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年执业兽医师考试复习整理《动物生物化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执兽之生化【精华汇总】 <br /> <br />第一单元 蛋白质 <br />1 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贾乃亮携一本书)。 <br />2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br />3 除甘氨酸外,均为L-氨基酸,脯氨酸为L-亚氨基酸。 <br />3 蛋白质二级结构形式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 <br />4 蛋白质中非共价键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疏水作用。 <br />共价键作用:肽键、二硫键 <br />5 蛋白质变性特点:空间结构变化,一级结构不变(肽键不断裂)  <br />6 变构蛋白与变构剂之间的动力学关系为典型的&ldquo;S&rdquo;型曲线。 <br />7两性解离与等电点:蛋白质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 <br />pH&lt;pI 氨基酸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br />pH>pI 氨基酸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br />8蛋白质的紫外吸收:蛋白质分子中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对紫外光有吸收,色氨酸吸收能力最强,最大吸收峰为280nm。 <br />9 盐析法: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高浓度中性盐,使蛋白质发生沉淀为盐析。 <br />透析法: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无机盐等小分子化合物能自由透过半透膜,达到分离的方法为透析。常用此法为蛋白质脱盐。 <br />10 蛋白质沉淀 <br />有机溶剂:乙醇、丙酮 <br />生物碱制剂:包括苦味酸、三氯醋酸、乌酸、单宁酸 等,可除血浆中的蛋白质 <br />重金属盐:如醋酸铅、硫酸铜等,可解临床重金属盐中毒 <br />11 蛋白质呈色反应: <br />双缩脲紫红色 <br />酚类/考马斯亮蓝蓝色 <br />茚三酮蓝紫色 <br />2,4-二硝基氟苯黄色 <br />第二单元 生物膜 <br />1生物膜组成 <br />膜脂:磷脂(甘油磷脂为主),少量糖脂和胆固醇。 <br />膜蛋白:膜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br />膜糖:膜上含有少量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寡糖,参与细胞的相互识别和通讯。 <br />2生物膜特点:运动性、流动性 <br />相变温度(Tc):脂肪酸烃链越不饱和、越短,相变温度越低,流动性越好。 <br />对膜的流动性和相变温度具有调节功能:胆固醇 <br /> <br />第三单元 酶 <br />1 国际酶学委员会(IEC)酶分类法,将酶分为六大类: <br />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 <br />2 酶的特点: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催化活性可以调节、不稳定性。 <br />3 根据酶化学组成的不同分为:单纯酶、结合酶(全酶) <br />结合酶:酶蛋白+辅助因子 <br />辅助因子:包括辅酶、辅基 <br />辅酶:与酶蛋白疏松结合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用透析和超滤方法除去。包括:NAD、NADP、CoA等 <br />辅基:与酶蛋白牢固结合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用透析和超滤方法除去。包括:FMN、FAD、生物素等。 <br />4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br />① 底物浓度 ② 酶浓度 ③ 温度 ④ pH ⑤ 抑制剂 ⑥ 激活剂 <br />5 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数:ν= Vmax[S]/(Km+[S])。 <br />Vmax:最大反应速度 <br />Km:米氏常数,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br />Km可以反映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即Km值越小,则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br />6 动物酶一般最适温度35~40℃。大多数最适PH为中性,胃蛋白酶最适PH为1.8,胰蛋白酶最适PH为8。 <br />7 有机磷农药:不可逆抑制作用,特异性的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结合,使酶失活。 <br /> <br />第四单元 糖代谢 <br />1 糖类的生理功用: <br />① 氧化供能② 生物膜成分③核酸成分 <br />2血糖的主要来源有: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肝脏的糖异生作用、肝糖原的分解 <br />血糖的主要去路有: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原(肝、肌、肾)、转变为脂肪或氨基酸、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 <br />3 葡萄糖 非反刍动物:主要为淀粉在消化道水解为葡萄糖。 <br />反刍动物:丙酸异生成葡萄糖。 <br />4 糖的无氧酵解: <br /> 产物:乳酸,经生成2ATP <br />进行部位:全部反应过程在胞液 <br />关键酶: 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br />5 糖的有氧氧化: <br />产物:水、二氧化碳、30/32ATP <br />进行部位:第一阶段同无氧在胞液,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 <br />第一阶段:同无氧氧化 <br />第二价段:丙酮酸 ~(NADH+H+)+乙酰CoA <br />关键酶:丙酮酸脱氢酶系,六种辅助因子为NAD+、FAD、CoA、TPP、硫辛酸、Mg2+。 <br /> 第三阶段: 三羧酸循环 <br />6 三羧酸循环: <br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及其他有机物质代谢和联系枢纽。 <br />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归宿,乙酰CoA不仅是糖有氧分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5:06:40 页数:8
价格:¥3 大小:130.00 KB
文章作者:U-26001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