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文学大数据”是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文献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学数据,具有体量大、动态化、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和不易管理等特征。例如,一部文学作品在社交网络传播后,会产生关于此作品的海量评价,除了文字评价外,还包括图片、音乐、表情包、弹幕、点赞等多种数据。分析这些大数据,可以获取读者的年龄、职业和地域,读者是否喜欢这类作品,这部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念是否吻合等诸多内容。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需要相关计算技术的支撑。因此,文学计算应运而生。简单而言,文学计算利用计算机技术,以量化统计的方式研究文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文学计算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文学批评思维的变革。首先,是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的变革。一般意义上,文学批评注重理论和审美建构,阐释对象以单篇或同一类型的作品为主,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这难免形成视域盲区,理论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例如,文学批评在建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时,常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为例。由此得出的观点适用于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却不一定适用。或者说,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而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批评不再局限于小部分文学作品,可以把批评对象延伸到世界文学作品,让全球文学数据自己“说话”。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其次,是从确证因果关系到呈现相关关系的变革。确证因果关系是指批评者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证实文学作品与具体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这种批评思维对小部分文学作品有效,但面对大规模的文学作品则难以实践。例如,文学批评在阐释20世纪30年代乡土小说时,致力于确证乡土小说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因果关系。因此,解读重心就放在乡土小 说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和表现强烈民族意识上。这种批评思维可以适用于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却无法用来解读同时期沈从文的《边城》和师陀的《果园城记》等作品。而文学相关关系是指文学作品与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数值关系。当一部文学作品数值增加时,相关历史社会和现实事件也随之增加,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强,反之则亦然。例如,在互联网搜索“乡土小说”时,出现的信息既包括鲁迅、彭家煌等作家作品,又包括五四运动、封建专制文化等历史事件。当这些作家作品和历史事件共同且持续出现在不同的“乡土小说”词条中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强。也就是说,文学计算不再需要主观确证文学与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只需通过分析文学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可以客观呈现这种因果联系,相对更客观且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摘编自杨丹丹《文学批评用数据“说话”的可能性》)材料二: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判定“影响”,即文学史上特定作品的影响力,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数据分析。目前的方法是判别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似度,由此断定一部作品到底与后世的哪些作品具有比较显著的形式重合。国外一位学者先统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出现的文体特征,比如作品中出现的比较独特的辞藻,再利用现成的电子文学数据库,用相关算法测量出数据库中同时代的欧洲小说和歌德作品在形式上的相似度,以此来考察传统阅读所无法勾勒的“散落”的文学影响。用数据来分析“影响”问题不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确度,也是基于一种对“影响”的非人文主义理解。一般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影响”是发生在两个文本之间的过程,作者只是发生这种影响过程的媒介;但也认同作为媒介的作者在主观上也受到这种影响,经常会使用防御和否定的对策来遮盖自己的文学渊源。而数据分析所得出的影响与作者的主观感受已全无关系。一个文本中大多数形式特征并不是作家有意识的选择,而是由文化无意识所决定的,文学形式的传承和演变遵循着任何个体都无法控制的路径,即使是天才作家的传世经典也建筑在大量的重复现成语料和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虽然人脑并不是机器,但与机器有着相似特点,两者都会机械地模仿固有的语用习惯,而一个语言文学共同体也会在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有规律地改变这些习惯。(摘编自金雯《“大数据”分析与文学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文学大数据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所以必须借助计算技术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B.以《人间喜剧》为例得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未必有适用价值。C.《生死场》是一部乡土小说,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殖民统治的反抗和强烈的民族意识。D.任何个体都无法控制文学形式的传承和演变,即使是天才作家的传世经典也不例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计算背景下的文学批评注重分析文学数据,所得出的结论自然更为客观,这说明文学计算必然会促进文学批评的巨大进步。B.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不具备普遍性,所以以阐释单篇作品为主的文学批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将逐渐走向没落。C.确证因果关系和呈现相关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思维,二者可以适用于不同数量的文学作品,得出的结论也是相同的。D.通过数据分析,测量一部作品与后世作品在形式上的相似度,可以更有助于分析判断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3.材料一在论证方面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简要说明。【答案】1.A2.D3.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先阐述文学计算的产生背景,然后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受文学计算的影响,文学批评思维发生的变革;论证思路清晰严谨。②主要运用了举例、对比两种论证方法,对文学计算在文学批评思维变革中的作用阐述得更加具体,易于理解。【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因为文学大数据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所以必须借助计算技术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强加因果。由材料一第一段“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需要相关计算技术的支撑。因此,文学计算应运而生”可知,原因是“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必然会促进文学批评的巨大进步”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原文为“文学计算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文学批评思维的变革”,而不是“巨大进步”。B.“以阐释单篇作品为主的文学批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将逐渐走向没落”于文无据,材料一 第三段“文学批评在建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时,常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为例。由此得出的观点可以适用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但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不一定适用。或者说,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只说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没有涉及“适应时代发展,将逐渐走向没落”内容。选项无中生有。C.“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表述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五段分析,确证因果关系的批评思维对小部分文学作品有效,得出的结论是针对小部分文学作品的;呈现相关关系的批评思维对大规模的文学作品有效,得出的结论是针对大规模文学作品的。因此,不能认为二者得出的结论相同。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论证结构上:从第一、二段“‘文学大数据’是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文献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学数据,具有体量大、动态化、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和不易管理等特征……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需要相关计算技术的支撑。因此,文学计算应运而生”,“文学计算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文学批评思维的变革”可知,这是主要阐述了文学计算的产生背景,提出文学批评方法和文学批评思维都受文学计算的影响的观点。从第三、四段“首先,是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的变革”“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可以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可知,这是论述文学批评思维发生的变革的方面之一。从第五、六段“其次,是从确证因果关系到呈现相关关系的变革”“文学相关关系是指文学作品与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数值关系”“文学计算不再需要主观确证文学与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只需通过分析文学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可以客观呈现这种因果联系,相对更客观且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可知,这是论证文学批评思维发生的变革的方面之二。所以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再分两点论述,思路清晰严谨。论证方法上:第三段“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 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第四段“而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批评不再局限于小部分文学作品,可以把批评对象延伸到世界文学作品,让全球文学数据自己‘说话’。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这两组内容为对比论证,证明文学计算在文学批评思维变革中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的变革的作用。最后一段中“例如,在互联网搜索‘乡土小说’时,出现的信息既包括鲁迅、彭家煌等作家作品,又包括五四运动、封建专制文化等历史事件和背景。当这些作家作品和历史事件共同且持续出现在不同的‘乡土小说’词条中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强”为举例论证,证明文学计算呈现相关关系在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这两种论证方法的运用,对文学计算在文学批评思维变革中的作用阐述得更加具体,易于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老赵谨慎地回答:“是。”“去包队吗?”“是。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我……”“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哪一篇?”“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路转了一个大弯——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老人家把缰收住了。“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 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看不见那条沟。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咹?”老人家听不清。老赵大声说:“沟——挖过一条沟啊!”“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1979年5月(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谢主任见到老赵之所以“嗫嚅了一下”,主要是怕老赵重提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沟那件事,为自己曾经的荒唐举动而感到羞耻。B.小说通过谢主任与老赵下乡途中巧遇而消除过去“瞎指挥”挖沟产生的隔阂及赶车老人讲述填沟往事的叙述,体现了农村基层干部勇于自责、反省的时代精神。C.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D.小说的后半部分主要着墨于叙述赶车老人讲述挖沟、填沟等往事,老人说话时的“絮絮不 休”反映出群众对往事的不满和怨恨。5.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欢快”“喜悦”,渲染烘托了谢主任与老赵二人冰释前嫌后的心理变化。B.“梨花屯”作为一个地点,不仅交代了故事的自然环境背景,同时也让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两个主人公互相消除了因挖沟产生的隔阂。C.小说以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线索,将过去的梨花屯和如今的梨花屯联系在一起,至人物真正看到梨花屯的景象结束,情节设置严谨。D.小说多处以初夏的山野风光作为背景,为故事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使小说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醉人的诗情画意,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运用了倒叙的手法,与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叙述手法相同,在情节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引人入胜,避免了结构的单调。B.小说多次写到路,“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等,说明去梨花屯的路虽然曲折并不好走,但最终仍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愿景。C.在“梨花屯”修建水沟,是两位主人公难受的回忆,在向老人家反复确信水沟已被填后,老人家的感慨又引发了两位干部的深思。D.“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这句话采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和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7.文章主体部分的表述运用了对话形式,请问这些对话在文中有何作用?【答案】4.B5.D6.D7.①对话形式简洁直接,描写生动传神,凸显人物性格。这种形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们当时的口吻、神态及心理等。②突出矛盾冲突,情节引人入胜。揭开上文两人刚见面时的“犹豫”和“意外”的谜底。你呼我应的一番对话,三言两语,就把过去的事情——矛盾冲突交代清楚了。让情节在紧张有序中向前开展。老人加入对话,丰富了叙事方式,避免单调叙事的审美疲劳。③照应题目,突出主题。小说以“到梨花屯去”为题,文中大量的对话都是围绕梨花屯展开的,让人们看到谢主任和老赵两个农村基层干部,他们富有反省和担当精神,深化小说主题。【解析】【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A.“为自己曾经的荒唐举动而感到羞耻”错误。从后文看,谢主任见到老赵后是自己主动重提往事,并承担过错和责任,这里的“嗫嚅了一下”,主要是因为与老赵突然相遇而自身感到的短暂的尴尬之情。C.“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错误。结合“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分析,选项将赶车老人对挑抬活路的农民们的赞扬错误理解为对谢主任的“嘲讽与回击”,将赶车老人的这种想法说成另一种想法,事实陈述混乱。D.“反映出群众对往事不满和怨恨”错误,老人说话时的“絮絮不休”,主要向他们介绍这一事情,写出了群众对这件事情的不理解,“怨恨”过度解读。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D.“为故事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错误。应该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背景。多处以初夏的山野风光作为背景,包谷、布谷、白鹤、流水、水田、泥土……这些意象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和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中的“比喻”错误。“水欢快地流淌着”,用“欢快”来写“水”,赋予“水”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修辞。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结合“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老赵谨慎地回答”“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等分析,以对话的形式开展,简洁直接,你呼我应的一番对话,就把过去的事情——矛盾冲突交代清楚了。态度诚恳,气氛亲切,关系甜蜜——矛盾毫无悬念的化解了。描写生动传神,凸显人物性格。运用了对话形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抓住“犹豫”“嗫嚅”“谨 慎”“开诚布公”“诚恳”等分析,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们当时的口吻、神态及心理等。结合“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那是因为我先表嘛”“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那条沟,责任由我负”“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等分析,抓住两人对话内容分析,老赵、谢主任在对话中消除隔阂,在对话中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发人们的思考,两人对自身的反省如何真正走到农民中去,如何民主科学决策引领百姓脱贫致富。写与老人的对话,丰富了叙事方式,避免单调叙事的审美疲劳。同时再现挖沟场景,让人浮想联翩,如临其境。出人意料的结果,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通过人物的对话分析,梨花屯,一个见证着农村发展建设的地方,通往梨花屯的路不好走,建设梨花的路也并非坦途,但总体来说是向前发展的。与标题“到梨花屯去”呼应。讲述文革后的干部下乡纠正之前错误,以及百姓自发反省纠正错误,让老谢和老赵感到羞愧的事情。两位农村基层干部下乡途中巧遇而消除过去“瞎指挥”挖沟产生的隔阂以及赶车老人讲述填沟往事的叙述,表现出农村基层干部勇于自责、反省和担当的时代精神,以及农民的朴实和务实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考查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低眉信手续续弹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余音袅袅,不绝如缕C.洗盏更酌莫辞更坐弹一曲D.当其南北分者崖限当道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信”,确实/随意。句意: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低头随手慢慢地连续弹奏。B.“绝”,横渡/断绝。句意:不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 样连续不断。C.“更”,都解释为“重新、再一次”。句意:清洗酒杯,重新倒酒/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D.“当”,在/挡在。句意:在那南北分界处的/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故选C。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哉?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而今安在哉”是宾语前置句。“安”作“在”的宾语且前置了,正确语序是“而今在安哉”。句意: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A.宾语前置句,“句读”和“惑”分别作“知”和“解”的宾语,且前置,正确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知句子(如何)停顿,不能解决疑惑。B.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C.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D.定语后置句,“数十立”作“白若樗蒱”的定语,且后置了,正确语序是“数十立白若樗蒱”。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远处的群山。故选A。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是方啮也,而遽死耶?遽:一下子B.毋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病:疾病C.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耽悦:沉溺喜爱D.使君之嗣,寿皆若鄙人之年。嗣:继承人【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病:弊病。句意:不用,有本事的必定有缺点。故选B。11.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竣竟为孝武所诛。B.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C.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D.(包拯)不知乃为所卖,卒如素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A.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颜竣最终被宋孝武帝所杀。B.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人以有过告之”;句意: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D.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包拯不知道竟被恶吏出卖,他们最终按早先约定的办了。故选C。(二)文言阅读能力考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晏字休默,仕宋,初为建安国左常侍。晋熙王燮安西板晏主簿,时齐武帝为长史,与晏相遇。府转镇西,板晏为记室。沈攸之事难,随武帝镇盆城。齐高帝时威权虽重,而众情犹有疑惑,晏便专心奉事,军旅书翰皆见委,渐见亲待,常参议机密。建元初,为太子中庶子。武帝在东宫,专断朝事,多不闻启,晏虑及罪,称疾自疏。武帝即位,为长史兼侍中,意任如旧。迁侍中祭酒,遭母丧,起为司徒左长史。晏父普曜藉晏势,多历通官。普曜卒,晏居丧有礼。永明六年,为丹阳尹。晏位任亲重,自豫章王嶷、尚书令王俭皆降意接之,而晏每以疏漏被责,连称疾。久之,转为江州刺史,泣不愿出,留为吏部尚书,终以旧恩见宠。时尚书令王俭虽贵而疏,晏既领选,权行台阁,与俭颇不平。俭卒,礼官欲依王导谥为“文献”,晏启上曰:“导乃得此谥,但宋来不加素族。”武帝崩,遗旨以尚书事付晏及徐孝嗣。郁林即位,转左仆射。及明帝谋废立,晏便响应接奉,转尚书令,封曲江县侯,给鼓吹一部,甲仗五十人入殿。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明帝与晏东府语及时事,晏扺掌曰:“公常言晏怯,今定如何?”建武元年,进号骠骑大将军,给班剑二十人,又加兵百人,领太子少傅,进爵为公。晏笃于亲旧,为时所称,至是自谓佐命惟新,言论常非武帝故事,众始怪之。明帝虽以事际须晏,而心相疑斥, 料简武帝中诏,得与晏手诏三百余纸,皆是论国家事。永明中,武帝欲以明帝代晏领选,晏启曰:“鸾清干有余,然不谙百氏,恐不可居此职。”乃止。及见此诏,愈猜薄之。晏性浮动,志欲无厌,自谓旦夕开府,人或讥之。(节选自《南史》)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B.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C.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D.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元,南齐高帝萧道成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在汉武帝时始设。B.迁,指调动官职或贬谪。此处与《琵琶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迁”字含义相同。C.崩,指帝王去世。古代把国君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陵塌陷来比喻,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周代。D.厌,在文中为“满足”之意,与《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中的“厌”字意义相同。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高帝称帝前就已经威权很重,但众人心里仍然有疑惑,王晏则专心侍奉他,逐渐受到宠信。B.王晏的父亲王普曜借着王晏的势力,历任许多显达官职。王普曜死后,王晏居丧有礼节。C.王俭去世,礼官想给他加“文献”的谥号,王晏不同意,认为自宋以来就不给寒族加此谥号。D.明帝虽然在关键时刻需要王晏,但心里却怀疑他,直到翻阅武帝给王晏的手诏后才消除疑虑。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武帝在东宫,专断朝事,多不闻启,晏虑及罪,称疾自疏。②久之,转为江州刺史,泣不愿出,留为吏部尚书,终以旧恩见宠。【答案】12.A13.B14.D15.①武帝在东宫,专断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报,王晏担心会获罪,便称病自动疏远他。②时间久了,转为江州刺史。他哭着不愿离京任职,结果留下担任吏部尚书,终于因为旧恩而被宠信。【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当时明帝形势已经公开,而没人敢于先说,萧谌兄弟握有兵权,迟疑不决,王晏接连三夜便装步行到萧谌家中商议,当时的人们因此观望着他们。“萧谌兄弟”是“握兵权”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时人”意思是“当时的人们”,是“以此窥之”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B.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文中“迁侍中祭酒”指升迁为侍中祭酒;《琵琶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指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迁”字含义不同。C.正确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中的“厌”意思是“满足”。句意: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厌”字意义相同。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直到翻阅武帝给王晏的手诏后才消除疑虑”错,依据原文“明帝虽以事际须晏,而心相疑斥,料简武帝中诏,得与晏手诏三百余纸,……及见此诏,愈猜薄之”可知等看见这张诏书 后,明帝更加猜忌和鄙薄他。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闻启”,上报;“虑”,担心;“罪”,获罪;“疏”,疏远。②“出”,离开京城;“以”,因为;“见”,被。参考译文:王晏字休默,在宋朝做官,起初是建安国左常侍。晋熙王刘燮在安西任命王晏为主簿,当时齐武帝为长史,与王晏相遇。军府转为镇西,又任命王晏为记室。沈攸之发难后,他跟随武帝镇守盆城。齐高帝当时虽然威权很重,但众人心里仍然疑惑,王晏则专心侍奉,军事文件都委托给他。他逐渐受到宠信,常常参与议论机密。建元初年(479),他担任太子中庶子。武帝在东宫,专断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报,王晏担心会获罪,便称病自动疏远他。武帝即位,他做长史兼侍中,信任如旧。升为侍中祭酒,中间遭到了母亲的丧事,后来起用为司徒左长史。王晏的父亲王普曜借着王晏的势力,做了许多显达官职。王普曜死后,王晏居丧有礼。永明六年(488),担任丹阳尹。王晏地位重要而且很受信赖,豫章王萧嶷、尚书令王俭等都放下架子和他结交,而王晏常常因为工作出现疏漏受到责备,所以连连称说有病。时间久了,转为江州刺史。他哭着不愿离京任职,结果留下担任吏部尚书,终于因为旧恩而被宠信。当时尚书令王俭虽然官位高贵,却被疏远,王晏负责选拔官吏以后,权力管到台阁,和王俭很不融洽。王俭去世,礼官想依照王导的先例给他追加谥号为“文献”,王晏上奏说:“王导才能得到这样的谥号,但宋朝以来不加给素族。”武帝去世,遗旨把尚书事交给王晏和徐孝嗣。郁林王即位,转为左仆射。后来明帝谋划废立皇帝,王晏便响应推举,转为尚书令,封为曲江县侯,配给乐队一部、卫队五十人入殿。当时明帝形势已经公开,而没人敢于先说,萧谌兄弟握有兵权,迟疑不决,王晏接连三夜便装步行到萧谌家中商议,当时的人们因此观望着他们。明帝与王晏在东府谈到时事,王晏和他击掌说道:“您常说王晏怯懦,现在如何?”建武元年(494 ),晋升官号为骠骑大将军,配给班剑二十人,又加兵一百人,兼太子少傅,晋升爵位为公。王晏对亲戚旧友十分热情,为当时人所称赞,现在自认为辅佐维新,言谈之间常常非议武帝旧时的事情,众人才开始加以责怪。明帝虽然在关键时刻需要王晏,但心里却怀疑排斥。他翻阅武帝时的诏令,得到给王晏的手诏三百余张,都是议论国家政事。永明时期(483-493),武帝想让明帝代王晏兼管选举,王晏启奏说:“萧鸾精明干练有余,然而不熟悉诸姓百家,恐怕不能担任这一职务。”于是停下了。等看见这张诏书后,明帝更加猜忌和鄙薄他。王晏性情浮躁,私欲无厌,自己声言旦夕之间就可以官至开府,有人便对他进行讥讽。(三)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考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西江月①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②?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①有说此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也有说是被贬儋州期间。据说在原词下原有注释“寄子由”(子由,苏轼弟弟苏辙之字)字样。②秋凉又作“新凉”。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于中秋之夜,与苏轼的另一名作《水调歌头》所抒发的中秋之情略有相似,但意境更加悲凉,情感更加落寞。B.“世事”既可指诗人被贬谪之事,也可指具体的世间万事、人情世故,还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人生命运抽象意义的认识。C.“夜来”一句,风卷落叶响彻回廊的细节正面写浓重的秋意,而眉头鬓上老态渐显的细节描写,则是侧面表现秋意之深。D.“月明”一句一语双关,既可以指自然现象,也可以暗示诗人空有明月之志却被乌云一样的群小所妨害的现实。17.本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6.C17.本词刻画了一个历经人世沧桑,虽有人生壮志,但遭小人陷害,被贬黄州,远离亲人的孤寂落寞的词人形象。【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 “则是侧面表现秋意之深”分析错误。这一句是表现时光匆匆而引起心中的惆怅,并非从侧面表现秋意之深。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词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一句把人世喻为梦境。梦总是空虚的,转瞬即逝的。“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一句,秋风吹落叶的声音,仿佛提醒作者时间正在随着落叶的声音一点点消逝。作者内心敏感,在秋意渐深之时,作者敏感的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作者将人世喻为梦境,感伤人生之短促,悲叹壮志之难酬。从中可见作者是一个历经人世沧桑、内心敏感、壮志难酬之人。“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作者此处“月明”一句一语双关,既可以指自然现象,也可以暗示诗人空有明月之志却被乌云一样的群小所妨害的现实。作者因政见与当朝者不同而被贬官外放,自己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此处作者一语双关,悲愤世道之险恶,人生之寥落。从中可见此时的作者是一个虽有人生壮志,但遭小人陷害,被贬黄州之人。“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两句,“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苏轼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在这热闹的中秋月明之时,唯一可以慰藉自己落寞孤寂情怀的是那真挚的手足深情。苏轼渴望着与兄弟一诉衷肠,无奈远贬黄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遥寄相思。天涯同一月,相思两地情,遥望却不能与之相聚,明天却又要面临现实中太多的痛苦与无奈。所以此时作者怀念亲人,孤寂落寞的无限忧愁。此时的作者是一个孤寂落寞、满怀思念之人。(四)名篇名句默写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苏轼从光阴似水、月有圆缺中感悟人生哲理,认为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_____”;从事物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所以不必羡慕大自然。(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愁”之多,这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3)静女是男主人公心目中的娴静而美丽的女子;然而《诗经》静女篇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们表现了静女调皮的一面。【答案】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③.问君能有几多愁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⑤.爱而不见⑥.搔首踟蹰【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瞬、搔、踟蹰。三、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考查(一)语言素养考查19.在下列文句的括号里,依序填入成语,最适当的选项是()这部作品的作者究竟是谁,一直(),莫衷一是,但对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大家却都()倍加推崇,毫无争议。全书角色刻画(),情节发展(),具有令读者爱不忍释、废寝忘食的魅力。A.议论纷纷七嘴八舌井然有序汹涌起伏B.各说各话不约而同惟妙惟肖千锤百炼C.众口铄金同声附和别开生面波澜壮阔D.众说纷纭异口同声栩栩如生千回百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第一处,“议论纷纷”,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各说各话”,各自说不相关、不搭调的话;“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根据后面“莫衷一是”可知,前面应是说观点看法很多,四个词语中可以直接排除“众口铄金”,这就排除C项。第二处,“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议论纷纷;“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同声附和”,众口一辞,随声附和;“异口同声”,大家说的完全一致;根据语境“大家”“倍加推崇,毫无争议”可知,此处应是说大家观点一致,由此可见“七嘴八舌”与“毫无争议”不合,排除A项。第三处,“井然有序”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别开生面”,指新的面貌,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根据语境“全书角色刻画”可知,此处应是形容角色刻画的生动逼真,可以排除“井然有序”“别开生面”。第四处,“汹涌起伏”,形容波浪水流起伏很大;“千锤百炼”,指铸剑需要千百次的锤打和冶炼。比喻文章多次润饰,人生历经磨炼;“波澜壮阔”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 或规模宏大;“千回百折”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根据语境“情节发展”“令读者爱不忍释、废寝忘食”可知,这里形容情节曲折跌宕,应使用“千回百折”,排除B项。故选D。20.阅读下文,推断□内最适合填入的词语依序是()地坛的古园彷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脚。四百多年里,它一面□□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史铁生《我与地坛》)A.历尽沧桑/剥落/粉饰/纸醉金迷B.披星戴月/剥蚀/粉饰/玉砌雕栏C.历尽沧桑/剥蚀/淡褪/玉砌雕栏D.披星戴月/剥落/淡褪/纸醉金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第一处,“历尽沧桑”,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语境形容“地坛的古园”,如使用“披星戴月”则对象不当,且语境是说地坛的古园经历了很多,故应使用“历尽沧桑”。第二处,“剥蚀”,剥脱而逐渐损坏;“剥落”,物体表面的覆盖物脱落。语境指在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逐渐损坏,故应使用“剥蚀”。第三处,“粉饰”,涂饰表面,掩盖污点或缺点;“淡褪”,慢慢褪除,消失;结合前面“四百多年”“剥蚀”“坍圮”等可知,此处应是说门壁上的朱红色褪除消失,故应使用“淡褪”。第四处,“玉砌雕栏”,形容富丽的建筑物;“纸醉金迷”,被光芒四射的金纸所迷住,后用来形容奢侈豪华、腐朽享乐的生活;语境是形容地坛古园里的建筑物,故应使用“玉砌雕栏”。故选C。21.下面一段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①近年来,安徽黄山区依托资源和地域优势,着手整合品牌、打造名牌,进一步推广茶业产业化进程。②2008年黄山区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太平猴魁有机茶国家级农业标准 化示范区通过验收。③围绕打造“中国极品名茶之乡”的总体目标,黄山区把茶叶基地建设、品牌塑造、品质提升、龙头企业培育等作为着力点,④大力实施茶业富民工程,茶业经济快速取得发展。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推广……进程”动宾不搭配,“推广”改为“推进”;B.“被授予”后缺宾语,在“中国名茶之乡”之后加“称号”;D.语序不当,“快速”应该修饰“发展”,将“快速取得发展”改为“取得快速发展”。故选C。22.对下面语段中的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被过度表扬或者总是被忽视的人都易产生这样的症状。被过度表扬的人虽然在他人眼中光鲜亮丽,但是他们对于外界的评价要比常人更为敏感。而另一种极端——总是被忽视的人也更容易成为“冒充者”。从小的我们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因为自己所获得的成就没有被外界认可,那么就会认为不是有效证明自己的途径。A.从小的我们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如果自己所获得的成就没有被外界认可,那么就会认为不是有效证明自己的途径。B.我们从小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因为自己所获得的成就没有被外界认可,那么就会认为这不是证明自己的有效途径。C.从小的我们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因为自己所获得的成果没有被外界认可,那么就会认为不是有效证明自己的途径。D.我们从小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如果自己所获得的成就没有被外界认可,那么就会认为这不是证明自己的有效途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从小”作状语,应调至“都”的前面;二是搭配不当。“因为”与“那么”不能搭配,画线句表假设,应用“如果……那么……”。 故选D。(二)语言素养考查23.阅读下文,推断作者认为进行历史研究时,对“研究结果”最具关键影响力的选项是()我的研究方法,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时点上切一横断面,在下一个时点上再切一个横断面,然后比较这两个横断面相异之处,再在其中寻求变动的主因及变化的现象。因此我这工作最重要的是选时点,而选时点则往往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识,甚至带有冒险性的意味,有时也可能因为原选的横切面不恰当而导致观察错误。因此,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使历史学无法成为精密的科学。(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A.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B.研究者的选择与判断C.一套精密科学方法D.冒险蒐集材料的勇气【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归纳概括能力。依据材料“我这工作最重要的是选时点,而选时点则往往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识”可知,无论是选择时点还是原选横切面,都是由研究者的主观意识所决定,因而研究者的选择与判断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故选B。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鲁国之法,鲁人为奴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谦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子贡的名字)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两位弟子都是在做好事,子贡好人做到底,连赎金都不想取回了,孔子却认为他做错了;而子路救人后竟然接受了人家送的一头牛,却得到孔子的肯定。请问孔子这样做,最主要的着眼点是什么?【答案】圣人做事可以改变风俗,教导百姓,做了好事不拿取相应的报酬,就不能引导本就不富裕的百姓效法他去行更多的好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著思想内涵的能力。依据“赐失之矣”“鲁人不复赎人矣”可知,孔子不赞成子贡的做法是因为这样违背人的本性,不利于引发教导百姓去做好事。而依据“鲁人必拯溺者矣”可知,孔子赞成子路的做法 是因为这样可以对人起到激励作用。而结合《论语》原文“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可知孔子之所以这么做,着眼点是因为他认为圣人做事可以改变风俗,教导百姓,做了好事不拿取相应的报酬,就不能引导本就不富裕的百姓效法他去行更多的好事。参考译文:鲁国的法令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见到本国人(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支取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其他诸侯国赎回来,回来后却推辞,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从此以后,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人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鲁国的人肯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四、作文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年关将至,有关烟花爆竹是否能解禁燃放的问题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一件事情。但是许多地方政府,早已重申燃放禁令。反对解禁的人士认为:燃放烟花炮竹,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不利于环保;增加防火压力,以往除夕夜火灾发生率高于平时;儿童玩耍烟花,也不安全。主张解禁的人士认为:春节不燃放烟花爆竹总感觉少了点年味,不像以前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爆竹,欢天喜地,热闹非凡,这样才有过年的味道。2022年12月,人民日报发文,向地方政府建言:不宜禁放鞭炮,拿环保说事一刀切是懒政、蠢政、霸政。作为没有亲身经历过满城灯火迷人眼,爆竹连天响夜空的除夕夜的青年人,面对是否解禁燃放烟花爆竹,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给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写成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关于是否解禁燃放烟花爆竹,一派反对解禁,另一派主张解禁。反对者从环卫角度出发,强 调禁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好处:减少大气污染,减少火灾风险,保护儿童安全。支持者更在意传统习俗,春节只有燃放烟花爆竹才有年味,才能制造喜庆热闹的过年气氛。人民日报发文,同样主张解禁,出言尖锐,批评只讲环保是“一刀切”“懒政、蠢政、霸政”。这警醒地方行政主体,发布政策律令要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的改变,并充分考虑民意民情,不可单纯延续往年做法。在环保问题突出、无度燃放炮竹造成严重污染的年代,行政禁止是势所必然。当大气环境改善,人民环保意识提升,而传统习俗文化日益引起重视,再全面禁止就显得不合时宜。引语限制作者身份为“没有亲身经历过满城灯火迷人眼,爆竹连天响夜空的除夕夜的青年人”,要求发表对该问题的看法。当代青年生在“燃放禁令”时代,只从电子产品中看到过烟花灿烂的图景,听到虚拟的爆竹轰鸣声,从未亲身体验,不可谓不遗憾。根据材料末尾人民日报的建言,以及出题人在引语中所给的提示,再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可知本题的最佳意见倾向应为支持解禁。考生可以从恢复发扬传统文化的立场谈解禁燃放的意义,还可以从青年人自身的感受角度谈对年味的期许。针对反对者担心的环保安全问题,可以在做法中提出通融建议:如限制燃放地点、时长,燃放高峰时段加强消防布控,小孩玩烟花时须有家长看护等。立意:1.爆竹声中,年味回归。2.为年味解除禁令,为环保有限燃放。3.E时代需要真实的年味。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00:01 页数:23
价格:¥2 大小:46.0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