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百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湖南省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灵宝毕法·比喻》中说:“道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别求于道,人同天地,心比天,肾比地,肝为阳,肺为阴。”此论述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A.天人合一B.崇德尚贤C.和而不同D.自强不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道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别求于道,人同天地”可知这是材料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德”、“贤”,排除B项;和而不同强调处理人际关系,材料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天人合一,没有体现自强不息,排除D项。关系A项。2.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青蒿的抗疟疾作用进行了明确记载的中国古代医学家是A.葛洪B.扁鹊C.孙思邈D.李时珍【答案】A【解析】【详解】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记录的40多个治疗疟疾的办法,其中第2个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取之”,这个方有可能治好疟疾。”,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3.图1、图2所示为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据此可知,与翻车相比,筒车的优势在于 A.解放了劳动力资源B.扩大了灌溉的范围C.灌溉与排涝相结合D.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答案】A【解析】【详解】与翻车相比,筒车充分利用了水流的冲击力作用,解放了人力,A项正确;筒车和翻车灌溉的面积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排除B项;C项是两者的共同点,排除C项;两者都需要靠近河流,受到地理条件限制,排除D项。故选A项。4.占城(古国名,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稻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随后在宋政府的主导下向北扩散,出众的优良品性使其成为长江流域占统治地位的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主要是由于A.海上贸易交流得到发展B.宋代政府重视推广农作物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D.江南各地进行的经济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宋代对外贸易繁荣,尤其是海上贸易,这为发现以及引入占城稻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政府重视推广是占城稻引入的条件之一,但不是占城稻引入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这一时期新航路尚未开辟,排除C项;占城稻是外来物种,与江南地区经济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据《宋代草市镇研究》一文中的统计,当时华北有草市镇596个,关中有草市镇263个, 四川有草市镇779个,荆湖地区有草市镇36个,东南地区有草市镇365个,华南地区有草市镇350个。这些数据可以佐证,宋朝A.农村集市发展迅速B.市镇经济空前繁荣C北方经济发展停滞D.南方经济地位提升【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宋代出现了大量的市镇,而大多集中在南方,由此可知体现了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发展迅速”和“空前繁荣”,排除AB项;“发展停滞”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6.1905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的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茅店,三五零星”的硚口至谌家矶一帯,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铁路建设A.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B.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C.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京汉铁路通车后,武汉闹市区的范围扩大,原来偏远荒凉的郊区也逐渐繁华起来,这反映了铁路建设对城区面貌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生活方式、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国家的行政效率,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7.1920年,在李大钊的推动下北京大学学生会开办了平民夜校。1920年年底,李大钊委托邓中夏等人赴长辛店地区筹办劳动补习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人运动的优秀骨干。这反映了当时A.学生积极投身工人运动B.北京出现工人阶级运动C.民众乐于接受先进思想D.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人运动的优秀骨干”可知当时北京工人阶级已经开展了工人运动,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培养工人运动的优秀骨干,不是学生参加工人运动,排除A项;民众乐于接受先进思想,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培养工人运动的优 秀骨干,没有体现传播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8.清代至民国,随着大批关内移民进入东北地区(史上称之为“闯关东”),汉族逐渐成为东北地区人口的主体,占当地居住人口的80%以上,以满族为主体的土著民族“起居、饮食、衣服、言语,均与汉人同化”。可见,“闯关东”A.缓和了民族矛盾B.推动了东北开发C.促进了民族交融D.优化了人口结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族逐渐成为东北地区人口主体,占当地居住人口的80%以上,以满族为主体的土著民族“起居、饮食、衣服、言语,均与汉人同化”可知汉族人口迁入东北,与当地土著民族交流融合,土著民族逐渐汉化,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民族融合,没有体现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民族融合,没有体现东北开发,排除B项;汉族迁入,占当地居住人口的80%,不能说是优化了人口结构,排除D项。故选C项。9.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铁路总里程仅有2.18万公里,其中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条;我国的主要参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未开启交通近代化进程B.现代运输能力相对薄弱C.传统交通方式已被取代D.交通工具已能自主生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条;我国的主要参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现代运输能力相对薄弱,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新中国初期已经有近代化交通,排除A项;材料信息表明传统交通方式仍然存在,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生产交通工具的表述,排除D项。故选B项。10.公元前4000年开始的地球小冰河期,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变得天寒地冻,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古印欧人为了生存,开始大迁徙。在这次跨越3500年的大迁徙中,古印欧人征服并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文明。与此同时,一个又一个新的应该是也因此诞生了。据此推知,印欧人的迁徙A.导致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的衰落B.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C.引发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高潮D.促使东欧地区族群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代印欧人在3500年大迁徙中,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B项正确;根据材料“一个又一个新的应该是也因此诞生了”可知A项表述错误,排除;古代印欧人的大迁徙并没有引发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高潮,排除C项;古代印欧人的大迁徙对整个亚欧大陆都产生重要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1.图1、图2所示是古代世界两部著名法典。这两部法典的共同点是A.产生于奴隶社会B.维护了君主统治C.是著名的习惯法D.开创了著名法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是奴隶社会的法律,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维护的共和政体,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是成文法,排除C项;《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没有开创著名法系,排除D项。故选A项。12.13世纪早期,法国南部阿尔比运动对教会的权威构成了挑战,而教会便利用法国北部封建领主的王权力量镇压该运动。当然,在阿尔比异端威胁消除之后,教宗也默许了法国北部封建主对法国南部领土的吞并,以此作为他们劳师远征的酬劳。这一事件可用来探究中世纪欧 洲A世俗王权完全被教权所掌控B.基督教文化已渐趋没落C.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格局D.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法国教会势力与王权力量相互利用,体现了中世纪欧洲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格局,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俗王权完全被教权所掌控,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当时教会在法国处于统治地位,与封建王权相互依赖,排除B项;仅凭材料现象不能看出中世纪的欧洲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图所示的物产与物种交换模式,在古代亚欧贸易中延续了很长时间。对这一模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是A.罗马帝国的扩张B.原始农业的产生C.古希腊的海外殖民D.丝绸之路的开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域和中原物种的交流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D项正确;罗马帝国的扩张并不能直接促成西域和中原物种交流,排除A项;原始农业产生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古希腊的海外移民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排除C项。故选D项。 14.如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图中苏俄(联)粮食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动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农业领域内的集体化运动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曲线图中增长曲线是发生在1921年到192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18年到1921年,排除A项;农业领域内的集体化运动是在1927之后,排除C项;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是在1956到1964年,排除D项。故选B项。15.如表所示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国颁布的一系列法律。这反映出,此时期的英国1875年1866年1945年1946年1947年1949年1952年《公共卫生法》《环境卫生法》《工业分布法》《新城法》《城乡规划法》《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城镇发展法》A.“城市病”的急剧恶化B.政府重视城市建设C.工业化进程飞速推进D.议会权力逐渐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共卫生法》《环境卫生法》《工业分布法》《新城法》《城乡规划法》《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城镇发展法》”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英国政府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和工业分布以及城乡规划,这些都是城市建设的内容,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卫生环境问题,排除A项;工业化也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重视城市建设,没有体现议会权力逐渐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6.如图所示为《2018年世界支付报告》中对俄罗斯2018年各种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数据显示,2018年,俄罗斯无现金支付增速为全球第一,同比增长36.5%,达173亿笔。这表明A.俄罗斯政府放宽了网络限制B.网购是最便捷的购物方式C.科技进步诱发消费习惯变迁D.全球互联网技术竞争激烈【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俄罗斯信用卡、电子钱包、银行转账无现金支付占很高比重,反映出信息技术进步促进了俄罗斯消费习惯变迁,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俄罗斯政府的措施,排除A项;没有比较,无法体现网购是最便捷的购物方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全球互联网技术竞争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古代,食品安全是被纳入公共安全的范畴,故而在对食品安全法律关系的调整上,古代更多适用的是刑律,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主体追究的也主要是刑事责任。以《宋刑统》的规定为例,“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古人在食品安全立法之外,还同时设计了多种制度和方法,培养相关专业性人才,这些举措为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多重保障。茶叶能成为中国古代与瓷器、丝绸并列的重要贸易输出商品,除了中国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环境和悠久的种茶传统,专业的茶叶品质甄别技术也是确保其品质安全,使其得以畅销世界的重要原因。此外,在食品市场中创设的举报人奖励 制度,延伸了政府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显著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摘编自张维《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刍论》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更加迫在眉睫。从我国自身来说,用“不容乐观”这个词来描述当代中国粮食安全状况是恰当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及预警》一书指出:我国粮食生产总体为“比较安全”,但大豆存在潜在风险。大豆供不应求的现象比较严重,仅靠我国大豆的产量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我国的大豆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较高。大豆的国际定价权被一些跨国粮商牢牢握在手中,严重威胁中国豆农和压榨企业的生存,进而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威胁。我国的粮食储备,不仅仅是数量不足,在结构上也存在问题。据资料统计显示,日前粮食库存品种严重不平衡,小麦、稻谷、玉米库存过多,大米及油脂、油料较少,有些地方供求严重不平衡。——摘编自韩雪峰、李富江《当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答案】(1)特点:注重法律监管,刑罚严苛;手段多元化、制度化、专业化;实行举报监督机制。(2)成因: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粮食减产。【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据“在对食品安全法律关系的调整上,古代更多适用的是刑律,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主体追究的也主要是刑事责任……”得出注重法律监管,刑罚严苛;据“古人在食品安全立法之外,还同时设计了多种制度和方法,培养相关专业性人才,这些举措为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多重保障”得出手段多元化、制度化;“……专业的茶叶品质甄别技术也是确保其品质安全,使其得以畅销世界的重要原因”得出专业化;据“此外,在食品市场中创设的举报人奖励制度,延伸了政府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显著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得出实行举报监督机制。(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据“我国的大豆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较高。大豆的国际定价权被一些跨国粮商牢牢握在手中,严重威胁中国豆农和压榨企业的生存,进而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威胁”得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较高;据“我国的粮食储备,不仅仅是数量不足,在结构上也存在问题……日前粮食库存品种严重不平衡,小麦、稻谷、玉米库存过多,大米及油脂、油料较少,有些地方供求严重不平衡”得出粮食消费持续 增长;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涌入城市打工,生态环境恶化也造成粮食减产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历代政府常常会来取一些积板有效的防疫措施,率领人民抗击疫病。唐宣宗大中年间,江淮大疫,宣宗令受疫肆虐的淮南、武宁军等方镇辖区,以前拖欠政府的缺额钱物摊派先放免三年,三年以后再行交纳。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春,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流传疫疾,文宗颁诏说:“其疫未定处,并委长吏差官巡抚,量给医药,询问救疗之术,各加拯济,事毕条疏奏来。”宋朝政府大量编辑印行医书,向各州县加以推广,向老百姓传播预防疫病的知识。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杭州饥疫并作,染病百姓不计其数。苏轼在杭州建立了很多病坊,“以处疾病之人”,实际是简陋的隔离医院。东汉王充的《论衡》载:“鼠涉饭中,捐而不食。”张仲景的《金匿要略》也告诫人们:“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一”,否则会得苻疾。清代吴子存在《鼠疫抉微》中提醒人们要经常洒扫堂房,厨房沟渠要整理清洁,房间窗户要通风选气。疫势危急时,要避开撤走,找个大树下的辙凉当风处居住,近水当风之处最好,千万不要众人拥杂在一起。——摘编自张剑光、王晓洁《中国古代的疫病防治》材料二十六、十七世纪的西欧社会对瘟疫的认识已较为理性、科学,他们认为瘟疫只是一种自然生理病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措施得当还是可以防控的。此种观念……为医生等专业人士走向防疫前台提供了机会。许多医生为人们开出了诸如喷洒香水、多吃芦荟、节食、逃跑、放血疗法等防疫措施。尽管这些措施成效微弱,但它至少给了人们一个积极信念,那就是瘟疫是可以防控的,这无形中激发了人们的积极行动,给人们尝试更多方法开启了道路。医学界通过对古希腊医学的研习也初步承认疾病是由机体紊乱或生理等身体内部原因引起的病痛,“这样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支持了治疗观上的乐观主义态度:疾病的康复是把握在人的手中的”。在这种理性防疫观念的指导下,欧洲各国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从而推动了西欧集体防疫行动的发生。——摘编自陈凯鹏《十六、十七世纪中英两国防疫对策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疫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十六、十七世纪西欧理性防疫观念的影响。【答案】(1)措施:免税以减轻疫区民众经济负担;官府派遣医生施药;政府编纂、颁行方书(医书)宣传防疫知识;建立隔离场所隔离病人,防止接触;注重个人和饮食卫生;关注环境卫生。(答出三点即可) (2)影响: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欧洲医学水平的进步;增强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推动了西欧的集体防疫行动。(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唐宣宗大中年间,江淮大疫,宣宗令受疫肆虐的淮南、武宁军等方镇辖区,以前拖欠政府的缺额钱物摊派先放免三年,三年以后再行交纳”可知,免税以减轻疫区民众经济负担;根据材料“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春,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流传疫疾,文宗颁诏说:‘其疫未定处,并委长吏差官巡抚,量给医药,询问救疗之术,各加拯济,事毕条疏奏来。’”可知,官府派遣医生施药;根据材料“宋朝政府大量编辑印行医书,向各州县加以推广,向老百姓传播预防疫病的知识”可知,政府编纂、颁行方书(医书)宣传防疫知识;根据材料“苏轼在杭州建立了很多病坊,‘以处疾病之人’,实际是简陋的隔离医院”可知,建立隔离场所隔离病人,防止接触;根据材料“东汉王充的《论衡》载:‘鼠涉饭中,捐而不食。’张仲景的《金匿要略》也告诫人们:‘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一’,否则会得苻疾”可知,注重个人和饮食卫生;根据材料“清代吴子存在《鼠疫抉微》中提醒人们要经常洒扫堂房,厨房沟渠要整理清洁,房间窗户要通风选气”可知,关注环境卫生。(2)影响:根据材料“十六、十七世纪的西欧社会对瘟疫的认识已较为理性、科学,他们认为瘟疫只是一种自然生理病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措施得当还是可以防控的。此种观念……为医生等专业人士走向防疫前台提供了机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欧洲医学水平的进步;根据材料“许多医生为人们开出了诸如喷洒香水、多吃芦荟、节食、逃跑、放血疗法等防疫措施。尽管这些措施成效微弱,但它至少给了人们一个积极信念,那就是瘟疫是可以防控的,这无形中激发了人们的积极行动,给人们尝试更多方法开启了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强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根据材料“医学界通过对古希腊医学的研习也初步承认疾病是由机体紊乱或生理等身体内部原因引起的病痛,‘这样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支持了治疗观上的乐观主义态度:疾病的康复是把握在人的手中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材料“在这种理性防疫观念的指导下,欧洲各国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从而推动了西欧集体防疫行动的发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西欧的集体防疫行动。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中,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中央高原,玛雅文明所在地既有许多山地,又有大片石灰岩地貌,印加文明处于安第斯山脉和秘鲁高原,它们均属于山地高原型文明,与亚、非、欧诸文明在地理环境上有明显差异,即地理环境更为恶劣, 故文明的进化发展极为缓慢和艰难,各文明之间呈现封闭孤立状态。虽然印第安人在物质生产方面相对落后,在社会形态进化方面极其缓慢,但是他们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材料二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是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州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据Hodell1等对卡担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期,而这好对应着玛雅文明的衰落时期。——摘编自吴文祥、胡莹、周扬《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气候在古代玛雅文明衰落中的作用”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1)特点:具有多元性;发展极为缓慢;呈现封闭孤立状态;文明成就突出;科学技术畸形发展。(答出三点即可)(2)变化:由忽视到重视和肯定。原因:研究者思维惯性的影响;测年技术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考古成果的印证。(答出三点即可)【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在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中,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中央高原,玛雅文明所在地既有许多山地,又有大片石灰岩地貌,印加文明处于安第斯山脉和秘鲁高原,它们均属于山地高原型文明”可知,具有多元性;根据材料“与亚、非、欧诸文明在地理环境上有明显差异,即地理环境更为恶劣,故文明的进化发展极为缓慢和艰难,各文明之间呈现封闭孤立状态”可知,发展极为缓慢、呈现封闭孤立状态;根据材料“但是他们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知,文明成就突出;根据材料“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可知,科学技术畸形发展。(2)变化:根据材料“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是 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可知,由忽视到重视和肯定。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研究者思维惯性的影响;根据材料“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州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可知,测年技术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根据材料“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可知,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根据材料“据Hodell1等对卡担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期,而这好对应着玛雅文明的衰落时期。”可知,考古成果的印证。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5年,晚清小说《苦学生》在《绣像小说》第63期开始连载,作者生平不详,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一些历史现象,该小说的梗概如下留学美国的中国“苦学生”名为黄孙,受到外国学生排挤,走投无路时,误打误撞进入华盛村——一处充满中国风情的村落。村中有位久居美国的中国人华盛老人,大力支持黄孙,使其学成归国,返乡兴学。华盛老人称其三十年前,携家赴美,“执事矿山,后又兼营商业”,“不料自由独立之祖国,凡百废黜故,骤然变为工党的特权。老夫逆探彼辈,素抱排斥黄色人种的心肠”,但“故乡风俗,视我辈为鱼肉,安排占案,磨刀以须”,遂出资买下十效里地,建屋宇,开设大牧场,“当时工事诸人,尽数迁来,各执一业,巨人与世无争,与人无求”。结合所学中外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情节:华盛老人赴美,从事采矿等工作。历史现象:华工与近代美国的开发。评价:随着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美国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大增,政府多次立法鼓励移民。鸦片战争后,美国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同意其在华招募华工。中国沿海地区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成为苦力。这些华工被运往美国后,成为加利福尼亚金矿和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到来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推动了美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并与其他移民一起,给美国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活力,对现代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华工在美国受到了严重的排斥,美国政府制定的排华法案等措施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上的白人至上和种族歧视等问题,黄种人在当时也不具备和白人同等的就业机会和择业条件。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学生若提取“留学生与殖民文化传播”“华人聚居建立‘唐人街’”等现象有关的情节,亦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情节:根据材料“华盛老人称其三十年前,携家赴美,‘执事矿山,后又兼营商业’”得出华盛老人赴美,从事采矿等工作。历史现象:结合所学近代华工的发展历程得出历史现象是华工与近代美国的开发。评价: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得出随着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美国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大增,政府多次立法鼓励移民。结合所学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得出鸦片战争后,美国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同意其在华招募华工。结合所学华工出现的原因得出中国沿海地区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成为苦力。结合所学华工对美国的贡献得出这些华工被运往美国后,成为加利福尼亚金矿和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到来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推动了美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并与其他移民一起,给美国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活力,对现代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结合所学华工在美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得出但是华工在美国受到了严重的排斥,美国政府制定的排华法案等措施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上的白人至上和种族歧视等问题,黄种人在当时也不具备和白人同等的就业机会和择业条件。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09 15:04:01 页数:14
价格:¥2 大小:1.2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