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三)(三模)(Word版附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三)(三模)(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0
2
/10
剩余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绝密★使用前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三)高三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共二大题,20小题,共5页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其意图是A.扩大地方的权力B.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C.整饬地方的吏治D.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2.下列文献记载中与“镇”相关的历史现象,指向明朝的是( )A.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B.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夷服)外方五百里曰镇服C.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D.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以县兼军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3.学者研究发现:19世纪末,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建立大批民族工业后,当地的失业率反倒呈现出逐年递增之势,大批失业人口涌入城市并逐渐向内地转移。这种现象A.使中国的工人阶级数量不断的减少B.说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速度缓慢C.是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所致D.表明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趋向没落4.某报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是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这里的“美国梦的光辉顶点”指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全球化扩张已经完成B.“关贸总协定”签署C.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D.IMF和WB的正式运行5.下图是美国里根政府对波兰的无偿援助与贷款趋势图(数据来源:美国国家统计局。)美国此举意在( )A.彰显美国的霸主地位B.推行马歇尔计划 C.为了向苏联施加压力D.实践凯恩斯主义6.清末翰林徐继儒《杨氏家谱·序》中说;“惟古者睦族之道以谱联之,……秦汉以降,宗法始废。晋宋洎唐,沿魏九品中正之法,谱系犹掌于官。其后此法又废,私家各自为谱以收其族。”材料中家谱由官修到私修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制的发展B.三省六部制的设立C.家族团结的需要D.中央集权的加强7.清康熙帝多次请黄宗羲出山未能如愿,便命令当地巡抚到黄宗羲家里,把黄宗羲写的书认真抄来,送入宫内以供自己拜读。黄宗羲有所感动,他让儿子黄百家进入皇家修史局,帮助完成修《明史》的任务。这实质上反映了A.汉族知识分子的妥协B.汉儒成为清朝的政治主导C.反封建民主思想衰落D.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8.中古时期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法学家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 )A.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9.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文人雅士常在驸马王诜私人府邸举行“西园雅集”,赋诗、题词;退休官员多参加“耆英会”“九老会”等聚会;汴京熟食店、杭城茶肆多为“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这些士人的交游活动A.反映了官宦门阀之风犹盛B.植根于市民生活的发展C.得益于人文化的社会氛围D.导致了朋党之争的兴起10.下图均可用于研究北宋时期( ) 北宋张泽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郑侠《流民图》(局部)A.经济转型的趋势B.写意画的流行度C.百姓的生活状况D.国家分裂的态势11.四战之地指地势相对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处四战之地的国家,强大时四面出击但容易导致四面皆敌;弱小时易被周围强国瓜分成为战略缓冲地。请参考图4,结合欧洲发展史,分析判断历史上下列国家属于四战之地的是①波兰②捷克斯洛伐克③德国④苏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汉朝赋税中,人头税是重要的一项。按照纳税者的年龄不同,可分口钱和算赋。口钱是向儿童征收的人头税,7到14岁,不论男女,每口每年交20钱。算赋是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15到56岁,不论男女,每人每年向国家缴纳120钱。据此可知,汉朝的人头税A.使得封建统治秩序重新稳定了下来B.基本上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为条件C.是以政治权力为前提的超经济剥削D.适应了农民战争后阶级关系变化13.十月革命后,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租让政策公布后,英国、美国、德国、瑞等十七个国家同苏俄签订了租让合同和技术援助协定。当时,苏俄几乎同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苏俄此举A.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B.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大跨越D.顺应了世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14.历史学家钱穆解释“宰相”由来:“在封建时代,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时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宰就是掌管杀牛祭祖的。”到了秦汉,家宰变成了国家的政治领袖。宰相的由来,反映了A.古代贵族家庭十分重视迷信活动B.皇权和相权之争是封建时代的顽疾C.宗法制对古代政治制度影响深远D.祭祀活动随着生产力发展逐渐消失15.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所以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上说,都只是因为价值规律制约着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就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这反映了作者A.主张抵制计划经济体制B.提倡价值规律调节生产C.受当时左倾思潮的影响D.主张推行市场经济体制16.1912年,南京参议院曾规定全国常规武装的编制为50个师,每师1万人。但到1919年,调查公布的结果,军队人数已逾150万,比之实际人数,这还不过是一个缩小了的数目。这一状况( )A.满足了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B.反映了军阀势力的恶性膨胀C.加速了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D.表明了西方对华政策的破产二、材料分析题: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中华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摘编自余伯沆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在共产党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为此中共在特区以“三三制”原则建立民主政权,即在政权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额。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同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57年开始就不能正常工作,1966年到1975年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邓小平复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等著名论断。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摘编自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三制”的特点与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建设变迁的趋势;就其发展过程谈谈你的认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陈独秀眼中的中西文化《东方》记者又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伊古以来之政治原理,本以民主主义为基础。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不变;故以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为基础之固有文明,与现时之国体,融合而会通之,乃为统整文明之所有事。”呜呼!是何言耶?夫西洋之民主主义(Democracy)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bythepeople)而非为民(forthepeople)”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乃日本人用以影射民主主义者也,其或径用西文Democracy而未敢公言民主者,回避其政府之干涉耳),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倘由《东方》记者之说,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不变;则仍以古时之民本主义为现代之民主主义,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换汤不换药耳。毋怪乎今日之中国,名为共和而实不至也。即以今日名共和而实不至之国体而论,亦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绝无融合会通之余地。盖国体既改共和,无君矣,何谓君道?无臣矣,何谓臣节?无君臣矣,何谓君为臣纲?如何融合,如何会通,敢请《东方》记者进而教之,毋再以笼统含混之言以自遁也——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2,原载《新青年》6卷2号)(1)简述陈独秀与《东方》杂志论争的社会背景。(2)概述材料中陈独秀与《东方杂志》记者的主要分歧。(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陈独秀中西文化观的认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论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材料二 “三权分立”“议会制”“多党制”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特色,但它们在各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事实上,西方政治制度纷繁复杂、形态各异,没有哪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完全一样的。在美国,选举是获得国家权力的唯一合法渠道,通过其他方式如政变即使控制了权力机关,也不会被公众承认。这就基本排除了因争夺国家权力而引起政治动荡的可能。……美国人的民主权力有许多实现途径,但选举是最重要的途径。……两党之间、候选人之间就美国现行及将来实行的政策展开激烈的辩论,并展示给公众,而投票就是选民对各方政策的表态。……美国的竞选费用不断上升。美国总统选举是典型的金钱政治。……民主党和共和党已垄断美国政坛近一个半世纪,两党的价值观和政治纲领在许多方面接近。而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许多利益群体没有自己的政治代表,而现有的政治又很难使第三党崛起。——《从美国大选分析西方的民主制度》(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民主制度有哪些共同特点和不同的政体。(3)依据材料,概括美国选举制度的优势和弊端有哪些。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形成和吐蕃连年东渐的边防危机,使唐王朝急需建立一支强大可靠的中央武装。神策军本是陇右节度使所属的一支边防军队,在平叛期间,护卫皇帝,随入长安,神策军从此成为禁军。此后,神策军承担长安防务,并备御吐蕃,出征藩镇,地位日重。在宦官率领下,神策军衣粮赏赐也比诸军优厚。唐王朝给予神策军优厚的待遇,有利于神策军的发展壮大和稳定。由于宦官控制了神策军及其他禁军,同时也控制了长安城及整个关中地区,从而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的局面。——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神策军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神策军对唐代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三)历史参考答案(含解析)1.B【详解】明清时期各省实行一定的分权,而设总督管理一省或几省的事务,以偏重地方军事治安为主,同时“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目的是为了能做到总理地方事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确;明清时期除了总督外,还有地方的省级行政机构,都直属中央管理,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A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地方吏治的整饬,故C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总督体现中央对地方加强管理,不是协调地方与中央关系。2.C【详解】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描写的是明朝九边重镇,是边防安全下的长城守卫系统,C项正确;“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形容的是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局面的逐渐形成,威胁中央权力,排除A项;“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夷服)外方五百里曰镇服”,是西周时期的天下观念,排除B项;“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以县兼军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形容的是宋朝之制,排除D项。故选C项。3.C【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建立大批民族工业后,当地的失业率反倒呈现出逐年递增之势”“大批失业人口涌入城市并逐渐向内地转移”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随着我国大批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致使城市中的失业人口不断增加,C项正确;大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会使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不是减少,A项错误;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会加快,而不是缓慢,B项错误;根据材料“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建立大批民族工业后”“大批失业人口涌入城市并逐渐向内地转移”等信息可知,材料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正在发展,而不是没落,D项错误。4.C【详解】根据材料“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通过这一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所以C正确;材料强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意义,没有反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全球化扩张已经完成”,所以A错误;关贸总协定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无关,所以B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D错误。5.C【详解】从图中数据可得出,美国对波兰的援助在80年代中期快速增长,这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体现,主要是对苏联施压,C项正确;材料与美国霸权地位无关,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40年代就推行了,排除B项;凯恩斯主义是对本国经济的干预,而不是援助他国,排除D项。故选C项。6.A【详解】在唐朝以前,谱系掌握在官府手中。唐朝之后,私家为谱。科举制是对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之下,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否定,它打击了士族地主的势力,使庶族地主能够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A正确;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与家谱没有关系,故B错误;家谱由官修到私修,都体现家族团结,不是变化的原因,故C错误。材料与中央集权没有关系,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意在考查学生对选官制度演变的掌握。7.D【详解】从材料中的“把黄宗羲写的书认真抄来,送入宫内以供自己拜读。黄宗羲有所感动”等信息来看,黄宗羲有所妥协是因为康熙帝认同儒家文化,因此实质上反映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政治主导”说法夸张,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但他的思想不是反封建民主思想,排除C项。8.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罗马法在中古时期初期处于衰落状态,从12世纪开始,罗马法逐步被重新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西欧的法律现状同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不适应,罗马法逐渐被重视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中提到西欧各国对罗马法进行研究,未涉及用罗马法反教会,同是,国王不是资产阶级,排除A项;《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并不等同二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排除B项;《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9.C【详解】材料中显示士大夫阶层的交游活动多是以文会友的形式,可见当时的社会文气风尚较为浓厚,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官宦的门阀等级现象,排除A项;士人的交游活动植根于市民生活的发展,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B项;士人的交游活动导致了朋党之争的兴起,与事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C【详解】依据材料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民间商品经济的繁荣,《流民图》反映的是底层百姓的状况,所以这两幅图片都反映了百姓的生活状况,C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社会转型,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写实,不是写意,排除B项;北宋是完成了局部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11.B【详解】四战之地,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要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无险可守。从欧洲地形看波兰和德国就是欧洲的十字路口,欧洲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处四战之地,故答案为①③B项;②④都与材料所材料的内容不符合,排除ACD。12.C【详解】从材料信息看,汉朝的人头税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赋税不是完全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为条件,体现了以政治权力为前提的一种超经济剥削,C项正确,排除B项;人头税不能起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排除A项;人头税的出现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3.D【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十月革命后,苏俄几乎同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这一措施密切同世界各国的联系,顺应了世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材料与形成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无关,排除A项;经济大危机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排除B项;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大跨越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4.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宰相是由掌管杀牛祭祖的宰发展而来的,宰掌管天子公卿家祭祀活动,说明宰相的出现与宗法制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材料意在阐述宰相由来,而非强调古人重视迷信,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 调相权与皇权矛盾由来,排除B项;至今祭祀活动仍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C。15.B【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根据材料中的“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就有无法克服的困难”,可知作者没有抵制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和“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可知作者主张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故本题选B。作者的想法是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与价值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价值规律来弥补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因此这与左倾思潮的影响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作者的想法依然强调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16.B【详解】1912年到1919年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队代表的是北洋军阀势力,1919年军队人数远远超过1912年南京参议院规定的人数,体现的是北洋军阀势力的恶性膨胀,B项正确;北洋军阀是帝国主义在华的代理人,北洋军阀势力扩大,不会满足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排除A项;军阀是中国近代反动势力的代表,军阀掌握的军队人数多,不会加速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排除C项;军阀是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军阀势力膨胀,不会导致西方对华政策的破产,排除D项。故选B项。17.(1)不足之处:取消资本家、富农等剥削者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缩小了民主革命的力量,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2)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任答一点即可)意义: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与威望,扩大了中共影响;为中共执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任答两点即可)(3)趋势:政治日益民主化;社会日益法制化。(任答一点即可)认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详解】(1)不足之处:根据“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得出取消资本家、富农等剥削者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缩小了民主革命的力量,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2)特点:根据“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根据“即在政权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额。”得出民主协商。(任答一点即可)意义:结合抗战的内容可得出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与威望,扩大了中共影响;为中共执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趋势: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邓小平复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等著名论断。”可得出政治日益民主化;根据“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得出社会日益法制化。(任答一点即可)认识:综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18.(1)新文化运动兴起,陈独秀胡适等倡导民主与科学,对传统文化进行激烈批判,引发部分知识分子的不满。(2)对民主的认识不同:记者认为民贵君轻可以作为民主主义的基础,而陈独秀则认为这只是民本主义,跟民主精神想去甚远;对纲常名教的认识不同:记者认为纲常名教可以与民主政体相融合,而陈独秀则认为两者无会通余地;对政体与政治原理的关系认识不同:记者认为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可以不变,陈独秀则认为政体改变政治 原理亦应随之变化。(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答案l:能将陈独秀作为文化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陈独秀对中西文化的解读是基于自身文化救国的理想,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投射于文化的结果。答案2:能够跳出文本,将文本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提出观点:陈独秀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当时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答案3:就文本本身内容提出观点:陈独秀对中西文化有绝对化之嫌。答案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陈独秀主张全盘西化等。评分项二:史实答案1:能提取文本提供的信息,并将其与文本解读者所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答案2: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答案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答案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评分项三:论述答案l: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答案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答案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答案4:回避问题评分项四:组织答案1:叙述成结构。答案2:叙述连贯通顺。答案3:仅能罗列史实。【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出处《新青年》及材料所述陈独秀与记者之间的论争内容可知是关于封建的纲常名教君道臣节等与民主共和的政体是否能相融合的问题,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前期这个时间,所以结合新文化运动前期批判封建文化即引发的结果去回答即可。(2)根据材料中的“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与“现代之民主主义”可知是对民主的认识不同;由“以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为基础之固有文明,与现时之国体,融合而会通之”与“今日名共和而实不至之国体而论,亦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绝无融合会通之余地”可知是对中国的纲常名教的认识不同;由“伊古以来之政治原理”与“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换汤不换药耳”可知是对政体与政治原理的关系认识不同。(3)这一题考查的能力要求较高,考查知识迁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和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解答这一题需要考生现根据材料提炼出想要论证的观点,然后围绕自己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相应的背景、思想主张等史实作为论据,还要在答案中将史实和观点之间建立起充分的逻辑联系,并用历史性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考点: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青年》。19.(1)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2)共同特点:三权分立、议会制、多党制。政体:民主共和、君主立宪。优势:选举使政权更迭以和平方式进行,有利于政局稳定;选举是选民行使民主权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保证人民的权利;选举是一次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大讨论,有利于人民了解参与国家的政策选择等。弊端:费用高昂,富人的游戏;驴象之争,两党垄断政坛。【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美国共和制特点来归纳回答。(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三权分立,、“议会制”、 “多党制”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特色”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代议制形式结合所学从“民主共和、君主立宪回答;第三小问优势依据所学从“举使政权更迭以和平方式进行,有利于政局稳定;选举是选民行使民主权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保证人民的权利;选举是一次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大讨论,有利于人民了解参与国家的政策选择等”回答;弊端依据材料中“美国的竞选费用不断上升。美国总统选举是典型的金钱政治。”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考点: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特点20.(1)安史之乱的爆发;藩镇割据的形成;吐蕃连年东渐的边防危机;唐朝政府试图重建中央集权统治。(2)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稳固唐朝政权;巩固了唐朝的边疆安全;一定程度扭转了安史之乱后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形成和吐蕃连年东渐的边防危机”可归纳出安史之乱的爆发、藩镇割据的形成及吐蕃连年东渐的边防危机;根据材料“使唐王朝急需建立一支强大可靠的中央武装”可知,唐朝政府试图重建中央集权统治。(2)影响:根据材料“在平叛期间,护卫皇帝,随入长安,神策军从此成为禁军。此后,神策军承担长安防务,并备御吐蕃,出征藩镇”和“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稳固唐朝政权、巩固边疆安全、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集权及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等角度进行分析。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试题(二)(Word版附解析)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高考适应性测试(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数学高考适应性测试(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高考适应性测试(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英语高考适应性测试(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三)(三模)(Word版附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数学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三)(三模)(Word版附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英语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三)(三模)(Word版附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三)(三模)(Word版附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政治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三)(三模)(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3-05-07 03:51:02
页数:10
价格:¥3
大小:1.4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