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第一次验收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哈三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一次验收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1.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原始农业的产生B.铁犁牛耕的应用C.生产能力的提高D.水利工程的修建2.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组织形式D.传统文化习俗3.西汉初年,政府明令禁止杀牛,重惩盜牛。东汉末年,“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以上举措A.反映了牛耕在全国普及,B.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C.说明政府治国法律严苛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导向4.唐都长安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整体呈方正规则形状,沿中轴线对称,宫殿规模宏大,且居中分布,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古时期的欧洲以教堂和市民广场为中心的开放式布局形成鲜明反差。这一反差折射出两大文明A.经济水平的差距B.国家管理水平的优劣C.审美取向的不同D.社会治理方式的差异5.北宋徽宗年间,“童贯宣抚陕西,得便宜行事。时长安百物踊贵,钱币益轻,贯欲力平之”,负责财经的官员曲意逢迎,“取市价率减什四,违者重置于法”,商人被迫以罢市加以抵制。这一现象有助于说明北宋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市民阶层初具规模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工商业市镇的兴盛6.宋代推行“官方标准契约”来规范土地买卖与租佃关系。土地的典当与买卖,有“活卖”(可赎回)与“绝卖”(不可赎回),“官契”与“私契”等多种形式。这可用来说明宋代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商品经济较为繁荣C.经济法律体系完善D.土地转让较为频繁7.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钦察两汗国,西南抵乌斯藏,南接安南(今越南北部),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驿道制度A.加强了大一统国家的内部联系B.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C.推动了全国性市场体系的形成D.推动了专制主义的高度集中8.明中期以来,“福建、广东近海之地,多行使洋钱”,官民交易、完粮纳税、商业记账等多以外国银币结算。明末,福建商民乃至地方官府依外洋形制、重量、成色,仿铸银元。由此可知,明朝A.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D.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9.中国古代的四合院中,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后院有一排较为矮小的房屋,叫作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这一居住格局A.体现了传统社会敬天保民的思想B.深受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C.成为小农经济下普遍的建筑样式D.反映了封建体制下家国同构特点10.图1为学者估算的公元200年至185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以下关于人口变化原因的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A.①阶段是生产组织变革的结果B.②阶段是国家分裂动荡所致C.③阶段得益于世界联系的加强D.④阶段根源于赋税制度改革11.《山海经》称黄河为“河水”,西汉时有人则称之为“浊河”或“黄河”,至唐宋, “黄河”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这反映了A.汉唐人口分布格局的南迁趋势B.唐宋时期政治中心东移的态势C.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渐变过程D.中华文明摇篮民众认知的趋同12.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平均每年出口茶叶45万担,1868年增至152万担,1888年达到241万担,并逐渐形成了浙江、福建、安徽、湖南、湖北等大面积的产茶区。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A.茶叶生产的区域性分工开始形成B.晚清中国农业生产已经实现机械化C.南方地区超越北方成为经济重心D.中国不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3.厦门通商后,环境卫生的混乱导致外国人极度不满。1852年厦门英租界成立后,逐步对租界内房屋建设、道路清扫、粪污处理、传染病防治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改善了租界环境。由此可知,近代中国的租界:A.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B.完全模仿西方城市建设C.对中国社会影响具有两面性D.专注于对传染病的防治14.在古代中国,商业账目-直被视为机密,不得外泄。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不仅将企业账目造册刊印,以便持股人可以随时查阅,更是将每年的账目总结后发布在《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这一变化A.反映了媒体监督作用的扩大B.顺应了近代经济发展的趋势C.便利了西方国家资本的渗透D.满足了民间股票交易的需要15.1910年末,东北鼠疫肆虐,清政府指派伍连德等大量医护人员参与到控制和扑灭鼠疫的工作中。这次防疫的成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1911年4月国际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伍连德任主席。由此可见,当时东北的防疫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B.说明近代中国医疗领先于世界.C.有利于改善清政府的国际形象D.确立了近代中国公共防疫体系16.下表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技术发展制约人们生活 B.城市公共管理的精细化C.汉口地区城市人口綢密D.汽车普及造成城市拥堵17.1914年,范旭东创办了天津永利碱厂。他十分注重财务管理和建立分科层制度,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由此提高了企业效益,天津永利碱厂也被视为“天津三宝”之一。据此分析,范旭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A.近代工业生产技术的引入B.天津成为通商口岸城市C.西方企业管理经验的借鉴D.注重维护工人阶级利益18.饮酒一直以来是贵州地区的传统习俗,当地政府也给予酿酒业极大支持。“七七事变”后,贵州省政府却下令全省人民减少饮酒甚至限制酿酒业的发展,并出台法律对违反者严重处罚。导致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B.官僚资本的恶意膨胀C.滥伐法币导致物价的飞涨D.国家战略储备的需要19.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稳步发展同苏联等国贸易的同时,采取了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这体现了新中国A.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对抗B.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延伸至经济领域C.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政策D.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贸易体制20.1978年后,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到21世纪初,国内流动人口有近20%来自城镇,省内流动人口有近46%来自城镇,“城一城”流动比重明显上升。造成人口流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C.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D.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21.“走亲串门”是中国传统社会过年时的一大习俗。近些年,随着手机的普及,利用微信视频、短信拜年成为了大众的首选,亲戚之间的走动减少了许多。这表明A.中国宗法社会逐渐瓦解B.科技发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C.手机缩短了人们的距离.D.传统习俗的价值逐渐被忽视22.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为全球抗击新冠病毒提供了“中国方案”,并向国际社会提供了4.8亿余剂疫苗,是世界上对外供应疫苗最多的国家,中国疫苗遍布全球五大洲。由此可见,我国A.抗疫方案已得到世界各国认可B.成为医疗水平最发达的国家C.承担全球防疫工作的重要责任D.重视援助医疗水平落后地区23.14-16世纪,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 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据此可知,在当时葡萄牙等西欧国家A.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化B.海外扩张成为社会共识C.阶层间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D.开始利用海洋获取权益24.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拓,大西洋沿岸地区“手工工场不论在哪一生产部门出现后,几个月内就使成千上万个封建手工业行会或独立的小手工业破产”。材料表明A.欧洲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B.新航路开辟造成西欧国家实力衰退C.价格革命已经深入手工业部门D.商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25.17世纪,一系列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诸如手工工场、公司都拥有了独立的所有权,人们也要求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同时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私有产权的合法性与安全性。这表明A.经济发展引发了生产经营方式变革B.市场经济促进产权意识与法治建设C.人文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D.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革新26.1700年,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禁止进口印度棉纺织品,普魯上国王发布敕令宣布穿着来自印度印花或染色的细平纹布为非法,1721年英国也以法令禁止人们穿着用来自印度的白布染成的印花棉布衣服。这些措施反映了A.君主制度阻碍技术交流B.国家保护本士弱势产业C.工业革命成果推广:受阻D.欧亚大陆贸易摩擦加剧27.18世纪中叶,英国就已出现地方银行,吸收零星资金,开展资金融通业务。随着英格兰银行等大银行与地方银行统一系统的构成,商业信贷网逐渐形成,此后,银行券、信用券、汇票、支票等新型支付手段不断出现。这表明,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A.金融服务不断的改善B.最早形成商业信贷网络系统C.金融垄断资本已出现D.银行支付方式缺乏统--标准28.16世纪以前,中国的茶叶、巴西的砂糖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17世纪初期的欧洲,砂糖和茶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贵重药品。19世纪,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普遍包含红茶、砂糖。这些变化说明A.海外贸易减小了社会贫富分化B.世界市场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C.殖民扩张助推了各地消费升级D.工业革命消除了地区性饮食差异29.19世纪中叶的英国出现了这样的图景:新鲜的鱼取代了猪蹄成为劳工阶层廉价的晚餐;从伦敦到南部海滨度假地的--日游成了穷人的日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政治民主化推动了民生的改善B.交通技术进步改变了民众生活 C.福利国家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D.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农业的进步30.20世纪初,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等大城市,摩天大楼开始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有轨电车和地铁也带来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发展。立体城市和交通的发展又导致了世界上超级大城市的诞生。这主要得益于A.蒸汽技术的新发明B.信息技术的新发现C.电气技术的新应用D.航天技术的新发展31.截至1933年底,美国公共工程署在华盛顿州雇佣的工人超过54000人,从事粉刷建筑、修复道路、清理土地等工作。联邦紧急救济署还在北达科他州建造了约2300英里的道路、114座水坝、60座桥梁以及23个公园等,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表明当时美A.经济形势得到扭转B.救济和振兴政策相结合C.失业问题明显缓解D.生产和建设的步伐加快32.二战后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负贵全球卫生防疫,曾推出1947年“全球流感规划”1952年“全球流感监测网络”、1955年“全球消灭疟疾计划”、1967年“全球根除天花计划”等计划项目,但全球合作整体进展缓慢。导致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防疫体系尚未开始建立B.做法突破了国家主权界限C.世卫组织缺少有效符理机制D.冷战政治和意识形态冲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它展示了机械牵引的优越性,也带动了英国的筑路热潮。私人铁路公司以全新的商业管理模式运營,依托银行和股市迅速扩张。随着大型路网优势的逐步显现,铁路公司的兼并运动愈演愈烈。为解决路网连结问题,议会于1846年立法规定铁路公司必须采用标准铁轨。1847年,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成为“铁路时间”,并逐渐成为通用标准。铁路遍及城郊后,政府要求铁路公司上线票价低廉的工薪族火车,铁路通勤人数大量增长。不断延.伸的铁路线推动了“地区性和全国性组织的形成”及“本地和国际文化使者的往来”。材料二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简表 ——摘编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5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10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根据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表述清晰)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新中国成立时,医疗资源贫乏,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1949年11月,卫生部设立了专管卫生防疫工作的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传染病、交通检疫、环境、食品、学校与劳动卫生和卫生监督等工作。1952年,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掀起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血吸虫病、黑热病、鼠疫、麻风病等得到有效治理。之后,逐步组建了包括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体系。1960年代中期,城市形成了市、区两级医院和街道门诊(所)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形成 了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均集预防、医疗、保健于一体。197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69732个,专业医院9293个,卫生技术人员2463931人,中医院与中医院校广泛建立。——摘编自李玉荣《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卫生事业》(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医疗卫生成就的意义。(7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01 16:17:15 页数:9
价格:¥3 大小:1.7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