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十堰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题高一历史本试卷共6页,20题,均为必考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治理模式,周天子不仅要统一制度与政令,还要统一历法和生产活动。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实施()A.目的是巩固西周统治B.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C.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D.解决了国家分裂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治理模式,周天子不仅要统一制度与政令,还要统一历法和生产活动。”可得出在分封制之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形成了政令与生产历法等的统一的管理,这样的目的是巩固西周的统治,A项正确;材料看不出神权,排除B项;当时没有君主专制,排除C项;国家分裂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2.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除了有秦孝公的坚定支持、果断决策外,其本人顺应历史潮流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也起了关键作用。以下最能体现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和创新精神的是()A.推行郡县制度B.确立土地私有制C.实行什伍连坐D.限制贵族特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社会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最能体现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和创新精神,B项正确;ACD项不是最突出的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3.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以女性祖先和自然神祇为重要祭祀对象,而孝文帝改革后的北魏祭祀对象以华夏圣君和儒家先贤为主。北魏这一变化()A.反映了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B.说明女性政治地位降低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导致了民族矛盾的加剧【答案】A 【解析】【详解】根据“而孝文帝改革后的北魏祭祀对象以华夏圣君和儒家先贤为主”可得出孝文帝改革后尊崇汉族的祖先以及崇尚汉族的儒家文化,这体现出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女性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西汉确立儒学正统,排除C项;这样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4.面对唐初的内忧外患,唐太宗敕令魏征等重臣名儒编撰《群书治要》该书系统总结了古代治国理政理论的精华以及国家治理领域的主要问题,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开创“贞观之治”提供了重要参考。据此可知()A.历史可为现实提供借鉴B.内忧外患推动政治改革C.皇帝能力决定国家兴衰D.《群书治要》成为治国纲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该书系统总结了古代治国理政理论的精华以及国家治理领域的主要问题,为……提供了重要参考”可得出以史为鉴定对于国家治理有一定的帮助,A项正确;B项不是主旨,排除B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群书治要》并不是治国纲领,排除D项。故选A项。5.“大唐贡土之法,多循隋制”。唐代科举考试进士科还允许“公荐”和“通榜”,即人们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这说明唐朝科举制()A.可能存在不公平情况B.腐败现象比较严重C.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D.考试科目明显增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唐代科举考试进士科还允许‘公荐’和‘通榜’,即人们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可得出唐朝科举制还不够完善,推行的力度也不够,因此仍然保留一些荐官的方式,这样就可能存在不公平情况,A项正确;科举是主要形式,因此荐官的现象并不普遍,不能反映腐败严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考试的科目,排除CD项。故选A项。6.北宋政府在州县制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级行政机构——路,原来负责掌管地方财赋的转运使成了路的首设高级官职。据此可知,北宋政府()A.放松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冗官冗费困境进一步加深D.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在州县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级行政机构——路,原来负责掌管地方财赋的转运使成了路的首设高级官职。”可得出宋代通过设置路一级行政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B项正确;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管,排除A项;增加一级所涉及的官员与费用有限,因此冗官冗费困境进一步加深与材料中的内容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排除C项;多一级效率有所下降,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图为金、元、明北京城址演变图。据此可知,北京城址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调整B.华夏一统观念的形成与强化C.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已定型D.中国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金、元、明北京城址演变图可以看出,三个朝代的北京城虽然有一定的变动,但主体还是延续前代,反映出中国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项正确;仅图中看不出集权体制的调整,排除A项;在这之前早已形成了华夏统一的观念,排除B项;定型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8.宋代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方孔铜钱为主的货币体系。在宋代,除了使用铜钱之外,在四川等地还使用铁钱和纸币。此外,宋代政府还铸造和发行银、铅两类钱牌,并常以金银铸钱,因此金银开采颇具规模。宋朝的盐钞、茶引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行使货币职能。据此可知,宋朝()A.货币体制混乱不堪B.商品经济兴盛繁荣C市坊制度趋于崩溃D.小农经济基本解体【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在宋代,除了使用铜钱之外,在四川等地还使用铁钱和纸币。此外,宋代政府还铸造和发行银、铅两类钱牌,并常以金银铸钱,因此金银开采颇具规模。宋朝的盐钞、茶引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行使货币职能。”可得出随着宋代商品流经的发展,纸币出现,同时还出现了多种的货币,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混乱不堪,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坊市制度的变迁,排除C项;小农经济没有解体,排除D项。故选B项。9.宋代理学家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宋代理学家强调“三纲”的主要目的在于()A.提高民众文化修养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化解儒学信仰危机D.完善儒学理论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可得出三纲要建立的是封建伦理秩序,维护封建统治,B项正确;ACD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10.下表所示为明朝内阁发展演变情况。这反映出明代内阁()时期内阁的作用明成祖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明宣宗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明世宗夏言、严嵩为首辅时,“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明神宗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A.政治地位的提升B.成为事实的宰相 C.取得法定的地位D.具有决策的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并结合所学可知,内阁由替皇帝提供顾问发展到有票拟权,再到内阁首辅权压众臣,最后到明神宗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这反映出明代内阁政治地位的提升,A项正确;内阁首辅虽然权力很大,但不是事实的宰相,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排除C项;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内阁地位的变化,不是强调决策权,且最终决策权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D项。故选A项。11.清军入关的时候,中国人口为5000万左右。到了康熙晚期,人口增加到7000万左右。乾隆末期,人口猛增到3亿。康乾时期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政策废除B.康熙皇帝取消了人头税C.外来高产作物的推广D.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清代人口快速增长,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外来高产作物的传入,粮食产量提高导致的,C项正确;闭关政策没有废除,排除A项;取消了人头税的不是康熙皇帝,排除B项;工商业市镇发展与人口增长关系较小,排除D项。故选C项。12.南宋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明朝王阳明认为:“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故圣人无二教,而学者无二学。”由此可知,二者都()A.推崇格物致知B.提倡慎思明辨C.认为心即是理D.主张经世致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故圣人无二教,而学者无二学。”可得出二者都强调个人内心的感受,强调心即理的本原论,C项正确;ABD项不是心学的主张,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海国图志》中,魏源明确界定“夷之长技”有三个方面: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在此书中,魏源不仅重视工商业,还将内容由经济扩展到政治,发展到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这表明魏源()A.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对西方文明有一定认识C.摒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念D.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尝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在此书中,魏源不仅重视工商业,还将内容由经济扩展到政治,发展到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可得出魏源对西方的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都有了一定的了解,B项正确;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排除A项;最早开始现代化尝试的是洋务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1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激烈C.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D.专制独裁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任何打击【答案】B【解析】【详解】资产阶级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初衷是维护民主制度。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独裁统治。这种现象反映出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没有受到“任何”冲击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5.1913年至1919年间,民间改编红楼新剧共13部,一些从未在红楼戏曲舞台上作为主人公出现的奶奶、丫鬟和其他普通女性形象因其作为剧情重心而被大规模编演,如《晴雯》《金钏儿投井记》《刘姥姥进大观园》等。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红楼梦》的艺术水平无法超越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C.袁世凯放松了对民间文化控制D.妇女广泛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一些从未在红楼戏曲舞台上作为主人公出现的奶奶、丫鬟和其他普通女性形象因其作为剧情重心而被大规模编演,如《晴雯》《金钏儿投井记》《刘姥姥进大观园》等”可得出改编剧以红楼中的小人物为重心,展现女性的形象,反映出在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思想的解放,B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袁世凯1916年去世,排除C项;广泛的说法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6.1935年10月,林伯渠作了一首诗来纪念长征胜利:“一年胜利达吴起,陕北风光慰所思。大好河山耐实践,不倦鞍马证心期。”诗中提及地点“吴起”位于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因此吴起在甘肃,图中的①,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在地方上彻底废除“封诸侯,建藩卫”的制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初灭六国时,在已控制的地区设置三十六郡;后又在今河套地区设九原郡,在两广地区设南海、桂林、象三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主要任务是监察郡守、县令等。郡下设若干县,设县令(长)掌政事;另有丞掌文书、刑法等事;县尉,掌军事。县下有若干乡,乡下有亭、里。——摘编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材料二汉朝初建时,一般人对秦朝迅速灭亡的认识都归咎于秦始皇废除封建制,以致没有子弟拱卫中央政权。受这种认识的支配,刘邦分封自己的子弟亲属为诸侯王,建立同姓诸侯王国,以代替被取消的异姓王国。刘邦共建立了九个同姓王国,只余下最弱小的异姓王国长沙国。十个王国占去了西汉大半的疆域,而皇帝的直属地只有十五郡。汉初实行的封建制在名义上是仿照周代遗意,但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萧何等一百多位列侯建立的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于中央。诸侯王和列侯都可以自行任命官吏,可以收取算赋与田租。——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与秦朝的不同,并说明其原因。【答案】(1)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特点:郡县完全听命于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郡县官员职掌划分明确;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2)不同:封国与郡县并存制。原因:西周分封制的影响;统治者认为秦朝未实行分封而导致其速亡;稳定汉初统治秩序的需要。【解析】【小问1详解】地方行政制度:根据“设置三十六郡”“郡下设若干县”得出郡县制。特点:根据所学,可从郡县完全听命于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郡县官员职掌划分明确;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等方面进行总结。【小问2详解】不同:根据“十个王国……十五郡”得出封国与郡县并存制。原因:根据“汉初实行的封建制在名义上是仿照周代遗意”得出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根据“一般人对秦朝迅速灭亡的认识都归咎于秦始皇废除封建制,以致没有子弟拱卫中央政权”得出统治者认为秦朝未实行分封而导致其速亡;根据“一般人对秦朝迅速灭亡的认识都归咎于秦始皇废除封建制,以致没有子弟拱卫中央政权”得出稳定汉初统治秩序的需要。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变”或“变计”,是洋务派最初提出的命题。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指出,中国正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之际,“识时务者当知变计耳”。“中国文武制度,事事 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时势变了,“祖宗成法”不能不变,“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奕诉、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郭嵩焘、曾纪泽等人都强调“变局论”,均为“变计”奔走呼号。郑观应、薛福成、王韬、冯桂芬等还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成为早期维新派。——摘编自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材料二戊戌变法是对洋务运动的汲取、扬弃和超越,是更高层次,更深层次的“变计”。洋务运动要“靖内寇,御外侮”,“修补破屋,不使倾倒”,维新变法则要“大变”“全变”“骤变”,要“变体”“变道”,要全面效法“西学”“西政”采用对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立场,把儒学中的“仁爱”“天下大公”“小康大同”与西学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结合起来,建立“宪政”国家。——摘编自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洋务运动“变计”与戊戌变法运动“变计”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关系。【答案】(1)不同之处:洋务派: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追求富国强兵,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维新派: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走资本主义道路。(2)关系:洋务运动客观上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物质条件、社会环境与思想准备;维新变法运动既是对洋务运动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洋务运动的扬弃与超越。【解析】【详解】(1)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追求富国强兵,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根据材料二中“(维新派)要全面效法‘西学’‘西政’”“把儒学中的‘仁爱’‘天下大公’‘小康大同’与西学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结合起来,建立‘宪政’国家”可知,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走资本主义道路。(2)关系:根据材料一中“郑观应、薛福成、王韬、冯桂芬等还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成为早期维新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客观上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物质条件、社会环 境与思想准备;根据材料二中“戊戌变法是对洋务运动的汲取、扬弃和超越,是更高层次,更深层次的‘变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运动既是对洋务运动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洋务运动的扬弃与超越。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到要求。材料一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亲自参与并领导了这场伟大斗争。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第六号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摘编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群众中去。经过共产党人深入细致的工作,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把一向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的力量逐步组织、凝聚起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改变了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孤立于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之外的局面。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革命的阵线上来说,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已经不能当作世界资本主义反革命战线的同盟军,而改变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战线的同盟军了”。——摘编自《毛泽东选集/中国革命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的贡献。(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答案】(1)贡献: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建立早期共产主义组织。(2)意义:国内: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国际: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贡献:根据“ 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第六号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得出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根据“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得出建立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小问2详解】意义:国内:根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群众中去。经过共产党人深入细致的工作,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把一向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的力量逐步组织、凝聚起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改变了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孤立于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之外的局面。”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国际:根据“从革命的阵线上来说,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已经不能当作世界资本主义反革命战线的同盟军,而改变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战线的同盟军了”得出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图为根据北宋陈舜俞《庐山记》“虎溪三笑”故事所作的一幅画。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东晋时期,佛教净土宗法师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修行,三十年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送客或散步,从不越过寺前的虎溪。相传如果越过虎溪,寺后山林的守山虎定会大吼。某日,儒生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后来,慧远送客归家,不觉越过虎溪。瞬时,守山虎大吼,三人惊觉,倏尔会心大笑。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紧扣题意,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示例主题:中国古代儒学,道教与佛教经历了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流”的趋势。 阐述: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它与东汉民间兴起道教和官方正统思想儒学构建起了“三教并立”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本土化,在民间得到迅速传播,威胁到了儒学的统治地位。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等人提出复兴儒学;两宋时期,朱熹等人吸收佛教、道教的教义,将儒学世俗化,思辨化,“三教合流”趋势进一步得到发展。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儒学、道教与佛教经过不断演化、相互借鉴与交融,体现出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特征。(“示例”仅作为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解析】【详解】示例主题:根据“他送客或散步,从不越过寺前的虎溪。相传如果越过虎溪,寺后山林的守山虎定会大吼。某日,儒生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后来,慧远送客归家,不觉越过虎溪。瞬时,守山虎大吼,三人惊觉,倏尔会心大笑。”可得出三者关系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儒学,道教与佛教经历了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流”的趋势。阐述:结合材料的信息和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儒学在不同阶段发展的表现,可得出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它与东汉民间兴起的道教和官方正统思想儒学构建起了“三教并立”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本土化,在民间得到迅速传播,威胁到了儒学的统治地位。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等人提出复兴儒学;两宋时期,朱熹等人吸收佛教、道教的教义,将儒学世俗化,思辨化,“三教合流”趋势进一步得到发展。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儒学、道教与佛教经过不断演化、相互借鉴与交融,体现出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特征。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试题(PDF版附答案)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14 17:20:01
页数:12
价格:¥2
大小:790.5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