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物(心得)之《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同课异构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生物论文之《能量之源&mdash;&mdash;光与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设计&mdash;&mdash;基于建构主义的同课异构 <br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能量之源&mdash;&mdash;光与光合作用》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例,分别选用了&ldquo;抛锚式&rdquo;和&ldquo;支架式&rdquo;两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同课异构。 <br />关键词:建构主义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br />1. 引言 <br />&ldquo;同课异构&rdquo;中的&ldquo;课&rdquo;是指教学内容,&ldquo;构&rdquo;指的是教学设计,&ldquo;同课异构&rdquo;是指就同一教学内容,建构不同的教学设计,开展不同的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建构主义,也称为结构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目前,教学实践中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三种。本文以普通高中生物《能量之源&mdash;&mdash;光与光合作用》一节课为例,分别以支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异构,以期为广大中学生物教学提高参考。 <br />2. 教材分析 <br />2.1 地位及作用分析 <br />本部分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mdash;&mdash;光与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的内容。光合作用是整个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而光合作用始于叶绿体色素吸收和转化光能,所以本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它为理解整个自然界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提供基础,也为学习必修三中物质循环与能量的流动做准备。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难,但是这部分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并且本部分内容涉及很多生物学概念,如光合作用、叶绿体、类囊体、基粒、基质、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所以我选择了支架式和抛锚式两种教学对本部分内容分别进行了架构。 <br />2.2 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br />基于《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br />2.2.1教学目标 <br />2.2.1.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简述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             <br />(2)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 <br />(3)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br />2.2.1.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技能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 <br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并学会利用资料以及联系生活中的经验,大胆尝试设计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r />2.2.1.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基础; <br />                         (2)让学生学会用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去理解叶绿体的结构; <br />(3)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体验学习生物的价值。 <br />2.2.2重难点 <br />2.2.2.1重点 (1)叶绿素的种类和作用; <br />(2)通过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对不同光谱的吸收,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问题的关注。 <br />2.2.2.2难点 (1)分离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br />(2)探究光和色素对不同质色光的吸收实验的设计。 <br />3. 教学设计 <br />3.1 支架式教学设计 <br />3.1.1 支架式教学设计原理 <br />支架式教学即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利用这些概念可以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其教学过程分为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环节。 <br />3.1.2 支架式教学过程设计 <br />3.1.2.1搭脚手架 <br />这一环节即围绕当前所学主题,按&ldquo;最近发展区&rdquo;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这就要求按照至上而下的方式将所涉及的概念设计成脚手架方便学生攀登,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设计的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 <br />3.1.2.2进入情境 <br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同化,顺应新知。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所以设计问题如下:(1)为什么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和他具有的哪些结构有关?(3)这些结构...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9:05 页数:8
价格:¥3 大小:29.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