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淮安市郑梁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国王并不能绝对支配各附属国,各附属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因为商朝()A.以宗法血缘建国B.实行王位世袭制C.实行内外服制度D.有了成熟的文字【答案】C【解析】【详解】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以宗法血缘建国、王位世袭制、成熟文字的信息,排除ABD项。故选C项。2.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为10道,后增至15道,其分布变化如图1和图2,这反映了唐朝()A.地方行政区划反复调整B.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C.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监察D.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为10道,后增至15道”及图一图二可知,唐朝道的数量不断增加,且其监察区域进一步细分,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强化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不能看出唐朝地方行政区划反复调整,A项排除;唐朝设置节度使, 形成了藩镇割据,B项排除;从材料不能看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且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D项排除。故选C项。3.北宋时期,禁军一半驻京师开封,一半驻地方,“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这一做法()A.防止了将领与兵士相结合B.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统治策略C.旨在分割中枢机构的军权D.有利于结束武人专权的局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体现了北宋兵力部署采用“内外相制”原则,由此有利于结束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D项正确;北宋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了将领与兵士相结合,A项与材料不相符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重文轻武的统治策略,排除B项;北宋中枢机构设置枢密院掌军政但不参与日常统辖,统辖军队的是都指挥使司,由此分割了中枢军事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4.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雅典人在不断进行海外殖民以获得土地和发展商业的过程中,逐渐打破原有的等级、血缘观念,平等意识逐渐形成。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B.推动城邦文化的发展C.导致奴隶制度的废除D.缓和雅典的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雅典人在不断进行海外殖民以获得土地和发展商业过程中,逐渐打破原有的等级、血缘观念,平等意识逐渐形成”可知,雅典的工商业发展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即雅典民主政治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经济基础,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制民主,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缓和雅典的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5.“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13世纪颁布),上述材料说明A.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B.英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C.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国王的绝对权力D.英国进入了议会君主制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可得出英国通过立法限制王权,C项正确;A项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排除A项;英国是实行的是议会君主制,但材料中的内容也不是其标志,排除BD项。故选C项。6.组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三项法律都不曾专门阐明“共和国”这一概念,也没有规定成立“共和国的国民议会”,但在法律中多次提到“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检察官”等职务,并规定总统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这可用于解释()A.宪政体制形成过程中的严谨性B.民主共和制已成为法国社会共识C.法国内部政治力量的激烈斗争D.启蒙思想的宣传与传播有待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未明确“共和国”概念,未规定成立议会,却多次提到“总统”“检察官”等职务,并授予总统较长任期等,可用于解释法国内部党派林立,政治斗争激烈,C项正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措词和内容不能用来说明宪政体制形成过程中的严谨性,排除A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一票优势通过宪法,确立共和政体,民主共和制在当时并非社会共识,排除B项;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思想的宣传与传播较充分,排除D项。故选C项。7.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宋教仁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B.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可知内阁制取代总统制有利于约束总统特权,维护民主共和政体,B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排除A项;“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 说明约法的主要目的是约束总统权威,维护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性,排除C项;辛亥革命结束后,革命果实被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变,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陷入僵局,排除D项。故选B项。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人、副主席6人、委员56人。在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3人;在56位委员中,党外人士27人,这种安排体现了()A.主权在民、民主共和B.多党合作、民主协商C.多党执政、联合治国D.分权制衡、轮流执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人、副主席6人、委员56人。在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3人;在56位委员中,党外人士27人”可知,有各党派参与国家政权建设,表明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体现多党合作、民主协商,B项正确;启蒙运动提倡主权在民、民主共和,排除A项;我国是中共一党执政,排除C项;美国实行分权制衡,排除D项。故选B项。9.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这体现了A.工人阶级居于主导地位B.人民代表大会的广泛性C.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D.我国工农联盟的优越性【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可知,人大代表中农村和城市的比例为1:4。依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法,不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广泛性,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农民和工人的选举比例问题,并不涉及工农联盟,排除D项。故选A项。10.陕甘宁边区的乡、市参议会既是议决机关又是执行机关,民众可以直接参与选举。参议员们都参加政府工作,参议会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共同讨论并决定乡里的大事,然后分工执行。这主要体现了() A.“三三制”的选举原则B.直接民主的显著优势C.议行合一的制度设计D.简约灵活的干部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陕甘宁边区的乡、市参议会既是议决机关又是执行机关”“参议员们都参加政府工作”“参议会......分工执行”体现了陕甘宁边区议行合一的制度设计,C项正确;“三三制”的选举原则是指在政权机关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和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众可以直接选举,但不等于直接民主,而且也没有强调这样做的影响,故“显著优势”的结论不能得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简约灵活”,排除D项。故选C项。11.1901年1月、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发布《变法上谕》。开篇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著于《论语》。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从材料可得知()A.不会彻底变革生产关系B.慈禧对戊戌变法态度转变C.“西学东渐”影响有限D.变法图强已成为时代主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盖不易者三纲五常”可得出在新政中慈禧强调传统的纲常是不能改变的,因此新政能是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调整,不会彻底变革生产关系,A项正确;戊戌变法已经失败了,排除B项;材料与“西学东渐”的影响程度无关,排除C项;当时的主题主流是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12.有人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总结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国近代170多年奋斗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A.建立在广泛的思想渊源之上B.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依据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D.为中国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总结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分析出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依据,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广泛的思想渊源,排除A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为中国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3.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句话反映了王安石变法()A.改善了北宋的积弱局面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C.解决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使北宋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法时期,中央和地方府库充衍,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王安石变法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不能说明其改善了北宋的积弱局面,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并未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项;使北宋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的说法夸大了王安石变法的作用,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4.“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间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这段记载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A.以孝廉作为选官标准B.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推动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九品访人,惟间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曹魏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B项正确;汉代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官的标准,排除A项;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推动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排除C、D项。故选B项。15.明初,朱元璋在科举考试内容中增加了自己的著作《御制大诰》,一度下令删除《孟子》中约三分之一的章节,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等,并将孟子牌位逐出文庙,令其不得配享。朱元璋此举旨在()A.削弱儒学的主导地位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选拔实用型政治人才D.完善科举考试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在科举考试的内容中增加了《御制大诰》,并删除儒家经典中有关“民本”的内容,其目的在于钳制人们的思想,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项正确;朱元璋此举旨在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削弱儒学的主导地位和选拔实用型政治人才,排除AC项;材料未体现科举考试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16.清代对官员的考核分为京察和大计,分别对京官和外官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京察一等、大计一等和二等的部分官员将被引见给皇帝。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这一做法A.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加强B.体现了人治的色彩C.凸显了国家的长治久安D.是吏治澄清的表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可知已经被核定为一等的官员,觐见皇帝后,皇帝根据其表现可以取消一些官员的等级评价,说明皇权的专制独裁,体现了人治的色彩,B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加强,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皇权的专制,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无关,排除C项;吏治澄清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传统社会的控制系统分为“公”和“私”两部分。一方面,国家系统利用直至县和次于县的政权体系,依靠军队、法律等政治力量和经济的、习惯的等方面的力量实现其控制权,国家的权力似乎是绝对的和无限的。另一方面,实际对基层社会直接进行控制的,是乡族的势力,包括血缘和地缘性的,是一种多层次、多元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公”“私”两大系统相互冲突又相互利用的互动过程。——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材料二15-17世纪,英国地方治安法官取代郡长成为郡最高长官,实现了郡的半地方自治。此后,通过一系列法案,地方治理体系逐渐完善。19世纪80年代的议会改革,贯彻地方自治的“主权在民”原则,郡内的地方简化政府结构,郡变成了一个居民对郡事务进行民主治理的政府机构。地方治理职能从政治统治为主到以公共服务为主,地方治理主体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再简化、又到多元的若干次反复。——摘编自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基本特征,并简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地方治理相较于古代中国地方治理的主要不同之处。【答案】(1)基本特征:中央集权体制发挥重要作用;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结合;多元的乡族组织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意义: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任答三点即可)(2)贯彻“主权在民”原则;突出了法律的作用;地方治理职能逐渐以公共服务为主;地方治理主体逐渐多元化。【解析】【小问1详解】基本特征:据材料“国家系统利用直至县和次于县政权体系,依靠军队、法律等政治力量和经济的、习惯的等方面的力量实现其控制权,国家的权力似乎是绝对的和无限的”可知中央集权体制发挥重要作用;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结合;据材料“实际对基层社会直接进行控制的,是乡族的势力”可知多元的乡族组织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意义:结合所学中国古代政治从社会、经济、统治等方面分析可知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小问2详解】不同之处:据材料“英国地方治安法官取代郡长成为郡最高长官,实现了郡的半地方自治”可知贯彻“主权在民”原则;据材料“通过一系列法案,地方治理体系逐渐完善”可知突出了法律的作用;据材料“地方治理职能从政治统治为主到以公共服务为主,地方治理主体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再简化、又到多元的若干次反复”可知地方治理职能逐渐以公共服务为主;地方治理主体逐渐多元化。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央苏区政权建立(1931年)后,为树立清风正气,永葆初心与本色,及时有效地遏制党政机关中的腐败现象,改善中央苏区经济状况,改善党群关系与民生福祉,为“反围剿”斗争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中国共产党对新生的红色苏维埃政权展开了肃贪倡廉、拒腐防变的伟大探索与实践,在充满藜蒺险阻的艰难环境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监察制度,形成了以党内监督,行政监察,群众监督为内容的监察制度体系,三者彼此配合、互为补充,为中央苏区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成功缔造了一个“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摘编自包涵《中央苏区监察制度研究》材料二鉴于国共合作的大环境,再加上抗日战争的紧迫性,抗日战争时期,对革命根据地的监察制度做出了调整。一方面,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的严峻形势,暂时废止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建立的监察制度。同时,抗日民主政权并未设立独立的行政监察机构,原本由工农检察委员会行使的监察职能,改为由边区参议会行使。另一方面,由于参议会无专门的监察机构,不可能对分布在全国十几个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监督,于是,在政府内部设立行政监察专员公署,以此作为派出督察机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行政监督专员公署是根据地政权中极为重要的一级政府,它还具有督察以外的其他行政职能,或者说它主要还是一个行政机关。——摘编自陈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监察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苏区发展和完善监察制度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监察制度调整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调整的原因。【答案】(1)目的:树立清风正气,预防腐败;改善中央苏区的经济状况;改善党群关系和提高苏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反“围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巩固苏维埃政权。(答出三点即可)(2)特点: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减弱;督察机构行政职能增强。原因:抗日战争的紧迫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势严峻;抗日民主政权对监察工作的重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监察制度的经验教训。(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目的:据材料“为树立清风正气,永葆初心与本色,及时有效地遏制党政机关中的腐败现象,改善中央苏区经济状况,改善党群关系与民生福祉”树立清风正气,预防腐败;改善中央苏区 的经济状况;改善党群关系和提高苏区群众的生活质量;据材料“为‘反围剿’斗争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可知为反“围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据材料“为中央苏区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可知巩固苏维埃政权。【小问2详解】特点:据材料“抗日民主政权并未设立独立行政监察机构”可知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减弱;据材料“它还具有督察以外的其他行政职能,或者说它主要还是一个行政机关”可知督察机构行政职能增强。原因:据材料“鉴于国共合作的大环境,再加上抗日战争的紧迫性,”可知抗日战争的紧迫性;据材料“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的严峻形势”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势严峻;据材料“抗日民主政权并未设立独立的行政监察机构,原本由工农检察委员会行使的监察职能,改为由边区参议会行使”可知抗日民主政权对监察工作的重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监察制度的经验教训。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的国有专营制度比汉、唐更为严酷。凡是主要商品,几乎都在国有专营之列,包括茶、盐、酒等资源性、必需性、暴利性商品。宋代公开允许官员经商,官员利用专营制度,以公之名,行私之实。公元前81年,汉代桑弘羊与众贤良进行过盐铁官营辩论,汉武帝采纳桑弘羊主张,宋代发起“延和殿廷辩”,王安石主张学习汉武帝。1069年,变法开始,打破原有三司分工,把三司权力集中起来,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十余条法令。其初衷就是尽可能多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富豪,缩小贫富差距。前者的目标会在短期内实现,长远看却注定失败,后者则从不会实现。——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二历史现象有时非常有趣,我们现在都说王安石变法,如果不提宋神宗的话,一般大家可能会把宋神宗给忽略掉。这其实是因为南宋以后,人们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他祸国殃民,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但王安石改革是经过宋神宗批准的,而中国政治文化中,皇帝是不可能犯错的,所以就需要将皇帝与王安石切割开,把责任都推给王安石。虽然王安石确实是这次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但在君主集权体制下,毫无疑问宋神宗才是处于决定性地位的主导者。宋神宗的父亲宋英宗不是宋仁宗的亲儿子,所以神宗对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有一种焦虑感。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正统性,加强君主专制,宋神宗需要借助一股力量去对抗士大夫的权力。宋神宗有很大的抱负,想要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燕云,但在当时的大臣中,只有王安石支持他。 ——摘编自虞云国、张钰翰《去符号:还原真实的王安石》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的经济主张及相应实践,并分析其主张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神宗“被忽略掉”及其主导变法的原因。【答案】(1)主张:国家专营;开源增加财政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践:改组中央机构,实行变法(市易法、青苗法、均输法等)。原因:传统国有专卖思想影响;北宋实行国有专营制度的基础;北宋统治危机。(2)被忽略的原因:王安石是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南宋人将北宋灭亡的责任推给王安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规避皇帝错误的需要。主导变法的原因:宋神宗想证明自身权力的合法性、正统性;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权力,对抗士大夫权力;宋神宗有政治报复,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疆土。【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一中“王安石主张学习汉武帝”“凡是主要商品,几乎都在国有专营之列”可知,国家专营;根据“尽可能多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可知,开源增加财政收入;根据“打击富豪,缩小贫富差距”可知,缩小贫富差距。实践:根据材料一中“打破原有三司分工,把三司权力集中起来,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十余条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的实践主要有,改组中央机构,实行变法,推行市易法、青苗法、均输法等。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宋代的国有专营制度比汉、唐更为严酷”可知,传统国有专卖思想影响,北宋实行国有专营制度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革经济的原因还包括解决北宋统治危机的需要。(2)被忽略的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王安石确实是这次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可知,王安石是变法的主要推动者;根据“南宋以后,人们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他祸国殃民,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可知,南宋人将北宋灭亡的责任推给王安石;根据“中国政治文化中,皇帝是不可能犯错的,所以就需要将皇帝与王安石切割开,把责任都推给王安石”可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规避皇帝错误的需要。主导变法的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神宗对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有一种焦虑感。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正统性”可知,宋神宗想证明自身权力的合法性、正统性;根据“加强君主专制,宋神宗需要借助一股力量去对抗士大夫的权力”可知,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权力,对抗士大夫权力;根据“宋神宗有很大的抱负,想要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燕云,但在当时的大臣中,只有王安石支持他”可知,宋神 宗有政治报复,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疆土。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从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一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观点1: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方法。隋唐统治者创立科举制的目的是录用更多有才学的读书人为中央所用,打破贵族世袭的局面,从而笼络了许多有才学的读书人。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考试范围仅限于四书五经,规定考生只能按指定观点作答,并且文体分为八个部分,不能有自己的观点,造成读书人为中试,成天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只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因此说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方法。观点2:隋唐科举制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制度。论述:隋唐科举制不问门第高低,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合格,方可做官。以致唐朝初年出现了许多科举出身的名相房玄龄、孔颖达等,因此,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观点3:明清科举制僵化了。论述: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陷入僵化,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 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即考生必须按按指定观点作答,并且文体分为八个部分,不能有自己的观点。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成天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只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从而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观点4:制度必须与时俱进。论述:科举制创立初,考试内容较多,而且形式多样,考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确实使中央政府笼络了许多人才,造就了许多科举出身的贤相。但到了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其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观点由朝廷指定,并且文体统一,考生不能自由作答,造成科举制度日益僵化,到了清末,科举制度因为其不能适应对近代人才的需求而被废除,因此说,制度必须与时俱进,才会具有活力,不断完善和发展。【解析】【分析】【详解】观点:根据材料“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可知科举制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制度;根据材料“历年来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可以得出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方法;根据材料“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可知制度必须与时俱进。论述:根据题目要求针对其中观点进行论述,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观点,选择一条进行论述,在论述时要紧扣观点。如科举制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制度。在论述时可以从科举实行考试制度,与原来世袭的不同,从而说明这种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不问出身,而把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合格,即可为官,如一些通过科举入仕的唐朝名相房玄龄等。最后得出结论:因此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点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01 16:13:10 页数:13
价格:¥2 大小:535.3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