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2021级二月月考生物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2月23日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用样方法调查某块草坪中的蒲公英种群密度时,拟定的设计方案中,合理的是(    )A.若蒲公英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B.计数样方中蒲公英的数目即为种群密度C.只需取1个面积为1m2的样方D.在蒲公英密集的地方取样2.下列实例中,这体现了群落季节性的是(    )A.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B.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占据了不同的水层C.森林中自上而下有乔木、灌木、草本D.不同地段的种群呈现斑块状分布3.大蓝蝶幼虫能够分泌蜜汁吸引红蚁将其搬回蚁巢,当蜜汁被吃完后,大蓝蝶幼虫则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发出红蚁的声音以保护自己,同时在蚁巢内四处移动吃掉红蚁的卵和幼虫,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大蓝蝶幼虫分泌的蜜汁是一种化学信息B.大蓝蝶幼虫利用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保护自己C.该现象说明信息传递只在异种生物间进行D.信息传递在种群的繁衍中起重要作用4.下列叙述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A.某地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为1.07:1B.近年来,某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小麦田中每平方米有20株杂草D.由于薇甘菊的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5.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地区,动物体内也发现了明显高于环境含量的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A.DDT是挥发性物质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C.人类活动将DDT带到了南极地区D.南极地区的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6.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喜食植物嫩梢、幼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有2个活动高峰期(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应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B.b点对应数量小于a点对应数量,可能是b点时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C.调查结果说明毛束象种群数量受干旱、气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较大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5月10日之前控制毛束象的种群密度7.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肯定不同 B.不同时刻甲和乙的种群数量可能相同C.t4时刻甲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D.若甲是饲养鹿群,则宜在t2后开始捕获8.诗词是国学之瑰宝,有的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对诗的分析错误的是(    )A.杜甫的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体现了种群的数量特征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物之间可通过物理信息进行交流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9.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B.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不都是由光照直接决定的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呈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D.研究物种丰富度可在群落层次上进行10.星杆藻和针杆藻都需要利用硅酸盐合成细胞壁。将两种藻分别单独培养时,这两种硅藻的种群数量都能增长到环境容纳量,而硅酸盐则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实验中,要不断地定期向培养液中加入硅酸盐)。当把两种硅藻混合培养时,初期两种硅藻均能生存和增殖,50天后,针杆藻存活,星杆藻灭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两种藻类的种群数量B.单独培养时,两个藻类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实验说明了生态位的重叠导致物种间出现竞争关系D.若混合培养时资源丰富,两种藻类可能不发生竞争11.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按照“S”形曲线模型增长,下列关于“S”形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刚迁入时会有一个缓慢增长期B.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D.“S”形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不变12.某同学在分析羊食草的过程后绘制了如下能量流动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肥中化学能的主要流向是被草吸收、同化、利用B.流经该生态系统能量的唯一来源是过程①固定的光能C.羊所排粪便中的能量应该属于羊同化的能量D.③中的能量应该来自羊“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13.下列用生态学的知识分析雾霾,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雾霾程度B.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给自足的,雾霾天气基本不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C.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植树造林可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D.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染物浓度过高而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4.将田地里的杂草清除后,农田生态系统中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流向人类的能量增加B.群落物种丰富度增加C.食物网的营养级数增加D.害虫和庄稼的种间关系发生变化1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群中不同个体之间既没有地理隔离,也没有生殖隔离B.同一种群和群落中不同个体之间都可以发生协同进化C.同一种群和群落中不同个体之间都可以发生信息交流D.同一群落中不同个体间没有地理隔离,但可能存在生殖隔离16.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上植食、肉食动物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B.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C.能量在食物链上的相邻营养级之间只能单方向流动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17.以下关于群落的结构,理解正确的是(    )A.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有镶嵌分布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C.冷箭竹的竹笋、幼竹、成年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分层现象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无关18.右图是某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既属于资源型又属于保护类生物的种群当规模达到K值时才适合开发利用C.若该种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K值将会变小D.若该种群是老鼠,当地如果进行防治,应该在K/2值时开始人为干预19.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B.“四大家鱼”的混合放养充分利用了不同鱼类种群的生态位不同C.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越多,说明他们之间种间竞争越激烈D.相似生态位的外来物种入侵,一定会导致土著物种存在区域减少甚至消失20.下列坐标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现象,有关曲线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Ⅰ中动物甲与动物乙之间是寄生关系,甲是寄主B.若图Ⅱ中曲线①表示植物幼嫩部位,则曲线②可代表同一植物的成熟部位 C.图Ⅲ中的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的变化,动物乙后期产热量等于零D.图Ⅳ中C点时抗药性基因频率大于A点,因为施药能诱导害虫产生抗性21.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实验中,检测员将1mL培养液稀释1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XB-K-25)观察到该计数室如图所示,其中a、b、c、d、e这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n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应对培养液进行稀释B.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D.上述培养液中约有酵母菌5n×105个/mL,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22.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南橘北枳”——环境影响生物性状B.“牝鸡司晨”——性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母鸡性反转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行为信息利于种群的繁衍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3.政府对青龙山矿山进行了生态修复,对平台及平地采用“整体覆土+撒播草籽+种植灌木”等手段进行绿化,斜坡采取挂网客土喷播进行复绿,使青龙山披上了绿妆,鸟类及其他物种也越来越丰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青龙山生态修复进行的演替与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类型相同B.青龙山不同地段中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可以预测青龙山演替的不同阶段,优势植物种群类型也不同D.采矿产生的大石坑和深水塘,使群落偏离了自然演替的方向24.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现“S”型(如下图所示),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草原载畜量超过K值的放牧属于过度放牧B.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该曲线与“J”型曲线差异的原因是存在环境阻力2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乙种群的动物捕食甲种群的动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t3时段,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在t4时,乙种群的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的一半C.超过t3时间后,甲种群数量减少可能与乙种群的捕食有关 D.超过t5时间后,生物因素可导致乙种群的数量发生波动2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丁通过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只在甲乙丙之间进行C.甲与乙、丙获取能量的方式有一定区别D.在甲→乙→丙各营养级中,丙含能量最少27.下列关于群落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A.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B.不同的群落其优势种群一般不同C.森林群落的不同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特征相同D.群落的形成是不同物种协同进化的结果28.在一条食物链“青草→兔→狐”中,其能量流动如下表所示(单位:kJ·hm-2·a-1),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青草免狐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81.05×1067.50×1057.15×1052.44×1042.25×1042.18×104A.兔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3.0×105kJ·hm-2·a-1B.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0.31%C.兔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9×103kJ·hm-2·a-1D.孤的同化量中约有3.11%的能量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29.猎物种群数量与猎物种群的被捕食率、补充率存在循环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在研究某种捕食者与其猎物关系时,构建了猎物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如下图,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猎物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caA.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捕食者可以更有效的捕获猎物B.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a点C.在有捕食者存在的情况下,猎物种群数量可稳定在b点D.猎物种群数量超过b点时,其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大到c点并保持稳定30.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I和Ⅱ,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相对值如图所示,若流入I和Ⅱ 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I和Ⅱ之间的抵抗外界干扰能力的大小关系是I小于Ⅱ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I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等于Ⅱ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D.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含量,不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得到调整二、综合题(40分)31.(10分)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蚱蜢属于________消费者。(2)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占第________养级。(3)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4)给牧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乙,图中B为________。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前两者。(5)若鹰的食物有来自蛇,来自青蛙,则从理论上讲,鹰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草kJ;若草的消耗量同上,青蛙有被蛇捕食,则鹰增加的能量最多为kJ。(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2.(10分)甲图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主要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2)甲图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作用,河流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填“会”或“不会”)受到明显影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调节。(4)某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生态系统,造成水体溶氧量的迅速下降,进而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则乙图中x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所以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乙图中x和y的关系一般呈___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33.(9分)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如图1中的甲曲线所示。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种原因)。(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____曲线的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______(填“>”“<”或“=”)t2时的数量。根据图中信息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K值。(3)“植物A→动物B→动物C”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_______。34.(11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废弃农田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森林主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即__________提高。该群落发展至第3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__________关系。(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图甲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__________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图乙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图可知,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二年级二月月考生物答案1-5AACCB6-10AAAAB11-15DDBAB16-20AACDB21-25CCBCA26-30BCDCB31.(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4    初级    (2)鹰    四、五    (3)捕食和种间竞争    (4)青蛙    高于   (5)225(2分)    0.65(2分) 3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生物群落    非生物环境(无机环境)   信息传递 (2)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    (2分) (3)不会自我调节负反馈    (4)增大    正相关33.  (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数学    营养物质的减少、有害物质积累等 (2分) (2)乙    <    不能 (3)480     偏大34.(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  次生演替    (物种)丰富度    种间竞争(2)S5(3) 生物群落    水平    优势种(优势物种、优势种群)(4) 降低环境容纳量(K值)(2分)     害虫死亡率大于出生率(2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4-09 22:18:02 页数:9
价格:¥2 大小:752.8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