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太原五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时间:2023.1.1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批判性思维有两个特征:第一,批判性思维首先善于对通常被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结论;第二,批判性思维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而不是同样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把这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不是“批判”,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的第一层次是一种能力,有别于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指学科知识,而是一种超越学科,或是说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思维能力,也称为可迁徙能力。这种能力与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以及统计推断有关。批判性思维除了能力层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也称之为心智模式。这个层次超越能力,是一个属于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的层次。批判性思维的心智模式是成长型心智模式,就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习惯,不断拓宽思维范围,想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问之前没有怀疑过的命题。如果说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这个层次是引导人们有意识地打破思维“禁区”,走出思维“误区”,走进思维“盲区”。有关“如何”方面的问题,多是技术层面,包括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取,也可以通过诸如ETS的考题来测试。而有关“什么”和“为什么”方面的问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但是它也是可学习的,可以通过被感悟、被启发等方式学习。应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如何”方面见长。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所有都是关于“如何”的,很少是关于“为何”的。我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知半解。批判性思维除了要求在逻辑上、统计上不犯错误之外,更重要的 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自然的,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摘编自钱颖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材料二:批判性思维是“开放理性”的精神和“探究实证”技能的结合。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这样的精神和技能,是人的认知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支柱,换句话说,如果作为个体的人没有开放思维、没有理性辨别力、没有论证技能,那么,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理性社会以及对各种问题的解决,都是不可能的。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指出,我们高端产业落后的一大原因,在于我们的人才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他直言:“没有人,什么都干不成。”显然,他说的人,指那些既能思考又能实干的人。人没有思维能力和实干精神,像没有接上电脑运转的硬盘,它不可能有任何超出已有存储的新产出。年勇是了解国内外产业和科技发展情况的专家,他谈论“没有人”的问题,显然不是无的放失。其实,人们早已认识到我们的学生会做题、但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痼疾。我们在网络上、社会上经常看到以虚假、情绪和忽悠来代替理性思考和实证实践的现象。缺乏既能思考又能实干的人,一直就是我们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第一瓶颈。这个不是我们现在才有的认识。在最近这几年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以获得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除了学外语,还要学习另一种语言,即“理性语言”,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这样的思维和表达的核心,是客观性;而客观性,来自具体、细致、深入和广泛的真实叙事和合理推理。抽象、模糊、大话、套话、空话和情绪化的表述,没有理性根基和内容,就不能有力回击恶意的攻击,也不会让广泛的听众信服。很多人也已认识到,这些问题和基础教育一直缺乏理性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关联,虽然这些年已经有不少批判性思维理念的传播和改革努力,目的和坐标就是要突破这个瓶颈,但现有的观察是,目前的基础教育,和现代社会和国家发展背景下培养有德有能的人的目标,依然没有很好对接上,它依然没有大力有效地培育开放理性精神,没有学习“理性语言”。(摘编自董毓《批判性思维是“开放理性”精神和“探究实证”技能的结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B.C.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对专家和权威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是心智模式问题;能否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是思维能力问题。B.从“思考什么”到“问为什么”,再到“如何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层次越来越重要,学习获取的难度也越来越大。C.材料二引用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没有人”的言论作为论据,论证了批判性思维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性。D.不管国际环境如何复杂,我们只要坚持用“理性语言”去“讲好中国故事”,就一定能够获得整个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3.下列的说法中,完全符合“批判性思维”特点的一项是()A.某著名导演对一些当红情感剧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这些剧盲目跟风、胡编乱造,低俗化倾向十分严重。B.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产生兴趣,对旧说进行质疑和反驳,并通过实地考察提出了自己的合理解释。C.朋友对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缺乏了解,小潘老师从网络搜集了权威专家的论述对他进行“科普”。D.屈原《天问》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等,所提问题有明知故问的,但许多还是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的。4.两则材料都提及了中国学生,它们的关注点和表达意图有何不同? 5.材料二指出:“目前的基础教育,和现代社会和国家发展背景下培养有德有能的人的目标,依然没有很好对接上。”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角度,目前的基础教育可以有哪些举措?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答案】1.B2.C3.B4.①材料一关注的是中国学生所提问题几乎是“如何”而很少“为何”的现状,材料二关注的是中国学生会做题但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痼疾。②材料一是为了针对性地提出批判性思维教育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主张,材料二是为了解释我国高端产业落后的原因,从而证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5.①继续进行批判性思维理念的传播,让广大师生认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等思维技能训练,让学生获取批判性思维能力;③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通过感悟、启发等方式培养学生开放理性的思维心态、思维习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错,结合“批判性思维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而不是同样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可知,原文对此是否定。C.关于“测试”“实干精神”的内容错误。结合“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取,也可以通过诸如ETS的考题来测试”可知,“测试”不是获得方式;结合“人没有思维能力和实干精神”可知,思维能力和实干精神是并列关系,故“实干精神”不属于批判性思维。D.“‘讲好中国故事’的根基”将意义窄化,结合“批判性思维是‘开放理性’的精神和‘探究实证’技能的结合。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这样的精神和技能,是人的认知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支柱”可推知,社会意义应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支柱”。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一个人能否对专家和权威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是心智模式问题;能否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是思维能力问题”无中生有,原文没有对应关系,原文提到“批判性思维除了能力层 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也称之为心智模式”,这两个层次都属于批判性思维,而提出问题和解答都需要两个层次。B.“批判性思维的层次越来越重要,学习获取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错误,结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分析可知,“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都属于心智模式层次,比“如何思考”的能力层次更重要。D.“只要……就一定能”错误,原文为“我们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以获得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除了学外语,还要学习另一种语言,即‘理性语言’,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有“需要、除了”等词语,可见不是充分条件关系。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A.只有批评质疑。B.质疑、获取证据、分析推理,解答,有完整的批判性思维,完全符合“批判性思维”特点。C.不涉及批判性思维任一环节。D.只有质疑。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写作意图的能力。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如何’方面见长。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所有都是关于‘如何’的,很少是关于‘为何的”可知,材料一关注的是中国学生所提问题几乎是“如何”而很少“为何”的现状;结合“人们早已认识到我们的学生会做题、但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痼疾”可知,材料二关注的是中国学生会做题但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痼疾;结合“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自然的,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可知,材料一是为了针对性地提出批判性思维教育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主张;结合“批判性思维是‘开放理性的精神’和‘探究实证技能’的结合……这样的精神和技 能,是人的认知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支柱……作为个体的人没有开放思维、没有理性辨别力、没有论证技能,那么,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理性社会以及对各种问题的解决,都是不可能的……我们高端产业落后的一大原因,在于我们的人才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可知,材料二是为了解释我国高端产业落后的原因,从而证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很多人也已认识到,这些问题和基础教育一直缺乏理性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关联,虽然这些年已经有不少批判性思维理念的传播和改革努力,目的和坐标就是要突破这个瓶颈”可概括出,继续进行批判性思维理念的传播,让广大师生认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有关‘如何’方面的问题,多是技术层面,包括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取,也可以通过诸如ETS的考题来测试”可概括出,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等思维技能训练,让学生获取批判性思维能力;结合“有关‘什么’和‘为什么’方面的问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但是它也是可学习的,可以通过被感悟、被启发等方式学习……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可概括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通过感悟、启发等方式培养学生开放理性的思维心态、思维习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山图[日]芥川龙之介“您看过元代绘画神手大痴的《秋山图》么?”一个秋夜,王石谷到恽南田家中作客,一边喝茶,一边谈话。“没有。您见过?”“可以说见过,也可以说没见过,这是一件怪事……”恽南田惊异地瞅着王石谷的脸:“你见过的是摹本么?”“也不是摹本,算是见过了真迹……不过,不但我,烟客翁对这《秋山图》也有过一段因缘。您若有兴趣,我就谈一谈!”“请吧!” 恽南田拨拨灯檠的火头,便请客人谈谈这件事。那是一年秋天,元宰先生同烟客翁谈画,忽然问,见过大痴的《秋山图》没有。翁在画道上是师法大痴的,凡是大痴的画,只要留在世上的,差不多全见过,可是这《秋山图》却始终没有见过。“不,不但没有见过,连听也几乎没有听说过。”翁这样回答,觉得挺不好意思。“有机会务必看一看吧,那画可以算大痴的极品了。”“有这样好的作品,一定得看一看。这画在谁手里呢?”“在润州张家,您可以去登门拜访。”烟客翁马上出发到润州去。张家虽然屋院很大,却显得一片荒凉。墙上爬满了藤蔓,院子里长着长草,成群的鸡鸭,见到客来表示好奇的神气。烟客翁被请到厅堂里,陈设着紫檀木的椅子,上面蒙着一层淡淡的尘土。出来接待的主人却还风雅,有贵族的品格。翁提出想拜观名画的愿望。主人立刻答应。原来这厅堂正墙上,就挂着一幅中堂。“这就是您要看的《秋山图》。”翁抬头一看,不觉发出一声惊叹。“画是青绿山水,蜿蜒溪流,用点墨描出高高低低的丛山,显出新雨后的翠黛,又着上一点点朱笔,到处表现出林丛的红叶,美得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好一幅绚烂的图画,而布局又极为宏大,笔致十分浑厚……”翁完全被迷住了,恋恋不舍地看着,愈看愈觉神奇。“神品,神品,元宰先生的称赏果非虚言。”翁一边说,一边眼睛仍没离开画幅。“是么,真是这样的杰作吗?”翁听了这话,不觉把吃惊的眼光转向主人。“什么,您觉得我看得不对吗?”“不,没有什么不对。”主人像少女似的羞红了脸,然后淡淡一笑,怯生生地看着墙上的画。过了一会,翁告别这个荒院一般的张家。 逗留润州时,烟客翁几次派人到张家去交涉,希望把《秋山图》让给他,可是张家不肯接受他的请求。于是,翁只好断念了。王石谷讲到此处,停了一下,又说:“这是我从烟客翁那里听说的。”“那么,只有烟客先生见过《秋山图》的了。”恽南田捋捋长髯,眼望着王石谷。这回,王石谷没喝茶,又娓娓地讲下去了。烟客翁同我讲这事,是见过《秋山图》后五十年的时候。此后过了约一月,我独自去南方游历。其间偶然听说那《秋山图》,已被相识的贵戚王氏以千金代价从润州张氏子孙那儿弄到手。我便急忙到王氏府,去拜观《秋山图》了。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这正是王氏庭院的牡丹花在玉栏边盛放的初夏午后。在匆匆谒见中,不觉就笑了起来:“闻说《秋山图》今已归府上所有,烟客先生为此画曾大费苦心。”王氏满脸得意地说:“今天烟客先生也约好了要来,先到的请先看吧!”王氏马上叫人在厅堂侧墙上挂起了《秋山图》。临水的红叶村舍,笼罩山谷的白云,远远近近侧立屏风似的青翠的群峰——立刻,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大痴老人手创的比天地更灵巧的一座小天地。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墙上的画。云烟丘壑的气势,显然无疑是大痴的真品,用这样多的皴点,而墨色又这样灵活……着这样重叠的色彩,而看不出一点笔痕,除了痴翁,别人究竟是不可能的。可是——可是这《秋山图》,和烟客翁曾在张氏家所见那幅,确不是同一大痴的手笔。比之那幅,这恐怕是比较下品的了。王氏窥探我的脸色,我竭力不使失望之色露出脸上。过了一会儿,王氏带着担心的神气问:“您看如何?”我连忙回答:“神品,神品,难怪烟客先生大为惊奇。”王氏好像对我的赞赏还有点不大满足。这时候,恰巧对我大讲《秋山图》妙趣的烟客翁也到来了。他同王氏寒暄着,显出高兴的笑容。“五十年前在张家荒园看的《秋山图》,现在又在华贵的尊府再度相逢,真是意外的因缘。” 翁如此说着,举头观看墙上。这《秋山图》究竟是否他见过的那幅,他当然是最明白的。因此我也同王氏一样,深深注意他看图的表情。果然,他的脸上渐渐笼上了一道阴云。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王氏更加不安了,怯生生地问:“您看如何,刚才石谷先生也大大赞赏了……”大概也不忍使王氏失望吧,翁看完了画,便郑重对王说:“您得到这画,真是莫大幸运,它给府上的珍藏,又添加了一重光彩。”我向烟客先生做了一个眼色,小声地说:“这就是那幅《秋山图》吗?”他摇摇头,回我一个奇妙的眼色:“真是一切如在梦中,也许那张氏家的主人是一位狐仙吧?”“《秋山图》的故事就是如此。”王石谷讲完了话,慢慢地喝了一杯茶。“果然,真是一个怪谈。”恽南田两眼盯视着铜檠的火焰。“可是烟客先生心中,不是明明留下了那幅奇怪的《秋山图》,而且你心中也……”“青绿的山岩,深朱的红叶,即使现在,还好像历历在目呢。”“那么,没有《秋山图》,也大可不必遗憾了吧?”恽王两大家谈到这儿,不禁抚掌一笑。(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元宰先生对《秋山图》的高度评价,让烟客翁五十年来对该画念念不忘。B.描写张府厅堂的紫檀椅子上蒙着淡淡的尘土,间接表明了张府家道中落。C.张府荒草丛生与王府牡丹盛开形成对比,暗示《秋山图》终将大放异彩。D.王石谷偈见王氏时笑容,既有将见到名画的兴奋,也有对贵戚的谄媚。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以王石谷的问话引出《秋山图》故事,“可以说见过,也可以说没有见过”预示故事曲折而神秘,引起读者兴趣。B.小说围绕《秋山图》的故事展开,构成故事套故事的格局,其中既有王石谷听闻的,也有他亲历的,故事之间过渡自然。C. 小说插入喝茶、拨灯、捋长髯等多个细节,有意造成叙述的停顿,使节奏缓急有度,同时也巧妙地营造了讲故事的氛围。D.小说两次细致描绘《秋山图》画面,突出“云壑丘山”的磅礴气势,是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了小说主题。8.同是画作藏家,润州张氏和贵戚王氏对《秋山图》的心态却不相同,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9.本小说脱胎于清代文人笔记,该笔记以王石谷与恽南田相约同去寻找“《秋山》真本”为结尾,确定王府的画是假的。而本小说关于《秋山图》故事的结尾具有“不确定性”,这样的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6.B7.D8.①张氏珍视《秋山图》本身的艺术价值,在意的是别人对画作之美的评价,他将画挂于厅堂正墙反复赏玩;②王氏视《秋山图》为可供炫耀的藏品,更在意的是别人对画作真假的评定,只在客人来时才将画挂起。9.①《秋山图》的真假具有不确定性,前后两幅《秋山图》是否为同一幅也具有不确定性;②“不确定性”使情节扑朔迷离的小说平添了悬念和波澜;③丰富了小说主题,引发读者对“美”的深入思考;④拓宽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增添了小说的审美意蕴。【解析】【6题详解】本题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元宰先生对《秋山图》高度评价,让烟客翁五十年来对该画念念不忘”错误,结合“烟客翁马上出发到润州去……‘这就是您要看的《秋山图》。’翁抬头一看,不觉发出一声惊叹……”“烟客翁同我讲这事,是见过《秋山图》后五十年的时候”等内容可知,烟客翁听了元宰先生的介绍,马上去看画了,是画的高超艺术性让烟客翁五十年来对该画念念不忘。选项错加因果。C.“暗示《秋山图》终将大放异彩”错误,应是通过对比显示张氏对待《秋山图》是痴迷和求真,即使家道中落仍然对画作非常珍惜;而王氏只是附庸风雅,并不懂画。D.“也有对贵戚的谄媚”错误,原文是“在匆匆谒见中,不觉就笑了起来。‘闻说《秋山图》今已归府上所有,烟客先生为此画曾大费苦心。’”王石谷心心念念的是对画作的向往,想一睹为快,所以此处的“笑”除了基本的求观画的礼貌外,最主要就是对画作的渴望与兴奋。选项过度解读。故选B。【7题详解】 本题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是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错误,两次细致描绘,呈现了不同的《秋山图》的内容和意境;“云烟丘壑的气势,显然无疑是大痴的真品”,突出“云壑丘山”的磅礴气势,点明当时看到的《秋山图》也是真品。从而为后文的怀疑与感受做铺垫,显示了不同时间、地点、环境,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审美感受的不同,突出审美本身的重要性,深化了小说主题。故选D。【8题详解】本题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张家虽然屋院很大,却显得一片荒凉。墙上爬满了藤蔓,院子里长着长草,成群的鸡鸭”,“陈设着紫檀木的椅子,上面蒙着一层淡淡的尘土”,张氏家道中落,但当烟客翁几次派人到张家去交涉,希望把《秋山图》让给他时,张家却不肯接受他的请求,由此看出张氏对画作非常珍惜;在烟客翁赞叹画作时,张氏问“是么,真是这样的杰作吗?”烟客翁听了这话,回问:“什么,您觉得我看得不对吗?”主人说“不,没有什么不对”,并像少女似的羞红了脸,“淡淡一笑”,“怯生生地看着墙上的画本”,可见答案①张氏珍视《秋山图》本身的艺术价值,在意的是别人对画作之美的评价,他将画挂于厅堂正墙反复赏玩。而王氏谈到收藏了《秋山图》时“满脸得意”,对得到这一珍品内心充满了骄傲;但又不懂画,“王氏窥探我的脸色,我竭力不使失望之色露出脸上。过了一会儿,王氏带着担心的神气问:‘您看如何?’我连忙回答:‘神品,神品,难怪烟客先生大为惊奇。’王氏好像对我的赞赏还有点不大满足”,当看到烟客翁赏画时“脸上渐渐笼上了一道阴云”,内心不安,又说“您看如何,刚才石谷先生也大大赞赏了……”,可见②王氏视《秋山图》为可供炫耀的藏品,更在意的是别人对画作真假的评定,只在客人来时才将画挂起。【9题详解】本题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结尾表达效果的能力。前文观画者明确说前后这两幅《秋山图》不是同一幅画,但又都是出自大痴之手,使故事充满曲折与神秘;结尾不明确画作是真是假,延续了故事的曲折与神秘,更好的吸引读者的兴趣,留下悬念,引发读者思考问题所在,加深了作品的意蕴,得出答案①《秋山图》的真假具有不确定性,前后两幅《秋山图》是否为同一幅也具有不确定性。故事以恽王两大家谈话结束,二人对审美体验的重视是一致的,对画作真假的求索却戛然而止,这样有意造成故事的停顿,巧妙地渲染了神秘的氛围,得出答案②“不确定性”使情节扑朔迷离的小说平添了悬念和波澜。 读者随着文章内容的推进一会儿沉浸在画作呈现的高妙的艺术氛围中,一会儿又悬起心来欲知画作真假,结果最后的期待悬了空,只是和当事人一起感受了审美体验的重要,这就使读者在故事情节之间不断的来回变化,彰显故事情节的复杂性与曲折性,使作品极具回味性。得出答案③④丰富了小说主题,引发读者对“美”的深入思考;拓宽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增添了小说的审美意蕴。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呜呼!幽、厉失德,下陵上替,诸侯专征,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惧而不敢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B.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C.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 D.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绵绵相属”的“属”,与《三峡》中的“属引凄异”的“属”意思不同。B.“王章也”的“章”,与《捕蛇者说》中的“黑质而白章”的“章”意思不同。C.大夫,是古代职官的级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士、大夫三级。D.三晋,指韩、赵、燕三国,是春秋末期晋国分裂而成的三个诸侯国,世称“三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认为天子最重要的职责是维护礼法制度,只有上下级互相保护才能维护国家长治久安。B.司马光举晋文公对王室有功却不能获得特权的例子,说明周王朝得以延续是因为其子孙能守定名位。C.司马光认为,由于周王朝已经趋向衰微,而晋国三家力量十分强大,天子不得不准许他们位列诸侯。D.司马光十分推崇齐桓公、晋文公,认为天下如果有像他们一样的诸侯,一定会征讨破坏礼义的逆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幽、厉失德,下陵上替,诸侯专征,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2)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14.司马光对于“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一事有怎样的看法?请写出司马光的核心观点,并举出《阿房宫赋》中与此观点类似的句子。【答案】10.D11.B12.C13.(1)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下级欺侮(上级)、上级怠惰,诸侯擅自征伐,礼制大约十之七八已经丧失了(2)他们的势力都足够可以驱逐国君,自立为王,但是他们最终不敢这样做,难道是他们的力量不够或是心中不忍吗?14.①晋国三家大夫成为诸侯,并非晋国三家大夫破坏了礼制,而是周天子自己破坏了周朝的礼制。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或: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此,凭借周王室的土地,虽然不比曹国、滕国大,但经过几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凭借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的强大,也不敢凌驾其上,为什么呢?只是因为(周王作为天子的)名位身份还在罢了。“于”是表比较的介词,是“大”的后置状语,此处是将周王室的土地与曹国、滕国的土地面积进行比较,故应在“曹滕”后断开,排除BC;“天下”是“宗主”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二者的意思都是延续、连接;句意:还能绵绵不断地延续下来。/(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B.规章;花纹。两句的“章”意思不同。句意:这是王朝的规章。/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C.“国君下有卿、士、大夫三级”错误。“大夫”位于卿以下、士以上,应该是“卿、大夫、士三级”;D.“指韩、赵、燕三国”错误。三晋,指韩、赵、魏三国。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天子不得不准许他们位列诸侯”错误,根据原文“或者以为当是之时……是大不然”可知,这个观点并非司马光提出的,且司马光否定了这个说法。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陵”,通“凌”,欺侮;“替”,松弛、怠惰;“专”,专擅、独断独行;“什”,通“十”。(2)“势”,势力;“自为”,自立为王;“卒”,最终;“岂”,难道。【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司马光对于“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一事的看法,可以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意思是“所以韩、赵、魏三国大夫位列诸侯,不是韩、赵、魏三国破坏了礼制,而是周天子自己破坏了周朝的礼制啊”。由此可知,司马光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是周天子自己破坏了周朝的礼教。②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也有类似的句子“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均是表达自己导致自己灭亡,跟司马光的观点相似。参考译文:周威烈王起初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做诸侯。大臣司马光说: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维护礼制中没有比区别地位更重要的,区别地位中没有比匡正名分更重要的。上级差使下级就好像人的心腹指挥四肢(行动),植物的根控制枝和叶;下级侍奉上级就好像人的四肢护卫心腹,枝叶遮护植物的根,这样可以(使)上下级互相保护进而使国家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唉!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下级欺侮(上级)、上级怠惰,诸侯擅自征伐,礼制大约十之七八已经丧失了。但周文王、周武王(的政权)还能绵绵不断地延续下来,大概是周王朝的子孙后裔还能够守定名位身份的原因吧。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前晋文公对周王室有大功劳,(于是)向周襄王请求允许他死后享用王室的墓葬礼制,周襄王没有准许,说:“这是王朝的规章。没有改朝换代却存在两位君王,也是叔父您厌恶的。否则,叔父您有土地,可以享用王室的墓葬,又何必请示我呢!”晋文公因此感到畏惧而没敢违反礼制。因此,凭借周王室的土地,虽然不比曹国、滕国大,但经过几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凭借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的强大也不敢凌驾其上,为什么呢?只是因为(周王作为天子的)名位身份还在罢了。再说鲁国的季氏、齐国的田常、楚国的白公胜,他们的势力都足够驱逐国君,自立为王,但是他们终究不敢这样做,难道是他们的力量不够或是心中不忍吗?(只不过)是害怕窃夺名位、僭越身份会招致天下共同讨伐他们罢了。现在晋国的大夫欺罔蔑视他们的国君,分割了晋国。天子不仅没能讨伐他们,还让他们排列在诸侯之中,导致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分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弃了。周朝先王的礼制到这里消失了!有人认为在当时,周王室衰微弱小,韩、赵、魏三国强大兴盛,即使周王想要不准许(他们位列诸侯),又怎么能做到呢!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韩、赵、魏三国虽然强大,(但他们)如果不顾及天下的声讨违背仁义、侵犯礼法,就不会向天子请封而是自立为君了。不向天子请封就自立为君,就是犯上作乱的臣子,天下如果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诸侯,一定会尊奉礼法仁义征讨他们。现在(他们)向天子请封且天子 准许了,他们就是奉天子命令成为诸侯的,谁能够去讨伐他们!所以韩、赵、魏三国大夫位列诸侯,不是韩、赵、魏三国破坏了礼制,而是周天子自己破坏了周朝的礼制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各题。金陵怀古(其四)王安石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5.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金陵怀古》首联以回顾往事起笔,写赵宋王者之师的摧枯拉朽之势,“将军谈笑士争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B.《金陵怀古》颈联笔触从怀古幽思中回到现实,将眼前残破的城楼、废旧的宫殿与新生的草木形成对比,对赵宋王朝的衰败发出无限感慨。C.《桂枝香·金陵怀古》开头三句,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词人凭栏远眺,一片磅礴壮美的秋色映入眼帘。这样起笔,让这篇登高怀古之作顿显不凡气势。D.《桂枝香·金陵怀古》“彩舟”“云淡”色彩鲜明,“星河”“鹭起”虚实相生。这两句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诗人和读者的观察视野。16.王安石《金陵怀古(其四)》与《桂枝香·金陵怀古》同为怀古,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不同情感?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词简要分析。【答案】15.A16.①《金陵怀古(其四)》表达历史更替具有必然性,无须伤感和惆怅的达观之情。尾联直抒胸臆,写到用不着为历史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美酒吧,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独特感受。②《桂枝香·金陵怀古》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和对北宋统 治者的告诫。下片借古讽今,化用典故,表达出对六朝竞逐奢靡而相继灭亡的悲叹之情,同时提醒北宋统治者要奋起变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辙。【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对赵宋王朝的衰败发出无限感慨”理解错误。此处的“破堞”和“废宫”都是前朝敌国的,并非指赵宋王朝的衰败。诗人用对比手法只是更加突出其衰败,以此来警醒赵宋王朝的当政者。C.“一片磅礴壮美的秋色映入眼帘”错,词人凭栏远眺,一片明净肃杀的秋色映入眼帘,气势不凡。D.“虚实相生”错。“虚实相生”错,“星河鹭起”,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云淡”“鹭起”应为动静相生。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在理解两首词内容,抓住传情达意的字词句比较抒发情感和抒情方式的不同。(1)《金陵怀古(其四)》尾联“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是说用不着为这些旧事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玉杯中的美酒吧。尾联直抒胸臆,写到用不着为历史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美酒吧,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独特感受,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衰的独特感受:千百年来,历史朝代的兴亡更替具有必然性,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也无需为此伤感惆怅。表达了作者认为历史更替具有必然性,无须伤感惆怅的达观之情。(2)《桂枝香·金陵怀古》,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和对北宋统治者的告诫。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六朝旧事”“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接连化用典故,“千古凭高”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对前代吊古、怀古不满之情。下阙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表达出对六朝竞逐奢靡,而相继灭亡的悲叹之情,同时提醒北宋统治者要奋起变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辙。(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境相近。(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答案】①.简能而任之②.择善而从之③.吴楚东南坼④.乾坤日夜浮⑤.江流宛转绕芳甸⑥.月照花林皆似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坼、乾坤、宛、霰。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随着非现金支付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数字人民币_____。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有国家信用保障的法定货币,是数字形式的人民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0%左右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非但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在可_____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和纸币将长期共存。数字人民币比目前移动支付工具的先进之处在于它具有离线支付功能。在无网或弱网条件下,用户进行交易时不_____后台系统,而是在数字钱包中验证用户身份、确认交易信息并进行支付,这能大大提升用户的支付体验。目前,数字人民币在深圳、苏州、成都等地进行试点测试。成都举行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抽奖活动,约有20万幸运儿分得4000万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这只是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的_____,但也意味着数字人民币开始走出“深闺”,进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应运而生预见连接冰山一角B.水到渠成预见链接九牛一毛C.水到渠成预料连接冰山一角D.应运而生预料链接九牛一毛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深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B.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有时候也可以“做减法”。C.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D.2021年2月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开启火星探测新篇章。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19.B20.【示例】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约有10%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语境指数字人民币产生的形势,应选“应运而生”。预见: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预料:事先推测。语境指将来是可以推知预测的,应选“预见”。连接:(事物)相互衔接。链接:指在计算机程序的各模块之间传递参数和控制命令,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可执行的整体的过程。语境指用户与系统之间的衔接,应选“连接”。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语境强调显现的部分很小,应选“冰山一角”。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和文中的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反语;C.表示引用;D.表示特定称谓。故选B。【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句式杂糅,“根据统计数据”与“统计数据显示”只能保留一个;重复赘余,“约有10%左右”中“约”和“左右”都表约数,删掉一个;不合逻辑,“非但不是……而是……”应删掉“非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①_____?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船”和“桥”,给出了一整套完备的任务表和施工图。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②_____,有十四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③_____,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描绘的这幅中国式现代化立体画卷,激励你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船”“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D.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答案】21.C22.①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众多)③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船’和‘桥’”中“船”“桥”是用来比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和途径,是比喻的手法。 A.“猛虎”“长蛇”是比喻手法,把“猛虎”“长蛇”比喻成那些据险叛变者。B.“梨花”是比喻手法,把雪花比作梨花。C.“管弦”是借代,用“管弦”代替音乐。D.“黑云”是比喻手法,把黑云比喻为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敌军。ABD和文中“船”“桥”都是比喻修辞手法,只有C是借代。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要填的是一个问句,前文主要讲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文就提出两个问题,根据第二个问题“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可知第一个问题应该问的是“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第二空,结合前文“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可知谈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问题,再结合后文“有十四亿多人口”,说的是我国人口的数量,可知,前面应该说的是我国人口众多,据此可填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三空,根据后文“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可知句式上采用“不是……也不是”的句式,再根据前文“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对应的关系,这空应该说的是“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分钟会发生什么?大数据给出了答案:每一分钟,中国新生产出10辆新能源汽车,修建481米长的农村道路,“复兴号”动车可以行驶5833米,新增12.7公顷森林或草地,新增3.2万份共享单车订单,收发20.6万份包裹,完成价值26.6万美元的外卖订单,新增28.77万笔移动支付,发送3125万条微信……同时,每一分钟,中国进口近1.5吨智利樱桃,中欧班列运送3标箱货物,8位中国人购买德国汽车,166台苹果手机在中国出货,516529颗中国芯片出口海外: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发电6088千瓦时,可满足当地500万人的用电需求;中国在安哥拉援建的供水项目提供35立方米的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530万人民币,北斗导航系统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过7000万次…… 每一分钟,中国都在蓬勃发展,也都在与世界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我们中国青年就成长于这样的时代,既享受着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成果,也肩负着发展中国和世界的使命。习近平在二十大开幕时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请结合以上材料,以“中国·世界·我们”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由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每一分钟,都在蓬勃发展,和世界的联系在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作为时代青年的我们,躬逢盛世,共享时代的繁华,同时也要以奋斗的姿态,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业,实现个人的美好理想。由此看来,“中国·世界·我们”的主题,决定了个人、国家和世界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青年有幸见证了中国奇迹,也让我们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底气去面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相连,让青年人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认知世界,唯有以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回报伟大的时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和踏实的奋斗步伐融入世界发展。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中心论点,中国世界发展相连,我辈奋斗只争朝夕。然后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设置分论点,一是中国的迅速发展给吾辈青年带来了自信的力量;二是发展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窗口,提升了认知,开阔了视野;三是青年应努力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与国家同频共振,实现自我价值;四是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唯有拼搏奋斗的精神才能赶上世界发展的加速度。重点要突出个人、国家和世界之间的联系,论证清楚三者间的逻辑关系。立意:1.中国世界发展相连,我辈奋斗只争朝夕。2.见证中国速度,发现中国力量,展现奋斗姿态。3.地球村里有中国,中国发展看青年。4.中国腾飞助力世界,青年成才助力中国。5.中国立于世界,青年雄于地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4-12 17:12:02 页数:22
价格:¥3 大小:966.9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