P标记的T2噬菌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③3H标记的T2噬菌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④35S标记的T2噬菌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A.①、④B.②、④C.②、③D.④、③【答案】B【解析】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详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会将遗传物质注入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上清液中主要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中主要是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含有T2噬菌体的DNA),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DNA和蛋白质,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则标记的应该是DNA,故应选择②32P标记的T2噬菌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则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故应选择④35S标记的T2噬菌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ACD错误,B正确。故选B。22.女娄菜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型,其中宽叶为显性。其叶型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控制,基因型为Xb的花粉粒死亡。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XBXB和XbY杂交,子代全为雄株B.XBXb和XbY杂交,子代雄株均为宽叶C.XBXb和XBY杂交,子代窄叶的均为雄株D.雌、雄女娄菜杂交无法产生基因型为XbXb的子代【答案】B【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因为基因型为Xb的花粉粒死亡,XBXB和Xb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全为XBY,全为雄株,A正确;B、因为基因型为Xb的花粉粒死亡,XBXb和Xb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全为XBY、XbY,子代雄株有宽叶和窄叶,B错误;C、XBXb和XB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窄叶的均为雄株,C正确;D、因为基因型为Xb的花粉粒死亡,自然界中只有基因为Y、XB的花粉,故雌、雄女娄菜杂交无法产生基因型为XbXb的子代,D正确。故选B。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4月,全国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公共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农作物DNA指纹档案”的线上共用共享,解决了品种真实性鉴定中标准样品取样难、耗时长,侵权案件审判时效性差等问题,也为避免同质化育种提供了“参考数据库”。 23.DNA指纹鉴定技术的依据是不同品种的农作物细胞中()A.DNA所含的五碳糖种类不同B.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C.DNA所含的碱基排序不同D.DNA具有的空间结构不同24.在进行DNA指纹检测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对样品DNA进行复制扩增。若一个样品DNA分子中胞嘧啶含量为300个,占总碱基比例为10%,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量为()A.9600B.2100C.2400D.8400【答案】23.C24.D【解析】【分析】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其中特异性是指每个DNA分子都具有特异性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可以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来进行不同DNA分子的鉴定。【23题详解】A、不同DNA所含五碳糖是相同的,都是脱氧核糖,A错误;B、不同DNA所含的碱基种类都是A、T、C、G四种,B错误;C、不同DNA所含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可以根据这一点来进行不同DNA分子的鉴定,C正确;D、不同DNA的空间结构都是双螺旋结构,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ABCD、若一个样品DNA分子中胞嘧啶含量为300个,占总碱基比例为10%,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为50%-10%=40%,含量为1200个,复制3次产生DNA分子23=8个,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量为(8-1)×1200=8400个,ABC错误,D正确。故选D。25.颅面骨发育不全症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某家族部分成员患病情况如下图。已知在该家族中A基因携带者表现为颅面骨发育不全的概率为75%,表现为正常的概率为25%。另知,II-1不含A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II-3的基因型一定为AaC.III-1的基因型一定为AaD.III-2的基因型一定为aa【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控制,且A基因携带者表现为颅面骨发育不全的概率为75%,表现为正常的概率为25%,I-1不患病,其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I-2患病,其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II-3患病,若I-1基因型为Aa,则II-3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若I-1基因型为aa,则II-3基因型为Aa。【详解】A、已知“A基因携带者表现为颅面骨发育不全的概率为75%,表现为正常的概率为25%”,I-2患病,其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A错误;B、II-3患病,若I-1基因型为Aa,则II-3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若I-1基因型为aa,则II-3基因型为Aa,B错误;C、II-1和II-2均不患病,但III-1患病,推测II-1和II-2的基因组合为Aa×Aa或Aa×aa,故III-1的基因型只能为Aa,C正确;D、II-1和II-2均不患病,但III-1患病,推测II-1和II-2的基因组合为Aa×Aa或Aa×aa,故III-2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26.人体的血液等多种组织中均含有过氧化氢酶(CAT),其活性可作为某些慢性疾病预防诊断的指标。荧光法是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一种常见方法,其检测原理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放入_____(填“高浓度”或“低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涨破并释放过氧化氢酶等内容物。之后,细胞膜破裂处又重新融合封闭起来,形成“血影”。细胞膜能够重新封闭起来是因为其具有_____性。(2)在荧光法检测血液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中,第一步反应后剩余的H2O2越多,则第二步实验后检测到的荧光强度越_____,即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荧光强度呈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实验第一步进行的时间过长_____(填“是”或“否”)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原因是_____。(3)以下为过氧化氢酶相关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①据图甲可知,酶可以通过_____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发挥催化作用。如果把酶催化改为用二氧化锰催化,则图中b点应_____移,这表明酶的催化具有_____性。②图乙为最适pH条件下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反应的实验结果,如果改变pH,则A点向_____移。【答案】(1)①.低浓度②.流动##一定的流动(2)①.强##高②.负相关③.是④.第一步进行的时间过长,过氧化氢被分解完,第二步无荧光释放,无法检测酶活性(3)①.降低②.上③.高效④.右【解析】【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水分子从浓度低的一侧往浓度高的一侧去(这是宏观现象,实质上水分子有进有出,但是水分子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溶液的多余高浓度溶液流向 低浓度溶液的);细胞膜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酶的特性:专一性(一种酶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效率更高)、作用条件较温和(适宜的温度、pH)。【小问1详解】将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放入低浓度的溶液中,动物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可以发生渗透作用,水分子从宏观上来看,能够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红细胞内的浓度),从而导致红细胞吸水涨破,并释放过氧化氢酶等内容物;细胞膜能够重新封闭起来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的蛋白质能够运动)。【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可知:过氧化氢与邻苯二胺发生反应的产物在一定波长的情况下有荧光释放,意味着过氧化氢越多,产物越多,荧光强度越强,而过氧化氢越多,意味着过氧化氢分解的少,即酶的活性较低,故第一步反应后剩余的H2O2越多,则第二步实验后检测到的荧光强度越强,即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荧光强度呈负相关;实验第一步是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实验第一步进行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为第一步进行的时间过长,过氧化氢被分解完,第二步无荧光释放,无法检测酶活性。【小问3详解】①据图甲可知,酶可以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发挥催化作用。如果把酶催化改为用二氧化锰催化,二氧化锰为无机催化剂,降低的活化能比酶少,故图中b点应上移,这表明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活化能更多)。②图乙为最适pH条件下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反应的实验结果,酶在最适PH下活性最高,如果改变pH,酶的活性降低,催化效率降低,氧气的产生速率会降低,但是由于过氧化氢的量不变,故产生的氧气的量最终的相同的,即如果改变pH,则A点向右移动。27.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贮藏。下图是马铃薯和红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①②③过程称为_____循环,发生的场所为_____。其中②过程需要的能量由_____(填物质)提供,该循环产生的三碳糖用于③过程_____(填“多”或“少”)于④过程。(2)据图分析,若阻止蔗糖的韧皮部运输,则液泡中蔗糖浓度将会_____,一段时间后,三碳糖的合成速率将_____。(3)提取马铃薯下侧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可用95%的乙醇作为提取液,原因是_____。提取后采用纸层析法对色素进行分离,滤纸条上观察到呈蓝绿色的色素为_____。(4)在30℃和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定马铃薯和红薯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请回答:光补偿点光照强度(klx)光饱和光照强度(klx)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h)黑暗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h)红薯13115马铃薯393012①在30℃、光照强度为1klx的条件下,红薯叶肉细胞中O2的产生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O2的释放量。②在30℃、光照强度为3klx的条件下,红薯和马铃薯植株固定CO2量的差值为_____mg/100cm2叶·h。【答案】(1)①.卡尔文②.叶绿体基质③.ATP、NADPH④.多 (2)①.升高/增大/增高/变大②.下降/降低/减小/减慢(3)①.光合色素为脂溶性物质,易溶于95%的乙醇②.叶绿素a(4)①.大于②.4【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图中的①②③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还原和转化等过程,属于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②过程需要的能量由ATP、NADPH提供,两种物质来自光反应过程;卡尔文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三碳糖大部分生成五碳糖,离开循环的三碳糖大部分运出叶绿体用于合成蔗糖,即该循环产生的三碳糖用于③过程多于④过程。【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若阻止蔗糖韧皮部运输,则蔗糖会更多的转移到液泡中,故液泡中蔗糖浓度将会升高;由于蔗糖不能被及时运出,故一段时间后,三碳糖的合成速率将降低。【小问3详解】由于光合色素为脂溶性物质,易溶于95%的乙醇,故提取马铃薯下侧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可用95%的乙醇作为提取液;提取后采用纸层析法(根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对色素进行分离,滤纸条上观察到呈蓝绿色的色素为叶绿素a。【小问4详解】①在30℃、光照强度为1klx的条件下,是红薯的光补偿点,此时红薯植株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植株中存在不能光合的细胞,则红薯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其中O2的产生量大于CO2的释放量。②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红薯固定的CO2为11+5=16mg/100cm2叶•小时,而马铃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为12mg/100cm2叶•小时,所以二者相差4mg/100cm2叶•小时。28.科学家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发现了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他们认为PER基因表达产生的PER蛋白会通过抑制性反馈回路,阻遏其自身的合成,从而以一种连续、循环的节奏对PER蛋白含量进行调节,进而产生昼夜节律。下图为PER蛋白的产生与调控过程(甲、乙代表生理过程,①、②代表分子): 请据图回答:(1)甲过程为_____,该过程所需的原料为_____。甲过程中产生的①往往需要在_____中加工成熟才能用于乙过程。除图示场所外,在果蝇细胞中的_____中也可发生甲过程。(2)乙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在②上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该过程还需要_____来转运氨基酸。(3)甲和乙中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的是_____。(4)TM蛋白由TM基因控制合成,若阻止TIM基因表达,则果蝇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正常的昼夜节律。(5)PER基因的启动子中胞嘧啶被甲基化之后导致其无法顺利表达,从而影响昼夜节律的形成。研究发现子代果蝇有可能通过继承亲代果蝇的这种甲基化基因而同样不能产生昼夜节律,这种遗传现象被称为_____。【答案】(1)①.转录②.核糖核苷酸③.细胞核④.线粒体(2)①.从右向左②.提高翻译(蛋白质/多肽合成)的效率③.tRNA(转运RNA)(3)甲、乙(4)不能(5)表观遗传【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过程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属于转录过程。乙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属于翻译过程。【小问1详解】 分析题图,甲过程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属于转录过程,该过程所需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转录产生的①RNA需要在细胞核中加工成熟才能用于乙翻译过程。线粒体上也含有少量DNA,故在果蝇细胞中的线粒体中也可发生甲转录过程。【小问2详解】根据肽链的长短可知,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从右向左;在细胞质中,翻译是一个快速的过程,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相同肽链的合成,其生物学意义是: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提高翻译(蛋白质/多肽合成)的效率)。翻译过程需要tRNA来转运氨基酸。【小问3详解】甲转录过程和乙翻译过程都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小问4详解】分析题干信息,PER基因表达产生的PER蛋白会通过抑制性反馈回路,阻遏其自身的合成,从而以一种连续、循环的节奏对PER蛋白含量进行调节,进而产生昼夜节律,故若阻止TIM基因表达,则果蝇不能产生正常的昼夜节律。【小问5详解】生物的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因中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的结果。由此可知,子代果蝇有可能通过继承亲代果蝇的这种甲基化基因而同样不能产生昼夜节律,这种遗传现象被称为表观遗传。29.图甲是某只动物体内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乙是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图像(只呈现出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2)图甲的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图甲中II的数量关系可对应于图乙的_____(填序号)细胞。(3)图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_____(填序号)。细胞①所属的分裂类型和时期为_____,此时胞内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4)若要确定该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应对图乙中细胞_____(填序号)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再进行测 量、配对、分组和排序。(5)下图丙是某动物产生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类型判断,图丁中最可能和它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_____。若图丙细胞中B为Y染色体,则A为_____染色体。【答案】(1)①.雄性②.图乙中细胞②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质均等分配(将产生大小相同的两个子细胞)(2)①.a②.②③⑤(3)①.④②.有丝分裂后期③.0(4)③(5)①.③②.常【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小问1详解】分析题图,图乙中细胞②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配,故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小问2详解】Ⅰ和Ⅳ中不含b,说明b表示染色单体;Ⅱ、Ⅲ中a:b都是1:2,说明a表示染色体,则c表示DNA分子。图甲中II的数量关系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1:2:2,可对应于图乙的②③⑤细胞。【小问3详解】分析图乙可知,图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④,①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小问4详解】 ③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故若要确定该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应对图乙中细胞③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再进行测量、配对、分组和排序。【小问5详解】交叉互换换的是小部分染色体片段,因此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大部分是相同的,且只有一条发生了交叉互换(图丙中大的白色染色体),因此小的白色染色体应一致,因此图丁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为③。A和B是非同源染色体,故若图丙细胞中B为Y染色体,则A为常染色体。30.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现有表型相同的一对雌、雄果蝇杂交,F1个体的表型及数量比例如下表所示。请据下表回答:雄性果蝇长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红眼残翅白眼3/163/161/161/16雌性果蝇长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红眼残翅白眼3/801/80(1)果蝇是一种非常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因为其具有_____(至少列举2点)等优势。(2)果蝇的翅型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控制翅型的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B(b)位于_____染色体上。(3)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F1长翅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4)将F1中残翅红眼的雌果蝇和长翅白眼雄果蝇交配,则F2中残翅白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5)果蝇的后胸正常和后胸畸形是由D(d)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其中后胸正常为显性性状。现有后胸正常、后胸畸形的纯种雌、雄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探究D(d)基因究竟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实验方案为:选择_____相互交配,观察子代胸型发育情况。若子代表型为_____,表明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表型为_____,表明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1)个体小、繁殖快、生育力强、容易饲养(2)①.长翅②.(基因)分离③.X(3)①AaXBXb、AaXBY②.5/6(4)1/12(5)①.后胸正常雄果蝇和后胸畸形雌果蝇②. 雄果蝇均为后胸畸形,雌果蝇均为后胸正常③.雌雄果蝇均为后胸正常【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小问1详解】果蝇个体小、繁殖快、生育力强、容易饲养,故果蝇是一种非常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小问2详解】表型相同的一对雌、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中长翅和残翅的比均为3:1,由此可知,长翅是显性性状,且控制翅型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表型相同的一对雌、雄果蝇杂交,F1雄性果蝇中红眼:白眼=1:1,雌性果蝇全为红眼,故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3详解】根据(2)的分析可知,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为AaXBXb、AaXBY,则F1长翅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F1长翅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1-1/31/2=5/6。【小问4详解】根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为AaXBXb、AaXBY可知,将F1中残翅红眼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F1中长翅白眼雄果蝇的1/3AAXbY、2/3AaXbY,则将F1中残翅红眼的雌果蝇和长翅白眼雄果蝇交配,则F2中残翅白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22/31/21/2=1/12。【小问5详解】已知果蝇的后胸正常为显性性状。为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选择后胸畸形雌果蝇和后胸正常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①若后代中无论雌雄果蝇均表现为后胸正常,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后代中雌性果蝇全表现为后胸正常,雄性果蝇全表现为后胸畸形,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5-19 12:48:02 页数:25
价格:¥2 大小:3.7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