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主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教育质量全面监测(中学)高一(上)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容题前,请将学枝、班级、自己的姓名等分别填写在容题卡上。(2)选择题、非选择愿答在答愿卡上,否则阅卷老师无法评分。(3)考试结束时,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试卷自己妥尊保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1.黄河中游仰韶文化中的庙底沟文化彩陶影响所及,东到辽西和山东、南到江汉平原,达大半个中国:而具有江浙地区崧泽文化特点的陶器群也广泛出现在北至山东、西抵洞庭湖东岸的广大地带。据此推断,当时中国()A.经济发展水平一致B.手工技艺领先世界C.文化之间互动交流D.礼乐制度非常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黄河中游仰韶文化中的庙底沟文化彩陶影响所及,东到辽西和山东、南到江汉平原,达大半个中国:而具有江浙地区崧泽文化特点的陶器群也广泛出现在北至山东、西抵洞庭湖东岸的广大地带。”可见中华文化在多元交汇中发展,文化之间存在互动交流的现象,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一致,且经济发展水平受制于诸多因素,无法一致,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世界其它国家的手工技艺如何,无法得出当时中国手工技艺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礼乐制度无关,且“完善”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2.老子主张恢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提出“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性之时。”三人的这些言论()A.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肯定B.说明复古己成为时代潮流C.体现一种强烈的民本色彩D.希望匡正当时的社会秩序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老子、孔子和墨子的言论都具有极强的理想色彩,他们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希望匡正当时的社会秩序,D项正确;他们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成为时代潮流,不并非复古是时代潮流,排除B项;材料中孔子的言论并未体现民本色彩,排除C项。故选D项。3.“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些评价主要反映秦始皇()A.加强了对地方的建设B.实现统一和创立秦制C.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D.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国家统一,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B项正确;“加强对地方的建设”属于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之一,排除A项;“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属于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之一,排除C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是秦统一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4.汉武帝把全国分成了13个州部,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汉武帝设置刺史制度意在()A.巩固大一统国家B.削减诸侯的封地C.助力其边疆开拓D.完善区划的设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汉武帝把全国分成了13个州部,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设置刺史的目的是为了监察地方,进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A项正确;削减诸侯的封地并非设置刺史制度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此时汉武帝已经完成了“大一统”,基本疆域已经确定,并非为了开拓边疆,排除C项;设置刺史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并非为了完善区划的设置,排除D项。故选A项。 5.780年,唐朝政府颁行了新的赋税制度——两税法,规定:地方官府量出制入,将诸项税收合并为一总额,按照户税、地税两种征税方法分摊到每户百姓头上,户税按人丁和资产征收,地税按田亩缴纳,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由此可知,两税法()A.利于政府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C.促进了封建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D.彻底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户税按人丁和资产征收,地税按田亩缴纳,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府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两税法实行不到30年,即被迫多次下令改货币计征为折纳实物,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贪得无厌的封建官吏又在两税定额之外巧立名目敲诈勒索,在正税之外横征暴敛,使劳苦人民陷入了生不如死的悲惨境地,排除B项;宋代不抑土地兼并下,促进了封建租佃关系的较快发展,两税法与租佃关系发展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彻底解决”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6.观察下面两幅图片,与汉代相比,魏晋南北朝的经济出现明显变化,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经济重心移至南方B.南方经济有所发展C.田庄经济效率提高D.耕作技术出现革新【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魏晋南北朝经济形势图》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相较于汉代时期,南方手工业分布增多,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经济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B项正确;南宋时,经济重心移至南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田庄经济效率如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出现革新,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列为《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出现宋代科举取士现象的原因是()年数榜数取士总数年均取士唐2902666603+23(进士)宋320130正奏名60000+340(进士诸科)特奏名50000元98161139(左右榜)12(进士)明277932462489(进士)清26811426888100(进士)A.世家大族的没落B.以文治国的推行C.分化官员的事权D.北方民族的侵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可见宋朝时期,科举录取人士大大增多,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人地位提高,推行以文治国,B项正确;宋代科举取士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并非是世家大族的没落,排除A项;分化官员的事权属于以文治国的手段之一,排除C项;宋代推行“重文轻武”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纺织武人力量增大威胁统治,并非是北方民族的侵扰,排除D项。故选B项。8.元朝的行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酒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反映了元朝的行省制()A.因地方权力过大而致分裂割据B.继承和发展辽朝南北面官制度 C.开创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D.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可知,行省与中央的中书省互为表里,管理地方的军政大事,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行省制度与南北面官制无关,排除B项;秦朝的郡县制度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9.江西景德镇在明朝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长年受雇者按年或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记件发给工价。这说明当时()A.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B.技术进步冲击等级观念C.新的经营方式己经出现D.雇佣关系己经普及全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长年受雇者按年或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记件发给工价。”可见当时新的经营方式己经出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雇佣劳动关系,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技术进步冲击等级观念,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雇佣关系已经普及到全国各个地方,排除D项。故选C项。10.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己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与瓦德西观点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并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符合材料信息,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朝封建统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 和朝鲜的战争,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指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下列服饰可能开始出现于()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D.民国初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可知有中山装、女士服装为上衣下裙、西式婚礼出现,结合所学可知,民国时期,政治鼎革和经济发展较之晚清变化更快,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中山装、旗袍受欢迎;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社交礼仪逐渐采用握手、鞠躬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采用公历,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等,D项正确;鸦片战争时期,并未出现材料中的服饰,排除A项;洋务运动时期,并未出现材料中的服饰,排除B项;维新变法时期并未出现材料中的服饰,排除C项。故选D项。1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个“句号”主要指辛亥革命()A.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开创的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项正确;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 项。故选A项。13.史学界围绕“中共一大”开幕日期展开了多次讨论,下表列举了部分观点。据此可以得出出处观点当事人回忆7月1日(张国焘和李达);7月10日左右(包惠僧)共产国际档案大会预定6月20日召开,但各地的代表直到7月23日才全部到达上海,大会才开幕《中国社会科学》刊载文章从代表行踪、从可以借助的间接事件、从当时的文字记载三方面考证,认为一大的开幕日期是7月23日A.当事人回忆更接近史实B.史学研究全靠原始档案C.学术刊物最具有权威性D.历史研究需要多重考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开幕日期的最终结论是7月23日,这是多重考证不同史料而得出的结论,故D项正确;当事人的回忆可以作为参考依据,不能体现更接近史实,排除A项;史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多重考证的结果,故“全靠”一说过于绝对,排除B项;学术刊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一定就是最具权威性,排除C项。14.1936年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又一次高潮,1936年,工业发展达到了近代高峰,这一年工业资本比1920年增长了两倍。这一时期工业发展,得益于()①国民政府形式上实现统一②官僚资本的膨胀得到控制③新的革命道路的开辟④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⑤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36年,工业发展达到了近代高峰,这一年工业资本比1920年增长 了两倍。”并结合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实现统一,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和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①④⑤正确,C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官僚资本背靠国家政权,官僚资本在膨胀,②错误,新的革命道路的开辟即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无关,②③错误,排除A项;②③错误,排除B项;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5.1938年,丰子恺写道:“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据此可知,抗战歌曲()A.宣传了“三三制”原则B.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C.强化了民众的民族认同D.标志着全面抗战局面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可见当时连偏远的山区人民都会唱抗日歌曲,这有利于强化民众的民族认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C项正确;“三三制”原则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内容,与材料所述无关,排除A项;抗战歌曲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无关,排除B项;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全面抗战局面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12分,第18题23分,共55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首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材料二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先后征服南疆的回部,占据天山南北,还进兵青海,笼络西藏,侵扰甘肃地区1696年康熙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驱逐了准噶尔的势力。清朝也十分重视边疆治理,对边疆上层人物加强控制的同时在待遇、名位和礼遇方面加以厚待;在蒙古草原和青 藏高原积极倡导喇麻教,发挥宗教聚集人心、教化风俗、缓服边地的作用;在中央设立理藩院,掌管内外藩蒙古、回部及诸番杂部;在北部、东部、西北部、西部边疆设置军府,派将军、都统、大臣等官员监督、管领当地的军事与行政。通过上述的治边方略,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卓有成效。——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政府经略东突厥地区的措施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前期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封建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治理对当今民族政策的启示。【答案】(1)措施:军事征服(武力)、设置行政机构、册封当地首领。影响:促进东突厥地区的发展;促进东突厥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加强对东突厥的管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2)特点:恢复和捍卫疆土安全,反对民族分裂;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因俗而治,因地制宜;设置行政机构加强对边疆各族的治理。(3)启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宗教信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析】【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可推出军事征服(武力)、根据材料一“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可推出设置行政机构、册封当地首领。影响:可从东突厥地区和唐朝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东突厥地区的发展;促进东突厥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加强对东突厥的管理,巩固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2)特点:根据材料二“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先后征服南疆的回部,占据天山南北,还进兵青海,笼络西藏,侵扰甘肃地区1696年康熙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可推出恢复和捍卫疆土安全,反对民族分裂;根据材料二“清朝也十分重视边疆治理,对边疆上层人物加强控制的同时在待遇、名位和礼遇方面加以厚待;在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积极倡导喇麻教,发挥宗教聚集人心、教化风俗、缓服边地的作用”可推出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因俗而治,因地制宜;根据材料二“在北部、东部、西北部、西部边疆设置军府,派将军、都统、大臣等官员监督、管领当地的军事与行政。”可推出设置行政机构 加强对边疆各族的治理。(3)启示:可结合古代封建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治理措施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对民族分裂;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宗教信仰;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7.问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间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20世纪初期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信息提炼一个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答案】论题:近代各阶级阶层为救亡图存不懈奋斗。 阐述:近代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以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迈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只停留在提出,没有实践。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为首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向西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系列近代的军用和民用企业,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90年代,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当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向西方学习先进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我国政治的近代化,促进了思想的解放。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之,在中国近代史上,随着我国民族危机的不断严重,不同阶级掀起了不同程度的救亡图存运动,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各阶级阶层为救亡图存不懈奋斗,近代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不断反侵略的历史。故可以“近代各阶级阶层为救亡图存不懈奋斗。”作为论题,展开阐述,在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结合所学可知,近代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以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迈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只停留在提出,没有实践。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为首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向西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系列近代的军用和民用企业,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90年代,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当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向西方学习先进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我国政治的近代化,促进了思想的解放。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之,在中国近代史上,随着我国民族危机的不断严重,不同阶级掀起了不同程度的救亡图存运动,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永认无产阶级专政,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材料二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的军阀,不是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所占者仅仅日用品之极少部分,帝国主义者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自由发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材料三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 创建四军建奇功。——红色歌谣(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如何思考中国革命的?(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对资产阶级的分析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材料三这段红色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取得哪些重大成就?(4)综上,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认识。【答案】(1)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压迫为目标;策略上主张联合第三国际。(2)不同:由资产阶级变为封建军阀。原因:革命的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对国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工人运动的开展,使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联合资产阶级一起斗争。(3)历史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成就: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完成长征,实现了红军的大转移,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其他言之成理即可)(4)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具有崇高理想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针,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其他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可分析得出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根据材料“永认无产阶级专政,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可分析得出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压迫为目标;根据材料“联合第三国际”可分析得出策略上主张联合第三国际。小问2详解】不同:根据材料“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的军阀,不是资产阶级”可分析得出由资产阶级变为封建军阀。 原因: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革命的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对国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工人运动的开展,使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联合资产阶级一起斗争。小问3详解】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南昌打响第一枪”、“秋收暴动毛泽东”、“井冈山上朱毛合”可分析得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成就: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完成长征,实现了红军的大转移,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其他言之成理即可)【小问4详解】认识:根据材料“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可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具有崇高理想的政党;根据材料“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可分析得出可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针,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4-11 22:00:01 页数:13
价格:¥2 大小:748.3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