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年级化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7P-31Cl-35.5S-32Ca-40Mn-55Fe-56Cu-64Br-80Ag-108Ba-137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油B.食醋C.漂白粉D.小苏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汽油是碳原子个数在5—11的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B.食醋是乙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漂白粉为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C错误;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B.的结构示意图:C.和互为同位素D.的电子式:【答案】D【解析】【详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A正确; B.已知Cl是17号元素,故的结构示意图:,B正确;C.和二者为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的原子,故互为同位素,C正确;D.的电子式为:,D错误;故答案为:D。3.下列仪器名称正确的是A.三脚架B.溶量瓶C.镊子D.坩埚【答案】D【解析】【详解】A.该仪器为泥三角,不是三脚架,故A错误;B.溶量瓶中“溶”错误,应该为容量瓶,故B错误;C.该仪器为坩埚钳,不是镊子,故C错误;D.该仪器为坩埚,灼烧固体常在坩埚中进行,其名称合理,故D正确;故选D。点睛:明确常见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要求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化学名称的正确书写。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等B.都能与水反应,均可用作供氧剂C.可溶性的铝盐溶于水能生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得粗硅,提纯后可用于制成计算机的芯片【答案】D【解析】【详解】A。浓硫酸可以与氨气反应,故不能干燥氨气,故A错误;B.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不能生成氧气,故不能作供氧剂,故B错误; C.铝盐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悬浮物而净水,不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D.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得粗硅,粗硅提出后得到纯硅,纯硅为半导体,可用于制成计算机的芯片,故D正确;故选D。5.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氯气有毒,不可用于合成药物B.氧化铁红颜料跟某些油漆混合,可以制成防锈油漆C.利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腐蚀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D.氨气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热,因此液氨常用作制冷剂【答案】A【解析】【详解】A.氯气的用途比较广泛,可用于合成多种药物,A错误;B.氧化铁呈红棕色,所以氧化铁红颜料跟某些油漆混合,可以制成防锈油漆,B正确;C.FeCl3具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可以与Cu反应产生FeCl2、CuCl2,因此可作为“腐蚀液”腐蚀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C正确;D.氨气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液氨常用作制冷剂,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6.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A.CO2、SO2B.NH3、CO2C.SO2、H2O2D.SO2、Cl2【答案】A【解析】【详解】A.由于HCl的酸性强于H2SO3和H2CO3,故CO2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SO2,仍然没有沉淀生成,A符合题意;B.NH3能溶于BaCl2溶液中,形成碱性溶液,没有沉淀生成,通入CO2后先后发生反应:2NH3∙H2O+CO2=(NH4)2CO3+H2O,(NH4)2CO3+BaCl2=BaCO3↓+2NH4Cl,B不合题意;C.由于HCl的酸性强于H2SO3,SO2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滴加H2O2,发生反应:H2O2+SO2=H2SO4,BaCl2+H2SO4=BaSO4↓+2HCl,产生沉淀,C不合题意;D.由于HCl的酸性强于H2SO3,SO2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Cl2,发生反应:2H2O+Cl2+SO2=H2SO4+2HCl,BaCl2+H2SO4=BaSO4↓+2HCl,产生沉淀,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 7.下列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①②③黄铁矿④A.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Fe不能直接转化为Fe2O3,①不符合题意;②该组物质间的转化每一步都可以实现:NaNa2O2,Na2O2Na2CO3,②符合题意;③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该组物质间的转化每一步都可以实现:FeS2SO2H2SO4,③符合题意;④,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稳定,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B.物质中化学键被破坏,一定发生化学变化C.晶体和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D.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答案】C【解析】【详解】A.比稳定,是由于H-F键的键能大于H-Cl,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既有旧键的断裂又有新键的形成,故化学键被破坏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故B错误;C.晶体和中都只有离子键,故化学键相同,故C正确;D.熔化时只能破坏离子键,不能破坏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9.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的原子核中仅含质子,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在同周期中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YZA.X和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高C.X与Z可形成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化合物D.若Y与Z形成化合物,则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可知,W为H元素,Z是第三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即Cl元素,则Y为S元素,X为O元素。【详解】A.O和S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SO3,A正确;B.Cl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强,因此HCl的热稳定性比H2S高,B错误;C.O与Cl可以形成用于自来水消毒的物质:ClO2,C正确;D.S与Cl形成化合物SCl2,则每个Cl最外层多一个共用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S最外层多了两个共用电子,也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正确。故本题选B。10.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c(N2):c(H2)=1:3B.反应放出92.4kJ的热量C.v正(N2)=3v逆(H2)D.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达到平衡状态时c(N2):c(H2)不一定等于1:3,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A错误;B.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起始量及转化量未知,不能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N2)=3v逆(H2)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不是平衡状态,C错误;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为平衡状态,D正确;答案选D。11.在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3mol•L-1,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Mg2+、NO、Cl-、Na+B.Al3+、SO、Cl-、K+C.Na+、Fe2+、SO、NOD.S2-、SO、K+、Na+【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在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3mol•L-1,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可能为酸溶液,大量存在H+,也可能为碱溶液,大量存在OH-,A.当溶液为酸溶液时,Mg2+、NO、Cl-、Na+之间均不反应,当溶液为碱溶液时,Mg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该离子组可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B.当溶液为酸溶液时,Al3+、SO、Cl-、K+之间均不反应,当溶液为碱溶液时,Al3+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该离子组可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C.当溶液为酸溶液时,H+、Fe2+、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当溶液为碱溶液时,Fe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该离子组一定不可能大量共存,C符合;D.当溶液为酸溶液时,H+、S2-、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当溶液为碱溶液时,S2-、SO、K+、Na+之间均不反应,故该离子组可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故选C。1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大于 B.含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C.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D.标准状况下,氢气、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答案】B【解析】【详解】A。溶液中的碳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5mol,K+的物质的量为1mol,0.5molCO发生水解CO+H2OHCO+OH-,阴离子数目增多,故阴阳离子总数大于,故A正确;B.根据化学反应,Mg+2H2SO4(浓)=MgSO4+SO2↑+2H20,2mol浓H2SO4和足量的镁反应如果只生成二氧化硫则转移电子2mol,转移的电子数等于2NA,0.2mol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镁反应如果只生成二氧化硫则转移电子数等于0.2NA,若Mg+H2SO4=MgSO4+H2↑,如果1molH2SO4只生成氢气则转移电子为2mol,转移的电子数数为2NA,0.2molH2SO4只生成氢气则转移电子数为0.4NA,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所以反应中既有二氧化硫又有氢气生成,转移电子数大于0.2NA小于0.4NA,故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2NA和0.4NA之间,故B错误;C.pH=12的溶液中c(OH-)=0.01mol/L,1L溶液中n(OH-)=0.01mol,则的数目为,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反应2H2+O22H2O,2CO+O22CO2,由于1mol氢气或一氧化碳燃烧都消耗0.5mol氧气,故0.4mol氢气、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故D正确;故选B。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的溶液冲洗B.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用小刀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直接放入水中,剩余钠放回试剂瓶C. 铜与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然后向试管中加水,观察溶液呈蓝色D.比较不同条件下与反应的快慢,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需要的时间来实现【答案】A【解析】【详解】A.化学实验中,不慎将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故A正确;B.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一小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故B错误;C.反应结束后,为观察溶液颜色,需将试管I中溶液缓缓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液体飞溅,易发生危险,故C错误;D.由反应方程式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则比较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不同浓度的H2SO4溶液反应的反应快慢可通过测定溶液出现浑浊的时间来实现,故D错误;故选:A。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用于制肥皂B.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包括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D.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甲醛、加热等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答案】B【解析】【详解】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生可溶性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因此油脂可以用于制肥皂,A正确;B.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元素,有的还有硫、磷等元素,因此组成元素不是仅有三种元素,B错误;C.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由于其分子式与果糖相同,都是C6H12O6,但二者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D.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甲醛、加热等时,会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其生理活性,即发生变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15.下列事实中一定能证明是弱电解质的是①用溶液做导电实验,灯炮很暗②溶液的③等等体积的硫酸、溶液和足量锌反应,放出的氢气较多④醋酸溶液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⑤的溶液稀释至1000倍,A.①②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⑤【答案】B【解析】【详解】①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没有与同浓度的强电解质对比,灯炮很暗不能证明CH3COOH是否完全电离,①不符合题意;②0.1mol·L-1CH3COOH溶液若完全电离则c(H+)=0.1mol·L-1,pH=2.88则c(H+)=10-2.88mol·L-1,说明CH3COOH没有完全电离,即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②符合题意;③等pH等体积的硫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说明CH3COOH溶液还能电离出H+,原来CH3COOH没有完全电离,即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③符合题意;④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量与其是否完全电离无关,与其总物质的量有关,20mL0.2mol·L-1醋酸溶液恰好与20mL0.2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不能说明醋酸是否完全电离,即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④不符合题意;⑤pH=1的CH3COOH溶液稀释至1000倍,pH<4,说明c(H+)没有稀释1000倍,即稀释过程继续电离,说明原CH3COOH溶液没有完全电离,即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⑤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②③⑤,故答案选B。16.一种电化学“大气固碳”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充电时,通过催化剂的选择性控制,只有Li2CO3发生氧化,释放出CO2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2Li-2e-+CO=Li2CO3B.图中Li+的移动方向是充电时的移动方向C.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C+2Li2CO3-4e-=3CO2+4Li+D.该电池每放、充4mol电子一次,理论上能固定1molCO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得到放电时Li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因此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3CO2+4e-+4Li+=2Li2CO3+C,故A错误;B.Li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因此图中Li+的移动方向是放电时的移动方向,故B错误;C.根据信息电池充电时,通过催化剂的选择性控制,只有Li2CO3发生氧化,释放出CO2和O2,因此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2Li2CO3-4e-=2CO2↑+4Li++O2↑,故C错误;D.根据放电正极电极反应式3CO2+4e-+4Li+=2Li2CO3+C,充电阳极反应式2Li2CO3-4e-=2CO2↑+4Li++O2↑,因此该电池每放、充4mol电子一次,理论上能固定1molCO2,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17.关于室温下相同、体积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两种稀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中的与溶液中的相同B.温度均升高(不考虑挥发),氢氧化钠溶液不变,氨水增大C.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后,两种溶液的仍相同D.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恰好中和时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相同 【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电荷守恒,pH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两种稀溶液,氨水中的与NaOH溶液中的c(Na+)相同,故A正确;B.升高温度,氨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温度升高10℃,氨水的pH增大;升高温度,氢氧化钠溶液中c(OH-)不变,但是Kw变大,故c(H+)变大,pH减小,故B错误;C.加水稀释,氨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后,氨水的pH大于氢氧化钠溶液的pH,故C错误;D.pH相同氨水与氢氧化钠,氨水浓度大于氢氧化钠,pH相同、体积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两种稀溶液,氨水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恰好中和时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氨水大于氢氧化钠,故D错误;选A。18.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容器中和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保持不变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B.当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将氨液化并移去液氨,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D.该反应可通过加入铁触媒做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答案】A【解析】【详解】A.因为N2与H2的加入量之比为1:3,反应时也按照1:3进行,所以二者浓度比值不会发生改变,不能由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A错误;B.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绝热容器中,反应正向移动时,温度升高。当温度不再改变时,反应即达到平衡,B正确;C.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将氨液化移去,氨的浓度降低,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C正确;D.加入铁触媒做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D正确。 故本题选A。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B.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氨水:C.用惰性电极电解水溶液:D.石灰石与醋酸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会生成偏铝酸盐,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A错误;B.NH3·H2O为弱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写,故B错误;C.惰性电极电解水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故C正确;D.石灰石为难溶盐,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写,故D错误;故选C。20.氧化还原反应3Cu2S+22HNO3=6Cu(NO3)2+10NO↑+3H2SO4+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2S中只有S被氧化B.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22:3C.每生成1molNO气体,转移3mol电子D.反应中HNO3只作氧化剂【答案】C【解析】【分析】在反应3Cu2S+22HNO3=6Cu(NO3)2+10NO↑+3H2SO4+8H2O中,Cu2S中的Cu元素由+1价升高到+2价,S元素由-2价升高到+6价,HNO3中的N元素部分由+5价降为+2价(生成NO),在整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30e-。【详解】A.Cu2S中Cu、S元素的价态都升高,所以二者都被氧化,A不正确;B.氧化剂为HNO3,还原剂为Cu2S,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10,B不正确;C.在整个反应中,生成10molN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0mol,则每生成1molNO 气体,转移3mol电子,C正确;D.反应中22molHNO3参加反应,有10molHNO3作氧化剂,12molHNO3表现出酸性,D不正确;故选C21.已知HF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二聚反应:2HF(g)⇌(HF)2(g)。经实验测得,不同压强下,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m总/n总)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气体的压强:p(a)>p(b)=p(c)C.平衡常数:K(c)>K(b)=K(a)D.若要测定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尽量选择低压、高温条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p1>p2,p(a)<p(b)=p(c),B错;C.温度不同则平衡常数不同,C错误;D.在低压、高温条件下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故若要测定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尽量选择低压、高温条件,D正确;故答案为:D。22.已知A转化为C和D分步进行:①;②,其反应过程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能量低于的能量B.C.断裂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小于形成和化学键所放出的热量D.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②速率大于反应①,气体B很难大量积累【答案】D【解析】【详解】A.从图中可知1molA(g)的能量低于1molB(g)和2molD(g)的总能量,无法比较1molA(g)的能量和1molB(g)的能量大小,A错误;B.从图中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B(g)⇌C(g)+D(g)为吸热反应,ΔH>0,故ΔH=(Ea3-Ea4)kJ/mol,B错误;C.从图中可知,A转化为B和D为吸热反应,断裂1molA(g)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应大于形成1molB(g)和2molD(g)化学键所放出的热量,C错误;D.从反应过程的图像中可知,Ea3<Ea1,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故反应②速率大于反应①,气体B很难大量积累,D正确。故选D。23.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溶液和盐酸等体积混合:B.溶液和氨水等体积混合C.溶液和盐酸等体积混合(为二元弱酸): D.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醋酸,醋酸和水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为,A错误;B.0.1mol/LNH4Cl与0.1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pH>7),说明溶液中一水合氨电离大于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c(NH)>c(Cl-)>c(NH3•H2O)>c(OH-),B错误;C.0.1mol/LNa2C2O4与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反应生成氯化钠、NaHC2O4,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c(Cl-)+2c(C2O)+c(HC2O)+c(OH-)=c(Na+)+c(H+),C正确;D.0.1mol/LNa2CO3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n(Na):n(C)=3:2,溶液中物料守恒得到:,D错误;答案选C24.某兴趣小组用含镁的工业废料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①该含镁工业废料的主要成分MgO40%~50%;SiO220%~25%;FeO、Fe2O310%~20%;此外还含有极少量的CaO;②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开始沉淀~沉淀完全):Mg2+:8.4~10.9;Fe2+:7.6~9.6;Fe3+:2.7~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解”时应加入的酸为硫酸 B.流程中,Ca(ClO)2作为氧化剂,而MgO作用是调节pHC.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可取少量除杂、过滤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酸性KMnO4溶液是否褪色D.“浓缩过滤”操作中,不宜使用普通过滤,应采取趁热过滤的方式【答案】C【解析】【详解】A.该流程是以含MgO的工业废料为原料制取MgSO4·7H2O,为了不引入杂质,所以“酸解”时溶解物质应加入的酸为硫酸,A正确;B.该废料中含有FeO,FeO与H2SO4反应产生FeSO4和H2O,C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2+氧化为Fe3+;MgO可以与溶液中的H+发生反应,通过调节溶液pH,使其中的Fe3+变为Fe(OH)3沉淀,然后过滤除去,B正确;C.除杂是使Fe3+变为Fe(OH)3沉淀,除去杂质离子Fe3+,因此通过检验Fe3+是否存在就可以,应该是加入KSCN溶液进行检验,而不是通过加入KMnO4溶液判断,C错误;D.温度对MgSO4、CaSO4的溶解度的影响不同,温度越高MgSO4溶解度越大,而CaSO4的溶解度会越小,所以可以通过蒸发浓缩、趁热过滤的方式除去CaSO4沉淀,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25.某溶液只含下表离子中的几种,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必要时可加热):阳离子K+、NH、Fe2+、Mg2+、Cu2+阴离子OH-、Cl-、CO、S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沉淀A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B.滤液A中可能含有K+ C.原溶液中只含有NH、Fe2+、Cl-、SOD.沉淀B中一定含有Mg(OH)2【答案】C【解析】【分析】溶液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再向加入硫酸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得到了气体A、滤液A和沉淀A,气体A只能为NO,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则一定不存在OH-,沉淀B为硫酸钡,因为加入了稀硫酸,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滤液A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气体B、滤液B和沉淀B,气体B为氨气,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已经确定含有的阳离子为Fe2+、NH,而阴离子只能含有Cl-、SO,结合电荷守恒可以知道溶液中一定不存在K+、Mg2+、Cu2+,所以沉淀B为氢氧化铁,滤液B中含有氢氧化钡,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了沉淀C碳酸钡,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因为加入了稀硫酸,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故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溶液中不含K+,则滤液A中不可能含有K+,故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只含有NH、Fe2+、Cl-、SO,故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沉淀B为硫酸钡,故D错误;故答案为C。II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以增强去污效果,解释原因(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___________。(2)根据反应设计成银锌纽扣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溶液,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3)熔融可以导电,解释原因___________。【答案】(1)碳酸钠发生水解, 水解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碳酸钠的水解,使溶液中的增大,去污效果增强(2)(3)固体受热熔化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破坏了离子键),产生了自由移动的和,因而能导电。(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小问1详解】碳酸钠发生水解,水解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碳酸钠的水解,使溶液中的增大,去污效果增强。【小问2详解】根据总反应可知Zn失电子,做负极,故负极反应式为。【小问3详解】固体受热熔化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破坏了离子键),产生了自由移动的和,因而能导电。27.固体矿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溶液F的溶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2)组成X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____。(3)写出气体A与溶液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4)写出溶液D中加入铁粉,发生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 (2)(3)(4)【解析】【分析】根据生成的红色固体为铜,计算Cu和CuO的物质的量,根据A和双氧水反应生成C,C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得A为二氧化硫,X含S元素,计算S的物质的量,根据B的质量和氧化铜的质量计算铁的物质的量,根据三者物质的量的关系,得出比例关系,确定化学式。根据生成的红色固体为铜,n(Cu)==0.05mol,固体B为CuO、Fe2O3,n(Fe)==0.1mol,气体A与双氧水反应生成C,C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得A为二氧化硫,X含S元素,n(S)==0.15mol,n(Cu):n(Fe):n(S)=0.05mol:0.1mol:0.15mol=1:2:3,X的化学式为:CuFe2S3;【小问1详解】固体B为CuO、Fe2O3,溶于稀硫酸,溶液D为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铁反应后,均生成硫酸亚铁,为单一溶质,溶液F的溶质为硫酸亚铁。故答案为:FeSO4;【小问2详解】组成X的三种元素是Cu、Fe、S,故答案为:Cu、Fe、S;【小问3详解】气体A与溶液D为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混合物,二氧化硫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答案为:。【小问4详解】硫酸铁和铁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28.室温下,某一元弱酸HA的电离常数K=1.0×10-5。向20.00mL浓度约为0.1mol/L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0mol/L的标准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点,滴定过程中宜选用__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是___________(2)在滴定步骤前,要进行一系列操作,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a.向碱式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液至“0”刻度以上2~3mL处b.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c.将滴定管内装满水,直立于滴定管夹上约2mind.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e.使液面位于“0”刻度,静置1min左右,准确读取读数f.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右手将乳胶管弯曲,并挤压玻璃球(3)滴定过程中部分操作如下,下列各操作使测量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KOH溶液润洗B.滴定结束后,仰视液面,读取KOH溶液体积C.滴定过程中,溶液出现变色后,立即停止滴定D.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立即装入HA溶液后进行滴定(4)若重复三次滴定实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滴定所测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保留4位有效数字)实验序号KOH溶液体积/mL待测HA溶液体积/mL121.0120.00220.9920.00325.4020.00(5)a点溶液pH近似为___________。 【答案】(1)①.c②.酚酞③.当最后半滴标准液滴入,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粉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2)cbdafe(3)AB(4)0.1050(5)3【解析】【小问1详解】a点为HA溶液,b点是HA和少量KA溶液;c点是KA和少量HA的混合液,d点是KA和KOH的混合液。酸、碱溶液都抑制了水的电离,KA促进水的电离,所以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由于HA为弱酸,恰好反应时溶液呈碱性,则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是:当加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且半分钟不恢复无色;【小问2详解】在滴定步骤前,要进行一系列操作,按正确顺序排列,其顺序是c.将滴定管内装满水,直立于滴定管夹上约2min;b.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d.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a.向碱式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液至“0”刻度以上2~3mL处;f.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右手将乳胶管弯曲,并挤压玻璃球;e.使液面位于“0”刻度,静置1min左右,准确读取读数,故合理顺序是cbdafe;【小问3详解】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由此计算出的测定酸的物质的量偏大,最终导致结果偏高,A正确;B.滴定结束后,仰视液面,读取NaOH溶液体积,读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B正确;C.滴定过程中,溶液出现变色后,立即停止滴定,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以此为标准计算的测定结果偏低,C错误;D.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立即装入HA溶液后进行滴定,导致待测液被稀释,滴定过程中消耗碱标准液体积偏小,最终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B;【小问4详解】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第三次实验数据偏差较大,应该舍去,则反应消耗KOH标准溶液体积 V(KOH)=;根据反应方程式:KOH+HA=KA+H2O可知n(HA)=n(KOH)=0.1000mol/L×0.021L=0.0021mol,则待测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HA)=;【小问5详解】HA的电离平衡常数K=1.0×10-5,K=,c(H+)≈10-3mol/L,所以该溶液pH=3。29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的电子式___________,C与O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会偏向___________原子。(2)已知写出与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时将与按物质的量比为充入反应器中,达平衡后的转化率,此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3)在充有催化剂的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设起始充入的,相同时间内测得转化率与m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___________(填>、<或=) ②温度高于时,转化率减小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答案】(1)①.②.氧(2)①.②.0.25(1/4)(3)①.>②.温度升高,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时已达平衡状态,若继续升高温度,会促使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解析】【小问1详解】COS的电子式;C与O形成共价键时,由于C与O同周期,核电荷数O>C,原子半径O<C,非金属性O>C,共用电子对会偏向氧原子,故答案为:;O(氧);【小问2详解】COS(g)+H2O(g)H2S(g)+CO2(g)△H1=-34kJ/mol①,CO(g)+H2O(g)H2(g)+CO2(g)△H2=-41kJ/mol②,运用盖斯定律CO(g)+H2S(g)COS(g)+H2(g)△H,由②-①所得△H=-41kJ/mol-(-34kJ/mol)=-7kJ/mol,故H2S与CO反应生成CO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S(g)COS(g)+H2(g)△H=-7kJ/mol;CO与H2S按物质的量比为1∶1充入反应器中,设CO与H2S的起始量各为3mol,达平衡后CO的转化率α=33.3%,可用三段式进行计算;,体积相同,则K=,故答案为:CO(g)+H2S(g)COS(g)+H2(g)△H=-7kJ/mol;0.25;【小问3详解】①在充有催化剂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只进行反应,设起始充入的n(CO)∶n(H2S)=m,m越大说明CO量越多,两种反应物增加一种会提高另一种的转化率,则m1>m2,故答案为:>; ②温度高于T0,H2S转化率减小是因为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减弱;时已达平衡状态,若继续升高温度,会促使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故答案为:温度升高,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时已达平衡状态,若继续升高温度,会促使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30.铜镉渣主要含锌、铜、铁、镉、钴等单质。湿法炼锌产生的铜镉渣用于生产金属镉的工艺流程如下: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均为)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1.56.57.2沉淀完全的3.39.99.5(1)酸浸时,粉碎铜镉渣的目的是___________。(2)操作I产生的滤渣I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如果在实验室模拟该工艺流程,洗涤该沉淀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3)①操作Ⅲ中先加入适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再加入控制反应液的范围为___________。③若加入的不足,加入后所得的电解液中会含有元素。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检验:___________。(4)处理含镉废水,常加入实现沉淀转化,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中的,溶液中___________[已知,]。 【答案】(1)增大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浸出率(2)①.②.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待水流尽,重复操作次(3)①.②.③.取电解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溶液变红色,则含有铁元素(4)【解析】【分析】用湿法炼锌产生的铜镉渣生产金属镉的流程:铜镉渣主要含锌、铜、铁、镉(Cd)、钴(Co)等单质,加入稀硫酸,铜不溶,过滤,滤液含有Zn2+、Fe2+、Cd2+、Co2+,向滤液加入锌,活化剂Sb2O3,锌粉会与Sb2O3产生合金CoSb除去钴,向除钴后的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氧化Fe2+为Fe3+,加入氧化锌调节pH使Fe3+沉淀后经过滤除去,电解含有Zn2+、Co2+的溶液,可得镉单质,据此解答。【小问1详解】酸浸时粉碎铜镉渣的目的是增大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浸出率,故答案为:增大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浸出率;【小问2详解】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则操作Ⅰ产生的滤渣主要成分为Cu;洗涤沉淀的方法为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待水流尽,重复操作次,故答案为:Cu;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待水流尽,重复操作次;【小问3详解】①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②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3.3≤pH<7.2时,能确保Fe3+沉淀完全,而Cd2+不会沉淀,因此pH范围为3.3≤pH<7.2,故答案为:3.3≤pH<7.2;③若加入的双氧水不足,则待电解溶液中有亚铁离子残余,检验亚铁离子即可,方法为:取待电解液少量与试管中,加入无现象,再加入,溶液变血红色,则含有铁元素,故答案为:加入无现象,再加入,溶液变血红色,则含有铁元素;【小问4详解】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d2+时,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中,则Ksp(CaCO3)=c(Ca2+)×c(CO)=2.8×10-9,可知溶液中碳酸根浓度是3.5×10-8mol/L,再根据Ksp(CdCO3)=c(Cd2+)×c(CO)=5.6×10-12,可知1.6×10-4mol•L-1,故答案为:1.6×10-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2-15 08:20:04 页数:26
价格:¥2 大小:807.4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