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同一山丘上的貉。喻同类无所差别。今用于贬义。丘,亦作“邱”。
引《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颜师古注:“言其同类也。”
清吴伟业《偶成》诗之五:“今古一丘之貉,不知谁凤谁梟。”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宿迁县志》:“人情牟利,无孔不钻。志局书局同文,机器招商开矿,皆一邱之貉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记江西袁州乡民暴动事》:“其起事之原因,官绅互相推诿。实则一邱之貉,殊途同归。”
鲁迅《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增加混乱的倒是有些悲观论者,不施考察,不加批评,但用‘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论调,将一切作者,诋为‘一丘之貉’。”
亦省作“一丘貉”。 清江湜《雪亭邀余论诗,即为韵语答之》:“五六百年来,作者少先觉,工拙虽自殊,要是一丘貉。”
章炳麟《西归留别中东诸君子》诗:“新耶復旧耶,等此一丘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