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高二教学质量阶段检测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史记》记载,周灭商之后,封师尚父于齐营丘(靠近夷族),姜太公对当地“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使得“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姜太公的做法()A.扩大了地方权力B.推动了齐国的社会转型C.威胁周天子权威D.促进了区域交流与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姜太公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一方面促进其经济发展,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而根据材料“人民多归齐”可知,当地少数民族对齐国有政治认同,因此促进了区域交流与认同,D项正确;这一做法并不涉及地方权力,排除A项;齐国并没有转型,排除B项;当时周朝刚建立,并不会威胁其权威,排除C项。故选D项。2.据史书记载,“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圃之田,而收市井之利。渐冉相仿,莫以为耻”。这反映出当时()A.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C.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D.豪强地主控制了商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圃之田,而收市井之利。渐冉相仿,莫以为耻”可得出材料强调王公贵族很多都置田,同时经营商业,并不以从事商业为耻,说明传统的社会观念有所变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小农受阻,排除A项;材料反映贵族从事商业,但不能体现商人地位提高,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示意图。该时期是()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地图的位置和所学可知,至北宋宋徽宗时期,版图最为辽阔,其南至思陵州(今广西宁明)、东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北至代州(今山西代县)、西及西宁州(今青海西宁),与图中的区域相符,B项正确;唐朝的疆域有到天山南北,排除A项;南宋偏安江南,并没有涉及到北方一带,排除C项;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因此不可能是图上的这一块区域,排除D项。故选B项。4.下图为明代海防各防区卫所的间距示意图。辽东、山东、南直隶(南京周边)、浙江、福建、广东、北直隶(京师周边)合计为明代海防的七大防区,由此可以推断,明朝()A.东南沿海倭患频繁B.北直隶的卫所最为密集C.着力保障漕运安全D.多措并举加强边疆管理【答案】A【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福建、江浙一带的卫所间距较小,说明卫所设立的多,主要是这一地区倭患频繁,因此要多设卫所,A项正确;从间距来看,北直隶的卫所相隔最远,最不密集,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海防,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措施的多样化,排除D项。故选A项。5.乾隆十七年(1752年),山东巡抚给朝廷的一份奏疏中称:“兖属向不以五谷为重,膏腴之地,概种烟草。”这说明当时该地()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农业经济迅速衰退C.农产品商品化加强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乾隆年间山东兖州以种植烟草为主,甚至不注重粮食作物的种植,而烟草属于经济作物,由此可知体现了当地农产品商品化的加强,C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A项;种植烟草并不代表农业经济迅速衰退,排除B项;仅根据兖州一地的情况并不足以说明出现经济区域分工,排除D项。故选C项。6.187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力倡由官方招商购置轮船,同时许以运漕之利,发展由官方控制的轮运事业。其目的在于“略分洋商之利”,“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由此可见,轮船招商局的创办()A.有利于清朝军事近代化B.表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C.践行了实业救国的思想D.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略分洋商之利”“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有利于分割洋商在华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项正确;轮船招商局属于民用企业,和军事近代化无关,排除A项;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B项;轮产招商局属于洋务企业,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所以不是践行实业救国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7.下图是刊载于1913年12月27日《新闻报》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了() A.国民党的专制独裁B.清政府的土崩瓦解C.二次革命遭到镇压D.政治革新道路曲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得,漫画反映的是袁世凯当政后,一路冲撞,撞倒了国会及各级的议会,是对民主政治的破坏,反映出民国时期政治革新道路曲折,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国民党,排除A项;清政府早已经灭亡,排除B项;二次革命在1913年9月已经失败,与材料的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8.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召开临时参议会第一次会议,133名参议员出席,其中有共产党员46名,同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出9名常驻议员,其中有共产党员3名。这些举措()A.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需要B.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基础C.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33名参议员出席,其中有共产党员46名,同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出9名常驻议员,其中有共产党员3名”可得出当时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实行三三制,即规定在政权机关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样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大局服务,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需要,A项正确;当时苏维埃政权已经不存在,排除B项;人民民主专政并没有建立,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9月建立的,排除D项。故选A项。9.下图是1950年顾群创作的年画《女司机》,人们高举“向先进妇女学习”的横幅。该作品()A.反映女性成为工业化主导力量B.引导了新社会价值观念构建C.表明了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D.激发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1950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妇女的社会地位提升,所以宣传画中“向先进妇女学习”体现了新的社会风气,引导了新社会价值观念的构建,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体现女性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排除A项;一五计划到1953年才开始,排除C项;此时还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还没有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10.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解析】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待业保险”制度是一种覆盖范围仅限于国营企业且保障层次很低的失业救济制度,仅仅是为了解决失业者最基本的生活困难,实行“失业保险”制度表明我国已能实事求是地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摆脱了旧有观念的束缚,依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寻找多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使失业保险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可见思想解放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并不是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是国家对失业现象的界定变了,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且“已经”的说法夸大了,排除C项。故选D项。11.古希腊的斯巴达公民都有资格通过选举担任监察官,他们有权主持公民大会、接待使节、派兵和签订盟约。国王出征时,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见,斯巴达的监察官制度()A.巩固了民主共和制B.维护了公民的政治权益C.剥夺了贵族的特权D.确保了公职人员的廉洁【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斯巴达的公民拥有一定的权力,能够担任监察官,享有城邦的部分权力,所以监察官制度是维护了公民的政治权益,B项正确;斯巴达并没有建立民主共和制,排除A项;斯巴达的监察官制度维护了公民的政治权益,但并没有剥夺贵族的特权,也并一定能够确保公职人员的廉洁,排除CD项。故选B项。12.中古前期,法国国王的收入只限于王室领地。从14世纪中叶开始,来自赋税的收入超过传统收入,成为法国王室的主要收入,传统常规收入所占比例从1202-1203年的80%下降至1483年的不足2 %。上述变化得益于法国()A.法律不断完善B.王权逐步加强C.市民阶层壮大D.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法国国王的赋税收入逐渐超过传统的地租收入,赋税收入的增长则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样国王才能征收更多的赋税,D项正确;法律不断完善、王权加强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在14世纪中叶以前就已经出现,不是赋税收入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排除ABC项。故选D项。13.下图为16世纪欧洲学者绘制的番茄和马铃薯实图。该农作物传入欧洲()A.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C.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D.导致经济格局的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番茄和马铃薯向世界范围内传播,新作物传入欧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A项正确;番茄和马铃薯传入欧洲是在新航路开辟以后,排除B项;番茄不是粮食作物,不能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排除C项;仅根据番茄和马铃薯的传入并不足以导致经济格局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表是英国皇家学会课题研究项目的统计表(部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1661年1662年1687年1688年合计(个)海上运输17413932129采矿63483832166军事技术1823321487纺织工业859426 一般技术和农业技术923201365A.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工业革命促进技术发展C.产业结构逐步失衡D.社会需求影响科研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数据可知,当时英国研究以海上运输、采矿、军事技术等为主,这主要反映出当时英国对外殖民扩张,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体现了社会需求影响科研方向,D项正确;材料没有把英国与其他国家比较,排除A项;工业革命还末开展,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研究方向,不是产业结构比例,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漫画。漫画中“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际联盟”。他奋力挥鞭,驱赶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结束战争”的方向行进,“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却在冲向战争。该漫画揭示了国际联盟()A.建立了权力制约的机制B.严重于涉了别国的内政C.集体安全机制形同虚设D.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漫画内容可知,国际联盟虽然意图实现实现和平,但还是向着战争的方向发展,说明国际联盟建立的所谓集体安全机制形同虚设,C项正确;国际联盟没有能够建立起权力制约的机制,排除A项;国际联盟的集体安全机制形同虚设,但并不是严重干涉别国的内政,排除B项;该漫画揭示的国际联盟的实质,该机构并没有能够维护世界和平安全,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秦朝、唐朝前期、明朝后期)的户籍登记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甲捪年上户一户王茂二十七都五围军户……实征官民田地山塘五顷四十七亩四厘六毫亩三顷四十七亩六分一厘一毫地七十六亩一分四厘二毫山一顷二十亩三厘塘三亩五分九厘图1南阳(籍贯)户人荆不更(爵位)蛮强妻曰嗛子小上造(爵位)子小女子驼臣(奴隶)曰聚伍长(职务)图2 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白丁课户见榆女娘子年拾叁岁小女……计布二丈五尺计麻三斤计租二石肆拾肆亩已受廿亩永业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廿三亩口分八十七亩未受一亩居住园宅图3——据宋昌斌《中国户籍制度史》等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户籍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答案】图1的材料中征税的标准是按土地多少征税,把所有的税收都摊派到土地之中,这是明朝推行的摊丁入亩。图2按人头的多少,男女性别征税,即以征人头税为主,这是秦朝的赋税制度。图3中租税分为租、布(调),这是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三图的内容,以图中征税的标准进行判断即可。如图1的材料中征税的标准是按土地多少征税,把所有的税收都摊派到土地之中,这是明朝推行的摊丁入亩。而图2按人头的多少,男女性别征税,即以征人头税为主,这是秦朝的赋税制度。最后分析图3中租税分为租、布(调),这是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17.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梁启超对科举制度看法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在《变法通议》《公车上书请壹通科举折》《戊戌政变记》中多次指出科举的弊端,他认为:“八殷取士,为中国痼蔽文明之一大根原。行之千年,使学者坠聪塞明,不识古今,不知五洲,其弊皆由于此。”当士人进入仕途,八股作文的能力得不到施展,又没有处理其他事务的能力,“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摘编自马川茼《论梁启超科举观中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随康有为逃亡日本,并去美洲、澳大利亚游历。1910年,他对科举制的态度发生改变,他认为:“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实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亦,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据梁启超《饮冰室文集》材料三梁启超在变化的思想背后有着“个人同一性”,在全部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梁启超是怎样改变着自己的思想。但是事实上有一种思想贯穿其全部变化的过程,它使我们确信,是一种一致性保持在其变化的观念中。——摘编自[美]勒文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对科举制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思想变化背后的“个人同一性”。【答案】(1)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否定科举制,认为科举制是中国文明发展的阻碍,不能培养应试者的真正能力;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转而肯定科举制,认为科举制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利于促进阶层流动。(2)梁启超思想的变化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戊戌变法期间,他为了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否定和批判,科举制也因而在否定之列;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通过游历各国认识到了科举制对于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因此转而肯定科举制。所以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变化都是为了社会现实服务的。【解析】【详解】(1)根据“八殷取士,为中国痼蔽文明之一大根原。行之千年,使学者坠聪塞明,不识古今,不知五洲,其弊皆由于此”、“当士人进入仕途,八股作文的能力得不到施展,又没有处理其他事务的能力,“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可知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否定科举制,他认为科举制是中国文明发展的阻碍,不能培养应试者的真正能力;根据“梁启超随康有为逃亡日本,并去美洲、澳大利亚游历。1910年,他对科举制的态度发生改变”、“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等信息可知,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转而肯定科举制,认为科举制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利于促进阶层流动。(2)根据“在全部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梁启超是怎样改变着自己的思想。但是事实上有一种思想贯穿其全部变化的过程,它使我们确信,是一种一致性保持在其变化的观念中” 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梁启超思想的变化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戊戌变法期间,他为了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否定和批判,科举制也因而在否定之列;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通过游历各国认识到了科举制对于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因此转而肯定科举制。所以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变化都是为了社会现实服务的。18.1978年,中国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考察潮,从1月到11月底,外出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表2为1978年中国代表团部分考察情况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时间团长考察情况3月2日至3月23日李一氓(中联部副部长)1965年,南斯拉夫开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市场经济道路。考察南斯拉夫后,李一氓认为,“过去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一些同志,把斯大林时期苏联的计划体制当做是唯一的模式,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的。”3月28日至4月22日林乎加(上海市委书记)主要向日本学习如何在经济萧条时期迅速重新起步,重点考察了日本的工业发展状况。6月1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听取了其考察报告,得出经验三点:大胆引进新技术,充分利用外资,大力发展科教事业。5月2日至6月6日谷牧(国务院副总理)西欧考察让中国有了和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合作的初始愿望。代表团成员认为,“我们的一个省市,比欧洲一些国家还大,可是省市管理经济的权限却很小”。“从战略形势看,我们要搞快点。这次调查比较全面,可以说都看了。引进什么,从哪个国家引进,应当拍板了!不要光议论了!”——据余皓洁、张海燕《改革开放前夕考察潮历史经验新探》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78年的考察潮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1978年的考察潮为之后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依据;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 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在这种背景之下,处出考察人员增多,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改革,西方国家战后经济的恢复,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等,同时探索中西方经济合作的路径,为之后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外出考察的增多,反映出当时国内思想的逐步解放,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先声。【解析】【详解】从材料的时间可得出,此时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因此可得出主题为1978年的考察潮为之后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依据;论述时,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概括,可得出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再结合材料中所涉及的考察内容进行说明,即在这种背景之下,处出考察人员增多,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改革,西方国家战后经济的恢复,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等,同时探索中西方经济合作的路径,为之后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外出考察的增多,反映出当时国内思想的逐步解放,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先声。19.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不仅数量上明显增长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对外贸易已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这就说明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世界经济”已经形成。——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数据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答案】(1)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形成;(2)分为:1、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年-1945年);战后初期(1918年-1923年),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二十年代(1923年-1929年),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三十年代(1929年-1939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二战时期(1939年-1945年),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2、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1945年-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恢复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50年-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成为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年-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1980年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根据“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不仅数量上明显增长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可得出这一时期的变化与两次工业革命及其造成的影响有关,因此可得出原因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根据所学可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等角度概括;【小问2详解】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根据材料的内容可得出分为两个时期,再细分为几个小的阶段,结合具体的相关史实展开说明即可,如1、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年-1945年);战后初期(1918年-1923年),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二十年代(1923年-1929年),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三十年代(1929年-1939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二战时期(1939年-1945年),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2、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1945年-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恢复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50年-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成为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年-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1980年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 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25 21:25:01
页数:15
价格:¥2
大小:2.0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