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三单元
>
9 *百年孤独(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
>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百年孤独节选学案(部编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百年孤独节选学案(部编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11课百年孤独(节选)课文导入素养任务 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地半月内便抢购一空。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小说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孤独》,去探求它的缘由。1.把握全文的情节,着重分析乌尔苏拉这一人物形象。2.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3.在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孤独”的意蕴,把握小说的主旨。[资讯概览]一、作者介绍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在外祖父家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期,外祖母为他讲了许许多多的神魔鬼怪的故事。他说:“外祖母的魔幻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生活在其中,那是我的天地。”在童年的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里,他的故乡是人鬼交混,充满着幽灵的奇异世界,这成为他之后创作的重要源泉。代表作有《枯枝败叶》《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二、思想情怀马尔克斯名言(1)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这种事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2)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3)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21\n(4)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三、相关作品1.《百年孤独》马尔克斯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2.《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5年。该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在六十年的时间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该小说展现了哥伦比亚的历史。战争和霍乱威胁着拉美人民的生命,而人为的破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社会孤独感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心理距离加大。[情境活动]马尔克斯非单一性的接受和吸纳,使马尔克斯的创作显示出一种诡异多变的风格。马尔克斯常说:“学习写作总归要以前贤为楷模。”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卡夫卡、海明威、福克纳、塞万提斯等艺术大师的影响。你从马尔克斯在创作方面学习前贤的做法得到哪些人生启发?谈谈自己的认识。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写作也是这样,前辈写作大家独到的眼光、深邃的思想和21\n精湛而高超的艺术技巧,永远是后来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借鉴财富。榜样人物就像一根擎天大柱,支撑起后人们的思维空间,展现一个民族沉厚的内在品质和孜孜不倦的奋发追求,它引领和启迪着一代代后来人去拼搏,去奋斗,终至于春暖花开,乃至硕果累累。(示例二)我们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人生创作之路,在这条道路上,难免会遇到种种写作的困难和挫折。而从写作大师那里有时会得到灵感和启迪。但写作是一种创新性很强的活动,学习大师但不囿于大师,博众家之长,创立新之意,成自我风格之奇,才是我们正确的态度。[写作背景]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该书即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魔幻现实主义在描写现实、叙述故事时,总是插入许多离奇怪诞的情节和各种超自然的现象,将现实与幻象、常人与鬼魂交织一体,使作品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在技巧方面,大量使用象征、比喻、借代、暗示、渲染等手法,常常使作品显得玄奥诡秘,变幻莫测,甚至隐晦艰涩,结构上多采取“戏中戏”手法,大故事中套小故事,具有多层次特点;有时也突破时间顺序,采用意识流手法,使情节颠倒、跳跃,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广袤(mào) (2)逾越(yú)(3)镀金(dù)(4)怪癖(pǐ)(5)跋涉(bá)(6)汗渍(zì)(7)污秽(huì)(8)吮吸(shǔn)(9)扳倒(bān)(10)氛围(fēn)21\n(11)愧疚(jiù)(12)砧子(zhēn)(13)狡黠(xiá)(14)蹉跎(cuō)(tuó)(15)卓有成效(zhuó)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着 (2)呱(3)稽(4)2.语境辨析法(5)尽(jǐn)管他已经很劳累了,仍然尽(jìn)最大的努力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6)他用一块抹(mā)布将墙上的字迹抹(mǒ)去,又用涂料抹(mò)平了墙面。(7)护士们绷(běng)着脸,用尽力气将绷(bèng)硬的绷(bēng)带一点一点拆开,洗干净晾晒在架子上。二、写准字形(1) (2)(3)(4)三、用准词语Ⅰ.明确词义(1)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2)不可磨灭: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3)井然有序: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4)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也作“蔚为大观”。(5)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6)密不示人:保密,不给人看。(7)沉默寡言:指人不声不响,很少说话。(8)呱呱坠地:也作“呱呱堕地”,形容婴儿出生或事物问世。(9)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21\n(10)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11)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12)辗转反侧:辗转:翻来覆去。反侧:反复。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13)津津有味:形容兴味特别浓厚。(14)卓有成效: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语境运用(辨析正误)(15)他们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加,越来越多的人围在一起观看,场面蔚为壮观。( )辨析:(×)蔚为壮观:形容盛大壮丽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此处不合语境。(16)失败了,只要不灰心丧气,一切从头开始,重整旗鼓,就有不可磨灭的希望。( )辨析:(×)不可磨灭: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此处不合语境,用“东山再起”。(17)她的嗓子还不错,唱出的歌井然有序。( )辨析:(×)井然有序: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不合语境,用“有板有眼”。(18)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的美才能经久不衰。( )辨析:(√)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此处符合语境。(19)话说苗家蛊毒亦充满古老的密不示人的神秘色彩。( )辨析:(√)密不示人:保密,不给人看。此处符合语境。(20)罗丹做什么事情都是全神贯注的,光是修改雕塑的细节部位都十分仔细,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辨析:(√)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此处符合语境。(21)一粒金子,可以悄无声息地在风沙中消磨掉,也可以散发出耀眼光芒。( )辨析:(√)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此处符合语境。(22)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卓有成效。( )辨析:(×)卓有成效: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用“无济于事”。(23)小明津津有味地跟我聊起昨晚所看的连续剧,不知不觉就消磨了一个多小时。( )辨析:(√)津津有味:形容兴味特别浓厚。此处符合语境。21\nⅡ.易混辨析1.咨询VS垂询课本原句 任何人铺设地基或修造围栏都要先咨询他的意见,大家还一致决定由他掌管土地的分配。辨析 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咨询:指询问,访问,征求意见。即境活用 举办这次讲座,组委会先咨询了相关专家,如有关于讲座的细节问题,欢迎来电垂询。2.悠远VS幽远课本原句 梅尔基亚德斯以他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辨析 幽远:幽深。侧重于体现环境安静。悠远:离现在时间长。侧重于体现距离远。即境活用 他陷入了沉思,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悠远的年代,在那个幽远的小山村,他度过了十年艰苦而难忘的岁月。3.界限VS界线课本原句 梅尔基亚德斯的部落由于逾越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已从大地上被抹去。辨析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界线”指两个地区的分界。“界线”可以替代“界限”,但“界限”不可替代“界线”。如“界限分明”可以写作“界线分明”,但“跨越界线”“标出界线”不可写作“跨超界限”“标出界限”。即境活用 要想携手合作,跨越两个县的界线,进行经济合作,组织商品流通,我们一定要与那种故步自封的思想划清界限。4.抱怨VS埋怨课本原句 “你有什么可抱怨的,”乌尔苏拉对丈夫说,“有发疯的父母就有发疯的儿女。”辨析 都是动词。抱怨:因不满而责怪别人。抱怨责怪的程度较重。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埋怨:责怪的程度较轻。除用于人外,也可用于事物。即境活用 不要一味抱怨上天的不公而不去埋怨自己的付出不够,否则,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21\n[NO.1文本初读]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空缺内容。答: 参考答案:①丽贝卡到来 ②与失眠症作斗争[NO.2文本精读]任务驱动一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策略] 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言行描写的探究品读,要注意体会对人物最传神的细微的描绘,进而感受其表现的人物内心世界,从而精妙地揭示人物的性格,把握人物形象。1.丽贝卡刚出场时给大家什么样的印象?答: 参考答案:①年小体弱。只有十一岁,青绿色的皮肤、圆滚紧绷如一面鼓的肚子,都显示出她体弱多病,忍饥挨饿很久了。②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被陌生人带到陌生的地方,带着父母的骨殖,语言不通。2.第6段从哪些角度介绍了丽贝卡?如此介绍有何作用?答: 参考答案:这一段从身世、肖像、穿着、神态等角度介绍了丽贝卡,表现出她孤苦无依,21\n体弱多病,处境困难,急需托付给他人照顾的艰难境况,为下文表现乌尔苏拉的善良做铺垫。3.奥雷里亚诺是一个怎样的人?答: 参考答案:他执着于金银艺实验,废寝忘食,但是不与外人接触交往,过着与世隔绝、孤独的日子。4.本文塑造的乌尔苏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具体阐述。答: 参考答案:①乌尔苏拉在《百年孤独》中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顽强、睿智、执着、独立,并不逊色于她的丈夫,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灵魂,是整个家族的支撑者。②她不愿与现实生活妥协,在一次次历史关头担当重任,从不愿意也未曾在苦难和挫折面前屈服。在旁人无法治愈丽贝卡的吃土症的困境中,乌尔苏拉采取“药物治疗加上皮带抽打”的手段,不但让丽贝卡在几个星期后显出康复的迹象,还让丽贝卡把她视为家庭成员中最亲近的人。在危害十足的失眠症面前,一开始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对失眠症的危害缺乏正确认识,而乌尔苏拉“将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并用从母亲那里学过的对草药的认识,开展了草药治疗。她以全部的心力经营着整个家族。③她为孩子们的“孤独入骨”“守旧顽固”等怪癖感到痛心,她的身上有着一种维持家族生存下去的顽强毅力,体现着人性的光辉和母爱的伟大,表现出对布恩迪亚家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她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是远道而来的、孤独多病的远方表亲丽贝卡。④然而伟大的母爱在冷漠的现实、沉重的孤独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正当她哀叹自己命不好,认定儿女们的怪癖与猪尾巴同样可怕时,奥雷里亚诺眼神定定地望着她,令她感到一阵茫然”。这种生活使她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人,一个伟大的孤独者。任务驱动二 分析概括小说的思想内容[学习策略] 分析概括小说的思想内容首先要注意由文章的标题或围绕文章的主要事件自己提出思考的问题,其次要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要抓住重点段落归纳总结;再次要注意体会具体的情景,尤其要注意体会情景中的细节描写,据此提炼总结。21\n5.面对丽贝卡的怪癖,布恩迪亚一家是怎样做的?答: 参考答案:家人对她严加监视,在院子里洒牛胆汁,往墙壁上涂辣椒油。乌尔苏拉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用橘汁兑上大黄让她空腹喝下,并加上皮带抽打,最终让丽贝卡戒掉了这个怪癖。6.布恩迪亚对待失眠症的态度是怎样的?答: 参考答案:布恩迪亚开始觉得睡不着觉很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后来发现全家都染上了失眠症,让人产生许多幻觉,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形成恶性循环。7.布恩迪亚他们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防止失眠症扩展到其他村镇?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答: 参考答案:布恩迪亚他们用小铃铛让病人知道外乡人是健康人,禁止外乡人一切饮食。这项举措成功地将疫病控制在村镇之内,生活恢复秩序,工作照常进行。8.奥雷里亚诺采取了怎样的方法来抵御遗忘症?效果如何?答: 参考答案:奥雷里亚诺用记录的方法,记下事物的名称、功用,并对每一条详细解释。人们继续在捉摸不定的现实中生活,只是一旦那些标签文字的意义也被忘记,人们仍然要被遗忘症折磨。9.(素养提升)纪伯伦说过:孤独是精神活动的密友。布恩迪亚家族的成员,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孤独的堡垒中,不需要别人的关注,构建起密不透风的围墙,进行着自己的精神活动。请查阅《百年孤独》这作品的相关资料,再结合你对课文节选内容的理解,谈谈你对21\n“孤独”的体会。答: 参考答案:(观点一)《百年孤独》中的孤独似乎是一种因为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在这个家族之间,我无法感受到亲人之间心心相印的感情。每个人都习惯了活在自己的孤独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隔离了外面的一切。没有信任和了解、亲密和沟通的世界注定是孤独的。(观点二)《百年孤独》写的是布恩迪亚一家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经历。七代人,这实在是一个太复杂的过程,太多人在这本书中终结了他们孤独的一生。作者的内心或许是希望人们能团结起来,用一种和谐、温情的气氛感染自身,将孤独的心释放,不再被自认为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会安全的孤独想法束缚。因为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任务驱动三 理解句子的含意[学习策略] 理解句子含意要着眼于句子本身和前后语境,结合艺术手法写出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意。10.“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答: 参考答案:马孔多人浑浑噩噩犹如生活在梦境之中,他们把生活当成梦。11.“于是到了星期一凌晨整个镇子都醒着。一开始没人在意。恰恰相反,人们都因不用睡觉而兴高采烈,因为那时候马孔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时间总不够用。”这几句话的含意是什么?答: 参考答案:由于马孔多人将生活当成梦,所以对任何事都没有大的利害之感,麻木地活着,可以没有经验,也可以没有教训。21\n12.怎样理解第2段最后一句话中乌尔苏拉此时的“哀叹”“可怕”“茫然”?答: 参考答案:这些不是表现乌尔苏拉对孩子们“孤独入骨”“守旧顽固”等怪癖的抱怨,而是表现她对布恩迪亚家族前途命运的担忧。任务驱动四 仿真高考·综合研读纵览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3.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节选的是《百年孤独》的第三章,主要写马孔多开始受到外部文明的冲击。何塞·阿尔卡蒂奥跟着吉卜赛人跑了,乌尔苏拉外出寻找,马孔多与世隔绝的状态就此改变。B.作者在展现马孔多的变化时,注重人物的精神面貌。文中写道,何塞·阿尔卡蒂奥“着迷于眼前的现实”,“暂时从幻想的种种煎熬中解脱出来,很快便营造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实干氛围”。C.心理上的压抑、孤独,加上能够预知未来的天赋,造就了奥雷里亚诺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了他的人生之路。D.布恩迪亚家族所有人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失败,一个个都以不同的方式陷入深沉的孤独之中,最后才摆脱“百年孤独”的循环命运。解析:选D 每个人都没有摆脱百年孤独的循环命运。14.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虽然是节选,但充分反映了“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色彩,比如,丽贝卡不吃其他食物,“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B.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神灵崇拜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看法,都是这种“魔幻”的源泉。C.作家充分发挥想象,置现实于神话氛围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张、渲染,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在丽贝卡要来马孔多之前,奥雷里亚诺未知先觉,“‘我不知道是谁,’他坚持道,‘但不管是谁,人已经在路上了’”。D.象征手法完全和历史脱节。作者对失忆的描写,表现出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包含了作者对哥伦比亚以及拉丁美洲历史的反思。解析:选D “象征手法完全和历史脱节”错误,象征手法显示作者对历史的反思。21\n15.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答: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词句,其次对关键词句提炼整合。如:找出选文最后一段中奥雷里亚诺贴标签的情节,据此总结出失眠症严重后发展成健忘症,最后只好给所有的东西贴上标签。找出印第安女人解释失眠症的词句,据此提炼出眠症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会恶化到失忆的严重境地的信息。参考答案:①失眠症严重发展成健忘症,连日常用品的名字都忘记,只好在每件物品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用途等信息。②失眠症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会恶化到失忆的严重境地。患者开始时淡忘,最后失去自我认知,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16.(素养提升)课文描写马孔多的人染上失眠症有什么寓意?答: 解析:作答本题要注意从失眠症的象征意义的角度考虑。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现状:拉丁美洲的人民,由于无法摆脱封闭、孤独的生活,正在逐步遗忘自己的历史,遗忘自己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这种遗忘正是在文中描绘的“健忘症”反映。这种对自身命运和历史的遗忘,是可悲的。参考答案:①得了这种失眠症的人,一开始会失眠,到后来会失去记忆,即健忘。人们在物品上贴上标签,努力挣脱这种命运。这是在告诫拉丁美洲的人们要努力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②作者以马孔多人患上失眠症,比喻拉丁美洲的人民,由于无法摆脱封闭、孤独的生活,正在逐步遗忘自己的历史,遗忘自己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这种由挣扎焦虑到逐渐麻木再到梦幻般的遗忘,就像马孔多的人忘记自己身边所有熟悉的东西一样。③课文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魔幻与现实混杂,让人们懂得历史在循环往复的时间长河中,从初生到毁灭是多么可悲。[NO.3思维拓展]有人说《百年孤独》的思想是消极悲观的,也有人说是积极向上的,你认为呢?21\n答: 参考答案:(观点一)消极悲观。全书都是对孤独的诠释,书中描写了很多孤独来源,比如得不到爱、得不到理解、时光流逝、社会变迁、朋友不在、亲人逝去、家族衰落等,所以人生是注定孤独的,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种孤独之中。由此看来,“百年孤独”岂不是让人更加孤独。所以,该作品的思想是消极悲观的。(观点二)积极向上。全书看似在写孤独,其实,作者是希望拉美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虽然充溢着孤独感,但这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者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由此看来,该作品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写作实践]如何运用象征手法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部奇书。作品浓郁的象征色彩不仅表现在对人物心灵、性格的挖掘和孤独精神、集体健忘症等,还表现在对颜色尤其是金黄色的执狂与恐惧中,深刻揭示了拉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社会境况和孤独状态。其象征色彩彰显了艺术文本的魔幻性质,又突出了其悲剧意蕴,从而以新的视角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奇妙而独特的参考范本,无论对历史还是现实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写法点拨]《百年孤独》除了我们熟知的魔幻主义色彩外,在行文中运用了许多欧美现代派小说的表现技巧,象征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象征,是指一种在准确把握象征体(文章所着力描写展示、寄寓着文章主题的事物)和象征本体(文章着力描写展示的事物所象征的对象)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借助某种具体的形象,曲折地表现某种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表达技巧。例如,在文本中也反反复复地出现了许多黄颜色的事物,文中一出现与黄色有关的事物无不伴随着某种不幸或灾难发生,如死亡、病患、衰败等;或代表人物的某种心境,如孤独、郁闷等。这些描写既强化了作品的主题,21\n也演染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再如,曹禺的《雷雨》,就是以自然界的雷雨象征(替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斗争。运用象征构思而成的文章既然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那作者自然就会热衷于将象征手法运用于自己的文章写作之中。那么,用好象征手法的关键和秘诀是什么呢?1.聚焦基础环节——务必选准象征体象征体犹如比喻中的喻体,它的选取是象征手法运用的基础环节,是象征手法运用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例如《雷雨》的作者曹禺,就根据蘩漪的阴鸷怪异,毫无顾忌,时而敛声息气,时而疯狂爆发,爱周萍时不顾一切,把名誉乃至生命都交给他,而当周萍背叛自己时,便不择手段地加以报复的性格特征,选择了受众司空见惯的、爆发时肆无忌惮地似乎要摧毁一切的雷雨作为象征体。2.聚焦重点环节——务必写透象征体在对象征体的象征特质进行精工描写时,不能脱离象征本体的方向指引,描写要有目的性,描写的特征要与所立之意构成表里关系(暗含立意),不得与所立之意相违——也就是说,作者赋予了象征体什么象征义,也就必须根据这一象征义去着力表现和描写相应的特质,而不能误东为西,或忽东忽西地飘忽不定。3.聚焦关键环节——象征义的揭示务必精准一般而言,作者所选的象征体和象征本体是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的,这种内在的联系会激发或唤起读者的相关联想,从而帮助作者实现主题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像鲁迅一样,在《药》的结尾以夏瑜坟上红白相间的一个花环象征革命的前景和希望时,不去明确揭示象征体的象征意义,而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品味。[针对练笔]以自己喜欢的某种事物为对象,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一篇微作文。答: 参考答案:樱花很美,美得有些让人窒息。那密密麻麻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花儿,簇簇相拥,朵朵相依,远远望去,如同一片花儿组成的彩色云海,不啻仙境。樱花的花朵,粉嫩、娇小、秀气,小小的朵儿之中,是娇弱的黄色花蕊,让人不由不生出怜惜之情。近代邓溥雅诗云:“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因为有着娇羞美丽和易逝的容颜,所以樱花被人们看成了弱不禁风的女子。21\n你看,那一片花海之中,粗粗的褐色枝干挺立其中,俨然一位有着仙风道骨的仙人;那点缀在褐色枝干上的芬芳花儿,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如同一位威严的帝王身上的装饰品,虽然艳丽,但却不仅没有掩饰住帝王独有的高贵,反而衬托出了帝王特有的威仪和阳刚。“厌尔桃夭李艳,而绝蜂绕蝶谒。虽和颜之可即,近观焉而莫亵。”樱花虽然柔弱却不乏刚直,虽然艳丽却不乏朴实。其看似不堪一击的花儿,却外柔内刚,承载着坚贞的灵魂;其粉红的色彩,融合了白色的纯洁和红色的刚毅,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类文赏读]马尔克斯是个强有力的作家,有着丰富的想象。他善于将个人生活与历史危机联系在一起。从他的作品中,你得不到关于拉丁美洲问题理论上的系统阐述,但当它们以活生生的形象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看到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继承了欧洲政治小说的伟大传统,其结果是历史剧与个人戏剧合二为一。 一、美文悦读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马尔克斯海面上渐渐漂过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先发现的孩子们炫耀说那是一艘敌船。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发现那件漂浮物上没有挂旗帜,也没有桅杆,于是又认为是一条鲸鱼。一直到它漂到岸边,他们从它身上取下那些黑乎乎的马尾藻、水母和遇难船只的碎片后,才发现是一个淹死的人。①孩子们跟这个尸体玩了整整一下午,他们在沙滩上把他埋好,然后再挖出来,后来被大人看见了,便给村子里报了信。村子里男人抬尸的时候,人们发现这具尸体比所有的死人都庞大,都沉重,重得像一匹马,男人们互相议论着,可能是因为他在水里泡得时间太长了,水都浸到了骨头里的缘故。当天夜里,女人们用芦絮擦掉死人身上的污泥,她们发现这死者曾是一个很傲慢的人,因为他的脸上没有其他那些在海上淹死的人那种孤独的表情。最后直到她们给他完全擦洗干净了,才发现他是那么漂亮,于是都惊讶地憋住了呼吸。他不仅是她们从没见过的那种最高大、最强健而又最具有男性美的人,而且是连在想象中都不曾见过的男人。②21\n村子里找不到一张那么大的床来停放他。女人们把村子里身材最高的男人在节日里穿的裤子拿来也穿不进,最肥大的衬衣他也嫌窄,最大的鞋子还是小。女人们都为这短小的服装和他的美不相称而感到难过,于是她们决定用大块帆布和一件新娘子的粗线衬衫给他做衣服,以保持他死后的尊严。女人们幻想如果那漂亮的男人住在这个村子里,他的女人一定是最幸福的。她们暗自拿他跟自己的男人比,内心里都在咒骂自己的男人,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污秽而又没有本事的人。这时她们当中最老的一个叹口气说道:“他长的多么像埃斯特温。”③那些给他穿衣服、梳头、剪指甲和修胡子的女人,在把他放倒在地上时都抑制不住难受的心情。当她们用块手帕为他盖脸,免得阳光打扰他时,见到他是那样永远的安息了,像所有的男人一样,无法抗拒这自然规律的安排,都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先是她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个女人开始抽泣,其他人强忍着,只是悲伤地叹着气,可到后来,越来越想哭,因为这个被淹死的人越发使她们回想起埃斯特温,这位世界上最无人帮助的可怜人,他是那么温柔,而又助人为乐。她们在痛哭之余都感到了一种莫名的空虚。“神圣的上帝,他是我们的。”她们哭泣着说。男人们认为这些言过其实的话只不过是女人的轻浮。他们只想立即处理掉这个额外的累赘。一个女人走过去取掉盖在死者脸上的手帕,这下连男人们也都惊呆了。是埃斯特温。人们为他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有些妇女去邻村找花,把这件事讲给另一些妇女听,她们不相信,也跟来看看。当她们见到那死者后,就又去弄来更多的鲜花,人和花越来越多,挤得几乎无法走路。在把那具尸体抛下深渊以前的片刻间,所有的人都憋住呼吸。他们不需要相互去看,就知道彼此都不是完美的,永远也不可能是完美的。真遗憾,这个漂亮的傻瓜死了。他们将在房前墙上涂上明快的色彩,借以永远纪念埃斯特温。他们还将凿开岩层,在石头地上挖出水源来,在悬崖峭壁上栽种鲜花,为了在将来每年的春天,让那些大船上的旅客被这海上花园的芳香所召唤。连船长也下到甲板上,身穿节日的服装,胸前挎着望远镜,佩戴着金星肩章和一排战争中得的奖章,指着这坐落在加勒比海地平线上满是玫瑰花的海角,用十四种语言说道:“你们看那儿,如今风儿是那样平静,太阳是那么明亮。连那些向日葵都不知道此刻该朝哪边转。是的,那儿就是埃斯特温的村子。”(选自《意林》,有删改)①小说开头写这个死尸是一艘敌船、是一条鲸鱼都是为下文写埃斯特温的高大作铺垫。像马尔克斯其他小说一样,这个故事看上去有些荒诞离奇,却与生活的内在逻辑并不相悖。②溺水者的象征意义:溺水者的美唤起了人们对美的渴求,他是给人间带来幸福、觉醒、希望、文明的使者,他推动着人们改变落后、愚昧的生活现状,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21\n③为了表现“埃斯特温”的美用了如下描写手法:侧面描写:①女人们的表情:当她们把那来自深海的溺水者的全身擦洗干净后,都惊讶地憋住了呼吸——这是她们从没见过的最高大、最强健而又最具男性美的人,甚至连想象里都没见过。②女人们的心理:她们的内心产生了微妙变化,都觉得她们的男人是世界上最污秽、最没有本事的人。她们开始为这不幸的人,也为自己难过、抽泣,甚至齐声说:神圣的上帝,他是我们的。③人们的举动:人们为他举行了所能想象到的最隆重的葬礼。④死后的影响:埃斯特温的村子连那些向日葵都不知道此刻该朝哪边转等。①你们看那儿,如今风儿是那样平静,太阳是那么明亮。连那些向日葵都不知道此刻该朝哪边转。②他们还将凿开岩层,在石头地上挖出水源来,在悬崖峭壁上栽种鲜花,为了在将来每年的春天,让那些大船上的旅客被这海上花园的芳香所召唤。二、思辨阅读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陈众议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人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为某些情况而被迫中断当天的工作,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略萨(21\n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文豪)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20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沓钱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为他“诊治”。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创作了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20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中国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然而,当终于有中国出版方斥百万美元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时,它同时也成了中国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年轻读者正渐行渐远,他们不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除了《百年孤独》,其实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甚至中短篇小说也乏人问津。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呢,如今安在?作家的丰富遗产呢,也许只是聊作谈资、偶尔被人一提罢了。(有删改)相关链接:①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中称“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21\n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病逝于墨西哥城,享年87岁。(摘编自“百度百科”)②略萨与马尔克斯可以说是一生的朋友和敌人。早年略萨与马尔克斯是亲密无间的好友,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两人开始决裂,决裂的原因也一直被认为很诡异。1976年马尔克斯到墨西哥参加电影首映时巧遇略萨,马尔克斯上前打招呼,略萨一记老拳将马尔克斯打倒在地。2007年,两人和好。(摘编自《马尔克斯与略萨反目之迷》)作者认为马尔克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 解析:解答本题,可结合文本的内容,理解文中所说的“最不孤独”指的是什么,“最孤独”指的又是什么。“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这段话承上启下,因此联系上下文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就能得到答案。参考答案:不矛盾。《百年孤独》上市以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各色人物争相追捧,荣誉也随之而来,马尔克斯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成为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但是,那些关注他的人都怀着各自的目的,他们并不关注马尔克斯的内心的需求和内心的孤独,他们关注的只是马尔克斯头上的光环,马尔克斯的一切都被暴露在公众眼前,而作为平凡人的幸福一去不返了。三、时评鲜读马尔克斯:“文学的孤独”瑞典学院的授奖词是这么言说马尔克斯及其《百年孤独》的:“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21\n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相关令闻则或可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是韩素音所说的: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唯一没有争议的获奖者”;另一句出自乌拉圭文豪贝内德蒂之口,谓“难说诺贝尔奖能给马尔克斯增添多少光彩,但他的获奖必将使该奖的声誉有所恢复”。大多数评论认为此奖授予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毫不奇怪的。有些报道仅仅是对他如此快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感到惊讶:“这位哥伦比亚的小说家年仅五十多岁,因为看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近几年内不大有可能将诺贝尔奖再次授予拉美作家,所以有人觉得这次奖金应授予年长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美国《国民评论》,1982年11月12日)许多文章讨论博尔赫斯未能获奖的原因,但所有的评论家都一致同意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一位才能非凡的作家,“其作品有着永恒的魅力”。(《时代》周刊,1982年11月1日)一些评论家还指出:“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当代作家的佼佼者——不仅现代主义和实验小说的拥护者欣赏他,托尔斯泰和旧式小说的忠实读者也会为之倾倒。”对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奖的否定评价,能使人看出评论者的个人好恶。艾萨克·巴希维斯·辛格——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称赞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选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同时,又痛惜本世纪缺少真正伟大的作家。“我认为他是一位好作家,”辛格先生在纽约说,“但我不能说他是我这一类作家……我仍然敬佩托尔斯泰、陀思妥夫斯基和福楼拜——如果他们今天还活着,马尔克斯将是一个蹩脚的选择,可是他们今天已不在人世了。”评论家欧文·肖在评论马尔克斯获奖时说:“这是一个果断的选择。他是个强有力的作家,有着丰富的想象。马尔克斯善于将个人生活与历史危机联系在一起。从他的作品中,你得不到关于拉丁美洲问题理论上的系统阐述,但当它们以活生生的形象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看到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继承了欧洲政治小说的伟大传统,其结果是历史剧与个人戏剧合二为一。”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巨作《百年孤独》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自1967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影响之大,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马尔克斯不仅因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还以其深刻独到的文学创作观和美学追求著称于世。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于拉美大地,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各样的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会问题,暴露形形色色的社会流弊等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展示当代拉美的社会面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人们提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便自然联想到魔幻现实主义。之所以如此21\n,不仅仅因为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而更重要的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因马尔克斯的小说而闻名于世的。《百年孤独》无疑是二十世纪留给后世的一尊金鼎,它的保守保证了它的沉积与留传。他打破的不仅是个人的孤独、他的祖国哥伦比亚的孤独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而且还打破了世界的孤独。人类集体的孤独感,造就出勇于反抗孤独的作家——他们在孤独的挤压下,成为一股与孤独敌对(而不是妥协)的势力。伟大的作品必定是对人性、群族文明的现实观照,是作者人文思想的形象反映,它只对民族和社会负责,而不会变成某种势力的喊话筒。伟大的作品必定赢得大众的认可,赢得伟大的评价,而那种靠一时人为造势而喧嚣一时的作品在文学史上也只能是昙花一现。21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百年孤独节选练习(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10百年孤独节选练习(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百年孤独节选课件(部编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老人与海节选学案(部编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复活节选学案(部编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百年孤独节选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老人与海节选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百年孤独节选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百年孤独节选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11课百年孤独节选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6 11:05:57
页数:21
价格:¥3
大小:554.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