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遂宁市高中2024届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是其心智与脑力延展、肢体与体力解放的过程。在技术革命的冲击之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次又一次被科技赋强与重塑。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而数字化时代,人的本性会发生何种变化?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们以“血肉之躯”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生物人”的存在形式成为千百年来人类认知中的唯一形式。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科技纵深发展,在地球的一个角落实施操纵,就可能通过数据联接同时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产生后果。并且数字化越普及,数字力量能影响的领域就越多,个人面对的与数字化及个人身份有关的挑战就越多。于是,有学者开始审视信息科技对人的本体论与认识论观念的冲击。技术哲学大师唐·依德教授曾在《技术中的身体》中明确提出:“在信息技术维度下,人的存在形态并非传统的‘生物人’,而是具有‘数字属性’的‘信息人’。”从存在形态来看,在数字空间中具有“数字属性”的“信息人”主要以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出现,静态的“信息人”是生物人在数字空间中的映射,属于一种信息身份,具言之自出生时起至死亡时止,除了在物理空间中存在一个“生物人”之外,在虚拟空间数据库中的个人信息也在不断累积,直至形成一个虚拟世界的“信息人”。这种静态的“信息人”有助于其他网民了解与辨识特定的生物人。例如针对近年来频发的证明“我是我”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地区施行了“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模式,以虚拟空间中的“信息人”来证明生物人的身份。此外,近年来出现的“大数据画像”,即利用大数据分析特定的目标人物在数字社会中各种行为,对其外貌、爱好、性格、习性等各种特征进行汇总画像,也属于静态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信息人”的直接表现形式。而动态的“信息人”则是静态“信息人”的升级,属于具有“数字属性”的社会人。当人们不再满足于将生物信息映射在数字社会中,而是要在数字社会中进行沟通交流、买进卖出、生产生活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于是便出现了动态的“信息人”。所谓动态的“信息人”。也就是线下生物人利用信息技术,操纵静态“信息人”实施一系列社会行为。动态的“信息人”最大的特点在于会产生合法或违法、盈利或亏损、道德或不道德等一系列结果,对物理社会中的生物人产生影响,这是仅具备身份属性的静态“信息人”无法做到的。并且由于数字社会的有痕化特征,各种行为更容易记录量化,例如在司法解释中规定网络诽谤转发500次,点赞5000次“积量构罪”的标准。因此,动态“信息人”与静态“信息人”的区别在于能否实施行为与产生社会后果。当人们以“信息人”的身份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时,正如吉登斯以“脱域化”形容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那样,数字化生存使得人们的生活跳出了物理场域,打破了地域、领域以及族域的界限,数据和信息也逐渐变成了每个人不可分割的构成性要素,表达与建构着人的自然本性、社会角色与个性特征,人类的存在形式获得了全新的“数字属性”。(摘编自龚向和《人的“数字属性”及其法律保障》)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技术革命使人自身获得极大解放,科技重塑了生产生活方式。B.在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前,“生物人”一直是人类认知中自身存在的唯一形式。C.静态“信息人”属于一种信息身份,有助于他人在虚拟空间辨识特定生物人身份。D.动态“信息人”是具有“数字属性”的社会人,能操纵线下生物人实施社会行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提出全文论点,指出科技革命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被科技赋强和重塑。B.文章论述“信息人”的两种存在形态时,既有理论上的阐释,也有事实上的支撑。C.文章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意在论证动态“信息人”和静态“信息人”之间的区别。D.文章第五段与开篇呼应,得出数字化生存使人类的存在形式发生了新变化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从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当下背景展开论述,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问题,视野开阔。B.数字化生存能打破时空限制,可以让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便捷,也会带来许多挑战。C.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使人类的存在形式获得了全新的“数字属性”。D.动态“信息人”可在数字社会进行违法活动,剥离人的“数字属性”将是最终选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材料一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资本的自我增殖构成了西方现代化以及资本主义生产的主导逻辑。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批判集中体现为资本逻辑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只能导致劳动的异化,这种以价值增值为目的的生产最终体现为对他人劳动的剥削,从而使劳动丧失作为人类本质活动的自由性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最大悖论就在于它使人的自我发展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变成了人的自我异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改变把资本逻辑固定下来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安排,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转变并提升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就能趋向人的自由个性的生活理想。马克思主义由此提示了一种超越资本逻辑的崭新文明形态。这一新的文明不以物质财富的占有为目的,而是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人性本身的完满作为自己的目的,从而在把生产力从私有财产制度下解放出来的基础上,使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占有服从和服务于人性完满的内在需要,从而建立起全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式现代化重构和创新了现代化的发展逻辑》2022-07-28)材料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其共同特征,比如以资本主义经济为根本,政治上实行代议制民主制度,意识形态上信奉自由主义价值观,哲学上主张西方价值所谓“普世性”,排斥其他制度模式等。但除了这些共性外,西方国家内部的现代化进程也存在较大差异。不管走的哪条道路,西方现代化都有其难以抹去的黑暗面。从原始积累时期通过圈地运动剥削农民,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剥削工人;从寻找新大陆、建立贸易据点,到大规模殖民、建立跨洋帝国,西方现代化展现出恃强凌弱、泯灭人性的掠夺本质。数百年间,欧洲人对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殖民化,使亿万人遭到奴役、遭遇非命,因此美国杜克大学文明史教授沃尔特.米格诺罗指出,殖民性是西方现代性的黑暗面。如今,殖民性权力结构已不复存在,但西方现代化带来的不平等性依然不容忽视。正如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所强调的,西方人眼里只有一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它17世纪从西北欧基地开始向外扩张,形成了以西欧北美国家为“中心”,以东南亚国家、巴西、东欧国家为“半外围”,以其他国家为“外围”的剥削体系。如今,“中心国家”仍以文明中心自居,并试图扩大各种优势。(摘编自《半月谈:世界现代化道路绝非独尊西方》2022-10-12)材料三长久以来,国际理论界认为后发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照搬”西方发展模式,即将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然而,拉美国家现代化运动的实践证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仅不会推动后发国家步入现代化,反而使得第三世界国家成为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循环中的“低端环节”,最终是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西方现代化历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然而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财富却没有惠及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贫富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则不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由劳动者共享,可以有效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享发展。(摘编自光明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2022-10-29)通过导致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劳动的异化对他人劳动的剥削以价值增值为目的的生产A.实现改变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资本逻辑下的社会关系及制度超越资本逻辑的文明形态B.构成剥削“半外围”“外围”国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西欧北美“中心”国家C.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导致“照搬”社会矛盾加剧、贫富分化拉大西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拉美等后现代化国家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克思主义批判西方现代化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把资本的自我增殖作为主导逻辑,认为这会使人由自我发展变成自我异化。B.马克思主义提示的超越资本逻辑的文明形态,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占有为实现这一目的服务。C.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哲学等方面有广泛共性,在这些共性之外,各国内部的现代化进程也存在较大差异。D.西方现代化过程展现出掠夺的本质,所以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沃尔特·米格诺罗认为,西方现代化的黑暗面就在于它的殖民性。6.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有何不同?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7~9题。(15分)一条大河波浪宽刘建超老街南有条大河,叫洛河。洛河,又叫洛水,源头在秦岭龙凤山,从豫西熊耳山、伏牛山的崇山峻岭间奔泻,贴着老街蜿蜒而下,曲回折转,在巩义汇入黄河。老街有了这样一条大河,自然会有许多与这条大河相关的故事。相传曹植在年轻的时候,看中了一个姓甄的姑娘,二人两情相悦。可曹操却将此女指与二儿子曹丕。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曹丕封甄夫人为皇后,后又娶了郭贵妃,对甄皇后逐渐冷淡,不多天甄皇后在郁郁寡欢中去世。曹植怀念甄后,心神不定。他走出老街,来到洛河边,对着西沉的太阳和滔滔东流的洛河水出神,才思泉涌,便有了流芳后世的名篇《洛神赋》。有一条在城市间穿行的大河已经令人垂涎了,偏偏又有了诸多的文化积淀搅拌着浪花,让老街人靠着洛河生艳,滋长些许得意与自负。水生提起洛河就满身得意,张口闭口都是洛河的故事,不管别人听他讲了多少遍,只要说起洛河来,他那张老脸就会眉飞色舞,爱听不爱听都要给你絮叨絮叨。当年水生爹洛老大在洛河捕鱼,鱼还没有见到,却看到沿河上游漂来一些烧焦的船板杂物。兵荒马乱时期,洛老大估摸着是有船只失火出事了。一只木盆晃晃悠悠从洛老大的眼前漂过,木盆里居然躺着一个婴儿。洛老大截住木盆,抱起了襁褓中的孩子,是个男孩。孩子脖子上挂着一枚如意玉佩,孩子的小肚兜兜上用毛笔写有‘水生’二字。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孩子看到洛老大,竟然咧开小嘴笑了。洛老大说,看来是咱爷儿俩有缘啊。从此水生跟着洛老大在洛河上漂大。水生十六岁那年,洛老大告诉了水生他的身世,并叮咛水生,这如意玉佩是你亲生父母留给你的,好生收着,说不准他们会来找你呢。水生连连点头。水生还真的把这块玉佩弄丢过。九月的洛河秋爽鱼肥,水生和巴义划着木船在河上捕鱼。巴义和水生是光屁股长大的好朋友,巴义大水生两岁。一条十几斤重的白鲢鱼落网,鱼挣扎得厉害,小网有点儿吃不住力,水生立马跳进水中,扑扑腾腾把大鱼抓上船,却发现自己脖子上的玉佩不见了。水生扎了几个猛子也没有捞到,急了,急得直哭。巴义找了几个石头片,系上鱼线,抛入水中,看着石片下沉的位置,画出一个区域,说,咱俩分班,轮流下去摸,不能慌啊。两人从晌午摸到太阳偏西,最后巴义手举着玉佩浮出水面。两人筋疲力尽躺在河滩上。水生说,这事,不能让家里人知道。巴义说,嗯,不说。水生说,巴哥,我欠着你。巴义说,嗯,欠着呢。河水在两人身边欢快地流淌,扯不住的岁月随水而逝。水生划着木船,停靠在河心洲。绿柳成荫的草坪上,巴义虎着脸在钓鱼。水生不说话,挨着巴义坐下。巴义盯着水面,我请你啦?脸皮咋恁厚呢。巴哥,你不请我咋把竹墩儿都预备下了?就你能是吧?那咱娃的饭店你也敢去封?巴哥,我就是在巡视的时候,看到河边水里有气泡冒出来了。我就知道肯定是有人又偷偷地往洛河里放污水了。我也是一时着急,就通知了环保。谁知道咱娃听说要停业就和环保动了手脚。你就为了护住环保,脊梁上挨了娃一铁锹?亏不亏?活该不活该?不亏,活该。巴义从衣兜里掏出一瓶药说,治跌打损伤的,祖传的,抹两次就好了。水生脱掉上衣,把脊背转给巴义。巴义把药倒些在掌中,按在水生乌青的脊背上,轻轻地揉着,你也是七十岁的人了,弄事咋还恁起急?你该先来跟我说说,再让我去找娃说道。再说了,咱娃做个营生容易吗?你给封了,他能不急?巴哥,咱俩是光着屁股在洛河里从小扑腾到大又扑腾到老的。咱俩当年在洛河里玩耍,渴了,咕咚咕咚灌几口河水,饿了,啃着干馍,捞几只河虾嘎巴嘎巴就吃了。可现在的河水,你还能喝吗?你和我一样心疼着这条河呢,我知道。巴义给水生穿好衣服,就你这老脊梁,还能抗住几铁锹?扛到哪是哪吧,谁让咱是洛河人哩。巴义看着水生脖子上的玉佩,亲爹亲妈的事,还找不?水生指着洛河说,不惦记了。咱这洛河就是我的亲爹亲妈。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巴义收拾起渔具。水生掂起网兜,好家伙,这几条鲫鱼够大的了。让嫂子烧个鲫鱼豆腐汤,我陪哥喝两盅。巴义夺过网兜,你想得透美啊,我还要请你喝酒?水生说,我家稻花可是说了,今黑儿要是不在巴哥家混碗酒喝,就不让我进屋。巴义笑了,娘们儿家都这德行,你嫂子也是说,要是不把水生兄弟带回家来喝酒,就不让我回家。那还癔症啥,走。走。夕阳坠落在洛河的尽头,给波光粼粼的河水涂了层耀眼的金黄,几只鹭鸟在河面上嬉戏。巴义哥,咱洛河美着哩。嗯,美着哩。大河缓缓东去。(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一条大河波浪宽”为题,巧妙地创设故事发生的场景,给人以宏阔豁亮之感,增强了小说的意境美。B.小说写曹植与《洛神赋》的故事,赋予洛河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C.文中画线句的“不亏”说明水生认为能保护洛河挨一铁锹是值得的,“活该”表现了他认为娃饭店停业是罪有应得。D.小说结尾处对夕阳下洛河美景的描写,渲染出宁静、祥和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境,也深化了作品的主旨。8.“如意玉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9.有评论家认为刘建超的小说在塑造人物的时候追求“生命的刚与柔”,请据此简要分析水生这一人物形象。(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①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节选自苏洵《嘉佑集·卷二》,有删改)[注]①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B.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C.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D.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所以养其力”与《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中的“所以”含义不同。B.“而士不厌兵”与《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弃甲曳兵而走”中的“兵”含义不同。C.“彼固有所侮而动也”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固”含义相同。D.“使之疑而却”与《过秦论》“却匈奴七百余里”中的“却”的解释完全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才能百战不殆;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其所害,但从长远看,也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B.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作者认为,打仗要着眼积蓄财力、培养战斗力、培养士气、修养士兵心性这四个方面,其中修养心性在四者中显得最为重要。C.作者认为要想取得战争胜利,为将者可以故意暴露短处,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隐藏长处,使敌人轻慢而陷入我方的圈套。D.全文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文笔洗练,又多用排比与对偶,增强了气势;而战例和设喻的插入,又增强了形象感和说服力。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5分)▲(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恨别①杜甫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时任检校司徒。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的数量词“四千里”极言辗转漂泊的距离之远,“五六年”表现了战乱时间之久。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的“老”相呼应,显得悲凉沉郁。C.颈联诗人“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写出了诗人在悲苦状态下短暂的恬淡闲适。D.本诗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命运结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诗情,显得辞约情丰。15.请简要分析诗中所表现的诗人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借助神话和通过描写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来突出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2)《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自我省察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3)杜甫《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笔法描写落叶和长江气势的诗句是:“▲,▲”。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8题。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文化强国建设被提升到▲的战略高度,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一代人所面临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红色文化虽然形成于革命时期,但也要▲。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不断为红色文化增加新内涵,不断改进其传承与发展的方式,才能使其焕发和保持活力。要让青年学生认同进而理解红色文化,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为红色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可敬、可亲、可学、可用”。17.请在文中横线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0题。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①▲,自然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古典诗词以短小的形态、精准的表达、高度的思想性、动情的内涵回应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古人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重要载体,是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一扇窗口。②▲,让古典诗词与时代同行,对赓续文化根脉讲好中国故事有重要意义。古诗词中,唐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一。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人们依然能在唐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找到与古人强烈共鸣的情感瞬间。③▲,一方面是因为诗歌本身的节奏韵律十分便于朗诵记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唐诗兴盛的时代极具魅力。唐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领域最为璀璨的明珠,让历代人充满敬仰。当前,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环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元的展示路径、更广阔的传播空间,期待古典诗词可以走入更多人的视野。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2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明珠”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B.寒衣处处催刀尺C.举酒欲饮无管弦D.环佩空归月夜魂(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1小题,5分)21.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寒冬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毛泽东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高尔基青年人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久久为功。——习近平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遂宁市高中2024届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3分)D【解析】“能操纵线下生物人实施社会行为”错。第四段可知,数字空间中的“动态信息人”即非数字空间中的“线下生物人”,能操控静态“信息人”实施社会行为。。2.(3分)A【解析】文章首段没有提出全文观点,只是提出论题,引出下文。3.(3分)D【解析】”剥离人的“数字属性”将是最终选择”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推断有误,从第五段可知,强化法律的监管才是最终趋势。4.(3分)B【解析】“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错,是“趋向人的自由个性的生活理想”。5.(3分)D【解析】因果关系:“西方现代化过程展现出掠夺的本质”包括了对内剥削和对外殖民,米格诺罗的话是单就殖民掠夺而言的;曲解文意:“殖民性是西方现代性的黑暗面”不等同于“黑暗面就在于它的殖民性”。6.(6分)①逻辑起点不同(或价值取向不同)。西方现代化以资本增殖为主导逻辑(或以价值增值和对物质财富的占有为目的),中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或: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②实现的方式不同。西方式现代化采取对内剥削,对外殖民掠夺路径;中国对内成果共享,对外和平发展。③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不同。西方现代化必然导致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贫富两极分化;中国则是共享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评分意见】共6分。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赋分。7.(3分)C【解析】“表现了他认为娃饭店停业是罪有应得”错误,应是对造成娃饭店停业而心有愧疚。8.【参考答案】①丰富小说内容,推动情节发展:如意玉佩意外落水、失而复得彰显了水生与巴义之间深厚的兄弟情义,为下文两人的误会冲突、重归于好作了铺垫。②丰满人物形象,升华小说主题:如意玉佩作为水生寻找亲生父母的重要凭证,从惜之如命到“不惦记了”而把洛河当作“亲爹亲妈”,凸显了水生高尚的家园情怀,使小说主题更具现实意义。【评分意见】共6分。每点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赋分。9.【参考答案】①水生刚正执着,坚持原则,有责任感,坚决守护洛河,体现出他生命的“刚”;②水生对洛河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宽容善良的本性,体现出他生命的“柔”。【评分意见】共6分。每点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赋分。10.(3分)A【解析】见参考译文11.(3分)D【解析】A项分别为:用来……方法;……的原因。B项分别为:战争;兵器。C项:本来。D项分别为:退却;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12.(3分)B【解析】“其中修养心性在四者中显得更为重要”表述有误。四个方面是针对战争的不同阶段而言,没有说谁更重要。13.(10分)(1)手握一尺长的木棍面对着猛虎,敢于奋力呐喊且持棍击打(老虎);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面容变色连连后退,这是人常有的情态。【评分意见】一小句1分,满分5分。(2)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评分意见】“假”“水”“绝”各1分,大意通顺2分,满分5分。参考译文:作为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这样以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战争以正义至上;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要行动。并非一动就有危害,而是因为后来将有不能应付的事情发生。只有正义能够激发士气,士兵因正义被激发,就可以参与一切战斗。作战的措施大致是:战争尚未发生时,要积蓄财力;战争即将发生时,要培养战斗力;战争已经打起来时,要培养士气;战争取得胜利时,就要修养心性。小心谨慎地设置报警的烽火,严格认真地在边境巡逻放哨,使农民无所顾忌,安心耕种,这就是积蓄财力的做法。用丰盛的酒食等物慰劳战士,让他们悠闲自在,养精蓄锐,这就是培养战斗力的做法。取得小的胜利,要使战士感到更加紧迫;受到小的挫折,要让战士得到更大的激励,这就是培养士气的做法。使用战士要注意不让他们完全实现自己的欲望,这就是修养心性的做法。所以战士们常常积蓄着怒气,心中怀有欲望却不能完全实现。怒气没有消除干净就有余勇可贾,欲望没有完全实现就将继续追求,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恶打仗。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次战斗也不懈怠的原因呀。如果不修养心性,战士们打了一次胜仗后就不能继续作战了。大凡出动军队,要了解敌方的君主,了解敌方的将领,然后才能够在危险的地方出兵。魏将邓艾率兵攻伐蜀汉,用绳子拴着士兵从山上坠下,如果不是蜀汉后主刘禅昏庸无能,那么百万大军也可以坐而捆绑擒获,邓艾本来就对刘禅轻慢,所以才出兵于危险之地。因此,古代的良将,能用大军去试探敌人的强弱、虚实,同时也用敌人的反应来衡量自己,这样才可以决定去留(行动方针)。作为主将的原则是:明白道理然后可以出兵,了解形势然后可以增兵,懂得节制然后可以用兵。明白道理就不会屈服,了解形势就不会丧气,懂得节制就不会困窘。见了小利益不动心,遇上小祸难不回避。小利益、小祸难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然后才能够应付大利益、大祸难。只有善于培养本领又自爱的人,才能天下无敌。所以忍一时可以抵御百勇,保持一静可以控制百动。军队自有长处和短处,无论敌我都如此。请问:“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我方的长处,我拿出来运用,敌人却不与我较量;我方的短处,我隐蔽起来弃置(放在一边)不用,敌人却竭力与我对抗,怎么办呢?”回答道:“我方的短处,我突出(故意)地显露出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我方的长处,我暗中隐蔽起来,使敌人轻慢而陷人圈套。这就是灵活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方法。”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并有所依靠。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就知道牺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有所依靠,就知道不至于一定失败。手握一尺长的木棍面对着猛虎,敢于奋力呐喊且操棍击打(老虎);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面容变色连连后退,这是人常有的情态。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带兵了。假如赤身露臂但手握着剑,那大力士乌获也不敢逼近;要是头戴着盔,身穿铠甲,靠着武器而睡觉,那小童也敢弯弓射杀了。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利用各种条件来巩固自己;能够利用各种条件来巩固自己,那就威力无穷了。14.(3分)C【解析】“短暂的恬淡闲适”说法有误。表现的是诗人因思念亲人而坐卧不宁的状态。15.(6分)①思家怀亲:“一别四千里”写出远离家乡,“思家”“忆弟”写出亲人分离,思亲情深。②恨战乱之久:从“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等可见战乱之久。③望早日平定叛乱:尾联写出听到连战告捷的喜讯,更急切盼望平定叛乱。【评分意见】每点2分,大意符合即可。16.(6分)(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评分意见】6分,每空1分,多字、少字、错字,该空不得分。17.(3分)①前所未有②不言而喻③与时俱进【评分意见】每空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18.(3分)修改:要让青年学生理解进而认同红色文化,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为红色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可敬、可亲、可学、可用”的特性(或删除“具有”)。【评分意见】找出错误即给1分,改正确一处1分。19.(6分)①当人们吃饱穿暖②做好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播③大家之所以喜欢唐诗【评分意见】每空2分,大意对即可。20.(3分)A【解析】A项比喻,其余借代。21.(1)“教书”改为“从教”或“执教”;(2)“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3)“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4)“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5)“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评分意见】每空1分,改正确才给分。22.作文(60分)。参考高考阅卷标准赋分。高二语文试题第14页(共14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22 18:14:02 页数:14
价格:¥2 大小:133.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