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学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份月考试卷a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司马迁评价:“孟轲……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据此可知(  )A.孟子仁政理念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B.孟子仁政思想违背社会发展潮流C.司马迁认为孟子仁政思想没有价值D.司马迁批判孟子仁政思想2.考古研究发现,辽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业起源时间上以及文化发展水平上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甚至在特定阶段还要超过中原地区,但夏、商、周三个最早的王朝文明都出现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A.天下之中的政治地位B.适宜生产的气候条件C.中华先民的艰苦奋斗D.多元文化的汇聚融合3.武帝即位之后曾提出:“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受命之符”即符合天意,受天命而立的凭据。而“灾异之变”取决于其统治是否符合天意,符合天意就能避免灾异,呈现祥瑞,达到治平。材料可用于阐释,汉武帝时期(  )A.儒学重现实政治轻人伦道德B.政治制度受到鬼神论影响C.儒学神学化产生的政治动因D.统治者自省和谨慎的态度第1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诗经》中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农事诗,不仅《豳风七月》等民歌包含了丰富的农事信息,而且祭祀用曲《周颂丰年》《周颂嘻嘻》等也直接反映了统治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关注。由此可知,《诗经》(  )A.支撑了礼乐制度的实施B.开创了浪漫主义的风格C.蕴含了朴素的民本思想D.印证了周王的中央集权5.下面是明朝官方改编、刊行《列女传》的目录(部分)。据此可知,明朝(  )卷次名次第一卷母仪传第二卷贤明传第三卷贞顺传第四卷辩通传第五卷母仪传第六卷仁智传第七卷节义传A.政府强化社会伦理道德观念B.儒学注重提高女性修养C.儒家思想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等级尊卑秩序亟待重构6.2021年6月23日,四川三星堆考古现场发掘出目前世界最大,保全最好的青铜面具。根据研究,这一面具的分铸技术与合金比例和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考古发掘必须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B.西南地区的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中原地区C.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D.石器时代中国文明出现满天星斗的状况7.有学者在研究战国时期某一学派的思想时指出,这一学派破天荒喊出了平民要求参政的呼声,有利于打破氏族血缘界限,突破旧的贵贱等级观念和传统的亲亲观念。该学派(  )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第2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B.代表下层民众的利益C.主张隆法重礼的思想D.以法为国家管理工具8.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老子C.邹衍D.墨子9.西汉南阳郡守召信臣劝民农桑,为政勤勉;东汉杜诗担任该郡功曹时,事事替百姓做主,全郡百姓粮食丰足。百姓称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A.重农抑商百姓富足B.政治清明国力强盛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D.史学研究繁荣发展10.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兼容并蓄B.多元一体C.和谐共存D.天人合一11.苏格拉底认为: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者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强调个人利益至上B.关注理性思考C.主张提高公民地位D.注重等级秩序12.下表是《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的部分条款。据此说明,罗马法(  )第二十二条如果(在缔结契约时),(某人)以证人或司秤人的身份参加,(而后来)拒绝证明这事,那么,(他应被认为)不名誉的人,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亦不得请他人为之作证第二三条作伪证被揭穿者,应被从塔贝尔斯山崖上抛下A.执法过程过于野蛮残酷B.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C.蕴含了维护诚信的理念D.交易过程透露出契约精神第3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有学者研究表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人们把金、银、铜块按照不同的重量储存起来,如果一方想买卖牛,另一方想买卖谷物,为了保证公平交易,他们会用黄金、白银或者黄铜来衡量交易双方的商业价值,但是不会用黄金、白银进行直接交换。甚至可以直接进行物物交换,且这一现象还很普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埃及(  )A.借贷形式日益普遍B.金属货币开始出现C.契约意识逐渐增强D.商业发展水平有限14.到罗马帝国初期,罗马法中的家本位逐渐松驰并趋向瓦解,家子在身份、婚姻、财产、行为等方面均获得了摆脱家父而独立的权利,历史学家梅因在考察这一家父权的历史变化之后指出:“后来在帝政时期,我们还可以发现所有这些权利的遗迹,但已经缩小在狭小的范围内。”这一变化(  )A.有利于将个人从传统权威中解放B.受益于罗马帝国向外的扩张C.反映了罗马家庭组织结构的变化D.标志着父权社会的彻底终结15.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秩序具有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名义上存在于“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另一个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  )A.契约理念的萌发B.世俗权力的加强C.“民族情感”的缺乏D.新生产方式的孕育16.1345年,《伦敦马刺业行会规章》规定:“本行会任何人俱不得在星期日,或任何其他类似星期日之宗教节日将其所制之马刺悬掛于外……任何从事本行业之人,若非本城之自由人即不得在本城购买、建造或租赁屋……”这表明当时的行会(  )A.具有在经济领域的立法权B.束缚了伦敦制造业的发展C.代表的是社会上层的利益D.履行一定的城市自治职能第4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7.亚里士多德把斯巴达视为混合政体,国王、长老会和监察官在其中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同时他认为该政体中又带有民主因素,并得出“人民由于能分享最高官职而心满意足”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斯巴达“人民由于能分享最高官职而心满意足”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王位世袭B.长老会议员30人,但终身任职C.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D.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18.1723年,在剑桥大学一次会议上,本特利博士的神学博士学位被取消。本特利却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王座法庭裁决恢复了本特利的学位。担任该案首席法官的普拉特评论道:“此次会议在对他进行与之不利的指控、降低其资格的时候,拒绝听取他的申辩,这与自然公正是不相容的”。这里的“自然公正”是指(  )A.程序公正B.无罪推定C.证据充足D.法律条款19.在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这样的词句:“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利用对太阳神的崇拜组织人力抗洪救灾20.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探讨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等基本问题,在生活领域建起一座真善的理想宫殿。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B.使人本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C.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D.主张知识来源于对世界的感知21.公元前546年,波斯征服吕底亚,随后向小亚细亚西岸的希腊人发起进攻。有些希腊城邦既无力抵抗波斯,又不愿受波斯统治,于是举国迁移,有的到了爱琴海北岸,有的则第6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到了西地中海。这反映出这些城邦(  )A.珍视举国搬迁的传统B.具有直接民主的特点C.把公民集体作为核心D.富含深厚的海洋情结第6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2.1526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下令,每艘远航船队必须携传教士同行,否则不得离港;此后,几乎每条船上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改变异教徒的迫切心情不亚于寻找一个新贸易港口的船长。这表明,早期殖民活动(  )A.开启异域文明的融合B.致力寻找新贸易港口C.受到宗教精神的推动D.以传教士为主要力量23.1995年,美国三家银行在因特网上联合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它仅占半层楼面,但其业务遍布美国各州,包括电子钞票兑付、在线交易登记、支票转账等,使其客户可以足不出户的办理各种银行服务。这一现象表明金融发展的趋势是(  )A.金融市场一体化B.金融全球化C.金融机构规模化D.金融电子化24.2020年6月7日,中国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积极开展对外医疗援助,截至5月31日,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已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中国方案(  )A.可持续发展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合作共赢25.随着陆地资源因加速开发而日渐枯竭,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等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国际上围绕海洋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体现了(  )A.意识形态的冲突B.国际格局的调整C.海洋技术的竞争D.国际局势的紧张26.2017年,英国《卫报》刊发的政府文件明确表示,内阁大臣们将以削减净移民的数量和给予本地工人优先雇佣权为目标,制定英国“脱欧”后的移民政策。这些规定属于(  )A.文化多元思维B.逆全球化现象C.贸易保护主义D.合作共赢意识27.在16世纪以前的数百年内,西欧的物价除了由于战争或粮食歉收等原因发生短时的波动外,一直是稳定的。到16世纪时,欧洲出现货币贬值、伪币泛滥、投机活跃等现象,西班牙的物价在该时期上升了大约四倍。这一变化反映出欧洲(  )第6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贵族享乐之风盛行B.涌入大量美洲白银C.社会经济遭遇危机D.海外市场不断扩大28.中世纪晚期以来,几乎所有威尼斯人都是商人,他们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业网络扩大。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商人们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有限责任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这种现象(  )A.推动了欧洲贸易格局的变化B.为近代商业经营方式的形成奠基C.表明威尼斯实现了社会转型D.主要得益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29.早期西方史学家在论述本国的殖民活动时,常常站在本国立场,将自己国家侵略行为视为传播文明的义举。后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史学家转变视角,开始以更全面的眼光反思殖民活动,也承认殖民者和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摧残。这一变化(  )A.说明后来的史学家看待历史通常更加公正B.体现出西方的史学家深受唯物史观的影响C.推动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D.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西欧中心地位的动摇30.经济学家约翰•密尔1823﹣1858年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他一度制定和决策了殖民地印度的相关政策。密尔认为印度处于文明发展的较低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得多。密尔的说法意在(  )A.强调文明交流的必要性B.论证自由贸易的合理性C.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D.肯定市场经济的可行性31.16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农业“连续遭遇危机”,再加上圈地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双重影响,失业人口不断增多,从而引发了持续的社会动荡。这些状况(  )A.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加速了英国殖民扩张进程C.阻碍了英国宗教改革进程D.推动了英国工业文明发展第7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2.从1802年到1878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每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宣告了英国大规模雇用童工劳动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英国童工问题的解决(  )A.反映了英国议会改革的推动B.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日趋缓和C.体现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D.源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33.如图漫画由美国人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1881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这一切。该漫画(  )A.反映了欧洲殖民者瓜分非洲B.讽刺美国干涉非洲国家事务C.谴责英法在埃及的殖民争夺D.表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34.19世纪晚期,妇女开始成为英国政党政治中的重要力量。1896年支持自由党的“全国妇女自由联合会”人数达82000人,1900年支持保守党的“樱花同盟”总人数则达到1518561人。她们活跃在全国各地,成为两党政治中不可缺少的宣传者和组织者。材料表明英国(  )A.工业革命发展女权意识增强B.民主政治进步妇女政治地位提高C.经济转型加速社会结构变化第8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议会改革完成君主立宪得以完善35.唐玄宗时,担任过太史监的印度商占星术者翟昙悉达将印度的《九执历》翻译成中文,把更精确的预测日食、月食的方法介绍到唐朝。唐朝通行的许多天文历算著作也都以西方的分类体系为根据。据此可知唐朝(  )A.天文历法成就源于古印度B.文化上创新与守旧相并存C.奉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D.天文历法长期领先于世界36.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贸易蓬勃发展。如图是其中一条贸易路线示意图。西班牙王室在这条贸易路线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一贸易路线的开辟(  )A.刺激了中国东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B.引发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C.加快了墨西哥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D.使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强国37.观察如图,其所反映的世界贸易发展情况,应该是在(  )A.公元1500年之前B.公元1500﹣1800年C.公元1900年前后D.公元2010年以后第9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8.大帆船贸易是西班牙16世纪中后期开通的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其贸易路线和往来商品见如表。这一贸易(  )路线商品马尼拉到墨西哥、西班牙生丝和丝织品、棉麻织品、瓷器、农产品、工艺品、金属品和珠宝饰物等墨西哥到马尼拉、中国银元、番薯、玉米、马铃薯、花生、烟草等A.将明清中国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促使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C.是早期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D.致使西班牙完全垄断了对中国的贸易39.18世纪中期以来,在英国的普通家庭中,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逐渐减弱,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感情。英国家庭关系的转变源于(  )A.大机器生产的影响B.父权制逐渐衰弱C.家庭亲情日趋淡化D.妇女地位的提高40.地理大发现前的古代美洲有过非常璀璨的土著文明,而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这一年则成为美洲文明史上的转折点。关于拉丁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独立运动中出现了别具特色的“非暴力不合作”②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③列强在殖民过程中确立了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④美国曾对此地实施“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二、非选择题(40分)41.(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方人物形象比起西方器物更能直观、多维度地反映一定时期中国人看待西方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下表内容为20世纪初期部分作品中所反映的西方人物形象。书名作者对西方人物的态度第10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视西方硕学鸿儒为中国人学习的典范重点,通过对西方名人的崇尚和敬仰之情,寄托了作者本人的政治理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对于西方人物基本上还原本来面目居多《孽海花》曾朴对于西方人物形象的描写呈现英雄的倾向《黄绣球》颐琐采用仰视的角度书写小说中的西方人物形象,以西方女杰为视点——摘编自邹小娟《190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西方形象》注:材料出处中的“1900年代”应写为“20世纪初”,为尊重原文,此处不做改动。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42.(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帝国从16到20世纪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段。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开启了“战争资本主义”时代,改变了棉花的命运。欧洲帝国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的贸易网络。战争资本主义创造了第一个“棉花帝国”——准确地说,是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材料二:战争资本主义为18世纪后期的棉纺工业技术发明展示其潜在的革命意义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是欧洲国家“集体”创作的结果,但英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是其中的胜出者。技术革新与战争资本主义创造的全球贸易体制相结合,推动了“一种新型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的生长,第二个“棉花帝国”形成。新的棉花帝国的有效运转需要两支新的支撑力量:全球性的劳工队伍和全球性的商品交易体制。两者都要求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动员和重组,也将更大范围的人群和社会卷入到棉花资本主义体系中来。——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希《(棉花帝国):一部全球史佳作》第11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个棉花帝国”的含义并概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二个“棉花帝国”与第一个“棉花帝国”相比的主要不同之处。4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众所周知,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随着日耳曼、汪达尔等蛮族大量融入罗马社会,其经商头脑深深影响了西欧人的生活观念,日耳曼人也接受了罗马教育并发明了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9世纪时,欧洲人频繁地前往阿拉伯人控制下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繁华城市进行贸易,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重新建立起了西欧与东方的联系。中世纪欧洲就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摘编自张海《欧洲发展史新释——从古代到工业革命》等材料二:13﹣14世纪,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自治权的出现促生了近代西欧地域文化的出现。14世纪后,人文主义者强烈疾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知识取代神学观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取代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17世纪前后形成的科学理性观念,深刻影响着近代西欧社会。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甚嚣尘上,世俗教育和技术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近代西欧文化成为社会转型的支撑。——摘编自冯英《人文主义: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地域文化的特征并简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西欧文化的影响。第12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学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份月考试卷a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1.5分)1.B;2.D;3.C;4.C;5.A;6.C;7.D;8.C;9.C;10.B;11.B;12.C;13.D;14.A;15.C;16.D;17.D;18.A;19.A;20.B;21.C;22.C;23.D;24.C;25.C;26.B;27.D;28.B;29.D;30.C;31.B;32.D;33.C;34.B;35.C;36.A;37.C;38.C;39.A;40.C;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40分)41.示例现象:20世纪初,中国作家对西方人物侧重正面描写。闸述:19世纪末甲午战争中国的溃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这打击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迫使国人对“自我”进行正确的审视和反思,此时,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船坚炮利”,还对优越的西方社会制度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透彻的分析。西方以其优越的政治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吸引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在此背景下,知识分子阶层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建立平等自由的民族国家,这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文化取向,因此,他们对西方国家形象的描述也趋于理性。结论:民族危机的加深促使知识分子的思想发生变化,20世纪初中国作家描写西方的正面形象,有利于国人客观和辩证地对待西方文化,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42.(1)含义:第一个棉花帝国是指建立在新航路开辟后,支撑棉花贸易的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网络。原因:新航路开辟及对外殖民扩张活动;国际贸易的促进;人口和物种的交换等。(2)不同:第二个棉花帝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体现出工业资本主义的特征;英国在贸易体系中居关键角色;世界市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世界联系更加密切。;43.(1)特征:多元文化融合;宗教色彩浓厚。原因:商品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城市及大学的兴起。第13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评价: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推动了近代西欧社会的全面转型;在对外殖民扩张中成为文化输出的主要内容。;第14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06 14:54:02 页数:15
价格:¥2 大小:283.2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