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1节卤代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2

2/62

3/62

4/62

剩余5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n[情景切入]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不同官能团所取代后,就生成一系列新的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如卤代烃、醇、醛、羧酸和酯等。这些有机化合物,从结构的角度都可以看作是由烃衍生而来的,都被称为烃的衍生物。\n[知识导航]本章内容是学习有机化合物合成的重要基础。本章知识在结构上分为五节:第一节主要学习卤代烃的组成、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第二节主要学习醇和酚的组成、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第三节主要学习醛和酮的组成、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第四节主要学习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五节主要学习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n[学法指导]1.构建碳卤键官能团模型,从卤代烃分子中碳卤键官能团的化学键特点,学习卤代烃的性质,并由性质认识有机化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转化的本质是官能团的转化。2.通过实验探究及与醇的对比,学习苯酚的结构和性质,分析二者官能团相同而性质却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进一步认识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键的极性改变,从而引起有机物性质的改变。\n3.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认识醛基决定醛类物质的特征反应——银镜反应、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构建醛的结构模型,总结醛的共性,了解重要的醛,如甲醛、苯甲醛等。4.在复习乙酸、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从官能团的角度建构羧酸和酯的分子结构模型,进而推断它们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方式。明确胺的定义,比较氨和胺结构的异同,从而推断胺的性质。\n5.形成结构决定性质、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性质的观念,从而建立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并学会常见官能团的检验方法。6.结合已有知识,认识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表示方式等,从而建立有机合成路线的基本认知模型并能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能够说明有机合成的具体价值。体会“绿色化学”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n第一节 卤代烃\n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以溴乙烷为例认识卤代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2.认识消去反应的特点和规律。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卤代烃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分析和推断卤代烃的化学性质。能描述和分析卤代烃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反应方程式。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通过实验探究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反应条件,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等任务。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参与有关卤代烃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环境保护的议题讨论。体会“绿色化学”思想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意义,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n课前素能奠基课堂素能探究课堂达标验收新课情境呈现名师博客呈现\n新课情境呈现\n涂改液会造成慢性中毒涂改液作为一种办公用品,使用面越来越大,不少中小学生常用它来修改作业。殊不知,经常接触涂改液,会引起慢性中毒,危及身体健康。在涂改液中,通常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三氯甲烷(氯仿)、三氯乙烷或四氯乙烷等卤代烃和苯的某种同系物,有的还含有铅、钡等重金属。实验表明,当空气中含甲苯71.4g/m3时,就能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含3g/m3时,1~8小时内能造成人急性中毒;空气中含120g/m3三氯甲烷时,吸入5~10分钟就能使人致死,它主要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肝、肾受到损害;空气中含有14.196g/m3三氯乙烷时,吸入15分钟后人就不能站立,高浓度时会引起遗忘、麻醉和痛觉消失等。所以,要尽量少用涂改液,尤其是中小学生,若是非用不可时,则要加强自我保护。\n课前素能奠基\n新知预习一、卤代烃的结构与物理性质1.结构特点及分类\n2.物理性质\n3.命名(1)饱和卤代烃的命名①选择含有卤原子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所含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②把支链和卤原子看作取代基,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卤原子的一端开始。③命名时把烷基、卤原子的位置、名称依次写在烷烃名称之前。\n2-氯丁烷1,2-二溴乙烷\n(2)不饱和卤代烃的命名①选择含有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和卤原子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所含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烯”或“某炔”。②把支链和卤原子看作取代基,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不饱和键的一端开始。③命名时把烷基、卤原子的位置、名称依次写在烯烃或炔烃名称之前。例如:CH2===CH—Cl命名为__________。氯乙烯\n二、溴乙烷1.分子结构\n2.物理性质\n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溴乙烷水解反应的实验探究分层浅黄色沉淀\nNaBr+AgNO3===AgBr↓+NaNO3大于\n(2)消去反应①消去反应的定义消去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____________的化合物的反应。②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键方式断裂_________键和邻位碳原子上的________键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饱和键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C—BrC—H\n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用途和危害1.化学性质\n2.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n预习自测1.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一定发生消去反应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BC\n解析: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但不一定都是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例如一氯甲烷是气体,溴乙烷密度比水大,A错误;卤代烃分子中,连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因此并不是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B正确;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C正确;卤代烃不一定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也可以通过加成反应制得,D错误。\n2.溴乙烷中混有杂质乙醇,除去乙醇的方法是()A.加热蒸发B.过滤C.加水、萃取、分液D.加苯、萃取、分液解析:溴乙烷难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故可向混合液中加水进行萃取,然后分液即可除去乙醇。C\n解析:根据卤代烃的定义,卤代烃中必须有卤素原子,只有D项不属于卤代烃。D\n要点归纳\n课堂素能探究\n问题探究:如图所示,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gNaOH和15mL无水乙醇,搅拌。再向其中加入5mL1-溴丁烷和几片碎瓷片,微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水的试管后,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检验。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知识点\n(1)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2)若用溴水检验丁烯,还有必要先将气体通入水中吗?(3)上述反应的有机产物是什么?若将1-溴丁烷换为2-溴丁烷,产物可能是什么?探究提示:(1)除去乙醇蒸气,因为乙醇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干扰丁烯的检验。(2)不必要。因为乙醇不能使溴水褪色,不会干扰丁烯的检验。(3)1-溴丁烷的消去产物为CH2===CH—CH2—CH3;2-溴丁烷的消去产物为CH3—CH===CH—CH3、CH2===CH—CH2—CH3。\n知识归纳总结: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比较项目消去反应水解反应卤代烃的结构特点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一般是1个碳原子上只有1个—X反应实质脱去HX分子,形成不饱和键—X被—OH取代反应条件强碱的醇溶液、加热强碱的水溶液、加热\n\n\n\n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典例1A\n\n\n〔变式训练1〕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相同B.产物不同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不同D.反应类型不同解析:1-氯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断裂中间碳原子上的碳氢键,生成CH2===CHCH3;2-氯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断裂尾端碳原子上的碳氢键,生成CH2===CHCH3,故选AC。AC\n问题探究:(1)要使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电离成卤素离子需要什么条件?(2)在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后,加稀硝酸的作用是什么?探究提示:(1)加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2)NaOH的存在影响卤素离子的检验,所以需要先加入稀硝酸中和NaOH。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知识点\n知识归纳总结:1.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n2.沉淀颜色与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种类的关系AgX颜色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白色氯淡黄色溴黄色碘\n\n特别提醒:(1)卤代烃均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X-,不能用AgNO3溶液直接检验卤代烃中卤素的存在。(2)将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转化为X-也可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时,常出现的错误是忽略用稀硝酸酸化以中和NaOH。\n为了测定某饱和卤代烃的分子中卤素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典例2\n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的沉淀为淡黄色,则此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是__________。(2)已知此卤代烃液体的密度是1.65g·mL-1,其蒸气对甲烷的相对密度是11.75,则每个此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的数目为_____;此卤代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溴原子2CH2BrCH2Br或CH3CHBr2\n\n〔变式训练2〕要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有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上层是否有橙色B.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观察有无淡黄色沉淀生成C.滴加NaOH溶液加热,冷却,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淡黄色沉淀生成D.滴加NaOH溶液加热,冷却,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淡黄色沉淀生成C\n解析:检验卤代烃中的溴元素,先加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稀HNO3中和NaOH至酸性,再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淡黄色AgBr沉淀生成,故选C。\n名师博客呈现\n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在有机合成中,利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可以形成不饱和键,能得到烯烃、炔烃等。利用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可以形成碳氧单键(C-O)、碳碳单键(C-C)等。实际上,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取代反应比较相似,都可以看成带负电荷的基团取代了卤素原子。例如:CH3CH2Br+CN-―→CH3CH2CN+Br-CH3I+CH3CH2O-―→H3OCH2CH3+I-\n卤代烃还可以与金属反应,形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有机镁化合物,它是由法国化学家格利雅(V.Grignard)于1901年发现的。通过卤代烃与镁(用醚作溶剂)作用得到烃基卤化镁(RMgX),烃基卤化镁与其他物质(如卤代烃、醛、二氧化碳等)反应可以实现碳链的增长,得到烃、醇、羧酸、酮、胺等多种有机化合物。\n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由于烃基卤化镁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这一试剂及其应用的格利雅,并把烃基卤化镁称为格氏试剂。\n课堂达标验收\n1.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只有一种的是()B\n\n2.以1-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时,需要经过的反应依次为()A.加成、消去、取代B.取代、加成、消去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取代解析:用1-氯丙烷制取1,2-丙二醇,可先经过氯代烃的消去反应,引入一个碳碳双键,再发生与卤素单质(X2)的加成反应,最后发生卤代烃的取代反应(水解反应)。D\n1种3种\nⅡ.在实验室里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现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程序:①滴加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入MnO2固体;⑤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⑥过滤后取滤渣;⑦用稀HNO3酸化。(1)鉴定氯酸钾晶体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2)鉴定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④③⑤⑦①②③⑦①\n\nⅡ.要鉴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元素,通常先将样品中的氯元素转化为Cl-,再使Cl-转化为AgCl沉淀,利用沉淀的颜色和不溶于稀HNO3的性质来判断氯元素的存在。(1)鉴定氯酸钾晶体中的氯元素,可先转化成氯化钾,再利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来检验Cl-。(2)鉴定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必须先将1-氯丙烷中的氯原子通过水解或消去反应变为氯离子,再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来检验。即先取少量1-氯丙烷加入NaOH溶液,加热,使其水解后,再加入稀HNO3至酸性,然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来判断是否是氯元素。其实验的关键是在加入AgNO3溶液之前,应加入稀HNO3酸化,以中和过量的NaOH溶液,防止NaOH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对实验的观察产生干扰。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6-29 17:00:21 页数:62
价格:¥3 大小:2.0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