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舟山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填上自己的学校、姓名、试场号、座位号。3.答题时,请务必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些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是治理的。结合所学,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A.商朝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机构与内外服制度B.可反映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状况C.宗教文化类职官可能有沟通王权与神权的作用D.商王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已实现了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详解】君主专制是秦朝确立的,D项不符合史实,与题干要求相符,D项符合题意;商朝国家中有内外服和各类型官员,这说明当时的商朝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内外服制度,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通过商朝的官员机构设置可以看出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状况,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商朝国家机构中有专门的宗教文化类官员,这说明宗教文化类职官可能有沟通王权与神权的作用,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2.《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秦朝()A.实行较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B.以邮传为中心的完备的文书传递系统C.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实行严刑峻法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选官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秦简对于秦代文书做了一系列的规范,这说明秦朝实行了较为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A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秦朝文书制度完备,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思想领域、选官制度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下列选项能为此提供史实依据的有()①汉武帝设立中朝②宋朝形成路州县三级制③元朝实行行省制度④明太祖废除中书省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弱不断调整,宋朝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符合题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③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汉武帝设立中朝与明太祖废除中书省都属于中央官制的变革,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4.近代有学者认为:公元前一千年的希腊人,尚是一群游牧的蛮子,靠了爱琴海和腓尼基文化的影响,到公元前700年时成为一种文明的土著人,进入希腊文化渐盛及独立时代。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游牧的“希腊人”摧毁了西亚的迈锡尼文明B.政治“文明”类型表现为城邦国家的君主政治C.希腊文化的“渐盛”奠定了西方史学和哲学的基础D.“文明的土著人”颁布了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答案】C【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古希腊文化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方面成就辉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因此希腊文化的“渐盛”奠定了西方史学和哲学的基础,C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希腊人摧毁了西亚的迈锡尼文明,排除A项;古希腊政治“文明”类型表现为城邦国家的民主政治,而非君主政治,排除B项;颁布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的是古罗马,而非古希腊,排除D项。故选C项。5.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通行公式可谓是“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立”之间体现着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A.南京临时政府-清帝逊位,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南京国民政府-结束军政时期,开始所谓的“训政”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土地革命,实行“三三制”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结束“文革”,颁布1982年宪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体现着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立”。清帝逊位,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体现着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体现着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立”。综上,A项正确(最符合题意);1928年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统治者后,结束军政时期,开始所谓的“训政”,所谓训政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创建人民政权的尝试,农村根据地之后逐步开展土地革命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及抗日政权建设上,中共“三三制”原则,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都现着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立”。但是,没有符合题意的“破”,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结束“文革”、颁布1982年宪法、三件事情都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即体现着“立”,排除D项,故选A项。6.在  起步初期,清廷规划的改革应该说是全方位的,既有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法律体制、教育体制方面的改革,也有行政体制乃至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刘坤一、袁世凯为参与政务大臣。横线处最适合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东南互保D.“新政”【答案】D【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刘坤一、袁世凯为参与政务大臣”可知,这反映的是清末新政,D项正确;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科技,排除A项;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主要学习西方制度,排除B项;东南互保与庆亲王奕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有学者认为:“汉朝的文官是根据才能选官,而不是根据家族关系或社会地位任官。部分文官的工作成绩也有定期的考核,中央可以从地方送来的报告中知道官员成绩的好坏,并了解全国各地的情形。”其中“选官”、“考核”分别指()A.察举制上计制B.征辟制刺史制C.九品中正制考满制D.科举制大计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朝的文官是根据才能选官,而不是根据家族关系或社会地位任官。部分文官的工作成绩也有定期的考核”可知,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官员考核制度是上计制,A项正确;刺史制不是对官员的考核制度,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科举制是隋唐之后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8.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位官员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其中的两条重要内容促成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废除个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第二,行政事务分为决策类与执行类,实行两官分途而治。1883年,美国颁布《彭德尔顿法案》,它在内容上确立政务官和事务官分途而治的基本原则,被视为美国第一部公务员法。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建立B.政务官和事务官分途是西方文官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C.西方文官制度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变化及国家治理需要D.改革官员录用制有利于向社会开放公职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并且材料只是说“其中的两条重要内容促成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但不能得出英国文官制度由此建立,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根据材料“1883 年,美国颁布《彭德尔顿法案》,它在内容上确立政务官和事务官分途而治的基本原则,被视为美国第一部公务员法。”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政务官和事务官分途是西方文官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材料时间,可以得出当时正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西方文官制度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变化及国家治理的需要,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材料“废除个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确立政务官和事务官分途而治的基本原则”可以得出改革官员录用制有利于向社会开放公职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9.孙中山先生曾说:“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近代以来我国又借鉴西方文官制度,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以下对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①废除科举制度②设立学堂选官③采用考试和甄别④实行干部制度A.②③①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实行干部制度,因此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③,C项正确;其它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10.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研究中搜集了以下相关史料,由此可知其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A.社会保障完善B.统一多民族的发展C.儒家思想的流变D.法治与教化的历程【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四幅图片分别是《韩非子》《大唐开元札》《天圣今》《吕氏乡约》,韩非强调法治、大唐开元札统治者提倡教化、吕氏乡约提倡民间教化,说明整个图片反映了研究主题是法治教化历程,D项正确;从材料来看没有体现社会保障的完善,排除A 项;材料主要体现法治教化,不能体现统一多民族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材料主要体现法治教化,国家治理,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流变,排除C项。故选D项。11.某著作中这样写道:罗马造就的法律文明在欧洲大陆生根发芽,自查士丁尼的《罗马民法大全》,到意大利波伦亚城《国法大全》的重新发现,再到法、德两国民法典的编撰,“完整、清晰、逻辑严密”成为民法系法学家编撰法典孜孜以求的目标,他们不像普通法系那样将此诉诸于法官的“正义”之手。据此可知()①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②民法系更注重成文法法律体系③法国、德国、印度是大陆法系的代表④法官地位突出是英美法系的重要特征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罗马造就的法律文明在欧洲大陆生根发芽,自查士丁尼的《罗马民法大全》,到意大利波伦亚城《国法大全》的重新发现,再到法、德两国民法典”可知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①正确,根据“民法系法学家编撰法典孜孜以求的目标,他们不像普通法系那将此诉诸于法官”及所学知识可知民法系更注重成文法法律体系,②正确,根据“普通法系那样将此诉诸于法官的‘正义’之手”可知在英美法系中法官的地位突出,④正确,①②④正确,A项正确;印度属于英美法系,③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2.宗教改革时期新教主张:一个人只要其行为没有道德污点,就可以尽情追求财富,并认为这是一种责任;财富不均是合理的,是不同恩宠的结果;对于劳动者而言,尽管获得的报酬低,但他们是为了信仰而劳动,是一种天职。这反映了()A.新教的宗教伦理发展了人文主义B.新教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C.新教坚持基督教基本教义束缚人们行为D.工业革命时期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诉求【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宗教改革时期新教主张努力增加财富,并以此为目的活动被视为尽责尽职,就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这体现了资产阶级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新教对民族国家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的主张冲击了基督教基本教义束缚人们行为,排除C项;宗教改革时期,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13.历史地图的学习有一些基本方法,如看图例、联系所学、挖掘隐性知识、分析历史缘由等。对下图所示的历史时期的观察、联系和分析正确的是()A.南方人在全国统一考试中优势明显,科举考试采用南北卷制度B.对吐蕃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C.与域外的文化联系频繁,如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取经D.民族关系融洽,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局面【答案】D【解析】【详解】观察图示可知,该时期定都长安,疆域面积广阔,西南分布的是吐蕃,北方分布的是突厥和回纥,东北分布的是室韦、靺鞨,可以判断这是唐朝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实行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比较和睦,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D项正确;A项出现在宋代以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完成而出现,排除A项;B项是元朝管辖西藏的措施,排除B项;法显是东晋高僧,399年,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排除C项。故选D项。14.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时间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1922年7月中共二大纲领受苏俄影响提出“民族平等和自决,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1936年 10月红十五军团和中共陕甘宁省委共同筹建的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在共同抗日原则下“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1946年6月号召内蒙人民抵抗蒋介石,蒙古成立高度自治政府、“避免独立国形式”1947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B.民族政策的调整基于共产党对革命发展和民族利益的综合考虑C.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D.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共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为1958年,晚于1955年设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各时期的民族政策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政策上的发展综合考虑了民主利益和不同时期的革命任务,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5.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专家萨摩斯在1993年评论中国道:“当人们在书写20世纪后期这段历史时,最有意义的事件就是中国所发生的革命性变革。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现在唯一有机会在绝对规模上超过美国的国家就是中国。”以下不属于当时中国崛起原因的是()A.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D.遵循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外交【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当人们在书写20世纪后期这段历史时,最有意义的事件就是中国所发生的革命性变革……”和所学知识,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此时属于21世纪前期,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新的阶段,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20世纪后期,我国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如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20世纪后期,我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外交,如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6.观察下图,图中“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化”反映了()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②固定汇率制逐渐崩溃③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建立④新的国际货币格局正在形成中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化”图示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各国货币与美元取消固定汇率,日本日元、德国马克、英国英镑等兑换美元的汇率呈上升趋势,且实行浮动汇率,说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固定汇率制逐渐崩溃,新的国际货币格局正在形成中。由此可知,①②④均符合题意,C项正确;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建立于1821年,这与材料时间不符,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7. 在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中,收回关税自主权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下列选项属于南京国民政府为“收回关税主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宣布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B.宣告关税自主,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C.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D.颁布第一部独立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全国关税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宣告关税自主,但是没有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B项正确,排除A项;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成立,排除C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久,政务院制定颁布了“暂行海关法”,对关税制度作了专门规定,自1951年5月1日起实施。排除D项。故选B项。18.魏晋以后,宗族聚居成为传统,形成了“人多隐冒,五十、三十方为一户”的现象。逮到隋初,这种局面依然存在,“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为解决上述难题,隋朝建立后()A.“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B.“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C.“诸色户计”,按职业定籍D.制定“黄册”,推行户帖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多隐冒”、“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至隋初户籍隐瞒现象严重,导致国家税收收入减少,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营私舞弊现象,隋朝建立后开始推行“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B项正确;“为户籍相伍”是战国时秦国之户籍法,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诸色户计是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元代户籍制度十分复杂,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以及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等情况,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称为“诸色户计”,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黄册一般指赋役黄册,赋役黄册又称明代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9.秦简《尉卒律》中规定,一里户数达30户以上,既设典 、老各一人。典、老的人选由所属乡上报县廷和县尉,由县尉除授,县令、丞审核后,才能正式履职。据此判断,当时()A.乡里选才的标准是军功B.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C.盛行原始民主制的传统D.注重基层民众的相互监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典、老的人选及其正式履职反映政府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乡里选才的标准,排除A项;材料所述内容与原始民主制传统不符,排除C项;注重基层民众的相互监督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0.论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力量,有学者认为存在着两种,一种是国家力量,另一种是民间力量。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后者以家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下列选项能体现后者力量的是()A.常平仓、社仓B.养病坊、鸠杖C.义学、义田D.养济院、善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义学、义田是以家族为中心,形成的村落自治共同体,属于民间力量,C项正确;常平仓是政府主导修建的,属于国家力量,排除A项;养病坊是由官府设置属寺僧经营的收容流寓乞丐及残疾人的场所,属于国家力量,排除C项;养济院、善堂并不是以家族为中心,排除D项。故选C项。21.在西方国家,社区组织的最初职能是社会救济。二战后,社区很快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这一历程表明()A.基层治理的效率越来越高B.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C.政府对基层管理日益加强D.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社区是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它是城市的“细胞”,由“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可以更加快速、准确、针对性、覆盖性的管理好、服务好社会基层民众,“公众、志愿者、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也可以帮助更好的实现基层治理,所以该材料可以表明基层治理的效率越来越高,A项正确;基层自治既有对民众的管理,也有对民众的服务,不仅仅只是体现了权力的下移和对民众的管理,排除B、C项;基层自治有利于减少政府开支,排除D项。故选A项。22.有学者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的态度,认为政府没有义务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应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对于美国政府“介入社会福利事业”的结果或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欧洲各国以此为蓝本建立了济贫制度B.德国因此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C.使美国最终确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D.使西方社会实现了社会公平和公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美国对社会生活由自由放任到介入社会福利事业,结合所学知识,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在1934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最终确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对欧洲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主语为美国,不是德国,排除B项;西方并没有实现公平公正,排除D项。故选C项。23.学者威尔·杜兰特在评述某一古代文明区域时说:“这里之所以成为传说中伊甸园、西亚的谷仓,人力之外,主要是靠河流的定期泛滥。”下列选项中,与该学者所评述的文明区域不匹配的是()A.灌溉农业较发达B.使用契约的历史非常悠久C.书写材料是莎草纸D.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这里之所以成为传说中的伊甸园、西亚的谷仓,人力之外,主要是靠河流的定期泛滥”可知,该学者评述的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莎草纸是古埃及文明的书写材料,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两河流域灌溉农业较发达,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两河流域使用契约的历史非常悠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两河流域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4.工具、技术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下表所列的工具、技术及劳作方式的出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匣钵、灌钢法、坞堡②骨针、坯车、陶纺轮③提花机、水排、翻车④支钉、筒车、曲辕犁A.③②④①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②④③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匣钵、灌钢法、坞堡”应出自南北朝时期;约3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到了,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提花机、水排、翻车”应出现于曹魏;“支钉、筒车、曲辕犁”应出现于唐朝。故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C项正确;ABD项排序错误,排除。故选C项。25.中国通商银行开办后,在北京、福州、天津、广州等地设立了分行,“用人办事以汇丰银行章程为准则”,分董或经理多为捐纳的候补道员、豪绅、退职官吏,很少是有银行专门知识的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民族工业经营理念落后B.洋务运动遭受严重挫折C.商业经营管理新旧并存D.官方强力介入银行经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通商银行的分董或经理多为捐纳的候补道员、豪绅、退职官吏,很少是有银行专门知识的人,这体现了商业经营管理具有落后性;但中国通商银行用人办事以英国汇丰银行章程为准则,引入外国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由此可知,当时商业经营管理新旧并存,C项正确;银行不是民族工业,排除A项;中国通商银行开办于1897年,而洋务运动于1895年甲午战败后宣告破产,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官方强力介入银行经营,排除D项。故选C项。26.“同样令人困扰的问题来自新的劳动纪律和劳动节奏。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的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该材料反映了() A.手工工场的发展B.工厂制度的确立C.垄断组织的形成D.电子商务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因此这种时间观念的变化与工厂制度的产生有关,B项正确;这一时期传统的手工工厂已经逐渐被取代,排除A项;19世纪初期,垄断组织还未形成,排除C项;19世纪初期,电子商务还未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27.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下列相关成果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②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③中国大陆出现第一台自动取款机④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③④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步伐的科技中,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问世,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57年,中国大陆出现第一台自动取款机是在1987年,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是在2019年,A①②③④正确;B项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比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时间晚,排除B项;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时间晚于中国大陆出现第一台自动取款机,排除C项;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早于中国大陆出现第一台自动取款机的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28.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下列属于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有()①劳作方式逐渐转化为集约型②全媒体的不断发展拓宽认识世界的视角③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④交通和通信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有:第一,劳作方式发生变化: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第二,人类视野发生了新的变化:全媒体的不断发展拓宽认识世界的视角;第三、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进而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因此,①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选项缺少一项正确小项,排除ABC项。故选D项。29.1883年10月21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段评论:“(轮船)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合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虽其中亦有成与不成之分,然其一变从前狭隘之规则。”下列企业与该招商局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福州船政局B.江南制造总局C.开平矿务局D.天津永利碱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与其属于同一类型的是开平矿务局,C项正确;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排除A项;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排除B项;天津永利碱厂是近代民族工业,排除D项。故选C项。30.关于远古时期舜如何继承尧首领地位的说法,历来有争议。分析下表不同文献的记载,选项中合理的是()文献时间内容古本《竹书纪年》公元281年因盗掘被发现于战国时期的墓葬中昔尧德衰;为舜所囚。·····复偃塞(禁闭)丹朱(尧之子),使不与父相见也。《郭店楚简》战国时期成书,出土于1993年唐(尧)虞(舜)之道,禅而不传,······圣之盛 也。利天下而弗利(己)也,仁之至也。《史记·五帝本纪》汉武帝统治时期司马迁开始创作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A.《竹书纪年》作为考古文献,其记载的舜暴力篡位的说法较为可信B.《郭店楚简》和《史记》记载相互印证,尧舜禅让的说法毋庸置疑C.《史记》禅让说可能与当时儒家圣贤之道和民本价值取向有一定关系D.无论哪种观点都必须要有资料确证,如无实证就搁置争议自圆其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编著《史记》时处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其中的记载可能受到当时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C项正确;《竹书纪年》、《郭店楚简》和《史记》都属于文献史料,其中《竹书纪年》的记载同《郭店楚简》、《史记》的记载不同,那种说法更为可信,需要结合更多的史料进行辨析,排除AB项;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要结合更多的史料进行辨析研究,而非搁置争议自圆其说,排除D项。故选C项。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32题15分,33题15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方的“宗藩体制”与西方的“国际公法”最初都不具有世界性。前者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国际关系体系,后者只能称为欧洲洲际公法。前者大致在汉代以后得以确立,到明清两朝达到了顶峰。后者以1625年格劳劳秀斯着的①出版为标志、以1648年②的签订为表征,表明了国际法理论的诞生与实践,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和基本原则。19世纪40年代以后,东西方两种国际秩序体系终于全面相遇。——摘引自张礼恒《从平行到交叉-“国际公法”与“宗藩体制”的比较研究》材料二 中华文明内蕴的“和而不同”的协商精神在很多历史场合中淡化了宗藩体系下华夷观带来的等级色彩。今天的国际体系既是高度竞争也是高度开放的,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需要借鉴外交传统中维护和平的智慧,在面对棘手复杂的问题与挑战时通过重建议程、重新界定利益与身份的方式获得东亚议程设计者的角色。——整编自崔思朋《宗藩体系:古代东亚地区国际秩序运行及特征》(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宗藩体系”下明清政府对外关系的特征。写出“国际公法”确立过程中①②对应的内容及“国际法的主体”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在亚太地区扮演“维护和平”角色的史实。【答案】(1)特征:明清政府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并逐渐走向闭关自守。对应内容:①《战争与和平法》②《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国际法的主体:主权国家。(2)史实:按“亲诚惠容”和“以邻为兽、以邻为伴”外交方针,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网边国家的关系;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领导人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促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解析】【小问1详解】特征:根据材料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国际关系体系”“大致在汉代以后得以确立,到明清两朝达到了顶峰”结合明清历史特征所学可知,“宗藩体系”下明清政府的对外关系特征是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并逐渐走向闭关自守。过程:根据材料一“以1625年格劳劳秀斯着的①出版为标志、以1648年②的签订为表征,表明了国际法理论的诞生与实践,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和基本原则”和结合国际法所学知识可知,①②对应内容分别为《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内涵:结合《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内容可知,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小问2详解】根据 材料二“今天的国际体系既是高度竞争也是高度开放的,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需要借鉴外交传统中维护和平的智慧,在面对棘手复杂的问题与挑战时通过重建议程、重新界定利益与身份的方式获得东亚议程设计者的角色。”和结合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及相关时事政治内容,列举亚太地区中国扮演“维护和平”角色的相关史实即可,如按“亲诚惠容”和“以邻为兽、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网边国家的关系;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领导人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促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32.农业是人类的食品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农作物栽培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根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从西域诸地传入的作物主要有首蓿、葡萄、石榴、胡麻(芝麻和亚麻)、大蒜、葱、胡桃(核桃)、胡豆(蚕豆)、豌豆等。另外一种重要的作物高梁(非洲高粱)也是大约四世纪前后从非洲经印度传入我国的。——整编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材料二嘉庆年间,“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玉米……棚厂满山相望”。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在浙江多地的方志中,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玉米的记载。玉米“但得薄土,即可播种”,“足以济荒,而人畜兼资”。——摘编自郑楠《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及时推进农村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建立健全农民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强化农业科技体制创新,逐渐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整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编《中国国情读本(2020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食物栽培的“新气象”。结合所学,从保障北方交通畅通的角度列举西汉政府为上述“新气象”出现所采取的举措。(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时期玉米在浙江种植的特点。结合所学,概述明清时期玉米引入对饮食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的相关措施。概括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答案】(1)新气象,外来物种传入,食物种类增多。举措:汉初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城的要道: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在边疆旅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2)特点:主要在山区种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量外省百姓入浙种植。影响: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食物结构,饮食习惯;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3)改革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原因:党中央的重视(“头等大事”)、政府的政策支持(方针、法律法规、“科技兴农战略”)、制度创新(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创新”、“中国特色之路”)、农业科技进步【解析】【小问1详解】新气象:根据材料“西域诸地传入的作物”可分析得出外来物种传入,食物种类增多。举措: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汉初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结合汉武帝时期对匈奴作战的史实可分析得出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城的要道: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在边疆旅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结合汉朝对西域的经营可分析得出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材料“各山邑”可分析得出主要在山区种植;根据材料“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可分析得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根据材料“,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玉米的记载”可分析得出大量外省百姓入浙种植。影响: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改变了食物结构,饮食习惯;根据材料“但得薄土,即可播种”可分析得出提高了抗饥荒能力;根据材料“足以济荒,而人畜兼资”可分析得出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小问3详解】 改革措施: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原因:根据材料“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及时推进农村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建立健全农民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可分析得出党中央的重视(“头等大事”)、政府的政策支持(方针、法律法规、“科技兴农战略”)、制度创新(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创新”、“中国特色之路”)、农业科技进步33.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因其国情不同各有其独特性和不同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教皇制度和封建制度,是中古历史的中心点。教皇制度是欧洲的一个合力,它把全欧洲统率在一个主权之下,使各地的人民奉同样的教主。封建制度所代表的,却是一个分力,它把欧洲分之又分。在这两个相对势力之下,便可以明白,列国之兴,乃是黑暗中的一点光明。列国制度,对于封建制度是一个合力,但在教皇的眼光中,列国的成立却是妨害欧洲的统一。列国的君主,一方面要打倒国内分权的诸侯,一方面又要从教皇手中把政教各权分夺过来,他们终于得胜了这两个中古历史的主要制度。——整编自陈衡哲《西洋史》材料二近代以来,克服专制王权的斗争如此复杂,它使欧洲各国经历了不同的道路,前进中有易有难、发展中有快有慢、结局上有成功有失败,使各国的政治现代化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色。政治近代化的完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能不能(或能多快)完成向现代化转变这一历史任务,谁先克服个人对国家的专制,谁才能先完成最伟大的变革—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欧洲各国在“起飞”时间上的差异,往往就是由这个因素决定的。——整编自钱乘旦《思考中的历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西欧“中古历史”的基本特征。简述14-17世纪法国君主“得胜这两个中古历史的主要制度”的过程。(2)概括材料二的两个主要观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用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和成熟的相关内容,选择其中一个观点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1)基本特征: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史实:14世纪初,法国国王与教皇对抗召开三级会议,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16 世纪,法国国王规定,法国法律文件必须用法语用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强化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路易十四把各地贵族邀来凡尔赛宫居住,进一步削弱贵族势力,(2)主要观点:欧洲各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各有特色;政治近代化影响一国现代化尤其工业化进程。参考点:观点1.(即英国政治近代化道路有自身特色)【解析】【小问1详解】基本特征:依据材料“教皇制度是欧洲的一个合力,它把全欧洲统率在一个主权之下,使各地的人民奉同样的教主”、“列国的君主,一方面要打倒国内分权的诸侯,一方面又要从教皇手中把政教各权分夺过来,他们终于得胜了这两个中古历史的主要制度”可知,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结合中古时期西欧的封建制度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表现可知,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史实:抓住题干时间“14—17世纪”,结合法国王权加强的过程解答,即14世纪初,法国国王与教皇对抗召开三级会议,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16世纪,法国国王规定,法国法律文件必须用法语用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强化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路易十四把各地贵族邀来凡尔赛宫居住,进一步削弱贵族势力。【小问2详解】主要观点:依据材料“它使欧洲各国经历了不同的道路,前进中有易有难、发展中有快有慢、结局上有成功有失败,使各国的政治现代化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色”可知,欧洲各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各有特色;依据“政治近代化的完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能不能(或能多快)完成向现代化转变这一历史任务”可知,政治近代化影响一国现代化尤其工业化进程。观点及其论证: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过程可以得出观点是英国政治近代化道路有自身特色。然后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完善过程、内容特征等角度进行论证。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31 23:00:01 页数:21
价格:¥2 大小:654.6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