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嘉兴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地理试卷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1年5月26日,我国多地发生月全食现象。人们有时候可观测到月球变成一轮红色的月亮挂在天空。下图为地球和月球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月球位于()A.①B.②C.③D.④2.月全食发生时,出现红月亮现象主要是因为大气的()A.反射作用B.散射作用C.吸收作用D.逆辐射作用【答案】1.A2.B【解析】【1题详解】根据地球公转轨迹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①②点附近为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③④点附近为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材料日期为5月26日,排除③④。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①符合,②错误。故选A。【2题详解】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到散射的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躲在地球阴影里的月亮上。所以,在月全食时,市民看到的月亮是暗红色的,即所谓的“红月亮”。故月全食的红月亮与地球大气的散射有关,B选项正确。反射类似于云层将阳光直接反射回外太空,与红月亮无关,A选项错误。吸收作用,类似于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大气逆辐射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将能量还给地面的过程,都与红月亮并无关联,C、D选 项错误。故选B。【点睛】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被某种外力作用带到别处大小不一的石块,统称漂砾。下图为某地质学者在我国西北某高山地区拍到的巨大漂砾,该巨石正好搁在另一承托石上。完成下面小题。3.形成该巨石景观的外力是()A.风力B.冰川C.海水D.流水4.影响下列景观形成的外力,与巨石景观一致的是()A.B.C.D.【答案】3.B4.A【解析】【3题详解】由图可看出该巨石棱角分明,而风力作用下石块会较圆滑,A选项错误;该巨石位于西北高山上且棱角分明,是受冰川作用形成的,B选项正确;西北远离海洋,C选项错误;西北降水少,流水作用较弱,D选项错误。 【4题详解】图片A角峰是冰川作用,A选项正确;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B选项错误;风化石是风化作用,C选项错误;波浪谷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形成的。D选项错误。【点睛】外力作用包括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过去40年里,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而南极地区升温的速度比北极慢很多。下图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与南极相比,北极地区变暖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图中()A.①减少B.②的减少C.③的减少D.④的减少6.快速升温可能导致北冰洋()A.永冻冰层增厚B.海水密度上升C.海水盐度下降D.通航时间缩短【答案】5.C6.C【解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与南极相比,北极地区由于变暖,海冰融化较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降低,因此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更加明显;南极地区地面冰雪覆盖层较厚,冰雪反射太阳辐射,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地面辐射较弱,气温较低。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②是大气中云层反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反射太阳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此北极地区变暖速度较南极地区快的主要原因是③的减少,与①②④的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快速升温可能导致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永冻冰层变薄,A 错误;温度升高,海水热胀,海水密度下降,B错误;温度升高,海冰融化释放淡水稀释海水,海水盐度下降,C正确;海洋融化,通航时间延长,D错误。故选C。【点睛】大气的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如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夏威夷岛面积虽小,但岛上植被有着从热带雨林到热带荒漠的神奇变化。冒纳凯阿火山海拔4205米是该岛最高的位置,山顶有积雪分布。完成下面小题。7.荒漠主要分布在岛屿的()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8.火山顶部气温低、有积雪的主要原因是()A.获得太阳辐射少B.副热带高压控制C.大气吸收辐射少D.暖流增湿作用强【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夏威夷岛位于20°N附近,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夏威夷岛位于东北信风带,东侧、北侧、南侧均会受来在海洋上的东北风的影响迎降水多,荒漠存在可能性小,A、C、D错;西侧位于东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且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由此可以判断该岛的荒漠主要分布在西侧,B对。故选B。【8题详解】 夏威夷岛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A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天,气温高,且难以降雪,与题意不符合,B错;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火山顶部海拔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低。导致东北信风带来的降水因气温低变成了降雪,C对;暖流对火山顶部的气温影响小,且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而不是降温,D错。故选C。【点睛】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位于雨影区降水少。阿尔金断裂带是中国西部最著名的大断裂带,野外勘查发现断裂带中有很多糜棱岩(属变质岩),附近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丘内部含水量很高。完成下面小题。9.糜棱岩的特征是()A.层理构造B.含有化石C.质地紧密D.颗粒较大10.沙丘内部的水最可能直接来自()A.河流水B.地下水C.湖泊水D.积雪融水【答案】9.C10.B【解析】【9题详解】有明显层理结构的应属沉积岩,A选项错误。含有化石的岩层应为沉积岩,B选项错误。变质岩质地紧密,糜棱岩属于变质岩,C选项正确。糜棱岩是颗粒很细呈条带状分布的动力变质岩, D选项错误。故选C。【10题详解】此地属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从图中可以看到沙漠内部距离河流较远,河流水难以对沙丘产生影响,A选项错误。从图中大断裂带可以看到,地下水沿断裂带向沙漠深处流动,故沙丘内部的水最可能直接来自地下水,B选项正确。材料中说巴丹吉林沙漠高大山丘内部含水量都很高,图示地区湖泊数量有限,难以对沙丘内部产生更大影响,C 选项错误。本区降雪有限,积雪融水有限,对高大沙丘内部的含水影响较小, 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糜棱岩具有糜棱结构、定向构造,是一种经过动力变质作用的深度变质岩。糜棱岩为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于断裂带两侧,因为压扭应力的作用,使得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且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使的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岩粒度细小,但是一般比较均匀,外貌很致密与坚硬,需借助显微镜才可分辨颗粒轮廓。有时在断面中可见凸镜状定向排列的碎斑。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该月,甲地的盛行风及其成因分别是()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西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2.下列有关洋流对乙、丙地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受暖流影响,气压低B.乙地受寒流影响,风力大C.丙地受暖流影响,降水多D.丙地受寒流影响,温度高【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解】判读甲地盛行风,先过甲地等压线作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于近地面的风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大约左偏45°,可得出甲地为西北风,A、B、C错;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此刻受低压控制,说明此刻为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也跟随向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因此,甲地1月份西北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对。故选D。【12题详解】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乙为西澳大利亚寒流,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A、D错;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因此,乙地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晴天多,大气稳定,风力小,B 错;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因此,丙地受暖流影响,降水多,C对。故选C。【点睛】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下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拉尼娜事件表现为()A.①减弱B.②减弱C.③不变D.④增强14.拉尼娜事件发生最可能导致()A.甲沿岸降水增多B.甲沿岸海啸多发C.乙沿岸渔业减产D.乙沿岸台风多发【答案】13.D14.A【解析】【13题详解】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海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异常变冷,中东部形成较强的高压,向西太平洋吹动,整个环流体系增强,沃克环流增强,①②③④均增强,A、B、C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14题详解】受拉尼娜事件影响,沃克环流体系增强,甲所在地区气流上升增强,降水增多,A选项正确。海啸为海底地震诱发与拉尼娜现象无关,B选项错误。乙沿岸上升补偿流增强,渔业增产,C选项错误。乙处海域水温异常偏低,不易形成台风,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 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海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沃克环流为顺时针方向,近海面地区,由东部吹向西部。①厄尔尼诺:沃克环流减弱,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异常升高,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西部易发生干旱灾害。②拉尼娜:沃克环流增强,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异常变冷,易发生干旱灾害;西部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界线,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山顶终年有积雪冰川。完成下面小题。15.勃朗峰位于()A.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C.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16.表示阿尔卑斯山的林线和雪线分布的是()A.AB.BC.CD.D【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解】勃朗峰为阿尔卑斯山的主峰,阿尔卑斯山地处欧洲南部,是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中所隆起的山脉,故其是在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B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B。 【16题详解】阿尔卑斯山大致呈东西走向,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阳坡植被带上限高,阴坡植被带上限低,故阿尔卑斯山的林线,应为南坡高北坡低, A、B选项错误。阿尔卑斯山北坡为阴坡,蒸发弱,北坡又是迎风坡,大西洋水汽在此产生了大量的降水,因此,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南坡雪线较高, 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迎风坡雪线较低,背风坡雪线较高;所以常常根据雪线高低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石炭-二叠纪是我国地质史上最早的造煤时期,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非常繁盛。完成下面小题。17.科学家研究我国最早的造煤时期可依据()A.花粉化石B.恐龙化石C.珊瑚化石D.昆虫化石18.主要的造煤植物最可能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答案】17.A18.B【解析】【17题详解】根据植物化石和花粉化石的研究,我国地质史上最早的大规模造煤期是约2亿年前的晚古生代造煤期,地质学上称之为石炭-二叠纪造煤期,A选项正确。恐龙所在的时期主要为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是在二叠纪之后,并不是最早的造煤时期,B选项错误。珊瑚是古生代早期所形成的,比石炭-二叠纪时间过早,故不能成为造煤时期的判断依据,C选项错误。昆虫最早出现在石炭期早期,昆虫各时期均有大量分布,并不能作为成煤时期的判断依据,D选项错误。故选A。【18题详解】石炭-二叠纪是古生代晚期。藻类植物主要出现在古生代早期,造煤时期应为古生代晚期,A选项错误。蕨类植物主要出现在古生代晚期,符合材料,B选项正确。裸子植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时期,被子植物主要出现在新生代时期,都晚于造煤时期,C、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煤是地壳运动的产物。远在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和1 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以及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大量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后转变成煤,从植物死亡、堆积、埋藏到转变成煤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为成煤作用。天赤道是赤道平面与天球相截所得的大圆,子午圈是天球上经过北天极、天顶、南天极、天底,并与天球相交的大圆。某日,北京(116°E,40°N)和海口(110°E,20°N)的地理学习小组分别观测太阳位于正东和正南时太阳的高度(见图)。完成下面小题。19.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可能是()A.10°SB.0°C.10°ND.23.5°N20.北京,该日太阳位于正南方位时,海口校园的旗杆影子朝向()A.西南B.正北C.西北D.东北【答案】19.C20.C【解析】【19题详解】海南位于20°N,读图可知,正午时刻,太阳在海南天顶偏南方天空,表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位于20°N以南地区,排除D。无论北京还是海口,当太阳在当地的正东方时,太阳已经在地平面以上一定高度,由此表明,该日日出东北,太阳应直射北半球,排除AB,C正确。故选C。【20题详解】北京太阳位于正南方位时,北京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即116°E为12点,此时110°E地方时为11:36,此时海口当地太阳应在当地的东南方天空,所以旗杆影子朝向当地的西北方向,故选C。【点睛】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近年来,南方稻区多个省份采用“紫云英-水稻”的种植模式,春耕前将冬季种植的紫云英翻耕入地,再进行生产。“紫云英-水稻”模式可以直接为土壤() ①提高肥力②增加矿物养分③增加透气性④降低盐碱化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紫云英属草本植物,春耕前将冬季种植的紫云英翻耕入地,草本植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可增强土壤肥力,但并不能增加土壤的矿物质成分,①正确,②错误。由于微生物并不能完全将紫云英分解导致紫云英的枯枝仍在土壤当中存留,使土壤间的空隙变大,增加了其透气性,③正确。盐碱化主要是由于大水漫灌所引起的土地退化,与紫云英并无关联,排除④。①③正确,故选B。下图为某区域的等高线和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22.甲处的构造地貌是()A.背斜山B.向斜山C.背斜谷D.向斜谷23.图中沿断层线的地形剖面是()A.B.C.D.【答案】22.B23.D【解析】【22题详解】 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到甲地位于1100米以上,中间高四周低,属山地地形,排除C、D选项。从岩层新老关系来看,甲地岩层年代较新,两翼年代较老,属于向斜构造,故应为向斜山,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故选B。【23题详解】从等高线可知,断层线西北端,位于500米等高线和700米等高线之间,排除A、C选项。东南端超过700米,等高线位于700米到900米之间,且从整体来看,断层线穿过的等高线疏密程度基本一致,其坡度应大致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到B选项东南端坡度较西北端明显大,D选项东南端与西北端坡度大致相同,故D选项更符合。故选D。【点睛】背斜与向斜。①形态:向上拱起的背斜,向下弯曲的向斜;②地质年代: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核部老,两侧新)的是背斜,中间新两翼老(核部新、两翼老)的是向斜。下图为2021年9月某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图中甲地天气系统及水平气流运动分别是()A.气旋,顺时针辐散B.反气旋,顺时针辐合C.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D.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25.甲乙丙丁四地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甲地北风劲吹B.乙地风雨交加C.丙地电闪雷鸣D.丁地阴雨连绵 【答案】24.D25.D【解析】【24题详解】甲地气压中心向外的低压槽中形成锋面系统,应为低压中心或气旋,排除反气旋和高压系统,B、C选项错误。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辐合,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故选D。【25题详解】甲地位于暖锋锋前,此时风向应为偏东风或东南风,北风错误,A选项错误。乙地位于冷锋锋前,此时并未受冷锋影响,天气应以晴朗为主,B选项错误。丙地处于高压中心,此时应为晴朗天气,C选项错误。丁地位于冷锋锋后,冷锋的降水主要在锋后,故丁地应为阴雨连绵,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锋面气旋,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系统。①组成部分:中间为低气压中心,西侧为冷锋,东侧为暖锋。②移动方向:北逆南顺,即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③降水分布:主要分布在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即冷气团的一侧)。另外在冷锋的锋前也会有少量降水。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杨树适应性强,主要分布在北纬25°~53°区域,北方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每年4~5月份,杨树新叶吐露前后,产生的杨絮在各地如约而至,看似雪花美丽但却带来很多问题。材料二:2019年某区域飘絮开始时间分布图(图1),某城市杨絮飘絮景观(图2)。 (1)杨树所属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________季落叶,影响飘絮开始时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2)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春季飘絮问题较________(重/轻),请分析原因________。(3)简述飘絮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答案】(1)①.温带落叶阔叶林②.冬③.热量(气温)(2)①.重②.原因:北方杨树种植较多;春季降水少;湿度小,不易沉降。(3)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安全【解析】【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植被分布、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环境污染等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小问1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杨树主要分布在北纬25°~53°区域,北方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证明杨树生长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由于具有宽阔的树叶,在秋冬季节落叶,图示飘絮时间存在差异,纬度越高,时间靠后,纬度越低,时间提前,主要是是由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充足,故主要因素是热量(气温)。【小问2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春季来临后,南方地区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多,湿度较大,飘絮难以飘起;反而是北方地区春季较为干燥,降水量少,飘絮不易沉降;且材料显示北方地区种植广泛,数量较多,飘絮也较多。故北方更加严重。【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飘絮的飞舞,将会导致空气中的尘埃增加,影响大气质量,造成大气污染;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影响人体安全;如果量大,还可能影响交通安全。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天山西北部的山间盆地内,湖泊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和冰川融水,湖水水量大,湖中水草茂盛,冬季时形成奇特的冰泡。材料二:赛里木湖流域示意图(图1),冰泡景观图(图2). (1)冬季,赛里木湖底土壤________层中释放的气体,在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由于湖水________速度快,气泡被锁定在冰中,形成冰泡景观。(2)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主要是因为深居内陆,________(填风向)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较________(多/少)。与降水补给过程相比,简述赛里木湖冰川补给过程的特点________。(3)试分析近30年来赛里木湖面积增大的原因。【答案】(1)①.腐殖质②.结冰(2)①.西风(西南风)②.少③.补给时间连续,补给速度缓慢,补给水量稳定(3)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加,入湖径流增加【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赛里木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湖泊自然环境特征、水文特征、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天山,因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冬季,湖水随气温急剧降低而迅速结冰,湖底土壤腐殖质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会被封锁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小问2详解】由于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天山,受地形的重重阻挡,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赛里木湖的降水主要来自于大西洋。西风(西南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新疆的赛里木湖时,所剩无几水汽较少,这里成为大西洋水汽最后能输送到的地方。与降水补给过程相比,由于赛里木湖靠冰川补给,冰川补给过程的特点与气温关系密切,变化一致。因流域内气温的变化 比雨水的变化小,速度缓慢,因此补给水量比雨水补给稳,补给时间连续;补给速度也缓慢。【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天山西北部的山间盆地内,湖泊主要靠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湖水水量大,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水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多,入湖径流也随之增加。因此赛里木湖面积增大。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非洲局部地区图,图2是图1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甲城海拔1254米,乙城海拔8米。材料二:赞比西河全长2660千米,流贯非洲中南部及东南部,向东注入印度洋。近年来赞比西河上游修建多座大坝,以缓解沿线国家缺水问题。(1)M、N两沼泽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2)由于赞比西河河口地区地势低平,加上潮水对河流的________作用,________(写外力作用名称)带来大量泥沙,在河口形成巨大的________(地貌)。简析赞比西河上游修建水库对河流下游水文的影响________。(3)与甲城相比,乙城1月的降水量较________,分析其原因________。 【答案】(1)①M②.降水少;蒸发量大;无径流将盐分带出(2)①.顶托②.(流水)搬运③.三角洲④.含沙量减少;流量季节变化减小(3)①多②.乙城位于沿海,水汽来源丰富;乙城1月气温高,对流运动强;乙城沿岸暖流流经,增湿作用明显【解析】【分析】本题以赞比西河区域环境特征为材料,涉及影响沼泽盐度的因素、地貌成因、水库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降水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N沼泽河流有进有出,可以排盐。而M沼泽,河流只进不出,盐分无法排除,且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M地盐度高。【小问2详解】由于赞比西河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加上沿海地区,海水对河流的顶托作用,使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形成巨大的三角洲地貌;赞比西河上游修建水库,水库蓄水拦沙,对河流下游径流起调蓄作用。因此,河流下游含沙量减少;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小问3详解】读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可知,与甲城相比,乙城1月的降水量较多。主要是因为乙城位于沿海地区,水汽充足,且暖流流经,增温增湿;1月份南半球为夏季,乙城气温高,对流运动强,容易成云致雨,因此乙城1月的降水量较多。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建设中的贵南高铁,全程482公里,是西南首条设计350公里时速的高速铁路。图1为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和贵南高铁局部线路图。 材料二:天坑又称为喀斯特漏斗,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长期地质演化而形成。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目前已经发现多个世界级天坑群。图2为天坑形成不同时期的示意图。材料三:百色市位于右江河谷,常年1月平均气温10~12℃,因冬季气温高被称为全国三大“天然温室”之一。(1)贵南高铁沿线地区地形崎岖,为减缓道路坡度,山区公路多呈________分布。随着技术的提高,贵南高铁建设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以降低高铁的坡度。(2)图2中天坑形成和发展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说明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的原因________。(3)百色所在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分析右江河谷冬季气温高的原因________。【答案】(1)①.之字形②.桥梁③.隧道(2)①.②④①③②.石灰岩广布;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多;流水溶蚀作用强。(3)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较大;地形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位于河谷,空气下沉增温较明显【解析】 【分析】本题以贵南高铁为材料,涉及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条件、喀斯特地貌成因、自然带、影响气温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小问1详解】贵南高铁是指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沿线主要为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不平,为减缓道路坡度,山区修建公路时,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公路多修建呈之字形;线路穿过黔桂高原过渡带及桂西岩溶峰丛洼地、峰林平原区,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岩溶不良地质特别突出。随着技术的提高,贵南高铁建设以桥梁、隧道为主,以降低高铁的坡度,克服不利地形地质条件。【小问2详解】喀斯特地貌地区,随着流水在地下岩层中不断的进行溶蚀,使得地下溶洞的空间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承受上方的岩层重量而发生坍塌,在地表保留部分形态形成天坑,因此,结合图可知,天坑形成和发展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广西地区石灰岩广布,并且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植被茂盛,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河流有机酸、无机酸含量多,且流速快,流水溶蚀作用强,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创造条件。【小问3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2-16 14:31:03 页数:19
价格:¥2 大小:9.86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