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区)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语文科试卷命题学校:罗源一中命题教师:高二语文集备组审核教师:高二语文集备组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何谓文艺评论的“初心”?这要从文艺评论的功能、价值和职责中去找寻。作为人们对于文艺作品的认识、鉴赏、评判,文艺评论尽管总是后于文艺创作的,然而,时间先后无关地位高下,文艺评论绝非文艺创作的附庸与点缀,而是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一个优秀的文艺评论家,首先要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坚持正确方向导向,本着良知与公心,对广大文艺家和读者、观众负责。反过来说,文艺评论也不应凌驾于文艺创作之上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而应与文艺创作展开平等、真诚的对话。评论家和文艺家之间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用磨刀石和钢刀来描绘批评家和诗人的关系。他说,诗歌仿佛一把刀,只有经过批评的不断磨砺,才能变得锋利。评论家和文艺家应该既是朋友又是对手,在思想和审美的较量中,在不间断的挑战和应战中,相互砥砺,彼此成就。健全文艺评论标准,要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发挥文艺评论特有的“批评精神”,着眼于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从宏观层面而言,文艺评论具有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具有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的社会效应。从微观层面讲,文艺评论应对具体的文艺创作作出评判,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足,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而人民鉴赏水平、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的提高,有赖于评论家们专业性的工作。文艺评论家是一群特殊的读者与观众,是连接文艺创作和普通读者、观众的桥梁,他们以文艺评论引导读者、观众,并对读者、观众的最终评判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文艺评论的初心和使命正在于,严肃客观地评价作品,坚持从作品出发,提高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同时,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有效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摘编自饶翔《文艺评论应秉持初心,助力创作》)材料二纵观近年来的文艺批评,成就当然不容否定,但问题同样不容轻视。重塑科学、健康、锋利的批评精神,是文艺批评建设的当务之急。今天的文艺批评家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局面。社会舆论和文艺创作潮流多变,取向各异,相关的话语环境和利益关系愈发复杂多样,批评话语附着的外部因素和引发的场外效应繁复。但这不意味着批评家可以迷失立场、放弃原则、随波逐流,失去起码的辨识能力和批评意识。批评家必须以探索真理、揭示问题、真诚批评为天职。虽然在市场经济、商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利益观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这不意味着批评家可以把个人毁誉荣辱和一己私利放在首位,无视甚至离弃批评家的职业良知和底线。文艺创作是公共产品的生产过程。文艺家和批评家都需要把持公心。无论批评还是表扬,出发点都是社会的文化价值和群众的文化利益,这个利益包括思想的、价值的、审美的。在这个前提下,文艺家和批评家完全应当坚持标准、坦诚相见、平和包容。一个好的文艺家,善于在接受批评中不断进步。而一个合格的批评家,必须对得起批评家的身份和责任,经得起品格和底线的考验,在褒贬甄别中体现对文艺、对社会和受众的担当。唯有如此,创作和批评才能共同进步。在文艺发展进程中,少不了探索与争鸣,创作和批评都需要不断地深化认识,提高水准。人民大众需要具有批评精神的文艺批评。搞理论装点、简单套用,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甚至良莠不分、颠倒是非,这样的批评丧失了批评的精神和品格,令人失望。批评的精神是为文艺负责、为大众负责的精神,是批评家淬炼自我、与人民共进的精神。重塑批评精神,正确的文艺思想和方针才能真正成为主导,文艺批评才能重新找回失却的地位,文艺的成长才能蓬勃向上。要改进文艺评论的方式方法。改变学术圈内“自说自话”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使文艺批评更接地气,更富生气,更有人气,引导大众在选择文艺产品的过程中分清优劣、明晰善恶、辨别美丑。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积极作用,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扬科学理性的精神,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赞誉优秀作品,批评鞭挞不良现象,实现创作、评论与审美的良性互动,促进文艺创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文艺评论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只有这样,文艺评论才能真正发挥引导文艺创作、探索文艺规律、推介优秀作品、提高鉴赏水平的重要作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中国文艺批评家才能大量涌现。(摘编自刘让兴、李一丹、张尧《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批评该聚焦何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艺评论不是文艺创作的附庸与点缀,也不应凌驾于文艺创作之上,二者彼此成就,缺一不可。B.健全文艺评论标准,要把政治性、艺术性放在首位,着眼于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C.作为特殊的读者与观众,文艺评论家以文艺评论引导读者、观众,并对读者、观众施加影响。D.文艺评论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文艺创作、探索文艺规律、推介优秀作品、提高文艺鉴赏水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艺创作总是先于文艺评论,因而人们对于文艺作品的认识、鉴赏、评判总是后知后觉的,但文艺批评家例外。B.作者引用贺拉斯关于批评家和诗人的比喻揭示了评论家和文艺家既是朋友又是对手,相互砥砺、彼此成就的关系。C.改进文艺评论的方式方法,改变“自说自话”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就能使文艺批评更接地气,更加富有生气。D.社会舆论和文艺创作潮流多变、取向各异、相关的利益关系复杂多样等是近年来文艺批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有效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评论家李健吾与好友巴金忠实于自己的艺术见解和良知,就“激流三部曲”展开持续半年、数个回合的论战,共同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B.现代作家张恨水学识丰富,吸收新文学素养,创作出雅俗共赏,集言情、武侠、历史等诸多文学类型的因素于一体,提倡抗战救国的文学作品。C.美籍华人学者、著名红学家周策纵先生广泛结交海内外红学界的朋友,与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结为忘年之交,引领《红楼梦》研究走向世界。D.面对市场,一些批评家坚持思想和艺术标准,在大量潮水般涌来的文艺作品中披沙拣金、去粗取精,将精品佳作淘选出来,推介给人民大众。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材料一号召文艺批评家“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材料二期待“‘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中国文艺批评家”“大量涌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你对这两种“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修学储能黄晖毛泽东在当天下午放学后,如约到了杨昌济家。杨宅门前,“板仓杨”的门牌静静地挂在大门一侧,杨宅院内,兰花青翠,藤蔓攀墙,点点阳光透过树阴,洒在落叶片片的地上。探头打量着这宁静雅致的小院,毛泽东长长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进来吧。”杨昌济推开了书房的门。带着几分崇敬,毛泽东跟在他身后,向里走去。书桌上,铺着一张雪白的纸,写着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修学储能。“修学储能,这就是今天的第一课,也是我这个老师对你这个弟子提出的学习目标。”杨昌济放下笔,面对毛泽东坐了下来,说:“润之,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则必无法约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之力;反过来,光是注重书本学问,却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那知识也就成了死知识,学问也就成了伪学问,其人必死板呆滞,毫无价值。所以,我今天送给你这四个字,就是要让你牢牢记住,修学与储能,必须平衡发展,这是你求学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毛泽东问:“那,以今日之我而言,应当以修什么学问,储哪种能力为先呢?”“什么学问?哪种能力?润之,你这种想法首先就是错的。今时今日之毛润之是什么人?一个师范学校一年级学生而已。你喜欢哲学伦理,也关心时事社会,这是兴趣,也是天赋,但我同时也担心你走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于学问能力的涉猎之面太窄!润之,你的求学之路才刚刚起步,你才掌握了多少知识?才拥有多少能力?过早地框死了自己修学储能的范围,而不广泛学习,多方涉猎,于你的今后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所以,你现在的修学储能后面,还应该加上四个字:先博后渊。”毛泽东思索着,认真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博采众长才能相互印证,故步自封则必粗陋浅薄。”杨昌济笑了,他为毛泽东有这样的悟性而感到非常欣慰。在谈到儒家三纲之说时,杨昌济喝了口茶,说:“儒家三纲之说,确属陈腐之论,船山先生的‘忠孝非以奉君亲,而但自践其身心之则’之说,于此即为明论。”记着笔记的毛泽东停下笔,插话道:“我觉得这种说法,其实是在提倡个人独立精神。”“对,个人独立。你看过谭嗣同的《仁学》吗?他认为个人独立奋斗,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奋斗之力,‘有挽强持满不能不发之势,虽千万人未能遏之而改其方向者也’。而我以为,个人奋斗的宗旨,就在于两条原则。”他接过毛泽东手中的笔,在两张纸上各写了一个字:坚、忍。“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变,忍者如柔练,虽困苦艰辛而不摧。坚忍者,刚柔并济,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当……当……”墙上挂钟恰在这时响了,毛泽东看看窗外的夜色,赶紧站起身:“哎哟!都这么晚了?老师,真是对不起,打搅您到这个时候,要不,我先回去了。”杨昌济伸展了一下胳膊,看来也是有些疲倦了,却意犹未尽地对毛泽东说:“清谈不觉迟,恍然过三更啊。算了,这么晚了,学校也早锁门了,我看,你就住这儿吧,反正我的家眷都回了乡下,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明天早上再走吧。”第二天早上,晨曦一缕,悄然抹亮了天际。“板仓杨”的门牌映着初起的晨光,散发着古拙质朴。清晨的宁静中,一阵水流声传进了杨宅客房。毛泽东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披着外衣,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了门。他突然愣住了:就在眼前,小院的井边,杨昌济裸着身体,只穿着短裤和一双木屐,正在用冷水进行晨浴。光洁强健的脊背上,清水纵横,水流顺着身体,直淌到地上。一只木勺从木桶里舀起满满一勺水,冰凉的井水兜头浇下……他的神情肃穆,动作庄严,一吐一纳,仿佛正在进行某项庄严的仪式。似乎是感觉到了身后有人,杨昌济回过头来,看到毛泽东疑惑的眼神,他拿起井栏边的浴巾,擦着身上的水,说:“我在晨浴。几十年的老习惯了,清晨即起,以井水浴我肉体,然后晨诵半小时,以圣贤之言浴我精神,是以精神肉体,清清爽爽,方得新之我,迎接新的一天嘛!”毛泽东伸手探了探水桶中残余的水,深秋之晨冰凉的井水,刺得他手一缩,问道:“老师,您不冷吗?”“一个人的修学之路上,比冷水更难熬、更严酷者不知有多少,若是连一点寒冷都受不了,还谈什么坚忍不拔?再说,读书人静坐过多,缺乏运动,这也是强健体魄的好方式嘛!”杨昌济将浴巾往肩上一搭,在院中树下一块石头上盘腿坐下,拿起了手边的一本书,“哦,对了,我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就不管你的饭了,你自便。我要晨诵了。”仿佛是在净化自己的心灵,杨昌济闭目长长呼吸了一口气,这才朗声:“杨昌济,光阴易逝,汝当惜之。先贤至理,汝当常忆……”随后,他打开书,端坐凝神,大声诵读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渐渐明朗的晨光中,杨昌济读得如此旁若无人,那琅琅书声,仿佛天籁般充满了这雅致的小院。望着井边的木桶,望着晨光中静若雕塑的老师,听着那清澈得犹如回旋在天地之间的读书声,毛泽东几乎都痴了。随即他回到客房,一张“自订作息表”上,从清晨直到半夜,一个个时段,一项项安排,密 密麻麻,开列详细。从此,这张作息表贴在毛泽东寝室的床头,一直伴随他读完一师。(节选自《恰同学少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修学储能是杨先生奉行的为学之道,也是毛泽东学到的精髓,全文以此为核心塑造了杨昌济的人物形象。B.第2段从毛泽东视角对杨昌济宁静雅致的小院进行的环境描写,侧面展现了主人高雅的品味、高尚的品德。C.小说结尾耐人寻味,毛泽东“自订作息表”并坚持落实在整个一师求学阶段,暗示对他求学道路影响巨大。D.小说以时间为序,不以曲折生动的情节打动人,而是靠对话和场景展现的精神力量感染人,构思巧妙。7.关于文中诸多引用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用“质胜文……”一句,杨先生将孔子的原意引申生发,创造性地阐释了学问和能力的关系。B.引用船山先生的话,杨先生认为它所阐述的思想正是儒家三纲之说的典型表现。C.杨先生用谭嗣同《仁学》中的话,激励毛泽东独立奋斗,同时启发他思考个人奋斗的内涵。D.“学而时习之……”的一段朗诵,既是杨先生的自勉,同时也勉励了毛泽东。8.故事离不开场景,场景对小说形象塑造及题旨揭示有着重要意义,请从这一角度谈谈你对段中杨昌济晨读场景的理解。(4分)9.杨先生认为“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请结合文本,谈一谈本篇小说对你学习的启示。(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6题。(一)张仪诳楚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狂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候、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有删改)(二)屈原列传(节选)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吊:悼念死者B.遂闭关绝约于齐绝:超越C.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会:会晤D.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竟:竟然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A.抑本其成败之迹(《五代史伶官传序》)B.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过秦论》)1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见犯乃死,重负国A.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C.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D.还矢先王(《五代史伶官传序》)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B.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C.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D.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国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C.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D.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4分)(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4分)16.陈轸为什么会认为秦国不会给楚国商於之地?(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听赵秀才弹琴韦庄满匣冰泉咽又呜,玉音闲澹入神清。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不须更奏《幽兰》①曲,卓氏②门前月正明。【注】①《幽兰》:古琴曲名。②卓氏:指卓文君。西汉时司马相如曾用琴音挑起她的爱慕之情。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满匣冰泉咽又鸣”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有异曲同工之妙。B.“玉音闲澹入神清”写玉音清脆,让人渐觉气定神闲,写出了琴声清雅的特点。C.七、八句运用典故,写出不必弹《幽兰》曲也能挑起卓文君的琴心,从侧面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D.本诗与《李凭箜篌引》一样,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音乐,只是李诗多用神话典故,使得全诗想象更瑰丽。18.这首诗的颈联是怎样描写琴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秦论》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不可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书愤》中诗人慨叹自己年不懂世事,一心欲复故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天的田野是金灿灿的,但在延寿县的庆阳农场内,有一片稻田却格外①:这片稻田的稻穗,金黄中带着一抹暗红,这就是《红楼梦》中提及的“稀罕物”——胭脂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贾府庄头乌进孝进贾府交租,其中有常用米千余石,而专供贾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却只有“二石”。第七十五回写贾母在宁府要吃稀饭,尤氏立即捧来一碗红稻米粥,贾母只吃了半碗,就吩咐把剩下的粥送给病中的王熙凤。胭脂稻的珍贵于此②。胭脂稻因其米粒形美、色红、粒长,煮熟后“气香而味腴”,因此得名胭脂稻,民间则称之为红稻米。相关研究表明,胭脂稻具有富含花青素,氨基酸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等三大特征,对身体健康③。用这种稻米做出来的饭,有一股特殊的清香,特别是用它来煮粥。味道更佳。另外,胭脂稻还有个外号叫“三伸腰”,因为这种稻米“回锅三次色香犹存、米质不散”的特点,然而每一次回锅,米粒都能伸长一段。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1.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分)22.“胭脂稻”这个名字取得好,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培根没有行动,思想永远不能成熟而化为真理。——爱默生请结合材料,以“思想与行动”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区)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语文科评分细则1.B【解析】B项,“要把政治性、艺术性放在首位”错误。根据原文“健全文艺评论标准,要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发挥文艺评论特有的‘批评精神’,着眼于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可知,“健全文艺评论标准”要“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而不是“把政治性、艺术性放在首位”。2.B【解析】A项,错解文意,“文艺创作总是先于文艺评论”与“人们对于文艺作品的认识、鉴赏、评判总是后知后觉的,但文艺批评家例外”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人们对于文艺作品的认识、鉴赏、评判总是后知后觉的”与“文艺批评家例外”之间也不存在转折关系。C项,“改进文艺评论的方式方法……就能使文艺批评更接地气,更加富有生气”错误,说法绝对化,材料二是说“要改进文艺评论的方式方法。改变学术圈内‘自说自话’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使文艺批评更接地气,更富生气,更有人气”。D项,“社会舆论和文艺创作潮流多变、取向各异、相关的利益关系复杂多样等是近年来文艺批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错误,材料二是说“社会舆论和文艺创作潮流多变,取向各异,相关的话语环境和利益关系愈发复杂多样,批评话语附着的外部因素和引发的场外效应繁复。但这不意味着批评家可以迷失立场、放弃原则、随波逐流,失去起码的辨识能力和批评意识。批评家必须以探索真理、揭示问题、真诚批评为天职”。3.A【解析】B项,所述只涉及创作,未涉及文艺批评。C项,所述只涉及文艺批评,未涉及文学创作。D项,所述虽然涉及文艺批评家和文学作品,但未体现“有效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4.①材料一的标题“文艺评论应秉持初心,助力创作”即中心论点,正文部分采用了总分总式结构。②以设问方式提出中心论题“何谓文艺评论的‘初心’”,指出要从三个方面找寻,总起下文。③从“文艺评论的功能、价值和职责”三个角度,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阐述文艺评论的初心。④指出文艺评论的初心在于提高专业性和说服力,客观评价、推介作品,与文艺创作共同提高,总结全文。(评分细则:4分,每点1分。)5.①材料一中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是就优秀的文艺作品而言的;材料二中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是就优秀的文艺批评家而言的。②前者指文艺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经得起批评家的褒贬甄别,为广大读者、观众所接受,所热爱;后者指文艺批评家在市场经济、商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坚守良知和底线,勇于淬炼自我,坚持艺术标准,对文艺家坦诚相见、平和包容。(评分细则:6分,每点3分。)6.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修学储能”是杨先生奉行的为学之道,“修学储能”也是毛泽东学到的精髓。全文以此为核心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故选A。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引用内容及作用的分析能力。B.“杨先生认为它所阐述的思想正是儒家三纲之说的典型表现”错误,根据原文“儒家三纲之说,确属陈腐之论,船山先生的‘忠孝非以奉君亲,而但自践其身心之则’之说,于此即为明论”可知,“忠孝非以奉君亲,而但自践其身心之则”是证明“儒家三纲之说,确属陈腐之论”,而倡导“独立精神”的。故选B。8.①把杨先生晨读细节和过程进行特写镜头式展现,塑造了杨昌济先生严于律己、身正为范的鲜明形象。②呼应上文,与前文杨先生对毛泽东进行的教育相呼应,体现了文章教育上“言传身教”“修学储能”“持续学习”的主题。(评分细则:4分,每点2分。) 9.①学习要广泛,多方涉猎。杨先生谈到“过早地框死了自己修学储能的范围,而不广泛学习,多方涉猎,于你的今后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体现学习要多方面发展。②学习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杨先生教育毛泽东“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变,忍者如柔练,虽困苦艰辛而不摧。坚忍者,刚柔并济,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告诉我们学习要意志坚定、持之以恒。③学习要加强体育锻炼。杨先生晨浴谈到“读书人静坐过多,缺乏运动”暗示学习的同时也要适当锻炼。④学习要抓紧时间,合理安排。杨先生有晨读的习惯,毛泽东在杨先生的教育下制定了详细紧凑的学习计划都体现了这一点。(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0.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的能力。A吊:表示哀痛;B绝:断绝;D:最后。故选C。1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句意: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A.本:名词作动词,考察,探究;B.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C.来:动词使动用法,使……到来;D.席: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故选D。1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句。A.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不施仁义,宾语“仁义”前置;C.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状语后置;D.还矢先王,省略句,还矢(于)先王。1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两句主语不一致,必须断开,由此排除C、D。“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是个独立的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A。这段话的标点为: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1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孟子不认为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15.(1)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市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评分细则:“言”:说话,1分;“因”:趁机,1分;“以一名都”:状语后置,1分;句意1分。)(2)张仪知道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之地,我请求前往楚国”(评分细则:“闻”:知道,1分;“当”:抵当,1分;“如”:前往,1分;句意1分。)16.①陈轸对各国关系认识深刻,意识到秦国的真正目的是让楚国失去齐国的支持从而削弱楚国;②而被削弱后的楚国变得孤立无援,即便秦国不割让土地,楚国也无能为力。(评分细则:2分,每点1分。)【参考译文】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合纵相亲,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两个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楚王十分高兴,允诺了张仪的建议。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楚王恼怒地问:“我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可哀痛的?”陈轸回答:“您的想法不对。以我之见,商於的土地不会到手,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一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楚王问:“你有什么解释呢?”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给它商於 六百里地呢?张仪回到秦国以后,一定会背弃对大王您的许诺。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交,西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军队必定会到(联合夹攻),为您考虑,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王说:“请你陈先生闭上嘴巴,不要再说话了,等着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于是把国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自语道:“张仪是不是觉得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到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齐国、秦国于是和好。这时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说:“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六里见方。”使者很愤怒,回国报告了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现在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质问秦国的欺骗行为,这是我们促使齐国、秦国和好而招来天下的军队了,国家一定会有大损失!”楚王仍然不听他的劝告,派屈匄率军队征讨秦国。秦国也任命魏章为庶长之职,起兵迎击。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匄及列侯、执珪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韩、魏等国见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直达邓地。楚国听说了,只好率军回救,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孟子》论述说:有人说“张仪、公孙衍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兵火熄灭”。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上是大丈夫。”17.D【解析】本诗主要是从正面来描写琴音。18.①此联从正面描写琴声,主要运用比喻的手法以声写声,②描摹琴声轻细时如蜜蜂围着野花浅吟低唱,洪亮处似蝉抱柳梢竭力鸣叫,③写出了琴声时而细致短促,时而洪亮连绵的变化。(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18.【解析】此诗夸赞赵秀才弹琴技艺的高超。诗中所写的古琴音乐时而清雅,时而艳美;或如蜂吟,或如蝉鸣;起伏显著,对比鲜明。首联写琴声起伏低昂,犹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乐声清润和婉,格调高雅。颔联对琴声进行艺术想象,展现出巫山夜雨、湘水清波的优美画卷,并且化用巫山神女、湘灵鼓瑟等神话传说,赋予眼前的音乐更为美妙的韵致。颈联再作细笔描摹。“蜂簇”句状写琴声的低促幽细,“蝉移”句则写琴音陡然升高,铿然激越。尾联表达对赵秀才的赞美,言其不必演奏《幽兰》曲,技艺已如司马相如弹琴,能够挑起卓文君之琴心。19.(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评分细则:12分,每空1分)20.与众不同/引人注目显而易见/可见一斑大有裨益(评分细则:3分,每空1分)21.另外,胭脂稻还有个外号叫“三伸腰”,因为这种稻米具有“回锅三次色香犹存、米质不散”的特点,而且每一次回锅,米粒都能伸长一段。或:另外,胭脂稻还有个外号叫“三伸腰”,因为这种稻米“回锅三次色香犹存、米质不散”,而且每一次回锅,米粒都能伸长一段。(评分细则:2分,每改对一处得1分)22.①“胭脂”一词突出了稻米色红气香味腴的特点;②富有暗示性,给人联想。(评分细则:4分,每点2分)【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说的是庆阳农场内的一片稻田,因其稻穗金黄中带着一抹暗红,显得与其它金灿灿的稻穗格外不同,或格外引人注意,故填写“与众不同”或“引人注目”。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引人注目:特别引起人注意。第二处,根据语境中“常用米千余石,而专供贾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却只有‘二石’”“贾母在宁府要吃稀饭,尤氏立即捧来一碗红稻米粥,贾母只吃了半碗,就吩咐把剩下的粥送给病中的王熙凤”,由此可见,此处是说胭脂稻的珍贵程度显而易见,故填写“显而易见”或“可见一斑”。显而易见:形容事情、道理非常明显,极容易看得清楚。可见一斑:由事情的某一点可推论其全貌。第三处,结合语境“胭脂稻具有富含花青素,氨基酸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等三大特征”,此处是说对胭脂米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益处,故填写“大有裨益”。大有裨益:比喻有很大益处。【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句子语病有二:一是句式杂糅,把“这种稻米‘回锅三次色香犹存、米质不散’的特点”改为“这种稻米具有……的特点”,或者改为“这种稻米‘回锅三次色香犹存、米质不散’;二是“然而每一次回锅”关联词搭配不当,“然而”改为“而且”。【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概括语意的能力。(1)根据“胭脂稻因其米粒形美、色红、粒长,煮熟后‘气香而味腴’,因此得名胭脂稻”概括:“胭脂”一词突出了稻米色红气香味腴的特点。(2)根据“胭脂稻还有个外号叫‘三伸腰’,因为这种稻米具有“回锅三次色香犹存、米质不散”的特点,而且每一次回锅,米粒都能伸长一段”概括:胭脂稻富有暗示性,给人联想。23.作文: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三则名言组成,毛泽东和爱默生的话强调实践(行动)对思想的重要作用,正确的思想均来自实践(行动);培根的话则强调思想对行动的指引和促进作用,强调思想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写作时要把握题目的限制性与开放性,结合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注意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做来行文。切记,不要只写其中一个方面,比如只写“思想”或只写“行动”。参考立意:(1)思是行之始,行促思之成;(2)实践是思想之桨,思想是实践之帆;(3)思想前引路,践行出真知;(4)行动决定思想,思想指引行动。【评分细则】建议45分切入。(围绕主题,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满分60分,以45分为基准分,分五类划分作文档次:1.一类文:60—52(15%)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材料典型、丰富、新颖;②文体特征鲜明,论述说理深入,逻辑严密,能辨明关系型话题;③语言流畅,有文采。2.二类文:51—45(45%)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个别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较鲜明,结构完整,能基本辨明关系型话题;③语言通顺。3.三类文:44—38(30%)①只体现单层立意;②中心松散,内容单薄;③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松散;④病句较多。4.四类文:37—30(包括五类文10%)①完全偏离题意,中心分散,内容空洞,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混乱;③语言不通,错别字多。5.五类文:29—0,大段抄袭、完全抄袭等。需要注意的问题: 1.缺少题目扣2分。2.错别字1字1分,不累计,上限3分。标点符号错误多,酌情扣分,不超过2分。3.字数不足:600字以上,每50字扣1分;600—400字,35分左右;400—200字,25分左右;200字以下,15分以下。4.抄袭:全篇抄,10分以下;抄袭一半左右,20分以下。大段抄背无关内容,在五类文中酌情赋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4-11 18:02:01 页数:9
价格:¥2 大小:51.2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