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教案(共4课)(2021新版)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9.地球的表面【教学内容】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意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地球表面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尝试运用身边材料制作地形模型来表现地形特点,持续提高学生科学描述的能力及设计与物化模型的能力。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表面陆地地形特点。先借助摸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让学生感受地球并不是一个光滑球体,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陆地和海洋两种表现形式。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陆地地形,用卡通人物提示海底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第二部分是描述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四种地形,从地势高低和起伏大小两个方面准确描述它们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教材呈现了两种立体地形模型的表现技法,学生可以参考这两种立体模型的材料和做法来设计制作自己的地形模型。通过制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地形特征,培养学生设计与物化地形模型的能力。【教学目标】能整体描述地表特征,能识别常见的陆地地形。能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地形主要特征。能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学会运用常见材料表现地形特征。【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五种典型地形的主要特征。[难点]设计制作立体地形模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政区地球仪、地形地球仪、立体地形模型、教学相关视频和PPT。学生分组材料:立体地形模型的制作材料,如石膏塑形布、纸板、废纸、泡沫塑料、海绵、丙烯颜料、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25页第3单元的一首小诗: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当然是喜马拉雅山呀!世界上最大的洋是什么洋?——当然是太平洋啊!那喜马拉雅山上怎么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初步了解这首小诗的内容。全班交流3.通过朗读这首小诗,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喜马拉雅山。4.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太平洋。5.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的奥秘。6.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地球的表面情况。7.板书课题:9.地球的表面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触摸两种地球仪,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12,1.教师出示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引导: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种地球仪吗?这两种地球仪,一个是政区地球仪,一个是地形地球仪。2.学生分别观察两种地球仪,初步了解两种地球仪的不同之处。3.学生触摸这两种地球仪,说一说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政区地球仪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块,蓝色代表海洋,其他颜色代表国家,相邻国家的颜色不同。地形地球仪表面高低不平,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陆地海拔高度。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也就是说,这两种地球仪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颜色的含义不同,地球仪上的文字注释也不同。活动二:了解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形1.教师引导: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地形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表面,说一说通过观察地形地球仪,你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有哪些特点?3.出示课本26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进一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4.全班交流,预设:图片大部分呈现的是陆地,右下角是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陆地的五种基本形态。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5.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地形地球仪以及课本26页下面的这幅图片,进一步体会地球表面的地形特点。6.教师小结:在地球的表面有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形态多样的、高低起伏的陆地地形,同样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活动三:了解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1.教师引导:在陆地上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各种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那么这些地形分别有怎样的特点呢?2.出示课本27页上面的4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说一说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的主要特点。预设:山地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山地一般呈脉状分布。平原地势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视野开阔。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丘陵地势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丘陵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一般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盆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势低,与澡盆相似。盆地一般被山地或丘陵包围。高原的地形特点是地势高,起伏小。但难以找到特征显著的照片,因为形成年代较近的高原一般比较平坦,而年代较远的则因长期受风化侵蚀变得比较低矮,看起来和山地一样。所以没有在此呈现。3.教师相机出示山地的一组图片、平原的一组图片、丘陵的一种图片、盆地的一组图片以及高原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些图片,进一步体会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活动四: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有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等。下面我们就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2.出示课本27页下面的两幅插图,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想一想,这两幅图片上展示的是哪两种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预设:左边的立体模型用纸板堆叠而成,表现了丘陵和平原,是等高线地形表达法的立体呈现方式。右边的立体模型采用覆盖式方法制作,表现的是山地和盆地,侧重表现地表轮廓。3.提出要求: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先确定制作包含哪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然后选择相12,应的材料动手制作。4.教师指导:石膏塑形布是制作地形模型的专用材料,如果没有可以用皱纹纸、旧衣物来代替。装饰时,可以在模型上涂自己需要的颜色,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模型表面涂白乳胶,粘上草粉。(将草干燥后粉碎而成的粉状物质。)5.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活动,先讨论再选择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模型。6.全班交流,各小组说一说本小组制作的是哪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并展示本小组制作的立体模型。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表面情况,知道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等等,这些陆地地形各有不同的特点。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球表面的知识。【教学后记】10.火山和地震【教学内容】本课意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火山与地震这两种地质灾害的重要特征、破坏能力,借助模型理解、建构火山喷发与地震形成过程,学习避灾基本知识,树立维护生命安全的意识,增强自护自救能力。学习本课,还能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内部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以现象为线索、以自然规律为前提的研究意识。本课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火山喷发现象,借助图片和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生活语言描述火山喷发前后现象,再通过阅读课文学习运用科学语言描述火山喷发的现象和危害。第二部分是模拟火山喷发,建立火山的结构模型和工作模型,模拟火山喷发现象,帮助学生意识到火山喷发物质和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第三部分是认识地震的危害和成因,通过精炼的文字和富有冲击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们生产与生活造成的严重破坏——房屋倒塌、公路毁坏、铁路变形、海啸冲毁港口等。第四部分是模拟地壳运动和地震的形成,借助三个模拟实验探究褶皱形成、岩层断裂和岩层错动等与地震相关的地壳运动,观察并体验能量积聚及释放时会产生震动。第五部分是认识科学避震方法,借助阅读资料卡、诵读避震口诀和海报,初步了解科学避震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阅读,学会描述火山喷发、地震的主要表现和危害。乐于通过实验模拟火山喷发、地震,并意识到导致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通过阅读与研讨,初步了解科学避震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火山喷发和地震的重要特征、破坏能力和成因。[难点]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PPT和相关视频。学生分组材料: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器材(三脚架、酒精灯、火柴、金属盘、土豆泥、番茄酱、50mL烧杯、小勺子、玻璃棒、镊子);模拟岩层褶皱和地震形成实验器材(多层12,海绵、木片、厚泡沫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每年都会爆发很多次的地震,以及一些火山喷发,这些地震和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呢?他们又会给地球带来哪些灾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2.板书课题:10.火山和地震二、新课学习活动一:火山1.教师引导:大家见过火山喷发吗?谁来说一说火山喷发的场景?2.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书本上、电视上、网络上看到的有关火山喷发的场景,描述火山喷发的情景。预设:火山喷发时,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气体从火山口冒出来,弥漫空中;会有大量温度很高的红色岩浆从火山口喷溅或溢出;岩浆有的浓稠,有的稀薄,流速也不同;被抛到空中的岩浆落地时会形成火山弹;岩浆会向下流动,会覆盖周边的物体。喷发后,红色岩浆会慢慢冷却变成岩石;灰尘、有毒气体和熔岩会严重影响火山周围居民的生活,如飞机停航、庄稼死亡……当然火山物质也为人类提供了有益资源。3.教师出示课本28页上面三张有关火山喷发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体会火山喷发的可怕情景。4.教师出示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火山喷发时的照片,并描述火山喷发时的情景。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火山喷发时,曾经形成了一条长达500米的裂缝,并产生了壮观的熔岩喷涌现象,熔岩喷涌沿着火山口堆积形成数座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5.出示课本28页中间的一段文字: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有火山。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火山喷发的情景,以及火山喷发的危害。6.初试课本28页下面两幅图,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初步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两张图分别呈现了火山喷发后岩浆摧毁树木和火山灰覆盖村庄的场景,展现了火山喷发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7.出示庞贝古城的遗址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相机介绍有关维苏威火山的喷发情况。公元79年,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爆发,把著名的庞贝城掩埋在地下,使他们历经千余年,才得以重现人世。8.出示我国的长白山天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教师相机介绍长白山天池的形成。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的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形成了屹立在四周的山峰。9.教师小结:火山爆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他不仅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还会对地球的地形产生影响,那么火山喷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下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一下。10.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1)出示课本29页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图片,学生认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实验的材料以及使用方法。全班交流(2)实验材料:土豆泥、铁盒、番茄酱、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等等。(3)实验方法:12,①在铁盒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②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再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③将铁盒放到三角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4)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番茄酱、土豆泥、酒精灯分别模拟的是什么?番茄酱模拟岩浆,土豆泥模拟火山,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巨大能量。(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了解火山喷发的形成。(6)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提醒学生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并且在使用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触碰铁盒、三脚架、石棉网等,以免烫伤。全班交流(7)指生说一说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预设:用酒精灯给铁盒中的土豆泥加热时会发现一开始,土豆泥出现小裂缝,有白气冒出,土豆泥中的番茄酱冲破土豆泥,不断上涌,最后冒着热气并伴随着大量气泡,从薄弱的火山口喷涌而出。(8)火山喷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地球内部充满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之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从而造成火山喷发。活动二:地震1.教师引导:除了火山喷发,地震也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地震又是怎样形成的呢?2.出示课本29页中间的一段文字,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地震也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全班交流3.地震是怎样形成的?预设: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的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的能量,从而形成地震。4.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又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呢?预设: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5.出示课本29页下面的4幅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6.出示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教师相机介绍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的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过渡:地震会给人类带来这样大的灾难,那么地震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地震的形成。7.模拟岩层褶皱和地震的形成实验(1)出示课本30页上面的三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全班交流(2)实验材料:多层海绵、木片、泡沫板。(3)实验方法:①挤压多层海绵,观察“岩层”褶皱的产生。②掰断木片,体验“岩层”断裂的感觉。③用力挤压挨在一起的泡沫板,观察“地球板块”的错动、抬升。(4)学生分小组活动,分别利用这三种方法模拟盐城岩层和地震的形成过程,进一步体会地震的形成原因。12,全班交流(5)指生说一说进行以上操作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预设:挤压多层海绵时,海绵会因为挤压而产生褶皱。用力掰木片时,木片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断裂的现象。用力挤压挨在一起的泡沫板时,两块泡沫板的连接处会发生错动、抬升的现象。(6)地震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预设:地震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常见的自然现象,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因为地壳板块运动。岩石层因过度挤压会形成褶皱,承受不了作用力时便会发生断裂、错动与抬升,从而导致地震。8.教师引导:地震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每年地球上都要爆发大大小小的地震十几次乃至几十次,我们在地震面前该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们的安全呢?9.出示课本30页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地震中逃生的最佳时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从地面开始震动到房屋倒塌,一般仅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时间也是采取正确逃生措施的最佳时机。10.教师讲解:一般来说,大地震发生时,从地光、地声、大地晃动到房屋倒塌大约要10~20秒。房子晃动时,应找安全地方躲避。房子停止晃动至下一个晃动来袭前,是采取正确逃生措施的最佳时机。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在地震来临时,这些做法对不对?11.出示课本30页下面5幅插图,学生认真观察这些插图,并说一说这些图中的人物在地震中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预设:地震来临时,乘坐电梯和站在阳台上大声呼救是错误的。因为在地震发生时,乘坐电梯容易被困在电梯中。在地震中阳台也是一个危险的地带,地震容易使阳台断裂塌陷,因此站在阳台上呼救也是错误的。其他的三种做法都是正确的,在地震中,如果在楼上就要选择走楼梯下楼,如果来不及下楼,就要在家中选择比较安全的地方,护住头部蹲下来,等待救援。12.关于地震中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我安全方法非常多。出示地震逃生口诀:地震逃生口诀震来莫慌张,就近藏一藏。厨房有危险,厕所把身藏。就近三角地,护头要牢记。高楼遇地震,电梯不能乘。楼梯要通畅,沿墙安全撤。阳台不能站,顶层可上房。切忌胡乱跑,目标是广场。13.学生读一读这段口诀,进一步学习一些在地震中逃生的技能。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火山和地震,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他们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火山和地震的知识。【教学后记】12,11.地球的内部【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深入前两课本质层面,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壳运动模式,初步了解地壳运动会导致地表发生全球性或小范围的海陆变迁,能初步从宏观层面解释地形高低起伏、火山地震频发的原因。本课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内部结构与地壳运动。先让学生根据地表火山喷发、地热、地震中的物质和能量推测地球内部可能是怎样的,再通过阅读资料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及科学家对地球内部圈层运动模式作出的猜测。第二部分是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地壳运动时板块之间或靠近或远离、或挤压或抬升的现象,意识到能量来自地壳下方处于对流运动状态的岩浆。第三部分是认识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化,遵循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根据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菊石化石、鱼龙化石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很久以前的情况,建立陆地和海洋会转化的意识;再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比较今天的地球与两亿年前的地球有什么不同,认识陆地的变化趋势,从而认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为今后继续认识地表变迁理论打下基础。【教学目标】通过资料学习,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通过阅读、模拟实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模式,能解释地壳缓慢移动的原因和结果。借助研讨与交流,认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推测、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和表现。【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PPT与视频。学生分组材料:模拟地壳运动的实验材料(烧杯、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湿抹布、泡沫块、胶水或洗衣液等),补充阅读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火山和地震,初步了解了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他们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地球的内部又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形成火山和地震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地球的内部情况。2.板书课题:11.地球的内部二、学习新课活动一:推测地球内部情况。1.出示课本31页上面三幅插图,学生观察这三幅插图。并且试着根据火山、地震、地热这些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预设:根据火山喷发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不是空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存在炙热的岩浆。根据地震能推测出地球内部是不稳定的,会运动和变化,岩层会承受很大压力,所积聚的能量需要释放。根据地热可以推测地球内部有大量的热能,可能比地表温度高。2.过渡: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跟随人类探索地球内部形态的脚步去看一看。活动二: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历史1.出示课本31页的文字资料,学生认真朗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2.出示课本31页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地球的圈层。预设:地球从地表到中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12,地壳是最薄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而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陆地地壳相对较薄,海洋地壳则远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厚度在2800千米以上。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3.出示鸡蛋的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比较鸡蛋的剖面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体会鸡蛋和地球的相似之处。预设:鸡蛋和地球从外到内都有三个圈层组成。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鸡蛋的蛋白部分相当于地球的地幔,鸡蛋的蛋黄部分则相当于地球的地核部分。教师小结:如此分析来看,地球的内部结构的确像个大鸡蛋。4.出示课本32页上面的一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朗读这段文字,并观察文字下面的这幅图片,初步了解地球板块构造说的观点。5.出示课本32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师生共同观察这幅图片,进一步了解地球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内容,懂得地球的内部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正是这些运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活动三: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1.教师引导:地球内部板块的漂移与碰撞究竟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2.出示课本32页下面的实验图片,学生认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实验的材料及方法。3.全班交流实验材料:水、烧杯、泡沫块、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粘稠的液体如牛奶等。实验方法:在盛有水的烧杯里放一些泡沫块,给水加热,仔细观察泡沫块的运动。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要触碰加热中的烧杯,以免烫伤。5.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给水加热时,泡沫块的运动情况。预设:当加热时,水的热对流运动会更显著,泡沫块会随着下方水的热对流运动从温度高的地方向四周温度较低的地方移动,呈现出或分离或靠近的现象。6.如果把水换成粘稠的液体,如牛奶等等,泡沫块会怎样运动呢?学生继续实验,把实验中的水换成牛奶进行加热,仔细观察泡沫块的运动情况。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给牛奶加热,泡沫块又会怎样运动?预设:把水换成牛奶加热,因为牛奶比较粘稠,因此泡沫块运动速度较缓,但是在加热的过程中,泡沫块仍然会移动,并且在移动中泡沫块之间还会发生碰撞。有的是轻微的碰撞,有的碰撞比较激烈。7.实验总结在这个实验中,水和牛奶、泡沫块就相当于地球内部的什么?水和牛奶相当于地球内部的岩浆,而泡沫块相当于地球内部的板块。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实验说明地球内部岩浆在不停的运动,从而使地球的板块不停的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还会发生碰撞,这些碰撞有的比较轻微,有的比较剧烈,正是因为这些板块的碰撞和漂移,才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活动四:根据发现的化石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1.出示课本33页喜马拉雅山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喜马拉雅山脉,并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喜马拉雅山脉的知识。2.教师补充有关喜马拉雅山脉的知识。12,3.出示课本33页菊石化石和鱼龙复原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教师讲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采集到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些生物原本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但是现如今却出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上,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你能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吗?预设:喜马拉雅山上出现了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可以推测出喜马拉雅山脉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是由于地壳的运动才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活动五: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1.出示现在地球的图片,学生观察,教师引导:这是我们现在的地球图片,可是大家知道吗?在2亿年前,我们的地球不是这个样子的,2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2.出示课本33页下面的一组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了解地球在2亿年前、1.5亿年前以及现在的样子。3.提出要求: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比较今天的地球与2亿年前的地球有什么不同?预设: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是相互分离的,地球上分成了7个大陆板块,而在2亿年前,地球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4.出示课本33页最下面一幅图片,教师讲解:这就是6块最大的板块从地球上分开来的样子,同学们,为什么连在一起的大陆板块会分离开来呢?请同学们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预设:今天地球大陆板块分离的样子是由于地球板块不停的运动的结果,地球的板块在移动的过程中,要么向两边张裂,要么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今天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地球从地表到中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同时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形成了我们现在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球内部的知识。【教学后记】12.地表雕刻师【教学内容】本课承接本单元前面三课,重在探讨改变地表的外部自然力量,揭示岩石的三大成因,起到总结延伸的作用。学生将借助模拟活动认识到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流水、风、温度变化等外部自然力量也在缓慢改变着地表形态。学习本课,能促进学生整体认识导致地表变迁的内部力量和外部自然力量,为后续认识岩石循环、化石成因奠定基础,有利于深化认识、提高开发与使用模型的能力。本课内容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初步认识外部自然力量会改变地表形态,通过课文直接告诉学生“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风、水、冰、温度变化等外部自然力量也会改变地表的形态。第二部分是探究外部自然力量如何改变地表形态,如温度变化和风对地表的影响,意识到水、冰、风、生物和重力将岩石、土壤和沉积物破碎成较小的颗粒并使它们四处迁移。第二部分共安排了三个12,小活动:一是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温度变化会使岩石碎裂;二是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风对地貌的影响;三是识别图片中改变岩石和地貌的外部自然力量。第三部分为“模拟变质岩的形成,认识岩石三大成因,安排了两个小活动:一是阅读资料,认识岩石的三大成因;二是模拟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乐于模拟外部自然力量改变地表的过程,大致说明作用方式和结果。通过模拟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阅读活动,能说明三类岩石的形成原因。能举例说明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从模拟实验中学习,理解作用方式,说明三类岩石的成因。[难点]说明自然力量作用方式和三类岩石的成因。【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PPT与相关视频资料。学生分组材料: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材料(坩埚钳、页岩薄片或石灰岩、酒精灯、火柴、冷水),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的实验材料(深塑料盒、石子、玉米粉、玉米碎粒、吸管数根),模拟变质岩形成的实验材料(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或超轻黏土、塑料垫板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地表地形图,教师引导: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之外,外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他们就像一个个雕刻师一样,不停的雕刻着地表的形态。2.这些地表雕刻师究竟是谁?他们又是如何雕刻地表形态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表雕刻师,欣赏他们的雕刻技能和作品。3.板书课题:12.地表雕刻师二、学习新课活动一:了解地表雕刻师1.教师引导:地表雕刻师究竟是谁呢?2.出示课本34页上面的5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了解地表雕刻师分别是谁?预设:地表雕刻师是温度、风、水。3.温度、风、水这些地表雕刻师又是如何不断改变地表的形态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探究。活动二: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1.出示课本34页下面的一幅实验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实验所需的材料及方法。全班交流2.实验材料:坩埚钳夹、薄片页岩、酒精灯、火柴、冷水、水槽等等。3.实验方法:用坩埚钳夹住一小薄片页岩,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迅速浸入冷水中,接着再加热,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页岩薄片的变化。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仔细观察页岩薄片的变化,思考温度变化对岩石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5.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提醒学生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注意在实验过程中小心烫手。全班交流6.指生说一说,经过反复几次之后,页岩薄片有什么变化?预设:页岩薄片在冷和热的不断作用下逐渐碎裂。7.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预设:12,自然界中的岩石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会发生碎裂的现象。活动三: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温度对岩石的影响,下面我们继续探究风对地表的影响。2.出示课本35页风对地表的影响实验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3.实验材料: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等等。4.实验方法:①在托盘里放几块小石头。②铺上1-2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③用吸管轻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④观察托盘里的情况。5.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想一想风对地表究竟有怎样的影响?6.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预设:当我们用吸管轻轻的吹托盘里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小石头的时候,首先被吹走的是玉米粉,然后力气大一点,被吹走的就是玉米碎粒,最后剩下来的是小石头。7.这个实验说明风对地表有什么样的影响?预设:发现风具有搬运作用。地表地形不同、疏松颗粒轻重不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积效果也不同。8.教师小结: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缓慢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风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极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活动四:分析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1.教师引导:温度、风、水等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下面这些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呢?2.出示课本33页下面的6幅图片,学生观察这6幅图片,并说一说这些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预设:图1,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石开裂。图2,风携带沙砾磨蚀岩石形成典型的风蚀石。图3,海风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图4,流水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图5,海浪不断冲刷侵蚀而成海蚀石。图6,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活动五:岩石的生成1.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岩石,大家这些岩石是如何形成的吗?下面我们继续来探究。岩石的生成方式2.出示课本36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岩石的分类以及岩石时的生成方式。3.全班交流(1)地壳主要由哪几种岩石构成?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2)什么是岩浆岩?出示岩浆岩和玄武岩的图片,学生观察岩浆岩,初步了解岩浆岩的外形特点。地球内部的岩浆有时会在地下深处慢慢冷却,有时又会从地表喷发出来后冷却,这种由12,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3)什么是沉积岩?出示沉积岩、石灰岩的图片,学生观察沉积岩以及石灰岩,初步了解沉积岩的外形特点。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4)什么是变质岩?出示变质岩以及大理岩的图片,学生观察,初步了解变质岩的样子。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因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4.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实验(1)出示课本36页下面的4幅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实验所需的材料及方法。全班交流(2)实验材料: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塑料垫板两块等等。(3)实验方法:①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们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一块塑料垫板上。②用另一块塑料垫板放在橡皮泥上,不断加压。③观察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4)学生分小组实验,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全班交流(5)指生说一说橡皮泥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作用下,变成了什么样子?预设:大小不等的橡皮泥圆球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挤压,形状完全发生了改变,并且各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完全混合在了一起。(6)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预设:因为压力,小块橡皮泥都融合在了一起,橡皮泥的形状、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实验体现了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性质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变质岩。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力量,外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主要是温度、风、水在不停的改变地表形态。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资料,想一想地球地表形态的改变还有哪些因素的作用。【教学后记】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1-09-06 19:59:34 页数:12
价格:¥3 大小:75.00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