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质量检测(一)(Word版附答案)
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质量检测(一)(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语文学科试卷语文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的古代文献典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古籍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仅以北京大学为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探望哲学家汤一介先生,了解《儒藏》编纂进展情况;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文学科的多位学者亲切交流,与曾翻译《论语》《孙子兵法》等古籍的美籍汉学大师安乐哲教授交谈,希望他更多向国外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不仅为北京大学做好古籍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也为相关高校共同做好古籍保护、整理、出版等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_______。古籍工作不仅仅是少数人文学者()的职业,更是一项事关()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事业。进入新时代,研究阐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古籍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卷帙浩繁韦编三绝因袭B卷帙浩繁皓首穷经赓续C.车载斗量韦编三绝赓续D.车载斗量皓首穷经因袭2.下列填入文中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高校是涵养精神文化的殿堂和知识传承创新的家园,更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B.高校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涵养精神文化的殿堂和知识传承创新的家园C.高校是知识传承创新的殿堂和涵养精神文化的家园,也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D.高校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知识传承创新的殿堂和涵养精神文化的家园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历代奏议类文本的典范。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史记》《汉书》《新五代史》是纪传体史书;《诗》是经书,《左传》是古代解释《春秋》的著作。C.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辰,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黄昏”“人定”对应现代时间分别为19时至21时、21时至23时。D.《哈姆莱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悲剧,《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老舍的《茶馆》是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建安风骨是指怎样的文学风貌呢?首先,它是指建安时代的诗文(主要是诗)内容充实、感情丰沛的特点。风是指文章的生气,能够感染人的精神活力。但这种生气和活力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作者情志活动的表现。内容空泛、感情贫乏的作品,显然不可能有多少生气和感人的力量。建安时代的作家,由于摆脱了儒学的束缚,原本就很注意作品的抒情性。他们又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更是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篇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因而他们的创作容易显得有风骨。其次,它是指建安诗文所突出具有的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刘勰说:“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也就是说,有风骨必然造成明朗刚健的艺术特征。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民歌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也讲究辞采,但仍然保持了乐府民歌质朴爽直的本色,不像后来的文人诗那样过分追求纤密富丽的藻饰。这样,其明朗刚健的风格也就十分突出。其三,它是指建安诗文风骨与藻饰恰当的结合。南朝的文学家认为,光有风骨没有藻饰也不是完美的境界。刘勰说,有藻饰而无风骨的作品犹如野雉,羽色美丽而无力飞扬(即品格不高);有风骨而无藻饰的作品犹如鹰隼,虽能高飞而不够美丽。最好是藻饰与风骨结合,这才是文章中的凤凰。钟嵘也说,文章应“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而建安作家的诗文(尤其是曹植) 既有一定程度的华美,又不至伤害风骨。因而人们在提倡建安风骨时,实际不止肯定了它有风骨的一面,也肯定了它风骨与藻饰相结合的一面。所以钟嵘对曹植的评价特别高,说他“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是自古以来最杰出的一家。(节选自骆玉明《“建安风骨”是指怎样的文学风貌?》)材料二: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同母弟。他自幼以才思敏捷为曹操所宠爱,几乎立为太子。因而曹丕称帝后,他就一直受到猜忌与压迫,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以曹操的死为界,曹植的生活与创作可以划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中,《送应氏》之一描绘洛阳荒芜的景象,表现了对战乱时事的感慨。《白马篇》《鰕觛篇》则以高昂豪迈的词句,抒发自己“捐躯赴国难”的志向和建功立业的愿望。后期的诗歌中,《七哀》《美女篇》借女子不遇的哀伤,写出自己空怀壮志而无从施展的痛苦。《野田黄雀行》以少年拔剑破网救雀的故事为喻,抒写自己不能解救朋友脱离危难的悲哀。《赠白马王彪》用愤激的语言,指斥曹丕所加于他的迫害,并反复倾诉了他的苦闷以至对人生绝望的情绪,感情极其强烈。此外《杂诗》六首也是抒情的佳作,尤其是第五、六两篇,表现出不甘闲居而宁可以死报国的壮烈情怀。在建安诗人中,曹植留下的作品最多,历来也最受人们的推崇。他的诗非常讲究艺术形式,刻画工致,辞藻华丽.并注意到对仗的运用和锻炼警句,由此明显地改变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面貌,成为杜甫以前诗界最高的典范。不过他仍然注意吸取乐府民歌的长处,而且所作大都有充实的内容与深厚的情感,所以能保持刚健明朗的风格。此外他的《洛神赋》也是一篇千古名作。它以精炼妍丽的语言和浓厚的诗情,描绘出洛水女神艳美绝世、多情而纯洁的动人形象,从中寄托了作者某种迷惘的追求。(节选自骆玉明《“三曹”是指谁?“建安七子”是指谁?他们各有哪些代表作品?》)材料三:每年3月5日或6日为惊蛰节气,万物以荣。进入惊蛰节气,天气回暖,万物萌动,雷鸣也越来越多。这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唯一一个以强对流天气(雷暴)为主要特征的节气。惊蛰节气时,太阳到达黄经345°。惊蛰所谓“惊”,指的是春雷响动,惊醒了正在冬眠的动物;而“蛰”就是蛰虫。在此期间,因南方暖湿空气进一步增强,南方对流性天气明显增多,以江南和华南的雷暴最为频繁。相比之下,北方此时鲜有雷声。对天津地区而言,常年初雷日大约在4月23日前后,已为谷雨节气了。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又恰逢“九九”,这一时节,多地全天气温回升到0℃以上,意味着大地融化,天气变暖,万物复苏。在惊蛰期间,到室外运动锻炼,适宜走跑交替运动,增加腰背和腿部力量,增强体质。 对北方地区而言,虽然气温逐渐升高,但是波动仍然较大,有时初春气温升高较快,而到了春季中后期,气温反而较常年偏低,俗称“倒春寒”。老年人此时应注意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惊蛰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应以加强营养、慎吃“发物”为主。雪梨清甜润肺,春雷生新笋,南方地区食用春笋正当时,此时节食用洋葱亦有促进血液循环、发散风寒、降血压的功效。惊蛰在农业生产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曰“过了惊蛰地门开”,此时黄河中游晋南地区土壤开始解冻消融,冬小麦进入返青生长期并开始起身,果蔬进入萌动期,畜禽进入繁殖季节。华北地区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水量多,玉米、棉花等播种成苗,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因而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材料四:(材料三、四节选自“天津气象”公众号)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建安时期,很多作家将战乱激发的慷慨激昂的感情倾注于诗文创作中,使文学作品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B.较诸建安时代之前、之后的诗文创作,建安诗歌继承并保持了乐府民歌质朴爽直的本色,不追求藻饰,明朗刚健的风格十分突出。C.生活境遇的变化使曹植的精神境界随之变化,其后期作品不仅情感深厚、强烈,而且讲究艺术形式,他的诗改变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面貌。D.曹植早期作品高昂豪迈,直抒胸臆,后期由于受到曹丕的迫害,情感变得低沉,借助故 事婉曲地表达情感。5.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与“惊蛰”节气有关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惊蛰节气,南北方天气差别明显,江南和华南的雷暴频繁,而天津的初雷一般要等到谷雨节气才能炸响。B.惊蛰又恰逢“九九”,多地全天气温回升到0℃以上;北方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但波动较大,有时会出现“倒春寒”。C.对天津地区而言,相对于冬季,春季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冬季各节气昼夜温差均在10℃以下,到了惊蛰时节,昼夜温差已增大至10.5℃。D.相较于雨水节气,天津惊蛰节气内每天日照时数增加了0.6小时;春季,天津日照增量持续增长。6.下面对四则材料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建安诗文呈现出风骨与藻饰结合的风貌,曹植和杜甫的诗文不仅藻饰华美,而且不失丰沛的情感,因此可称中国诗界的最高典范。B.《洛神赋》语言精练妍美,吸收乐府民歌的长处,洛水女神塑造得形象动人,诗人的情感含蓄而丰沛,是“建安风骨”的完美代表。C.惊蛰期间,北方的老年人在到室外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还应注意温度变化,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此间食用雪梨、春笋与洋葱对人体有益。D.惊蛰节气,黄河以北地区动、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此时雨量丰沛,那么,这一年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李简夫少卿诗集引[宋]苏辙熙宁初,予从张公安道,以弦诵教陈之士大夫。方是时,朝廷以徭役、沟洫事责成郡邑,陈虽号少事,而官吏奔走,以不及为忧。予独以诗书讽议窃禄其间,虽幸得脱于简书,而出无所与游,盖亦无以为乐也。时太常少卿李君简夫归老于家,出入于乡党者十有五年矣。间而往从之。其居处被服,约而不陋,丰而不余。听其言,未尝及世俗;徐诵其所为诗,旷然闲放,往往脱略绳墨,有遗我忘物之思。问其所与游,多庆历名卿,而元献晏公深知之。求其平生之志,则曰:“乐天, 吾师也。吾慕其为人,而学其诗,患莫能及耳。”予退而质其里人,曰:“君少好学,详于吏道,盖尝使诸部矣。未老而得疾,不至于废而弃其官。其家萧然,饘粥之不给,而君居之泰然。其子君武,始弃官以谋养,浮沉里闾,不避劳辱,未几而家以足闻。”陈人喜种花,比于洛阳,每岁春夏,游者相属弥月。君携壶命侣,无一日不在其间,口未尝问家事。晚岁,其诗尤高。信乎,其似乐天也!予时方以游宦为累,以谓救士虽不遇,如乐天,入为从官,以谏争显,出为牧守,以循良称,归老泉石,忧患不及其身,而文词足以名后世,可以老死无憾矣!君仕虽不逮乐天,而始终类焉,夫又将何求?盖予未去陈而君亡,其后十有七年,元祐辛未,予以幸遇,与闻国政。禄浮于昔人,而令名不闻;老将至矣,而国恩未报,未敢言去,盖尝恐兹心之不从也。君之孙宣德郎公辅以君诗集来告,愿得予文,以冠其首。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惧不能蹈也,故具道畴昔之意以授之。凡君诗古律若干篇,分为二十卷。书李简夫诗集后[宋]苏轼孔子不取微生高①,孟子不取于陵仲子②,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李公简夫以文学政事有闻于天圣以来,而谢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宁之初。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熙宁三年,轼始过陈,欲求见公,而公病矣。后二十年,得其手录诗七十篇于其孙公辅。读之,太息曰:“君子哉若人,今亡矣夫!”元祐六年十二月初四日。【注释】①孔子不取微生高:众人认为微生高直爽、坦率,孔子认为他不符合这种修养。②于陵仲子:陈仲子自称于陵仲子。他穷不苟求,不食不义之食。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遗我忘物之思遗:馈赠B.予退而质其里人质:问询C.君仕虽不逮乐天逮:及,达到D.而谢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宁之初谢:辞去(官职)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间而往从之吾尝终日而思矣B.饘粥之不给凌万顷之茫然C.夫又将何求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D.君子哉若人,今亡矣夫王曰:“若是其甚与?”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B.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C.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D.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能表现苏氏兄弟对李简夫持褒扬态度的一组是①居处被服,约而不陋,丰而不余②问其所与游,多庆历名卿③浮沉里闾,不避劳辱④信乎,其似乐天也⑤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⑥古今贤之、贵其真也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⑤⑥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熙宁初年,苏辙跟从张安道教授陈地的士大夫,陈地的官吏忙于公务,苏辙虽然有幸脱身于公务,而无所与游。B李简夫仰慕乐天为人,虽精通吏道,但在尚能理事时就弃官,简夫诗作放达闲适。C苏辙认为,白居易晚年归隐,忧患不能加之于其身,诗文足以扬名后世,死而无憾。D.苏轼将孔孟与陶渊明作对比,认为陶渊明率真自然,而李简夫有陶渊明的君子之风。第II卷本卷共12小题,共117分。四、(25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惧不能蹈也。(4分)(2)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3分)13.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苏氏兄弟对李简夫的评价有何异同?(4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①[唐]岑参君不见走马川②,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③西门伫献捷。【注释】①岑参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诗人写此诗为封送行。②走马川:又名左末河,今之车尔成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③车师: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围绕“风”字落笔,走马川、雪海边,黄沙飞扬,遮天蔽日,不着“风”字,而风之猛烈,如在目前。B.“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三句写夜间行军所见之景,化静为动,狂风咆哮,石大如斗,战士们在风中无畏前行。C.“金山西见烟尘飞”句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唐军早有戒备。D.这首诗极力夸张,给人雄浑壮美之感,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经验,故而此诗能“奇而实确”,真实动人。(2)鉴赏“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2分)(3)结合诗句分析,此诗塑造了西征将十怎样的形象?(3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李密《陈情表》)(3)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______。(《老子》)(4)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5)司马迁认为,《离骚》虽“自怨生”,但兼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将《离骚》与《诗经》并提;指出《离骚》虽“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却不失分寸,屈原虽怨气郁结,却始终眷恋祖国。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釜底游龙 李晓君我来龙游在夏日。满目苍翠,南面仙霞岭,北面千里岗巨大的山麓余脉拱起一个马蹄形盆地,中间河流纵横,丘陵起伏。暑热的风中传来稻香,凝碧的水面荷影迤逦。如此梦中之城仿如故里。龙游别有一种风致。除了地处著名的江山一绍兴构造带上,那板块在遥远的时间深处碰撞出天崩地裂的巨大声响,耸起山麓,衢江自西向东,流经县城时,像一条盘龙环绕其间,尽可能泽被更多的土地。这条游龙颇有气势,让我想到象征永生的河流。衢江赋予龙游以灵气,像巨大的镜面反射历史的余光,约一万年前,荷花山与青碓之间的先人,开始驯稻,点亮农业文明的曦光。这些头顶瓦釜、身披兽皮、言语不详的人,如水底游鱼,朝着文明启蒙的晨曦举起兴奋的火把。雨量丰沛,光照充足、草木葳蕤的大地,一支被称为姑蔑的人群开始建立方国。江河劈开山麓,吞吐天光云影,人们伐木为舟,筑土为室,烧造陶器,开始吟唱赞颂生命与自然的歌谣。我站在衢汀边,漫无边际地幻想-江岸树木葱茏,我的脑海中依然回味着在博物馆中看到的刻符陶片:其中一枚刻写着“田”字,另一枚在“出”字内多加了一笔。人们依照在土地播种时的画面,刻下最初的文字,并以此指向赐予万物生长的太阳,或许,人们也可以解读为栖息在江边的人编织渔网-田,也是网格的象征,是一种渔猎生活的符号化想象。总之,文明的曙光在浙西南的河岸升起,有如炊烟,象征着人类在大地上烙下自己的生命意志和文化属性。在博物馆,另一块石头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上以浮雕的形式镌刻着先人对万物生灵的敬畏与欢喜:一匹奔马、一只长尾鸟、一条游鱼,三只动物朝着同一个方向,展开了欢快的竞逐。一切充满着生的热望和活力。无须多言,所有的秘密都似乎藏在这拙朴的雕刻中。它是关于生命、信仰和时间的图腾。人类的童年,总给人以一种有着无限可能性的葱茏可爱的形象。他们每刻下个符号,描下一个图案,都是一种创造,都在更新和演进着人类文明。在这样时间之河的段落,没有世故、暮气、虚无的戾气,人类童年时期发出的啼声鲜嫩而动人。博物馆里的文物无声地述说他们的故事,你感到他们依然活在你身边-他们其实从来没有死去,以血缘的纽带,代际相传,在衢江边建立了新的城市。起初,我并未意识到这种釜底漫游的状态,除了衢江引起的历史想象之外,也和地下石窟带来的视觉震撼有关。龙游石窟至今留给世人诸多未解之谜。这个沉睡千年地下宫殿的发现源于偶然。三个村民动用四台抽水泵连续十七个昼夜的抽水,将一个沉睡在时间之外的地下石窟暴露出来。这个村现在叫石岩背,背山面水,衢江环绕而过,临江禅院的钟声雨声般洒落。数十个大小不一、明显经过精心布局的人工洞窟,被发现前均为水淹土埋。巨大的方形撑顶石柱,截面似熨斗状,细密、规整的凿刻斜纹水流一般,在静谧、阔大的地下暗室里 游弋,仿佛水凝固成时间的雕像,而真空的部分则是需要靠想象填充的巨大的历史谜题。暗红色石质仿如凝固的火焰,烧灼在大地深处,一道道纹路状若虎斑。洞高达四十米,石柱粗者需四五人合抱。洞口到洞底凿有流波形石阶。可以想见,要动用多少人力、需要怎样的智慧才能建出这规模宏大的地下建筑。起初,人们认为这里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但随着衢江北岸类似的近五十个洞窟被发现,这些星罗棋布的地下工程,显然难以采石场定案。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千年以前,要完成如此工程浩大的地下设施,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奇特的地理空间必孕育不凡的人。博物馆展示的《衢州徐偃王庙碑记》引起我的注意。此记为唐代韩愈所撰。徐偃王是历史上少有的仁义之君。同为嬴姓之国的徐、秦,其命运不尽相同。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曾说:“周文王以仁义得国,偃王以仁义失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偃王说:“圣人不可杀人以逞已欲,君子不处危邦,楚患者,诞一人而已,我去,则刀兵可息。”徐偃王去国,走彭城,自愿追随的民众数万人,居住之地,是为徐地。韩愈说,虽偃王失国而其子孙复得国,使徐国历史绵延至千六百年,且嗣后子子孙孙繁盛:秦以暴,将六国收归囊中占有天下后,仅二世而亡,而后代也凋零。评论可谓中允,姑蔑之墟,太末之里。不单龙游至今留有不少徐国后裔,现中国东南的苏浙皖赣,徐偃王南迁留下的印记比比皆是。据说徐偃王“目不能缩视细物,望远乃见”,他不能看清近距离的微小事物,却能目光远大,高瞻远瞩,委实是他精神的写照。古称太末的龙游,文风鼎盛。《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都曾任太末令。他们注重梳理太末历史,以文化人,注重教化,一时之间,家颂诗书,儒风遍地。刘勰为官清廉,公道正派;杨炯外放太末,以自己的勤勉与才华赢得了龙游人的尊重。龙游地方著名人物,有称为“龙丘三贤”的西汉著名隐士龙丘苌、经史大家徐伯珍和唐代享有诗名的徐安贞。衢江岸边,蝉声如沸,白日吐焰,绿荫铺地。这是一个江南小城,是中国少有以“龙”命名的县。如果你看到巨大的江龙如何将小城环绕-江面与大地之上升起一股浩大的古意与灵气,你便会感到,她担得起这个名称。而斯地人民,亦是釜底游龙自有一种矫健、豪迈之气。这股气势,爽爽有让人感奋、振发之意。(有删节)1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山麓(lù)迤(yǐ)逦衢(qú)江B.驯(xún)稻葳蕤(ruí)葱茏(1óng)C.静谧(mì)游弋(yè)烧灼(zhuó) D.苏浙(zhè)陇亩(1óng)屡召(zhāo)不应1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首段概述龙游地势,从嗅觉和视觉角度写龙游夏日之美,继而追溯龙游地质成因,时空转换,为文章增加了历史厚度。B.“釜底游鱼”喻指处在极端危险境地的人,本文化用此成吾,赞美龙游先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创造文明的伟力。C.作者站在衢江边回味博物馆中的陶片和石刻上的图文,虚实结合,将现实与历史,游踪与龙游先人的生活串联在一起。D.文章将徐偃王与周文王、秦与徐的国运、偃王视物与常人视物对比,再现了龙游历史上出现过的儒与法、王道与霸道之争。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表现龙游人杰地灵的特点,文章文化底蕴丰厚,语言优美。18.文章尾段写到“江面与大地之上升起一股浩大的古意与灵气”,龙游的“古意”与“灵气”表现在哪里?“古意”与“灵气”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6分)19.鉴赏文中画线句子。(4分)20.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并分析《釜底游龙》与《釜底龙游》哪一个题目更好。(6分)六、(10分)21.请指出下面材料描写的是大观园中哪座院落,其主人是谁?结合环境描写分析此人物的形象特点。要求100字左右。(6分)(1)“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面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儿盘旋而出。”(《红楼梦》第十七回)(2)“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红楼梦》第四十回)(3)“满地下竹景参差,苔痕淡淡。”(《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22.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30个字。(4分)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七、(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舒适圈一词,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在圈内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入相处,所有的一切都是可掌控的,生活在这个圈中,人就感到轻松自在。如果你的舒适圈小,你只有小自在。如果你的舒适圈大一点,你就有大一点的自在。舒适圈并不会永远舒适。走出舒适圈意味着打破习惯,扩大行为范围和适应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感到自在。离开舒适圈,习惯了不舒适就会重新舒适,舒适圈也就更大。你对这段话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语文学科试卷参考答案1.B.卷帙浩繁:书籍(数量)浩大而繁多。车载斗量:形容数量很多,多用来表示不足为奇。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在句子中通常做谓语。皓首穷经:钻研经典到老,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因袭: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模仿(别人)。赓续:继续。2.C3.A《过秦论》史论4.A. B“较诸建安时代之前、之后的诗文创作”“不追求藻饰”,与原文“虽然也讲究辞采,但仍然保持了乐府民歌质朴爽直的本色,不像后来的文人诗那样过分追求纤密富丽的藻饰”意思不符。C“讲究艺术形式”是曹植作品的整体特征,非“后期作品”独具的特征。D以偏概全,曹植后期作品有一部分“借助故事婉曲地表达情感”。5.D“进入春季,天津日照增量持续增长”有误,依据材料四,图中春季“清明”节气“日照增量”“-0.04”,非“持续增长”。6.C.A“不失丰沛的情感”非其成为诗界典范的原因,“曹植与杜甫的诗文可称为中国世界的最该典范”,与原文“成为杜甫以前诗界最高的典范”意义不符。B《洛神赋》“吸收乐府民歌的长处”,与《洛神赋》是““建安风骨'的完美代表”于文无据。D强加因果。7.A.遗:忘8.A而,表修饰关系。B宾语前置的标志/定有后置的标志C代词,什么/副词,为什么D此,这/像9.B10.B③李简夫之子的行为⑥苏轼赞陶渊明之语。11.D.苏轼未将陶渊明与孔孟比较,赞李简夫有陶渊明之“真”。12(1)我一向/平素认为李简夫品行高尚,赞许他知止知足,而又担心自己不能践履他的道路/学习他,以他为榜样。(素、高、嘉、蹈,各1分)(2)陶渊明想要做官就去追求,而不认为追求仕途就令人生厌;想要归隐就归隐,而不认为归隐就显得清高。(以······为、嫌、去,各1分)13.相同点:苏辙与苏轼赞美了李简夫品行高尚,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甚至贫困而能随遇而安(2分);苏轼认为李简夫像陶渊明一样率真自然(1分);苏辙认为李简夫如白居易一样,为官则为国效力,归隐则身无忧患,作诗则名满天下,这样的人生无憾(1分)。14(1)B“化静为动”手法有误,“战士们在风中无畏前行”,理解有误。(2)虚写/想象敌军闻风丧胆,唐军凯旋的画面(1分),表现出唐军将士勇武无敌(1分)。(3)通过边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衬托唐军充满不畏苦寒与艰险,斗志昂扬及高昂的爱国的精神(1分);通过典型环境和军旅生活的细节表现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1分),士兵军容整肃严明,骁勇善战(1分)。15(1)青冥浩荡不见底(2)皇天后土实所共鉴(3)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3)三顾频烦天下计(5)《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16.AB.驯(xún)稻应为“xùn”C.游弋(yè)应读“(yì)”D.陇亩(lóng)应读“lǒng” 屡召(zhāo)不应应读“zhào”17.B.“恶劣的自然环境”理解有误.D.“再现了龙游历史上出现过的儒与法、王道与霸道之争”理解有误。18.远古板块碰撞形成了龙游的自然环境;衢江赋予龙游以灵气,龙游先人点亮农耕文明的曦光:龙游遗存的古物古迹(刻符陶片、石质浮雕、石窟);龙游孕育的不凡的先贤。(每点1分)古意是指龙游历史悠久。(1分)灵气指龙游的人民富有智慧/创造力,有矫健、豪迈之气。(1分)19.使用比喻修辞(1分),动静转化,生动形象地写出龙游石窟中石柱的形状、花纹及颜色(1分);虚实结合(通过想象)(1分)表现了石窟规模宏大,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与汗水(1分)。20.对龙游自然及文化的喜爱,对龙游先民创造力及先民创造的古物古迹的赞叹,对龙游不凡的人(目光远大的仁义之君、地方贤达)的仰慕,对龙游人民矫健豪迈之气的赞颂。(每点1分)《釜底游龙》题目好,题目有比喻义(1分),衢江如游龙盘绕龙游,给龙游带来生命力;龙游人民亦是釜底游龙,从古至今自有矫健、豪迈之气,激人奋进(1分)。《釜底龙游》题目好,是文章的线索(1分),展现了龙游奇特的地理空间与不凡的人(1分)。(以上两种选择均可)21.潇湘馆(1分)林黛玉(1分)答题要点:潇湘馆翠竹掩映,青竹绿苔,幽静清雅,饱含书香墨香,衬托了林黛玉清高孤傲(2分);才情出众的(1分);潇湘馆的竹子,暗含湘妃泪的典故,与林黛玉常常流泪的性格相符,体现了人物的命运结局(1分)。22.示例:已亥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故宫(紫禁城)(时间地点1分)首次(1分)在晚间被灯光装点(1分),并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1分)。己亥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故宫(紫禁城)首开晚间灯光秀,并首次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化学一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数学下学期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模试题(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宿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Word版附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质量检测(一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安徽省宿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英语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Word版附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质量调查(一)(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3-04-26 07:42:03
页数:14
价格:¥3
大小:472.6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