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四川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调考模拟试题高2021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艺术家来说,观众注意力的持续,比引起更加重要。德国剧作家赫勃尔道:“最差劲的戏剧在开场的时候往往跟最精彩的戏剧相似,一场招致惨败的战斗往往也是以先声夺人的雷霆闪电开头的。”要使观众的注意力长时间地保持住,在戏剧文学上最常用的办法是悬念的设置。戏剧家设置悬念,是为着对观众心理的收纵驾驭。李渔说,“使人想不到、猜不着,便是好戏法、好戏文”;日本古代戏剧家世阿弥说,“将某些东西保密,就会产生重大效用”;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创始人维加说,“观众一知道结局,就会掉头走出戏院”……这些古典戏剧家都认识到一览无余对于戏剧的危害,所以不谋而合地谈到了剧情弯曲荫掩的重要。多一层弯曲荫掩,让观众多一层猜想,不断引起观众解谜的兴趣。所以,“猜不着”,是悬念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如果完全猜不着,观众是否还有继续猜的兴趣呢?恰如黑夜踽行,如果伸手不见五指,失去了探寻路途的任何希望和可能,那也就谈不上探寻的欲望和专注了,只有给予一线光亮,才会给夜行者带来生机和兴味。因此,越来越多的戏剧家认为,悬念的设置,不能使观众完全猜不着。本来,悬念只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一种手段,如果把手段作为目的,那就背离了健全审美的正途。因此,对于极有魔力的悬念,既不可舍弃,又不可沉溺,尤其不宜在猜测、推理上耗费观众太多的精力。一些戏剧家宣称要把秘密全部(或大部分)交给观众,让观众不费猜想之力地从容观赏。威廉·亚却在《剧作法》中对这个问题讨论得很详尽,他的意见集中体现在一个实例的分析上。英国戏剧家谢立丹的代表作《造谣学校》中有一个情节:一位夫人在屏风后面,听到了 一场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绯闻的交谈,最后屏风被推倒,原先不知屏风后面有人的交谈者大吃一惊。对于这个情节,《英国文学家》一书的作者奥利芬夫人认为:“如果剧作者也能像骗过剧中人那样骗过了我们,使我们也同样为这一发现而惊讶意外,那无疑会是一种更高明的艺术。”威廉·亚却认为,这一场戏的精彩效果,只能建立在观众明知夫人正藏在屏风后这一基础上。戏剧文学教授马修斯则认为,观众在知道秘密的情况下还能有兴趣看这段戏,主要是想等待看剧中人在屏风推倒后的各自狼狈相。威廉·亚却在否定奥利芬夫人、肯定马修斯教授的前提下,得出了结论:观众重复看戏的兴趣和注意力的产生,恰恰是因为他们比剧中人知情,换言之,是洞察一切的优越感,使观众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和满足状态。中国传统戏曲花映月掩,曲径通幽,历来反对直露简陋,但也明显地抵拒那种颇费猜想的躲藏方式。对此,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数语道破:“好的戏,观众不知后事如何,随着演员,随着戏的变化,一步步地深进去,看得津津有味。最好的戏,是故事情节观众全都知道,甚至自己也会唱。但每次看,每次都感到新鲜,总像第一次看一样,戏能演到这样才算到了家。”(摘编自余秋雨《观众心理学》,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赫勃尔认为戏剧的开场精彩与否并不重要,如果后续剧情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将招致惨败。B.悬念是戏剧家利用弯曲荫掩之法激发观众好奇心的一种技巧,目的在于“使人想不到、猜不着”。C.奥利芬夫人把悬念的手段理解为严格的保密,马修斯教授把悬念理解为在明了大体情况下的期待。D.李渔强调好的戏法应该使人“猜不着”,盖叫天却主张要让观众熟知剧情,两人的观点相互矛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站在受众心理的角度,探讨悬念作用于观众的多种功能,体现出辩证的思维特点。B.文章第二段引用中外古典戏剧家的说法,是为了论证悬念令人“猜不着”的重要特征。C.文章第三段以比喻形象地说明兴趣保持在于把握好“猜得着”与“猜不着”的分寸。D.威廉·亚却借助《剧作法》中的实例,得出洞察一切的优越感对观众至关重要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一出戏让观众沉溺于猜想,他们的审美享受就容易被逻辑推理所剥夺,从而影响观赏体验。 B.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中国观众习惯于居高临下的观赏态度,而不愿意在猜想剧情上花费心力。C.设置悬念要防止一览无余和彻底保密两种倾向,因为都不利于长久地吸引和保持观众的注意力。D.《雷雨》善用悬念吸引读者,如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后相逢时,两人的言行充满了悬疑色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可以满足三个产业相互渗透融合的新动向,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摘编自《现代农业科技》)材料二:自从田园综合体这个词进入国家高层文件以来,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浪潮正在席卷全国。田园综合体不仅成了文化旅游资本的宠儿,也成为中产阶级安放乡愁的载体。在本质上,田园综合体是在乡村发展起来的新范式,是旧乡民、新乡民、新乡贤共同营造的现代田园理想。田园综合体还原了农业的本质,还原了农业的生态循环之美、文化创意之美、休闲体验之美,在此基础上,田园综合体开启了以乡村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文化旅游开发新模式。田园综合体的内核是乡土经济逻辑,追求的是“农业集群+休闲产业集群”的利益最大化。所以,田园综合体更加符合中国农耕社会的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来说,田园综合体树立了逆城市化的成功范式。(摘编自《楚天都市报》)材料三: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面临着文化重塑的过程,任何一个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者,所面对的 风景是田园风景,但是所面对的当地居民可能是被异化的中间人(失去了乡民原本的淳朴,失去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中间人”既不是纯粹的乡下人,也不是纯粹的城里人)。让中间人重拾自己的民俗文化传承,重新找回田园心性,这是田园综合体能够具备灵魂的关键。中产阶级的新田园文化和农民的旧田园文化之间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机制。这种平衡机制的建立不依赖于管理运营者,也不依赖于任何商业模式,而是依赖于一种自由和谐的文化开放机制。未来,基于田园综合体,一定会生成一种全新的乡贤文化形态。(摘编自“搜狐网”)材料四:“留住绿水青山,守住淡淡乡愁。”长久在钢筋水泥中生活的都市人大多有一个田园梦,秀美的风光、传统农耕场景,蕴藏着从古至今的乡村美好意蕴。浙江省绍兴市漓渚镇素有“国兰祖地、春兰故乡”的美誉,如今正在进行“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试点,其中的棠棣村是千亩花海的核心区块。“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2018年,棠棣村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漓渚利用兰花经济、美丽乡村、乡村治理等优势条件,创建生态经营示范项目,“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即将美丽绽放。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着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改变着当地及周边乡村的发展格局,一幅推动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摘编自《钱江晚报》《“田园综合体”载起乡村未来》)4.下列关于“田园综合体”相关情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新型产业综合发展模式,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B.田园综合体是旧乡民、新乡民、新乡贤共同营造现代田园理想,其本质还是乡村社区,不过是以新范式来呈现。C.田园综合体的内核是乡土经济逻辑,与城市经济逻辑不同,追求的是“农业集群+休闲产业集群”的利益最大化。D.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关键是被异化的“中间人”重拾民俗文化传承,找回田园心性,这样才能进行真正的文化重塑。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我国乡村正大力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花香漓渚”项目就是一个例子。B. 田园综合体不仅文化旅游价值较高,同时也为中产阶级安放乡愁提供了载体,因此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股建设浪潮。C.具有生态循环之美、文化创意之美、休闲体验之美的田园综合体还原了农业的本质,更加符合中国农耕社会的特点。D.材料二指出了田园综合体的本质,材料三关注建设中的文化重塑,材料四则用真实的事例说明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6.请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田园综合体建设应有怎样的文化价值。(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如愿天还没大亮,何大妈猛然坐起身,伸手在枕头下面,摸出那个对折起来的大红封套。红封套上用浓浓的墨笔,写着四个大字:劳动光荣。下面小字是:玩具小组组长何永贞同志收。她想不到,自己快跨进五十的人了,竟然第一次挣得了薪水。二十五年前,那时还没解放,阿永才六岁,就死了爸爸。年轻的何永贞咬着牙,抚养着儿子,好容易进到附近一家丝厂做工。快到月终领薪水时,一天,家的方向冒起了火光,想到阿永,她发了疯般冲出工厂,向家里奔去……第二天,她被开除了,连那二十八天的工钱都扣除了。何大妈呆呆地坐在床上,忽然看见天已大亮,这才惊动起来。“对,我得快,快起来到厂里领原料去。”何大妈一掀被子,急急地起来梳洗。“妈,你礼拜天还有事啊?”阿永在里间问。“嗯!”何大妈应了一声,还是忙自己的。阿永知道母亲的脾气;不过他总觉得母亲苦了一辈子,应该好好享享福。所以母亲出去工作,他有些不以为然。现在他看母亲星期天还要出去忙,暗暗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叫了一声“妈”。何大妈一听便不高兴,说道:“你是不是不高兴我出去工作?“不,我是说,你星期天还起这么早,不多休息一会。”儿子一听娘的口气,话便马上拐了一个弯。“忙啊!你别看我们生产组小。领原料,送产品,检查质量,开会,哪样不要花工夫?你当只有你们大工厂才会忙呀!”“哪里,厂越小倒是越忙,特别是小组长,更加要操心。”阿永知道母亲特别喜欢人家讲这一类话。 果然,何大妈高兴了,她活了五十年,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自己做好做坏,和大家,甚至和国家都有了关系。从前,厂里会有人急急地骑了脚踏车,赶到家里来叫儿子去商量一件什么要紧事情。每当这时,何大妈心里又觉得骄傲,又会有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后来组建生产组,何大妈第一个就参加。现在,何大妈最高兴的,就是也常常有人会急匆匆来叫自己。梳洗妥当以后,她又摸出那个大红封套,正想再仔细看看,旁边床上的小阿英一骨碌坐了起来。“奶奶,你是昨天答应的,今天要带我去买玩具啊?”“阿英最乖,奶奶要去办一件工作,办完了再带你去买,啊?”小阿英身子扭了几下,干脆地说“不要工作嘛”!“这怎么行!工作!你懂不懂?就是最要紧最要紧的事情,你怎么能拖后腿?!”何大妈有意加重了声音。“什么叫拖后腿,奶奶?”“……”何大妈不知该怎么说好了。忽听里间儿子说道:“妈,你就带她去吧!今天上午我还有些事要去办一下呢!”这一说,何大妈又不痛快了:“你怎么不带她去?哦!只有你的工作才是工作,我的就不是工作,就能随随便便带了小孩子去的。”何大妈嘟哝着,还是和小孙女手拉手出门了。谁知一进工厂大门,就被传达室的同志挡了驾。哦!何大妈才想起来,管委会是叫自己明天来的啊!何大妈拉了阿英走到外面马路上,店铺正好开始营业了。“奶奶,我要苹果。”小阿英忽然站在水果店门口不肯走了。“我要苹果!”这个声音使何大妈怔了一下。那也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了,每当她从丝厂回来,儿子在胸边啼泣,她总是安慰儿子说:“等发了工钱,妈妈给你买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工钱终于没有拿到,苹果也就没有买成。何大妈拿出那只红封套,手止不住地有些抖,从自己第一次发的薪水里抽出一张钞票,买了两只又大又红的苹果。一只给了阿英,还有一只她要给儿子。二十五年前的心愿,今天偿还了。何大妈又激动,又有些酸楚的余味。回到家,何大妈把苹果交给阿英,说:“给你爸爸去。”自己就在一旁默默坐下。阿英高高举着只又大又红的苹果,飞到爸爸身边,朝阿永手里一塞,说道:“爸爸,奶奶给你买的苹果。” “给我买的苹果?”阿永拿着苹果,迷惑不解,抬头看看妈妈,妈妈正在那里对自己点头微笑,说:“你想想,你小时候,不是常常向我要苹果么?”阿永全身震撼了一下,呆呆地捧着那只苹果……那是妈妈在丝厂里做工,每天,阿永就在昏暗的灶披间①里,到夜里,人家都熄灯睡觉的时候,阿永才听见妈妈的声音,摸到妈妈那双温热的手。阿永朝妈妈哭,妈妈就会拍着阿永说:“乖,不哭,等妈妈发了工资,就给阿永买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吃。”但是,妈妈被开除了。妈妈曾经讲过多少个晚上的苹果,永远只是在阿永的梦里出现。现在,阿永已不知吃过多少次苹果了,但是妈妈还是买来了,用自己第一次的薪水买来了。“妈妈……”阿永激动地叫了一声,心里像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哪句说起。(有删改)注:①灶披间,厨房。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大妈天没大亮就起身摸出那个红封套,梳洗后又想仔细看看,买苹果时拿出手止不住有些抖,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人物心情的激动和骄傲。B.何大妈“感到自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自己做好做坏和大家,甚至和国家都有了关系”,这直接揭示了人物对工作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认识。C.小说叙述何大妈星期天一大早就起床,急匆匆赶到工厂去领原料,结果发现是自己弄错了时间,这一情节有助于表现人物对工作的热情与投入。D.阿永一听母亲有点不高兴,“话便马上拐了一个弯”,继而又顺着母亲喜欢听的话说,小说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他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8.请简要解读,小说中“又大又红的苹果”这一物象的内涵。9.小说是怎样叙述何大妈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孙全照字继明,以荫补殿直,雍熙中授京南巡检,俄隶幽州部署曹彬麾下。从田重进击贼有功,就加西京作坊使,兼知威虏军。淳化五年,率兵与李继隆克绥州,因与张崇贵等同戍守之。咸平初,入掌军头引见司。五年,将城绥州,以慕兴为绥州路部署,全照为钤辖。既又虑全照素刚执,与兴不协,乃以曾璨代之。既调兵夫二万余,全照言其非便,乃罢。六年夏,上裁定防秋御戎之要,命为宁边军部署,领兵八千扼要害之路。 以全照素难处,取其尝所保荐者王德钧、裴自荣共事焉。景德元年,上幸澶渊,命为驾前西面邢洺路马步军钤辖兼天雄军驻泊,全照言:“若敌骑南逼魏城,但得骑兵千百,必能设奇取胜。”上赏其忠果,乃传诏都部署周莹,若全照欲击贼,即分兵给之。既而边骑果逼府城,全照拒退之,真宗遣使劳慰。时契丹请和,朝廷遣曹利用就其行帐议事,全照疑非诚恳,劝判府王钦若留不遣。及契丹出境,北面将帅还师并至府城,全照令以次双行入门,魏能不从其约,率兵马入,全照坐城楼引弓射之,军容乃肃。钦若入朝就命,全照知军府事,以城守劳,加检校工部尚书,增食邑三百户。全照形短精悍,知兵,以严毅整众,然性刚使气,专任刑罚。赵德明纳款,朝议减西鄙戍兵,令屯近地,全照以边防不可无备,未即奉诏。上曰:“全照是好勇多言者,德明使已至阙,复何虑焉。”因徙全照知永兴军府;仍拜四方馆使。全照许州有别墅求典是州可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年六十。(选自《宋史·孙全照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全照许州有别墅/求典/是州可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B.全照许州有别墅/求典是州/可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C.全照许州有别墅/求典是州/可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D.全照许州有别墅/求典/是州可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C.咸平是年号,年号纪年是封建王朝纪年的方法之一,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D.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中央官署名,管理全国户籍、工程建设、屯田水利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照多立战功,深受重用。他曾经跟随田重进击贼,又与李继隆一起攻克绥州,后来在秋防时被授职领兵守要害之路。B.全照性格刚执,难以相处。他曾因与慕兴不和被曹璨取代,任宁边军部署时,皇上有意选择那些他曾经推荐的官员与他共事。C.全照有预见性,敢于应战。全照随军护驾澶渊,料到敌人骑兵定会逼进魏城,后亲自率领军队击退了来犯的敌人。D.全照忠于职守,深得信任。面对朝廷削减戍守军队的命令,全照忠于职守,没有立即接受,得到皇帝嘉奖,掌管永兴军府。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全照素难处,取其尝所保荐者王德钧、裴自荣共事焉。(2)全照形短精悍,知兵,以严毅整众,然性刚使气,专任刑罚。(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小寒食①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1)小寨食:指寒食节的次日,清明节前一天(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2)鹖(hé)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强饮”句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B.“鹃冠”句运用典故,点明了诗人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刻画了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C.“天上坐”、“雾中看”写诗人舟中所见所感,非常切合年迈居舟观景的实际,也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复杂的心绪,笔触细腻含蓄。D.全诗写景皆舟上所见之景,情乃舟中穷困潦倒、漂泊困苦之情,一个“舟”字贯穿全诗,境界皆出于此。15.颈联描写舟中江上之景,诗人选取的蝶、鸥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充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初,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火”了,好评不断,__________。在春节期间作者梁晓声做客“学习强国”,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于《人世间》的创作初衷,他想让“八零后”至“零零后”的年轻一代知道爷爷辈们是怎样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__________。他认为“改革开放不是嘉年华”,工人阶级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时代重压,改革开放的车轮从他们缓缓弯下的脊背上驶过,所以说工人阶级是无上光荣的,也是经历过时代阵痛的。《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成长中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梁晓声认为时代变迁不是断层,()正如原著封面所题“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遵循着“光字片”周姓人家的命运轨迹,在五十年__________的时代进程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人民史诗,作品展现了一代代中国人对“时代”“好人”“奋斗”的价值追求,呈现了“中国故事”中的__________,以及“最中国”的情感表达和广泛的文化认同、集体共识。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高潮迭起筚路蓝缕新旧嬗变市井气息B.跌宕起伏砥砺前行沧海桑田家长里短C.高潮迭起砥砺前行沧海桑田家长里短D.跌宕起伏筚路蓝缕新旧嬗变市井气息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变迁中展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B.《人世间》通过对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成长、时代变迁中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C.《人世间》通过对笔下人物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成长、时代变迁中展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D.《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变迁中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B.而是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C.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D.而是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新的一代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二)语言文字运用Ⅱ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墨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天下“非儒即墨”,墨子甚至可以和孔子并驾齐驱。实际上,墨子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①___________。墨子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因此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尊称他为“科圣”。在力学方面,②___________。《墨经》中说:“力,刑之所以奋也。”即物体运动是因为有力的作用。这与奠定现代物理学中力学基础的牛顿第一定律是相似的。墨子的另一重要贡献是③___________。早于阿基米德200多年,墨子就对杠杆平衡原理有过深刻的诠释。《墨经》说,“衡而必正,说在得”,“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意思是如果两边重量相等,则杠杆必定是水平的,如果在其中一边增加重量,另一边必然会下垂。权重相当,即施力和阻力相当的时候,才能两边平衡。这时必定是“本短标长”,即阻力臂短于施力臂。21.下面是某校医务室李老师给市二医院张院长一封邀请信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妥,请指出并改正。我是贵校医务室的小李,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诚挚邀请您为我校师生开展一场传染病知识讲座。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师生的传染病防疫意识。您是国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传染病专家, 如果您能略尽绵薄之力,我校将不胜感激。拜托您的答复。四、写作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自创“‘砖’为你读诗”工地朗诵,用“播音腔”朗诵诗歌的,是农民工李小刚;写出“忙个小营生,写诗几小令。粗食小浊酒,平头小百姓”这首略微押韵的《四小歌》的,是豆花店老板邱建厂……生活的物质水平可能各不相同,但生活都会遭遇艰难时刻,也都会发现诗意存在。有人感慨,艰难生活让诗意显得珍贵;有人感叹,诗意让艰难生活变得美好……关于“艰难生活和诗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或感悟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四川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调考模拟试题高2021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题答案】【答案】1.C2.B3.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6题答案】【答案】4.D5.B6.答案(示例):①重构现代田园理想,留住乡愁。②激励“中间人”传承民俗文化,找回田园心性。③创设自由和谐的文化开放机制,生成全新乡贤文化形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7~9题答案】【答案】7.D8.①苹果是爱的凝聚。体现母亲对儿子、孙女的爱。②苹果是劳动价值的体现。母亲用自己的薪水买了曾经买不起的苹果,体现了劳动的价值。③苹果象征着幸福生活。母亲买回苹果,实现了心愿,儿子领受母亲买回的苹果,激动万分,体现了亲情的可贵,蕴含母子间幸福的生活。9.①以第三人称方式叙述,结合儿子对母亲的认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②叙事中穿插回忆,对人物心理进行描写,扩大了故事的艺术空间,丰富了表现内容。③以薪水引入,从家常琐事的角度叙述,拉近了读者与故事的距离。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13题答案】【答案】10.C11.D12.D 13.(1)因为孙全照一向难处,选取他曾经推荐的王德钧、裴自荣和他一起做事。(2)全照身材矮小,干练强悍,通晓军事,用严厉刚毅整治军旅,但是性格刚烈,意气用事,一味依靠刑罚。(二)古代诗歌阅读【14~15题答案】【答案】14.D15.特点:往来自如或自在轻快。作用: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或衬托、反衬均可)。布幔闲卷,蝴蝶翩跹,穿空而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诗人描绘了一幅蝶鸥自由往来的画面。表达出出诗人年老体衰,漂泊异地的困苦之情。如此情境下仍思虑朝廷,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困苦中仍心系国运安危,担忧时局多难的悲悯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16题答案】【答案】①.连峰去天不盈尺②.枯松倒挂倚绝壁③.万里悲秋常作客④.百年多病独登台⑤.位卑则足羞⑥.官盛则近谀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7~19题答案】【答案】17.A18.C19.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20题答案】【答案】①.还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②.墨子首先定义了力③.提出了杠杆平衡原理【21题答案】【答案】①去掉“贵”或“贵校”改为“学校”;②去掉“为了”;③“小有名气”改为“颇有建树”、“很有影响”、“卓有成就”等;④“略尽绵薄之力”改为“鼎力相助”;⑤“拜托”改为“期待”、“盼望”等。 四、写作【22题答案】【答案】例文:诗意地生活庄周梦蝶,逍遥物外,遨游无形的物我之间,这是一种诗意的生活。陶潜弃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采菊于东篱之外,以隐居的生活,构建了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这也是一种诗意的生活。苏子被贬,而能以豁达之胸襟,或把酒问青天,或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写下传世之文章,他的生活更是诗意的。古人以自身为典范,向我们展示了诗意的生活方式。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诗意的生活,如何诗意地生活呢?曾经被网络热传照片上的一个小女孩打动,她是湖北一年级学生,7岁的柯恩雅。疫情期间,她跟着复工后的父母忙碌、奔波却不忘记学业。当我们迷失在眼前的慌乱、无助、卑微、苦痛时,这个小女孩用自己笃定的眼神征服了我。我相信,她的心中满满的装着诗和远方。是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同样的雨,有人看到的是愁绪万千,有人看到的是润物无声;同样的落花,有人欣赏它的缤纷美丽,有人怜悯它的柔美无助;而同样的豆浆,当你以不同的心情去品尝时,其味道也并不始终如一。是的,生活在物质之间,而又在物质至上,是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只取决于心灵的选择。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要与物质打交道,总要为生活而辗转奔波,没有人能高居于物质至上,甚至脱离物质而生存,但我们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以优美的姿态去完成宿命给予我们的任务,去跋山涉水、去翻山越岭、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物质是生活的基础,而诗意和远方是生活的本质。生活并不等价于生存,生活有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清新优雅以及其所带来的愉悦鲜活之感;而生存是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物的状态,它是生命的基本状态,并不需要任何心理素质或是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反观今日的人们,却有无数的“生存者”,在物质之间流离失所,无所皈依,本已心力交瘁却仍不知疲倦地汲汲于名利,成为一种常态的存在,岂不悲哉?有一种人能把“诗和远方”放在“苟且”之前,饿着肚子去写诗为文,衣衫褴褛地奔向远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杜工部住着漏雨的茅草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还诗兴大发,心忧天下;曹雪芹衣食无着,“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仍著述不止,砥砺前行,给世人留下伟大的《红楼梦》;诗人食指的名作《相信未来》, 就是写在他生活极度困顿窘迫之时。在我看来,在生活的各个维度中,总能找到一维,那是梦想的领地,是诗意的栖息地,他超脱了物质的三个维度,是心灵生长的净士。《华严经》有云: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请不要忘记,还有诗意的梦想和美丽的远方!李白虽然仕途坎坷,却有着一种天生的傲气与才气。他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清高给自己的离京之路铺平了心灵的道路,他徜徉于山水之间,用那绣口吐出了半个盛唐,留下了无数惊世之诗篇,成就了“诗仙”的美名。虽无锦绣朝服加身,他的生活却充满了诗意。去诗意地生活,我们要的不是外物的丰厚,而全在乎心灵的状态。同样是仕途失意,有人跌足长叹,有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照样在失意后进取,在诗意中成就自我。诗意地生活,是一种超脱,是看尽人世沧桑后灵魂的升华。生活起初只是一杯淡淡的水酒,我们用一生来细细地酿造,年岁愈久,酒愈香醇。在生命的最后,将这杯陈年的佳酿一饮而尽,结束自己的生命,不亦快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23 18:54:02 页数:16
价格:¥2 大小:37.8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