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搜:
拼音: fǔ 注音: ㄈㄨˇ
笔顺读写: 撇、点、撇、捺、横、横、竖、点、撇、横
部首: | 金 |
笔画数: | 10 |
结构: | 上下结构 |
字型分析: | 上下结构 |
笔顺编号: | 3434112431 |
部外笔画: | 2 |
四角: | 80109 |
异体字UNICODE: | 91E1,9B34,20FFD,2894F,29C49, |
统一码UNICODE: | 91DC |
五笔: | WQFU |
郑码: | OOCU |
仓颉: | CKMGC |
姓名学: | 姓,多用男性 |
字意五行: | 水 |
吉凶寓意: | 吉 |
英语翻译: | cauldron, pot, kettle |
方言集汇: | ◎ 粤语:fu2◎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5 [客英字典] fu3 [海陆丰腔] fu5 [陆丰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bu3 fu3 fu3 [梅县腔] pu3 [东莞腔] fu5 [宝安腔] fu3 bu3 |
字义解释
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金省,父声。本义: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有铁制的,也有铜或陶制的)
同本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七步诗》
又如:釜中生鱼(釜鱼甑尘,釜中已生出鱼来。谓生活清贫,断炊已久);釜鱼假息(比喻不能久存);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釜鬲(陶制炊器)
古量器。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齐国。现有战国时的禾子釜和陈纯釜,都作坛形,小口大腹,有两耳。如:釜庾(釜和庾,均古量器名。引申指数量不多);釜鼓(釜和鼓。古代量器名);釜钟(釜和钟,皆古量器名。亦指数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