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
>
六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
2 腊八粥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腊八粥优质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腊八粥优质课教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统编版2腊八粥《腊八粥》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后的满足,表现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在内容上,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展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气息。在写法上,文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本格特征。在本文中,人物的对话贯穿全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地询问,到分与母亲讨价还价,到看到腊八粥后的惊讶,都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和童趣。析同时,本文以八儿的心理活动为主要线索,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朗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八儿的心理变化这条线索,重点揣摩描写八儿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八儿的性格特点。1.会写13个生字,重点理解“腊八粥、搅和、甜腻”等词语。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等学方法感悟课文内容。目3.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性格特标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4.品味文章语言,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教教课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中人品味语言,感悟作学学时物的心理变化线索,品析人物的者表达的情感,体会八2课时重难安性格特点。儿一家的其乐融融。点点排1.会写“腊、粥、腻”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甜腻、搅和、可靠、腊八粥”等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梳理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线索。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几种熬制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及腊八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语:同学们,在上一课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体验了老北京的春节。在腊八那一天,老北京人家家户户要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制腊八粥,那犹如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的腊八粥有没有引起你的兴趣呢?在你们的印象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学生自主发言。)2.出示课题,引入新课。(教师板书:腊八粥。)过渡:同学们,看来大家对老舍先生笔下的那碗腊八粥记忆犹新啊!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也似乎品尝到了各种富有家乡味道的腊八粥,让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将跟着沈从文先生一起去品尝一碗令八儿朝思暮想的腊八粥。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简单介绍作者。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体现出乡村人民特有的风韵与神采。由于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的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烛虚》等。2.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并自学生字、新词。3.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语自学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làzhōunìyànchíjiǎochóu腊八粥腻腻的咽口水汤匙搅和浓稠dūzhǒnɡáohèɡānɡzānɡ嘟囔肿胀熬粥褐色染缸脏水方法拓展:“粥、匙、褐、缸”等字可以结合相关图片来进行理解;“腊、搅、稠、脏”等字可以利用形近字来区分,“腻、咽、嘟”等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形近字示例:腊(腊月)搅(打搅)蜡(蜡烛)觉(感觉)稠(浓稠)脏(肮脏)绸(丝绸)桩(树桩)(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书写指导:[腊]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昔”上部竖画内收,下部“日”稍窄。[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月”细长;“贰”布白均匀,斜钩自然有力。[匙]半包围结构。“是”捺画要平、长,托住“匕”;“匕”稍瘦长。[熬]上下结构。“敖”左部横画间距均匀,右部捺画伸展;“灬”托住上部。◆易错提示:[腻]右上角有一点,不要漏写;右边里面部分有两横,不要漏写。[嘟]最右边部分是“阝”,不要写成“卩”。[缸]最右边是“工”,不要写成“夬”,和“缺”区别开。[褐]部首是“衤”,不要写成“礻”;右边下方不要写成“凶”。(3)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4)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重点语句及不理解的地方。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大致了解了本文主要围绕着“腊八粥”展开记叙,写了有关八儿和腊八粥的趣事。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重点语句,梳理文章的线索,了解八儿和腊八粥的故事,并在空白处批注自己不理解的内容,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2.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梳理文章的线索。预设:学生把课文读了两遍以后,不难发现文章主要描写了八儿盼着吃粥的心理活动,因此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明了本文是以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为线索的。明确:在本文中,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课文的线索,其心理变化为: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美妙的猜想→亲见时的惊讶→吃饱后的满足。(2)了解八儿和腊八粥的故事。(主要写了八儿等粥和吃粥两件事。)(3)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吃粥。)(4)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和腊八粥熬煮时的样子。第二部分(第2—19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八儿盼着吃腊八粥的过程。第三部分(第20—21自然段):概括描写了一家人喝腊八粥的情景。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学和交流的方法掌握了生字、词语,也简单地梳理了文章的线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文章的层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再次感受了腊八粥的美味,体验了腊八粥这一传统美食中蕴含的真挚的家庭亲情和浓郁的传统文化。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下节课,我们将去细细品尝,用心感受作者流淌于笔尖的浓浓的亲情。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2.揣摩文章语言,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1.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2.学习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和详略得当的写法。3.感悟作者是怎样展现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的。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同桌互相批改。腊八粥腻腻的咽口水汤匙搅和浓稠嘟囔肿胀熬粥褐色染缸脏水预设:本课中的生字较多,有些生字比较难写(如“腻、嘟”),有些生字容易写错(如“熬、褐”),所以在课前检查一下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很有必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易写错的字做上标记,在课堂上多留意,课后多写几遍,直到完全掌握。2.引导学生填空,回顾课文主要内容。(1)全文围绕着腊八粥写了八儿等粥和吃粥这两件事,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2)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吃粥。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天真、可爱的八儿特别喜欢吃腊八粥,在苦苦的等待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吃到了妈妈熬煮的甜甜的、腻腻的腊八粥。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来详细地叙述这一过程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刻意义呢?这节课,我们将来细细探究。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感受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1)教师提出问题:①作者是怎样表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之深的?②作者细致描写腊八粥熬煮时的样子的作用是什么?(2)学生在文中圈画出相关语句,分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针对问题一:预设:文章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具体描写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教师可以指名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赏析。一方面,作者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年龄段的人——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以点带面,说明了所有人都喜欢腊八粥。另一方面,重点分析句末的反问句的作用,强调说明人们都喜欢腊八粥那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针对问题二: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①作者列举熬腊八粥的材料让你想到了《北京的春节》中的哪句话?(“小型的农业展览会。”)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拟人,使正在熬煮的腊八粥生动起来,增强语言的亲切感,有利于表达作者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2.学生读第2—19自然段,体验八儿盼吃腊八粥的过程。过渡:一碗碗美味可口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住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的人们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盼粥(1)默读第2—8自然段,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3)与同桌交流读了这些句子后的感受。(4)在班级汇报,教师指导。①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神态描写,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八儿喜欢腊八粥的程度之深。)②“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语言描写,“才”突出表现了八儿想吃粥的急切心情。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话未说完。)③眼睛可急红了。八儿要哭的样子。(神态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八儿想吃粥的急切心情和迟迟不能吃到粥的委屈心情。)预设:本文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教师在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应紧紧抓住这一教学要点。除此之外,教师应鼓励学生采取类似的方法自主分析其他语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5)引导学生采用上面的方法自主分析其他语句。想粥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内容。(1)学生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预设:八儿为了多吃几碗粥,与妈妈“讨价还价”。八儿的语言是充满童真、童趣的,而妈妈的话则是温柔的。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提示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2)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真情。想象画面:小小年纪的八儿苦苦央求要与妈妈都吃三碗粥,他的理由很充分,因为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所以只准各吃一碗。在八儿的纠缠下,妈妈终于答应了他,但是八儿却得寸进尺,打起了妈妈的半碗腊八粥的主意。谈谈感受:从这个画面中我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聪明、体贴、孝顺的八儿,感受到了他对家人的爱,也感受到了妈妈对八儿的爱。他们母子的对话极具生活气息,充满浓浓的亲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3)学生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的温柔及对八儿的宠爱。猜粥过渡:明确:在漫长的等待中,在听到熬粥的锅里“又叹了声气”时,在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时,八儿变得更加焦急,“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那么,八儿猜想腊八粥是怎样的呢?(1)学生齐读第14自然段,思考八儿猜想的粥是什么样子的。(2)在八儿的猜想中粥里有些什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画出来。栗子——稀烂到认不清楚,饭豆——浑身肿胀,花生仁儿——已是面面的,枣子——大了三四倍。(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妙极了。)看粥(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主学习第15—19自然段。自学提示:①从文中找出一个描写八儿看到腊八粥后心理活动的词语。②八儿看到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③八儿看到的腊八粥和他猜想的腊八粥有什么不同?④找出这部分文字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2)学生默读第15—19自然段,完成“自学提示”中的任务。(3)教师检测学生自学的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问题一:从文中找出一个描写八儿看到腊八粥后心理活动的词语。(惊异。)问题二:八儿看到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预设:要解答这个问题,学生需要认真朗读第16、17自然段,从中找出关键词。其中总说的句子是“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具体来说:栗子——粉碎,饭豆——肿胀,花生仁儿——脱了红外套,锅巴——围了锅边成一圈儿。问题三:八儿看到的腊八粥和他猜想的腊八粥有什么不同?相关句子: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分析:“但”字表示转折,表明八儿看到的粥的颜色与猜想的粥的颜色不一样。问题四:找出这部分文字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A.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B.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能说的事。明确: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栗子和花生仁儿的变化,使语言形象、有趣。教师小结: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重在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体现八儿迫不及待想吃腊八粥,从最初的“快要发疯”“进进出出”的等待到“眼睛可急红了”,再到“妙极了”的猜想,一直到亲见时的“惊异”。将一个可爱、天真的孩童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喜、不得不爱。3.学生齐读第20—21自然段,体会八儿一家吃腊八粥的满足和快乐。过渡:可爱的八儿最后终于吃到了腊八粥,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1)动作和外貌描写相结合。动作:八儿“靠着”妈妈“斜立”,两只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外貌:八儿的“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作用:形象地写出了八儿喝完腊八粥后满足的样子。(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侧面描写: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作用:表现了妈妈煮得腊八粥很美味,深受家人喜爱。教师小结:八儿盼望已久的腊八粥终于解馋了!他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尽兴,连八儿的爹同妈也吃得心满意足。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吃着腊八粥,这温馨、美好的画面真让人感动!4.回顾全文,探究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1)学生结合课堂学习说说本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预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梳理了文章的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了层次,还通过品读描写人物的句子分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了作者抒发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弄清文章的主次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要引导学生弄清楚作者这样安排的依据和好处。明确:本文共有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人们都喜欢腊八粥”)和第三部分(“喝粥”)是略写,第二部分(“等粥”)是详写。(2)学生讨论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依据,教师相机点拨。方法点拨:所谓“详略得当”,即一篇文章中应当详细和应当简略的地方都要处理得很妥当。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进行概括式的叙述和描写。(3)师生共同总结本文详略得当的好处。明确:重点突出,中心明确。作者把八儿盼着喝腊八粥的情态和心理描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也就越能展现出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亲情。三、总结写法,拓展运用1.总结写法,品析人物形象。(1)方法总结:本文主要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2)引导学生从神态、动作、语言、心理这四个方面品析人物形象。预设: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随堂巡视,适时点拨。在学生充分感悟后,组织交流。学生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所学和自己的批注来感悟。(3)情景再现,品读语言。预设: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文中相关的句子,以读促悟。2.拓展运用: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1)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要求:可以运用其中的一种描写方法描写人物最突出的特点,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形象。(2)将自己描写的人物读给其他学生听,看是否写得像。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四、摘抄积累,作业设计1.积累文中描写腊八粥的样子的词语和句子。2.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通过人物的语言洞察人物的内心师:本文重在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其中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文中有多处描写八儿与妈妈的对话,虽然语言并不是很多,却能充分表现八儿急于吃到腊八粥的心理。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八儿的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生:“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那我饿了!”这两句话直接写出了八儿急于吃到腊八粥的心理。师:对,这就是语言描写的魅力,我口说我心,我们往往能通过人物的语言洞察到人物的内心。还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呢?生:“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这两处语言非常具有孩子气,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个与妈妈讨价还价的调皮的小男孩。读这两处语言描写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及希望可以吃到更多的腊八粥的强烈愿望。生:“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这句语言描写是八儿无法马上吃到渴望的腊八粥时,便猜想着锅里的腊八粥的样子,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恳请妈妈抱着自己看一看锅里的腊八粥。央求的语气中透露出八儿急于想证实自己的猜想的想法。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八儿不仅调皮,而且很可爱。生:“呃……”虽然这一处语言描写只有一个字和一个省略号,却将八儿亲眼见到锅中熬煮的腊八粥时惊讶的心理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师:所以说,语言不在多少,关键看它的作用!文中通过八儿与妈妈的对话,突出表现了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将一个馋嘴的小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师:谁再来读读这些句子。(学生朗读,读后师生互评,评后再读,最后全班齐读。)……赏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重点抓住描写人物方法中的语言描写这一知识点展开教学。在本文中,有关人物的语言描写所占篇幅不多,但是对于揣摩人物心理和表现人物形象却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先总述本文中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接着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由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并自主理解,教师相机点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是可行而且高效的。〖=F1A〗沈从文先生的言辞平易近人,他笔下的腊八粥软糯而又香甜、腊八节简单而又质朴、八儿一家的生活幸福而温馨。教学本课,要以读为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我首先以“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话题展开教学,进而引出八儿嘴馋、聪明、可爱这一人物性格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读的机会较少,如果课堂上能积极组织学生朗读、互动,效果会更好。另外,对于开头第1自然段的处理,总觉得有着欠缺,因为对这一段文字的表达妙处处理得太简略了。如果能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其表达的妙处,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在这样的细节上多下功夫,在点滴积累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 腊八粥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2 腊八粥
2 腊八粥教案与反思
2 腊八粥 教学教案
2 腊八粥【教案】
2 腊八粥【教案匹配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2《腊八粥》教案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腊八粥优质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腊八粥优质课教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6:00:04
页数:12
价格:¥8
大小:424.30 KB
文章作者:135****4376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