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砥厉”。
⒉ 磨石。
引《山海经·西山经》:“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 …… 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礪。”
郭璞注:“磨石也。精为砥,粗为礪。”
三国魏曹丕《以郑称为武德傅令》:“礱之以砥礪,错之以他山。”
唐柳宗元《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雍之块璞,皆可以备砥礪。”
郁达夫《为浪漫兄题刘大师画吉了君濂画石》诗:“顽石从来坚砥礪, 汉禽自古薄夷酋。”
⒊ 在磨石上磨。
引《荀子·性恶》:“闔閭之干将、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厉,则不能利。”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新砥礪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匣出佩刀,日砥礪,不能断髮。”
郭沫若《前茅·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他在砥砺他犀利的金箭,要把天魔射死。”
⒋ 磨练;锻炼。
引《墨子·节葬下》:“此皆砥礪其卒伍,以攻伐并兼为政於天下。”
《后汉书·窦融传》:“融乃与五郡太守共砥厉兵马。”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故位在鷙击,砥礪其气。”
宋苏轼《与王庆源之子书》:“惟望昆仲力学砥礪,以显扬不坠为心。”
郭沫若《沸羹集·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工具必见诸实用,砥礪改进,以期日新又新。”
⒌ 激励;勉励。
引《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礪百姓。”
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傅母》:“﹝傅母﹞砥厉女之心以高节。”
清戴名世《<梅文常稿>序》:“吾江南文学礼义之邦,推宣城为最,其士大夫多崇礼让,敦实行,以清风高节砥礪末俗。”
曹禺等《胆剑篇》第五幕:“人们把这块地方称为‘苦成崖’。它成了越国父老经常教诲砥砺子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