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雕刻和磨治玉、石。
引《荀子·大略》:“人之於文学也,犹玉之於琢磨也。”
《史记·礼书》:“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
明陶宗仪《辍耕录·委羽山》:“洞之侧产方石,周正光泽,五色错杂,虽加琢磨,殆不是过。”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万年桥》:“明严嵩见其石色莹洁,琢磨工整而爱之。”
⒉ 比喻修养德业,研讨义理,修饰诗文等。
引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斧藻至德,琢磨令范。”
宋王安石《送石赓归宁》诗:“稍出平生言,道艺相琢磨。”
元王旭《中和书院书记》:“孝弟忠信,以立其本;诗书礼乐,以明其用。切磋琢磨,以致其精,则才成德就。”
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至德以后, 贾至等《早朝大明宫》诸作,互相琢磨,始觉尽善。”
⒊ 磨炼;折磨。
引《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安公子此时经了那姑娘的这番琢磨,脸儿也闯老了,胆子也闯大了,也来帮着张老搬运。”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穷苦的生活又能琢磨出倔强的性情。”
沙汀《淘金记》十六:“而他的全部神气,使人感觉到人世间一切罪恶的享受,以及痛苦,已经把他琢磨到了麻痹的地步。”
⒋ 思索,考虑。
引老舍《赵子曰》第十四:“好极了,你算把古人的举动态度琢磨透了!”
《花城》1981年第6期:“他话中的意思,我当然可以琢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