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搜:
拼音: qiān 注音: ㄑㄧㄢ
笔顺读写: 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竖、横、撇、捺、点、横、撇、竖提、撇、捺
部首: | 衣 |
笔画数: | 16 |
结构: | 上下结构 |
字型分析: | 上下结构 |
笔顺编号: | 4451122134413534 |
部外笔画: | 10 |
四角: | 30732 |
异体字UNICODE: | 466D,276D3,27771,277BC, |
统一码UNICODE: | 8930 |
五笔: | PFJE |
郑码: | WDSR |
仓颉: | JTCV |
字意五行: | 木 |
英语翻译: | underclothing; to pick up one's skirts |
方言集汇: | ◎ 粤语:hin1◎ 客家话:[梅县腔] kian1 [台湾四县腔] kien1 [客语拼音字汇] kian1 [海陆丰腔] kien1 [客英字典] kien1 [宝安腔] ken1 |
字义解释
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衣,寒省声。本义:套裤)同本义
褰,绔也。——《说文》
征褰与襦。——《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振养矜寡,衣之褰襦。——王安石《潭州新学并序》
〈动〉
撩起
褰,褰衣。——《广韵》
暑无褰裳。——《礼记·曲礼上》
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后汉书·崔骃传》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郑风·褰裳》
揽辔褰帷。——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褰裳避之(提衣躲避,比喻不愿接近某些人或事,远避之);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褰裳(提起衣裳)
散开
自非烟褰雨霁,不辨此远山矣。——《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