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一地理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某地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点位于()A.北半球近地面B.南半球近地面C.北半球高空D.南半球高空2.图中序号表示该地地转偏向力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风向由外吹向里,为低气压,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左偏转与等压线成交角,可判断为南半球近地面的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地转偏向力一定与风向垂直,且南半球左偏,根据风向,可推出④为地转偏向力,D正确,ACD错误,故选D。【点睛】高空风:只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风: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风向垂直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先找好低压和高压,再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再根据地转偏向力一偏画出风向(偏角90度内)。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红柳沙包属于()A.火山地貌B.河流地貌C.喀斯特地貌D.风沙地貌4.根据红柳沙包的纹理结构可以()A.了解区域的气候变化B.熟悉地壳的运动过程C.分析红柳的植被特征D.推断地下水位的深度【答案】3.D4.A【解析】【3题详解】红柳沙包是红柳的枯枝落叶层和风沙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生物地貌类型,具有清晰的沉积纹层。每年红柳生长所形成的大量叶子会在秋天落到红柳丛中,形成一个“叶层”;到了冬天和春天,风卷起的沙土则会在灌丛中形成一个“沙层”。这样每年都会形成一个沉积学上所说的“层偶”,每个层偶对应于一年。这个过程年复一年,沙包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形成红柳沙包,故其为风沙沉积地貌,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红柳沙包的纹理结构是落叶生态特征的反映,由纹理的结构可分析当时的气候变化,A正确;红柳沙包的纹理结构是外力作用结果,与地壳运动过程无关,B错误;植被特征基本稳定,C错误;地下水的深度无法从红柳沙包的纹理结构得到反映,D错误,故选A。【点睛】红柳沙包每一个年层的厚度主要取决于当年的风强、沙尘暴次数及红柳的生长量。因此,红柳沙包就像树木年轮一样,可以用来计年。2022年7月以来,欧洲多地遭遇了持续的极端高温天气,在极端高温少雨的“烘烤模式”之下,欧洲遭遇极端严重的旱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此次干旱会导致欧洲()A.水稻大面积减产B.强沙尘暴频发C.畜牧业受到重创D.人口数量锐减 6.从长远来看,为了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欧洲应()A.增加年降水量B.完善水利基础设施C.减少生活用水量D.大力开采地下水【答案】5C6.B【解析】【5题详解】欧洲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种植较少,A错误;欧洲沙漠面积小,沙尘天气较少,B错误;欧洲的畜牧业受干旱天气影响,牧草减产,影响严重,C正确;人口数量不会因干旱而减少,D错误,故选C。【6题详解】增加降水量成本高,且不是长久之计,A错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有利于预防干旱,B正确;减少生活用水对缓解旱灾作用不大,C错误;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破坏水环境,D错误,故选B。【点睛】2022年7月以来,受西风带波动和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罕见的高温天气持续影响欧洲,欧洲多个国家的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局地最高气温达到45℃。7月14日英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18日法国15个省份进入高温红色警戒,19日21个欧洲国家发布了高温预警。持续的高温热浪造成西班牙和葡萄牙超1700人死亡,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出现大范围的森林火灾。胡焕庸线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其两侧不仅人口密度悬殊,自然景观及经济发展也存在显著差异。下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下表示意1982~202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东南人口占比(%)西北人口占比(%)202093.56.5200093.96.1198294.25.87.胡焕庸线()①西北侧以高原、盆地为主②东南侧矿产资源比西北侧更丰富③1982~2020年东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越来越大④西北侧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是因为海拔高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8.据图表数据推测,1982~2020年胡焕庸线西北侧人口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西北侧自然条件优越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C.国家政策的引导D.东南部环境承载力降低9.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强制人口向西北地区迁移B.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D.有效提高西部资源的利用率【答案】7.B8.C9.D【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胡焕庸线西北侧为我国西北地区,以高原盆地为主,并且西北侧矿产资源比东南侧更为丰富,①正确,②错误。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判断出从1982年到2020年东南人口占比减少,西北人口占比增加,说明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越来越小,③错误。西北侧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是因为海拔高导致气温较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所以人口稀疏,④正确,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判断出从1982年到2020年东南人口占比减少,西北人口占比增加,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不算优越,A错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则应该东南沿海人口占比增加,而不是西北侧人口密度上升,B错误。我国推出西部大开发等相关政策,引导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导致胡焕庸线西北侧人口密度上升,C正确。东南部地区环境承载力与西北侧人口密度变化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C。【9题详解】强制人口向西北地区迁移不符合人的需求,该措施不可行,A错误。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水资源较少,不利于大力发展灌溉农业,B错误。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该措施也不可行,C错误。有效提高西部资源的利用率,能够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D正确,故选D。【点睛】“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格局的分界线,其东侧分布着我国96%的人口,西侧只分布着4%的人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侧人口只增加了2%,东侧仍居住着94%的人口,且经济差距更悬殊。这条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胡焕庸线”恰恰与我国夏季风过渡区重合。聚落的空间结构受地形、气候、水文、宗教信仰、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聚落空间结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聚落为()A.山区的乡村聚落B.平原的城市聚落C.平原的乡村聚落D.山区的城市聚落11.图示聚落空间结构体现了公共空间布局的()A.多样性B.文化性C.商业性D.公共性12.图示聚落的空间形态为()A.团块状B.条带状C.环射状D.扇形状【答案】10.C11.D12.A【解析】【10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聚落存在农业用地,因此可以判断出为乡村聚落。并且山丘高度不超过115米,因此可以判断出该聚落不在山区,而位于平原地区,所以图示聚落为平原的乡村聚落,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聚落的中心为公共空间,因此公共空间到达各住宅的距离相似,所以图示聚落空间结构体现了公共空间布局的公共性,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聚落空间分布较为集聚,整体来看为团块形态,因此图示聚落的空间形态为团块状,A正确。条带状的空间形态为条状,环射状的空间形态为环形,扇形状的空间形态为扇形,均与图示聚落的空间形态不一致,BCD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聚落延展形式的不同落的空间形态分为2种:①团状(或块状)村。房屋比较集中,平面形态呈近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多以道路交叉点、泉水或寺院等为中心集聚众多住宅自然形成,位于平原和盆地地区;②带状(或列状)村。沿河流、山谷、交通线或为避免洪水浸淹而沿高地成条带状分布的村落,有时若干村首尾相接成串珠状聚落。吊脚楼是我国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的特色民居,建筑框架多用木材接合而成。吊脚楼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多作为猪牛等牲畜棚,楼上则为人们休息生活的区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吊脚楼数量不断减少。下图示意湘西吊脚楼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吊脚楼框架使用的木材大多属于()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季雨林14.人们大多不居住在吊脚楼下层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湿热②地基不稳③蚊虫叮咬④光照弱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5.图中湘西吊脚楼体现的地域文化是()A.内敛、含蓄的人文气质B.人地和谐的理念C.尊卑有序的家族文化D.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答案】13.C14.A15.B【解析】【13题详解】湘西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有利于吊脚楼就地取材,与气候相适应,该地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14题详解】吊脚楼分为上、下层,是因为湘西气候多雨潮湿,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及蚊虫叮咬,楼板下还可放杂物。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所以人们大多不居住在吊脚楼下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热、蚊虫叮咬,与地基不稳、光照弱关系不大。所以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15题详解】 “湘西吊脚楼”是山乡少数民族如苗、侗、壮、布依、土家族等的传统民居样式。这里的自然条件号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于是山区先民创造出了独特的“湘西吊脚楼”。湘西吊脚楼看起来美观,灵巧别致,凌空欲飞;住起来舒适,干爽透气,通风采光;它的建筑艺术体现了“地不平我身平”的哲学思想。故湘西吊脚楼体现的地域文化是人地和谐的理念,B正确;内敛、含蓄的人文气质是中国南方人的特征,北方四合院体现尊卑有序的家族文化,客家土楼体现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排除ACD。故选B。【点睛】湘西吊脚楼分两层或多层形式,下层多畅空,里面多作牛、猪等牲畜棚及储存农具与杂物。楼上为客堂与卧室,四周伸出有挑廊,楼上前半部光线充足,主人可以在廊里做活儿和休息。这些廊子的柱子有的不着地,以便人畜在下面通行,廊子重量完全靠挑出的木梁承受。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是我国土壤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如图示意黄淮海平原某地土壤0~40cm深度含盐量的变化曲线。(1)描述黄淮海平原表层土壤含盐量的季节变化特征。(2)从水盐运动角度分析,黄淮海平原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特征的成因。(3)请为治理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春秋季表层土壤含盐量升高;夏季表层土壤含盐量降低;冬季比较稳定。(2)春秋季风力大,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分土壤表层不断积累,表层土壤含盐量升高;夏季黄淮海平原进入雨季,降水多,土壤表层盐分随地表水下渗,表层土壤含盐量降低;冬季蒸发弱,降水少,表层土壤含盐量比较稳定。(3)采用淡水淋盐方式降低表层土壤含盐量;通过排水降低高盐度地下水水位,防止其向地表运动;合理使用酸性物质改良土壤;植树种草,减少蒸发,种植耐盐作物。【解析】【分析】本题以黄淮海平原盐碱化为背景,涉及黄淮海平原盐碱化季节变化的特点及成因、治理盐碱化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黄淮海平原表层土壤含盐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是:春季和秋季土壤含盐量升高;夏季土壤含盐量降低,冬季较为稳定。小问2详解】春秋季,气温较高,多大风天气,降水少,蒸发强烈,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含盐量升高。夏季,降水量增多,土壤表层的盐分又被雨水淋洗,使土壤表层脱盐。冬季,气温低,蒸发弱,降水少,土壤含盐量较低且稳定。因此,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小问3详解】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综合治理措施有:主要包括建设排水系统、灌溉洗盐,其中排水是一项带根本性的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使用绿肥、种植耐盐作物等;技术措施主要是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候鸟式”养老已经成为目前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海南成为许多东北人冬季过冬的主要选择。每年冬季大概有200万人去海南过冬,春夏返程,并且大量东北人在海南购买住房,海南成为东北人的“第二故乡”。下图为海南岛示意图。(1)试从海南的角度,说明冬季东北人选择海南作为“第二故乡”的理由。(2)分析甲地与乙、丙两地相比,更适合作为过冬地区的原因。(3)请海南吸引更多老年人口到海南养老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海南岛冬季气温较高;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美;水果等农产品丰富且品质优。(2)与丙地相比,甲地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较少;沿海交通方便。与乙地相比,甲地城城市等级高,基础设施更完善等。 (3)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积极发展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优化产业布局,防止环境质量下降。(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海南养老产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位置对比,气候特征描述以及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迁移应用能力,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对比东北地区,海南所处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海南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美;同时,水果等农产品丰富且品质优良,吸引着众多东北人在冬季时来越南过冬。【小问2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甲地与乙地对比,甲地城市等级较高,基础设施等较为完善。甲地与丙地对比,甲地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较少;同时,甲地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人口集散。【小问3详解】本题为开放题,答之合理即可得分。海南未来可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发展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吸引更多人口来此定居;同时,保持本地区优势,优化产业结构,防止环境质量下降。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位于河套平原,是我国种植葵花的黄金纬度带,也是我国商务部认定的国家级籽仁外贸升级专业示范基地。这里出产的瓜子颗粒饱满,粒型大,色泽好,被誉为中国的“葵花之乡”。目前当地葵花产业搭上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快车,将产品运往世界各地。除此之外,巴彦淖尔市鼓励种植户与企业签订订单与合同,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下图示意巴彦淖尔市的地理位置。(1)分析巴彦淖尔市发展葵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2)说明当地农户采用订单化、合同化种植模式的好处。 (3)简述“一带一路”倡议对当地农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全年降水少,晴天多,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积累;临近黄河,灌溉便利。(2)适应市场需求,降低经营风险;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保证农产品品质;推动农业生产向机械化、现代化转型。(3)提高当地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品牌建设;利于农产品对外运输,增加外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以巴彦淖尔市的地理位置及该市发展葵花产业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巴彦淖尔市发展葵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当地农户采用订单化合同化种植模式的好处、“一带一路”倡议对当地农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小问1详解】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巴彦淖尔地区地处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黄河水的灌溉,水源充足;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晴天多,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积累。【小问2详解】首先,对于当地农户来说市场是有保障的。对于分散的种植者来说,种什么、怎么卖每年都是个大问题,价格随市场波动很大,什么时候卖最划算让农民们很头疼。而订单农业中的农户,在签订合同时只需要考虑往年的市场价格,根据成本投入来计算什么价格可以实现利润,可以在后续的工作中节省很多精力。其次可以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生物技术和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农产品优质、多样化、标准化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本质上是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过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推动农业生产向机械化、现代化转型。【小问3详解】对于当地农业来说,“一带一路”倡议将为农产品、资金、技术、品牌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带来宝贵机遇。由材料“搭上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快车,将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可知,该倡议提高当地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品牌建设;利于农产品对外运输,增加外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5-07 09:15:07 页数:11
价格:¥2 大小:3.0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