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2016)
>
七年级下册
>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内含六个单元)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内含六个单元)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5
2
/25
剩余2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2.学习精神的方法、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3.注意结合人物生平极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核心素养】注意结合人物生平极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重难点】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评价任务】通过细节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邓稼先》全文六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n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等细节,就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刻苦的治学精神。(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引导学生通过细节去把握鲁迅的形象,感受鲁迅的魅力,并在各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片段之间找到一条贯通的情感脉络。本文中的细节看似信手拈来,零碎不连贯,读之却丝毫让人感觉不到繁冗、无序。这是因为这些细节片段中贯穿着作者对鲁迅的深沉厚重的情感,仿佛一入笔端,感情便喷薄而出,文字便一气呵成。随着作者情感的流动,鲁迅形象在一件件平常小事中站立起来,真切感人,微中传神。(4)《孙权劝学》精当的详略安排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n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⑧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⑨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⑪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⑫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⑬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2.文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3.“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两句话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特点?4.文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本组课文围绕“杰出的人物”这一专题编排的,要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n础上,懂得写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要写清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写清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心情。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抱歉慷慨淋漓锋芒毕露B.抹杀目不窥园燕然勒功C.谣言潜心贯注鞠躬尽瘁D.暑名迥乎不同妇儒皆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B.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C.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B.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均出自《孙权劝学》这篇课文。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教学反思】统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怀。2.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3.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核心素养】\n1.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2.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重难点】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评价任务】通过短文阅读领悟小说的思想内涵。【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黄河颂》课文文字层面的理解难度并不大,但创作年代毕竟距离学生较远,很多学生未必能真切体会到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的主旨。(2)《老山界》按照顺叙的写作手法,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从第-天写到第二天,从山脚写到山顶,又从山顶写到山下。以时间和空间为序,叙述了与瑶民攀谈,半夜露宿登上山顶,顺利下上等主要情节,过程清晰明了,通过全文的记叙,解释了红军不怕困难,处困不悲,处险不惊,乐观自信的革命品质。(3)《土地的誓言》这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土地的誓言誓:"我要回到她的...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4)《木兰诗》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了解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机敏活泼、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和平的任务形象。\n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失根的兰花》完成练习题。失根的兰花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n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1.从文章的内容看,题目中的“根”和“兰花”分别比喻什么?整个题目应如何理解?2.作者“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为什么“从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3.“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句话与前面哪句话相照应?它对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4.文章的结尾援引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5.请写出点明本文主旨的语句。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本组课文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专题编排的,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n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老山界》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渺视困难、豪气干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着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C.虽然蔡斌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但队员们及时调整心态,力挽狂斓,最终夺得了男子团体项目的亚军。D.一身戒装的花木兰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宛如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理云鬓贴花黄的她,则又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冼星海作词,光未然谱曲。B.《老山界》是陆定一的作品,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克服的最大的困难。C.《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该散文表达了作者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郭茂倩编纂而成,这首叙事诗写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n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B.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儿,静一点儿……”C.田野里生长着高粱、玉米、大豆……等庄稼。D.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教学反思】统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观察生活、挖掘普通人身上的写作材料。2.进一步学习记叙文中多种手法的运用,使记叙文向艺术性发展。【核心素养】学习观察生活、挖掘普通人身上的写作材料。【重难点】进一步学习记叙文中多种手法的运用,使记叙文向艺术性发展。【评价任务】通过短文阅读领悟小说的思想内涵。【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阿长与<山海经>》,观察、体味普通人身上的人情,重视亲情、友情,学会关爱人。学习本文从平凡小事中挖掘人物个性、刻画人物和"欲扬先抑"的手法。\n(2)《老王》(记叙性散文),观察、感受普通人身上的美德和善良,学习本文从常见小事中观察、提炼题材及白描叙述中含情的手法。(3)《台阶》(小说),体会、理解父母亲养家的艰辛及对子女的爱心学习从平凡普通生活中寻找题材、围绕中心事件、通过"我"的眼光塑造中心人物的手法。与《背影》比较不同。(4)《卖油翁》,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各题。①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②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③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④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⑤“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⑨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n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⑪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⑫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所写的主要事情。(不超过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的人物描写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阿长给“我”买的《山海经》,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但“我”却认为是“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第⑫段用了何种表达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本组课文围绕“培养爱心”这一专题编排的,培养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体谅同情人、关爱人的感情,特别是关注关爱普通人、弱势群体。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惶恐忿然低眉顺眼\nB.黏性塌败念念不忘C.哀悼烦躁情有可原D.繁琐荒僻莫明其妙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包头举办,来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B.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臂,静静地停泊在波澜不惊的码头边。C.我们总说防患未然,然而又有多少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彻底地排查隐患,坚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答案恐怕不容乐观。D.明末清初,很多士大夫热衷于叶子戏,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有学者认为,西方扑克牌正是在叶子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并倾听着大桥建设者的英雄事迹。B.通过学习《卖油翁》一文,使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深刻道理。C.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D.对于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尽管要时刻关注他们,还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台阶》——李森祥——小说B.《卖油翁》——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C.《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D.《老王》——杨绛——《杨绛散文》【教学反思】统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2.懂得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n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3.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核心素养】懂得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重难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评价任务】通过短文阅读领悟小说的思想内涵。【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道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并品味文章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2)《驿路梨花》通过写云南边疆哀牢山中路边一间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体会本文构思精巧,以花喻人的象征手法,学习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3)《最苦与最乐》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学习理清文章层次,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取材于日常生活琐事的艺术手法。(4)《短文两篇》,《陋室钻》通过写随室不随表达了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品质,《爱莲说》则寄寓作者对趋炎附势、追逐名利的人的鄙弃,表达自己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河,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在复习时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n写法。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常存善念》,完成各题。常存善念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制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恶的深渊。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①__________。思想支配行动,这是一条定律。善念支配行动,则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二是②__________。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因此说,善念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无形内驱力。三是③__________。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积累。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善念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善念来源于崇高的信念。我们的信念,是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这样的信念一经在自己的头脑里生根,它就会成为自己的善念之源。善念来源于正确的善恶现。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抑恶扬善,走向光明。善念来源于后天的实践。善恶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只有经过实践把善念转化为善行的时候,才能实现善念的社会价值,因为善念是根,善言是花,善行是果。要做到常存善意,就要经常自思内省,排除邪念。明代杨继盛在其《遗嘱》中有一段深刻的论述:“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还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意,便禁\n止勿思。”此段论述令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应该是恶当惊,是善则喜。去恶扬善,唯善是举。常存善念,是一个人善言善行的思想根基,是一个人的崇高美德。有了这种美德,就可以乐善不倦,以善为宝,嫉恶如仇,从善如流。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是写“善念”的,可在第一段中又提到“恶念”,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3.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试着将“推动作用”“积累作用”“导向作用”三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横线上。4.本文引用明代杨继盛的《遗嘱》中的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人要常存善念2.通过善恶对比,阐明人要常存善念,而不可存有恶念。3.①导向作用②推动作用③积累作用4.警示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时常反思,以便做到弃恶扬善,唯善是举。(意对即可))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本组课文围绕“中华美德”这一专题编排的,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卸却鸿儒陡峭诲人不倦B.丁卯修茸循环颠沛流离C.竹蔑契约恳切如释重负D.朦眬案牍甚蕃悲天悯人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B.叶老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nC.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D.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3.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如《爱莲说》《马说》等。B.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其作品大多收入在《饮冰室合集》。C.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猪,亥年生的肖狗。D.“布衣”指平民;“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教学反思】统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托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2.运用分析对比阅读的办法,分析作品之间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拓展自己的视野。\n3.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核心素养】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重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托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评价任务】通过短文阅读领悟小说的思想内涵。【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紫藤萝瀑布》,品味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学会热爱生命、珍惜时光。(2)《一棵小桃树》理解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寄寓的深刻含义,了解作者追求人生美好理想的愿望和信心。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3)《外国诗二首》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各种重大选择。体会诗中直抒胸臆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4)《古代诗歌五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不惧困难、胸怀天下的优质品质,树立热爱祖国、兴我中华的远大理想。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荒漠中的苇》,完成各题。荒漠中的苇\n王剑冰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n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1.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第④段中“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4.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参考答案:1.突出“苇”的生长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荒漠中的“苇”给\n人带来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做铺垫,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之情。2.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一望无际的芦苇在风中悠悠起舞的情状。3.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以“初生小女的头发”和“老者的胡须”来描写芦苇的稀疏,不成气势,但仍顽强生长的特点。4.托物言志或象征。作者借对苇身处荒漠却顽强活着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的愿望。(或来歌颂那些具有沙漠中的苇一样顽强生命的人。))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离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忏悔咄嗦萋萋轰轰烈烈B.服侍幼稚颤抖垂垂暮老C.瞬息幽寂退尽祸不单行D.缈小孱头灼灼忍俊不禁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境界。B.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正在操场上踢足球。C.相声演员的精彩表演,让观众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D.为了保密,很多从事国防科研工作的科学家的事迹鲜为人知。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____________的战士,____________的渔夫,________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大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着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A.搏击风浪坚守阵地远离世俗\nB.坚守阵地远离世俗搏击风浪C.坚守阵地搏击风浪远离世俗D.搏击风浪远离世俗坚守阵地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以赏花的过程为顺序组织材料的。B.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未来的深刻感悟。C.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D.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岱宗”指的是泰山。中国有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泰山是“五岳之首”。【教学反思】统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学会浏览。浏览时,能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2.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3.触摸到探险者的精神世界,并激发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核心素养】浏览时,能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重难点】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评价任务】通过阅读领悟科幻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n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伟大的悲剧》,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体会文中意味深长的关键语句,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2)《太空一日》,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航天勇士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3)《带上她的眼睛》了解科幻小说特征,训练快速阅读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晰生动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4)《河中石兽》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理解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段,完成各题。①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n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②没过过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富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③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n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1.选文①②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简要品析第①段画线句中加点字“拽”的表达效果。3.从斯科特决定为阿蒙森的业绩作证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画线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参考答案:1.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奔向南极点,却发现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斯科特决定为阿蒙森完成的业绩作证。(意思对即可)2..“拽”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焦急的心情”人格化,突出了斯科特一行人想要尽快到达南极点的激动、急切的心情。3.诚信(或诚实;坚持原则;有绅士风度等)。4.示例一:表现了斯科特等人所处环境的恶劣,渲染了悲伤(或悲凉)的气氛,为斯科特等人返程遇难做了铺垫。示例二:表现了斯科特等人所处环境的恶劣,烘托了斯科特和队友们失意、痛苦的心情,为斯科特等人返程遇难做了铺垫。))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对自身的挑战.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抑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而科学幻想,依据科学技术的原理、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假说,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的大胆想象.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希望同学们从中触摸到探险者的精神世界,并激发出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烧灼悼念凛洌洋洋得意B.鲁莽点缀厄运忧心忡忡C.稠密漫步概率千均重负\nD.蒙眬闲瑕无垠海市蜃楼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紧张之下,她显得语无伦次,准备好的发言内容也不知道忘到哪儿去了。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C.《威尼斯商人》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D.这部电影的情节设置惊心动魄,吸引了很多年轻的电影爱好者。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茨威格,它赞颂了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B.《泊秦淮》《贾生》《约客》的作者依次是杜牧、李商隐、赵师秀。C.《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是刘慈欣,他所创作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D.纪晓岚,字昀,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著有《阅微草堂笔记》。4.《海底两万里》一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___________、生物学家___________、仆人康塞尔、捕鲸手___________,“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教学反思】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及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共六个单元教案和六套单元测试题)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复习教案及单元测试题(共6个单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6个单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单元集体备课(内含6个单元)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共8个单元)
2022年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8个单元)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6个单元)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23 08:46:44
页数:25
价格:¥12
大小:48.78 KB
文章作者:135****156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