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届高三上期文综-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到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24.下表为古代关于诸子百家起源分类的两种学说。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学说出处内容简介“六经”说《庄子·天下》诸子百家虽各有短长,但“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即诸子百家的要旨都是由“六经”演变出来的“王官”说《汉书·艺文志》王官掌管“六经”。儒家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吏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杂家出于议官,农家出于农稷之官……A.“王官”说与“六经”说具有相通之处B.两种学说都揭示了诸子学说真谛C.诸子思想在融合中逐步发展与完善D.诸子学说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25.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但在国家和个体农民之间起着制衡两者利害冲突的作用,可以稳定地方,是社会的润滑剂和缓冲利。“它”指的是(  )A.诸侯封地B地主田庄C.繁重徭役D.郡国并行26.宋代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将救荒(救灾)之政的责任人定为:人主、宰执、监司、太守、县令,“监司守令所当行,人主宰执之所不必行;人主宰执之所行,又非监司太守县令之所宜行”。这表明作者主张救荒(  )A.应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B.中央和地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C.要加强权力之间相互牵制D.加强中央集权和中央政府统筹27.据明代徽州文书记载,某一时期乡村的边界纠纷、交易纠纷、侵害地权、采伐林木等土地纠纷共计75例(见下表)。这反映了(  )A.传统乡村宗族社会的特征B.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C.封建社会法律法规不健全D.地方势力强大,影响中央权威28.近代学者王韬认定“中国为西土文教之先声”;李鸿章、奕等人反复论证西方算术中的 “借根方”脱胎于中国“四元之学”;郑观应也以“西学中源说”力证西学乃中华古文化西传所成。材料折射出(  )A.中国人的盲目自大B.中西文化联系紧密C.学习西方阻力很大D.全面西化思潮出现29.有学者考证,“人民解放军”这一称谓最早由刘少奇在1944年提出。从1944年下半年到1947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经历了“提出一中断一再提出”的过程。这反映了(  )A.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B.中共努力维持统一战线C.党对军队领导权的加强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30.1953年,需由国家供应的商品粮比1952年增加了31%;而从土改后的粮食生产状况看,当年的粮食收购计划难以完成,粮食供应不足。这表明(  )A.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B.工业化增加了原料需求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粮食收购渠道需多样化31.新中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人口迁徙,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这体现了(  )A.城市化进程的加速B.资源配置方式变化C.工业结构日趋合理D.城乡工农统筹发展32.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把部落和氏族束之高阁吧!”是古代雅典一次改革后流行的谚语。与此谚语流行密切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D.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33.14世纪中叶,当教会要求教徒受难和屈从却不能阻挡“黑死病"蔓延时,一些医生开始寻求防治的办法,如用放血疗法研究疾病、提出隔离疑似病例的主张等。这场灾难(  )A.冲击教会的传统观念和权威B.标志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C.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导致了人们与上帝的直接沟通34.杰弗逊和汉密尔领是美国建国的灵魂人物,两人在加强联邦政府权力等问题上有很大分歧。19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中,汉密尔顿加强政府权力的主张逐渐取代杰弗逊制约政府权力的观点。这一变化(  )A.标志着美国立国原则的转变B.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革C.违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D.表明两党制引发了治国理念的改变35.巴黎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部门的权力。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创新了民主选举的方式B.确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C.实行了议行合一的体制D.践行了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第II卷(非选择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工业革命激起似同心圆的波浪效应,在大西洋两岸一波接一波地向大陆纵深推进:在欧洲大陆是沿比利时、法国、德意志、瑞士、意大利、俄国等国展开,在北美大陆也是从东北部逐渐向西部、南部扩展……工业革命的高潮普遍发生在1848年之后,革命的教训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各国政府纷纷调整政策,消除经济发展的障碍,大力发展经济。欧陆主要国家之间签订了一系列自由贸易,美国通过内战也使南方走上工业化道路。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演进到工业文明的转折点,它推动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摘编自刘新成、刘北成《世界史·近代卷》等材料二中国虽然在明清时期就存在使用雇佣劳动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然而却没有自发地出现工业革命,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国外引进的。而在这方面,洋务运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虽然就生产关系而言还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它们从外国购进设备来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美工业革命演进的突出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工业革命演进的历史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相较于欧美工业革命的特殊之处,并分析其成因。(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内涵在不断转换的重要词语。不同时期,“中国”一词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时期内涵西周“中国”最初的意思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之地,与“四方”对称,是一一个地理概念,伴随政治衍生。后“中国”指代古代华夏族聚居地域,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城春秋战国中原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先后称霸中原,从而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已出现在众多史料中秦“中国”范围进一步扩大,“及秦始皇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汉唐“中国”涵盖范围在空间上又有所伸张,包括东、南到大海,西、北到达大漠的广阔领域 宋元明清两宋时期,“中国”一词更加强调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元明清则沿袭这一趋势,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在华夏大地流传开来。清代,中国的领土东到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西达帕米尔高原、北到漠河、南至南海,辽阔的疆域由此奠定近代以来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是在清朝与西方列强建立条约关系时出现的,《南京条约》出现了“中国”与“英国”的对称,此后,清政府多以“中国”名义与外国签订条约。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以正式国名被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据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一词的内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着手进行改订新约运动。按照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原则,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特权成为运动的目标。通过重订新约,改变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均一税则(即凡进口货物不分普通品与奢侈品,均纳5%的关税),规定了进口货物按性质分级纳税。南京国民政府还颁布了《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规定“外国人应受中国各级司法法院之管辖”“外国人犯违警罚者,由法院或警察机关审讯之”。并同比、英等国照会签订收回天津、威海卫、厦门等租界的专约或协定。改订新约运动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南京政府收回的这些权利是不彻底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政府急于向国联乞援,不敢得罪列强,改订新约运动最后偃旗息鼓,有些内容并未达成。——摘编自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9分)2023届高三上期文综参考答案历史答案24.【答案】A【详解】据《庄子》可知诸子百家的要旨都是由“六经”演变出来的;据《汉书》认为诸子百家都起源于“六经”,而王官又是掌管“六经”的,所以“王官”说与“六经”说具有相通之处,故选A;《庄子》没有揭示诸子学说的起源真谛,B错误;CD从材料不能体现,排除。25.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作为大土地所有制,拥有大量依附人口,在经济上基本自给自足,且拥有私人武装,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田庄对依附农民进行沉重的盘剥压迫,但也可使其少受战乱之苦,客观上保护了生产力,因此又有稳定地方、制衡国家和个体农民利害冲突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结合所学知识,汉代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西汉初期,该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恢复经济,但随着王国势力发展,对中央构成威胁。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一 系列措施削弱王国势力,使其对中央集权不再构成威胁,而且诸侯封国也不会涉及制衡国家和个体农民的利害冲突问题,故排除A、D项。结合所学知识,繁重的徭役会导致民众对国家和统治阶级的不满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不利于地方稳定,排除C项。26.【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监司守令所当行,人主宰执之所不必行;人主宰执之所行,又非监司太守县令之所宜行”意思是监司、太守、县令应该做的,人主、宰执不一定需要做,人主宰执所做的,又不是监司太守县令能做到的。可知董煟将救荒之政的责任人定为:人主、宰执、监司、太守、县令,前两者指向中央决策系统,后三者为地方行政系统,董煟强调这两个系统的责任人应各司其职、互为补充,故选B;材料没有强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A错误;材料讲的是救荒过程中的责任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权力之间的牵制,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错误。27.【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徽州某一时期乡村的各种纠纷75例中有70例是通过乡村中民间调停自行解决的。由此可知地方社会的老人、里长、乡约、保甲,以及亲族、中见人等共同组成的纠纷处理主体自发处理乡间纠纷占到了乡村纠纷的大多数,说明地方纠纷的处理显现了传统乡村宗族社会的特征,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土地兼并问题,B错误;材料显示地方传统处理纠纷形成惯例,而非法律法规不健全,C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传统乡村宗族的作用,不是地方势力强大,D错误。28.【答案】C【详解】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以“中国为西土文教之先声”、“西学中源说”等为学习西方提供理论依据,折射出当时中国学习西方的阻力很大,C项正确;中国人的“盲目自大”与王韬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不符,A项错误;中西文化“联系紧密”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出现了“全面西化”思潮,D项错误。29.【答案】D【详解】1944年下半年到1947年上半年(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国内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变为阶级矛盾,受其影响,“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经历了“提出—中断—再提出”的过程,D项正确;称谓的变化不能说明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A项错误;1946年6月内战爆发,统一战线不复存在,1947年人民军队改称“解放军”,B项错误;人民军队称谓的变化不能说明党对军队“领导权的加强”,C项错误。30.【答案】A【详解】1953年(即土改后),受小农生产分散、落后等影响,当年的国家粮食收购计划难以完成,表明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A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工业化增加了原料需求”,B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在1952年底已经完成,C项错误;“粮食收购渠道需多样化”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错误。31.【答案】B【详解】1960年前后城市人口“精简下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进城,体 现了改革开放前后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B项正确;城市化进程“加速”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工业结构日趋合理”,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城乡工农统筹发展”,D项错误。3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彻底打破部落贵族控制政权的局面,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C选项符合题意。确立财产等级制度适应了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的要求,A选项排除。公民陪审法庭并未打破部落和氏族控制政权的局面,B选项排除。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说法错误,伯里克利改革时期,规定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D选项排除。【点睛】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设立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四个血缘部落;建立“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制定了贝壳(或陶片)放逐法,以防僭主再起;成立十将军委员会。33.【答案】A【详解】由材料“当教会要求教徒受难和屈从却不能阻挡‘黑死病’蔓延时,一些医生开始寻求防治的办法”可知,教会在应对黑死病时,是多么的无力,这场灾难必然会教会的传统观念和权威带来巨大的冲击,故选A;黑死病这场灾难是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背景因素,而非其运动开始的标志,排除B;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于16世纪,这与材料中的时间间隔太久,且材料提到的是医学的发展,而非自然科学的发展,排除C;D项属于开始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的影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34.【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带来有形的物质大变动的同时,也使得美国传统的政治领域也开始出现大的变动,工业的美国人开始认识到传统政治的弊端,转而希望政府加强权力以改变工业化生存混乱无序的局面,由此汉密尔顿的主张才会逐渐占据上风,故选B;美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国家,其立国原则并不发生改变,排除A;中央政府权力的加强不意味着就违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1787年宪法的颁布就是例证,排除C;美国的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在治国的具体主张上会有分歧,但理念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排除D。35.【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普选产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立法机构,属于议会性质,而立法机构下面设立行使政府部门权力的十个委员会,说明巴黎公社是采取的是议会和政府行为二合一体制,故选C;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不是创新选举方式,A错误;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D错误。41.【答案】(1)突出特征:从大西洋两岸向内陆扩展;1848年后进入高潮;政府(或国家力量)在工业化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历史影响:推动了欧美各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使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了民族地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助推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等。(2)特殊之处:面临不利的内外环境;技术上受制于外国人;封建官僚主导,管理方式落后;民用工业辅助军用工业。成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解析】【详解】(1)突出特征:根据材料一“在欧洲大陆是沿比利时、法国、德意志、瑞士、意大利、俄国等国展开,在北美大陆也是从东北部逐渐向西部、南部扩展”根据所学可以总结出从大西洋两岸向内陆扩展;根据材料“工业革命的高潮普遍发生在1848年之后”可知1848年后进入高潮;根据材料“欧陆主要国家之间签订了一系列自由贸易,美国通过内战也使南方走上工业化道路。”可知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历史影响:根据材料“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演进到工业文明的转折点,它推动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可以从推动了欧美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了民族地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助推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分析回答。(2)特殊之处:根据材料“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国外引进的”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时期面临不利的内外环境;技术上受制于外国人;根据材料“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但它们从外国购进设备来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官僚主导,管理方式落后;民用工业辅助军用工业。成因:根据材料结合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总结。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42.【答案】示例论题: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阐述: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一词主要是一个有政治内涵的地理名词;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推动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周的文化和礼仪随之拓展;在这一过程中,百家争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儒家积极倡导道德教化,突出政治统治的文化色彩,如孔子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克已复礼”。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并实施仁政等,都含有朴素的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观。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按照要求总结一个论点,然后围绕论点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论证,要求史论结合。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的“中国”仅是天子居住之地,后来扩大到黄河中下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范围扩大;汉唐时期涵盖范围在空间上又有所伸张,包括东、 南到大海,西、北到达大漠的广阔领域;元明清时期,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在华夏大地流传开来;到近代为国际社会认可。从而能得出一个中心论点,即不同时期的“中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界限。提出论点后根据分析联系所学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论点,要做到史论结合。45.【答案】(1)内容:废止旧约,重订新约;争取关税自主权;收回领事裁判权;收回部分租界和租借地。(2)评述:积极作用:推动关税自主,有利于保护国内市场,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有一定作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司法地位,使中国朝着司法独立迈出了一大步;客观上促进中国取得相对平等的国际关系,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使帝国主义国家放弃了一些在华特权,维护了民族利益,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任答3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亦可)局限性(或不足之处):没能使中国完全解除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没有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解析】【详解】(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信息“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特权成为运动的目标”、“通过重订新约,改变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均一税则(即凡进口货物不分普通品与奢侈品,均纳5%的关税),规定了进口货物按性质分级纳税”、“外国人应受中国各级司法法院之管辖”、“同比、英等国照会签订收回天津、威海卫、厦门等租界的专约或协定”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废止旧约并重订新约、争取关税自主权、收回领事裁判权、收回部分租界和租借地等。(2)“评述”,根据材料信息“通过重订新约,改变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均一税则、“外国人应受中国各级司法法院之管辖”、“同比、英等国照会签订收回天津、威海卫、厦门等租界的专约或协定”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关税自主,有利于保护国内市场,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有一定作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司法地位,使中国朝着司法独立迈出了一大步;客观上促进中国取得相对平等的国际关系,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使帝国主义国家放弃了一些在华特权,维护了民族利益,增强了民族自信心等角度分析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信息“南京政府收回的这些权利是不彻底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政府急于向国联乞援,不敢得罪列强,改订新约运动最后偃旗息鼓,有些内容并未达成”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没能使中国完全解除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没有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等角度分析局限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01 16:17:13 页数:8
价格:¥3 大小:82.8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