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高2022级高一上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黄河上游齐家文化出现青铜器,长江中下游出现良渚文化有祭祀的玉器,北方的草原又出现了以打制精细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文化。这些文化特点的出现,反映出()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特点B.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最早C.自然环境决定文化发展D.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黄河上游齐家文化出现青铜器,长江中下游出现良渚文化有祭祀的玉器,北方的草原又出现了以打制精细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文化。”,可以看出黄河上游、长江中下游以及北方的草原地区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遗址,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A项正确;无数据的对比,不能得出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的状况,排除B项;自然环境会影响文化的发展,但是不能“决定”,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明的特点,未涉及家国一体,排除D项。故选A项。2.老子提出“无为”治国,孟子提出“仁政”,墨子倡导“兼爱”,荀子倡导“仁义”“王道”。这些主张共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安定B.士人消极避世的态度C.百姓反对分裂主张统一D.诸学派思想一脉相承【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的背景下,诸子百家提出“无为”、“仁政”、“兼爱”、“仁义”共同反映出人民渴望安定,A项正确;诸子百家中儒家的态度是积极入世,排除B项;C项未体现主张统一,排除C项;D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3.王家范指出:“自汉而后两千年,国家控制方略时有变异,由秦开创的大一统体制则脉相承,分久则必合。然追究秦制,由涓涓之流汇成江河,实为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集大成者, 其变由来已久。”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国家控制方略完全传承秦制B.秦制是由一系列变迁构成的C.商周封建是秦大一统的基础D.中国大一统体制具有传承性【答案】D【解析】【详解】秦朝开创的大一统体制,自汉朝起延续了两千多年,实际上还是“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集大成者”,反映出中国大一统体制具有传承性,D项正确;国家控制方略“完全”传承秦制与“自汉而后两千年,国家控制方略时有变异”不符,A项错误;秦制是由一系列变迁构成的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没有揭示材料主旨,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商周封建是秦大一统的基础,C项错误。4.下表为西汉淄川国诸王世系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西汉时期世系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诸侯王名刘贤刘志刘建刘遗刘终古刘尚刘横刘交刘永王国领地28县28县11县11县7县7县3县3县3县A.分封制逐渐被废除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君主专制渐趋强化D.诸侯传承方式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中淄川国诸王所辖领地逐渐减少,可推知诸侯王实力逐渐衰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从材料淄川国诸王世系可知,分封制未被废除,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诸侯王问题,体现的中央集权问题,排除C项;D项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项。5.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无立锥之地”;王莽改制,加重掠夺,致使农民倾家荡产,绿林赤眉应时而起;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毒害、敲诈百姓,“民不堪命,纷纷起义”。据此可知 A.两汉农民起义原因完全相同B.两汉农民阶级民主意识开始觉醒C.统治阶级激进改革激起民变D.农民起义根源在于阶级矛盾激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因王莽改制未能解决西汉末年的土地兼并问题,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由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统治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进而爆发了农民起义。由此可知,农民起义根源在于阶级矛盾激化,D项正确;“两汉农民起义原因完全相同”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两汉农民起义原因不尽相同,排除A项;“两汉农民阶级民主意识开始觉醒”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与统治阶级的改革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南朝时期,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地位很高,“清贵华重”,多由士族担任。但中书省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手中。中书舍人“既总重权,势倾天下”,多由庶族地主担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三省体制初步形成B.中央机构权力失衡C.门阀士族逐渐衰落D.察举制度保障特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对比的是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与中书舍人在地位和权力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皇帝利用庶族地主打击门阀士族,故这一现象本质是门阀势力衰落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门阀士族逐渐衰落,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书省内部权力结构,而非中央机构权力失衡,排除B项;察举制度主要行于汉朝,南朝时期选官主要采用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故选C项。7.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A.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B.国家统一的趋势进一步增强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D.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战国时期七国君主和十六国时期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君主都自认为是炎黄 的后裔,而炎黄是华夏文明始祖,这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A项正确;材料看不出统一趋势增强,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民族关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各位君主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而非各位君主都尊宗敬祖,排除D项。故选A项。8.敦煌莫高窟中有从北朝到晚唐五代的壁画。北朝壁画以画佛本生、佛传故事为主,画面充满阴:森凄厉、悲惨痛苦的景象。唐代壁画主要画各种经变(指描绘佛经内容或佛传故事的绘画),整个画面洋溢着热闹欢乐、生气勃勃的气氛。这表明()A.唐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B.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C.绘画是特定时代风貌反映D.唐代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北朝壁画以画佛本生、佛传故事为主,画面充满阴:森凄厉、悲惨痛苦的景象”“整个画面洋溢着热闹欢乐、生气勃勃的气氛”和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朝代壁画的风格各不一样,主要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唐朝统治对待佛教的政策,得不出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排除A项;魏晋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唐代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排除D项。故选C项。9.元代行省职责广泛,举凡行政、军事、司法、赋税无不统揽,代中央收权、代中央节制路府州县的作用相当显赫,但是其人事权、任官权则微乎其微,即便是行省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要经吏部铨选。这说明行省的设置()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强化皇权B.实现了地方权力的集中C.兼顾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D.根除了地方叛乱的隐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代中央收权、代中央节制路府州县的作用相当显赫,但是其人事权、任官权则微乎其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掌管地方大权但又受制于中央,这说明行省的设置兼顾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C项正确;行省掌管着地方行政、军事、司法和经济等方面权力,并不是地方权力分散,排除A项;行省的人事权、任官权归中央,并未实现地方权力集中,排除B项;行省制并未根除地方叛乱隐患,“根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0.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 跻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了,商人可以跻身上层社会了,所以这意味着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但是上述现象只是意味着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提高,并不意味着商人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故排除B;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1.“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可翻译为自宋朝以后,因为忠义而死于节气的人远远超过过去,议论者认为这是因为程朱理学的缘故,结合所学可知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故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理学对封建统治维护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理学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理学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图为清代雍正年间中央制度架构示意图。图中空缺处应为() A.三公九卿B.政事堂C.枢密院D.军机处【答案】D【解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为了加强君权,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D项正确:秦汉时三公九卿组成主要的中枢行政机构,与题时间不符,排除A项;政事堂是唐、宋时期宰相的总办公处,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枢密院是五代至元朝时的最高军事机构,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鸦片战争后,《瀛寰志略》对英国称呼由英夷改称为英吉利,对英国领事的称呼由英酋改称为英官。这说明了《瀛寰志略》()A.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改变了清朝的外交制度D.否定了传统的华夷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瀛寰志略》对英国称呼由“英夷”改称为“英吉利”,对英国领事的称呼由“英酋”改称为“英官”,说明该书作者视野开阔,否定了传统的华夷观念,D项正确;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排除B项;仅有称谓的变化,不能说明清朝外交制度有所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14.观察中日两国海军机构示意图,结合所学,对此如图解释最合理的一项是 A.清政府军事实力强大,有条件和日军一战B.日本军事实力强大,甚至远远超过清政府C.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必然会走向失败D.机构多元体制落后是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中国的舰队由各自不同的领导机构,显现出中国海军机构体制的多元化,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具有浓厚的私属性和派系特征,从而影响军队的战斗力,而日本用海军省统一指挥联合舰队,战斗力提高。故选D;AB在示意图中无法体现,排除;C只是结果,没有说明原因,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需要掌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解体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15.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到:“诚使设大小学馆,以育英才,开上下议院,以集众益,精理农商,藉植富国之本,简练水陆,用伐强敌之谋,由强企霸……于以拓车书大一统之宏规而无难矣。”这说明了他主张()A.中体西用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诚使设大小学馆,以育英才,开上下议院,以集众益”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观应主张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加强军事建设;这些建议说明了郑观应主张维新变法,B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民主共和是革命派的主张,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与材料中郑观应的早期维新思想不相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6.1907年清政府拟与英国借款修建苏杭甬铁路,激起江浙人民的愤怒,民众要求拒借洋款。 图1描绘的是代表“民气”之人向远处的“拒款”射箭。这幅漫画反映了()A.保路运动波及东南地区B.江浙民众反帝爱国呼声C.国人抵制先进交通工具D.革命党人领导反帝斗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清政府拟与英国借款修建苏杭甬铁路,激起江浙人民的愤怒,民众要求拒借洋款”可知,江浙民众反对清政府向洋人借款修筑铁路,这反映了江浙民众反帝爱国的呼声,B项正确;1911年,四川地区发生保路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反对向洋人借款修路不能说明国人抵制先进交通工具,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党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7.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此说法的是A.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群众运动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学生的示威游行C.各革命阶级表达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D.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巨大的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五四运动中各革命阶级空前广泛的团结在一起,表达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因此是现代民族主义生成的标志,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排除。B选项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只显示了学生的爱国先锋作用,排除。D选项也只是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排除。18.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 产党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这反映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攻打大城市的计划B.组织各方力量去共同抗日C.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D.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用于调动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可见中国共产党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共产党“攻打大城市的计划”,排除A项;材料涉及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三个阶段,B项只涉及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全面体现出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19.下图为中共于抗战时期在晋察冀边区发行的临时邮政的5分邮票。作为史料,此邮票可用于研究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B.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C.国共和平建国协定的达成D.中共追求民族解放的努力 【答案】D【解析】【详解】晋察冀边区发行的邮票中央印制的是青天白日旗,这说明当时两党合作抗日,中共认可中央政府,体现了中共追求民族解放的努力,D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就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排除A项;井冈山是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抗战胜利后达成了国共和平建国协定,排除C项。故选D项。20.下图是青岛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洋务企业刺激B.乙段上升是因为列强停止对华商品输出C.丙段下降是由于政府限制民间设厂D.丁段下降是由于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丁处于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日本侵华,及国内官僚资本的压迫,民族工业发展逐步除困境,D项正确;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排除A项;乙段上升是因为列强放松对华商品输出,而不是停止,排除B项;丙段下降是由于列强卷土重来以及日本侵华,排除C项。故选D项。21.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1943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英美在华特权,签订新约取缔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一切特权B1945年10月,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确立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国共合作,建立了联合政府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第一部社会主义 质,初步确立了三大政治制度类型的宪法D1950—1953年,人民政府关押、管制、镇压一批犯有严重罪行的特务、惯匪、恶霸等反革命分子;破获600余起特务案件,肃清200多万武装土匪特务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政权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1950—1953年,人民政府关押、管制、镇压一批犯有严重罪行的特务、惯匪、恶霸等反革命分子;破获600余起特务案件,肃清200多万武装土匪特务”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反革命分子和土匪进行的严厉打击,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政权,D项正确;1943年,我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政府并没有取缔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一切特权,取缔帝国主义一切特权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在1946年便撕毁“双十协定”,反动内战,排除B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五四宪法》而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排除C项。故选D项。2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积极开展中日两国的外交活动,于1952年5月实现了日本代表第一次访问新中国,开始了中日民间经贸往来,签订了第一个中日民间贸易协议,后来被日本称之为“破冰者之旅”。这反映了新中国()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B.积极营造睦邻友好的外部环境C.与日本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D.开始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建国初我国政府积极开展中日两国民间往来活动,表明我国政府积极营造睦邻友好的外部环境,B项正确;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交,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开始”说法错误,中苏建交开始打破西方国家对华孤立封锁,排除D项。故选B项。23.如图是我国“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该图说明 A.苏联援助是取得这些成就重要原因B.我国已经形成完整国民经济体系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D.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和重工业的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政府经济建设出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旨在为工业化建设英定基础,结合图片信息可知,重点在于交通和钢铁等基础产业,D项正确;取得这些成就重要原因是我国自身的努力,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24.下表是1978~2018年社会流行语的演变概况,这一演变历程反映了时间媒介社会流行语1978-1993官方媒体占据主导地位万元户、一国两制、女排精神、包产到户1994-1998媒体市场化发展炒股、抗洪精神、下岗再就业、一国两制1999-2018QQ、微信、抖音等自媒体涌网红、反腐、电商、工匠精神、女排 现精神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坚守与创新C.大众传媒主导社会经济的发展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答案】B【解析】【详解】从”万元户、一国两制、女排精神、包产到户“到”炒股、抗洪精神、下岗再就业、一国两制“,再到”网红、反腐、电商、工匠精神、女排精神“,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人民坚守坚苦创业的精神,不断创新,反映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坚守与创新,B项正确;市场经济建立是2008年,排除A项;主导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D项是1984年,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地城.成就内容东南统一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家族战败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东北抗击沙俄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西稳定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清朝在蒙古族 北新疆地区设盟、旗进行统治。西南管辖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改土归流土官改为流官,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南方平定三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吴三桂守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守福建),巩固统一。材料三中国疆域由大漠游牧、泛中原农耕、东北渔猎耕牧、雪域牧耕、海上文明这五大文明板块构成,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文明板块彼此交流、渐次统合,最终构成了中国疆域。今天,面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坚持“四个共同”理念﹐即: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在与各民族平等相待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陈永亮《“四个共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论的多维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边疆民族治理的作用。(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认识。【答案】(1)特点:较为开明;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相对松散的羁縻政策,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自治性。原因:贞观年间唐朝经济繁荣;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唐朝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唐朝统治者开明的民族观。(2)作用:清政府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强化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推动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3)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创造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可归纳出较为开明;根据材料“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可归纳出以怀柔、招抚为主;根据材料“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可归纳出采取相对松散的羁縻政策,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自治性。原因:根据材料“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唐朝经济繁荣、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唐朝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及唐朝统治者开明的民族观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2详解】作用:从材料中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民族政策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作用可从强化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形成追求统一的价值观、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及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3详解】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认识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创造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点睛】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整理的历史年表。时间事件1840年6月英国政府派全权代表懿律率领海陆军,开进珠江口1842年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1857年冬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 19世纪60年代奕近、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1898年6月-9月康有为辅助光绪帝推行了维新变法I900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1915年9月阵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1945年9月2日中国代表参加东京湾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的成立(1)为进一步充实该年表,请为其补充两条内容。(2)从该兴趣小组整理的年表和你补充的内容中,提取相关信息确立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示例如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署《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19年5月4日北平爱国学生掀起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等等。(2)示例1主题: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1840年-1842年和1856年-1860年由西方列强发起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结果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总之,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示例2 主题:近代中国史是一部探索史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源,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先后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虽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冲击了旧的封建体制,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思想的传播和社会风俗的进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创办《青年杂志》开始,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总之,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解析】【小问1详解】补充内容:根据题干材料,表格中呈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因此补充的内容只要是中古近代史中的其他历史事件即可,如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署《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19年5月4日北平爱国学生掀起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等等。【小问2详解】阐述: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即可。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中有关中国近代史中的历史事件找出线索进行论述,以表格中的1840年鸦片战争、1857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有补充材料中的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署《马关条约》等事件作为线索,这些事件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因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后面进行史论分析即可。如果以表格中的1842年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19世纪60年代奕近、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1915年9月阵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这些事件作为线索,我们会发现这些事件都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不同阶级探索救国救民的努力,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近代中国史是一部探索史,后面结合历史事件展开论述即可。27.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华通讯社建社90周年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急需冲破国民党的封锁,把党和红军的消息传播出去。同时,由于在反“围剿”斗争中缴获了国民党军的无线电台,为通讯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即新华社前身)应运而生。 ——《新华通讯社史》第1卷(1)依据材料一,概述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的背景。材料二90年来,新华社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2)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其中一张图片,谈谈你对新华社“反映人民心声”的理解。材料三《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以时间为脉络,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采写的新闻作品。以下是部分目录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伟大的战士雷锋》《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农业大增产》《狂欢之夜——延安市人民庆祝日寇投降举行火炬游行速写》《大庆精神大庆人》《“谷底”震荡——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 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3)任选其中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阐释此时期所列作品入选的理由。【答案】(1)背景:中国共产党重视宣传工作;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增加了宣传需求;缴获无线电台为通讯社成立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2)图1:长征;图2:解放战争(淮海战役);图3:土地改革;图4:抗美援朝理解:结合任意一张图片紧扣“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愿望等”进行说明。举例:如图4,新华社记录的图像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踊跃支持抗美援朝的场景,反映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祖国的心声。(言之成理即可)(3)革命时期:《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过程中,工农群众紧跟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的历史情境;《狂欢之夜——延安市人民庆祝日寇投降举行火炬游行速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无比喜悦;《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呈现了解放战争中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场景。这些文章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建设时期:《伟大的战士雷锋》刻画了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大庆精神大庆人》反映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反映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代表。这些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的时代风貌和形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改革时期:《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农业大增产》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成效;《“谷底”震荡——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则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个案。《砥柱人间是此峰》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改革时期入选的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可归纳为中国共产党重视宣传 工作;根据材料“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急需冲破国民党的封锁,把党和红军的消息传播出去”可归纳为,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增加了宣传需求;根据材料“由于在反‘围剿’斗争中缴获了国民党军的无线电台,为通讯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可归纳为缴获无线电台为通讯社成立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小问2详解】事件:根据图片1“1935年,十七名勇士在船工的帮助下,强渡大渡河,打开了中央红军北进的通道”可知,这指的是红军长征;根据图片2“1948年11月”可得出这指的是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根据图3“1950年,湖南省农民分到了土地”可得,这个指的是土地改革;根据图4可得,这指的是抗美援朝理解。理解:结合任意一张图片紧扣“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愿望等”进行说明,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图3,此时人民的内心是无比的欢快的,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土地,拥有了土地,内心是很高心的,过上了好日子。如图4,新华社记录的图像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踊跃支持抗美援朝的场景,反映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祖国的心声。(言之成理即可)【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的三个时期“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的相关内容,任选一个时期,进行说明,只要符合当时时期的历史特点,言之有理即可。革命时期:《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过程中,工农群众紧跟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的历史情境;《狂欢之夜——延安市人民庆祝日寇投降举行火炬游行速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无比喜悦;《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呈现了解放战争中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场景。这些文章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建设时期:《伟大的战士雷锋》刻画了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大庆精神大庆人》反映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反映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代表。这些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的时代风貌和形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改革时期:《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农业大增产》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成效;《“谷底”震荡——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则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个案。《砥柱人间是此峰》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改革时期入选的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点睛】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数学(文)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带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带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 高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4-11 22:08: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887.2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