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孩子沟通教育经验心得分享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孩子沟通教育经验心得分享<br />   孩子教育,听谁的都有道理。可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又都对<br />不上号。道理上讲,还是我们学习不够,可是我们的学习短时间里也<br />就这样,能不能有一种方式,让我们只要照做就能基本正确呐。<br />   基本正确<br />   就我个人的体会,简单一点的方式还是有的。只是照做,一点<br />不用想的方法,当然不现实。还是需要尽量少的理念配合我们的行动<br />的。这些理念是:1.孩子的任何感觉对他来说都是真实的,也就是他<br />认为是有道理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你不对来讲道理。2。孩子的许<br />多不对是我们的判断,客观上我们也不一定对。3.很多时候,我们和<br />孩子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是可以并存的,不需要分个对错的。4.孩子的<br />行为只要: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与环境有大的冲<br />突。都是可以接受的。<br />   以上四条理念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不去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说<br />教,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就是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但我们承认对方<br />有对方的道理,不把自己的理当作是唯一正确的。<br />   尊重孩子只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仅有尊重是不够的。虽然孩子<br />的感觉是真实的,但孩子凭感觉成长,不是最有效的成长途径。<br />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就是孩子的最有效的成长途径<br />了。<br />   首先,我理解引导并不是要孩子简单的听我们的,而是要引导<br />出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如果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和家长的一致,那自然<br /> <br />就是听了话了,一切没问题。如果孩子的想法、看法和我们的不一致,<br />是不是就要引导孩子像我们的靠拢呢?这其实是明天要说的,这里暂<br />且先用。就是对于那些基本的、普遍的、已有社会认可的对错结论的<br />事情,我们是需要做这样的引导。比如:三种伤害。而那些我们自认<br />为是对是错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不急于将我们的认识通过引导<br />的方式,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因为我们的灌输,会是孩子的认知受<br />到限制,孩子自身适应环境的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就会受限。实际上我<br />们会发现有些事情回头想想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的。这种情况不仅<br />孩子成人了回头会发现,就是孩子还小,也时常会有的。所以引导什<br />么,也就要细心选择了。要简化又简化。这样你的引导就会更有效率,<br />又尽可能少的影响孩子的自由空间。<br />   引导的唯一途径是沟通,你要让孩子的所有想法呈现在你面前,<br />尽管这些想法在你看来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这就是完整的孩子,<br />你只有让孩子完整的呈现在那里,你才有机会胸有成竹。任何对孩子<br />的训斥、打断、等否定行为,都会让孩子退缩和隐瞒。你对他的了解<br />就会打折,你对他的教育也就是只见一斑了。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br />要鼓励和肯定孩子,至少他说了就很好。对其中你赞同的,给与鼓励<br />和夸奖。对于你认为不妥的,你不认可的,不能简单的给与批评和否<br />定,更不能训斥和惩罚。下次孩子哪里还敢跟你说啊。这样你就和孩<br />子失去了心灵的联系,你就很多时候看不懂他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br />按照孩子的思路,引领他多走几步,或者退回几步,让他自己看到{思<br />想中看到}结果,并且由他自己去选择坚持还是改变。可以用它熟悉<br /> <br />的事情引领,也可以是某个故事,某个动画片等等一切他能感受的事<br />情来引导他。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在自以为是的说教之中了。也许一次<br />两次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那也得慢慢来。说不定还有其他结果。<br />坚持这样做,就会迎来简单的教育,至少家长和孩子关系融洽,思想<br />上保持沟通,情绪上没有负担。孩子是快乐的,孩子始终完整的呈现<br />在你面前。<br />   我们有时候缺乏和孩子沟通的耐心,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就是<br />为孩子好,这样就是对的。当你的为孩子好,是要孩子吃东西时,你<br />会问孩子想不想吃。如果孩子说不想吃,你会尊重孩子,不吃就算了。<br />总不会是为孩子好就强迫他吧。如果你还是想让他吃点,你会进一步<br />询问原因,直到搞清楚了,与孩子达成一致。<br />   当你的为孩子好,是一个对孩子来说是长远的事情时。孩子一<br />定没有你想得远,那你就得从近处着手,一件件的心平气和的沟通到<br />孩子愿意为止,想解决吃东西的事情那样。假如孩子不愿意,就是你<br />的想法同孩子的实际连接不上。如果这时候强迫孩子,事情是简单了,<br />但这种连接是假的,...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4:19:38 页数:3
价格:¥3 大小:25.00 KB
文章作者:U-13191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